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说了这话,方若华干脆就给黛玉收拾打扮出来,带她去宫里赴宴。
  自从去年七月里黛玉除服,方若华就想着要好好打扮打扮她。
  只是黛玉自己还认认真真地在幻真观给母亲抄写经文,连续抄写三个月,期间并不爱出门,把她打扮得再完美漂亮也无人看。
  今年元宵佳节,方若华准备全新的粉珍珠镶钻的首饰,小姑娘向来喜欢素淡清雅的衣裳,今朝也难得穿了大红的袄子,外面搭一件没一丝杂色的雪白狐狸皮斗篷,把她整个身体裹住,露出巴掌大的小脸,越发衬得精致可爱。
  也不知道哪个水友特别能耐,仿照着做出来装扮上,只是穿了一回再也没敢穿。
  有底气穿黛玉穿过的衣服的姑娘,古今中外也少见。
  方若华一路上细细赏了赏黛玉,到让小姑娘有点羞赧:“师姐!”
  “咳,别担心,太后娘娘有了年纪,虽然爱热闹,却总呆不长,一般喝两杯水酒便回去休息,玉儿跟着我便是,不用费多少心思。”
  黛玉轻轻点头。
  一进宫门,自有太后宫里得力的大宫女引着二人落座,方若华如今地位特殊,便是在太后娘娘面前也是上座,除了皇后,便是几位贵妃也离得远些。
  在场的都是人精,谁也不会为难方若华,自然也对黛玉亲近得很。
  一开始她还有点担心碰上三皇子妃,但一坐下,就见三皇子妃等一干小辈离得极远,竟连脸都看不大清楚,一时到不必担忧必须凑一处寒暄。
  太后和蔼可亲,一直笑盈盈的,竟还记得黛玉是花朝节的生日,拉着她的手说了好几句话,还道等她生日,必得给她准备件可心的礼物。
  其他宫妃王妃们自是跟着凑趣。
  一时间整个场面都显得花团锦簇,颇为热闹。
  外面大明宫皇帝也领着众大臣看灯,后头太后领着宫里的女人和诰命夫人活动更多,看灯,听戏,叫了女先生说书,还有教坊司的歌舞杂耍。
  黛玉看了看时间,蹙眉低声道:“今日应是贵妃娘娘省亲之日,什么时候能出宫?”
  不等自家师姐说话,她算了算也知道,必是早不了,贵妃能出宫的时候怕已经很晚了。
  “也不知外祖母等得久了,会不会……”
  过于疲累。
  方若华笑道:“要不我不让你回去,接驾是件麻烦事,那么大的场面,枯等可是十分熬人的。”
  黛玉一时无话,心里又想起那大笔大笔的银子堆起来的园子。
  只为了贵妃娘娘来家一时片刻,便出巨资修建园林,贾家本就入不敷出,这么一折腾,更是内囊空虚,这又有何益处?
  娘娘省亲是大喜事,也是太上皇的德政,但像外祖母家一般,搬空了家业来做这等事,却是着实没必要。
  黛玉正胡思乱想,外面忽然来了个面白无须的大太监,她没注意,方若华到抬头看了看,蹙眉。
  这大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亲信王公公,一直跟着皇帝,不知是什么事,竟让他亲自过来传讯。
  只见这太监上前和太后说了几句话,太后立时变了脸色,但只一瞬间就重新恢复过来,开口道乏了,嘱咐众人继续,自己低声交代了身边齐嬷嬷两句话,便在宫女们的扶持下退走。
  齐嬷嬷也悄无声息地退出去,不一会儿,不动声色地走到方若华身边,低声与她耳语:“真人,太后娘娘请您去后面说说话。”
  方若华点了点头,托了齐嬷嬷一句,让人照顾黛玉,自己就退下。
  她的动作不大,但位置显眼,这一动自是落在不少人的眼里,可在场的谁也不是多话的人,在宫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装瞎子聋子的,多数都活不长久。
  齐嬷嬷领着方若华一离开宴席,脸色就变得凝重,低声道:“真人,三殿下出事了,陛下请您快去看看。”
  三殿下啊!
  方若华一点也不觉得奇怪,随着齐嬷嬷一路穿行,到了大明宫一偏殿内室,就见皇帝和几个老王爷,还有几个看着眼熟的大臣都在,个个神色奇怪。
  皇帝面色阴沉,眼睛似闭非闭,几乎处于狂怒的边界,下一刻就要爆发雷霆之怒。
  一干宗亲大臣人人自危,俱不敢开口。
  方若华见过礼,皇帝深吸了口气:“真人快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皇帝示意下,方若华推开窗向内一看,就不禁扬眉。
  这情况和她想的还真有些不同。
  三殿下乍一看可是没有一点不好的地处,面现紫光,目中炯炯有神。
  只是仔细一看,就见一条黑龙从头到脚环绕其身之上,吞云吐雾,到好像在吃什么东西,偶尔巨大的眼睛睁开,看得人头皮发麻。
  至少外面站着的这一干被卷进此事的宗亲显贵们,就恨不得戳瞎了双眼。
  看到这等皇家秘辛,那能是好事?
  如今也就指望法不责众了。
  三殿下是在宫宴上忽然出意外,动静大得很,里里外外所有人都看了个正着,便是皇家想要隐瞒消息,除非把所有人都给宰了,否则根本隐瞒不住。
  皇帝的神色极难看,轻声道:“刚刚在大殿上,老三身上突然出现黑龙,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老大和老二当场昏迷,几个小的看着也萎靡不振,所以我请真人来瞧一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方若华还未说话,只听屋里三殿下目中有疯狂之意,仰天长啸,声音极刺耳。
  “大殷是我的,我的!老不死的混账,还夸老大勇武,脑袋里生得全是铁锈的蠢材,我看早就眼瞎耳聋了,还霸着位置不肯相让……”
  皇帝一听,胸腔鼓动,恨不得抽剑宰了这个逆子。
  他刚多大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人还没老呢,孽子就想篡权夺位。
  只这儿子多年来都很恭顺,忽然和得了失心疯一般,又冒出这条黑龙,他不免想儿子这是被什么妖邪蛊惑,并不是出自本心。
  方若华却蹙眉,低声道:“陛下,您和诸位大臣们先退到大殿之外,离三殿下远一些。”
  皇帝一愣。
  “殿下身上所缠之龙,只是一虚影,可是威压很重,似乎在汲取陛下身上的龙气,还有我大殷的气运。”
  皇帝脸色骤变,再顾不上其他,连忙后退,一路退出大门,这才冷声道:“如何除去这祸患?”
  他暂且不问黑龙从何处而来,只问如何解决,显然很能抓住重点。
  方若华一时迟疑。
  皇帝急声道:“请真人不要顾忌,只要能解决,即便是会伤了我这儿子,那也顾不得了。”
  儿子他是挺看重,但身为皇帝,和一般的父亲却不同,与他们徒家的江山比,一个儿子,也就没那么重要,失去一个,他还有好几个。
  而且他还年轻,又不是不能生。
  方若华沉吟道:“我手中有一宝剑,还有一块玉石,先拿去挂在三殿下的窗户上,不过这只能镇压一时,还要追根溯源……”
  话音未落,后面又传来几声惊呼,很快就有宫女过来报信,说是三皇子妃身上忽然有鸾凤的图案出现,好多诰命都看得清清楚楚,人人惊讶。
  皇帝的脸色瞬间更难看。


第906章 缝隙
  三皇子身上冒出条龙。
  紧接着他媳妇身上就钻出只凤凰。
  这两口子想干什么?
  收到消息的大臣们背上登时出了密密麻麻一层冷汗,个个低头装醉,恨不得自己今天忽然病倒昏迷不来参加宴席才好。
  当今皇帝还远不到年老体衰的时候,他脑袋上依旧顶着个太上皇,当然不至于现在就开始防备儿子,再过二十年,他哪个儿子要是闹事,说不得他真会昏庸糊涂一回,亲自把儿子宰了。
  就是现在,他脾气不差,没有杀儿子的心,可同样更没有脑子一热,当自己三儿子就是下一个真龙天子。
  那黑龙看起来半点不吉利。
  再加上这孽子说得那些混账话,更是让他气得心口疼,恨不得一巴掌上去扇肿了他的脸再说其他。
  收拾肯定是要收拾了。
  皇帝一字一顿地道:“着人把三皇子妃请到这边来。”
  就和老三放在一在处理便是了。
  等三皇子妃果然被裹挟着到了屋里,众人一看,明明有心理准备,却还是不免心惊。
  和三皇子一样,三皇子妃有点神志不清,眼睛发红,头发略有些凌乱,一只凤凰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她的脸上,身上,时而大一些,时而小一点。
  皇子妃本身更是神神叨叨的,似乎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脸上的表情一会儿狰狞恐怖,一会儿又温柔甜蜜可亲,连伺候她的贴身宫女一时间都不大敢靠近。
  方若华伸手端了杯茶水一茶杯浇过去,三皇子妃打了个激灵,到是清醒了一点,满脸迷惘地抬头,神色恍惚,冷得瑟瑟发抖。
  皇帝不等她开口,便道:“送三皇子和三皇子妃去静室休息,不许外出半步。”
  粗壮的太监也是带着十二分的小心,恭恭敬敬地把人裹挟而去。
  幸好方若华及时奉上宝剑和玉石,宝石刚刚靠近三皇子夫妻,这两个人的身体便一僵,半闭上眼睛,安安生生地消停下来。
  那些跟着伺候的宫人们才松了口气。
  “还望方真人今夜留在宫里,放手处置,若是当真有什么人使了鬼蜮伎俩,寡人必不轻饶。”
  皇帝深吸了口气,目光从儿子的身上收回,尽力和颜悦色地对方若华道,看她点头,这才沉下心送自己母后回宫。
  今夜他恐怕睡不成了。
  皇宫里这些大臣与命妇们,估计也都不大容易睡得着。
  今日正值元宵佳节,又是太后和皇帝同时赐宴,可以说京城里百分之九十的权贵都在宫里,忽然闹出此等事来,皇帝能痛快才怪。
  便是没多少人敢胡说八道,都很有眼力地噤声,奈何皇宫里人太多,嘴太杂,元宵节还未过去,那些回家省亲的宫妃们甚至都没回来,消息已经传扬得满京城都快知道了。
  而且还似是而非,说什么的都有,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
  方若华也没让黛玉走,亲自去安顿好黛玉,还给她挂了两个荷包,荷包里塞了平安符。
  夏蕊和桂荷没跟进宫门,宫里被点重负责照顾黛玉的小宫女恨不得黏在这姑娘身上,显然是觉得跟在黛玉身边,自己要安全得多。
  处理完,已是夜深人静。
  大明宫内依旧灯火通明。
  皇帝神色晦暗,一边等待方若华再次检查三皇子夫妻的情况,一边翻阅一份蓝皮的折子。
  等方若华检查完,认真洗了手,皇帝才道:“真人,可是吴家那邪物附身到我儿身上作乱?”
  方若华也不觉奇怪,皇帝以前不知道,那是他不在意,现在在意起来要查,这等事又怎么瞒得过他。
  “三皇子身上的确有恶念缠身,而且根深蒂固,想拔除非常困难,但只是这点恶念,不可能让一位天潢贵胄遭此劫难。”
  方若华沉吟半晌,“我大体猜到这孽龙孽凤的来历,只是它们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进入皇宫。”
  “若是别的鬼魅也就罢了,像这种厉害的妖物,受到的束缚也极大,大殷是鼎盛王朝,又不在末世,一般的妖物想入皇宫也不容易,何况是它们。”
  “我猜,它们能附身到三皇子和三皇子妃的身上,必然有特别的媒介,三皇子夫妻两个可能接触到了奇怪的东西,必须找到这个媒介,否则我便是一时除掉三皇子身上的东西,用不了多久,它还会出现。”
  “所以,还请陛下允许我搜查三皇子的住所。”
  皇帝神色紧绷,当即大手一挥,直接把禁军统领牛犇给方若华,整个皇宫随她出入,想查哪里就查哪里,连皇帝和太上皇的寝宫也不例外。
  并且,皇帝还亲自跟着,显然对此事十分重视。
  因为针对性挺强,方若华就直奔皇子们住的兴庆宫。
  皇帝的旨意一下,宫里所有成年未成年的皇子们都提了一口气。
  虽说住在宫里,屋内肯定不会放什么犯忌讳的东西,可是皇子们,尤其是成年皇子,哪个没有自己的一点小秘密?平时自己的屋子把得都严,就是藏着点什么也不要紧,如今让外人随便翻找,那是个个都不自在。
  再不自在,看到皇帝的舆车也在,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地装乖巧,没有半句反对。
  好在方若华直奔三皇子的住所,众人暂时都松了口气。
  进了三皇子的寝宫,方若华大体一打量,就觉得这屋子着实富丽堂皇,每一件用具摆件都特别精致,连皇帝看了也不禁挑了挑眉。
  他当然不在乎自己儿子用点东西,只是平时他这个三儿子表现出来的爱好,可没有这么富丽。
  不多时,方若华从书房搜出一堆美人折扇,看墨迹很新鲜,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三皇子画的,别说,皇子的画技还挺好,这消遣也有意思。
  皇帝看了看,没说什么,到是守书房的太监宫女脸色都吓绿了。
  三皇子的寝宫被翻了个底朝天,什么要紧的东西也没翻出来。
  当然,这要排除掉三皇子自己的小私账本,还有历年给他送礼的大臣们的礼单,甚至包括一些他私底下记录的大臣相关黑账单。
  其中有好大一本册子,都是江南那边富商孝敬的东西。
  这些藏得很是隐秘,全搁在三皇子书房的书架上,封皮都是些寻常书籍,就是有人进入书房都不会翻阅的那类书。
  三皇子可能觉得很安全,但谁让他倒霉,竟碰上一个也喜欢这么藏东西的方若华。
  “没有啊。”
  不光是她,就连皇帝心里也一跳,略略蹙眉。
  方若华轻轻敲打手心:“三皇子和三皇子妃同时中招!”
  想了想,她径直走到三皇子妃的床榻边上,掀开被子,拆掉枕头,立时在床上发现一个暗格,轻轻打开,只见里面隔着一对儿荷包。
  荷包做得非常精致,用的料子都是贡缎,连寻常的妃子那儿也见不着,针线也相当细密。
  御前侍卫和总管太监齐齐护着皇帝向后退了一步,个个神色戒备。
  方若华直接拿剪子拆开,轻轻抖了抖,里面就调出来一块玉璧。
  龙凤呈祥的玉璧,乍一看光芒流转,一面绘龙凤,另一面刻着一行小篆。
  此时天色已晚,直播间水友们除了几个夜猫子还在坚持,其他人都睡下。
  就这几个夜猫子还被一块玉璧给勾搭出来,纷纷道:“难道是通灵宝玉?”
  “应该说是通灵宝玉的仿制品。”
  “呸呸呸,通灵宝玉这么大?比成人的手掌还大了,婴儿那张小嘴怎么含起来的?”
  “问我我问谁,这也是红楼一大谜团好吗?”
  “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一样也不符合,你们别胡说。”
  一干水友们嘀嘀咕咕,嘀嘀咕咕,方若华神色却凝重至极,甩手将玉璧扔进旁边的炭炉。
  在场的宫女太监本能地低呼,随即又闭嘴,皇帝轻声问:“这玉璧可有问题?”
  他话音一落,就见炭炉一震,哐当一声倒地,里面钻出两道青光,但转瞬消失。
  皇帝惊道:“怎么回事?”
  方若华叹气:“如果它的确是我想的那个东西,恐怕若华力有未逮,一时很难根除这邪祟了。”
  想了想,让人回幻真观取了一些古籍过来,翻开她折叠的那几页,指给皇帝看。
  皇帝捧起书本细读,一开始还漫不经心,越读,神色越是凝重。
  相传昔年昆仑西王母座下有一对坐骑,龙名章和,凤为青园,二者拥有祖龙、祖凤的一丝血脉,出身来历都非同寻常。
  二者朝夕相处,渐生情愫,又兼思凡,便离开西王母,相约到昆仑隐居。
  西王母仁慈,对它们两个并未追究,可多年后,二者受心魔困扰,竟下凡兴风作浪,扰乱人间秩序,以至于天灾频发,生灵涂炭。
  昆仑之巅有城白玉,内居仙人无数,其中剑山玄微长老,乃是其中的佼佼者,怜悯世人,遂入凡间,以自身血肉祭锁妖塔,降服了这一双龙凤。
  这位帝王就是以前不怎么相信鬼神之说,可这些年桩桩件件,确实让他不能不信了。
  今日亲眼见到自己儿子和儿媳妇身上的异象,脑子里早就有诸多揣测,现在方若华让他读了这么一通古籍,心中不禁忐忑。
  “还请方真人明言。”
  “我也只是怀疑,也许锁妖塔的封印已经松动,昔年的章和和青园重新出世,听闻人间王朝的龙气,能有助修炼,尤其是对龙来说,算是很不错的补品。”
  几句话,皇帝的神色也微变。
  大殷自立国以来,皇帝们遇见过许多麻烦,什么地方叛乱,敌国入侵,后宫乱政,大臣篡权,他自登基以来,最大的麻烦是太上皇总要忌惮儿子年轻力壮,时有嫉妒,还权欲较重,始终不肯完全放权,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还得担心什么龙啊凤啊一类传说中的东西跑来吞噬他们徒家的龙气!
  皇帝忍了半天,才没失态。
  方若华轻声道:“陛下先不必忧心,看它们残留的气息,如今它们的本体肯定不在皇宫,只是一缕残念在此,只有心魔缠身,心中恶念恒生之人,才会受它们控制。”
  “说来还算幸运,陛下和皇后都属心志坚定之辈,心中并无缝隙,章和和青园入宫,怕是对陛下无可奈何,这才退而求其次,去寻三皇子和三皇子妃。”
  皇帝愣了愣,失笑:“我到该庆幸不成?”
  是不是还要感谢一番这个蠢货儿子?
  此时,外面一宫女神色惶恐,连滚带爬地冲过来,在外面便让人拦住,还是急声道:“陛下,陛下,三殿下吐了好多血,三殿下昏过去了。”
  皇帝心里一堵,虽然恨儿子不争气,但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还是不耐烦地挥手让人去叫太医,又叹了口气,追问道:“无论这邪祟是什么,是否有办法除去?可有防御之法?”
  方若华也不卖关子,只道:“彻底根除掉它们,还得容我想想,求教一下白玉城的仙人,至于现在,就请陛下让京城诸道观多制护身符,宫中人手一枚,且多吟诵经文,另外我会清理一下皇宫里的阴晦,让其无处藏身。”
  “若是当真是锁妖塔封印坏了,那恐怕不只是章和、青园,还请陛下提高警惕,切莫让些不入流的东西侵扰京城才好。”
  她这么一说,皇帝更紧张,沉默良久,猛地一拍桌子:“混账东西,这等肮脏物是何处来的,查,给我仔细查!”
  方若华这回其实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是皇帝对她更为尊重,她当晚就和黛玉一起留宿宫中。
  她们两姐妹睡得到不错,却隐约能感觉到整个皇宫都躁动得厉害,哪怕睡着,也能感觉到那种紧绷的状态。
  第二日,方若华便携黛玉一起告辞离开,皇帝犹豫了下,到没有非留人,反而亲自派人派车,送二人离去。
  黛玉稍稍松了口气。
  显然她是半点都不喜欢皇宫。
  临去时,没想到宫里两位公主,平远公主和平真公主竟然都来相送,说话还非常客气,骄横的平真公主也有些萎靡不振,低着头很柔顺的模样。


第907章 害怕
  方若华携黛玉登车,回首见平远公主抬头看她,神色间尽显忧虑。
  平真公主看起来却到像是在害怕什么东西,安安静静的。
  她当初对方若华充满不屑,短短时日不见,这不屑已是一扫而空。
  还未出发,平真公主忽然小追了两步,一伸手竟拉住车窗,急声问道:“真人,那块儿玉璧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难道不是和合玉璧?不是求子孙绵延的东西?”
  她语速极快,声音颤抖,方若华一眯眼:“公主为何如此说?你见过不成”
  平真公主一愣,板起脸:“无意中见过一次……上面不是写着百年好合,子孙绵延的字样?”
  那到真是。
  方若华对小篆还是比较熟悉,上面的字的确是这些意思。
  平真公主神色紧张,方若华却并未多问,只是道:“那是块儿凡人不能沾染不能碰的东西。”
  说完,就与黛玉一起驱车而走。
  平真公主身体陡然一颤,一时竟呆愣当场。
  宫中这位三殿下夫妇分别被看押在鹿苑的静室内,静室以前多是宫人们抄写宫规经文所用,如今供奉了真武大帝等几位神仙。
  皇帝心中也有不安,直接把自己的儿子搁在神仙的眼皮底下,再加上方真人的法宝镇守,他才放心。
  天色一明,三皇子忽然醒转,睁开眼的一瞬间,脸色就变了又变。
  他那会儿的确是神志不清,整个人好像处在梦幻中一般,做梦梦到了自己抓住整个大殷的兵权,满朝文武爱戴,皇帝被他架空,皇位唾手可得,他胸中既有疯狂又有畅快,那畅快是二十年来从没有过的。
  此时他清醒,对那一切静都记得。
  许久许久,三皇子静静躺着不动,只觉得身上的冷汗细细密密,整个身体都凉了。
  闭了闭眼,他勉力振作,目中露出阴测测的光芒,用力咬住嘴唇,心中大恨:“究竟是谁害我!”
  他可不相信他会突然魔怔。
  “嗤!”
  半空中忽然传出一声轻笑。
  三皇子死死盯着窗边一个乌发蓬松,脸颊雪白的美人,只是这美人若隐若现,双足并不落地,而且这张脸他再熟悉不过,那是早该下地狱的恶鬼。
  努力伸手握住从白云寺高僧那里求来的佛珠,厉声道:“鬼?你活着尚且受我摆布,你死了又能如何,你最好别想着招惹我,否则我必要让你的魂魄永不超生,受尽苦楚,让你恨不得魂飞魄散!”
  那美人冷笑:“世间就真有你们这样的恶人,自己做错了事,还这般理直气壮的。”
  三皇子抓起佛珠,一字一句地吟诵佛经,再不说话,可他心中却只觉自己最近运气不好,至于说错,他自是没有错。
  身为天潢贵胄,堂堂皇子,他要什么就有什么,有点特殊的癖好,玩一个民女,算得了什么?
  他不是不后悔,只是他后悔的从不是自己的那点癖好,只是他当初对鬼神还认不太清,处理得不够干净,以后再弄死了人,也必要对方魂飞魄散,以免兴风作浪。
  他还后悔自己动作太慢。
  吴家的吴天宝一出事,他就知道有什么脏东西缠上了他们,他为此还调查过幻真观的那个方真人,知道方真人软硬不吃,是个难缠人物,为此还把主意打到方真人在京城唯一亲近的师妹身上。
  “可惜……”
  可惜他顾忌重重的,动作太慢,也是因为已经从白云寺取了护身圣物,又对这些邪祟估量不足,这才导致自己栽了这一回。
  三皇子心中愤怒,脑子到越发清明。
  不能认输,他还没有输,身在皇家,就只能争,拼命地争,绝不能后退。
  三皇子的精气神恢复得很快,到是三皇子妃一清醒就宛如枯木一般,陷入深深的绝望中,短短时间整个人老了好几十岁,似乎和活死人也差不多。
  他们夫妻在宫中被禁锢,对外面的一切毫不清楚,却不知道有关他们的传闻,在宫外到处都是,而且截然不同。
  有人道三皇子不检点,沾染了邪祟,如今邪魔附身,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一关。
  当然也有人说三皇子乃是真龙转世,下一任君主一定是他。
  连三皇子妃都命格贵重,乃是天生的皇后。
  不过,三皇子这会儿大约也不想要这类夸赞。
  只是满朝文武里面,聪明理智的那一部分,当然是一听见此等传闻就心里一咯噔,努力和三皇子把距离拉远一点,生怕他连累自己。
  但总有些蠢货,或者是已经和三皇子搅在一起的那些人,不得不去当一个蠢货,也许还在心中窃喜,觉得这是上天给的一点预兆。
  甚至还有愚蠢到家的白痴,上折子给皇帝说起立储之事,虽然没明说,话里话外的都是些上天给出吉兆,三皇子该当太子的话。
  皇帝对这种东西,那是连理也懒得理一下。
  方若华听说这事之后,忍不住一本正经地和黛玉科普了一回宋朝。
  只说在宋朝某一段时期内,大臣们才有这么大的胆子,上书逼着皇帝立个储君什么的,完全不当回事,皇帝一般都老老实实听着,哪怕不乐意,回头也要安抚安抚大臣们。
  目前大殷朝的皇帝,可没有唾面自干的本事。
  黛玉听了一连串的故事,心中不禁对那位被大臣喷一脸吐沫星子也不当回事的皇帝特别有好感,连连感叹:“那一定是一位千古明君!”
  呃,那到不至于。
  这些是后话,且说此时,方若华扔下皇宫里一应事务,一路回幻真观,想了想从车厢的顶部取出一盒,递给黛玉。
  “这里面有一些护身符,是我多年来积攒的,玉儿你拿回去给贾家的姐妹们分分,最近一段时日不要四处走动,我怕京里不太平。”
  黛玉一怔,心下奇怪,却还是好好收了盒子。
  回到贾家,黛玉把手中的盒子细细把玩,只觉得触手温润得很,似金非金,似玉非玉,握在手里很有一点份量,不看里面的东西,只看这盒子也不像俗物。
  这些年来,她总得师姐照拂,得了不知道多少世间罕见的珍奇异宝,就连她的身体也全赖师姐照顾,才能如今日一般健康,她总想着,有一日也愿意为师姐做点事,只是她能为师姐做什么呢!
  一路多思虑,回屋便见宝玉立在她门口转圈圈,蹙着眉,揣着手,一脸痴相,愁眉苦脸,不禁失笑:“宝玉,你这是又怎么了?”
  宝玉一见黛玉,到是忧思消去一大半,只还是叹道:“不知何时还能再见贵妃姐姐,哎,姐妹们在一处热热闹闹的有何不好,为何非要散了去?袭人家里也要赎她出去,我是万万不肯的,她也去了,大家都去了,只剩下我一个孤鬼儿,还有什么意趣!”
  黛玉心知他又犯了痴病,摇头道:“袭人的心我知道,她必是舍不得你,去不了。”
  一看宝玉眉眼舒展,黛玉又好笑,贾府的丫鬟们一听要出去,就和要了自己的命似的,袭人又如何肯走?
  与宝玉说了些闲话,三春和宝钗也都到了,黛玉便正好取出师姐给的护身符分与她们。
  一听是方真人所赠,连宝玉也细心佩戴上,事实上只要是漂亮女孩子赠送之物,宝玉都珍惜得很。
  方若华送完黛玉,便径直回了幻真观,一回到观内,还未与白玉城联系,林如海的信到是先到了,只说路上遇见点变故,恐怕要晚几日入京,到没说别的,只说请她这些时日多关注黛玉,并告诉黛玉,他一切安好,让女儿静候,不必忧心。
  把信给黛玉一行人送去,方若华才写了封信,着人传回白玉城,如今她有些月凛真人的记忆碎片,到是知道白玉城的传信方法。
  写这封信,既询问锁妖塔的现状,也说说她在宫里见到的那东西。
  那块玉璧她自己分辨不清楚,但宇宙商城的高人愿意出三万两银子收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