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每次都是我躺枪-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考虑到自己是个三岁娃,让宫女们抱着跑太远也不现实,而且这是宫里,又不好乱闯,因此钱浅在77选的卡位点中,选取了距离御花园很近的一个位置。
  长长的宫巷,月蕊将钱浅抱在怀里,而月灵则指着宫巷的尽头轻声细语的向钱浅介绍这条路通向哪里,而钱浅,一脸可爱的微笑,各式各样的童言童语和孩子才能想出来的奇怪问题一股脑的冲月灵招呼过去。
  她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拖耗时间,还好77干别的不行,监控、追踪和计算这几样从来都很靠谱。大约一刻钟之后,钱浅看见一个小男孩从一处岔路转过弯来,走上了这条长长的宫巷。
  小男孩是自己走路,并没有乘轿撵,他的身后只跟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內监和两个宫女,排场上还不如钱浅这个假公主。
  没有多大功夫,小男孩就走近了,那是个漂亮的孩子,有些婴儿肥的包子脸,但是有个尖尖的、精致的下颌,大眼睛,天生浓眉略微上挑,高鼻梁,红红的小嘴,气色看起来不错,穿着也华丽,看起来小日子过得不错。
  看清楚穆熙敬的脸时,钱浅就在不断感叹,所以那些破故事都是骗人的吧?!不讨皇帝喜欢的妃子和皇子,备受虐待,吃都吃不饱,这些桥段一定都是蒙人的吧?这孩子看起来好得很呢!
  穆熙敬远远的就看见两个宫女抱着个小女孩在宫巷里,一名宫女正指着远处高高的角楼说着什么。
  穆熙敬原本没太在意,也许是哪个王妃带着孩子进宫给皇太后请安了,皇帝的几个兄弟老婆都不少,小小的穆熙敬也搞不清自己那些王叔到底有多少孩子,堂兄弟姐妹们他也不是都认识,至少眼前这一个,他没见过。
  穆熙敬走近钱浅,带着几分好奇打量了她几眼,圆脸大眼,长相没什么特别,跟其他小孩一样,穆熙敬只看了一眼就不太感兴趣了。
  看见穆熙敬走近,月灵和其他宫女齐齐弯身行礼,只有抱着钱浅的月蕊还站在,但也将头低低垂下表示恭敬。她们虽然没见过十六皇子,但也知道一身锦袍带着內监和宫女在宫巷里行走的男孩,一定是哪位小主子。
  而正在这时,被月蕊抱在怀里的钱浅眼睛张得大大的,突然冲穆熙敬一乐,一张嘴字正腔圆的吐出两个字:“哥哥!”
  穆熙敬一愣,微微蹙眉望向钱浅,这到底是谁家孩子,哪个王叔的小女儿吗?
  看见穆熙敬没说话,钱浅仗着年纪小,开始不要脸的想要赖上他,她双手向前一伸,直冲着穆熙敬的方向,笑眯眯的补了一句:“哥哥抱!阿满要抱!”
  跟在穆熙敬身边的小內监很机灵,怕钱浅冲撞了自家主子,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带笑,但语气却不太恭敬地问道:“这是哪家的小姐,被姐姐们带着逛呢。姐姐们小心些,莫要冲撞了十六皇子,仔细太后娘娘怪罪。”
  “还请十六皇子恕罪。”月蕊抬起脸,压根看都不看那小內监一眼,直接抱着钱浅冲穆熙敬弯身行礼:“咱们敬和公主入宫时日还短,怕是有些不习惯,想是认错人了。”
  入宫多年的月蕊当然也很机灵,几句话说得不卑不亢。不讨皇上和皇太后喜欢的皇子身份高些没错,但她的主子也是皇太后亲封的公主,亲疏上虽然比不得皇上亲生的皇子,但受宠程度不差的。
  “原来是敬和公主。”小內监立刻见风使舵的咧嘴笑起来:“看来公主这一句哥哥倒是没叫错。”
  “皇子不怪罪就好。”月蕊又恭敬的弯了弯身,没多说一句废话。
  而钱浅,则很是执着的冲穆熙敬伸着手,继续笑眯眯的要求:“哥哥!抱!”
  原来是那个刚刚进宫的卫国公的嫡孙女啊!穆熙敬有些了然的又打量钱浅两眼。卫国公的嫡孙女被封为公主算是朝廷大事了,穆熙敬不可能不知道。他还知道敬和公主进宫当天,父皇的妃子们大多跑去皇祖母那里去看新进宫的小公主。
  穆熙敬还知道四公主和六公主也去了,连十七皇子也被许贵嫔带着去了,当天没人通知他,所以他自然也没去。这种事,一般没人会想到找他去,人人都知道父皇和皇祖母不喜欢他不是吗?
  钱浅努力挣了几下,示意月蕊将自己放下地,一下地,她就小短腿使劲倒腾,直冲着穆熙敬冲了过去,脸上依旧笑嘻嘻,但是语言很贫乏,还是那句万古不变的:“哥哥!”
  穆熙敬看来并不想招惹钱浅,他身子微微一偏,看起来想要躲,但钱浅怎么可能让他躲过去,反正她又不是要投怀送抱,只要拉住人就可以。她将小手伸得长长的,位置巧妙的截在了穆熙敬躲避的方向,一把抓住了他的袍子。
  真讨厌!!穆熙敬垂眸看着抓住自己袍子的小手,很有将那只手掰下来的冲动。但是他不能!他不能做这样的事!他已经足够不讨人喜欢了,不能做出任何出格的事,以免落人口实。
  穆熙敬是个六七岁的小孩子,就算心思再深沉,也毕竟还小,他眼里一闪而逝的不耐烦被钱浅敏锐的捕捉到。完了……未来的皇帝陛下很显然很不待见自己,发现这个事实后,钱浅很是郁闷。
  这一次偶遇,以穆熙敬的嫌弃告终,钱浅也不敢太过分,生怕更加讨人嫌,她决定还是不急,慢慢来,先混个脸熟再说。
  

第1164章:皇上,请您尽快回宫(11)
  几乎是同一时间,从弘文馆放学回家的秦霆煜跟着父母去赴宴。他是去卫国公府赴宴,头一天卫国公的小孙女排场很大的进了宫,卫国公府要连着宴客三天以谢皇恩。
  秦霆煜不太喜欢跟着父母赴宴,他的祖父前年去世,父亲袭爵后对他的教养突然严格了起来。秦霆煜知道,这是因为他以后也会袭爵,要成为靖国公府的顶梁柱。
  秦霆煜每天的生活其实很规律,每日一早起来,弘文馆读书,接着回家,父亲延请了有名的武师在家里教他基本功,父亲说他还小,等他长大一点,父亲会亲自教授他骑射武艺。
  靖国公掌兵符,未来的靖国公必须要是个优秀的将军,这一点秦霆煜从小就知道。所以他不喜欢赴宴,总是浪费许多时间,不过如果是去卫国公府,倒是还能接受。
  卫国公也是军将出身,与靖国公府当然交情不错。不过卫国公以前只是边将,立功被封公爵也就是近十来年的事儿,底蕴上总是不如军将世家的靖国公,因此虽然看起来两家都是公府,但地位上还是有些微差别。
  虽然地位上稍有差别,但作为朝中唯二军功出身的公爵,卫国公府和靖国公府交往还是颇多,秦霆煜这也不是第一次去卫国公府赴宴了,他每一年总要跟着娘亲去个几回,卫国公家里的小孙子顾凭澜跟他年岁相仿,两人玩儿的倒是挺好。许久未见,秦霆煜倒也有些惦记自己的小伙伴。
  秦霆煜随着父母到访卫国公府,却发现自己的朋友顾凭澜有些蔫蔫的,并没像平时一样热情的迎上来,拉着他一起玩。
  外头官人们开席,靖国公夫人直接带着秦霆煜到了后宅。卫国公夫人在花厅开宴,招待各府夫人,因为瞧着秦霆煜有些无聊,因此卫国公夫人特意招手叫过来自己的孙子,轻声嘱咐了几句。
  被祖母嘱咐了的顾凭澜一脸闷闷的去找秦霆煜,带他去自己的院子逛逛。但实际上,顾凭澜没什么心情招待自己的小伙伴,他的妹妹被人抱走了,他正在伤心难过中。
  秦霆煜当然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仔细观察了一阵顾凭澜的表情,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阿澜,你今天怎么了?一直闷闷的,心情不好吗?”
  秦霆煜不问还好,这一问刚好戳中了顾凭澜的伤心事,害他眼圈都红了。他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很争气的没掉眼泪,但是声音里已经带了浓浓的哭音:“我妹妹……我妹妹进宫了。”
  “我知道啊。”独生子秦霆煜其实不太理解顾凭澜到底在难过什么,而且他其实之前也没见过顾凭澜的妹妹:“你妹妹被皇太后认了孙女,以后就是公主了,这是好事。”
  听秦霆煜说妹妹进宫是好事,顾凭澜立刻有种不被理解的愤怒,他红着眼睛怒瞪了秦霆煜很久,最终还是牢牢记住祖母的嘱咐没有发脾气。虽然没有当场跟小伙伴撕逼,但是七岁的顾凭澜还是有些气不平,他低下头有些恨恨地嘀咕了一句:“阿满是我妹妹!明明就是我妹妹!”
  看到顾凭澜这副模样,秦霆煜立刻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己的朋友,只能沉默不语的垂下头。原来阿澜的妹妹对他这么重要啊……秦霆煜默默地想,那个叫阿满的小丫头应该……也就是两三岁吧?大概是个可爱的小娃娃,所以阿澜如此舍不得和自己的妹妹分开。
  钱浅是不是可爱,这件事见仁见智,至少宫里的穆熙敬觉得她一点都不可爱。普普通通一个小丫头有什么稀奇的?没错,小丫头长的是不错,可是宫里的孩子哪一个不是漂漂亮亮?就连他几个皇叔家里的女孩子也都是不差的,跟那些正经公主郡主一比,这个敬和公主长得也没啥特别,比他的七皇妹差远了。
  大概……也许……唯一的优点,就是这这敬和公主挺爱笑,看起来喜庆。其实还有另一个优点,但穆熙敬私心里非常不想承认,那就是敬和公主是宫里唯一愿意接近他的孩子。
  宫里孩子难养活,但活下来的也还有五个皇子六个公主,有些年龄差的太远暂且不理论,但只说和穆熙敬同年的十七皇子,还有比他大一岁的五公主和比他小不到两岁的七公主,其实也都不太爱搭理他。
  父皇和皇祖母不喜欢他,人人都知道,所以大家都不怎么待见他这个没有生母照拂的皇子。不过倒也没有人明着欺负他,其实说起来已经成年的几个皇子对他很好,但是舅舅已经早早提醒过他要注意了。
  皇长子和皇后娘娘亲生的三皇子会对他好,无非是因为他亲舅舅是大司空,虽然他没生母照拂,但外家也是强势的。
  生为帝王之子,穆熙敬当然不傻,没有生母照拂,让这个孩子早早懂事,心里明镜一样,只是许多事他不说而已。
  他知道宫里唯一一个没有任何目的,单纯想来找他玩的人,大约就是这个三岁左右的外姓公主了。因为她在这个宫里,地位比他还要尴尬。
  收养来的功臣家的后嗣,身份上比真正的天家子女差一截,虽然极其受宠,但宫里的孩子其实也不大看得起她。毕竟他们这些皇子皇女才是正经主子,而这个小丫头,只是被皇祖母硬抬举上来的臣下之女。
  说起来,其实连穆熙敬本人都有些不大看得起钱浅,这一点钱浅心知肚明。古代位面就是这样,阶级观念极其严重,人们从生下来那天起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这样的观念教育,顽固到几乎深入骨髓。
  不过钱浅无所谓,她是来做任务的,又不是来闹阶级革命的,穆熙敬是不是看得起她钱浅觉得不重要,只要他能习惯自己总在眼前晃悠,接受自己这个地位与他不太平等的小伙伴就好。就好像许多皇子陪读都与自己的小主子相处不错,钱浅也期盼自己这个“皇子陪玩儿”能与未来的皇帝相处得和谐一些。
  

第1165章:皇上,请您尽快回宫(12)
  宫巷拐角处,穆熙敬转过弯来看到一身柳绿鲜艳春装的钱浅,几乎已经无奈。就没见过这么执着的小丫头,执着的每天在他放学路上等着,执着的扯着他的衣角叫哥哥。好在这小丫头还算知分寸,一般若他不太搭理她,她也知道乖乖回去,从不会没完没了的粘着人。
  后来穆熙敬身旁的小內监去找敬和公主的宫女打听过,宫女们都说敬和公主这么执着的粘着十六皇子,大约是因为卫国公有个跟十六皇子差不多大的孙子,公主进宫前真有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哥哥。
  顾凭澜,穆熙敬知道这个人。去年年底宫中赴宴,卫国公夫人是带着孙子来的。整个宫宴上差不多大的孩子就那么几个,穆熙敬都知道,但没跟他说过话。
  那天宫宴,穆熙敬看到自己的十七皇弟倒是很主动的跟几个年纪相仿的臣下之子打了招呼,似乎也跟那个顾凭澜,还有与顾凭澜时时在一处的秦霆煜说笑了一会儿。当时舅舅对十七皇子和许贵嫔的评价是什么来着?似乎是跳梁小丑……
  穆熙敬看着一身绿衣的钱浅,一脸老成的摇摇头。没想到啊,时间不过半年而已,顾凭澜的妹妹居然跑到了宫里,成了公主,还天天粘着他叫哥哥。
  “我说过多次,”穆熙敬盯着钱浅一脸认真的纠正:“我不是你哥哥。你应该称我殿下。”
  钱浅瞪大眼,默默无语,一副乖巧但完全听不懂穆熙敬在说什么的模样。穆熙敬瞧着钱浅这张呆萌的脸,心塞的叹了口气。
  钱浅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她当然知道穆熙敬说得对,她应该称穆熙敬为十六殿下,皇帝的子女,她都应称殿下。虽然她这个冒牌公主也被宫女內监称作殿下,但还是有区别的。
  最大的区别就是下给卫国公府,封她为公主的那张圣旨。那是一张很讲究的圣旨,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是皇太后要认她为孙女,所以给了公主的封号。
  没错,在宫里,她只是皇太后的干孙女,并不是皇帝的干女儿,皇上可没打算给自己添个便宜闺女。
  区别在于,钱浅见皇太后可以称作皇祖母,但见了皇上,还是要叩头称圣上的。皇后娘娘对于钱浅来说也只是皇后娘娘,是需要叩拜的对象,皇帝的子女也并不是钱浅的兄弟姊妹,而是需要仰望和尊敬的天家之子。
  皇太后和皇帝的目的就在于此,提醒钱浅乃至整个卫国公府,她能生活在宫里,能成为公主,完全是因为皇家的恩赐。
  所以没错,钱浅的确该称呼穆熙敬为殿下,每次见到他都应该恭恭敬敬的行礼,不过……谁让她目前只有三岁呢?没人会跟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尤其这孩子还是皇室特意抱进宫,用以邀买人心的道具。
  她是个如此重要的道具,因此钱浅确定,至少目前,在她懂事以前,穆熙敬不会因为她对他的称呼问题太过计较。她要趁着现在,尽快跟这位骄傲的皇子殿下、未来的皇帝,建立相对友好的关系。
  其实说起来,钱浅巴结未来皇帝也没啥太好的手段,她也不能太招人烦,因此只能每天堵在穆熙敬放学路上,笑嘻嘻的叫几声哥哥,偶尔扯个袍子,将自己得来的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上供而已。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穆熙敬对于钱浅拿给他的任何东西都是拒绝的。不论是番邦进贡的珍奇果子、皇太后赏赐的新鲜玩意儿、还是各宫娘娘小厨房里出来的各种零嘴吃食,穆熙敬一律很有礼貌的拒绝。
  穆熙敬这个态度钱浅一点都不意外,宫里的孩子一贯谨慎,从小就知道外来的东西一定是不能拿不能吃的,穆熙敬虽然没有生母照顾,但一定也有人嘱咐过他。
  况且,刨去这一层,人家穆熙敬是个皇子,就算亲娘去世了,但吃穿用度上也没人敢亏着他。钱浅知道,自己的这些东西,在穆熙敬眼中根本算不上稀罕,但她还是每天都带点东西过去,像是上供似的,拿出来给穆熙敬。穆熙敬接不接受这些东西钱浅完全不在意,她只是要表达一个友好的态度而已。
  其实事实也不完全向钱浅想的那样,她拿出来的这些东西,穆熙敬是警惕或者是不稀罕。一开始警惕穆熙敬当然是警惕的,但时间长了,也疲了。就算是在宫里这样险恶的环境成长,但他也只是一个七岁孩子,真的不可能像个机警的成年人一样时时保持紧绷。
  穆熙敬没有生母照拂,吃穿用度虽然不缺,但那些少见的稀罕物件也从来轮不到他,因此其实钱浅拿来与他分享的这些东西,对于这个七岁的小男孩来说,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只是穆熙敬知道,这些东西他不能要!别人给的东西他都不应该要。
  穆熙敬的拒绝很执着,但比他更执着的是日日来上供的钱浅,终于在三个月后,重阳节的日子,穆熙敬败在了钱浅的糖衣炮弹之下,第一次接受了钱浅拿给他的金笼鸣音鸟,还和钱浅一起分食了太后娘娘赐下的一盘菊花糕。
  重阳节,在这个位面是个重大节庆,百官放假,皇上都要坐着御辇出游。当然了,皇上出游也不会走很远,只是在京郊玉央宫逛逛,象征性的登个山而已,来去几天。
  皇上出游,受宠的嫔妃带去一群,皇子皇女跟去的也不少,但这种事从来都轮不到穆熙敬,他年年都是留在皇宫里过重阳。
  往年,重阳节玉央宫之行,其实太后娘娘也会去。这算是重大节庆活动了,因此各个王爷都会带着王妃子女随行,太后娘娘按惯例会在玉央宫设宴,将自己那些往日轻易见不到的儿孙们都叫到眼前来热闹热闹。
  重阳节别宫之行属于皇室家庭聚会,算到哪去都轮不到钱浅这个外姓人,因此她原本就不可能去的。只是这一年,不仅钱浅没去,连太后娘娘都留在宫里了。
  

第1166章:皇上,请您尽快回宫(13)
  太后娘娘毕竟年纪不小了,在这种古代位面,活到接近七十岁已经算是高寿,年纪大了,身体逐渐衰败,入秋之前闹了一场病,虽不严重,但也缠缠绵绵拖了将近一个月才好,因此这次重阳节别宫之行,太后娘娘就没有去。
  那次病愈后,太后娘娘很长时间都精力不济,一天到晚就只在榻上歪着,也只是在钱浅和其他皇子皇女们去请安的时候,打起精神说笑一阵子。
  大约是人老了都会喜欢小孩子,而钱浅又是太后娘娘眼前这群孩子里年纪最小的,所以自打太后病愈后,倒是老叫她在眼前陪着。
  钱浅乖巧听话,又可爱,太后当然很喜欢,总是会赏她些好东西,有时候还会留她在宁寿宫里吃饭。
  重阳节那天,太后宫里的宫女一大早就来传话,叫钱浅早些去宁寿宫。月央她们不敢耽误,赶紧把钱浅叫起来,给换上了喜庆的衣服,一路赶着去了宁寿宫。
  这一日太后娘娘倒是心情很好,虽然没去别宫,但也把留在宫里的孩子都招到眼前来看看,但其实留在宫里的孩子一共只有三个,年底就要出嫁的四公主、钱浅还有穆熙敬。
  只是太后娘娘似乎将穆熙敬这个孩子给忘了似的,叫到眼前来的只有十六岁的四公主,另外就是三岁半的钱浅。
  虽然人少,但太后娘娘还是兴致很高的整治了一桌小宴席,让钱浅和四公主都留在她这里吃饭,还把自己积年攒下的珍奇玩意儿拿出来几样,分给两个孩子。
  钱浅得了一副镶金的七巧木,两样小首饰,还有就是非常稀奇的金笼鸣音鸟。
  金笼鸣音鸟是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大约是相当于后世的八音盒,也是上了发条会唱,但又不太一样,工艺非常精致,金丝笼子里,一只小小的白玉百灵置于其中,笼子里的叶草花木,都是金丝或者宝石制成,真是华丽极了。钱浅以前当皇帝的时候,她宫里都找不出这么有趣的玩意儿。
  钱浅在太后娘娘宫里一直呆到了午饭后,直到差不多未时初刻,太后娘娘才放她出来。
  钱浅一出来就直接去找穆熙敬了。重阳节是大节庆,弘文馆放假,穆熙敬呆在自己的小宫苑一定很无聊,钱浅觉得这是个刷存在感的好机会。
  这是个明智的选择!皇帝出行,带走了自己大半嫔妃子女,整个宫殿都半空了,被留下的穆熙敬难免有些失落。
  他只是个孩子而已,就算他理智上知道皇上和太后从来都没喜欢过他,但感情上还是难免会失望难过。每年重阳,穆熙敬都是被独自留在宫里的那一个,这么多年,他都习惯了,习惯了啊……
  只是这一年,似乎有所不同,他的重阳节似乎也没那么孤单,那个平时总是跟着他,执着的管他叫哥哥的小丫头,又来了。她还带来了皇祖母赏赐的菊花糕和一个非常精致的金笼鸣音鸟,听说是皇祖母刚刚赏给她的。
  穆熙敬盯着那个精致的金笼鸣音鸟,心里泛起酸涩的嫉妒。这么好的东西,他都没见过。皇祖母就这样拿来送给了这个外姓小丫头。
  “哥哥,给。”钱浅笑眯眯的将金笼鸣音鸟往穆熙敬怀里一推:“太后娘娘赏的。”
  “你倒是知道规规矩矩的称皇祖母为太后娘娘,”穆熙敬忍不住吐槽:“怎地就不肯好好称我为十六殿下。”
  “你是哥哥。”钱浅笑嘻嘻却又固执地答道。她早就打算好了,满四岁之后再‘懂事’。
  “没见过这么笨的!”穆熙敬一脸嫌弃,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拒绝那个漂亮的金笼鸣音鸟,也没有拒绝钱浅带来的菊花糕。
  钱浅其实有点同情这个孤独的孩子,她想,那一日穆熙敬没有拒绝她的菊花糕,也许是因为那是太后娘娘赐给儿孙们的节庆点心吧?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被皇太后和皇上忽视,但这一天,通过钱浅的手拿到了祖母赐下的菊花糕,也许对他来说也是个安慰吧……
  不管怎样,从那天开始,钱浅和穆熙敬的关系终于开始有所改善了,穆熙敬不再像之前一样,表面礼貌,内里拒人千里之外,而是越来越习惯于钱浅的陪伴,也……越来越有小哥哥的样子了。
  大约还是因为寂寞,穆熙敬不再拒绝钱浅之后,倒是不像之前一样高冷守礼,每天在宫巷看到钱浅之后,会跟她一起玩一会儿,有时候也会主动去钱浅居住的宫苑找她,和她一起吃晚饭。
  钱浅觉得是自己功夫下到了,哄孩子成功,而实际上,穆熙敬会留在钱浅这里吃饭,是因为她的伙食明显比较好。
  未成年的公主皇子们,其实日常份例差不多,不过钱浅早早就得了小小采邑和封号,工资其实比穆熙敬高点。而且她虽然是外姓公主,但皇太后和皇上有意宠着,内廷负责日常事务的內监当然很清楚,因此钱浅平时的小日子,其实比正经的公主皇子可滋润多了。
  钱浅的伙食好,还不仅仅因为这点原因。那还是她刚进宫不久的时候,有一天张贵妃的小厨房做了消夏的桂花冰梅糕,这东西做着麻烦,也不好保存,因此宫里御膳房并不常备,宫里的娘娘们想吃往往都是各宫小厨房自制。
  只是桂花冰梅糕虽好吃,吃多了却有些伤脾胃,因此张贵妃的小厨房做了不少出来,她只是略尝了尝,给皇上留了一些,又送给她的亲生女儿,正在备嫁的四公主一些,剩下的就那么浪费了。
  东西虽然金贵,但桂花冰梅糕皇太后是不会吃的,送给皇后、其他嫔妃或者皇子皇女,张贵妃又不愿意,最后不知怎么想起进宫没两天的钱浅来了,立刻打发人给钱浅送了一盘。
  晚上皇上去张贵妃宫里过夜,张贵妃将给钱浅送了冰梅糕的事儿当做闲话讲给皇上听。在宫里多年的贵妃娘娘当然很会说话,这么一件小事被她讲出来,似乎是她完全在为皇上分忧解难,照拂功臣之女,说得皇上心里无比熨帖,直夸她是解语花,一连几天都宿在贵妃宫里。
  

第1167章:皇上,请您尽快回宫(14)
  后来,张贵妃给钱浅送糕点,让皇上龙心大悦这件事不知怎么回事传出来了,这宫里,想要讨巧的人多得很,尤其是那些常年见不到皇帝面的宫嫔,成日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营寻机会,任何方法都愿意试试。
  因此打那时候起,钱浅就没缺过嘴,时常会有宫嫔打发宫女过来走一趟,送点自制的新鲜吃食。
  再加上中秋节皇后娘娘亲自主持中秋家宴,几位亲王携王妃子女进宫赴宴,宴席上,皇后特意吩咐人在皇太后身边给钱浅设了座位,按座次倒是比几位公主还高些,皇上更是戏精加身,钱浅一到,他就命人将钱浅抱过来,像个慈祥的亲爹一样逗她玩。
  整整半场宴席钱浅都坐在皇上膝上,她心里明白,这是一场精心的表演。目的就是要通过几位出身官家的王妃的口传出去,皇室有多看重她这个异姓公主。
  看来她爷爷卫国公权利不小啊……钱浅默默地想,都是军将出身,不知道比男主的爹靖国公怎么样。
  这一次中秋宴席的表演,明白人都知道该做什么事,像是张贵妃之流自然清楚,这个异姓小公主无需重视,必要的时候做个顺水人情,只当哄皇太后和皇上高兴,恰好证明自己懂事识趣。反正钱浅只是异姓公主,不牵涉后宫里那些事儿,对她好些没坏处。钱浅并非任何嫔妃的孩子,嫔妃们哄起钱浅来,倒是比哄皇帝其他女人的孩子心甘情愿些。
  而那些不大受宠又算不得机灵的嫔妃们,则把钱浅当做了向上攀的机会,她们不清楚皇上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么个外姓公主,总之巴结巴结总没错,孩子还小,平时做点好吃的好玩的送去,也不花太大成本。
  而那些有儿子的嫔妃则对钱浅更加好些,原因无他,钱浅虽然是个地位不高的异姓公主,但她身后可是军功赫赫的卫国公府。这些嫔妃们自然清楚,与钱浅交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自己的儿子想要走上高位,没人扶助可不行。
  从此以后,钱浅在宫里的小日子的确是越来越滋润,今天这个送一套小衣裳,明天那个送了新鲜玩意儿,后天又有人打发人来送点心。
  钱浅大大方方的一概接收,并不忌讳。因为她很清楚,没人闲的没事会害她,给她下毒可一点好处都没有。
  作为一个异性公主,钱浅比皇上亲生的女儿还过得好,更别提穆熙敬这个不招人待见的小皇子了。
  从金笼鸣音鸟开始,穆熙敬隔三差五就留在钱浅的怡心苑吃饭,只当改善伙食。他和钱浅相处得不错,这件事当然瞒不过皇帝的耳朵,出乎人意料,听到这个消息后皇上并没有不乐意,倒是轻笑了一声,评价道:“小十六倒是精乖,是个机灵孩子。”
  好不容易想起这么个儿子的存在,皇上很大方赏了穆熙敬一些文房四宝,还招了个內监过来让给穆熙敬传话,大致意思就是表扬他懂事,勉励好好学习之类的套路话。
  接到赏赐的穆熙敬有些懵,父皇从来想不起他,从来没有单独赏赐过他,只是每到年节皇子人人有份的例行赏赐,才会有他的份。当然了,那也不是父皇自己要赏赐,而是内监总管按照惯例准备。
  穆熙敬受了赏,后宫众人虽然暗地里嘀咕了一番,但也没太在意,因为这宫里头,随便哪个孩子都比穆熙敬受赏赐要多,受宠的十七皇子更是三天两头能拿到皇上赏下的好东西。毕竟穆熙敬平时实在太不受重视,太后娘娘和皇上对他的嫌弃几乎是在明面上了,对于皇家的孩子来说,克亲实在是个致命的恶名。
  大家倒也知道穆熙敬常常去找钱浅玩,一个不受重视的皇子,一个地位尴尬的异姓公主,倒是合适。皇后知道了之后冷笑一声,她心知其他几个生活在宫里的皇子公主其实内心里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