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克吉也松了口气!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忍受那些国内国外明星的侧目,坚持先拍方若华需要做替身的戏份,总算把这位祖宗给送走了,阿弥陀佛,万幸万幸!
史密斯那老混球还嫌时间不够长,要再拖一两个月,他非原地爆炸不可。
一身轻松,陈克吉刚想摆脱剧组繁琐的工作,享受一下众星捧月的美好滋味,比如去公海办个游轮趴什么的,就看到史密斯自己动手剪辑出各种漂亮的幕后花絮,一边看一边碎碎念:“我的缪斯女神真是太美了……”
那些花絮的女主角可不是正经的霹雳惊魂女主,而是他特别熟悉的那位方大小姐。
陈克吉眼睁睁看着他把各种视频通通上传脸书,再看刚上传不多时就冒出来的各种名流的评论,以手捶额头,只希望夏普是真大方,别太计较,不过被正经的大导演亲口说女主角比不上个替身,那心里能舒服恐怕是不可能的。
叹了口气,他把脑子里凌乱的想法通通赶跑,一闭眼只当什么都不知道。
夏普却没他想象得那么小心眼,还特意也传了几张自己和自家替身的合影。
这位女星确实也没必要太介意,方若华的容貌不能算坏,但是她自己也是一个明艳漂亮的混血儿,两个人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她绝不至于被方若华压下去。
不过,好多自称颜狗的粉丝忽然发现,自家爱豆身边那似乎容貌平平的替身,居然看起来十分舒服,也说不出是怎么回事,反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第一眼只看到爱豆,注意不到她旁边的方若华的。
国内国外到底相隔甚远,霹雳惊魂这部片子虽然是大导演,大制作,却还没有进入宣传期,除了圈子里某些专业人士会关注史密斯之外,普罗大众还是不怎么在意他的,他的脸书内容一时半会可影响不到国内。
方若华自是更不会受影响,她去参与了一把拍摄,仅仅是当了一回替身,工作而已,目的纯粹是赚钱给萱萱姐买房,好让自家可爱的,漂亮的,世界第一好玩的小猴子一个安安稳稳的家。
进了别墅大门,久未露面的那位圣德门漂亮的许女士就出现在他们家的客厅的大理石茶几旁边,坐姿端正又优雅。
方若华总觉得许女士今天有点奇怪,盯着她看的时间略长,不过这位永远是温柔又冷淡,寡言少语,心思不显于外,没办法揣测。
许女士只是坐了一会儿,喝了一杯茶,顺便告诉他们一家人,三天后他们会进入下一个小时空,可以做一点准备。
方若华大吃一惊,除了第一次之外,这位许女士可从没有提前通知旅行开始的时间。
许女士临走,忽然扭头对方若华道:“修行路漫漫,爱情不重要,一个道侣却很必要。”
方若华:“……”
什么时候圣德门居然关注起她的修行来了?
一回神,许女士已然消失不见。
剩下的三天时间,方肖和夏芬出去走亲戚,顺便通知大家他们一家子要出去玩,联络不上无需着急,至于方若华自己,蹲在电脑边上看了三天小说。
虽然小时空可能涉及到的小说浩如烟海,时间跨度也极长,碰到没有看到过剧情的小时空再正常不过,她就是认真读上三天,也不一定能正好赶上需要的那一部,而且到了地方,有那么多水友帮忙,总不至于缺少剧情,只是即便如此,多看一看到底没有坏处。
第355章 到达
枯草丛生,一看便是行人踩踏出来的小径,黄土飞扬,坑坑洼洼。破旧成这种样子的路,其实国内的村子里也不是一定没有。
山边连根野菜都没有同样很正常,毕竟野菜也不是哪里都看得到。
这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城市里的确罕见,但或许荒郊野岭之地偶尔也能见得到。
方若华蹲在道边,摸了摸自己的衣服,比较复古,是一件陈旧发黄的蓝色罩衫,胳膊肘打着补丁,脚下踩着双灰褐色的老布鞋。
这种打扮,呃,其实现代社会上似乎好像可能还是存在的,没准村子里的姑娘还有人喜欢这么穿。
“哎!”
方若华叹了口气,也不嫌脏,躲在树后头,坐在青石上面,先不开直播间,第一时间准备吸收原主的记忆。
十分钟之后,方若华轻轻抬头看了看天色,忍不住想对送她来的女士抱怨一句——既然是这样的时代,您老人家好歹提前说一声,我往别墅里面多塞点吃的也好。
不过抱怨一句也就罢了,如今方若华算得上是饱经风霜,眼下这点小风浪还真不会让她有多少困扰。
再说,看脑海中的别墅位置,远在千里之外,看方向应该是京城附近,就算那里有再多的物资,一时半会她也享用不了,爸妈应该不会太难过。
此时在村东边不远,不知何时有人经过,方若华考虑了片刻,还是找安全的地方再和父母联系,默默打开宇宙商城,买了一个香甜可口的大面包,细嚼慢咽,仔仔细细地吃下去填肚子。
方若华懂医术,知道如今这具身体饿得太久,不能一下子吃饱,吃过一个之后虽然觉得胃口一开更饿了,她还是忍下来不再进食,想了想在宇宙商城里挑挑选选,买了一卷灰蓝色的棉布,又买了两卷卡其布还有的确良,都不算贵,两身绿色的军装式的单衣,又买了一桶没有商标的油,一袋小米,一盒麦乳精,一袋奶粉。
再选了个土布的大包,往里面塞了些没有标签的挂面,罐头,香肠一类。
这些已经很多,再多她也拿不了。
原主方若华,大王庄女知青,去年嫁进村子里一个姓徐的人家,不过不用担心,她读过这本小说,原主的便宜丈夫不会成为她的大障碍,有点小麻烦也容易解决。
目前原主嫁的这一家的大儿子徐茂林,正在冀安县公安局当公安。
按照记忆里,还有原著小说中的记载,这是个面容英俊,身强体壮,自身条件好,吃公家饭,十分孝顺爹娘的男人,家里也还算宽裕,至少在谁也吃不饱饭,肚子里连点油水也没有的时代,他还能从自己的口粮里省出点玉米面养活前妻和前妻的娘家一家子。
在当下看来,实在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丈夫。
只是目前这个丈夫正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他的前妻身上,因为他前妻误伤了邻居家的军属,被人盯着一日按三餐找麻烦,如果他不守着不护着,说不定就活不下去。
当然,这就更好了。
“哎!”
好什么好!
方若华想到她马上要回徐家去,便忍不住也有点头疼,虽说经历过几个小时空,但要说环境复杂,还要属当下!
原主在婆家的日子是真不好过。
徐茂林目前住在单位宿舍,不住老家,也没把原主接过去一起生活,而是留下她在家里伺候公婆,顺带照顾前妻给他生的一对龙凤胎。
想原主高中毕业就下乡插队,至今也有三年多,吃不饱穿不暖,日日要下地干活挣工分,风里来雨里去,日子难熬的很,简直恨不得死一死重新投胎,若非如此,她好歹也是高中生,在当下算是非常有文化,怎么可能嫁给一个离异的老男人?
奈何嫁了之后,生活也不像她想象的那般舒服,公公、婆婆老防着她,总觉得她要害自己的大孙子,整日像做贼一样被监视。
嫁了人照样还要下地干活,不但如此,甚至更忙碌,一个人做全家的饭,洗全家人的衣服,侍候公婆,照顾孩子,主要要照顾好公婆的长孙。
原主哪里受得了?她能读高中,当年在家自然也是颇为受宠,只是父母早些年意外身亡,不得不跟着叔父生活,等到知识青年下乡时,为了让她表哥留下,她就只好下乡插队做了知青。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她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方若华过来的还算及时,在她过来之前,原主正打算独自一人逃回城去。
就在昨天下午,她刚刚做了一下午活,累得腰酸背疼,想起爹娘在的时候,自己连个碗也没洗过,登时难受的不行,正好邻居家的陈二妞过来找她玩,顺便说八卦,说前面哨头村的一个女知青连夜逃回城去了,从此就没回来,言谈间颇为羡慕。
言者有没有心,暂时不清楚,不过听的人却是辗转反侧良久大半夜就偷溜出门打算逃回家。
方若华想了想原文中原主那一连串悲剧,心里再一次肯定这姑娘没有脑子,要是逃跑就能回城,村子里还能留下几个知青?
一路慢行,在脑子里整理记忆,方若华进了村,慢步朝着家走去。
刚走了没几步,前面就乌压压冒出来一群人,呼呼喝喝,手里还拿着擀面杖,菜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前面的带队的赫然正是原主的婆婆赵玉兰。
赵玉兰大声呼喊:“快,快,千万不能让那婆娘跑了,她还拿走了我家存下来的十块钱,那可是要村给老三娶媳妇的……”
一句话没说完,抬头就看方若华懵懂地立在眼前,手里抱着一堆东西,肩膀上还背着个包。
赵玉兰一愣,伸手就去揪方若华的头发,破口大骂:“你不是跑了吗?你想跑哪去,做了我们家的媳妇还不安生……”
幸亏她妹子觉得有点不对,一把按住姐姐,小声道:“先问问,先问问。”
这一看就知道有问题,如果真是半宿就逃跑的媳妇,这都好几个钟头了,怎么可能还安安稳稳地在村子里站着。
方若华也做出一副迷茫的表情,愕然道:“您这是怎么了?什么我逃跑?我逃哪去?”
一群人大眼瞪小眼。
第356章 解除危机
僵持了片刻,还是被不情不愿地搅合进来的生产大队大队长主动上前一步,简单交代了几句。
今天一大早天还不亮,方若华的婆婆赵玉兰就大呼小叫地喊,说自家儿媳妇偷了自家的钱,偷偷跑回城去,当即招呼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跟她去追人!
方若华故意瞠目结舌,半晌才道:“怎么可能?娘,您听谁胡说八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是最高指示,偷跑回家算什么?我又不傻,没有介绍信我怎么回去?真回去了不也还得回来,说不定还要连累亲人,再说,我都嫁给你们家茂林了,能跑到哪儿!有茂林在,我早晚也是城里人,总不能两口子一辈子分居,我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又要下地,又要操持家务,照顾小龙和小云两个,辛辛苦苦整三年,连一天闲暇都没有,就是发烧生病了都没耽误过干活,如今一点福还没有享,吃的苦到是一大缸,傻了才这时候走人!”
方若华这话一说,一群人登时都觉得有道理,这肯定是个误会。
虽然话有点别扭,赵玉兰却也暗地里点头。
别的不说,她对自己的儿子那是信心十足,在她眼里自家儿子千好万好,没有一处不好,方若华嫁进他们家,绝对是高攀的,都嫁进来了,傻了才跑!
赵玉兰蹙眉,转过身把邻居家的陈二妞拉出来:“二妞,你怎么跟我说方若华她跑了?这究竟怎么回事!”
一句话,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陈二妞身上,陈二妞立时傻了眼,愣愣地看着方若华,惊讶道:“你没走?怎么可能,我明明看见你从家里出来,出了村子的。”
方若华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看:“哦?我可没看见二妞姐,咱们两个关系这么好,你连个招呼都不打,未免太伤人心。”
众人一听,立时觉得古怪。
陈二妞脸色铁青,支支吾吾半天才哼唧:“我就是担心,担心……”
究竟担心什么,她半天也没说出来,一晃神,连忙拦住赵玉兰道:“婶子,你不是说家里没了十块钱?”她的目光往方若华手里拎着的那些大包小包上面转了转,“恐怕不是丢了,是若华妹子拿去买东西了吧。”
赵玉兰皱眉,注意力也被转移,目光不善,恶狠狠地瞪着方若华。
如果换成原主,此时不是被吓得瑟瑟发抖,就是气得心口疼,方若华却不然,想当年她枯守神树十二年,日日饱受折磨也没乱了心神,此时这点小风浪,还不至于让她多生气,温和地笑了笑,柔声道:“娘,我这些东西是托同学从京城那边捎来的紧俏货,咱们这边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再说,家里的钱都是你收着,怕是连我公爹都找不着,我更找不到了,你还是仔细想想是不是藏在了什么地方。”
原主也许有不少缺点,但她向来清高,连她丈夫徐茂林的工钱,她都没有要过半分,更不会偷她婆婆的钱。
在脑海中翻了翻记忆,方若华笑道:“对了,我记得前天三弟和三弟妹不是过来借了些钱,我看到娘你把钱塞在窗台上的破瓦罐里了。”
赵玉兰一愣,也想起此事,却立时警惕起来,警告道:“你瞎看这些作甚,可别打歪主意!”
十块钱在当下来说,真不是一笔小数目,农民不比工人之类,赚钱的机会很少。
被人当贼防备,方若华也别扭,面上却不显,大大方方地把自己买的麦乳精和奶粉翻出来,递给大队长赵建国:“舅舅,丑儿是不是有两个月没有奶水吃,正好我一个同学在京城那边工作,这两天回乡探亲,就特意让她帮忙捎带了些奶粉和麦乳精,给孩子吃,怎么也比如今的菜粥好些。”
赵建国愕然,脸色顿时和缓,不好意思地道:“那可不行,这东西金贵的很,怎么能拿你一个小辈的东西!”
“您就拿着吧,我可是专门给我们丑儿买的,大人吃点苦没什么,孩子要是吃不好怎么长得好!”
方若华一脸云淡风轻。
周围围观的村民登时羡慕起来,一想这徐家媳妇可是高中毕业,正经的高材生,人脉自然是广,便是有些嫉妒的小心思也隐了去。
赵建国心下感动,想到外孙每天夜里哭得眼睛都肿起来,可声音细弱的比初生的猫崽子也大不了多少,也不禁心疼,咬咬牙收下东西,亲自推了赵玉兰一把,叫周围看热闹的都散了,“来,别围着胡闹,赶紧回去吃饭,一会儿还要上工。”
他亲自送妹子和方若华回家,还好生劝解了赵玉兰一顿,赵玉兰看了看赵建国手里的东西,心里憋气的厉害,暗骂方若华这个败家的东西,那得值多少钱,有这个给她三儿子吃不是更好,奈何当着人家的面,也不能乱说。
赵建国说起来还是赵玉兰的堂兄,关系不算亲近,却也没出五服,正是有这么一个亲戚,赵玉兰在徐家不说作威作福,也相当站得住脚,丈夫一直顺着她,只让她去做点放羊的活,重活从来不干,日子过得相当舒坦。
也正因为如此,赵玉兰不大敢得罪赵建国。
回到徐家,赵建国和方若华一起跟着赵玉兰,眼见她从瓦罐里翻出一毛一毛的毛票,凑够了整整十块,赵建国蹙眉训了她一句:“你都快五十的人,别老一惊一乍的,让外人见了笑话。”
赵玉兰撇了撇嘴,到底没吭声。
方若华一笑,又扯了一卷细棉布给赵建国:“舅舅拿回去给丑儿做里衣,这棉布软和的很,适合给孩子贴身穿。”
这东西是紧俏货,赵建国见方若华诚心给,实在舍不得推辞,就伸手接了。
主要是家里确实需要,早在半年前她婆娘就发愁,想弄一匹棉布给孩子用,但这东西要攒布票,大家都缺,他们一大家子人就指着那点布票过日子,儿子和媳妇都在家,如果全给舒兰用了,怕是要家宅不宁。
赵玉兰眼看那一卷布插着翅膀飞走,心疼的嘴唇都哆嗦,咬碎了一口牙忍下,送走了赵建国,才压低声音怒道:“你个败家的,不说给你男人多做两身衣服,竟让外人占便宜!”
方若华神色不变,笑道:“舅舅怎么能算外人?再说,不是娘你一天说八百遍,家里的钱我不能沾,徐茂林的钱都是小龙的,我想花自己赚去,不要打家里主意,没问题,我全答应,我向来是只用自己赚回来的东西,眼下这些都是我同学给我的,我当然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第357章 炮灰
赵玉兰登时被憋得大声咳嗽,想要摆婆婆的款儿,只外头赵建国还没走远,她这人要脸面,也没好意思继续吵闹。
方若华笑了笑:“孙姐姐要结婚了,我得给她添一对香皂盒,还有王婶子,她衣服都打了好些个补丁,挑几匹鲜亮的布料送去……”
几句话气得赵玉兰翻白眼,方若华只当没看见,慢吞吞进了自己的屋子。
屋子里十分昏暗,潮湿闷热的厉害,有一股霉味,只有一扇破门板当床,还有一个缺了半截腿的板凳,隔壁就是厕所,那股子恶臭简直让人崩溃,就算是方若华没有严重洁癖,还是忍不住拿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否则这种地方怕是一秒钟也待不下去。
此时她才打开直播间,盯着名字看了两眼——《月英与茂林》
直播间里的水友也有十几个在窥屏。
方若华一出现,水友们看到她的造型都乐,纷纷笑道:“三妹,辛苦你了!”、“三妹,我多给你小钱钱,做人要坚强!”“没有金手指,肯定活不下去的。”“赶紧多带点除跳蚤的药粉,要不然难为死你。”“应该不至于演的那么逼真!”
“哼哼。”
哼了两声,方若华铺了条单子在门板上,慢慢躺下,徐徐吐出一口气,开始翻看剧情。
别看书名很乡土气,但是剧情还是颇为曲折复杂,也挺吸引人。
男主便是徐茂林,退伍军人,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好枪法,头脑精明,为人义气,上得领导看重,下得同事尊敬,破了许多大案要案,一路平步青云。
女主王月英,自幼父母双亡,从小跟外婆一起在乡下长大,和徐茂林青梅竹马,十六岁两个人就结了婚,只是她的婚姻却不大顺利,第一年还好,算得上如胶似漆,幸福和美,第二年生了一对龙凤胎以后,本该在徐家站稳脚跟,但反而日子过得越发不顺利。
赵玉兰在当下来说也不算什么恶婆婆,可身为婆婆,指望人家把媳妇当闺女一般,那怎么可能,说破天去媳妇那也是外人,还是跟自己抢儿子的‘坏’人,加上赵玉兰为人有点小气,说话总带刺,婆媳二人便免不了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
其实家家户户无不如此,可王月英却是个暴脾气,从小到大因为无父无母,外婆又是知书达理,很是斯文,她就必须硬气起来,从小就发誓绝不让自己受委屈,婆媳关系渐渐紧张。
这时候很少有离婚的,离婚也困难,王月英却觉得长痛不如短痛,如果结婚后生活过得还不如结婚前,如果这样的日子要过漫长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久,那她还是决定离婚。
一场离婚闹得惊天动地,但总算是离了,王月英走得痛快,连孩子也没要,主要是徐茂林这人也有些大男子主义,妻子要离婚,他绝不可能做出恳求挽回的事来。
方若华想到这段剧情,到觉得王月英很潇洒,随着年岁渐长,经验日丰,这一定是个人物!
但在成就自己之前,王月英先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浑身带刺,四处树敌,不过她始终没有变得软弱,自己熬夜接工厂糊火柴盒的零散活计,闲暇还要读书,照顾身体不好的外婆,后来终于等到高考,没想到却政审不合格,因为她父亲曾因杀人被判处死刑,幸好这一切都没有打倒她,因为一场意外救了一位首长的小孙子,再加上徐茂林的帮助,终于进入公安局做文书工作,从此苦尽甘来,运气暴崩,帮着徐茂林破获许多大案,一路跟他升迁,后来复婚,二人工作上是好搭档,生活上也是好搭档,美满幸福的很。
“哎!”
奈何男女主幸福美满的路上永远也少不了牺牲品,原主方若华就是其中一个,原文中逃回城,又没有介绍信,又是步行,在半路上就被逮了回去,还坏了名声,赵玉兰夫妇越发看她不顺眼,丈夫也不着家,幸好村民还算淳朴,纵然不待见她,也没说过多少酸话,只是要一个在城市里读书生活的姑娘,日日劳作,辛辛苦苦,那日子也绝对好过不了。
等到恢复高考时,原主利用一切时间,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终于到了高考的日子,徐茂林难得良心发现,准备开车去送她,没想到刚出村口就被拦下来,说是王月英出了事,徐茂林一着急就急着去找王月英,原主想下车他却根本连听都听不见,满脑子都是王月英,不光如此,开车太急迫还跌下山沟,他虽没事,原主却昏迷不醒,硬生生错过了考试。
原主因此颓废许久,但既然恢复了高考,一年不行总还有下一年,到底没有彻底绝望。
“可惜!”
可惜原文里的那位方若华再也没有机会参加高考,徐茂林的仇人盯上了王月英,为了保护王月英,徐茂林不自觉拿原主做了挡箭牌,结果就在王月英救下首长家的公子,命运改变的那一天,方若华也被徐茂林的仇人报复,被人绑架,徐茂林做出取舍,先去办案救人,没有管自己的妻子,让原主凄凄凉凉地死在了阴暗的角落里,半个月后尸体才被发现。
徐茂林也因此入了首长的眼,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从此仕途坦荡,还和王月英重归于好,事业生活两得意。
侧了侧身,方若华默默又拿出一块巧克力慢吞吞地吃,心情到没因为原文剧情变得太糟糕,比现在还糟糕的情况她又不是没有遇见过。
如今最要紧的还是舒舒服服在村子里过下去,唔,今天特意讨好了大队长赵建国,也许离婚,分出去单过,最好再有一个比较清闲的活做,都要着落在他身上。
方若华也怕做农活,她真不觉得自己能做得来,一天两天的,也许靠着出众的体力能装模作样,表现积极,但长年累月去种地,她实在没有点亮这类技能点,而且她承认,她没有吃苦耐劳的好品格。贪图享受,偷奸耍滑也不会有罪恶感。
“还是别挑战高难度的生活方式了……大王庄的小学也该多个老师才好,唔,还是要先离婚再盘算。”
第358章 拉关系
赵建国看着丑儿贪婪地抱着碗,大口大口地吞食浓稠的奶液,眉眼舒展,又安详又可爱,忍不住长长吐出口气。
他媳妇黄素珍也抹了把眼泪,连声道:“多亏了若华,这孩子是个有心的,难得!”
奶粉和麦乳精如今都是稀罕物,便是县城供销社里也没有。
最近每天每夜,他们家的丑儿没有奶水吃,整日啼哭,哭得赵建国心都碎了,他托在百货大楼工作的一个亲戚打听过,奶粉这东西百货大楼也没有,到是能从大城市找到一些,可不光价钱高,主要是票证实在搞不到,对方到是想办法给弄到了一盒,花了足足十八块钱,可再节省着吃,也只够丑儿吃了半个月,后面只能用米汤顶着。
可丑儿是早产儿,身体本就弱,要是连奶水都吃不好,怕是难养活。
他和他家老婆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但这两个儿子加起来也没有闺女贴心。
闺女舒兰是他们的大女儿,生来乖巧可爱,从小就知道疼人,奈何命不好,去年冬天,女婿去供销社给怀孕的女儿买点营养品,半路上摔了一跤磕到了石头上,伤到了脑袋,也不知怎么的,醒了之后脑袋没事,腿却坏了,毫无知觉。
他们那个女婿本也是精挑细选出来,虽说是个知青,却是个踏实人,本分老实,又是高中生,和舒兰结了婚,小两口有商有量的,和和美美,哎,却是天意弄人。
舒兰一直责怪自己,心思郁结,不光早产生下了丑儿,身体也一直不佳,奶水只断断续续来了四个多月便一点儿都没了。
“以前觉得若华那孩子闷不吭声,阴沉的很,现在看,那孩子只是太实在,其实真是个好孩子。”
黄素珍连连感叹,“想也是,茂林不在家,徐家里里外外多少事要忙,她一个才十八岁不到的新媳妇怎么可能不手忙脚乱,确实是很难活泼起来,我听说你那个堂妹说是分了家,老两口跟着老大茂林住,但钱全给了老三不说,老三和他媳妇还天天去徐家蹭吃蹭喝,让若华一个做嫂子的伺候他们,也太不像话。”
这些事,以前黄素珍就知道,但只是嘴里念叨几句,觉得赵玉兰脑子糊涂,这么闹要起矛盾,可从不曾说出口,别人家的闲事实在没必要管。
至于现在,黄素珍手里拿着柔软的白色棉布,想着给外孙缝几件小衣裳贴身穿,神色柔和的很,心里当然就觉得赵玉兰为人不地道,方若华是好人。
这会儿徐家正准备吃早饭下地。
方若华掐着点,不等赵玉兰扯开嗓子招呼便出门,虽然是夏天,可是她身上还是捂得严严实实,脖子,手腕,脚踝全都护住。
赵玉兰到没说什么,只是稍微有点不自在。
以前方若华下地老是被虫子咬得浑身又麻又痒,红红肿肿,就想管她借些废弃破旧的布,好歹遮挡遮挡,那时候她舍不得,就说没有能给她用的,让她自己去找,现在人家自己有了,她总不好再说什么。
“妈,家里还有鸡蛋吗?”正打算出门,徐家的老三徐茂森就笑盈盈出现在门口,“今天太热了,玫子胃口不好,我说给她蒸个鸡蛋糕吃。”
赵玉兰蹙眉,还是回屋从自己床底下摸出个鸡蛋来给了他:“吃,吃,吃,就知道吃,到是下个蛋出来,也好让我抱个孙子!”
徐茂森嘿嘿一乐,到不生气,揣着鸡蛋,还客客气气地对着方若华叫了声嫂子才走。
原主从没有因为这个说过什么,虽然鸡都是她辛辛苦苦抽空余时间去找各种虫子,野菜回来喂,才喂得挺好,既然她不在乎,方若华也不说什么,揣着手跟在赵玉兰后头就出门。
赵玉兰到是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地道,难得给方若华一个好脸,把比较稠的菜粥给她喝,还给了一块儿黑面饼子,绝对属于稀罕吃食。
方若华:“……”
她不想吃!
赵玉兰把剩下的饭盖在锅里,回屋叮咛她的宝贝金孙起来就吃,这才拎着锄头出门。
大王庄靠山,土地比较贫瘠,每年的收成都不算太好,几乎年年都要靠救济粮勉强应付。
此时正值夏日,暑气炎炎,今年雨水稀少,眼看着地里虽然不至于说是颗粒无收,可那秧苗让经年老农一看就不免灰心丧气。
到是玉米耐旱,他们村种了不少玉米,再加上点红薯之类凑合着也能糊弄过去。
方若华和两个女知青都猫腰蹲在玉米地里挥舞着锄头,汗水喷涌,前面一个梳着两条长辫子的姑娘,脖子显然腌了,通红一片,她老忍不住用手去抓,越抓越痒。
黄素珍也在除草,以前从没有往这几个知青这边看,几个知青别管男的还是女的,做农活都不行,尤其是女知青,有些到大王庄都好几年了,可一天挣工分也就挣个五六个,跟那些孩子差不多。
今天一看却有些意外,别人不说,方若华是真挺卖力,干活还仔细,动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