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三天了,老看见王月英在高中教室这边走动,似乎对学生们忽然感兴趣起来,总在后门处张望,不过不关自己的事,方若华也不在意。
第371章 敷衍
方若华脚步轻盈地回了教室。
王月英却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目光复杂,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咬着嘴唇快步向小学的方向走去。
一进学校大门,花小芳就嘲讽道:“这都几天了,天天迟到,上课还越来越敷衍,要是不乐意做,走人就是,谁还求着你了不成!”
王月英心不在焉,不打算和她吵,抹了把汗,步履匆匆地进了教室,没多长时间就敷衍了事地把课讲完,不等下课便转身出了门,转头钻进自己的宿舍里去。
她要抓紧时间!
趴在床上,落下蚊帐,忍受着扑鼻而来的臭味,王月英的神色却越发坚定。
茂林和她说了,京城那边在召开大会,商讨大学的招生工作,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学快要重新开办,更说明需要学生!
王月英还是很迷惘,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她丢下的知识再捡回来。
她一直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清楚,当年妈妈没有去世之前,耳提面命,让她清清楚楚地明白她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能在乡下蹉跎一生。
她想不到别的方法,唯有努力读书,所以徐茂林跟她商量,暂时回村教书时,她想了想便没有反对,当老师正好可以找机会学习。
可是在这里的生活太压抑,太痛苦,那些泼妇们整日找自己的麻烦,学生也让她快疯了。这几年下来,一开始还好,她还能抽出时间,留下心思读书,但最近她却越来越不耐烦,站在讲台上讲课也是浑浑噩噩,完全不知道自己讲的什么,更是懒得备课,以前有的知识逐渐变得生疏。
当年和外婆一起生活,她家里并不宽裕,上的是村子里的小学,还有马王村那边的初中,老师们哪里教什么东西,她确实很努力,但哪怕是和同班同学们比,她也不占什么优势,毕竟她只是个普通人,不够聪明,如今荒废了几年,更是想读也力不从心。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王月英深吸了口气,她已经有八成确定,大学很快会开课,会开始收学生,既然有了希望,她就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机会!
她其实以前就隐约听说,方若华托人从京城那边找了不少教材,还有很多试卷,每天盯着那些高中生做题,但是她实在不想和方若华打交道,要说这世上有哪个人当她觉得最不舒服,那无疑就只能是方若华。
茂林可是和她做了好几年的夫妻!
明明……茂林是自己的!
王月英神色黯淡,她实在没想到自己和茂林一离婚,他就另外娶了妻子,他怎能如此?他们多年青梅竹马的感情,就这么容易消失不成?
想起幼年自己跟在他身后叫哥哥,少女时代的芳心暗许,再后来两情相悦,相约一生,王月英的眼眶一红,心痛如刀绞。
摇了摇头,把杂乱的思绪扫开,王月英红着眼睛拿出袖子里的纸张,摊开来平铺在枕头上。
这是她从高中教室里抄下来的题目,她并不傻,前几日亲眼看见几个学生凑在一起写试卷,她就一下子明白了,方若华确实有本事,搜集到的学习资料不光全面,而且高明,题目自然也出得好。
到了如今的地步,大学就在眼前招手,再看方若华不顺眼,她也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王月英叹了口气,略略蹙眉。
她一开始本来是打算拿到学生的课堂笔记的,没想到借了一份看了一眼,就只好打消了主意,那课堂笔记她完全看不懂,除非让记笔记的学生给她一点点讲解,里面用了各种符号,还有一些字母她认得,应该是英文字母。
据说因为每堂课要记录的内容都特别多,为了快速记录,方若华教学生们用自己知道的简易符号来抄写,越是笔记记录得详细的学生,这种符号越多,就越发看不明白。
她在大王庄几乎没有熟人,和那些学生的家长关系不光是不好,还有很多矛盾,她想让人家给她讲解,人家却连搭理她都懒得搭理。
至于直接找方若华抄那些资料……她再怎么样也不乐意。
王月英叹了口气,有时候也为自己这莫名其妙的自尊烦恼,可要不是这般自尊自重,她也就不是王月英了,慢慢拿出一根铅笔,翻出一叠手抄本的教科书,对着课本琢磨题目。
宿舍离教室很近,大概到了放学的时候,外面的学生打打闹闹,声音嘈杂,王月英听得脑袋发胀,眉心一跳一跳的,总觉得胃火烧得她心口疼。
花小芳一进宿舍,就看到门口堆着的垃圾还在,登时恼怒:“喂,王月英,这是你第几次忘了扔垃圾了,既然说好了每人打扫卫生一天,你也答应了,好歹照做行不行,整天偷懒算什么!”
王月英充耳不闻,连蚊帐都不动一下。
花小芳终究还是不好意思直接去掀蚊帐撕她,只能念叨几句,最后还是摇摇头去扔了垃圾,心里却越发有气:“你外婆也回来住了,不是有房子,干什么非要住学校宿舍?宿舍本来就拥挤,你就不能回家住去!”
王月英依旧不说话。
不多时,宿舍里另一个女知青王丽也进了门,一看花小芳气鼓鼓的,一只手拍在她胳膊上笑道:“你还不知道她的脾气,装聋子的时候和真聋了也差不多,就像方老师说的,类似咱们这样的情况,和个混人住在一起,只有三种选择——要么狠,要么忍,要么滚!你狠不起来,也不乐意滚,那就只能忍了,什么时候忍无可忍再说吧!”
王月英使劲攥紧铅笔,咬住嘴唇,泪水滚滚而落,流到口中,咸涩的厉害,默默抹去眼泪,她以前还会和这些人吵闹,但是现在,她的时间宝贵,已经没有精力再和这些无聊人士起争端。
无聊人士收拾了垃圾,一拍脑袋哎呀一声,奔高中教室,坐在教室后面的桌子旁边,听方若华讲数学试题,已经紧赶慢赶了,可惜还是漏掉了两道,花小芳叹气:早知道就少说几句,怼人哪有做题要紧,小方老师可是说得清清楚楚,大学开学,高考在即。
之后半个月不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生产大队。
第372章 准备
七点
太阳刚刚升起来不久。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到早晨也没有停,淅淅沥沥的烦人的很。
赵建国打着伞,亦步亦趋地陪着女儿舒宁向村东头走去,刚走了几步就看见孙月香和孙月如姐妹两个,一人拎着个窝窝,顶着草帽从家里狂奔而出,立时高声喊道:“慢点,慢点,别摔了。”
“要迟到了,今天小方老师组织摸底考试!”
舒宁立时也神情严肃,父女两个不自觉加快步伐。
一路上,赵建国看见不少知青都坐在地头,戴着斗笠,借着朝阳的光辉看书,全神贯注。
他也没有多说什么,甚至很自然地给这些知青行方便,农活什么的,他们不想做也就不用做了,反正估计就是逼着他们劳作,他们也提不起精神。
一眼扫过去,这几个人拿的‘课本’虽然千奇百怪的,但他还是知道,他们手里的课本和自家姑娘包里的差不太多,都是若华友情提供的复习资料。
这年头复习资料十分难得,不光是贵的问题,还极为难买,蔡校长专门去县城盯着,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拿回来印了一部分,可大部分学生还是要自己抄写。
他们大队的知青算是交了好运,不光有蔡校长尽心尽力,还有方若华这么个有能力得到资料,还不吝啬于分享的人在,至少大家不用像其它大队的考生一样抓瞎,哭天喊地,求爷爷告奶奶地就为求一份复习资料。
不多时,赵建国送女儿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里亮着灯,静悄悄一片,只看得见乌压压的人头。
舒宁脚步迟疑,回头看了父亲一眼。
赵建国失笑:“去吧,快三十岁了怕什么,三十五,三十六了也还有报名的。”
目送女儿一进门,就被若华抓住抽背成语,眼看两个人认认真真一问一答,立在讲台旁边,赵建国只觉得浑身都是力气,还能再干四十年!
不多时,舒宁去椅子上坐下,试卷发下去开始考试,方若华抱着一摞卷子出了教室,一眼就看见赵建国,连忙打了声招呼:“大队长,还有三个来月就要参加高考,到时候你选两个老实稳重,不用参加高考的村民跟我一起,我的学生里,所有考生的准考证我们要提前收起来,等到把考生送到考场再发回去,所有考生考试之前的饮食要有专人负责……”
赵建国:“……”
他听得迷迷糊糊,还是连连点头,一个劲说好,“还是若华你想得周到,我这就去县城借车,到时候请一个稳当的司机,绝不会出错。”
干脆打着伞送方若华回办公室,一边走,一边说话,正好碰到王月英去上课。
“大队长辛苦了,小心不要淋了雨。”
王月英一脸笑意盎然,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赵建国点点头,也和颜悦色地说了两句,分开之后忍不住有些纳闷。
“半个月了,王月英变得挺客气,怪事!”
也不怪他惊奇,实在是以前王月英对他这个大队长不说怨怼,到底是冷漠的很,总有一种大家都对不住她,她受了天大委屈的劲头。
尤其是她老因为不好好工作,和学校同事闹矛盾的原因被告状,身为大队长,难免要去调停,调停的时候就不免要说她几句,然后王月英就更不待见他这个大队长,总觉得自己给她气受。
“现在可是大不一样,最近半个月不光对着谁都是笑脸相迎,昨天还给你伯娘送了一件呢子大衣去,白色的,非常漂亮,就是太贵了,你伯娘没好意思要,推辞了半天才给推掉。”
方若华眨眨眼:“许是年纪渐长,改了性子?想和村里人缓和关系?”
赵建国莞尔:“就是改得太快了,有点吓人,不过知道要改总是好事,她那性子太得罪人。”
说了两句,两个人就没有闲情逸致讨论别人的心思,如今最重要的是高考。
方若华不担心自己,别说她在没到这个小时空之前就把高中知识都给捡起来了,直接高考都没多大问题,就算没有捡起来,她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不过既然做了老师,她就想把自己班上想考试的学生都带一带,不敢说都考上大学,但是还有大专,中专,已经占据这么大的优势,她家学生们大部分又不特别笨,也不是特别淘气不用功,全部考上学校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赵建国当初听了她的话大笑,直说她聪明,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独自一人做什么都不方便,但是如果笼络一批大学生帮手,将来必有好处。
这是事实!
不过方若华其实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不过她有漫长的时间,完全可以放缓脚步,悠闲一点生活,她愿意在其位谋其政,不去多想,只做自己乐意做的事,就像现在,她当了老师,那就想要当最好的老师,就想要尽可能让自家学生成才而已。
时间一天天过去,高考的日子也渐渐临近。
按理说现在应该放松下来,但是教室里的气氛还是一天比一天严峻。
方若华教的正经高中毕业生们到不怎么紧张,从开学第一天开始,他们就是奔着高考来的,知识每天都在认认真真地学习,可是高考的消息传开之后,过来蹭课的这群知青们,却是深感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不吃不睡,拼命学习,连带着正经的高中生们也更努力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方若华想了想,除了多加几次模拟考试,争取把学生们考皮实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法子。
“又模拟考试,又模拟考试,怎么一上线就看三妹你玩模拟考试,话说,整这么一大群年龄各异的群演,真把人家关考场里这么长时间,还得认认真真地答考卷……三妹你真狠!”
水友们都觉得,反正那些拿着微薄的工钱,在剧组蹭盒饭的群演们肯定不接这种活。
“呵呵,我帮三妹改了六次卷子,亲眼看了同样的演员做数学高考模拟题做了六次,次次不一样,看看那个孙月如,看年纪应该就是高中生,我眼看着她每次进考场都精神抖擞,从四十多分,考到八十多分,再这么下去,也许演完三妹的戏,这就是学渣变学霸!”
第373章 初试
方若华和水友们逗了几句咳嗽,对一帮水友嘻嘻哈哈说要给她找高考题的话视而不见。
她自己就知道不少高考题目,只是经历的小时空多了,她心里清楚,小时空的历史在这类细节上和真实历史向来大不一样,知道高考题目,百分之九十九也白搭,到是她自己猜题,可能对要考的知识点猜得还能准确一些。
如今出题的规律,不光是她,估计蔡校长这样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也能把握一二。
毕竟出题的都是人。
最近几次模拟考试,方若华就把自己和蔡校长一起猜测的一些知识点加在了里面,反正学生们只要基本功足够扎实,别管考什么题目都不必担忧。
孙月香和孙月如姐妹两个从考场上下来,都是一副虚脱的模样,使劲搓了搓脸,两个人凑在一起对题,其他学生们也纷纷过来,时不时发出哀叹呜呼声。
菜瓜到是趾高气昂的很,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嚣张样,不过他也确实聪明,这两年下来,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数学还竟考了满分。
要知道方若华出的题目,有时候是适应性考试,比较简单,贴合高考,有时候却是总出些拔高题,经常考得学生们只能把争取及格当最终目标,但是菜瓜别管什么题,成绩都特别好,这就非常厉害。
方若华也承认,自己如果有这小子的聪明,就算不够努力,当年高考也不会只考了个普通的二本大学了。
哎!
后面出来的年纪或大或小的成年人,神色间却没有年轻学生们的放松,一眼看到从办公室出来巡视的小方老师,登时一拥而上,紧紧张张地提问,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的题目都给弄懂吃透。
徐保毅缩在后头,犹犹豫豫,一直到方若华回答完了学生的问题,打发学生回家,收拾自己手边的书本打算离开,才上前一步,轻声道:“小方老师,这有两个题目,能请您解答一下吗?”
他都做好了准备,方若华不搭理他。
方若华到笑了:“是保毅兄弟啊?来,我看看。”
徐保毅这才松了口气,腼腆一笑凑上前去,他是徐家的二子,不过他是抱养的孩子,当年赵玉兰生下徐茂林以后,伤了身体,去医院检查人家大夫说她可能再难有孩子了。
此时村子里还是讲究多子多福,儿子不够多怕是要受人欺负,徐老实和赵玉兰商量了下,就托人打听,从外头抱了个儿子回来,有了二子徐保毅,没想到把孩子抱回来没两年,赵玉兰竟然怀孕了,又生了三儿子徐茂森,赵玉兰和徐老实自然是特别高兴,可徐保毅都被抱回来了,总不能再给送回去,再者说,养了几年也有感情,干脆就继续养下去。
不过两口子在这三个儿子里,最看重大儿子,最疼爱小儿子,中间这个抱养的自然是被忽视的一个,但是徐保毅懂事听话,以前在家的时候,照顾徐茂森照顾得很妥当,还是做农活的一把好手,后来分了家,徐保毅什么都没分到,一个人被打发出去,他也没闹,乡亲们有看不过眼的,他自己就笑呵呵解释:“我一个大老爷们,有力气,还怕不能养活自己?”
乡亲们同情他爹不疼娘不爱,虽然困难,但是你家一碗粮食,我家两个红薯,借给他一点吃的,总算把最困难的时候熬了过去。
两年前徐保毅还娶了自己的初中同学,也是同村的郭玲,两个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从来有商有量,就没有红过脸。
徐保毅也是个爱读书,肯用功的,当年他和徐茂森一起上课,要帮徐茂森背书包,给他热饭热菜,给他跑腿,但是说起成绩,徐茂森远远比不上他,眼下马上要高考,他思来想去还是要抓住这个机会,最起码也得尝试尝试,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方若华的高中教室,就是大队上下所有有志于高考的青年男女们紧紧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整个大队上的知青,天不亮就到教室里挤着,没有空位坐在地上,屋子里没有地方,就站在窗户外面,寒风呼啸,大雨倾盆也绝不肯错过。
谁都不是傻子,方若华讲课讲得好不好,大家心里有数,徐保毅也是挤出一切空余时间来听课。
一转眼的时间,初试的日子就到了。
方若华从家里出来,就见自家那帮学生们和做早操时一样,背着书包在大门口排排站,整整齐齐。
赵建国从县城借回来的车擦得干干净净,上面还挂着红绸,上书——红星公社,第三生产大队的字样,他和两个三十多岁的乡亲,脑袋上戴着红色的布,穿着中山装,精神抖擞。
方若华:“……上车。”
一行人坐着车冲到县一小考场,不光考生,连监考人员都看得傻了眼,可方若华能怎么办?只能在一众人的注目下,特别淡定地把准考证分发下去,点名数着所有人进入考场。
一群学生恭恭敬敬地行礼:“老师辛苦了!”
等学生们都进去了,方若华最后进入,监考老师咋舌,忍不住道:“你这是带着……学生来考试?”
方若华微笑,再微笑。
初试顺顺利利地过去,回到学校,方若华自己估了估分,唔,满分是不大可能,但是任何心仪的学校都不在话下就是了。
那群知青考得怎么样,她不大清楚,自家学生里大部分还是很有把握,也有几个已经决定报考中专,不打算考大学,如果不出意外,失误的可能不大。
“小方老师。”
离高考复试还有一个多月,方若华正准备新的复习资料,就看到一个假王月英拎着两条鱼出现在她门口。
“今天茂林给我送了几条鱼,吃不完,给小方老师你捎带过来尝尝。”
她身上有一股奇异的蠢蠢欲动的振奋,说不出来,总之和以前很不一样,似乎竭尽全力地表达善意。
方若华还没开口,赵建国从后面过来,轻轻巧巧地把鱼接过去:“茂林送的?正好给赵玉兰拎去,让她娘也沾点光,中午吃鱼汤。”
赵建国笑眯眯地看着王月英,王月英一怔,随即抿起唇笑起来:“好,应该。”
“蔡校长今天带学生植树,王老师赶紧去吧,别迟到。”
赵建国眯着眼睛笑道。
王月英满肚子的话没说出口,只好乖乖走人,她一走,赵建国就蹙眉沉思:“虽然这个王月英最近脾气好了不少,可是你还是离她远一点,能不打交道就不要打交道,马上高考了,不要分心。”
“我知道。”
方若华也一头雾水,以前王月英和她打照面,绝对是扭头就走,一句话也不多说,这两天的确很奇怪。
王月英慢吞吞地从方若华的家门口离开,脚步迟疑,手心里冒出一丝细汗,脑海中拼命想自己初试的试卷,她觉得自己答题答得还可以,这两天打探到的,其他考生答对的题目不会比自己更多。
她能考得上,她能考得上……
王月英一颗心扑通扑通地跳,脸色潮红,浑身热得厉害,手脚发软。
但是……她还有一丝恐惧!
走着走着,王月英拔足狂奔,冲到村公所去打电话,打给茂林。
县公安局。
最近高考在即,公安局方面对于治安问题也是严抓严打,打击一切犯罪行动,所有人员已经连续半个多月没有休假。
“据可靠消息,这一伙飞贼首领姓吴,在京城犯下大小案件三百余起,被老百姓们起了个外号,叫快腿老吴,如今,他们可能流窜至我县附近,茂林,你就组织……”
局长正交代任务,通讯员就来找徐茂林:“是王月英同志打电话过来,说是有急事,电话里都快哭了。”
徐茂林一愣。
局长蹙眉,还是挥挥手让他去。
等徐茂林一出去,局长叹了口气,对其他同志道:“好了,我们接着开会。”
徐茂林加快脚步,心中还是有一点担忧,一接起电话,就听见王月英压抑的哭泣声,登时更心慌意乱:“月英?”这是怎么了,难道她在村子里被人欺负?
他知道,月英在村内人缘不好。
“别哭,你不是很快就要参加高考,到时候考一所好大学,离开村子,再也不用回来……”
一句话,王月英的哭声更压抑,哭得一抽一抽的。
接线员坐在附近,听得都心有戚戚,觉得这还不知道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只是老占着电话线只哭不说话算什么事!
王月英沙哑着嗓子道:“我害怕,你知道的,我爸爸他,他……”
她几乎泣不成声,已经连续有半个多月,夜夜噩梦不断,明明光明就在眼前,明明这一切已经要结束了。
“昨晚我梦到了,我爬啊爬,终于爬到了山顶上,那个人又一脚把我踹了下去。”
隔着电话,王月英的声音也艰涩的厉害。
“……你已经和他断绝关系了,他怎么样,和你没有关系。”
徐茂林沉默半晌,深吸了口气,“别担心,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你专心学习,其它的都不用操心。”
王月英的抽泣声一顿,咬着嘴唇:“……嗯。”
很多人都不知道,王月英其实应该是城里人,但是因为她的父亲犯下杀人重罪,被判处死刑,是个死刑犯,所以她和父亲脱离关系,回老家跟外婆生活。
这个巨大的污点就像永远都擦除不掉一般,捆着她,缠着她,让她夜不安眠。
徐茂林轻声安抚:“放心吧,不会有事,你就安安心心地考试。”
讲完这一通电话,王月英沉默地抹了把脸,总算镇定下来,不过,蔡校长带队的植树活动,她已然忘得一干二净。
方若华拎着一块腊肉去赵建国家蹭吃蹭喝去,半路上正好和王月英擦肩而过,见她一脸恍惚,也有点奇怪,不过,方若华给自己立下的规矩就是远离男女主角,也不可能主动过去问东问西。
到了赵家,把腊肉扔厨房,黄素珍笑眯眯去烧饭,赵建国坐在门口喝着一点小酒,两个人一边闲聊,一边等家里人回来再开饭。
赵建国心里藏着事,看见方若华就想和她念叨念叨,要说这村子里的知青哪个最有见识,还是要数若华,压低声音道:“前几天我们家门缝里让塞进来一叠钱,起码有两千,说是让我在王月英的政、审材料上动手脚,把她父亲的问题抹掉。”
方若华:“……”
赵建国按了按眉心:“我没碰,直接扔外头去了,一转眼东西就消失,应该又让人收了回去。”
方若华没说话。
“别的大队到底怎么样,我管不着,毕竟哪里都有老鼠屎,但是咱们大队如何,若华你也知道,我是什么人,乡亲们都清楚,我知道这些考生们不容易,熬了这些年,谁都不容易,我绝不会做出任何坏人前程的事,能夸就夸,能赞就赞,可是要我弄虚作假,说实话,我胆子小,不敢。”
半晌,方若华才笑道:“这一次高考录取,看的是考生本身,只要不是考生自己有问题,应该就不会出事,再说,以后会越来越宽松,即便是这一次高考没有被录取,下一次绝对不会再有影响了,这一点,我敢保证。”
赵建国也不问她凭什么保证,脸色登时便舒缓许多,笑道:“吃饭,吃饭。”
正吃着饭就有人敲门,黄素珍过去打开门,居然是徐茂林,徐茂林看到方若华,也是愣了下,随即脸色转为柔和,犹豫片刻,似乎有几分异样,轻声道:“若华,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方若华竖起手摇了摇,三两口把饭吃干净,站起身走人,徐茂林急忙追了两步蹙眉道:“我们虽然离婚,但是我还是把你当亲人,你如果有什么事……”
“没事。”
方若华翻了个白眼,“徐公安你可别恶心我,你愿意和王月英玩什么离了婚却还是亲人之类的游戏,你们自己去玩,我恶心,不掺和,以后桥归桥路归路,老死不相往来。”
第374章 异想天开
徐茂林眼看着声音未停,方若华的人便连个背影都看不清楚,也有些发懵。
被人嫌弃,还是被一个女人嫌弃,他……真没有这种经验,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从小到大,徐茂林不说是人见人爱,但无论在什么人面前,入耳的绝对大部分都是赞叹,实打实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从读书到参军,后来退伍进入公安部门工作,就没有一点不顺心的地方。
说起女人,徐茂林见过不知多少要贴上他,讨好他的女孩子,别说这些乡下姑娘,就是大城市里的那些,见到他也多是温柔细语。
正是因为见多识广,所以他在女色上向无多少欲望,哪怕在外面有再多的诱惑,他也回来和月英结了婚。
即便后来月英受不了家里的束缚,非要离婚,但徐茂林也没有后悔娶她。
世上女子万万千,唯独这一个和他青梅竹马,也唯独这一个曾引动了他的心,他不知道自己和月英之间的感情是不是爱情,但那是唯一一个他想要的女人。
之后家里给他说了一个方若华,他却是无可无不可,既然父母喜欢,娶了便是,他不在家,自己一个人在县城拼搏,家中还有幼子幼女,父母已经老迈,他也不能任性妄为,娶个妻子回去父母才踏实,孩子才有人照顾。
虽然明白,可到底是意难平,所以之后出了那次意外,方若华提出离婚,他犹豫半晌也就默认……虽然他自己绝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但他不是没有愧疚。
他不是那些不知道轻重的年轻小伙子,自然明白一个离异的女性在这年头日子不容易过,尤其是在村子里,离婚简直要被人戳脊梁骨。
可他总有诸多担心,不想招惹更多的麻烦,一直再没有见过方若华,也不大打听她的消息,不曾想今日一见,她与自己想象中却有一些不同,好像显年轻了。
徐茂林不得不承认,其实方若华不像他想象中那么普通平凡。
今天她穿了件白毛衣,梳着两条大辫子,皮肤白皙,坐姿端正,吃饭时慢条斯理,举止落落大方,一看就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徐茂林有些吃惊,更吃惊的是对方面对自己时的反应,迟疑了片刻,他意有所指,轻声问道:“大伯,若华她这两年怎么样?过得还好吗?”
难道村里的那些三姑六婆们不会欺负她?月英性子算是硬的,一向不肯吃亏,还有好几次背着自己默默掉眼泪,方若华又怎能免俗?
赵建国只当做不知道这小子的小心思,笑眯眯回道:“怎么会不好?小方老师可是咱们大队的名人,性格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