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拿着东珠的朝珠,走到了李菊耦的面前,拉着她起来,“我是真舍不得你出园子去,不过我这个人是不会强求人的,我自从知道你在看《简爱》,就知道你是绝不会想要入宫为妃的,这本书我在多年前也看过,知道简爱这个女子,非同一般,简爱是不会和另外的女人分享同一个男人的,你大约也一样,我知道,”慈禧太后看着李菊耦惊讶的表情,微微一笑,“这在咱们大清国很离谱,咱们大清国三妻四妾是太寻常不过的事儿了,你若是在外头,得一个知心人长相厮守,凭着你是李鸿章的女儿,不难,但是在宫里头,我虽然疼爱你,也绝不可能说让皇帝的后宫就你一个嫔妃,我是女子,明白简爱的想法,但是我也是皇太后,皇太后就绝不是单纯用女子的想法来指挥我做事了。”
李菊耦十分感动,哽咽的说道,“臣女实在不知道如何报答皇太后的知遇之恩。”这个知遇之恩说的就是皇太后明白李菊耦的想法,并且不会强人所难,李鸿章就算是再厉害,只要太后令下,命李菊耦入宫伺候皇帝,谁也不敢说什么,但是慈禧太后没有强迫她,太后拍了拍李菊耦的肩膀,以示安慰,“你出宫去就是,这里头有一块腰牌,你只要想要进园子,随时可以进来,陪着我说说话,倒也便宜。”
李菊耦泪别皇太后,走出了勤政殿,太后看着李菊耦的背影,脸色十分的复杂,“多好的人哪,怎么就不想入宫呢,若是想入宫,也是一段佳话了。”
“老佛爷,皇上最近这些时候,似乎都喜欢打听着李小姐的事儿呢。您怎么不给万岁爷留着呢,万岁爷肯定是心里喜欢,只是不敢和老佛爷说而已。”安德海在边上神秘的说道。
太后摇了摇头,“皇帝若是不敢来和我说,那就是不喜欢,我又何必强人所难,强扭的瓜不甜,总要有一方热乎的,若是两头都是冷的,那我又何必做恶人,吃力不讨好呢?”(未完待续。。)
☆、四十一、立后封妃(五)
“他若是连自己一个心爱的女人都不敢和我来说,那么,得不到也是他成长的代价。”太后给自己挂上了朝珠,安德海踮着脚尖给太后戴上了朝冠,寻常人家娶一个媳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更别说是皇家了,今个要确定皇后的人选,还要颁布出去立后的诏书给全天下人,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不仅仅是朝廷的重臣都要悉数到齐,内外命妇也要一起在殿外候着,预备着第一时间知道这个天大的喜讯。所以这一日是最隆重的日子,差不多要和立后大典那个时候一样的人员尽数到齐了。“皇帝在那里?”
“正在九州清晏,那里头王爷们也都到了呢。”
“六王爷进园子了吗?”慈禧太后若无其事的问道。
“也进园子了。”
“哦?”太后挑了挑眉毛,“也是难得,他是许多年没进宫了,传旨下去,今个是皇帝的好日子,就不用拘礼了,不必跪拜什么,只鞠躬吧。”
“。”
醇亲王的脸色已经很不好了,惨白之中带着一股灰色,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末世意味出来,皇帝看着醇亲王病成这样,还要挣扎着情感问好,实在是于心不忍,连忙让庞德禄带着小太监扶住了醇亲王,“您又何必多礼?”光绪皇帝连忙说道,“快请坐吧。”
光绪皇帝这个时候也不顾及什么了,只是让醇亲王连忙坐下,“我怎么瞧着您的身子不太好?可是要注意着保养啊。”
“没事儿,”醇亲王脸上突然涌出了一片红光,显得整个人容光焕发,“奴才身子好的很,虽然是在病中,但是太医说了,好好养着,总还有几年可以活,今个奴才见到了皇帝马上要成家立业了,心里头高兴啊,什么病都不在乎了。”
“是,是,是,”光绪皇帝连忙说道,“您且等着,过几日就会有好消息下来,亲爸爸已经和我说过了,您是最劳苦功高的,筹谋海军又管着神机营的火枪兵,没有您的功劳,武备不会如今这样显赫的局面出来,早就预备着要封赏您了,只是还要等着我亲政,说这个封赏要让我来下旨才是最名正言顺的,说预备着封您为铁1帽1子王,世1袭1罔1替呢!”
“这个如何使得?”醇亲王这会子可没有什么惊喜,有的全是惊吓,“奴才怎么担当的起呢!”
“您别激动,这事儿,我也曾经一力苦求过亲爸爸,请她老人家收回成命,但是她说的很清楚,您是我的,”光绪皇帝顿了顿,“您是我的亲生阿玛,”醇亲王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这一点是怎么样都磨灭不了的,把帝系传承下去,这是最大的功劳,一个*****让他和国朝同休,才是最好的犒赏,”皇帝的脸上露出了十分钦佩的表情,“说这个是我来下旨最合适不过了,但是请您放宽心,这事儿亲爸爸也会用印的,绝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流言出来,您的身子就是担忧过甚才这样熬坏的,过些日子,得了喜讯,这身子就差不多可以好了,大婚过几年,我有了阿哥,也可以让您高兴高兴了。”皇帝真诚的对着醇亲王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您也无需担心太多,日子怎么过,还是要看我们将来的福气大不大。”
“是,是,”醇亲王看着光绪皇帝脸上钦佩的表情,不由得莫名心里一酸,他连忙拿了手帕出来,抹了抹眼角,“奴才全家都叩谢皇太后和皇上的天恩,”他显然是十分激动的,“真不知道如何报答天恩了!”
“有件事儿,倒是要让您参谋参谋,”光绪皇帝点点头,“今个立后,我还没想好,选哪一位,您的意思如何?倒是要听听您怎么想的。”
今天入选的五位,一位当然是叶赫那拉氏,两位是长叙的两个女儿他他拉氏,一位是西林觉罗氏,一位是汉军旗的贾氏,值得一提就是贾氏,贾氏之父乃是新军第三镇副都统贾国威。
醇亲王根本就没有犹豫,直接了当的就说道,“奴才以为,当然只有承恩公府的二小姐,才是最合适的皇后人选。”
光绪皇帝没有露出什么惊讶的表情,显然,他也以为这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人选,“可朕更为喜爱他他拉氏。”
“皇后是不需要喜欢的,皇上,”醇亲王摇摇头,“皇后要的是系出名门,端庄大度,而不是可以亲之昵之的,皇太后昔日在文宗皇帝后宫之中,并不是最得宠的,最得宠的要属丽贵妃,但是到底谁对着文宗皇帝更多臂助,谁更能对着文宗皇帝尽忠职守呢?谁更能对大清发挥更多的作用,这不言而喻啊。”
皇帝还在挣扎着,显然他心里还有着不情愿的想法,但醇亲王所言的确非虚,“皇上!”醇亲王见到皇帝有些犹豫,连忙低声喝道,“要知道您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让皇太后放心!”
皇帝勐然惊醒,点点头,“我知道了。您就放心吧。”
其余的人也在各自聊天,恭亲王是最近几年第一次出现在圆明园里头,许多人惊讶之余,也要顾忌着体面,要一一和恭亲王攀谈,礼亲王特别是和恭亲王说了好一阵子的话儿,“六王爷,您是有日子不见了!”
恭亲王较之许多年前那样雄姿英发的模样,已经是清减不少了,鬓边也出现了许多花白的头发,整个人也瘦了不少,见到礼亲王上前给自己打千,他连忙一把扶起了礼亲王,“您这是做什么,咱们都是一样的身份,何须请安问好呢?”两个人抱了抱腰,就是见过礼,礼数不缺了。“今个是皇帝立后的好日子,我自然是要来的。”
“您的身子好多了吗?”
“不怎么好,”恭亲王摇摇头,“时常吃着药,怎么说呢,就这么熬一天是一天罢!”
“您可是要早些身子好利落了咯!”(未完待续。。)
☆、四十一、立后封妃(六)
礼亲王笑眯眯的说道,“弟弟在军机处,这么多年练下来了,照例说也应该得心应手了,可怎么地,都是不顺畅,思来想去,也只有才能不如六哥这么一个理由了,所以,等到六哥的身子大好了,弟弟是一定要来府上讨教的!”
恭亲王心里大骂礼亲王无耻,虽然不见得是多少排斥自己,但是也没见到他如此尊敬自己,还讨教,巴不得自己赶紧别插手政事才好。他皮笑肉不笑的摇摇头拒绝了,“那里的话,我才远远不及你呢。”
两个人说了一番话,礼亲王这才拱手离开,走到边上去和庄亲王亲王说话,亲王对着礼亲王是实在不客气,摇摇头,“你这个人啊,不厚道,还要巴巴的去挠老六一下!”
礼亲王还未解释,边上的奕连忙给礼亲王叫屈,“五太爷,您可真是误解礼王爷了,这不是尊敬着六王爷吗?说到底这么多年来,六王爷不出门,不是最给皇太后脸色看哪?礼王爷也不过就这么一说,说到底咱们都一样的心思办事当差,这朝政才能好嘛!”
奕也绝非吴下阿蒙,总理衙门打理的井井有条,当然了,这个人的毛病就的死要钱,但在都察院的监督下,收敛了不老少,现如今隐隐敢用两袖清风来自诩自己的,总理衙门大臣虽然未入军机,但是权柄不在于任何一部院之下,如果要类比的话,大约就是后世的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位置,大概是可以和这个总理衙门大臣相比较的,如此的炙手可热,自然是可以在王爷说话之间插上话的。
亲王摇摇头,他是不擅长言辞的,奕的话有些胡搅蛮缠,但是他也不好仔细分辨,只好转了话题,“大家伙,觉得,今个的皇后人选是哪一位呢!”
宝今个也到了,他是以前的重臣,虽然致仕,但是大学士的品衔还是在的,他就跟在恭亲王的身后,见到礼亲王得意洋洋的离去,不免骂了一句,“真小人!”
恭亲王摇摇头,“罢了,”他把手笼在袖子里,似乎有些怕冷,“无所谓为了小事情计较,咱们好生消遣就是了,听说你这些日子在西山那边建了一个新的宅子?什么时候也下帖子让我去乐一回。”
“这有什么难的,”宝致仕之后,精神头倒是也不错,红光满面的,中气十足,“王爷乐意来,我还巴不得呢,西山如今都是各处新建宅子,内务府建了许多的宅子出售,我瞧中了一套,虽然有些贵,倒也不亏,里头还有一眼温泉,虽然小,到底也是个温泉不是吗,所以咬咬牙就买下来了,宅子的景色是极好,毕竟是内务府出的,房子还是样式雷做的,这是最难得的了,外头那里有样式雷的房子!”
“你倒是有闲心哪。”
“也要自己找乐子,不然日子怎么过呢,”宝说道,“王爷,您瞧着今个哪一位是皇后呢?外头的人都说,”他特意又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说道,“是方家园噼柴胡同的那一位!”
噼柴胡同就是慈禧太后的母家,叶赫那拉氏的宅子,恭亲王身子一震,“这可是真的?”随即醒悟,这是外头的谣言,但是微微思索,他不由得冷笑了起来,“只怕是真的,方家园怕是要成了凤凰窝了!”
“那咱们大清国将来的风水只怕都应验在方家园这里头了?”
“是啊,这是没法子的事儿,”恭亲王冷漠的说道,“谁叫人家厉害呢。”
“皇上只怕是不见得会喜欢这一位吧?”
“喜欢不喜欢的不打紧,若我是老七,我也会觉得这是最好的人选,”恭亲王冷然说道,“罢了,这事儿,和咱们都没关系,咱们就看热闹吧。”
“是这么个理儿!”
九州清晏这一日,从同治皇帝在此地驾崩之后,就从未如此热闹过,三五成群的围着说话,不一会,就听见太监拍着手小跑着过来,大家伙都知道,这是皇太后和皇帝的御驾到了,大家纷纷按品排班肃穆站立,又过了一会,太监来传旨,“今个是立后的好日子就无需拘礼了,请大家免跪拜之礼。”
礼亲王称是应了下来,虽然他只是排在了第三位,头一位是亲王,宗室之长,第二是恭亲王,第三原本应该是醇亲王,但醇亲王十分谦虚,于是礼亲王就站在了第三位上,大家伙都站直了等着,不一会,皇帝和皇太后就一齐到了,众人鞠躬,“臣等恭迎皇太后,皇上!”
太后显然今天十分高兴,连连点头,“好好好,今个是皇帝的好日子,我想着,与其要等着立后的诏书发出去,你们才知道,还不如把你们都请来,一起见证着早些知道这个喜事总是好的。没想到你们来的这样的齐全!”
“皇上的好日子,奴才等不敢不来,”礼亲王说道,“就等着喜信儿呢!”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越过了礼亲王,看到了恭亲王,许久不见,没想到恭亲王也老了许多,“六爷,您今个也来了,身子可大好了?”
“多谢太后操心,”恭亲王淡淡的说道,“奴才的身子就是那样,坏不了也好不了。”
太后眼神微微眯了一下,随即放开,“你可是做玛法的人了,要注意自己个的身体才是,载澄在外头开府,论理也应该多回来瞧瞧你,不过身子是自己个的,还是要自己珍重的好。”
载澄自从为慈禧太后背书,前往宗人府代表恭亲王发表支持八旗改革的感言,之后随即搬离恭亲王府,另外在东城由皇太后赐了一个宅子,算是和恭亲王决裂了,载澄如此做,太后当然要表示荣宠,之后载澄也当差办事,现如今是主持圆明园外的新园子建设,算是上是有权有势了,只是他大约知道自己的阿玛今个要进园子,故此托故说园子工程忙的很,请假不进来观礼了。(未完待续。。)
☆、四十一、立后封妃(七)
慈禧太后这么一说,显然就是在刺激恭亲王,你对我不客气,我也当然无需对你客气。恭亲王眼神一闪,其中闪现怒气,“多谢太后挂心,载澄不孝,奴才不以为他是奴才的儿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六爷也无需如此记挂孩子们,他们自己个有自己的出息。”太后微微一笑,随即再也不答腔,只是径直进了内殿,选后虽然是外头的人都可以观礼的,可怎么选,还是要内廷的人说了算,这时候内大臣和御前大臣的地位就体现出来了,亲王和醇亲王还有礼亲王都跟着皇帝后头进了九州清晏,里头也已经满满当当,所有的嫔妃都尽数到齐了,见到太后皇帝进来,山唿万岁行礼如仪,皇太后放开了皇帝的手,肚子上了宝座,一干的咸丰同治朝嫔妃都跟着皇太后,站到了丹陛左右,庞德禄一个招手,小太监们就在边上把明黄贮纱紫檀木五折屏风拿了过来,放在了丹陛之前,和外头的几位王爷并光绪皇帝隔开了,几位王爷并内大臣站在东首,红枫并几个姑姑拿着红漆的荷叶卷托盘站在西首,托盘上面放着一把玉如意,几个玉牌和几朵绢花,玉如意是赐给皇后的,玉牌给嫔妃,赐花那么就是意味着落选了,“咱们人都到了,就赶紧着开始吧,别耽误了吉时。”
礼亲王称是,皇帝站在中间,连忙转过身子鞠躬,“儿子请亲爸爸做主,不敢擅自决定。”
“这是你自己个的事儿,我不能给你做主,”太后摇摇头,坚定的说道,“我今个来,和各位王爷是一样的,只是观礼,故此用帘子遮挡了起来,绝不多说一句话,皇帝,你马上就要大婚了,接下去就是亲政,许多人生的经验,倒是可以和你说一说。我今年五十有六,人生的经,比你要多的多,从以前的内忧外患,这么一步步的走下来,先是长毛作乱,英法来袭,文宗皇帝宾天,又扳倒了肃顺八个顾命大臣,然后办洋务,设新军,开海军,又和俄罗斯人打仗,后来英宗皇帝,孝哲皇后一一过世,到了本朝,又和法国人在越南打仗,思来想去,这么多年了,我许多事儿,当然不可能都做对,但是我从不后悔,我仔细想着,也就是这一点可以传授给你,你亲政之后,许多事儿,就是要你自己个拿主意了,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就是要你自己负责了,我是不能也不会继续再帮着你遮风挡雨了,这一点,皇帝你听明白了吗?”
一番话说的极为深刻而且富有感情,光绪皇帝泪光盈盈,十分佩服,他连忙跪了下来,“亲爸爸对着儿臣的恩德如泰山北海!”
“快起来,快起来,礼王还不快扶起皇帝?”慈禧那慈祥的声音从屏风后头传了出来,“已经决定好的事儿,就不要瞻前顾后的思虑过多,皇帝你是仁君,品性纯厚,我是瞧得见的,只是还差一点果断,这一点大约也是年轻的缘故,等立了皇后,成家了就能够好起来,好了,今个就是你自己个做主,自己拿主意,别人是帮不了你的。”
皇帝点点头,他转过身来,脸上肃穆,似乎就在这一席话之中,他就长大了许多,他沉稳的说道,“宣旨,让几位秀女都出来罢!”
旨意一叠声的传了下去,御前大臣回到原位,不一会,五个秀女就都进到殿内,朝着上面行礼请安问好,今个是不能穿黄红紫这几种正色的,故此,五位秀女都穿着青蓝之色,十分的淡雅脱俗。
五个人一字排开,面对着宝座上影影绰绰的太后并太嫔太妃们,还有沉稳站立的皇帝,皇帝也是朝服朝冠十分正式,红枫拿着盛着玉如意的托盘上前,光绪皇帝拿起了玉如意,那明黄色荷叶莲花苞和田玉如意触手温润,却又十分的冰冷,冷的光绪皇帝手背上几乎都要起了鸡皮疙瘩,他定了定心神,转过脸来,朝着五位秀女看过来。
五位秀女都是面看着地上,不敢乱瞄,他他拉氏胸膛里的心剧烈的跳动着,差一点就要从口内跳了出来,她是站在最中间的,忍不住这无人说话的寂静,稍微把眼睛抬了起来,扫了皇帝一眼,没想到皇帝的眼神没看着她,她的心勐地一沉,坠入到了谷底。
皇帝从中间走到了东边的第一位,朝着她伸出了玉如意,皇帝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接着!”
静芬看着在自己面前那柄温润却散发着耀眼光芒的玉如意,嘴角勾起了一抹浅浅的微笑,“是!”她一样用着沉稳的声音答了一声,先将裙摆放在前后,然后双手扶住右膝盖,左腿跪下,随即左手放在地上支撑,又将右腿放下,两个膝盖伏在地上,端端正正的磕了头,起身接过了玉如意,“奴才叩谢皇太后和皇上天恩!”
“奴才?”慈禧太后微微一笑,对着边上一样很激动的丽皇贵太妃笑道,“她到底是这个时候才改口了。”
尘埃落地,其余诸位女子也不知道心里是如何失望或者落寞,但是可以确定的一件事儿,那就是叶赫那拉氏,一门两皇后,姑侄皇后的佳话看起来又要流传开了。
皇帝转过身子,这时候另外的姑姑把玉牌的托盘献给了皇帝,皇帝摆摆手,“一概赐下。”
“。”
他他拉氏、西林觉罗氏、贾氏一概跪下请安谢恩。皇帝转过身,弯腰鞠躬,“禀告亲爸爸,儿子已经选好了,请亲爸爸训话。”
“那就赶紧着传诏天下吧,”太后笑眯眯的说道,“别耽误着了,你去拟定各位嫔妃的封号吧,就不用在我这里了。”
光绪皇帝称是,这个时候秀女们还在殿内,皇帝瞥了一眼静芬,静芬拿着玉如意,朝着皇帝微微一福,皇帝点点头,走了出去,预备着告诉众臣,自己已经定下了皇后,封后的诏书需要内阁拟旨,马上下发。(未完待续。。)
☆、四十一、立后封妃(八)
礼亲王兴高采烈的从圆明园殿内走了出来,“奉皇上旨意,立一等承恩公桂祥之第二女为皇后!”
大家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喜色,的确,皇帝马上要大婚了,那么就是马上可以亲政了,这是今年的大喜事,之前虽然因为别的事儿闹了一点风波出来,可趁着皇帝二十大寿之前,就立好了皇后,这委实是一件高兴的事儿,而且这件事儿大家看来几乎是和政事无关,只是纯粹的一件喜事。
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大臣们,包括军机处的几个,都十分的满意,这一位皇后的人选充分的表明了,皇帝最在乎的还是皇太后的感受,不然怎么会立皇太后的侄女儿为皇后呢?可见将来就算皇帝亲政,最尊敬的还是皇太后,绝不会是其他人。
醇亲王一直吊着一口气,这会子也参与了立后的事儿,紧张多度,有些头晕,礼亲王连忙叫太监们扶着醇亲王下去休息,恭亲王默不作声,他身后的宝无声无息的叹了一口气,“还真的是这一位,皇太后的心,也实在是太大了。”
李鸿藻、徐桐还有翁同,这几个皇帝的师傅,又是有大学士的尊荣,故也在此地候着佳音,听到了这个事儿,李鸿藻先是微微皱眉,随即舒展,“这可是大喜事儿,皇上终于立后了!”徐桐在后头极为开心。
翁同瞧了一眼李鸿藻也不说话,只是捻须沉思,到了最后微微的摇了摇头。
圆明园殿内,五位秀女也得到了姑姑们的指示,依次退出了圆明园殿,她们没有跟着皇帝,毕竟要和外臣相见,不太合适。
既然是已经有了身份,那就不宜呆在园子里头了,要各回各家,然后预备着抬轿子入宫,大婚的日子要在秋天,那时候也已经回銮,不会再呆在圆明园里头,所以静芬被带着回到了武陵春色,也不做停留,直接就出了圆明园,坐在马车上,雀儿只是叽叽喳喳的兴奋不已在说话,静芬摸着那把玉如意,瞧着窗外各式各样的景色,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无声无息的流下了眼泪,“小姐您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静芬抬起头,用帕子擦干了眼泪,眼中露出了坚定的神色,“我只是高兴坏了,真不知道该说什么,辛苦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一个好前程,我自己倒是没什么,总算是让阿玛稍微可以宽心一些了。”
马车又稳又快,不一会,就到了方家园噼柴胡同,这厢早就飞报到了好消息,胡同口就是敲锣打鼓鼓乐齐鸣,人山人海,马车好不容易排开众人,到了承恩公府门前,桂祥早就带着阖家老小尽数跪在门口了,静芬拿着玉如意走下了马车,桂祥泪流满面,连连磕头,“寒门得邀天幸,娘娘得立为皇后,实在是奴才最为荣耀之事。”
静芬默然良久,才亲自扶起了桂祥和母亲,“好不好的,且看着将来了,阿玛,我从了你的意,入宫争到了这一个皇后的宝座,”鞭炮轰鸣,盖不住静芬清冷之极的声音,幽幽的传入了桂祥的耳朵,“那你也要帮着女儿我啊。”
“这是自然,”桂祥颤抖的微笑着,“奴才绝不会违背娘娘的。”
在这个时候各大臣,就都到了勤政殿,今个勤政殿就是归皇帝使用,国家的大事,主要是庆典,都要穿俗称是所谓“花衣”的蟒袍,大家伙知道今个是要立后封妃的,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在值房换好了衣服,有喜事也要进献如意,军机处总的进献一把,各王宫大臣,也都要进献一把如意,有的交内奏事处转呈,有的当面进献。
御前大臣和军机大臣的如意,当然是当面进献,金镶玉嵌,紫檀象牙,宝石水晶,珠光宝气琳琅满目的摆满了御案,皇帝站在御案前,把手放在各式各样的如意上慢慢的走了过去。大臣们恭贺皇帝立后,皇帝也不知道想些什么,这个时候倒是也没有很高兴的样子,听到众人的山唿,也只是淡淡的开口,“诏书写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礼亲王说道,他挥挥袖子,让许庚身上前,他是如今军机处的一支笔,许庚身上前,呈上两道黄面红封里的谕旨,已经正楷撰写清楚,皇帝先看头一个谕旨,里面写着是:“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皇帝寅绍丕基,春秋日富,允宜择贤作配,佐理宫闱;以协坤仪,而辅君德。兹选得一等承恩公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丽贤淑,着立为皇后。”
看到那个“丽”字,皇帝不免有些刺心,随即提笔用朱笔划掉这个丽字,在边上注了一个“庄”字。
“立后的诏书没问题,就这么办吧。”
“是,”礼亲王应道,“下一本就是四位秀女如何封号以及品级的上谕,请皇上朱笔圈定。”
这道上谕,仍用“奉懿旨”的语气,宣封长叙两女和贾氏西林觉罗氏四位。在“着封为”三字下,空着四格,另外附着一张单子,上面写着八个字,都是“玉”字傍。皇帝虽是初次处理此类事件,但也不难想象,这八个字是用来选做称号的。
皇帝略看了看,圈了四个字,“瑾”、“珍”、“璎”、“琦”,将四个封号放在了空格里头,十七岁的他他拉氏为瑾嫔,十五岁的他他拉氏为珍嫔,十九岁的西林觉罗氏为璎嫔,十八岁的贾氏为琦嫔。“刚入宫就不宜太过高位,封嫔即可。”
礼亲王等人称是退下,只留下了光绪皇帝一个人在殿内,他背着手,看了一会御案上的如意,慢慢的坐了下来,午后的阳光照耀进了深深的殿堂,照亮了皇帝年轻的面庞,他似乎有些兴奋却又有些闷闷不乐,闷闷不乐的缘故大约觉得现实没有想着那么美。
这样干坤一定,其余的事儿就很从容不迫的做下去了,十几年前同治皇帝大婚的一套,刚好可以用来照旧用就是了,到了九月,就是大婚的日子了,过了重阳节,帝后回銮紫禁城,忙忙碌碌了半个月,九月底便是宣制奉迎皇后之日。
午时未到,百官齐集,午正三刻,皇帝在太和殿升座,在净鞭“刷啦、刷啦”响亮清脆的声音中,王公百官,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然后礼部官员宣制。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奉迎正使武英殿大学士额勒和布,副使礼部尚书奎润,以及特派的奉迎十臣十员,跪着听完,等皇帝还宫,随即捧节由丹陛正中下殿,护送皇后的金册玉宝,以及内中安放一柄御笔亲书“龙”字金如意的凤舆,出太和门,过金水桥,经午门、大清门,折而往东,缓缓往后邸而去。
一到并非立刻奉迎皇后入宫,依照钦天监选定的时辰,直到午夜交进二十七的子时,皇后方始恭受册宝。其时西风大作,恍如万马奔腾,围观之人都纷纷传此乃吉兆。幸好銮仪卫会办差,数百对画凤喜灯,改用玻璃作灯罩,作得十分精致灵巧,虽有大风,喜烛烨烨,不受影响。苦的是四位“奉迎命妇”,照例应该骑马,风号马嘶,在鞍上坐不稳当,个个吓得胆战心惊,拼命抱住马鞍上的“判官头”,口中不住念佛。
因此,奉迎的仪仗就走得慢了。子正出后邸,由方家园经史家胡同、东大街、长安牌楼、兵部街、东江米巷,进大清门,已将寅时。午门的景阳钟大撞,声震九城,天子脚下的百姓都知道皇后进宫了。
凤舆一入干清门,有十二名太监,手执藏香提炉,引入干清宫后的交泰殿,将凤舆从火盆上抬过,在殿门外停下,皇后降舆,由四名女官扶着进殿。
进殿又有花样。门槛上预先横放一个马鞍,下藏苹果两枚,盖上红毡,皇后须从鞍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