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了药好些了吗?”慈禧太后叹了一口气,说道。
“吃了药安稳了许多,只是身上的天花,似乎要爆了出来,”陈胜文带着哭腔,“只怕是不好。”
“太医们会处置的,你不许在皇帝跟前哭,他瞧见了更是心里难受,明白吗?”慈禧太后说道,陈胜文磕了个头,用衣袖抹了抹眼泪,复又进了西暖阁,唐五福进来磕头,“太后,安德海带着西洋的大夫进宫了。”
慈禧太后起身下了丹陛,准备走出养心殿,“叫他带进来看看,如今也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我知道西洋人的消炎药应该是不错的,起码能减少炎症。”她走出了养心殿,见到跪在檐下的一干嫔妃流泪哭泣,慈安和几位太妃站在边上亦是抹泪不已,“皇帝还没有宾天呢,这会子哭了?”(未完待续。)
☆、三十三、生死茫茫(二)
“如今就哭,日后还怕没有哭的时候吗?”皇太后的声音十分空洞,似乎没有了情绪,嫔妃们听到了这句话,脸色越发是惨然了起来,皇后靠在慧妃的身上,似乎又要晕厥了,大家都是满脸泪痕,只有瑛妃一个人十分镇静,一言不发,也不流泪,慈禧太后皱眉,低声喝道,“都闭嘴,不许惊扰了皇帝!”
慈安太后上前扶住了慈禧,“姐姐,皇帝的身子不是已经大好了,怎么今个又不好了呢?”
慈禧太后摇摇头,“暂时不说这个,你让他们都回去吧,这会子,谁都不能打扰皇帝。”
皇后直起身子,膝行到慈禧身前,拉住了慈禧的旗装,“皇额娘,儿臣实在不愿意在承乾宫里头等消息,就让儿臣服侍皇上吧,在养心殿,我多少也能放心些。”
慈禧太后摇摇头,“你的身子一直不好,万一皇帝的病气过给了你,那就不好了,你若是担心,就住在这后殿,只是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去惊扰皇帝,明白吗?”
皇后含泪谢恩,站起来的时候又是一阵晕眩,随即软软倒地,几个嫔妃连忙扶住,养心殿钱乱成一团,太后微微叹气,“叫太医来给皇后瞧瞧,你们去照看她吧,”太后对着后宫嫔妃们说道,大家簇拥着皇后去了后殿,只留下来了咸丰皇帝的后宫们,如今的太后太妃太嫔们,丽贵妃十分心痛。她的双眼已经红肿如同胡桃一般,“今日恰逢腊月初一。我们几个去遍历各宫的佛堂拈香,求神佛们保佑咱们皇上。”
慈禧太后点点头,“你们去吧,就让婉贞守在这里,还有载澄,”慈禧太后眼中露出阴冷愤怒的目光。“我要先去料理了宫里头的反叛!他们在那里?”
慈禧太后慢慢的走出了养心殿。走下了汉白玉的台阶,就这样一步步的走进了积雪和飞絮之中,唐五福要传轿辇,慈禧太后摇摇头,她的赤金头饰上片刻之间就落满了雪花,她就这样一步步的慢慢走出了养心门,慢慢的走过了林立肃穆的八旗护军营士兵,慢慢的走到了朱红色的宫墙之下,朱红色的宫墙在夜里。看上去分外阴沉血腥,就像是自己儿子吐出来的鲜血。寿康宫伺候的太监和宫女们就跟在后头,默默地低着头走着,一个侍卫首领疾步走了过来。打千行礼,“启禀太后,德龄和王庆琪已经押在了西三所。”
“王庆琪暂且不管,这事大约和他没关系,德龄如何处置了?我记得他身上是有功夫的。”太后说道。
“已经灌下麻药,”侍卫低头回禀道,“又加了锁铐。必然是无忧了。”
“这个贱人有没有抵抗?”
“没有。”
“去看看他吧,”慈禧太后淡然说道,“我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德龄盘腿坐在炕上,丝毫不会因为四肢上的镣铐而有所担心,室内点了好几盏油灯,把他脸上每一道皱纹照的清清楚楚的,德龄不复往日的阴沉,整个人松弛了下来,悠然神往,似乎想起了许多往事,外头响起了脚步声,门随即被咿呀打开,穿着赤红色的旗装的太后进了这处简陋的居室,她见到了德龄,脸上露出了厌恶的表情,侍卫和唐五福想退出去,“你们陪着罢,我和德龄之间,从未有什么消息是见不得人的。若是你们不在,我根本就不敢一个人在这个地方。”
“奴才给太后娘娘行礼了,”德龄微微鞠躬,“只是身子不便,不能行礼。”
几个侍卫称是,站在了太后的身后,太后看着德龄,眼中都是恨意,“你的大礼,我实在是受不起,为了你的大礼,皇帝,已经在养心殿剩下一口气了。说吧,我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皇上快宾天了,太后娘娘伤心吗?”德龄不回答慈禧的问题,悠然说道,“这是您唯一的儿子,也是先帝唯一的子嗣。”
。。。。
慈安太后即刻就带着各宫太嫔太妃一起给神佛进香,第一处是在宁寿宫后殿之东,景福门内的梵华楼和佛日楼;第二处是在慈宁宫,这里有好几处佛堂,两宫太后常来的顶礼的是,设在正殿前面,徽音左门东庑的那一所;此外还有三座,以雨华阁为主,在凝华门内,阁凡三层,上层供欢喜佛五尊、下层供西天番佛,这还是前明的遗迹,内有脑骨灯、人骨笛等等法器,在慈安太后看,近乎邪魔外道,平时绝迹不至,但这时候要百神呵护,为了祈求皇帝早占勿药,她心甘情愿地拈香磕头,念念有词地祷祝了许久。
云贵太妃跪在地上,丝毫不觉得那些番佛骨器在夜色之中分外可怖,丽贵太妃也壮着胆子靠在云贵太妃身边默默祷祝,“满天神佛请降下慈悲,使得龙体安康,病魔远离,信女愿意以身代之,任何死病加身都无所畏惧,只愿天子安康。”一个低低的声音响起,丽贵太妃转过脸,看着自己身后的瑨贵人,瑨贵人五体投地,再三跪拜,“只愿天子安康。”丽贵太妃心里一动,“这个瑨贵人,对着皇帝倒是真心的。”
几个女人默默跪在雨花阁里,跪了许久,似乎身子都已经僵了,云贵妃觉得丽贵妃身子瑟瑟发抖,“太后娘娘,咱们回宫吧,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明日再去宝华殿进香。”
慈安太后点点头,起身站了起来,瑨贵人连忙扶住,几个人下了雨花阁,大雪依旧是漫天席地飞舞着,一个太监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太,太后!”
慈安太后心里一紧,“怎么回事?是不是皇帝那边?”
“不、不是,”那个太监跪在地上,“不是万岁爷,是皇后!”
“你和我没有仇,”慈禧太后说道,“皇帝和你也没有仇,我素来最看重的就是你,把宣礼处交给你,你的身份就如同前明的东西厂厂督,康慈太后把你托付给我,我也做到了,让你跟着我,我实在是不知道,你为何要如此,要置皇帝于死地!”(未完待续。)
☆、三十三、生死茫茫(三)
“有些事已经太久了,久到我已经快要记不清了,今个说出来,免得自己也忘记,”德龄想了想,默然开口,“太后娘娘和万岁爷自然是对奴才极好的,奴才十分感激。”
“所以用这样下作的手段来对付皇帝?”慈禧太后厌恶的说道。
“不知道娘娘有没有听说过天理教?”
“天理教?”慈禧喃喃自语,“娘娘难道不知道隆宗门上还留着的那个箭镞?”
慈禧刷的站了起来,“那你就是天理教的余孽了?”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四日,林清派教徒二百人分两小队,暗藏武器,化装潜入北京。次日有九十余人在陈爽、陈文魁率领下,由信教的太监张太、刘得财等引导接应,分别从东、西华门攻入皇宫,守卫皇宫的“八旗劲旅”猝不及防,一败涂地。攻入皇宫后,为了寻找并杀死嘉庆帝,起义军化整为零,分成小队四处寻找皇帝,宫廷侍卫们大多死的死,逃的逃,仅有少部分在隆宗门外与义军激战,皇宫内一片混乱。部分义军甚至冲至养心门,当时只是皇子的道光皇帝绵宁大惊失色,疾呼侍卫,竟无人响应,无奈之下,只得拿出鸟枪抵御,击毙了两名义军士兵。这时,本来准备开赴承德避暑山庄保卫皇帝的火器营正在紫禁城内休整,被紧急调来镇压叛乱,天理教匪徒人少而且分散,又敌不过凌厉的火器,最终被火器营各个击破,全军覆没。这就是震惊一时的“癸酉之变”。
“这事情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想必你那时候还只是小孩子,又和天理教有什么关系?”
“我是天理王后天祖师天理教教主林清之子,”德龄慢慢说道,说出了一段陈年往事,“嘉庆十八年我不过才七岁,就已经被朝廷缉拿刺杀,母亲知道天下之大。无处可躲,于是冒着风险,花了重金,把我送进宫里头。”
“你母亲疯了。”慈禧太后说道,“为了你的父亲,把自己的儿子给阉了。”
“谁说不是呢,哎,”德龄叹了一口气。“她只告诉我,一定叫我报此血海深仇,为天理教出一口恶气,她和我说过的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儿啊,别怪娘心狠,但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你好生呆在宫里头,寻找到机会。为你爹爹和天理教上下所有人报仇!’这是我最后听到过她的话,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我母亲,我才不过是七岁,就要入宫当太监了。”
“林清原不过一个市井无赖,江湖骗子,组建天理教本是为了敛钱,后竟然‘迷者自迷’,想做天子,终身遭寸磔。”
“我在宫里头。受尽了冷眼和欺负,原本我也是想着,若是没有母亲的叮嘱和父亲的凌迟处死,我就在宫里头终老就极好。不用顾忌血海深仇,可是,我父亲是被凌迟处死的!”德龄瞪大了眼睛,“我就在菜市口看了这一幕才入宫的!净身的太监下刀子的时候,我丝毫不觉得痛,我的痛觉已经在菜市口看着父亲被凌迟处死的时候。丢了。”
“母亲捂住我的嘴跑啊跑啊,终于把我送进了宫里,我昏睡了三天三夜,发高烧,等到我醒的时候,大家还以为我要送死了,准备送去火葬场,我醒了过来就一门心思想着,要复仇!”
“这就像是心中的火焰,熊熊不息,”德龄看着桌上的油灯,眼中倒映着灯光,“一直支持我到了现在。”
皇太后虽然心里十分悲哀愤怒,但是这个时候却也忍不住哭笑不得,“你等了六十年,才等到要报嘉庆皇帝屠灭天理教的大仇?你是不是脑子有病?皇帝可是嘉庆皇帝的重孙了,冤有头债有主,这都过去六十年了!再不济你也只要找道光皇帝就完了!”
德龄微笑看着慈禧太后不发一言,慈禧太后似乎明白了什么,扑上了前,抓住了德龄的袖子,突然使出大力把他从坑上抓了起来,侍卫连忙上前架住德龄,已防止他暴起伤人,唐五福和梁如意一起拦住慈禧太后,柔声劝道:“娘娘小心自己的身子。”
慈禧太后抓住了德龄,红着眼盯着德龄的眼睛,“先帝,先帝驾崩,是不是,是不是你搞的鬼?”
“是我,又不是我,”德龄哈哈一笑,“是先帝自己作死,算起来我只是推波助澜而已。”
慈禧大叫一声,把德龄推倒在地,气的浑身发抖,状若疯癫,她从侍卫的腰间抽出了刀,指着德龄,“你说!你说!”
“先帝在热河寻花问柳,看上去自得其乐,可这心里一直都在痛苦不堪,如意你在御前,你是知道的,”德龄萎顿在地,悠然笑道,“外头在担忧洋人入侵,内里在烦心洪杨之乱,外朝有军机处肃顺大权独揽,内廷有您在兴风作浪,他如何能安心享乐?内里不能发泄,只能找这些乐子,我不过是给先帝献上助兴之药罢了,先帝自己定力不够,一定要享乐致死,谁也拦不住,”梁如意放下了慈禧太后的手臂,一扬手,“啪”的一下,上前就给德龄一个大嘴巴子,“先帝爷对你那么好!”梁如意怒喝尖叫,“你从小伺候他长大,他把你当做了亲人,你怎么敢,你怎么敢行如此悖逆之事!”
梁如意又要上前厮打,被侍卫们拦住了,慈禧太后被唐五福扶住,慢慢的坐下来,“好啊,原来还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她的眼中慢慢滴下泪来,“真是死的不明不白。”
“先帝之死,第一个怪他自己,第二个怪太后您,第三个才怪到我,”德龄不动声色,“他自己个寻死,我只是推了一把罢了,说到底还是怪太后您,您这样的厉害,在后宫之中毫不嫉妒,把什么事儿都处置的妥妥当当,帮忙处置政事,又是十分精明,把外朝的肃顺也能压制住,不至于肃顺能一手遮天,太后,谁都会嫉妒你的,就算那个人是皇帝也不例外!”(未完待续。)
☆、三十三、生死茫茫(四)
“你还诞下了皇帝,是先帝唯一的儿子,日后继承皇位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儿,这样的女人,几乎是完美无缺的人物,和女范女戒里头的人物一模一样,先帝只不过是中人之姿,和你匹配,心里自然有自惭形秽的意思。”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德龄低低的声音在想起,“后来更是了不得了,留守京中,安抚臣民,号令文武,又亲自赴八里桥督师助威,之后还大胜洋人,几十年来对洋人之首胜!先帝爷原本也是大喜,后来却是阴着脸,情绪低落,只是喝酒作乐,不许任何人说起京中之事,也从来不提回京的事情。有这样的妻子,有这样的母亲,谁都会心里不痛快的,您说是不是?”
“先帝爷大约是怪过我的,”慈禧太后说道,“但最后还是把同道堂之章赐给了我。”
“先帝当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当皇帝,天家无有温情,他就是对着太后您还有感情所以没有把你拿下,不然你以为,肃顺就在眼前,你为何没有出事?”
“我还是出事了,你不要告诉我,圆明园那一箭也是你安排的。”
德龄笑而不语,自顾自的说下了去了,“皇帝也是和先帝一副模样,忌惮着太后您,却又不得不依靠着您,他们又没有那个决心和胆量,想要你安安静静的在后宫之中,这样的帝王,根本就是不合格,怎么能担当重任?我还是替皇太后除掉罢了。您也不用这样伤心,任何一个女子都有嫉妒之心,我却从未在太后您这里看到过,所以您对着先帝也不会有多少情谊,何须伤心?若不是先帝在盛年驾崩,幼帝登基。您怎么能独占朝纲,垂帘听政十三年之久?是我吹了东风,给了您这个机会。您应该感激我才是,接下来又是好时候。太后您又可以垂帘听政了,只是,”德龄恶毒的笑了起来,“这会皇帝没有皇子即位了。”
“你当年要我许诺,答应你一件事,是什么事?就是你现在做的事?”
“是啊。”德龄哈哈大笑,“我父亲临死之前告诉我,清朝尚水德。主支若是断流,旁支入继,就于国运有妨碍,我要这个该死的大清朝帝脉断绝,改朝换代!就算天理教已经覆灭,但是大清朝也会步天理教的后尘,为我,一介阉人陪葬!”
慈禧太后站了起来,正准备说话,外头响起了安德海的声音。“主子,承乾宫有消息来。”慈禧太后走了出去,“什么?”慈禧太后惊呼。“可是真的?”
安德海说了几句话,低低的,室内的人听不清楚,慈禧太后走了进来,“德龄,你从来都没有懂过我,亏你还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我从来最喜欢说实话的人,皇帝要亲政。”皇太后一指养心殿方向,“我二话不说。即刻撤帘,你爱惜你的父母亲。我怎么会不疼自己的儿子!你不懂我,你若是懂我,你就知道,我虽然对男女之情不甚在意,但是亲情是我最在乎的东西!我愿意为了皇帝做任何事情,也愿意为了皇帝只躲在寿康宫礼佛!你只要和我说清楚,就算重建天理教,我也绝不会含糊,就算你去捣了东西陵我就当做看不见,你是见到白莲教兴起的,又赦免了石达开等人,这些可都是大清朝的死敌!就算加上你一个天理教,又怎么样了?又能怎么样!你在宫里头多年,又管理宣礼处,早就应该知道,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根本就不能成事,你父亲林清也不过是一个混混而已,一个混混害死了这么多人,你把这个不成样子的祸害学了起来,害死了先帝,如今又把皇帝害成这样,你该死,我只是问一句,你为什么不逃?我知道你的本事。”
德龄低着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深受皇恩,虽然犯下大错,却不欲逃走,”他仰起脸来,一阵轻松的样子,眼角却是流出了泪,“忠孝两难全,我怎么会不知道先帝和皇帝对我如何,只是我已经发了誓,一定要报仇雪恨。我也老了,不愿意再坚持那样的执念,速速下手,了结此事,我也可以摆脱这一切,愿受太后处置。”
“那一箭是不是你搞的鬼?”太后追问。
“不是我,我也不知道是谁,或许是肃顺,或许是别人,”德龄洒脱的笑道,“不过想着有人对着皇太后不利,皇太后不能太过舒坦如意,将来的日子有的争斗,想必皇太后也是喜欢的。”
“你还离间了我和恭亲王,”慈禧太后厌恶的说道,“你伺候过康慈太后,又跟着恭亲王亲密无比,我不敢相信他了。”
“那又怎么了?内外朝同心,到底不是好事,有心人难以上下手,”德龄笑道,“就算没有我的事,您也绝不会放心恭亲王吧?换句话说,您只会最在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不然您为什么要兴办新军,不让恭亲王染指呢。”
“是的,我是最在乎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慈禧太后慢慢的走进了德龄,居高临下的看着德龄,“你知道为什么我会这样不在乎先帝的宠爱,只愿意窝在养心殿批折子,不想和后宫女子争斗,而结交外臣,不愿意每天听戏玩乐,要垂帘听政处置政事吗?”
“无非是吕后武曌。”
“错,”慈禧太后示意太监和侍卫们退后,蹲下了身子,“我从来不愿意只做一个后宫女子,我到这个世界来,从来不是为了争宠,我告诉你,反正你马上要死了,我的灵魂是一个男人,不是女人。”
“一个知道了后世几百年事情的男人,”慈禧太后盯住了德龄,“我来到这个地方,就是为了改变国家和人的命运!”
德龄微微一怔,随即笑道,“那敢问太后,先帝之死,和皇上之死,也是你改变命运的结果吗?”
慈禧太后淡然说道,“有些事儿,我大约是真的不能改变,但是有些改变已经在发生,你说帝系断绝了?”
“皇帝快驾崩了,难道不是吗?”德龄笑道,“肾水枯竭,太后应该知道这一点。”
“没有断绝,”慈禧太后站了起来,“你既然和我说的明白,我也让你死得瞑目,刚才承乾宫来报,皇后晕倒了,太监一诊断,发现皇后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为了预防起见,也是做好准备,让所有嫔妃都请了脉,发现又一个惊喜,瑛妃也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帝系还稳稳当当的,这就是我安排嫔妃们伺候皇帝的目的,”慈禧太后怜悯的看着德龄,“让你失望了,就算皇帝驾崩,我这个要权的女人,依然可以垂帘听政,就算变成太皇太后又有什么关系?依旧可以垂帘,而且没有了你,想必这帝系必然是十分稳固,稳如磐石,”慈禧太后转过身,带着梁如意和唐五福走了出去,不再看一眼德龄,“你是个可怜人,我也是可怜人,只是你害了我,我自然容不下你。送他上路,给他一个全尸,就不用凌迟处死了,免得到了地下,先帝认不出这个伺候过他,又害了他的人。”
德龄微微一愣,复又哈哈大笑,笑着笑着就流下泪来,“我这一生,都是干了什么事儿!想做的事儿到死还没做成!”
慈禧太后听到了笑声,站住了脚步,“我是要谢谢你,谢谢你终于让我变成了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从此不会再有寻常人的感情了。”(未完待续。)
☆、三十四、又见泉台(一)
皇太后出了西三所,已经是子夜时分,雪已经停了,夜空之中露出了满天星星,太后吐着冷气,借着明亮的灯笼看着天上的星星,唐五福献上了大氅,悄悄的说道,“轿辇已经备下了,娘娘,咱们回宫安置吧。”
“不回宫,”慈禧太后摇摇头,寒冷的夜里刺激了她的头脑,原本浑浑噩噩的思绪变得清晰了起来,“我想去陪陪皇帝,就在养心殿东暖阁里头休息吧。”
太后上了轿辇,摇摇晃晃的在轿辇上发呆,到了养心门前,两个全副铠甲的武将跪拜在地,“末将参见太后!”
是武云迪和荣禄,太后下了轿辇,“兵都带来了?”
“已经听太后的吩咐,三千人马已经入宫!”武云迪大声说道,“请太后下旨!”
“你带人去把宣礼处的太监尽数控制起来,不许一个人逃脱,”太后说道,“另外安排士兵严守各关防,没有本宫的命令,不许十人以上进入紫禁城。”
“嗻!”
武云迪转身离去,太后看了看荣禄,“你跟我进来。”
太后进了东暖阁,就坐在东次间的炕上,用手托着头,唐五福拿了茶上来,“你下去吧。”
太后就呆呆看着炕桌上的银烛台,上面的红烛闪烁着,照耀皇太后的脸阴沉不定,荣禄忧伤得望着慈禧太后的侧脸,“太后,请节哀。”
“节哀做什么,人性本来就是要宣泄,”慈禧太后悠悠说道,“什么事情都憋着,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就让我伤心一会吧。”
荣禄说了声“是”。就不再说话,只是默默陪着,慈禧太后拿着盖碗准备喝茶。被盖碗里的热气一扑面,眼中的泪又是刷刷流下来。荣禄上前两步,“太后,”随即醒悟自己的身份,又往后退了一步,“不要太过伤心,坏了自己的身子就不好了。”
慈禧用手帕抹了抹眼泪,“叫你进来,一是为了拱卫禁内。二来也是问问你的意思,皇帝怕是不行了,接下来这帝位,要怎么办。”
“太后的意思是什么?奴才都听太后的。”
“我的心里乱的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听听你的意思。”太后盘膝靠在窗边,默然说道。
“皇上还没有皇子,只能是过继了,”荣禄说道,“只是这下一辈里头。没有合适的。”
“皇帝有子嗣,”太后说道,“皇后有孕三个月。”
。。。。。
恭亲王就歇在了军机处自己的值房里头。这一夜,谁都是睡不着,还是沈桂芬自觉年轻些,劝着几位老臣去歇息了,只剩下恭亲王和沈桂芬两个对坐,恭亲王也是睡不着,喝了一口极浓的茶,“这里头没有别人,小山。你是有主意的,皇帝的样子你也是瞧见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总要给皇帝立后吧?”
“是这个理,我们倒是可以预备起来。只是皇太后还不愿意提,”沈桂芬说道,“王爷,您看这事儿,要不要先让皇太后拿主意?”
“皇太后是伤心,谁叫她……哎,不说这个了,”恭亲王长叹一声,“咱们呢说自己个的,横竖没有外人,咱们自己商量着。”
“若是要立,当然是立宣宗的曾孙。宣宗一支,“溥”字辈的只有两个人。”
“你是说贝勒载治?”
“是,宣宗的长孙,贝勒载治有两个儿子,依家法只能将他的第二子,出世才八个月的溥侃,嗣继皇帝为子。”
“但是载治却又不是宣宗的嫡亲长孙。”恭亲王皱眉,这里头的说法实在是太大了,宣宗的长子叫奕纬,死于道光十一年,得年二十四岁。他原封贝勒,谥隐志,文宗即位后,追赠他的这位大哥为郡王。隐志郡王没有儿子,宣宗不知怎么挑中了乾隆皇三子永璋的曾孙载治,嗣继奕纬为子。而载治又不是永璋的曾孙,永璋无子,以成亲王永瑆第二子绵懿为子,绵懿生奕纪,奕纪生载治,也就说,载治其实是名义上的宣宗后裔,但是其实是仁宗后裔都算不上,因此,如果以溥侃立为皇帝之后,则一旦“出大事”,皇位将转入成亲王一支。鉴于明朝兴献王世子入承大统为嘉靖皇帝,结果连孝宗都被改称为“皇伯父”的故事,则以乾隆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后嗣位,将来“追尊所生”,连仁宗的血祀,亦成疑问。因而可以想象得到,慈禧太后和仁宗一支的子孙,如惠郡王奕祥等人,一定不会赞成。
自己当然也是不愿意的,“不成,不成。”
“可溥字辈没有别人了。”沈桂芬说道,“除此之外,倒是也有一个人合适。”
“谁?”
“王爷府上的大阿哥,载澄……”
“什么话!”恭亲王心里扑通直跳,打断了沈桂芬的话,“他和皇帝是同辈的弟弟!怎么过继!”
“是载澄郡王的福晋,她肚子里不是怀了一个?若是诞生下来一位小阿哥,就是最好的人选了。”沈桂芬悄悄的说道,“这可是最好的人选。这是最正宗的天潢贵胄,载治的孩子,自然是比不上的。”
“还在肚子里,怎么知道是男是女?”恭亲王摆摆手,“这事儿不急。”
“可皇帝是等不得了,哎,”沈桂芬还欲说什么,外头响起了脚步声,“王爷。”
恭亲王仰着脸,“什么事儿?”
“丰台大营把兵开进来了,现在正在接管宫禁,军机处外头也围了好些士兵。”
“这?哎,也是应有之义,不要多管了。”恭亲王叹道,“德龄搞的鬼,皇太后必然也把我怀疑上了,这会子什么小动作都不能弄了,等着养心殿的消息吧。”
皇太后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只是觉得一直做着噩梦,朦胧之间听到了唐五福在喊着自己,她猛地惊醒,片刻之间明白了自己睡在什么,“怎么了?皇帝身子怎么样了?”
“皇上醒了,喊着娘娘呢。”
太后刷地掀开被子,宫女们给她披了一件衣服,唐五福眼尖,见到太后睡的那个豆青色织金枕头上面有大朵的水渍,太后大约是睡梦中一直流泪。(未完待续。)
☆、三十四、又见泉台(二)
太后披着衣服穿过冷清的养心殿正殿,月光如水,照进了养心殿,她无暇看这夜色,径直走进了西暖阁,见到冯婉贞在喂皇帝喝水,喝了一点水,皇帝有了些精神,太后看着窗外,还是黑漆漆一片,皇帝问,“什么时辰了?”
“寅时一刻。”冯婉贞拿着碗退下,慈禧太后坐在床边,看着皇帝,“怎么这么早就醒了?不多睡会。”
皇帝微微摇头,“我睡不着,心里好像烧了一把火,闹得慌。”
皇帝的脸蜡黄蜡黄的,脸颊深深的凹了进去,浑身长满了红色的脓包,不少脓包已经开始爆裂,流出了血水,太后用温热的毛巾给皇帝擦了擦脸,“那就别睡了,我陪你说说话。”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身子就这样不好了,”同治皇帝慢悠悠的说道,“载澄和我说,是德龄搞的鬼,我还不信。”
“他是搞了鬼,但是没关系,”慈禧太后勉强笑着说道,“无非是小事情,让你受些苦罢了,你静下心来,过几日就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