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我要求做出来的,军队中的一切不良制度和习气也是可以通过果断地采取了许多革命措施扫除的。例如,士兵委员会就是被动的让我们自律。要反对旧军队的一套带兵方法,这就需要进行民主改革!”

李想一个个看过在座的将领,绝大部分都很年轻:“你们大多数和我一样,革命以前也不过是个下级军官,我想不是人也受过上级不少的打骂,最能体会士兵们的对军队民主改革的期盼,士兵委员会就是实现民主的一个组织形式。我们必须要给予士兵委员会有很大的权力,军官要受士兵委员会的监督,做错了事,要受到士兵委员会的批评,甚至制裁。表面看来,这样做似乎是会鼓励民主化和平均主义的思想,但这时候的主要问题是必须坚决反对旧军队的一套带兵方法,奠定新型国民革命军的官兵关系——将士团结。现在的革命军部队的实际情况是民主不够,而不是什么极端民主化和平均主义的问题。因此,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彻底更有效地肃清军阀残余。有了民主,才能提高群众觉悟,才能建立巩固的集中。因此,要不要对部队进行改编和整训,能不能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官兵不平等的现象,不但决定了部队将走向何种性质,也决定了部队能不能胜任越来越频繁而残酷的战斗。只有让士兵成为部队的主人,部队才能对士兵具有凝聚力,才能把士兵群众紧紧地团结起来,部队才能迸发出超强的战斗力,这对于即将开始的北伐中要面对武器装备都要强于我们几十上百倍的北洋军的战斗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黄兴也忙问道:“士兵委员会的职权是什么?”

“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五项: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李想说道,“具体做法,是在军、团、营、连均设士兵委员会,官长同时为士兵委员会。全连士兵大会选举五至七人或九人为连士委执委,推主席一人。以全营人数按每五人举一代表组成全营士兵委员会,推举十一人至十三人组织营士执委,推举一人为主席。按全团人数每十人举代表一人组织全团代表会,推举十七人至十九人组织团士执委,推举一人任主席。全军按三十人至五十人举一代表组织全军代表会,选举十九人至二十一人或二十三人组织军士执委,选一人为主席,军士执委选五人至七人为常委。连无常委机关,军团常委均设机关于政治部内日常办公,营常委不设机关。”

李想缓口气继续说道:“此外士委会与军事机关的关系,士委只能对于某个问题建议或质问,而不能直接去干涉和处理,士委开会必须由党代表参加,等于一个政治顾问的性质。在非常时期党代表可以解放士委,或不准其开会,另诉诸士委代表会。这也是为了防止某些极端民主化在部队蔓延,所以你们应该可以放心。”

“我还系不放心呀!前面两条我答应,后面一条我不赞同呐。”姚雨平直起舌头带着浓浓广东腔口音大声说道。

屋内人的情绪顿时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对李想三天已经大肆评论,最后矛头所指的就是第三条,可以说是同志一心,坚决不同意!

黄兴对第三条是钟意的,可是这时候也违背不了众意,最后还是丢弃第三条军队的民主改革,同时依据李想的前两条建议整理补充之后,编写了一份《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改革建议书》,议了小半个多小时,天全黑下来,才定了下来。

看着散去的这些实力派将领,李想偷偷的拉住黄兴,确定左右无人之后才悄悄说道:“新编师必须完全打破原来的人事,由来自不同部队的各级军官进行混合编组,以彻底清除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的现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陆军部队。这一点尤其对于军内存在的派系党争现状很有改变作用。”

黄兴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点头。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中国特色

黄兴暗暗记下李想偷偷摸摸给的解决南京革命军内存在的派系党争现状的建议,收拾《陆军改革建议书》,准备把今天会议的成果报告给孙中山。他才转身,又被李想拉住,不解的问道:“还有什么事?”

“我来时就说了,我是来请战北伐的。”李想搓着手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讨官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

天真的黄兴也看出来了,笑道:“北伐军第一路和第六路总司令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第一路和第六路北伐军只是对满廷的作战,可是西北边疆的严重危急又该怎么办?”李想摇摇头,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说道。“日俄战争以后,沙俄在东北的扩张受到日本的限制后,开始把侵略重点转向外蒙古。沙俄不断派遣特务潜入外蒙地区,并煽动一些活佛和王公贵族,进行分裂叛国活动。武昌起义后,俄国乘中国革命之机,导演了外蒙古‘独立’的闹剧。”

黄兴大惊失色,不过还是辩解道:“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就明确宣告:‘所谓独立者,对于满清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他还以大总统名义致电外蒙古王公、活佛、劝诫他们不要上俄国的当,要他们立即取消独立。”

“外蒙古的‘独立’和各省的‘独立’好像不是一个性质哦。而且大总统的致电也没有回音。”李想见到黄兴果然如预想的一样吓住了,眼珠子地溜溜的转着,语气沉痛地说道:“你想啊,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本没什么枭雄,而且双目失明,差不多是个无知动物,他做皇帝济什么用?大蒙古国仿袭的是满廷官制,聘用俄国里斯克弗为军事顾问官,马斯歌顿为财政顾问官,财政军事钧为老毛子控制,外蒙上下的一切措置,还不惟俄是从。”

看着黄兴默默无言,心中似乎很着急的样子,李想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在革命中死去的四川都督赵尔丰死前一直在川边改土归流,以抵御英国势力侵蚀,所收边地,东西三千余里,南北四千余里,设治者三十余区,而西康建省之规模粗具。只因革命爆发,各土司在英人唆使之下纷纷又自行恢复。此后川边地区变乱迭起,动荡不宁。另外由赵尔丰奏请清廷在西藏推行的新政,以及中央军进驻西藏的举措,因为引起达赖的恐惧,达赖指责清廷歧视藏人,并下令藏军阻截川军入藏。川军强势进抵拉萨,达赖逃往亚东英国商务官员处,请求‘保护’。清廷宣布革去达赖尊号,下令通缉随同达赖叛逃的西藏地方官员。西藏也算是平定下去,但也是因为革命爆发后,达赖十三世乘驻藏川军内讧之机,在英属印度总督明多的支持下,达赖喇嘛派出亲信达桑丹东潜回西藏,策动部分贵族组织民军,进攻驻拉萨、日喀则、江孜的川军。另一方面,拉萨内杠原因是,爱新觉罗家的黄带子钟颖趁罗长裿当时正驻扎波密的春多行辕时,策动驻拉萨的川军兵变,竖旗‘勤王’。罗长裿闻迅后,本想率军赴拉萨制止兵变。但钟颖联络驻波密管带陈渠珍。陈渠珍遂指使本营后队正目赵本立及刘均福、周国荃、罗玉斌等人率队围攻春多行辕,劫持了罗长裿。”

黄兴脸色难看的说道:“南北之间这样僵持下去中国迟早四分五裂,我看北伐也该停下来,只有早日重启南北和议,尽快完成民国统一,才是解决之道。”

李想目瞪口呆,他是想吓唬一下黄兴,却没想到吓唬出这样一个结果。看来南京政府从孙中山到黄兴,没有一个是争雄天下的料,如果是一代雄主,这时候应该高喊的是“征蒙”、“征藏”。

“北伐万不可懈!”李想苦笑一声道,又拍拍胸脯:“给我个安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我负责平定西北边疆的严重危机。”

黄兴吃惊的瞪大眼睛看着李想,满是不相信的问道:“又要北伐又要平定西北,多线作战,鄂军有这个能力吗?”

李想轻蔑一笑:“蒙藏贵族的军队不过是部族的一些私兵,用的多是刀剑等冷兵器,或者鸟铳这样几百年前的火器,落后至极,以我现代化革命军精锐只要三千,足可安西。”

藏蒙背后牵扯英俄利益,不可能向李想说的这么轻巧,清中兴名臣左中棠西征,更不知道花费多少物力财力,战后更是历经千辛万苦的长期谈判才敲定结果。

黄兴摇摇头:“事关重大,这需要大总统的批准。”

天色已经大黑,他们两个也顾不得吃晚饭,直接去找孙中山。

孙中山和胡汉民二人满口广东话正说得热闹。宋大小姐听不懂,正无聊着呢,见黄兴和李想连袂进来,忙让座道:“快请坐,桌上茶现成的,请自用吧!”

“什么事说得这么高兴?”黄兴一边坐下,一边问道。

“章疯子的事。”胡汉民笑道,“今天章疯子等在上海江苏教育总会举行大会,宣布中华民国联合会正式成立,选举章疯子和程德全为正、副会长。唐文治、张謇、熊希龄、黄云鹏、陈荣昌、邓实等十九人由各省会员互选为参议员。大会还议决于驻会干事之外,由参议会公推‘名望最著者’为‘特务干事’,以‘咨访’国家‘大疑’。并计划明日由章疯子亲任社长的机关报《大共和日报》在上海正式开张出版。章疯子还指定唐演、黄理中、符鼎升、廖希贤、林长民、景耀月、江谦等十五人为驻会干事。接着,参议会推定赵凤昌、张謇、叶景葵、庄蕴宽等为特务干事。以上事实表明,中华民国联合会领导层中不少是旧官僚和立宪派人士。所以,当时有人称它为“清逃官墨吏之逋逃蔽”。章疯子本人也承认他欲借梁启超‘门下之英材,以作党中之唇齿’。你道可笑不可笑?”

李想听了立时大感兴趣,西北边疆问题一下子被他抛在脑后,身子向前一倾,一脸八卦的道:“我也听说武昌起义爆发时,章太炎正在日本讲学,他乘船抵达上海之后上海已经光复。当时,武昌黎元洪军政府代表胡仰、胡伟、胡瑛、何海鸣、邹廓等人正在上海发起组织共和中华民国全国联合会。章太炎下船伊始,即被举为章程起草员。但他同时又联络程德全独立发起中华民国联合会。章太炎等人以‘创办员’名义发布中华民国联合会章程,开始公开罗致会员,不到半月,即获二百余人。”

胡汉民一拍掌道:“章疯子因为没有当上教育部总长,对南京方面大肆攻击,在今天下午南京追悼革命烈士的大会上他差人送了一副挽联过来,我念给你们听听:群盗鼠窃狗偷,死者不瞑目;此地龙蟠虎踞,古人之虚言。章疯子的矛头直指南京临时政府和同盟会。”

孙中山也说道:“他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联络的对象是旧立宪会友和满廷旧官僚。他强调的所谓‘联合’、‘参用各处人’,不过是联合、参用同盟会以外的势力,与同盟会分庭抗礼而已。这正是他得以被程德全、张謇等拥为正会长的根本原因。程,张等清楚地意识到:由享有‘革命文豪’盛名的章炳麟出来挑头反对同盟会,要比他们自己出面合适得多。”

孙中山毕竟政治经验丰富,分析的头头是道。

宋大小姐笑盈盈道:“先生刚来南京就职时,章太炎差人送来一信,请戒饬左右,先生以章素好诋诃,不以为意。章遂再上一书。”她从整齐的文档中抽出一封信,展开念道:“……武昌倡义,曾不二月。南北肃清,首发难者不敢居功,而况吾侪鼓吹之士?……仆亦尝与人言,孙君今日莅中国而总群黎,非复曩日秘密结社时也,宜屏去幸人,委心耆秀,东西从者三数浮浪之人,一律资遣归国,无令杂处,然后搏精一志,劳来四民,南方虽弱,足勉自成就,尝传达其言于汪兆铭……箴规不听,不得不着之报章……仆虽浅拙,亦尝涉历世变,死生之分,一系于执事耳。”

“先生对这位狂妄的国学大师不以为忤,还聘为总统府的枢密顾问,”她又抽出聘函原稿,他觉得孙中山亲自写的这封聘函典雅可诵,文采不比国学大师章太炎写的差了,必须念给大家伙听听:“执事目空五蕴,心殚九流,撷百家之精英,为并世之仪表,敢奉国民景仰之诚,屈为枢密顾问。庶几顽懦闻风,英彦景附,昭大业于无穷,垂型范于九有。伫盼高风,无任响往,急惠轩车,以慰饥渴。”

章太炎不用说拒绝了。如果李想是章太炎,他也绝不会接这封聘函,这是一个文青高傲的性格使然,何况还是章太炎这样大名鼎鼎的革命文豪!

“章疯子没有接聘函,他是铁了心和同盟会作对。”胡汉民冷冷道,见黄兴、李想二人凝神静听,便接着道,“南京临时政府宣布自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改用阳历,章疯子发表宣言说:对于此等少数宣言,断难遵行。又公然宣布:明日出版的《大共和日报》纪年仍用辛亥,以黄帝纪元无据也。纪月仍用阴历,以新历未颁,不能遽用。”他端起茶,呷了一口,“这是一层。更要紧的,现在南京临时政府迫于革命战争尚在进行,没有也不可能组织民选参议院,这也引起章疯子的中华民国联合会的不满。还在成立会上,它便通过了请愿组织民选参议院的提议。会后,又一面上书孙中山,要求各省选举议员,速赴南京组织参议院;不用想,明天出版的《大共和日报》必会大造南京实无民选组织之机关,其政府主权所在不明的舆论。”

说到此,黄兴和李想才恍然大悟。

“中华民国联合会的纲领是什么?”黄兴问。

“中华民国联合会以‘新共和国家统一主义’为指导思想,也就是反对套用法、美等国的现成模式,主张‘因地制宜,不尚虚美’,建设中国特有的民主共和国。”胡汉民沉吟道。

李想大吃一惊,章疯子还真是思想超前,这时候就想到了搞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为此,它强调万不可破坏中国固有的统一传统而采美国联邦制度。章疯子在中华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劈头就说:至美之联邦制,尤与中国格不相入。盖美之各州,半殖民地,各有特权,与吾各省之行政区别统一已久者不同。故绝不能破坏统一而效美之分离。至所谓独立者,对于满廷而言,非对于新建之民国也。”胡汉民不屑的一笑,他是死忠孙中山的一派,能赞成章太炎的这套“歪门邪说”?何况章太炎的矛头明摆着是针对孙中山的美国总统制度而来。

李想其实是赞同章太炎这套中央集权理论,只是现阶段鼓吹中央集权,将来袁世凯正好可以拿这套板斧把散落各省的革命力量削的干干净净!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胡汉民继续说道,“他和宋教仁一样,鼓吹采法国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说是因为君主世及之制既亡,大总统遂为相争之的,不速限制,又与专制不殊。惟有取则法人,使首辅秉权,而大总统处于空虚不用之地……说到最后,当然少不了说宋教仁有总理之才。”

胡汉民说的酸,李想却暗自赞同。

“他认为对满、蒙、回、藏不可骤言共和,而应采取特别办法,许以自治权,如爱尔兰之于英国。”胡汉民说到这里,拿起茶杯一看已经见底,自己又添上,喝口茶润喉,继续评击章太炎:“说什么应于三权分立之外,再予教育、纠察二权独立。真是笑话!关于民生问题,只宜采用社会政策,绝不可行同盟会的社会主义。它的所谓社会政策,就是维持现行私有财产制,以改良社会,保护贫民者也。具体言之,如设手工学校、夜学校、贫民学校,增长其技艺,设劳动保险、劳动交换所、救贫法等,维持其经济也。它与社会主义的区别,据称在于:一则维持现行的私有财产制度,一则破坏现行的私有财产制度;一则振贫者与富者齐一,一则抑制富者与贫者同等。”

原来不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些主张虽有某些合理因素,但是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李想吃惊之余,不禁怀疑章太炎也是穿越客了!

孙中山叹息一声道:“章太炎发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就是针对南京临时政府和同盟会的。诚然,如章所反复声明,促进统一共和国的成立,是为了预防割据和避免瓜分。这虽也是他发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原因之一,但却不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天下皆知,他是因不满于我和克强组织南京临时政府,故在沪暗中联络党人,极力设法反对。”说着,他又看了黄兴和李想一眼,问道:“瞧我,聊的兴起,都忘了问你们来找我什么事?”

“南京革命军改编已经有了眉目。”黄兴呵呵笑着把《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改革建议书》交给孙中山,“这次改编,多亏了李帅提出不少好建议。”

“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学生分内之事。”李想无比谦逊的说道,又朝黄兴连使眼色,催他说重点。

孙中山翻阅建议书,胡汉民也偏过头来看。

“李帅提出最重要一条建议没有写上去。”黄兴微笑道。

孙中山和胡汉民都抬起头来,宋大小姐最沉不住气,好奇的问道:“是什么?”

黄兴低声道:“新编师必须完全打破原来的人事,由来自不同部队的各级军官进行混合编组,以彻底清除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的现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陆军部队。这一点尤其对于军内存在的派系党争现状很有改变作用。”

所有人一下子明白这一条建议对于刚刚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重要性,不禁对李想再次刮目相看。

孙中山沉声道:“这确实不能写在建议书上公之于众。霭龄,汉民,这件事你们必须守口如瓶。”他转而又向李想说,“我知道你实际掌握湖北陕西两省军政,要忙的事情很多,北伐一开始,要忙的事情更多,但是我还是希望你抽出时间来,帮助克强把南京革命军改编完成。”

“又要北伐,又要改编,时间不发生冲突吗?”胡汉民提出了疑问。

“不会!”李想非常有信心地肯定的说道,“我正是想利用北伐的这鼓锐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因为只有在不断的战斗的战场,从士兵到将领,他们的思想才是最纯真最简单的,不会有那么多的弯弯,这时候的改编阻力也最小。这些可是我在湖北革命军改革的成功经验,不会有错的。”

孙中山以降,齐齐点头,心里不住到嘀咕:这个李想,真是把人心给摸透了。这样的人物万幸是在革命阵营,而且还是孙中山的拥护者,不然他们有的头疼了。可是他就是太过桀骜不驯,把握不住啊。不过转念一想,从章太炎到宋教仁,以及汪精卫,在同盟会里都是公认的才华横溢之人,也都是我行我素之辈,对同盟会总理孙中山的命令也是阳奉阴为的时候多,公开反对的时候也不少。再看看实力雄厚冠盖南方诸侯,才华横溢力压江南名下士的李想李大帅,已经是算对孙中山最客气的一位了。

李想可不知道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他要说的重点黄兴一直没有说到,他心里很着急,等不及了,他深吸一口气道:“西北边疆正面临严重危机,我请求大总统授予我全权负责西北边疆事务,认命我为安西革命军总司令!”

第三百四十章 巴尔干战争阴影

民国肇建,清室仍未退位,沙俄已策动外蒙“独立”,外蒙问题对新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内政外交造成极大的困扰。孙中山他都一直十分关注外蒙所属政权问题,谁都知道,一个处置不当,定会成为千古罪人,他充分认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也事关个人身后名誉,所以孙中山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坚决,因此有必要强调领土完整与民族统一。

当一九一二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作为大总统的孙中山,就提出“五族共和”,作为建国目标之一。不过孙中山自己也知道,“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词。

新生的民国风雨飘摇,孙中山更希望找到一个即不失国体,又能和平解决的办法,解决西北边疆的严重危机。可是李想的来意已经很明显了,安西革命军总司令解决西北边疆的办法,用膝盖想也知道不可能是嘴皮子而是枪杆子!

“自外蒙宣布‘独立’,全国舆论哗然,‘征蒙论’四起,‘救蒙会’,‘义和团’等纷纷在上海、北京、汉口等大城市成立。这是有喜有忧啊。”孙中山叹口气,先说忧,“蒙藏地区与内地过去两情不洽,遇事隔阂,今曰比以前尤甚,欲解决此问题,非先解决外交问题不可。”

宋大小姐补充说道:“先生就职大总统之后通电在北京的蒙古王公台吉喇嘛贡桑诺尔布、那彦图、博迪苏等人,陈明形势、布告政策,希望他们派代表到南京参与国是。电文指陈:政体虽更,国犹是国……汉蒙本属同种,人权原自天赋,自宜结合团体,共谋幸福……而俄人野心勃勃,乘机待发,蒙古情形,尤为艰难……西北秩序,端赖维持。祈将区区之意,通告蒙古同胞,戮力一心,共图大计,务坚忍以底成,勿误会而偾事……但是在京蒙古联合会的王公们致电回答很简单,就是希望先生举荐袁世凯任大总统。”

胡汉民也开口说道:“大总统说的对,欲解决蒙藏问题,非先解决外交问题不可。这几天我和大总统正在计议《对外宣言书》,这是草稿,你先看看。”

李想点点头,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当然喜闻乐见。只是中国孱弱,没有和强盗拼死之心,强盗未必会怕你。

胡汉民说着,从茶几下面拿出一叠文稿,《对外宣言书》就放在这里,看样子也是才写好的。

李想默不作声的接过来,和黄兴凑在一起看。前面一通文言,辞藻华丽,多是废话,李想一扫而过,直到看到下面列出的八大条款,李想才仔细一看:前三条赫然写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李想气愤的一把文稿丢向胡汉民,纸片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的散落满厅,咆哮道:“清政府卖国,你们也跟着卖国!”

胡汉民涨红了脸也要发飙,他也就比李想大个几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不过孙中山一把按住了他。一阵难看的沉默过后,孙中山才开口道:“现在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宣布在革命军兴起以后,清政府对外缔结之条约、所借之外债、出让之权利,民国一律否认。要想收回清政府出卖之利权,也不在争这一时啊!我国人皆知蒙亡国亡,与其不抵抗屈辱而亡,孰若抗俄而壮烈之亡,故举国一致,矢死靡他也。然欲征蒙藏,必定会与英俄起衅,南京政府这时候不忍辱负重,更加得不到列强的承认!我以第一策先行解决外交问题,乃能言战,战必期于不败,乃能言和。与此相关,是在襄外必先安内。估计半年内俄国难出五十万兵,以中国地大物博,人口最大的优势,则可出五十万于外蒙、北满,半年后可加练五十万。第一年之战,胜负未可知,惟第二年我当出兵二百万,意料中当可逐俄出满蒙之野,而复我黑龙江沿海州之侵地。”

李想却对孙中山长远的这个卧薪尝胆的计划不予回答,脸色阴沉,嗫嚅一阵才道:“你们知道巴尔干吧?”

“那有什么知道不知道,这才过去多久――先生曾以‘南洋小学生’为笔名,在《中兴日报》发表文章,与保皇派展开论战。先生以土耳其和摩洛哥为例,阐明革命不仅不会招致列强瓜分,相反,被瓜分和被干涉的问题还可以‘由革命而解决’,先生斥责保皇党‘惧革命招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宋大小姐拧眉思索片刻首先开口,说完她忽然大为兴奋,鼓掌笑道:“中山先生这些打破旧思想,推翻旧制度,慷慨激昂的革命舆论压倒了保皇党的反革命宣传,进一步唤起海外华侨的爱国主义觉悟。南洋各地广大华侨站在中山先生一边。”

孙中山自然高兴,矜持地笑道:“当防城之役发动之后,同盟会干部分赴海防、西贡、新加坡、暹罗、槟榔屿、吉隆坡、缅甸等地筹集起义经费,当地华侨热烈响应,慷慨解囊,踊跃捐输,还想方设法购买粮械运往起义前线……”

孙中山等人想起那段岁月,还是那么的热血沸腾。

“恕我冒昧,既然你们认为‘惧革命招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那你们现在的惧怕又算什么?”见他们从缅怀热血岁月的骄傲变成错愕的神情,李想自己倒一杯茶,晚饭没吃,肚子饿了先灌水,端起杯子一吸而尽,又道,“以的摩洛哥之革命,表现出德国统治者之大胆敢为,加具欧洲列强之紧张,而引起意土之战争的爆发。沙俄唆使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约,门的内哥罗也在参加了盟约。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欧洲列强绩数百年来不阴不阳巴尔干之疑问,将死未死土耳其之处分,而乃解绝之于二十世纪开幕之时期,是乃世界之一大快事,亦中国之一大机会。”

巴尔干就是欧洲的火药桶,大家伙当然知道巴尔干战争很可能引爆欧战,欧战如果爆发,列强也绝对没有精力再来干涉中国革命,英俄也就无暇伸手蒙藏!

孙中山从欧洲回来的时候就听说在武昌革命之前发生的摩洛哥危机,而意大利趁欧洲局势紧张的时刻,以其在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利益受到侵犯为借口,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同意其进驻的黎波里,遭拒绝后于并向土宣战。时间和武昌举义几乎同时,所以那段时间孙中山看的报纸机会每天都有报道。

只是孙中山和他们都没有想到意土战争导致四个巴尔干国家结成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

孙中山按捺不住高兴,笑道:“这个却还难说,巴尔干半岛的战争,能否引燃欧洲的火药桶,还是未知。”孙中山说着,情不自禁自己也斟一杯茶饮了起来,又复叹息道,“俄、英、法肯定是站在巴尔干同盟一边,德、奥同盟一直和英、法协约国敌对,必定会支持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这样巴尔干的局势更加复杂化,各方有了牵制,所以就怕他们打不起来……”

“绝对会打起来!”李想肯定地道,“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和宗教关系十分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更是难以解决,特别是领土问题。各个民族都想建立单独的民族国家,扩大领土范围!”见孙中山他们一个个面现诧异之色,便把他了解的巴尔干的秘闻,对孙中山他们说道:“欧洲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明争暗斗,直接影响着该地区诸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