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要是换了我,我也难受。”
  王双一向大大咧咧的,但她二十几年的生命里,除了颂星,再也没有其它,如今眼看着孙亚不得不去选择另一条路,前途注定无光,还比不上那些因为天资不足,未成年就退出的,好歹还有更多的出路可走。
  “孙亚是可惜了。”
  “……到底是在咱们这儿生活了三十年的孩子,我们给她凑一份嫁妆,也算尽尽心。”
  几个教练当天就去找孙亚做了工作,颂协这边办了退会手续,书院也办了退学手续,一起客客气气地把人送出书院大门。
  孙亚也没闹,她其实是个聪明人,心里什么都明白,既然怎么也要走,早几日晚几日又有何区别,这种时候,她不闹才有好结果。
  也不怪教练们急着送人走,虽然孩子们不大在意,他们却十分重视,为此还开了个碰头会,马上就省青赛,书院这边是下了大决心要一鸣惊人的,自然一心一意要保护这些孩子。
  不光是保护她们身体上不受伤,也要注意她们的心理状态,本来大家伙就紧张,再来几个捣乱的,万一影响到状态还了得!
  四象书院的师长们心中有数,以方若华现在的水平,她是还没有展示的机会,一旦在省青赛上露头,有很大可能会被京城的书院招揽,到时候还能留在云海这样的小地方?
  估计方若华想留下,他们这些当师长的也要劝她赶紧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才是正理,作为颂星师,不去京城那永远是井底之蛙,永远无法登上世界舞台。
  四象的颂协,其实每年都有颂星师离开。
  如今走几个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没两天,孙亚的痕迹就完全消失,连赵玲、王双她们都不再多提起,至于方若华,每天的训练任务越发繁重,重到连她都有一点儿受不住,齐老师都想向黄老说说情,别累坏了自家孩子。
  不过,繁重的训练的确非常有用。
  傍晚,晚霞红灿灿,映得人脸庞也隐约发亮,星台上银光闪闪,方若华举手投足都在闪着亮光。
  无数星芒围着她的身体,形成一大片的彩带,笼罩之下,连她的人也翩翩若仙。
  高亚男震撼到一句话也说不出。
  王双半晌才轻呼:“我的老天,她进步好快!”
  如今是越发举重若轻,一看就一身的高手风范。高亚男也叹道:“我没见过云庭的颂星舞,可是我实在无法想象,还有颂星师能超出若华太多。”
  “麻烦加一个前缀,七品颂星师。”
  方若华一身汗地从星台上下来,一勾唇,也不谦虚,不敢说她就天下第一,但是有那么多便利条件,同品之中至少不会有人超出她一个档次。
  “还有,人家云庭和郭浩峰都六品,我不能比。”
  “可他们比你大两岁,而且还是男人。”
  王双咕哝了句,刚说完,她和高亚男就对视而笑,笑得前仰后合,“哎哟喂,我的胆子太大了,我居然编排云庭!”
  方若华不理这俩‘疯’了的小姑娘,在其他小伙伴的注视下,三个人就手挽着手去沐浴休息。
  明日,便是奔赴省青赛赛场的日子。
  一大早起来,方若华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去食堂,进门就闻见浓烈的香气。
  专门等着的小厮一路领着她进包厢,很快桌子上就摆放好各种美味早点,保证健康。
  王双一边吃一边感叹:“为什么当颂星师?为了吃啊,在家一年也吃不了三两油,想吃肉,那要逢年过节才割一两斤,家里兄弟姐妹们拿着块儿菜饼子也藏好久。”
  赵玲和郑媛埋头苦吃,美食填饱了肚子,那种紧张得头皮发麻的感觉,终于渐渐退去。
  吃完饭,协会专门弄来一辆特别大,特别舒服的晶能跑车,整个云海可能也就有七八辆的样子,送所有参加省青赛的颂星师去赛场。
  方若华的待遇绝对是第一流的,身边跟着七八个服务人员,还有人专门负责说话调笑安稳情绪,有人负责关注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有人按摩,有人负责携带各种物品,有人只管盯着食物。
  这一次所有食物都是自家自带,一出去不允许吃别人家的东西,哪怕是省里给准备的饭食也不许吃。
  到了省这一级别的比赛,和市里的完全不同,全省都在关注,连国家比较要紧的媒体也会到场观看,甚至国家颂星师协会也会选派裁判过来监督。
  颂星师比赛,即便只是省青赛,也不是能随便轻忽的。


第160章 预选赛
  吃完饭就出发。
  上了车,黄老看了看若华,一句关于比赛的叮嘱也没有,到是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她的衣着打扮。
  “别老是穿男装,漂亮小姑娘,打扮得鲜亮些,我看你头饰都旧了,要是没有新的找我要,唔,我想想,你师娘早年留下来一套金头面,是以前大内的工匠打造的,特别精细,我想想放哪儿了,回头翻出来给你戴。”
  方若华:“……”
  把耳朵一捂,翻过身蒙上衣服准备睡觉。
  黄老哭笑不得:“这孩子!”
  他想带孩子回家去显摆,虽然内秀,但外表也不好太邋遢,否则让人见了,还当他苛待徒弟。
  齐老师在旁边可怜巴巴的,很想劝黄老两句,别打扰若华休息,省青赛连上预选赛,一共要进行三天,可是耗体力的活,可这话又不敢说,只能讪讪赔笑。
  高亚男和王双都闭上嘴,一句话也没有,看样子即便不表现出来,她们还是有些紧张。
  赵玲和郑媛几个脸都发白。
  方若华眨眨眼,也许不在这个世界长大,也不完全是坏处,至少她没有其他人的紧张感。而且到底比她们成熟,有民国和北宋两个世界的经历,让她站在星台上的时候,会拥有一种别人很难具有的气韵,也很少有惶恐不安。
  车外忽然有纷纷扬扬的花瓣撒过来。
  王双努力坐直身体,露出一副气定神闲的表情,高亚男也显得颇为端庄。
  外面行人如织,好多人举着牌子,还有军警出动维持秩序,车速明显减慢。
  赵玲激动得双腿发抖,小声道:“大家来送我们了,以前每次省青赛,我都是站在大街上送别人出征。”
  郑媛也点点头,两个女孩儿当时特别羡慕那些能去参赛的颂星师,觉得他们真心是特别帅气,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
  省青赛团体赛报名,第一要求必须是市县的正规团体成员,第二要求团队内至少有一位九品正式颂星师。
  以往连高亚男都只是准九品,不是正式九品,再说,就算高亚男上了九品,也肯定参加个人赛,哪能带团队出征?
  可是今年她们全都是九品,在省青赛上拿到一个好名次的可能性非常高。
  关注省青赛的人比关注市青赛的人多很多,也许通过这个机会,她们能加入省协,征战全国,真正成为一名职业颂星师。
  小女生们浮想联翩,就是方若华也有些震撼,只是一个省级的联赛而已。
  在她那个世界,这种赛事没多少人会去看,也没有一项运动有这样的魅力,能让所有人都关注,就算是足球,在那些足球大国,相信也总会有人不是球迷。
  直播间里的水友们也都愣住。
  半晌才有人喊:“三妹,你请了多少群演?给多少钱一天?不如也让我去,我不要钱,免费给你帮忙怎么样?”
  只看那密密麻麻的人头,水友们就有一种得了密集恐惧症的感觉。
  水友们隔着屏幕都忍不住颤栗,方若华也不禁兴奋,在这样的世界,在这样的领域,如果能站在最巅峰,那感觉一定非常……棒!
  一开始她还觉得来到这样的世界非常倒霉,现在看来,不光不倒霉,反而很幸运。
  边北省不算时常出高品颂星师的大省,今年省青赛在玉津市举行。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夏日将临,天气不算炎热,可也不至于冷,但一到地方,方若华一行人下车就被一人塞了件棉斗篷。
  整个赛场都是冰天雪地的。
  不少来看比赛的观众已经到了,呵着白气站在冰柱上四顾眺望吗,每每看到有熟悉的颂星师到来,就一阵一阵的欢呼声。
  欢呼震得耳朵都疼,方若华她们作为选手,到是一路畅行无阻,好几个服务人员跟在她们后头给她们撑着伞挡风,可惜她们都是生面孔,观众们没有一个是冲着她们来的。
  不过,当天的预选赛上,方若华一登场,就舞出一条星芒长带,天上星芒飞落,她周身都在放光,长带子灵活得像真的一样,还甩出去在观众席上飞了一圈,又回到方若华的手中。
  一瞬间,全场皆静,随即欢呼声差点没有震碎顶棚的玻璃。
  前台坐着的评委们都傻了眼,有一个甚至不管不顾,直接跳下评委席跑到星台前头去,要不是旁边有人及时拉住,他恐怕会登上星台去抓那条星芒缎带!
  前前后后,几乎所有的记者,所有的摄像机,全部开始噼里啪啦地照相,别的选手都快没人关注了。
  事实上,和方若华一起登台的预选赛选手们都停下舞蹈,齐齐看过来。
  这种事情,多少年来头一次发生。
  要知道,省青赛的预选赛,说白了就是热热身,让颂星师们活动下筋骨,连舞曲都没有,还是好几个人一起登台,让观众们看个热闹,那些记者从来不在意,像今天这种热闹场面,真是百无一见。
  黄老得意地捋着胡须笑,哼,总不能只自己一个人受惊吓,也不知道那几个老家伙有没有看到,真该让他们也见识见识。
  预选赛一结束,方若华登时被围住,左右各种声音交杂,她甚至没听见评委宣布成绩,就被教练们拿斗篷一裹,簇拥着狂奔而去,一路走,后面还有好多人在追!
  市青赛时,也有记者来采访过,可哪里能有这样的热闹?
  一帮教练也经验不足,弄得最后差点儿离不开休息室,要不是省赛委的人过来帮忙,还给开了一个后门,她们恐怕还不知道要耽误到什么时候。
  “呼!”
  高亚男这种粗神经都一脸惊吓,一回酒店休息室就关门关窗拉窗帘。
  黄老老神在在,优哉游哉地喝自己的咖啡,回了屋之后才抹了把汗,哭笑不得。
  实在没想到他家小徒弟,居然会在预选赛的时候突然控制星芒外放,他都给吓了一跳,也难怪那些观众疯狂!
  不过,也挺好。
  黄老已经能想象得到,那些老家伙们对他该是如何的羡慕嫉妒……哎,真想现在就看看他们的嘴脸。


第161章 新人
  预算赛自然是很顺利地通过,事实上,省青赛的决赛还没有开始,方若华就几乎算是引起了不小范围的轰动。
  好多颇有名气的报纸连篇累牍地对她进行报道,当然,也少不了小报四下挖掘她的出身来历,巨细无遗。
  在此之前,方若华不为人所知,在此之后,她终于进入大众的视野,宛如徐徐升起的新星。
  当然,她还没办法和世所公认的天才,云庭,郭浩峰这类人物相比,但是已经算是小有名气,甚至还有人无聊,分析了一下各省的新人,方若华赫然在列。
  “看看,看看,他们说你是受星神眷顾的神眷者。”
  因为方若华预选赛上临时改变舞蹈计划,弄得四象所有人都要被关在酒店,决赛之前谁也不许出去,闲极无聊,也不能老打扑克,自然要翻出一堆小报打发时光。
  “别看你的课本了,快看啊!”
  高亚男戳了方若华的胳膊一下,指着报纸上文字,啧啧称奇,“哎哟,以前还真没关注过,原来各省厉害的新人一大堆,看看这个,夏冰,边南省的,在去年之前一直不开窍,但是去年忽然一下子提升速度飞快,一年就从九品到了七品,现在是边南的种子选手。”
  “还有这个,冷兰,京城人,听说是个大家闺秀,也是个新人,在去年拜师林玉生之前没进行过正规的颂星训练,到是有一个启蒙老师,人称神所钟爱的孩子,因为晋升速度快,且没有瓶颈,一路呈现出来的都是飞速上升的趋势……很厉害!”
  高亚男特别羡慕。
  身为颂星师,当然了解突破有多么难,九品到八品,八品到七品,每一次提升都不容易,甚至运气不好,都有可能被卡住,一辈子也迟滞不前。
  就算人人都说低品的时候进步通常很快,但这也是一个相对来说,真要那么容易也就不至于每年都有无数颂星师,无望地被卡在九品,黯然退出了。
  听到女主的名字,方若华抬头看了一眼,不过也只有一眼,时间那么珍贵,怎么珍惜也不过分,何苦去在意这些有的没的!
  说起来,各省的省青赛前后举行,不差几日,每年这个时候,报纸上大部分多报道华国颂星师的新面孔,全世界关注的人都很多,毕竟年轻人代表的才是未来。
  初赛,复赛,一路顺顺利利地过去,方若华一行人都按照齐老师的指导,没有太用力。
  好像其他选手也一样,习惯性地在前面的比赛上保留实力,一来麻痹对手,二来保证自己的体力。
  即便如此,方若华拿的分数也不低,初赛第一名,复赛和省城君澜书院的贺知并列第一。
  至于高亚男……非常不幸复赛的时候没踩准节拍,脚下打滑出错。
  三天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决赛当日。
  方若华一边背数学公式,一边穿舞服化妆,高亚男自己不上场,却紧张得嘴角发黑,看了看四周,惊道:“黄教练呢?”
  “不知道,刚才不还在呢?”
  按照他老人家的话说,区区一个省青赛都紧张,他那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方若华眨眨眼,想起那位老人家特别自然地跟她说:“别说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你去参加比赛,不想拿冠军,还比什么比?在边南的省青赛上,你要拿不到冠军,也别跟我去京城了,去了也没用,只能做陪衬。”
  这话可真够招人恨的。
  方若华听了都哭笑不得,哪个颂星师敢保证自己一定赢?世上那么多厉害的人,就是如今的世界冠军,也不敢保证每场比赛都赢下来吧!场地多种多样,影响因素那么多,就是有实力,都不一定能有夺冠的运气。
  不过,边北和边南确实不是出颂星师的地方,和其它省比,这两个省的省青赛的成绩不算什么,估计就算得了冠军,放在中云,京师那些地方,一样泯然与众,不被人重视。
  但黄老教练直接没了人影,也未免太放松了些。
  事实上,此时此刻,这位黄老正和自己在玉津的老朋友通话,老人家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捋着花白的胡子,笑眯眯地寒暄半晌,故作不经意地道:“正好,我家小弟子在玉津比赛,我也过来了,抽空咱们聚一聚。”
  那边登时传来一声笑,连连答应:“好,有七八年没见了,是该聚聚。”
  黄老心满意足地关掉通讯器。
  那边的老人家这转头和几个朋友通话,把前因后果详细一叙述,噗嗤一声,几个老人家都乐了:“这老小子,瞧他得意的小样儿!”
  这几天,圈子里早传遍了,老黄跑到边北收了一个小弟子,看样子十分喜爱,别管跟谁聊天都要提一嘴,偏偏还装作不在意的模样,百多年的老朋友,谁还能不知道他那性子!
  “看来这小弟子的天分不错,老黄很中意。”
  “老牛,你人在玉津,千万要去看看,别看老黄面上不在意,可你要做得不够好,他能记恨你一年。”
  “我可不敢不去。”和黄老通话的这位扬眉一笑,“老黄会咬人的。”
  开玩笑归开玩笑,但其实大家都很高兴,老黄也不知怎么的,就徒弟缘分差,他又挑剔,不是品行好,天资高的,绝对不愿意将就,一辈子收了三个真传弟子,三个弟子都短命,让他白头人送黑头人,人一下子就垮了,好多年萎靡不振。
  对于他们来说,徒弟那真是和儿女一样,而且自己的传承人,是徒弟不是儿女。真传弟子那才是真弟子,像老黄一辈子记名弟子没有五十也有三十,还有那么几个格外出息孝顺,但在老一辈人看来,没有能传承的真传弟子,他就是没了徒弟,恐怕老黄自己也这么想,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些年放浪形骸。
  “他现在总算能想开了,挺好。”众人都叹气,决定要是他收的小弟子不是太差,大家都扶持提携一下,别让那个老小子太操心了。
  “老黄那脾气,收的孩子差不了。”
  交流完,老牛换了身衣服,叫了辆车,就打算去玉津的天府广场,观看省青赛。
  他也没惊动底下人,就带了两个助手,悄默声地出门,省得闹得动静太大,再惊动了孩子就不妥了。


第162章 得意
  省青赛决赛当日,难得居然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没打雷,没打闪,没下雨,没下雪,碧空如洗。
  一群年年来的老观众不觉吐槽:“看来今天赛场上应该有老天的亲儿子在。”
  往年可没这种好运气,十次里面有九次会赶上雨雪天不说,去年甚至还下冰雹,那些孩子们顶着冰雹跳的颂星舞,连评委都傻了,不自觉略微放水,就是有跳的不标准的,没引来多少星芒的也没被教练教训。
  玉津这边的天气状态很古怪,有时候到了四月份居然还下雪,而且下得不小,省青赛的赛场通常在天府广场绵延六百多平米的冰面之上,今年也同样。
  整个赛场简直是一个冰雪世界。
  方若华她们的休息室也是个雪洞。
  直播间里所有人都已经彻底无语,有几个无聊人士闲着没事干算了算搭建这样的舞台到底需要多少钱,反正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三妹是个有钱人!
  说了跟没说一样。
  为了保证身体适应决赛赛场,所有参赛选手都换上舞服做热身,比赛时用的衣服鞋子都送去赛委那边检查,现在穿戴的全部都是备用物品。
  齐老师有点儿担心:“若华,你的鞋子能不能过关?要不行,咱们只能用原来的舞鞋了,你可别不习惯。”
  “没事。”
  方若华修长的大腿翘到高亚男的肩膀上,左手拿国文课本,右手拿数学练习册,听见齐老师的话,想了想,很郑重地道,“我这些日子两种鞋都试过,穿哪个都不会有问题。”
  齐老师这才松了口气。
  省青赛和市青赛不同,因为是特殊赛场,所以每年各位选手都会推陈出新,弄出一些小装备为自己加分。有些能通过审核,有些不能通过,教练们除了担心自家孩子们的状态,还时不时要为此担忧,真是操碎了心。
  今年看过省青赛的场地之后,方若华就自己去找人做了一双冰鞋,装的是花样刀,为了练习很是费了一番力气,黄老出了大价钱,帮她制作的场地,她自己估算了下,备战省青赛的花费,要超出市青赛二十倍以上。
  如果她的冰鞋不能通过审核,那自己的一番准备可真白费了,不光鞋不能穿,配套的舞服也要更换。
  幸好很顺利,工作人员很快就把舞服,舞鞋都送了回来。
  因为往年就有很多人在冰鞋上做文章,颂星舞比赛说白了还是要看能引来的星芒,装备这东西比较次要,有钱有势的颂协乐意在上面花钱,赛委这边也没什么不同意的。
  齐老师松了口气,连忙指挥人给方若华上妆。自己去认认真真检查装备。
  今年省青赛个人组,四象的颂协只有她一个能参加决赛,其他人都在复赛被刷了下来,团体赛到是突破重围,冲入决赛。
  时间差不多,该方若华做准备,齐老师看着她慢条斯理地调整自己的鞋,越来越紧张,小声跟旁边的助手小王道:“要不还是换回原来的舞鞋吧,这鞋子看着就危险,万一摔了可怎么办?冰面上本来就容易摔跤,受伤可是大事,要影响她将来的。”
  小王也不吭声,反正这位就是太紧张,自己想嘀咕几句。
  果然,没一会儿齐老师自己又改了主意:“训练了那么长时间,还是该让她穿戴自己习惯的装备。”
  董春伟看她的模样就好笑:“看看你,再看看人家若华,人家比赛的不紧张,你这个教练到在那儿瞎紧张!”
  齐老师翻了个白眼:“你就不紧张你家王双?”
  “我可没你那么多事,我们王双这次重在参与,刚才就跟她说了,只要能站在省青赛的星台上,安安稳稳地给我把颂星舞跳完,对于她来说,就是一场胜利!”
  董春伟神色严肃,语气也很郑重,“能取得名次当然很好,但前提是要好好保护自己,一个一辈子都能跳颂星舞的颂星师,比在赛场夺冠的颂星师更了不起。”
  齐老师:“……还是你想得开。”
  她是担忧外界给若华的赞誉太过,如果她这一次失利,观众们会失望,书院会失望,她自己也会失望。
  她到宁愿若华预选赛的时候收着些,发挥不要太好,初赛和复赛不就收得很好,为什么预选赛上非出那种风头!
  当时那一条星芒汇聚的缎带,华美的不可思议,就连她也不由想,这孩子真是得天独厚,老天爷赏饭吃,天生的颂星师,忍不住把所有的期待都往她身上加。
  边北有多少年没有出过这样有天分的新人了,整个边北的老百姓都等着有朝一日,自家的颂星师舞者能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上。
  可是这些期待有的时候也会变成枷锁,捆住孩子们的翅膀,让他们负重太大……
  一路胡思乱想,脑子里乱糟糟的,手臂忽然一痛,齐老师猛然回神就看到董春伟嘴角都被咬出血,眼睛里冒出一团一团的金光,满场的观众静寂无声,上千人的观众席上,竟然落针可闻。
  耳边舞曲悠扬,齐老师一抬头,就见若华在冰面上飞起,一个跳跃,优雅地旋转,特殊的冰鞋在冰面上划出漂亮的弧度,一个接一个星图在她脚下成型。
  满天的星芒飞落,一点点地汇聚,渐渐竟成了一只金色的凤凰。
  齐老师呆呆地看着。
  “呼!”
  满场的观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一瞬间,方若华仿佛骑在凤凰背上,飞跃而起,直冲云霄去。
  那条让众人膜拜的金凤凰,就如她的爱宠,亲昵地和她耳鬓厮磨。
  评委们甚至都站起身来,久久不愿意坐下,一直到方若华行礼,退场,验看星芒的评委还精神恍惚中。
  轰一声,满场掌声顿起。
  齐老师嘴也抖,腿也抖,激动得不能自已,却还是记得冲上前去保护自己被记者给淹没了的孩子。
  “哇呜!”
  直播间里水友们惊叹。
  虽然只能看远景,还不怎么清楚,但是那种壮观的景象依旧十分吓人。
  “三妹用没用替身,我怎么觉得花样滑冰国家级的选手,也就这水平了!”
  直播间里热热闹闹,方若华只是微笑。
  贵宾席上,牛老也咋舌,半天失笑:“老黄那老混球,这回运气不错!”
  他当然不至于和边北的观众一般这么没有见识,不至于因为一个孩子能控制星芒控制得很好,就特别激动,说到底只是个还不到七品的小颂星师。不过得见良才美玉,也不禁心生欢喜,要不是这徒弟是那老混球看中的,他不好意思去抢,还真想拉到自己门下。
  “哎,那老小子又要得意了!”


第163章 师父
  黄老这会儿一点都不得意,仅仅是把他当年在国子监的时候,和媳妇一起称王称霸搜刮来的各种金玉首饰翻出来给自家爱徒挑选罢了。
  “你们女孩子眼光好,看看喜欢哪个。”
  方若华左看右看,也没客气,拿了一对珍珠簪花,轻巧地把头发散开,重新梳了双环髻,插在头上。
  别看这首饰放得时间不算短了,保存的到还好,十分鲜亮精致,连珍珠都不曾暗淡。
  黄老连连点头夸好。
  “我们若华梳头梳得好,不像你师娘,自己梳个头能折腾两三个小时。”
  方若华失笑,要不是经历过北宋这一遭,她也不可能会梳头,不过如今到算得上心灵手巧,什么样的头型也能梳得很好了。
  收拾完收拾,黄老又叫了几个丫头过来,叫了裁缝给若华裁制新衣。
  一边隔着屏风,盯着裁缝给小姑娘量体裁衣,一边道:“过两天跟我进京一趟,我有两册自己画的星图,现在在别人手里,还有你师兄留下的东西,也要拿回来,不能便宜了别人。”
  他絮絮叨叨半天。
  方若华从屏风后面转出,招呼丫鬟去取来一杯热茶,又让人拿来蒲团,接过茶杯,盈盈拜倒,奉上热茶:“师父在上,受徒儿三拜。”
  黄老:“……”
  他愣了半晌,连忙接了茶杯,四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红包,脸唰一下红了,咳嗽了几声:“起来,起来,红包回头补给你。”
  声音里已经透出一股子喜意来,嘴上却还要嫌弃:“你急什么,我打算回京再好好举行拜师礼,不行,回京还是要正经办一次,请我那帮老伙计都来观礼,他们收徒,我送了东西过去,现在咱们不能吃这个亏。”
  方若华失笑,点头应了。
  其实她也没多着急,就是这几天看黄老翻来覆去地想说什么,又好像说不出口的模样,似乎满腹心事,怕他再急出毛病,干脆先顺了他的心意,也省得他整天惦记。
  堂堂一品颂星师,想要什么样的徒弟没有,找比她资质更好的,也不是找不到,现在对她如此上心,那就是天大的缘分,这种时候她可没心思再去矫情一下。
  这一次的省青赛,方若华依旧勇夺冠军,不知多少报纸报道,一时间好像天下人都认识了她。
  但再想向上走,会变得很困难,很困难,边北边南,一个省的顶级颂星师,放在大城市里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像她这样偏远地区的青年颂星师冠军,落到大书院,估计连免试入学的资格都没有。
  每年省青赛都有一个冠军,通常不会有人连续夺冠三年以上,可这些冠军,能走出边北省的又有几个?
  以前那些学长,学姐们,谁不是满腔雄心壮志,然后消磨在可怕的现实中。
  他们中有些出去闯荡了几年,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大部分家乡的颂星师一样,平静地转行,平静退役,即便能留在外头的,也泯然与众,没多少名声。
  方若华这一次没跟随大部队返回云海,黄老特意给方若华请了半个月的假,收拾行李准备去一趟京城,说是收拾,但都是黄老教练在忙活,方若华老老实实待在训练馆训练。
  别管以后如何,今年她最出风头,光是那一场星芒盛筵,就让观众们兴奋不已,训练馆这边通通给她免费,她想用什么设备,都先紧着她用,到是好好享受了一回特权。
  ……
  京城的天灰蒙蒙的,其实没有边北清亮,城墙如此巍峨,让人一见就不免觉得自己太过渺小。
  林东书院
  颂星师协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