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五爷你的来头吗?”书铺老板得意的挑了挑眉,“五爷您就别谦虚啦。”(未完待续。
PS: 新的一卷,新的一段旅程,谢谢大家的支持。
☆、一、三月初三(二)
被老板称之为五爷的人笑而不语,把那个报童拉了起来,“你把这些榆钱都送到我的府里去,我报怨了,”五爷说了个地址,从荷包里数了三个铜元给报童,“你呢快快回家,给你弟弟去交学费就是,将来你弟弟学了知识,想必也会教导于你这个给他凑钱的好哥哥了。”
报童接过了钱,那铜圆中间无孔,做工精美,正面印着“同治元宝”,下面一行字“十二年六月制”,反过来一看,写着钱数,“五十文”,报童千谢万谢,转过身一溜烟的跑开了,五爷这才笑着对老板说道,“今个难得有空,把你书店里的好书都拿出来给我瞧瞧。”
“早就预备下了,知道五爷今天休沐,”老板笑道,“碧螺春也热热的备好了,就等着五爷呢。”
三月初三,衙门这一日也是歇息,从京中到地方皆是如此,官员们会利用这一日难得的休沐来干一些文雅的事,比如踏春游猎野餐文会之类的,抑或醉卧八大胡同——前几年或许是世风日奢,且风气大开,以往官员不得进出灯红酒绿场所的禁令大家视若罔闻。
但是这几年起,似乎大不相同,官员们在这一日,以往的兴趣爱好,似乎都消失不见,要不就是加班办差事,要不就是趁着这休息的时候,想着如何多学点东西。
五爷进了书店,半是抱怨半是炫耀,“这些日子,部里真是要忙疯了,春闱的事儿。那是和礼部一起弄的,循序办着,也不算忙,在湖南、安徽等几个省地试点办了小学,好家伙。别的省巡抚布政使这些红顶戴,日日上书要各地筹建小学,各省学政,更是堵住教育部的大门,破口大骂,说是教育部偏心。”那个五爷一摊手,“从来只有闻道有先后,没有听说什么办学要分先后的,尚书大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就怕被这些学政吐吐沫。我那个堂官,知道如今的直隶学政是我当年在京师大学堂的老师,巴巴的倒是把我派了出去顶岗。”
“那五爷可就惨了,贵老师还能这样放过了五爷?”老板窃笑。
“嗨,谁说不是呢?”五爷摇摇头,“我那个老师,论起年纪,倒是比我还小。奈何是科举中式,又是同文馆历练过的,成日里在我这里摆老师的架势。见了面,倒是也不骂人,只是抬头看着天,翻着白眼,说自己真是没用,教出的好徒弟。不帮着自己,还帮着外人。害的自己在直隶父老面前被骂,还念叨这个世道怎么回事。尊师重道都去哪里了。你瞧瞧,你是什么话。”
书店老板笑道,“这是贵老师取笑五爷呢,瞧着他说话,是一个极为诙谐的人。”
“我倒是不敢,差点就要跪下了,这老师才收了蓬,跟着我回家大吃大喝了三天,之后抹抹嘴就回保定了,走之前还说此事一定要办成,直隶近在京畿,京师、天津都办了,直隶不办,如何成体统?将来万岁爷问起来,他可是要如实禀告,不会再来教育部打擂台了。这样的话说的在理,我没法子,也只好如实禀报了。”
书铺老板亲自给五爷倒了一杯茶,“知道五爷这时候在为部里头的事儿烦心,所以有几本书倒是备下了,就等着给五爷过目。”老板从边上拿了一个青布包出来,递给了五爷,五爷打开一看,头一本就是《德意志国教育考》,作者赫然就是刚才谈论过的那位国朝新贵,中国住德意志大使。
五爷打开一看,序言就是十分惊人,“德意志立国之初,先胜丹麦、挪威,再胜奥地利匈牙利,最后大胜法兰西国,俘获法兰西国皇帝,震惊天下,更是割让洛林等两地,这两地乃是煤矿聚集之地……德意志乃四战之国,群雄虎视眈眈,远非我国之地理优势所能比也,为何能成西洋诸国畏惧之新霸主?”
“除却工业发达,军备先进之外,余在德国三年,私下观之,争霸西洋之最根本,乃是教育,德皇有言:‘未有办教育而亡国者’诚哉斯言!”
看到这里,五爷心神震动,连忙合上,“不能再看了,再看我怕今日就要赖在此处了。”
“这位大使倒是写了几章,断断续续的,之后有人专门请这位大使写一本关于德意志国的书,这位大使于是就写了有关教育的这本。”
“倒也没错,德意志乃是西洋新贵,原应多多注意才是,”五爷点点头说道,“且德意志并无和中国有过冲突,想必也能和中国交好,”五爷看到后头还有法兰西大使郭嵩焘所著的《西洋游记》,还有几本介绍西洋的书,五爷点点头,十分满意,“甚好,这几本书都要了。”那个书店老板笑道:“报纸上,听说郭嵩焘要回国了?”
“还没有,”五爷起身,“你也是湖南人,你这位老乡可是当差当的甚好,历任英法两国大使,外交的事儿,处置的妥妥当当,朝中都颇为满意,有传言说,回国之后即刻就要进尚书,不过还不是如今的时候,总要等英国的事儿了了,故此已经在英国候着了。”
五爷一路信步走回家,因为是惦记着包里的书,走的分外快,到了南城的一处小胡同里头,进了自己的宅子,这宅子有些小,不过十分清净,外头的叫卖声和车马声一律挡在了大门外,五爷进了宅子,叫了一声,一个老家人拿着一篮子榆钱出来,朝着五爷端端正正一丝不苟的行了礼,五爷问:“太太呢?”
“回大爷的话,在格格房里,格格今日不太痛快呢。”
五爷无奈的摇摇头,转过身到了自己女儿的房间里,里头一个明眸皓齿的十几岁丫头正在流着泪哭闹不已,一个夫人正在悄声安慰,那个丫头见到自己父亲进来,越发哭闹了起来,“阿玛,我就是要去上学!”(未完待续)
☆、一、三月初三(三)
五爷吹胡子瞪眼,“放肆!一个女儿家家的,去上什么学,从古到今就没有女子上学这一说!”
“这从古到今也没有这么多洋玩意,六部里头从古到今也没有教育部,阿玛的差事从古到今还没有呢,”少女犟着回敬自己的父亲,“那里有这么多从古至今!”
五爷被应得憋住了嘴,脸上通红,“哼,你阿玛不和你这个小孩子一般计较,那学校里头都是男孩子,你一个女孩子想去上学除非是我死了!”
“这梁祝里头祝英台女扮男装和梁山伯同窗三载都没人知晓,女儿大不了扮作男孩子去读书就罢了。”
“这可是要剃了头的,”母亲急切的安慰道:“你舍得这头发吗?可是养了许久的。”
少女脸上露出了不舍,想了想,随即说道:“女儿舍得!”
“胡闹!那是戏文上说的玩意,你倒是当真了!”五爷气道,狠狠的拍了拍桌子,“咱们觉罗家的脸面都被你丢完了!”
显然是个红带子,听到这话,夫人倒是不乐意了,竖着眉毛就和五爷对战了起来,“我说,老爷,咱们自家不说外话,您瞧着这觉罗的姓氏还很骄傲还是怎么的?当年就靠着那点八旗的银子和你的爵位,咱们一家人可是没吃饱过饭,权当饿不死而已,红带子算什么了不起的,当年你去进学,家里可是没劳动力了,若不是我舍着脸,去棉纺厂绣花打工,如今那里还有你当官老爷的盼头!”
五爷显然是惧内的,连忙赔笑,“我那里不知道夫人的辛劳。”
“八旗多少红带子,黄带子,我瞧着比四九城的乌鸦还要多,这恒源祥布行的招牌掉下来,能砸到不少个,觉罗氏没什么稀罕的,若不是你学了点洋务,新派的做法懂些,进了教育部当差,咱们家还是喝西北风呢!”
五爷无奈的摇摇头,“这话是没错,如今时新的东西都起来了,”看着女儿期待的目光,“只是女子进学校的事儿,不成体统,别说我说了不算,只怕是朝中没人敢如此提!”
少女又泫然欲泣,夫人安抚着自己的宝贝女儿,睇了五爷一眼,“你虽然是笔贴式,可到底是红带子,教育部尚书堂官看到你还要尊敬称呼一声‘五哥’,怎么就说不上话了?”
好么,这会子,这红带子又是顶稀罕的,五爷苦笑,“人家碍着礼数,显着礼贤下士的,咱们可不能失了本分,教育部如今最关键的就是要求各省陆续开展学校的事儿,这小学好搞,日常维持的银钱难筹集,别瞧着各省学政急着要办小学,说到银子,可就是摇头晃脑一问三不知了。”
五爷继续说道,“朝中的意思,是按照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三层来设计,如此以来,银子就海了去,满打满算,也是不够,部里的意思,让地方也出一点,再让士绅捐一点,如此各处烦的不可开交,加上户部不太愿意给银子,有钱的交通部,那里头又不愿意给钱,如此在打擂台,你说,就算我想着提让女子入学的事儿,也决计是没人肯理会的!”
少女作势又要大哭,“我在家里闷死了,读了些书,就是想出去见见世面,免得做睁眼瞎,那报纸上说的清清楚楚,教育乃是立国之本,适龄儿童少年需入学,方能成为国之栋梁,我倒是也不指望成为国之栋梁,只是想入学而已,如今也尽不能够!”
五爷被哭的脑袋大了一大圈,“好了,别哭了,之前有个消息,也不知道真假,今日就先对你说了吧,”少女立刻止住了哭声,“宫里头,听说是荣寿公主给万岁爷提的,说宗室女子常日无事,不读书不能明白事理,不如建一所宗室女校,延请宫中女官嬷嬷来教导,读书认字,兼辅导礼仪,只是万岁爷不置可否,不过荣寿公主是在皇上跟前是最说的上话的,这事儿,十有**,是能成的,你就安心等着吧,到时候,你阿玛舍了老脸,也让你进去读书的。”
少女破涕为笑,上前搂住了自己阿玛的脖子,牛皮糖似的缠着了父亲,五爷无奈的摇摇头,“你先别得意,你的岁数也不小了,若是要进学,可就要和**岁的小孩子一起读书了,想必就这女校建了,也没有说中小学一齐办的,到时候你一个大姑娘混着小孩子堆里,丢不丢脸?”(未完待续)
p:打赏在那里。。。。。
☆、一、三月初三(四)
一家三口正在谈笑,街外突然想起了嘈杂声,人群发出了阵阵欢呼,间杂着敲锣打鼓,十分的热闹,五爷皱眉,自家的宅子是最清净的,怎么外头吵成了这样,“祥叔!”五爷叫着自己的老家人,“外头什么事儿呢?”
老家人祥叔外头打听清楚了,回来禀告:“今日是汉阳铁厂运了一件铁打的稀罕物件,敲锣打鼓的送进京来,如今满城的人都预备着出去看热闹呢。”
“哦?铁打的物件?什么稀罕的物件?”五爷笑道,“不会是和以前昆明湖边上的铜牛一样的稀罕物件吧?”
“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是一艘铁船,有的还说是一大块的铁疙瘩,上面打着满天神佛呢。”
“这倒是要出去瞧瞧热闹,也不知道是什么。”五爷对着母女两个说道,“咱们就在巷子口,瞧一瞧,不许走远了出去!”五爷对着女儿喝道。
女儿撇撇嘴,到底是答应了,祥叔陪着一家人出了院子,又到了前门大街上,这里头早就是人山人海了,幸好,左近有一个石头墩子,祥叔就扶着自家的格格上了石墩,这里头倒是看得清清楚楚。
边上有不少人在悄然议论着,“你说,这汉阳铁厂献上来的,会是什么?”
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斩钉截铁的说道,“必然是铁甲船,这洋人们每年从咱们这里,光铁甲船就不知道赚了多少银子去了,这中国地大物博,哪里没有铁矿,自己只要寻到好法子,自然能练出好钢来,这钱给自己人赚,能养活多少人!”
这个书生说的在理,不少人连连点头,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被大家赞同了,脸上也是红光满面,“我瞧着报纸上,也说的清楚,若是将来和洋人交恶,他们断了来往怎么办,咱们岂不是还没有自己个的铁甲船,所以我瞧着,必然是铁甲船!”
边上一个商人人有些不忿,连忙反驳,“这铁甲船技艺之难,报纸上刊登了浙闽总督的折子,说是西洋第一技艺,想必是不会轻易交给咱们的,再者,汉阳铁厂乃是炼铁的地方,从未听说那里还有造船厂,如今这造船厂,只有金陵、上海、福州、和北边的天津、青岛几家而已,若是造成铁甲船,那必然也是这几处地方献上来的,再怎么也轮不到汉阳。难不成,我拿着恒源祥的布匹做了件款式极好的衣服卖了钱,还要先让恒源祥出风头吗?”
大家又觉得那个商人说的在理,书生为之语塞,脸又通红了起来,跺脚道:“那你说,是什么东西!”
那个商人狡黠一笑,“汉阳张知府大人是最喜民生之物,昔日也生产了不少民生的器具,我想着,肯定是铁犁之类的,或者是别的什么,必然是农具!”商人摇头晃脑,“农乃天下之根本,洋务新政用在国本之上,所以我想着,铁农具,最为适宜!”
书生又连忙反驳,现场原本就是人山人海极为热闹,两个人吵起来,更是吵杂无比,一群人嘻嘻哈哈看着热闹,又有人推波助澜,两个人几乎就要打了起来,一边维护治安穿着石青色号服的警察连忙走过来,喝道:“吵什么,不许闹!再闹可就没好东西看了!”
众人连忙又问是什么物件,那个警察原本就有气,休沐 的时节,同事都去休息了,倒是留了自己来这里头加班,人挤人都是汗不说,还起了个大早,专门为了汉阳进献的物件儿布置道路,维持秩序,他已经看到不少同事拖家带口来看热闹了,心里早就骂死了汉阳铁厂的人,哪里还肯说是什么东西,更别说他自己个也不知道了什么东西了。
警察一翻白眼,不耐烦的说道,“我哪里知道!这新事物,岂是我们这些人能够知道的!”话音刚落,一行人簇拥着一个骑着马的武官走了过来,警察瞧见了自己的上司,连忙立正鞠躬,“大人!”
坐在马上的小个子干瘦中年男子身上穿了一件熊补服,是五品的武官,只见这个男子虽然干瘦,可是红光满面,顾盼之间,十分威武,对着那个站在地上的警察吩咐了几句,“今日都辛苦了,事了了大家都去天桥头的福瑞祥酒楼,我已经备好了。”
警察激动的满脸通红,连忙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出事,有几个山东来的客商,不识得这个马上的武官是谁,又问警察,警察这时候得了上司的嘉许,也不黑着脸了,得意的炫耀:“这是我们警察署的署长,正五品的官儿冯大人!”
☆、一、三月初三(五)
那几个山东来的商人轰然,“原来是冯大人,这可是位传奇哪!”
警察得意的走到别处维持次序,天子脚下,人都是眼界不同,听到几个外路商人如此没见识,不由得鄙夷:“冯大人算的什么,如今到底也是五品官到头了,只是他的女儿,女婿,说出来要吓你一大跳!”
“俺知道,俺知道,”商人兴奋的说道,“是昔日在八里桥击毙洋鬼子士兵的县君!皇太后亲封多罗格格!”
“是这位,”边上又有一个人在饶舌,“女婿自然是太后的义妹夫,八旗里头第一个好汉,武云迪武大人!”边说边翘起一个大拇指出来,“他可是赵子龙转世!南下征发逆,八里桥灭洋鬼子,新疆败阿古柏,这都是一等一的功绩,如今已经封伯了!”
“八旗里头第一位好汉那里轮得到武大人,当然了,武大人自然是厉害的,可再厉害,也比不过荣禄大人!允文允武,上马管兵,下马如今就在丰台管军,还在讲武堂教导军官,这才是儒将!武大人无非是一位将才,荣大人才是帅才!岳武穆戚少保的那种!”
于是两个人又争吵了起来,五爷站在边上看不过眼,连忙劝解,“两位爷,这就不必吵了,两位都是皇上驾前为臣的,都是一等一的宣力功臣,那里要分的出高低来,快看,这进献的队伍到了!”
这里才安静了下来,众人的脖子都变的和鹅一样的长,只见鼓乐之后,又有连串鞭炮响起,震耳欲聋之余,更是把场内变得烟雾缭绕,不多会,八个彪型大汉,抬着一个事务慢慢的走来,这初春的天气,可几个人头顶冒着热汗,筋肉毕露,抬着一段铁块的模样,一个红绸布结成的花赫然在目。
众人看着那个铁块,黑黢黢的,泛着幽光,长长的一段,似乎有一人多高,显得十分粗壮,这也不像是什么进贡给万岁爷的祥瑞之物啊,这么一段铁,那里都能打出来,无非是粗一些长一些罢了。
大家正在困惑之际,一个在队伍前头敲着锣的衙役,咣的一声,敲响了铜锣,“这是汉阳铁厂出产可以用作铁路之用的第一块钢轨!这是汉阳铁厂出产可以用作铁路之用的第一块钢轨!”
不少人还是十分困惑,这汉阳铁厂出产的铁事物不算新鲜,这铁轨钢轨什么的,是稀罕物件吗?五爷周边的人都知道五爷是衙门里头的人物,于是问五爷,“五爷,这钢轨有什么要紧的?”
五爷的眼睛已经放出了亮光来,“这钢轨可不是闹着玩的!昔日铁路,从火车到钢轨,都要从洋人那里去买,多少钱都是洋人一口说了算的,汉阳铁厂虽然早就出铁,可这出产的只堪作为民用之物,若论用在铺设铁轨,这硬度和防生锈,都是做不到,没曾想,这居然能合格了!这可比什么祥瑞之物更让人喜庆的!”
那个衙役也在声嘶力竭的宣传此事,“汉阳铁厂出产了此物,日后就无需再问洋人买啦!”
“好!”人群知道了此物的厉害,连天的叫起好来,这时候那块黑疙瘩看上去倒是比什么都要招人喜欢,队伍缓慢朝着前头走去,大街上两边还是堆满了人,祥福茶馆的门口,一群茶客看了热闹,摇摇头,啧啧称奇,“不容易啊不容易,”一个茶客摸了摸头顶的青皮,“这张之洞真是了得,几年之间,就把汉阳铁厂,一力支撑起来了。”
“那是太后慧眼识人,”边上一个茶客哧溜喝了一口热茶,又叫小二把茶满上,“知道张之洞能干事,所以翰林院历练了,就外放一任知府,还是汉阳这样一省首府所在的知府,把汉阳铁厂的差事交给他,不然,他如今这个布政使衔,不知道要那里去得呢!”
“也该是朝中的好事儿,”另外一个人也说道,“若不是谭亭襄大人,在湖广,把两省之财力都堆在了汉阳铁厂,这张之洞,巧妇也是难为无米之炊啊,说到底,还是六王爷主持的好!”
之前先发话的茶客看着这个称赞恭亲王的人,知道他是做南边洋货生意的,如今在这一片,也算的上是殷实之家,“我说王爷,您这个南货店,接下去估摸着要生意越发好了吧?别的不说,那些汉阳铁厂出的铁玩意,既然能做铁轨的,还怕没人抢着买?”
“哈哈,那里的话,咱们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王爷笑道,谦虚的摆摆手,“这靠着汉阳铁厂赚钱的可不是我这些小虾米咯。”
PS: 加更
☆、一、三月初三(六)
“王大爷说的是啊,”一个老者放下了手里嗑的葵花籽,他是在商号里头当账房先生的,这消息实在是灵通,“外头都说,这交通部,才是赚大钱的地方呢!”
“交通部怎么赚钱了?您到时给说说?”
“这汉阳出产的铁,做铁轨够了,就算再贵,还能贵的过漂洋过海洋人哪里买来的吗?这样省了一大笔钱来,嘿嘿,这洋火车上头,收的车票那么贵,岂不是要赚翻,再者,建马车这些可都是要铁的,铁便宜了,马车自然就多了,官道上,那些关卡,什么养路费,又要大收特收了。”
王爷用热毛巾擦了擦手,“这样说来,那些军火厂子,岂不是也要兴盛起来了,昔日这火枪火炮的铁都不成样子,咱们自己有了好铁,这就好办了。”
“我听说,这往着蒙古去,就要建铁路了,听说这事儿和火枪火炮有关系呢。”
“这能有什么关系,”五爷嗤之以鼻,“蒙古哪里能有什么好铁矿不成!”
祥福茶馆一阵骚动,不少人连忙站了起来,急匆匆的走到门口来迎接,王爷原本十分不屑,对着边上的人说道,“估摸是那个小衙役来打秋风了,”拿着茶盏喝了一口,瞥见进来的人,连忙把嘴里的茶水吐了出来,急急起身,用力挤过人群,朝着来人就打了个千,“哎哟,方老爷!”五爷素来倨傲,一是旗下的,二来这几年着实赚了不少钱,有身份又有钱,一般人是看不起的,只是目前的这位他实在是不能与之相比较的,“您是有日子没来了,实在是稀客啊!”
方老爷留着长须,带着一个绸布的*帽,微笑着朝着大家拱拱手,“这些日子都在都察院里头忙着事儿,所以有些日子没来了,还是老样子,”方老爷对着掌柜的说道,到了自己素来最喜欢坐的位置上,王爷厚着脸打横坐在了这位方老爷的下首,“听说方老爷要外放高升了,实在是大喜大喜啊。”
边上的人也一力奉承,“能和方老爷这样的红顶戴一起喝过茶,这辈子也不算白活了,什么时候请方老爷玉趾驾临寒舍,也给我家里头那些不成器的小子,沾沾方老爷的福气。”
方老爷就是那一日肃顺行刑的时候在茶馆里说肃顺还是人才的哪位,之后巧遇了那位贵人,从内阁中书一跃成为御史,这么几年下来,针砭时政,言之有物,绝不乱开地图炮,颇得圣心,虽然已经在都察院干了十余年,可身上已经是六品的官位在身,最近听说吏部考核都是上等,马上就要外放了。
虽然京中多官,素日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经常在这茶馆里头厮混的人群之中,居然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官老爷,众人都是与有荣焉,十分高兴。
“都是街坊,说这些,未免也是取笑在下了,”方老爷捻须笑道,他自然是得意的,御史外放,从来都是超擢的,如今是六品,外放,起码是四品的知府黄堂。不过这时候自然不能表露出来,“这些日子都在忙交接的事儿,到底是不得空,什么时候,得空了,在下在德和楼摆上几桌,宴请这里的茶伴。”
众人又是轰然应诺,“方老爷实在是平易近人!”
“方老爷公侯万代呀!”
掌柜的又在门口迎接了,“常四老爷!”只见一个器宇轩昂彪悍的汉子也阔步走了进来,他的左额头有一道狰狞的伤疤,他对着掌柜冷着脸不说话,只见到方老爷,停下了脚步,“这不是御史大人吗!真是难得,在这里还能遇见您,小的常四给您请安哪!”
常四的膝盖慢慢的弯下去,动作之迟缓犹如得了关节炎,方老爷哈哈一笑,拉住了常四的手,“你这厮,弄什么鬼怪,还假模假式的要来请安,别搞这些虚礼,今日的茶钱该你会账!”。
常四坐了下来,“方老爷就是做实事的,痛快,倒是合我的脾气,没的说,今日我请客。”仰起头,又看到许多的熟面孔,一一打了招呼,“这些日子都在丰台大营,倒是难得进城,大家都好啊!”
那个王某也连忙来奉承,“四爷先杀了洋人,又去了西边杀了乱党,如今正经是千总大人了,又有爵位在身上,想必从讲武堂学习出来,还要重用,指不定那一日就和方老爷一样,什么时候就放总兵将军呢!当一位封疆大吏呢!”(未完待续)
☆、一、三月初三(七)
听到王某的奉承,常四原本谈笑自如的面孔突然僵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不自然的神色,他摸了摸鼻子,讪讪说道,“就别说这个事儿了,天老爷,那讲武堂,原先我以为是让大家伙都进去,有这个资历,日后也好夸口,没曾想,这讲武堂里头,日日都要学习,”常四的脸扭曲了起来,“我也算是认得字的,小时候被先父狠狠教了些,可如今这些什么,孙子兵法,太公书,这都罢了,都是咱们自己老祖宗的玩意,可还有什么西方洋人的,叫什么《战争论》,《战争史》的,我说洋鬼子的东西有什么好学的,咱们老祖宗的东西都学的来不及呢,也不知道是那些人翻译的这些书,这字句难懂极了,我是一点都看不懂,倒是被教官训斥了几次。”
“四爷,这可不能小看,”方老爷正色劝解道,“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洋人的历史短,且有些东西在我们看来,的确是小打小闹,只是,昔日洋人的军队这样在中国耀武扬威,我虽然不通军事,可私心想着,这他们必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不然何以能跨越千山万水,来中国一战?所以四爷,你切不可大意啊,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才是咱们办洋务,练新军的目的。”
茶馆里头的人都围着边上默默听着,常四一拍大腿,“方老爷说的是,我们教官也是这个道理,起初我是不听的,教官也光棍的紧,径直报到了武大人武司业那里,武大人也不多说,只是在校场里头狠狠揍了我一顿,又命我罚抄《战争论》十遍,我这才学了点起来。”
众人微笑,常四也不以为忤,觉得自己个能被武云迪揍一顿分外荣耀,“不过若是要外放,这练兵,操课,兵法,一个都不能拉下,我如今么,”常四拍拍自己的肚子,“肚子里的墨水,还差了些,没那个资格当将军呢,老王,你这话等着以后再说吧!”
王某人笑道,“蜡烛爆灯花,吉兆在前头呢,四爷,也不知道是谁说的,他有句话,我倒是听得真,听进心里了,如今这个世道,只要是肯认真当差,忠心报国的,不会没出息的。”
大家纷纷点头,常四从袖子里头拿了一袋钱来,见没有零钱,就拿了一个银元给掌柜的,掌柜的把那个银元吹了吹放在耳边,眯着眼笑了,从柜子里头找了几个铜元出来给常四,常四看也不看,把钱放在进怀里,“各位列位,我这还有军务,就不打扰各位了,下次再会!”
常四转身潇洒的走开,有几个人又在议论,“我听说,蒙古北边有些不稳当,不知道是不是俄罗斯人搞的鬼?丰台大营这些日子可是调兵遣将,忙的很呢。”
“这事儿还是问方老爷!”
方老爷摇着手,“这事儿是兵部管的,还有军机处总理一切,我不过是一介御史,如何能晓得?”
茶馆乃是消息聚散之地,那个王老爷知道了这事儿,倒是有些嘀咕,“若是蒙古那里不稳,这北边来的上好皮子可就要涨价了。”
还有那些供纺织的羊毛,这些说不得都要涨价,还是未雨绸缪的好,王老爷打定主意,也付了茶钱,匆匆去订购物资了,只有方老爷老神在在,对着人的攀谈和煦回答,丝毫不倨傲,也有一个在礼部当笔贴式的从九品小吏羡慕方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