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玉笙亭-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碧皇后父亲管理粮铺的时候,已经把生意做得很大。

    碧皇后是家中的老小,她还有三位姐姐,一位哥哥,大姐叫宁欣,二姐叫宁佳若,三姐叫宁如芙,哥哥名为宁温。

    那年,碧皇后才八岁,因为家乡淮州闹蝗灾,粮食产量骤减,于是朝廷向当地拨去赈灾粮食。

    朝廷的粮食不够,所以就给钱派人去买,谁知原本是一单大生意,却给宁家带来了无法抹去的伤痛。

    当时负者收购粮食的唐良骏,也就是安皇后的父亲派人来宁家的商铺买粮,来运粮的时候说因为救灾情急,所以先交定金,等朝廷拨下银两后,他们再拿着账单去唐将军府拿钱。

    可是当他们把粮食都运走后,宁父上门要钱却被赶了出来,宁父把手里的账单交给唐良骏的时候,就被唐良骏当场撕碎。

    宁父见状扬言说要去报官,唐良骏冷笑说:“你去啊,看看到时候大人是听你的?还是信我?这些年你们宁家在新阳捞了不少油水吧?现在国家有难,支援一点怎么了?本将军又不是没给你钱,意思意思一下就得了,不要得寸进尺。”

 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6

    他们运走了六千斤粮食,但是却只给了一百斤的钱,宁父看是用来赈灾的,所以算给朝廷的价钱本来就很低,现在他们还赖账不给,这下不说赚了,反而还把宁家的家底赔了个精光。

    宁父气不过,孤身一人去告官,谁知他们官官相护,还把宁父折磨一番才放回来。

    家里的人看着血迹斑斑的宁父,哥哥宁温暴怒要去闯唐将军的府门,宁母拉不住,碧皇后的两位姐姐只好赶紧追上去。

    可是等他们回来的时候,都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大姐二姐头发凌乱不堪,原本穿得好好的衣服,回来的时候却夹杂着血汗,两人黯然无光的眼神,让人一眼就看出她们遭遇了什么。

    由于身体损伤过重,二姐回到家里没多久,就奄奄一息命丧黄泉了;大姐夫知道大姐被人凌辱,也接受不了当场休妻,此后连孩子都不让大姐去看望一眼。

    哥哥不仅被人暴打,还被净了身,回来后的宁温觉得愧对列祖列宗,投河自尽了,那一年,他才十三岁。

    看着家里变成这副模样,宁父立誓定要唐良骏血债血偿,他和宁母带着宁欣和年幼的碧皇后两姐妹一起连夜离开了新阳城,回到老家心远县,回去没多久,大姐宁欣就患上了精神病,从此变成了傻子。

    三年后,宁茹芙14岁,宁父让碧皇后的舅舅假扮成他们的父亲,带着宁茹芙来到新阳,把她卖进了唐将军府做丫鬟,为了避免宁茹芙遭受两位姐姐那种生不如死的待遇,在准备卖她的前一年,宁父狠心将她的脸给划伤,留下了一道狰狞的伤痕。

    当时的宁茹芙疼,宁茹芙哭,但是她却没有一点对父亲的恨,因为她的心里,复仇的种子早已经根深蒂固,在离开心远县的前一晚,她在宁佳若和宁温的灵位前跪了一夜。

    在临别之时,她深深地拥抱了宁欣很久很久,嘴里一直重复着:“大姐,茹芙这就去给你和二姐,还有哥哥报仇了,那些伤害了你们的人,如芙定要亲手送他们上地狱。”

    因为她的破相,所以唐安很是愿意多看她一眼,在她进入唐府后没多久,唐安就把她留在了身边。

    从那开始,唐安就已经注定了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宁茹芙自从成了唐安的贴身婢女后,就尽心尽力地服侍唐安,有意地勾起她的妒忌心,攀比心。。。。。。还昧着良心为她做尽坏事,最终换来了唐安的信任。

    也正是因为她的不好看,唐安决定带她进宫,免得澹台东锦会看上她身边的婢女;一起进宫的还有唐安的另一位奶娘,不过那位奶娘在进宫没多久,就被如芙设计,让唐安亲自处死了。

    在唐安的婚事确定后,宁父收到了茹芙的来信,还有茹芙对唐安的了解,相出的计策;于是宁父在征得碧皇后的同意后,再次让碧皇后的舅舅和舅母假扮她的父母,一起来到新阳。

    在碧皇后的舅母领着碧皇后出现在澹台东锦面前的时候,其实碧皇后的舅舅就在一边看着。

    果然,碧皇后按照茹芙给的指示打扮,还有已经练习得非常自然的见面后反应展现在澹台东锦眼前的时候,澹台东锦就上钩了。

    他二话不说就把碧皇后带进了宫里,这倒是在碧皇后他们的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因为凭借着碧皇后的美貌,想要俘获澹台东锦的心有很大的胜算,所以澹台东锦喜欢她,这是意料之中。

    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意料之外是,澹台东锦竟然什么都不查,就直接把碧皇后给接进宫了,难道他就不担心碧皇后是其他国家派来魅惑自己的吗?

    不过在碧皇后进宫的第三天,澹台东锦就让人去查了一下碧皇后的身份背景,知道没有异常后,他更是宠爱碧皇后。

    在唐安嫁过来后,碧皇后更是用心地争宠,一步一步引诱着善妒的唐安做出了一件又一件的错事。

    碧皇后讲述完事情的经过后,询问木阳:“阳儿,你觉得母后,做错了吗?”

    木阳坚定地摇摇头:“母后没错,如果不是她心术不正,也不会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后面的事情交给儿臣去办,儿臣定会将唐良骏上任以来的事情查个一清二楚。儿臣现在担心的,是母后身上的毒能不能解?”

    碧皇后抚摸着他的手:“阳儿你就不会怀疑,是母后欺骗你的吗?”

    木阳摇摇头:“不怀疑,儿臣相信母后。”

    “即使你不相信,母后也不怕,这些事情尽管过去多年,但是只要有心,都能查得到。今天我把这些事情告诉你,只是让你来日在处置唐安他们的时候,能放过你的三姨。”

    “母后放心,儿臣定会护三姨周全。”

    碧皇后点点头:“那么多年,终于等来了。”

    木阳看了看碧皇后欲言又止,碧皇后察觉到后说:“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在内心做了一番斗争,木阳最终还是出声问到:“他们给父皇下毒,母后您是知道的吧?但是为什么不及时阻止?”

    碧皇后早就料到了他会这样问,没有迟疑地回答:“这件事,是母后的错,母后只是盯着那两个宫女,却没想到唐安还藏了一手。”

    “三姨是唐安的心腹,唐安谋害父皇她不可能不知道,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三姨有意隐瞒。”木阳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猫腻。

    碧皇后叹口气:“你说的没错,确实是你三姨隐瞒了我,因为她知道,如果告诉了我,那我一定会前去阻止,我们的复仇之路,走得太久,她才是最辛苦,最危险的那一个人,如果一个不小心就有丢失性命的危险。

    再加上唐安时不时地让她去做一些亏心事,她又不得不做,她累了,她想早点让这一切都结束,所以她才没有告诉我。

    阳儿,她对你父皇没有感情,你父皇也不是她害的,她只是没有出手相救而已,母后请求你,饶她不死。”

    木阳内心挣扎,虽说知道她们都是有苦衷,但是他还是无法释怀,看着眼前自己熟知的母亲,最终开口说到:“母后放心吧,儿臣说过会护三姨周全,就不会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所谓证据

    “母后相信你,阳儿,母后还有一事相求。”

    听闻木阳恭敬地回答:“母后,您是儿臣的母亲,儿臣尊您敬您是天经地义,您不需要求儿子什么,有什么事您直接吩咐便是。”

    “唐良骏那个人模狗样的东西,大姐曾经跟三姐和我说过,就是他让人将她们绑进房间,凌辱过后又扔给自己的下属,三姐早就立誓,要亲自杀了唐良骏;母后想求你,等查到唐良骏的罪状,在处置他的时候,能不能行个方便?让你三姨动手,不仅如此,母后我也要亲眼看着那个狗东西人头落地。”

    碧皇后说这话的时候,声音看似平静无波,但是还是让人听出了平静的声波里,隐忍着巨大的仇恨。

    如果她不是人,如果她不是碧皇后,而是一头狼的话,想必她定会跑到唐良骏面前,狠狠将他撕碎。

    “不知道母后手里有没有证据?这样办起他们来,也会快一点。”

    碧皇后摇摇头:“阳儿,唐良骏的证据母后没有,即使大姐能恢复正常,然后出来指证唐良骏,但是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又有多少人会相信大姐一面直言?

    更何况他们还官官相护,这些肮脏事他们不可能不知,但是又有谁会出来为那些无权无势的百姓说过一句话?

    而且,你大姨的病,连神医都束手无策,这辈子也就只能那样了。

    不过虽然没有证据,母后相信,被唐良骏祸害的百姓肯定不止我们一家,犯的法,也肯定不止那一件。

    以前碍于你父皇,母后没办法公开去查,免得唐良骏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的,反而倒打一耙;现在这件事也只能由你来办了。

    至于唐安那里,母后现在唯一的证据就是你三姨,唐安的亏心事很多就是交给她去做的,不过那些痕迹都擦干净了,要不然你三姨也不会活到现在。

    如果贸然让她出来指证,在没有其他人证物证的情况下,唐安完全可以让你三姨来背黑锅,说你三姨是为了复仇故意陷害的,到时候你三姨就毁了。”

    她说的木阳都懂,他不喜欢阴谋诡计,但是不代表他对阴谋诡计不熟悉:“母后放心,在没有找到其他罪证的时候,儿臣不会让三姨暴露的。”

    。。。。。。

    木阳从碧皇后那里出来,又回到了宸佑宫单独审问宫里的人,在他审问他们期间,安皇后在自己的宫里和玉春演绎了一场主仆情深的戏码。

    从宸佑宫回来后,安皇后就坐立不安,虽然只有盈秋一个人的证词,她交给六丫的药也不是毒药,但是这并不能把自己从中撇清。

    陷入恐惧中的安皇后让其他人都退下,只留下了自己信任的玉春一人。

    她不安地对玉春说:“你说本宫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娘娘何出此言?”

    “本宫一开始的时候就考虑过事情会被人发现,但是药确实是本宫给如意的,所以为了不让人觉得如意是受本宫的指使,才拿了那避子丹骗她说是毒药。

    如果事情没有被人发现,就直接给她定罪,说她手里的避子丹是毒害皇上的药,让她来背这口黑锅。

    谁曾想,太子竟然能安然无恙地进宫,现在他一定相信盈秋所言,怀疑到本宫身上了。

    早知如此,本宫那时候就应该直接给盈秋毒药好了,那样本宫还可以辩解说是盈秋心里对本宫有怨,眼见自己谋害皇上人赃俱获,所以故意拖本宫下水,如果本宫成了主谋,对她而言何尝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玉春给安皇后倒来一杯茶:“娘娘,太子要查就让他查呗,反正我们的尾巴已经扫干净了,看他还怎么查到娘娘您的身上?况且,宸佑宫守卫那么严,能接触皇上的食物,给皇上下毒后还能让皇上毫不存有疑心而服用中毒的人不多。

    如果下毒的人不是皇上的亲信之人,谁能有那个机会做手脚?皇宫里谁不知道?皇上最信任的,就是那两个贱婢了?

    说不定是那盈秋早早地就把皇上给害了,被人发现后又故意拿出娘娘您给的避子丹,让太子把矛头指向您呢?”

    听完她的话,安皇后终于露出一个笑脸,点点头说:“你说的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她只高兴了片刻,一会儿又担心起来:“这光是嘴上说的好听,也没个人证物证的,本宫这心里呀,还是觉得不踏实。”

    玉春耐着性子慢慢说:“娘娘,您没人证物证,那盈秋就有人证物证了吗?她说药是娘娘您给的,就一定是您给的了吗?谁又能证明娘娘您给的不是避子丹呢?

    如果在这种证据缺欠的情况下,太子就定娘娘您的罪,这能服众吗?

    太子看起来不像是那么笨的人,这皇上才刚刚驾崩,他都还没登基呢,不会凭借盈秋这么一个小小的宫女,就给皇后娘娘您定罪的。

    没有充足的真凭实据,他就不怕落天下人之口舌?说他容不下皇后您,或者说。。。碧皇后容不下皇后您?

    若他真的那样做了,就是假公济私,到时候即使登基了,也会变成一位失去人心的帝王,一位还没坐稳江山的帝王就已经失去了人心,这不是名正言顺地给羽公子机会吗?”

    可惜玉春说得再好听,也消除不去安皇后心里的忧虑,她沉思片刻后突然问到:“玉春,你跟在本宫身边多少年了?”

    “娘娘,奴婢已经伺候您近三十年了。”

    安皇后一副怀旧的模样说:“三十年,三十年了,三十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可是等拿来镜子一照,才发现我们都已经老了。

    本宫还清楚地记得你刚被你父亲卖到府上的时候,那时候的你不爱说话,只知道一昧地低头做事,其他的下人嘲笑你,你也是一声不吭,他们欺负你,你也是逆来顺受,直到后来本宫把你要到了身边,你的性格才渐渐开朗起来。”

    玉春听到她问自己跟了她多少年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明白了她的意图,终于要把自己也舍弃了吗?

    也是,当初你都能对把你养大的奶娘下毒手,何况是一个知道了你那么多秘密的我呢?

 第一百四十六章 所谓情深

    等她说完后,玉春立刻假装一副回忆当初的模样说:“那时候奴婢心里自卑,而且笨手笨脚的,担心万一不小心惹怒了主子,会受到惩罚,所以才总是畏手畏脚,被同样的奴婢欺负了也不敢出声,毕竟除了唐府,就没有能收容奴婢的地方了。”

    “还记得当时本宫问你愿不愿意来服侍本宫的时候,你回答说担心你丑陋的脸吓到本宫。”安皇后说着,想起当年玉春受宠若惊的样子,不禁笑出声。

    玉春的神情没有一丝变化,这么多年来,自己早就习惯了被人嘲笑,安皇后的这点笑意,在她心里已经掀不起一丝波澜:“奴婢这脸自己看着都觉得慎得慌,更何况是娘娘您这样的金枝玉叶?

    当时在娘娘把奴婢叫过去的时候,奴婢心里就在想:小姐会不会看见我长什么样后觉得恶心,一气之下把我给卖了?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决了,就奴婢这副模样,卖给谁谁会要呢?

    想当初家父看奴婢破了相,是嫁不了好人家了,然后他就将奴婢带进城,结果。。。茶楼,酒楼等地方不愿意收,说是担心客人看见自己的脸,饮酒作乐的胃口都没有了。

    无奈之下,家父又想把奴婢卖到妓院,原本妓院的妈妈听到自己是雏儿的时候还挺高兴的,但是等她看见自己的脸,立马就变了脸色,连连摆手说担心客人看见自己的脸,兴致都没了,还让人把我们父女赶出来。

    在家父以为奴婢卖再也不出去的时候,恰好遇见了唐管家,他老人家听到奴婢会劈柴,洗衣做饭,能吃苦耐劳的终于愿意把奴婢买了回来,如果没遇到唐管家,可能等奴婢跟着父亲回家不久后,就被低价卖给一些穷人家生孩子去了吧。

    好在奴婢不仅有了安身之地,还有福气地跟在娘娘身边伺候。”

    这些事安皇后在收她的时候就询问过,从那以后两人一直都没有提起,现在过去了那么多年,安皇后再次听到她提起往事,不免有些伤感:“如果你脸上没有瑕疵,一定会生得非常美。只是可惜了,对了,你这伤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安皇后没有问过,她不问,玉春也不会多嘴告诉她,现在她问起,玉春很自然地将离家前宁父让她牢记于心的理由道出:

    “这伤是因为奴婢上山砍柴的时候,不下心被刀砍伤的,当时那口子非常长,好在我们村里住着一位隐世神医,经过他的医治后,才不至于发脓溃烂,不过因为刀口太深,这脸终究还是留下了伤疤。”

    安皇后一脸惋惜的样子说:“怎么那么不小心呢?”

    “小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就是看天快黑了,一时着急想回家就弄伤了自己。”

    安皇后话锋一转:“玉春,从年纪上来说,你比本宫还大两岁吧?”

    “是”玉春点点头,心里却想着,你和我哥哥同岁,可是在你锦衣玉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时候,你的父亲,却对我们家做出那样的事,对我的姐姐做出那样的事,还对我们家唯一的香火继承人做出那样的事情,不仅让哥哥受了皮肉之苦,还狠毒地让我们宁家断子绝孙。

    “这么多年来,你在本宫心里,一直如同姐姐一样的存在,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中,本宫唯一信任的人也就只有你了,你陪了本宫那么多年,看着本宫结婚生子,一直本本分分,尽职尽责地服侍本宫。

    本宫对你的感情,那是比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还要深的。玉春,在你心里,可是把本宫当成亲妹妹一样护着?”安皇后非常用心地说完这些话,然后直直地盯着玉春,不愿意错过她脸上一点细微的变化。

    她话音刚落,玉春受宠若惊地跪下:“娘娘您折煞奴婢了,奴婢终究是奴婢,娘娘是奴婢的主子,还是北国的国母,奴婢怎敢把娘娘和妹妹相比,让奴婢这低贱的身世来玷污了娘娘的高贵?”

    安皇后很满意她的反应,不让人察觉地勾了一下唇角,才从位置上站起来走到玉春面前,伸出双手把她扶起后,竟然屈膝朝玉春跪下。

    玉春见她此举,吓得脸都白了,毫不犹豫地再次面向安皇后跪去,眼眶的泪水顺势滴落下来:“娘娘,您这是做什么呀?您快起来,您是皇后娘娘,您是一国之母,您是唐将军府最尊贵的嫡小姐,您给奴婢下跪,这不是折煞奴婢吗?”

    任凭玉春怎么说,唐安还是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盯着玉春的脸看了良久,她才开口说:“玉春,现在能救本宫的人,就只有你了。”

    玉春心里冷笑,说得一副情深意重的样子,你的心里,在乎的也只有你那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即使到现在你想让我去做替死鬼,为你揽下一切罪责的时刻,你都不舍得把自称换成“我”,还开口闭口就是一个本宫,你当真以为,这世上所有人都和你一样蠢吗?

    心里的不屑玉春没有流露出来,还特别感动地对安皇后说:“娘娘,您需要奴婢做什么直接吩咐就是,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锅,奴婢也在所不辞,您就别再跪着了,奴婢承受不起。”

    安皇后擦擦脸上的泪水,眼神里满是惊喜,但是她却不愿起来,还弯腰朝玉春磕头。

    见她此举,玉春在心里说:你磕的这个头,就当是先替你父亲还我宁家的一点利息,日后,我定会让你父亲连本带利地还上。

    等到安皇后给她磕完三个响头了,玉春才像被她此举惊呆到刚反应过来的样子,大声地哭着说:“皇后娘娘,您这真的是要折煞奴婢呀。”

    安皇后朝她跪下,她不能不跪,因为她现在还不能暴露身份,但是安皇后的响头,她没有要还回去的意思,不管安皇后心里会怎么想,她都不可能朝她磕头。

    这三十年来为了大计,她不得不对安皇后一家卑躬屈膝,现在也不在乎这多一跪或者少一跪了,但是磕头,确实是从未有过的,因为她一直以来的表现都很好,虽然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但是那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错,安皇后也就是口中批评她两句就过去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开审问

    安皇后深情款款地说:“玉春,如果万一被太子查出来,本宫就彻底毁了,不仅如此,唐家,还有本宫那几个你看着长大的孩子,都会受到牵连。”

    “娘娘您心里怎么想的?需要奴婢做什么才能帮助您?”玉春善解人意地问。

    听到她这么上道,安皇后心里隐约有些激动,她仿佛在内心做了一番挣扎后才难为情地说到:“玉春,如果。。。如果这事就这样过去了,那本宫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但是那个太子一看就不是善茬,本宫还是担心他会察觉到些什么,如果。。。这事最终还是被太子查出来了,那本宫请求你,你能不能看在我们这三十年的情分上,帮本宫把这个罪给顶替了去?

    本宫知道,这个要求是强人所难了,一旦认罪,那就是死路一条,如果你要是不愿意,那就算了,到时候既是死,本宫也不会孤单。”

    玉春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奴婢愿意,那些事本来就是奴婢做的,娘娘待奴婢恩重如山,如果这事使得娘娘您受到牵连,奴婢一定会把所有的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奴婢横竖都是死罪,只要娘娘能平安无事,就是死,奴婢也心甘情愿。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奴婢是娘娘的人,恐怕就是奴婢揽下了一切,却还是没能为娘娘洗脱嫌疑可如何是好?”

    听到她愿意当自己的替罪羊,安皇后感动地说:“玉春,谢谢你;这个世上,对本宫最好的人,也就只有你了,你放心,只要你愿意,本宫倒是有一个法子。”

    “什么法子?”

    安皇后笑着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到时候你就说,你和我们唐家有仇,你处心积虑待在本宫身边多年,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把唐家整垮,你的所作所为本宫一无所知,如此一来,本宫就成了受害者,自然不会被这件事牵连其中了。”

    玉春心里一愣,片刻后开心地笑着说:“是,娘娘放心吧,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奴婢一定会照娘娘您说的去做。”至于后果如何,那就不好意思了。

    木阳在宸佑宫审问了所有人后,就只剩下安皇后这里没问过了。

    对安皇后,他自然不能像对碧皇后一般,碧皇后毕竟是他的生母,所以他就是踏进碧皇后的宫殿也不会被说三道四,但是安皇后就不同了,两人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如今澹台东锦还驾崩了,那他更加不能随便踏进安皇后的宫殿。

    审问的人若是只有自己,恐怕也会落人口舌,到时候即使安皇后有罪,自己也不免会被人怀疑是徇私枉法。

    所以他决定,在把安皇后“请”去问话之前,先召集文武百官,让大家一起听听安皇后是怎么说的,当然为了避嫌,碧皇后也会以这样的方式接受公开询问。

    在澹台东锦死后的第二天,富丽堂皇的大殿里,高台两边都挂着垂帘,因为木阳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所以此刻的木阳和叶羽都作为主审,坐在高台上临时安置的位置中。

    等碧皇后和安皇后到位后,先是礼部的大人歌颂和吊念澹台东锦一番,然后说到澹台东锦的死有蹊跷,为了能早日找出真凶,所以都要对两位皇后进行一番询问,至于该怎么问,问什么,当然是交给刑部的人来办。

    刑部负者这次调查的有五位大人,他们在询问之前,先是异口同声地向碧皇后和安皇后说:“由于事关重大,臣等不得不得罪两位皇后娘娘了,还请两位皇后娘娘如实回答,助我等早日找到杀害皇上的真凶,以告慰皇上的在天之灵。”

    碧皇后是正妻,以前澹台东锦还在的时候,安皇后倒还可以没大没小的任性一下,因为那时候没人会去在意两位皇后之间的妻妾之分,只要不会惹得皇上龙颜大怒就好。

    但是现在,安皇后不得不把自己那傲娇的尾巴收起来,毕恭毕敬地对待碧皇后,只要碧皇后在,什么场合自然轮不到她先发言。

    碧皇后看安皇后没有开口说话的打算后,出声说:“各位大人想问什么便问吧,本宫和安皇后都是皇上的妻子,皇上出现这样的意外,我们也是痛心疾首。

    皇上在世的时候,我们不能为他分忧解难,如今他遭害毒手,我们定会竭尽全力地协助各位大人,早日将居心叵测之人绳之以法。”

    有了碧皇后的这番话,接下来就直入主题,开始今天的“公开审问”。

    一位为首的大人说:“两位皇后娘娘可决定好哪位先来回答?”

    安皇后的手抓了抓座椅上的扶手,额头的细汗暴露出了她的紧张,好在有垂帘挡着,不至于让别人看出她的异样。

    玉春见状轻轻拍了一下她的后背,她先是抬头和玉春对视一眼后,才定下心来抢在碧皇后说话前出声说:“姐姐不会介意妹妹先来回答吧?”

    碧皇后早就料到她有此反应,毫不在意地说:“自然不会介意。”

    刚才问话的大臣知道答案后,转身对着安皇后的方向弯着腰说:“皇后娘娘,臣等得罪了,据臣等的调查所知,在皇上宾天之前,安皇后您曾经去见过皇上,还请皇后娘娘将事情的经过细细地叙述一遍。”

    安皇后早就知道他们会问这个问题,所以流利地说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答案:“那日,本宫原本是秘密回府探亲,却不想房大人的府中失火,唐府和房大人的府上仅是一墙之隔,家父担心本宫在那种情况下会有所闪失,所以即刻让人护送本宫回宫了。

    本宫想着,这不是一件小事,也没多想就前去惊扰了皇上,本宫见到皇上的时候,皇上身边就有如意和盈秋两个丫鬟。

    本宫离开宸佑宫的时候,皇上并没有异常,过后的事,本宫就不知道了。”

    “据伺候皇上的两个宫女说,在皇后娘娘您来见过皇上之后,就使眼色让她们去找您,过后您交给了名为如意的那个宫女一瓶药,说是让她们放进皇上的茶水,或者是汤饮中,这娘娘您作何解释?”刑部的大人再次追问。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公开审问2

    安皇后叹一口气:“这说来也怪本宫小肚鸡肠,进宫这么多年来,时刻看着皇上对姐姐专宠,心里有些不平衡,前段时间不知怎么的,就想出了这么一个损招。

    这宫里的宫女想着皇上早就看腻了,所以本宫就私自在宫外找了如意和盈秋这两个别具一格的姑娘,本宫利用皇上给的特权,就让自己的丫鬟带两人进了宫,然后献给皇上。

    原本想是为了讨皇上开心,让皇上能念念本宫的好,却没想到这两个女人如此不安分,在本宫面前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背地里却对本宫阳奉阴违。

    本宫在她们刚进宫之时,就询问过她们的意愿,如果她们当时露出一丝不情愿的样子来,本宫也决不会强人所难的。

    可是谁知她们表面上看起来涉世不深,极为单纯善良,实际上她们最善于伪装,明明答应过本宫,在伺候皇上过后就喝避子汤的。

    本宫这不也是为了她们着想吗?她们若是怀上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难保皇上为了皇家声誉,而对她们行刑,即使皇上仁慈让她们把孩子生下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