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医生迟疑了下,“不过你们的孩子年纪还小,可以考虑一下不采用置换手术,而采用我们医院最新的一种治疗方法,成形术,成功以后不必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医院能做……”
听医生详细讲述之后,孩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徐茂林和王月英千恩万谢地告别医生从诊室出来,依旧忐忑不安,但是到底稍稍松了口气。
抬头看着丈夫,王月英刚想说点什么,瞬间脸色一变,又低下头去。
徐茂林顺着她的视线看了一眼,抿了抿嘴角,低头避开。
是方若华。
多少年不见人,但他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她看起来很年轻,眉眼还是温温柔柔,却自有气场,所过之处,所有人自动走避。
刘院长和几个在医院外墙上贴出照片的专家紧跟在她的身后,简直如跟班一样。
一行人不知道交流什么,很快出了大门,刘院长亲自给她开了车门,目送她上车,又目送她的车离去。
徐茂林离开部队很多年,但是眼力还有,方若华前后左右跟着的专业保卫人员都是军队出身,身手极好,佩戴枪支弹药,哪怕不看那辆见都没见过的防弹车,只看这架势便知道,她的身份一定不凡。
夫妻两个都有些不是滋味,但却连嫉妒的心思都提不起来,有什么好嫉妒的,他们凭什么嫉妒人家。
负责雨生病情的专家正好要去查房,显然也看到了这一幕,笑道:“你们和赵主任是亲戚,想必也认识方博士,别看她不太出现在电视上,但却是我国年轻一代最出色的科研带头人,国宝级的专家,前几年出的那桩十年来最大的间谍案,就是有间谍意图裹挟方专家出国,这才暴露,咱们国家用来换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几种药物,还有合金材料都是方专家的研究室研发的……”
徐茂林木着脸,听了一耳朵方若华的丰功伟绩,到是渐渐开始没什么感觉了,现在在京城,他还不如赶紧出去找个活,打个零工,多赚些钱要紧。
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女,他还要养家糊口,没有多少时间能用来伤春悲秋。
而且,他还要感激方若华能有如今的成就,如果不是这位女士,菜瓜不会有今天的地位,自己的雨生更不能得到这么好的待遇。
第396章
方若华到没有看见徐茂林和王月英,不过后来菜瓜还是提了一句,说他们孩子病得极重,也只是一句,师生两个都没大在意。
下午要去清大演讲,方若华比较给清大面子,通常自家母校邀请,只要不是当真抽不出时间她都要去的。
演讲完,感受过清大那些天之骄子们的热情和崇拜,顺手还签了几个名,鼓励了一番自己的学弟学妹,方若华回家跟已经办退休状态的方肖和夏芬吃饭,一边吃一边笑道:“我觉得我应该写一本自传,最好写得传奇一点,唔,就叫《我在清大当博士的那些年》怎么样?说不定以后会有很多考生喜欢读,要是成了畅销书,还能赚点零花钱。”
方肖:“……”
夏芬大笑,表示支持:“成,正好我现在退休了,闲着没事,替你捉刀,咱们娘俩一块写。”
方肖:老婆你要记得,虽然研究所什么的都挂的是我的名字,但真正的专家是你,我才是咱们家文学底蕴最雄厚的那一个。
方若华到底是没有写自传,不过到顺顺当当地上了几回新闻联播,大名人尽皆知。
头几年是因为拿到了诺贝尔奖的提名,后来却是正正经经拿了一回奖,这一辈子也算是值得。
得奖的那一年她还年轻,四十岁刚刚出头而已,对科研人员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
方若华一家子都觉得,自己在上一个小时空过得挺有意义的。
自己未婚,到最后全部产业捐献给国家,还建立了一个方若华物理学最高成就奖,估计将来无数有志于在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的天才们,都会记住她的名字。
她也确实成了学生们学现代史时不喜欢的人之一,因为要背诵的关于她的知识点真是好多。
唔,方若华对此表示挺满意。
虽然到底还是和原主的母亲等亲人没有太过亲近,但那大部分也是因着太忙碌,实在是没有时间处理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但逢年过节的礼数是半点不差的。
顾棉自己也没有不满意,逢人就说自己的大女儿特别有出息,孝顺懂事。
方若华到是觉得,和顾棉还有李家人处得关系不算差,最主要的原因到是自己确实并非原主。
如果她是原主,怕是要多思多虑,会在各种细节上计较了,例如说顾棉过年时跟她通话,永远就是你好吗,别累着,好吃好喝几句话,她要是去李家,永远会被当成尊贵的客人一样妥妥当当地对待,但对李宏,却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从里到外地带着一股子亲热。
在方若华看来,这一切都很正常,顾棉有自己的家庭,对她来说,丈夫儿子和她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对前面的那个女儿,不敢说丝毫不挂念,但是会生疏是很正常的。
如果方若华愿意,‘收服’她,把她变成一个正常的有点偏心眼的母亲不难,奈何方若华她本身也不缺母爱,没这个打算,能像如今这般相处,在她看来已然是很难得。
李家人都是心眼比较正的,看她有能耐,有出息,也不会怎么琢磨她。
但这份生疏有礼,换成真正的原主在,必然是不可能释怀,说不定要经过漫长时间的阵痛和磨合,才能找到相处的窍门。
这些没有发生的事到用不着多想。
方若华没觉得自己这一次小时空之旅有哪里不妥当,安安稳稳地趴在桌子上,开始写总结。
方肖一边做饭,一边从厨房里探头出来道:“你把徐茂林这人单独写一写,我打算找人给他做一下心理分析,这人挺有意思。”
徐茂林十几年都是一个好丈夫,从没有和王月英红过脸,外人看见无不说一句恩爱,便是菜瓜几个偶尔也道,虽然徐茂林对自家小方老师无情,到是个有担当的。
可临到晚年了,他却忽然毫无征兆地紧闭门窗,捆上老婆孩子,开煤气一起自杀。
最后他和孩子都死了,王月英到是抢救回来,却也痴痴傻傻,在疗养院呆了半年多最后不知所终。
这一家子的事情上了社会新闻,方肖也有看到,着实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方若华愣了下,点头应了。
她总结没写完,亲爹的饭菜也还没有好,窗边就出现了长裙飘飘的许岚女士。
方若华停了停笔,回头笑道:“许仙子,一起吃?”
那就一起吃。
许岚居然也没有说什么凡间食物,毒素太多,不宜入口的话,姿态优雅地吃完了夏芬给她添的米饭,然后又加了一碗。
桌子上的菜说是浅尝辄止,但每一道都下了几筷子,加起来吃的并不算少。
吃完了饭,同样没有嫌弃普通的金骏眉香茶,小口小口地抿了一杯才道:“要考试了。”
方若华:“……啊?”
考试??
“别担心。”许女士一笑,“我有内部消息,这次会考试的小时空你还算熟悉,虽然不是你曾经经历过的,却也是平行时空,对你有利。”
……
久雪初晴,镇西侯府斑驳的城墙上也终于镀上了几许阳光的金彩。
吱呀一声,大门虚开,一股子冷风扑面而入。
“嘘!”
应娘吓了一跳,皱眉抬头,见是老管家贺叔,还未开口,眼见他老人家拿着一小碗枇杷进来,登时脸上一喜:“小娘子早就想吃这东西了……”
一句话未说完,泪已经落下。
方若华终于从床上起来,盘膝而坐,伸手捡一枇杷剥开吃了。
“应娘,拿笔墨给我。”
应娘一愣,用手背偷偷抹了抹眼角,还是进书房找出笔墨来,只到底有些担忧:“小娘子身子骨弱,还是要多歇息,若想写什么东西,不如让应娘代劳?”
她是夫人从难民里救回来的,跟着自家小娘子才一个多月,可是也时常见夫人担忧,说是小娘子不爱读书写字,养成了个粗疏的性子,怕将来夫家嫌弃,只好在年纪尚幼,盼着还有时间好好磨练磨练。
应娘自来侯府以后,就没见小娘子要过笔墨,便是看书,也多是看市面上那些话本之类。
方若华不答她的话,挥毫泼墨,简简单单写下一封信,信中只有寥寥数语——天狼谷一战,我父身中二十三刀,死战不退,气竭而亡,大兄千军万马中斩杀敌帅,身陷敌营,尸骨无存,二兄、三兄也于日前先后力战而亡,方家满门唯剩小女一人,昔年先帝将金山关托付祖父,殷殷嘱托,犹在耳边……君恩深重,国仇家恨,背负于身……西夏李元昊亡我镇西军之心不死,小女携方家军残余四千众,便誓死与镇西城同在,不敢拖累子熙兄,情愿退婚,还望伯父允准,恐后无凭,立此约为证,望子熙兄早日选聘窈窕淑女,成婚之日,小妹必遥敬水酒一杯,谨恭祝婚姻和美。
第397章 大案
应娘当年在家时也是饱读诗书,未成婚之前甚至还有才女之名,此时却是目瞪口呆,既不知自己是该叹夫人谦虚,小娘子的字极有风骨,哪里是不学无术的模样!
还是要大惊失色扑过去跪求小娘子改了主意。
如今侯爷和夫人,并几位公子尽皆阵亡,偌大的镇西侯府只剩下小娘子这么一个弱质女流,如果再失去可靠的姻亲,小娘子将来要如何是好!
方若华却在墨渍未干时,便急急装了信,着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宁郡王府。
再不送怕是要来不及了。
因为马上宁郡王就会想起儿子和镇西侯之女有婚约,也不知道是怎么脑袋一热,就进宫请皇上赐婚,然后由太后下懿旨,将她这个可怜女孩儿接回京城,在老侯爷夫妇百日之内,紧急为二人主婚。
可人家赵子熙有心慕之人,乃是他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同在松山书院读书的小师妹江若雨。
但他与原主自幼定婚,原主又是满门忠烈方家之女,无论如何也说不出退婚的话,结婚之后到也收了心,甜甜蜜蜜没有,相敬如宾却还算得上,若非后来有人挑唆,说破赵子熙的心思,原主自己钻了牛角尖,硬是为此抑郁而终,到也不是特别糟糕的结局。
当然,就是没有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方若华也不能结婚,不能回京城,她这一次不同以往,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来,方若华不光是被直接灌顶注入所谓的剧情,还被扔入原主灵魂中,与其一起度过了仿如万载一般漫长的时光,不只是短短十四载,更是数十场苦战,亲眼看那累累白骨,血肉成泥,那种滋味,方若华从没有体验过,第一次觉得所谓的联盟和帝国的历练,是真的不大容易。
哎。
再者,谁让她是来考试的?
而且抽到的考题还是——‘武死战!’
别管怎么去解题,反正一回京城就难在出来,说不定要宣告她考试零分了,就算不是零分,也肯定不及格,想她方若华不是什么学霸,但也着实不乐意自己连努力都不努力,就考个特别糟糕的成绩回去。
方若华坐在床上,七情上脸,应娘只担心的战战兢兢,
夫人深恩难报,如今她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地侍候小娘子,就怕自家主子有半点不好。
千里迢迢之外的东京。
宁郡王接到镇西侯府递送来的信件时,也不禁幽幽长叹,叫来幼子子熙,把信递给他看。
“前些时候京城传闻,说那孩子骄横跋扈,大字不识一个,整日与武夫为伍,不配做我郡王府的媳妇,现在你来看看,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的女孩子,又怎能说人家粗鲁?”
赵子熙愣了愣,先是一喜,又觉得自己的喜悦实在不应该,只能低头。
“我本来想……哎,不过既然人家小姐不乐意,这门婚事确实该考虑考虑,现在想来,为父的想法也不大对,你娘的性子倔强,最是疼爱你,那孩子嫁进来恐怕不合她的意,到时候婆媳不和,为难也是那个孩子。”
宁郡王一向是个温柔的丈夫,深爱自己的王妃,一生无二色,但正是他的疼宠骄纵,到让自己的王妃半丝委屈也不肯受。
而王妃最爱的便是幼子,即便是五角俱全的好媳妇进门,她恐怕也要挑剔一二,何况是方家那个父母双亡,家中亲眷全无的孤女。
“哎呀,本王要马上去一趟开封府,见见包大人,当年他做的大媒,便是退婚,也要有媒人为证。”
“王爷!”
站在一边的老管家简直被这父子两个给蠢哭了,一把把人拦住,苦笑道,“人家姑娘还在孝期,解除婚约之事,人家能说,咱们王府可不好太着急,要不然多难看!”
……
秋日里天干气躁,好长日子没有下雨,忽然一下,这天气到是冷了许多。
官道上都铺了一层的黄沙,两边树林茂盛的地方还好,少树的路段走一趟就一身灰尘,即便如此,道上依旧有不少穿着皮夹袄,挑着扁担的小贩,还有赶着马车的货商穿行其间。
展昭一勒缰绳,放缓了速度,一袭蓝色长袍都被染得灰蒙蒙一片,脸上疲态尽显,唯独那双眼睛依旧清亮有神,握着巨厥剑的手也稳定如初。
半月前开封府接了一桩大案子,户部侍郎江朝夫妻二人于月圆之夜被一伙歹徒冲入府中杀死,歹徒杀人之后,放了一把火,侍郎夫妇皆成焦骨,独留下江朝的一双儿女。
朝廷要员被杀,陛下雷霆大怒,责令大人尽快破案。
开封府上下一干人等,日以继夜,查了数日,终于追查到那群歹人的下落,那些人进退有据,看起来到像是军中精锐,展昭亲自带齐了人马围堵,却不曾想人没有抓到,到是捡到了几把上好的弓弩兵器。
这一下,案子更是惊了天!
开封城内,天子脚下,有人私自蓄养兵丁,还暗藏兵器,这是什么性质?至少已经不仅是两条人命的事。
而且那些兵器上的印记,都是镇西侯府的印记。
展昭略一蹙眉,心中有些烦恼。
说起镇西侯府,那是满门忠烈,从祖上一直到现今,和杨家一样,全是大宋的定海神针,八年前天狼谷一战,镇西侯方贤方子良,在缺衣少食,兵器匮乏,士卒接连大战,人困马乏之际,率残余的六万镇西军与西夏李尚五十万大军交战,坚持三个月,终于等到朝廷援军,终于以少胜多,未曾让一个西夏兵卒踏入金山关半步,但也是这一战,镇西侯父子皆亡,只剩下了幼女方若华。
方若华不光是忠烈之后,也是陛下亲封的长平郡主,身份尊贵。
要说此次谋杀之事与镇西侯府有关,包大人是真心不愿意相信。
偏偏江家有一老乳母信誓旦旦地说来人就是镇西侯府的,是那些刺客亲口所说,还说长平郡主与他们家小姐江若雨有夺夫之恨,一口咬定那位郡主深恨自家小姐,所以才会杀人报复。
没办法,既然有人举告,那必然要查一查的。
第398章 奇怪
开封府上下这一追问,虽则有些不乐意说,江家这边到底还是说了。
原来镇西侯之女与宁郡王的三子赵子熙有婚约,而赵子熙却喜欢自己的师妹,也就是江家的小姐江若雨,两个人早就情根深种,只是种种顾忌之下,一拖再拖,尚未和方若华解除婚约。
犹记得当日赵子熙立在开封府的后堂,一身萧索,满脸寥落:“长平郡主乃是忠烈之后,地位尊贵,但子熙要的是能与子熙谈天论地,思想相通之人,当年在先生门下初见若雨,便已知她是女儿身,俏丽可爱,言语有趣,相处越久,感情越深,如今子熙是非卿不娶,若长平郡主怨子熙落她颜面,子熙甘愿受罚,可若雨无辜,江家无辜……”
展昭觉得为长平郡主为此事杀人着实荒唐,但案子胶着,悬疑重重,陛下催得紧,到底还是要仔细查一查,而且既然事涉长平郡主,即便是有人构陷,想来也不可能和她完全无关,他便奉包大人之命,奔赴北疆。
千里迢迢,日夜不敢稍停,终于到了镇西侯府,结果却吃了一个闭门羹。
说闭门羹也不确切,镇西侯府的大门是开着的,可除了一个看门的老眼昏花,耳朵也聋的老大爷之外,里面再无他人,连个丫鬟下人也没有。
而那老大爷实在说不清楚府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秋风瑟瑟,展昭立在镇西侯府的同门之外,举目远望,城内颇为繁华热闹,地上平平整整,道路两边酒楼茶肆林立,小商小贩呼和声此起彼伏,瞧这热闹劲,除去行人衣着相貌略粗犷了些,到不比江南一些繁华城市差上太多。
正迟疑间,东面三个军士走过,三人排成纵队,脚步一致,手臂摆动间都是丝毫不差,展昭心中一惊,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镇西军绝对是极为精悍的强军。
只是当初在开封时,听人传言说现下那位镇西大将军方应选乃是个文弱之人,一门心思行商贾之事,把生意都做到了开封,如今开封各大酒楼赫赫有名的将军醉就是他门下的生意,朝中诸位大臣多有鄙薄,只是此人乃是方侯爷的亲信,除了他也无人能统领镇西军,便是朝廷派出的监军何记何大人也不好多管他。
如今看来,别的不说,那些什么方将军不顶事,镇西军军备废弛的话,恐不能当真。
正沉思只听哗啦一声,街边二楼兜头罩脸地扣下来一盆污水,正好浇了其中一个军士一头。
一股恶臭飘来,那倒掉的竟是个马桶。
“哈哈哈哈,好玩,好玩,真好玩!”
满大街的人都静了静,二楼探头下来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女人,肤色暗淡,瞧着二十七八岁的模样,神色间却和孩子似的又蹦又跳。
展昭心下一惊,默默握紧长剑,只待那三个兵士暴怒伤人便出手阻拦,这固然是那女子不对,但此人明显脑子有问题,似乎也不该因此便丢掉性命。
他一提气,待要动作,却见那个满头脏污的兵士一脸无奈兼恶心,却是苦笑起来,一边拿出手帕清理自己,一边抬头道:“柳叔,我知道你心疼芙姐姐,可她现在的情况,你得看住了他,这倒个尿盆也就算了,再恶心也死不了人,但要是万一扔下什么重物下来伤了人,你要负责任的,如果再有下次,芙姐姐就要送去疗养院治疗,你心疼也没用。”
此时,楼上才有一老人匆匆过来,把那蹦蹦跳跳的女子拖回去,探头苦笑:“都是我那婆娘心软,放心吧,回头请两个护工一天到晚盯着她,再不敢离人,小军爷赶紧进屋洗洗。”
“……得了,我要真这模样进去,你那酒楼里的客人不跑光了才怪。”
酒楼里一群客人看热闹看得起劲,都捂着鼻子嘿嘿一乐。
小军士自己塞了几个大钱给旁边卖水的老汉,要了一桶冷水直接连人带衣服浇了下去,三个人又默默把道路清理了一遍,临走叮咛:“柳叔别忘了去环卫那儿交罚款,你这是第三次了,要交二十文。”
“一定交,一定交。”
展昭就这么眼看着一场风波平平静静地过去,那三个军士继续整整齐齐地走过,还再路边挑挑拣拣,为了一文钱也讲价讲好久,买走了一堆菜。
他这心中忽然就对镇西军好奇起来,往年也不是没随包大人巡视过边疆驻军,但是像眼下这镇西军的军士这般和气的,的确是没遇见过几个。
展昭忽然觉得镇西城有些奇怪。
他今日初至,心中惦记着案子,快马加鞭直奔侯府所以还没有注意,现在沉下心再看整个镇西城,却只觉得处处和他想象中不同。
先不说繁华热闹不比诸多大城差,百姓个个面容红晕,举止有礼,完全没有想象中北疆人粗野的形容,单单是衙门口左边贴着大牌子,上书——‘缴税处’三个大字的小红楼前面排起来的长龙,就让人心下意外。
老百姓们排着队交税,这感觉怎么能不奇怪?
展昭压下心底的好奇,就近寻了个客栈打算住下,一进门却被吓了一跳,只见桌子边上横七竖八地倒着几个人,这些人说着黑衣,用半块银色面具遮面,这打扮到是有些像拜月教的人。
店小二连忙陪笑:“客官请进,请进,这几位爷累得紧了,就是找个地方歇歇脚,您不要介意。”
展昭:“……”
拜月教是西北第一大教,教中弟子行事任性放诞,在江湖上素有魔教之称,不过新任教主许义泽,听说是个身体不好有宿疾的白面书生,却不知为何在教中很有威望,自上任以来,约束教众,很少再涉及江湖纷争,拜月教的名声也不像以往那般糟糕,不过还是正邪难分就是了。
此时面对一地的人,来来往往吃饭喝酒的客人们看着并不觉得奇怪,该吃吃,该喝喝,展昭也就好好坐下来吃饭,他也是很久未曾吃过一顿热饭热菜了。
第399章 大侠
这个酒楼门面瞧着普通,菜色却极好,酒也好。展昭不是贪杯之人,却依旧忍不住小酌了一杯又一杯。
一边喝酒,一边听左右的老百姓谈些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
“宁郡王家的那个小公子要和咱们郡主退婚的事,你们听说了没有?”
展昭一听郡主二字,立时侧耳。
“呸,不知哪些小人胡乱造谣,你们也好意思干听着,再听见这种话,都给我打,打死算我的!”
一锦衣小公子登时大怒,气得呼哧半天,“郡主能看得上京中那等纨绔?早在八年前就已经写信回去要退婚,只是京里接了信就没有回音,这几年你们也知道,郡主多忙,哪有工夫管这个,一来二去可不就耽误了时间,现在到让人倒打一耙,说的好像咱们郡主上赶着想嫁似的!”
几句话说得极快,周围人纷纷应和,展昭一听就听出来,这些人对那位郡主爱敬有加,十分尊重。
没想到长平郡主在朝中低调的很,几乎所有人都要把这位忠臣遗孤忘记,可在镇西城却有如此威望。
看来还真是该拜见一下郡主才是。
“喂,大侠,能不能帮个忙?”
吃完了饭出了酒楼,展昭正打算直接去军营,正大光明地找镇西大将军请他引见郡主,便听一老人家抬手招呼他。
老人家气喘吁吁地弯着腰,扶着自己的腿,身前是一辆独轮车,车上放着两个大桶,桶里还冒着滚滚热气。
“帮忙推一把成不成?”
展昭连忙过去,别说人家老者开口,就是不开口,他看到了也不会不搭把手。
一看他利利索索地推起了车,老人家松了口气,脸上带着笑意连声道谢:“真是岁月不饶人,前几年别说这点儿分量,再加上一倍也没什么,这几日秋收忙,孩子们加班加点干活,我个老头子别的做不了,只能煮两锅汤水给他们解解乏。”
展昭听着老人絮絮叨叨地说话,忽然却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仔细想了想才恍然大悟,是这老人的态度很奇怪。
开封府暂且不算,天子脚下,东京骄民们的心态向来很好,开封府的衙役包括他这个四品带刀护卫,都没少帮老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老百姓们信任他们,对他们也无畏惧之情。
但是在外面其它地方,寻常百姓对江湖人却是多多少少有几分戒惧。
江湖大侠便是有一个义字,并不祸害百姓,可只是那一身功夫就足够让人怕了,而天底下不讲道义的江湖人更是数不胜数,个个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绿林道上打家劫舍的事更是没少做,也怪不得老百姓们对江湖人敬而远之。
可眼前这位老者,口中称呼他为大侠,行动间却是十分随意,不说没有惧怕,到像是对待自己的子侄后辈,有一种特别的信任。
这种信任,感觉还挺不错。
展昭心里一热,多日疲惫一扫而空,稳稳当当地推着手推车一路走到一大片农田边上,抬头看去却是一惊。
镰刀飞舞,成片成片的麦子倒地,看镰刀行走轨迹,分明是极高明的剑法。
一穿着一身儒装,相貌英俊的男子肩膀上担着一人高的大筐,脚步如飞,留下一片残影,轻身功夫非常不错。
一对双胞胎姐妹唰唰唰地甩飞刀,飞刀所过之处,大片大片的麦子倒下。
展昭:“……”
镇西城哪里来的这么多高手?
身边老者高声喊道:“郡主,大将军,快来喝碗汤。”
展昭大惊,抬头看去,不多时就见麦地旁边的棚子里钻出两个人,其中一个身材高大,虎背熊腰,一身短打打扮,头上还戴着草帽。
三年前方将军进京述职,自己曾经在宫里见过他,这人的确是当初那位锦衣长袍,笑容和煦,斯斯文文,像文人雅士多过像武夫和商贾的方应选方大将军。
将军身边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上身是短袄,下面穿一很宽松的棉布裤子,打扮得非常利索。
女子大约就是那位长平郡主,她一边走一边和大将军交流:“明年义塾的那笔支出,孩子们还是一日内必须保证一餐肉食,决不能省,若是不够你再想想法子,还有……谍营的黑羽已经确定于月前殉国。他那条线必须全部断掉……抚恤你看着办。”
展昭恨不得堵住自己的耳朵,大庭广众之下,就在这一片麦子地里,周围这么多耳力一流的江湖人士,这两位商量民政也就罢了,居然还说起军中机密,未免太不谨慎。
而且,看样子长平郡主的地位……果然不一般。
方若华抬头看了看他,脸色还是有些沉重,却到底缓和了些:“是展护卫啊,不用担心,眼下再也没有比此地更安全的,这一批粮食不仅关系到三路大军的粮饷,还关系到周围诸州两百三十万老百姓需不需要勒紧裤腰带过上这一年,小女不敢不重视,保证一只麻雀都飞不进来,飞进来也飞不出去。”
不等展昭说什么,话头一转,“展护卫可是为了江家的案子而来?”
展昭一惊,甚至来不及想为何从未曾去过京城的郡主会认识自己,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方若华挑眉,眼下这个展昭和自己曾经认识的那一个还是很像的,不光样貌几乎一样,气度也像,只是更容易七情上脸,或许是因着更年轻几岁的缘故。
一时间不免有些惆怅。
当年她去北宋小时空时,还会手足无措,装神弄鬼全赖旁人帮忙。现在自己孤身一人到小时空考试,父母不能相随,连那群吃瓜群众也见不到,却已然无惧无畏。
“不忙,先吃饭,吃过饭慢慢谈。”
展昭再是心急,也不可能耽误人家郡主吃饭。
一个郡主,一个从二品的大将军,两人就地找了个石凳坐下,石凳上湿漉漉的苔藓和泥土尚没有擦干净,他们两个也不嫌脏。
坐下之后,也不忙着喝汤,直接迫不及待地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