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迷蚩这时忙道:“只是如果撒离喝副帅及纥石烈将军都调来河南了,如若四川和淮南的宋军趁机发起进攻,我陕西和淮北两地则空荡无兵,必为宋军所下矣!”
兀术一听,顿时眉头微蹙,攻打荆襄是场硬仗,虽然这范同说得天花乱坠,有几路大军并进,但从前日得报,那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三万余人,仅半日就被岳云击溃,可见指望其它几路宋军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顶多能牵制一下岳飞的兵力,主要还是得靠金军来进攻。
但如若宋军不守信用,这边让自己去和已形同藩镇的岳飞火拼,暗地里却去取了陕西和淮北,让自己后院起火,可就吃大亏了。
范同见兀术又犹豫了起来,忙劝道:“四王爷不必多虑,此约定我们两国可写入条约,双方各持一份,如一方有违反,另一方可立即昭告天下,届时白纸黑字,又有印玺为证,我国官家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否认有此事?且我宋国官家已派人向吴璘、韩世忠、张俊宣了密旨,要他们及其所属部队不得向大金挑衅进攻,否则就将直接责任将领定为叛逆之罪,主将亦负连带责任。王爷大可放心!”
兀术见范同如此保证,倒是终于放下了心,于是便道:“既是如此,那某家便答……”
他一个“应”字尚未出口,门外一名卫兵却急促地说道:“王爷,八百里紧急情报!上京来了信使,称朝中发生了剧变!”
“什么?”兀术和哈迷蚩均大惊失色。
“速度叫他进来!”兀术脸色顿变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应对之策
第二百三十章应对之策
第二百三十一章刘琦的决定
江州太守府的府衙大厅内,刘琦向众将介绍了一下目前的形势,以及官家最新的旨意,然后一脸忧色地说道:“眼下所谓的后周叛军和岳家军均成了敌军,他们兵力强于我军,且已经分兵前去截断我军后路,如若任由不管,彭泽一陷,我军就成瓮中之鳖也,。所以,我准备率兵出击,击破东行的那一路行营后护军。不知大家可有意见?”
那些统领对此皆无什么主见,自然是刘琦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不过刘琦的搭档陈规却是眉头一蹙道:“刘将军,这样做有些不妥!”
这陈规原本是顺昌的知府,去岁和刘琦一起,以二万五千兵在顺昌城下大败兀术率领的十万金军。两人联手之下,不但击溃了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精锐,并趁势收复了淮北一带的大片失地。但随后却接到朝廷的一纸军令,强令各路宋军全部退兵,放弃淮河以北所有城池。
刘琦和陈规也被下令从淮北撤往寿春。而顺昌正好在淮河以北,也是属于撤兵范围,陈规无奈,便只好随刘琦一起南撤寿春。等待朝廷新的任命。
不料陈规等来等去没等到自己的任命书,刘琦却等来了要他进攻“后周叛逆”的命令。刘琦在顺昌一役中,对陈规的谋略十分佩服,便邀他一同前往,任军中参议官。
陈规想到自己反正现在也闲着没事做,为朝廷消灭反贼也是份内之事,于是便同意了,。当然,他到了江州之后,自然发现这所谓的“后周义军”和岳家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一直对岳飞十分敬佩,发现此事后,让他心中很是苦恼了一阵。一直到最近才心结稍解。
“陈大人有何异议?”刘琦忙问道。虽然陈规是文官。但对带兵打仗却是十分精通,而且对军械制造也心得,可算是南宋难得的知军文臣了。
陈规皱眉道:“岳云才大胜刘光世,就马不停蹄直扑江州城下,然后又分兵攻打彭泽。气势汹汹。我等绝不能退让,当迎头给予痛击。挫其锐气。不然被他再打几个胜仗,气势养成之后,恐怕周边郡县皆会不战而降,会成为朝廷心腹大患。”
徐旭听后却是不解道:“刘将军正是考虑到这点,才率兵主动出击,力图击破岳云往彭泽的那路军队,以保我军东路畅通啊!陈大人为何却说有不妥呢?”
陈规面无表情道:“眼下岳云虽分兵往彭泽而去,但城外依然是敌军数量居多。如我军主力出城往东,敌军再分兵从我军背后衔尾追来。在前后夹击之下。诸位将军自问对上行营后护军,有几分胜算?”
众将一听,全都默然了。他们亦知岳家军的战斗力惊人,且对附近地势熟悉,仓猝出战。则胜之可能性极小。
刘琦亦是皱着眉头问道:“依陈大人之意,我军该当如何呢?”
陈规微微一笑道:“刘将军,吾料岳云进攻彭泽。乃是围魏救赵之计。他知我军坚守江州,如强行硬攻,死伤必重。而彭泽关系我军命脉,如果引兵进攻,则我们不能不救。如他在途中设下埋伏,让我军因急于救援,一头撞进陷阱,则可轻松歼灭我军主力。如此一来,大局则定。而我们却偏偏不如他所意。也来杀他个出其不意!”
“哦?陈大人计将安出?”刘琦也急切地问道。
陈规捻了捻颌下长须道:“眼下行营后护军主力皆集中于江州城下,后方空虚,。正如彭泽系我军命脉所在一样,阳薪也系岳家军的命脉所在。如果被我军占领,岳云也将面临断粮的危险。我军现可兵分两路,除刘将军率正兵东进救援彭泽外,另出一路奇兵沿长江南岸出击阳薪,阳薪告急,岳云自然会回转救援,不然他们恐怕比我们还先缺粮。到时趁他们回转之机,城中出兵迎头痛击。刘将军再衔尾追击。不敢说绝对大胜,至少可保彭泽无恙。”
刘琦露出赞许之色,心道陈规果然名不虚传,这种反围魏救赵的计策,他军中的幕僚们没有一个能够想得出来。
他长舒一口气,眼中露出喜意道:“陈军师此计甚妙,岳云想攻我必救之地,引我军援救,再中途伏击,却没想过自己也会反被我攻他必救之地。他这分兵之举其实极为冒险,他的原本兵力略多于我军,但分兵之后,我反倒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与他决战……”
顿了一下后,刘琦方冷哼了一声道:“岳云这毛头小子以为我刘琦可是如此容易中埋伏的吗?我倒要看看他,我挥师去彭泽,他能安个什么陷阱让我刘琦钻进去!”
说罢,他厉声喝道:“刘勇、徐旭听令!”
“属下在!”两人连忙出列躬身答道。
“今命刘勇为行军统帅,率五千人趁夜出发,袭往阳薪!诱岳云回兵,不得有误!”
“属下听令!”刘勇忙答道。
“徐旭,你领一万精兵东出江州,沿长江向彭泽进发,如彭泽已丢,则可尝试夺回,如敌人势大,无法夺回,就在附近挑地势险要处扎下营寨,等我大军前来!”
“属下遵命!”徐旭也躬身领命。
刘琦这时又转身对陈规道:“陈大人,江州城就交给你来守了,。我会留下五千人马守城,坚持数日想必应该没有问题吧?”
陈规微微一笑道:“刘将军放心,下官虽然冲锋陷阵不行,但指挥守城还是没多少问题的!一定等到将军回返!”
“好!”刘琦大喜道:我将亲率主力三万人从官道前往彭泽,看看和岳云鹿死谁手吧!”
众人皆轰然道:“我军必胜!”随即便下去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出发了。
待众人走后,刘琦这时却望向窗外,一脸轻蔑的神色道:“其实从这里到彭泽,沿途只有一处地方可以设伏,那就是葫芦谷,我倒想看看,岳云究竟布下了什么天罗地网来迎接我?”
驻守在江州城外北面的王贵军大营中,来了一位青衫贵客。他戴着一顶将脸大部分遮蔽的斗笠,似乎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谁。
王贵对此人却是十分敬重,恭恭敬敬地将其迎入了自己的营帐中。
营帐内只有王贵和王俊两人。而这位青衫人也摘下了自己头上的斗笠。露出了他的一张脸,却是虞允文。
王贵这时拱手行了一礼,满脸堆笑道:“虞大人来我中军大营,不知有何事宜呢?”
虞允文也急忙还礼道:“王将军客气了,下官前来,乃是大公子对此次击破刘琦军有了一系列安排……”
说罢,他便将岳云先前在自家大营里商量的计策简要说明了一下。在说完之后,他有些歉然道:“大公子原本想亲自来拜会王将军的,但因时间紧迫,需尽快赶往葫芦谷准备,故只有先行一步了。允文不才,毛遂自荐来王将军营中,协助将军拿下江州城,。”
王贵面不改色,一脸热情地说道:“早闻虞军师智计过人,大公子又早在江州城内作好布置,想来我军攻克江州乃探囊取物一般!本将即刻便安排下去,一定不负大公子厚望!”
随即,他又唤来亲兵,领虞允文下去好好休息。
不过,虞允文刚一离开,站在他身旁,早就欲言又止的王俊终于脱口而出,愤然道:“王将军,公子爷也太不把你放在眼里了吧?虽然他是元帅长子,并全权负责江西一带战事。可他年纪轻轻,在军中职位还比你低。击溃刘琦军这样重大的战事决策,竟然自己就作主了,也不与您商量。真把你当成下属了!”
王贵脸上也露出不悦之色,但却依然淡淡道:“咱们都是元帅的部下,看眼前的情形,元帅是极为器重大公子的,今后说不定宣抚使一职,就会由大公子继承。咱们还是不要过于计较了!”
“那可不一定!”王俊冷笑道:“岳云虽是元帅五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但他母亲刘氏却已改嫁韩世忠帐下小校。他只能算是庶长子,而非嫡子。元帅的嫡长子可是岳霆公子,眼下霆公子虽然年幼,但却聪明伶俐,将来未必不能继续元帅大业。”
王贵这时脸色顿变道:“住口!元帅家中之事,岂容我等在此议论。此事休要再提!你即刻便按刚才虞允文所说,布置下去!”
王俊一听,面有不甘道:“王将军,你就这样逆来顺受吗?”。
“王俊,你不要再说了!元帅对我恩重如山,大公子也是仁义之人,虽然考虑事情还不成熟,但却绝非妄自尊大之人。至于元帅将来立嫡还是立长之事,非我等部将所能考虑的。眼下,我们还是先配合大公子,把江州取下吧!”王贵颇有些感概地说道。
王俊无奈,只得双手抱拳作了一辑道:“谨遵将军命令!”(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刘琦的决定
第二百三十一章刘琦的决定
第二百三十二章葫芦谷之战(一)
兵贵神速当刘琦还在江州城中商议之时岳云却已率大军赶往葫芦谷布防
葫芦谷顾名思义是一个如同葫芦般模样的山谷。它夹在连绵的的庐山山脉和长江之间是从江州东往到彭泽的必经之路。此谷其实地势并不险要谷中地势平缓但如若有人在此谷建起营寨要破却也不易。
它正好在江州和彭泽之间离江州稍近一些。所以刘琦在知道岳云出发之后就立刻命徐旭领军去前堵截。
刘琦算准时间让徐旭轻装出发即使无法拦截住岳家军也要纠缠住他们不让其向彭泽进发。
而他本人却亲自率三万步兵沿江岸东下准备在徐旭和岳云战到中途时加入。他算准此时敌方见自己援兵到来士气当受大挫。刘琦虽然知道自己武勇不及岳云但临场指挥作战他却很有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击败岳家军。一举消除岳云击破刘光世军岳家军下士气大振的局面。
微风吹拂马蹄急劲徐旭连夜行军到达葫芦谷口的时候已是清晨。可他没有半丝的疲倦见自己的队伍丝毫不乱士兵依然精神抖擞。心中升起傲然之意他一直都不服气岳云认为岳云不过是依仗是岳飞的长子靠父辈照顾才立下如此战功。如果自己有岳云那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定会比他做得更好。眼下就是他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候他要用一场痛快淋漓的胜利向刘琦向官家证明他是比岳云更优秀的将领。
岳云此时扭头向西方望过去只见到尘烟四起半空都被染成褐土之色。他心思飞转知道是刘琦军到了。但从尘土来看兵力应不算多看来刘琦为了抢时间只派了少数部队前来阻截。
他凝视着远处的尘土遮云蔽日。敌军的轮廓已依稀可见。经过这大半年的作战他也多少懂得一些望尘之法。远方蹄声虽是急劲。可尘烟并不杂乱显示领军之人高超地行军本领。来将就算不是刘琦本人也绝对非一员庸将。
徐旭见到葫芦谷口已经布好阵的岳家军不由暗自心惊他跟随刘琦多年自是看出岳家军的军容整齐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比之去岁对敌的金军更胜一筹。
不过。他原本就抱着与岳云一较长短的心思眼下见敌军果是劲敌反倒心中起了好胜之心想与岳云一较长短。他从不畏战跟随刘琦多年。再艰苦的战役也经过甚至在顺昌一役中同金军的“铁浮图”和“拐子马”也对战过。他力求此战一举成名。奠定在大宋后起将领中的第一人地位。
军令迅速地传达下去徐旭率兵士爬谷内一处高坡暂设指挥之所命一万兵士在谷口呈偃月阵排开呈完美的弧形这种阵型攻击力比鱼鳞阵稍逊但是弹性十足可灵活多变。正前方以两千重斧兵冲锋由刘琦指派的另一员勇将熊焰开带队。两翼各布一千长枪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向前杀去。
同时他还拔给熊焰开属下的两员偏将各领一路兵马隐在两翼随时准备冲杀切断敌军的攻势。
徐旭军的长枪兵之后的是清一色的重步兵列方阵而行步兵配备长枪朴刀弓箭铁盾以防备前方抵抗不住溃退。
他的骑兵很少如同其他所有缺骑兵的宋军一样总共只有三百骑目前全由他的亲兵组成卫护在他周围算是他手下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了。
此等布阵有后方的步兵方阵支援就算被岳云的骑军强势冲击也有余势反击。
徐旭人在高坡之双目远望只见到远方处地平线涌起无数黑点转瞬岳家军的骑兵已经杀到兵马如潮地动山摇。徐旭眉头微皱心忖都说背嵬军作战勇猛冲击力极强能正面击溃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果然不同凡响。
而且让徐旭暗自心惊的是他从高坡望过去对面的岳家军中竟然两成都是骑兵虽然对方总人数也在一万左右但其中竟有两千骑军这可大大超过自己的骑兵数量了。徐旭暗自皱眉心忖难道背嵬军的骑兵全部都来了?
转眼之间他便发现对方骑兵的特异之处在这平坦的谷内对方骑兵也是分成了三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一路在正中间另外两路则在侧翼虽是迅猛疾驰中却是阵型丝毫不乱。对方的冲势有如三把尖刀。虽疾快却不乱。足见背嵬军骑兵的马术之精的确非一般宋军骑兵可比的让人叹为观止。
徐旭觉得这支岳家军的阵势很是奇怪。只是现在对方已经发起进攻了箭在弦怎能不发?他在高坡立刻命令旗手变幻旗帜鼓手卖力击鼓。擂声阵阵。命熊焰开立刻率兵冲前去。
熊焰开虽然官阶与他平行但对他却是十分佩服从来唯他马首是瞻。是以刘琦才放心让他们二人协同作战并命熊焰开受其节制。
熊焰开在刘琦军中也一向以勇猛著称。他是那种敌人越强他冲劲越猛的悍将。在得到徐旭下令进攻的命令后他手下两千巨斧兵只用了片刻的功夫便启动了进攻只是熊焰开只顾着前迈开大步冲锋。和两翼的长枪兵转瞬间便拉开了很大地距离。
徐旭自然很快就发现了这一薄弱之处他脸色微变喝令兵士击鼓传令命熊焰开将巨斧兵向两翼闪开。由身后的重步兵接战。这些巨斧兵是他最精锐的部队和敌军的重骑兵正面对抗死伤必然惨重就算也能给敌方造成巨大伤亡但却是他输不起的。毕竟他的本钱可没岳云雄厚。拼人头对他来说是大忌。
但熊焰开哪里顾得许多他只要一打起仗来就是不怕死地往前猛冲猛打。眼见敌军将至更是热血沸腾于是大喝之下迎着对手挥起斧头便猛冲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葫芦谷之战(二)
熊焰开挥起长柄斧头大喝向前光滑的斧面在阳光下闪闪反光。。他暗忖金军的“铁浮图”重骑不但人身披甲连战马也披铁甲防护力惊人。但在自己长柄重斧的砍劈下也只能被削为肉泥。眼前的岳家军骑兵只是普通的轻骑兵如何能和重斧兵正面相抗?
不过他或许还不知道徐旭突然下令他变阵。只是因为在高坡清楚地见到:岳家军的骑兵在冲锋过程中原本是一团的骑兵突然从中间分开了避开了重斧兵的正面向两翼奔去。
熊焰开突然生起一种危险来临的感觉。这是一种极为古怪地感觉是经历过无数战争之后人对危险的本能反应。他终于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于是下令部队暂缓前进。按徐旭的命令开始变阵。
不过就在此时岳家军的骑兵已经冲到了重斧兵的队列前。重斧兵们个个屏气凝神手持长柄重斧满拟在对方冲来时就挥舞大斧将敌人的骑兵一下砍下马来。
但岳云怎么会给别人用长柄重斧砍自己骑兵的机会。只见冲在最前面的牛通大叫一声:“大伙儿扔标枪!”
只见这在快速奔跑中的骑兵便从背囊中取出了一柄标枪。然后向正严阵以待的敌军重斧兵人群中猛掷了过去。
这是岳云在用自己的亮银长枪击杀完颜宗敏后得到的启发。准备打造这样一只使用标枪攻敌的骑兵。以弥补宋军骑兵骑射水平不足的弱点。
使用的这些标枪长约三尺全部用精钢制成枪尖锋利并装有倒钩一旦扎入人体想要取出极不容易。每位骑兵的背囊中都装有五柄这样的标枪。
在高速行进中的骑兵顺势掷出的标枪冲击力是相当惊人的。刘琦军的这些重斧兵虽然也是个个身披重甲却也抗不住只要被标枪击中就是被扎个透心凉。在人员密集处一柄标枪甚至穿透了前面一人的身体扎在后面一人的胸膛。
这些重斧兵攻击力虽强但除了身的盔甲外并没有盾牌防护因此在这一波标枪攻击下伤亡惨重。一时之间葫芦谷内惨呼声哭喊声连绵不断。徐旭最精锐的巨斧兵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阵型大乱。
徐旭最先摆出的那个弧形的阵型瞬间凹陷了下去。虽然他手下的兵士并未胆怯退缩。但前面的人一排排地被标枪击穿死去。而后面的人却又未能补来阵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松动。
此时在牛通的指挥下已经从两翼分开的轻骑兵绕了一个圆圈又回到敌军正面开始再一次奔袭进行第二轮标枪投射。
巨斧兵这时虽然已经有部分人在向两翼移动让后面的重步兵来抗敌。但大部分却依然遵照执行熊焰开先前的命令。仍在原地。这样一来就成了标枪的活靶子。不少人被扎得象刺猬一样轰然倒下。
徐旭这时再也忍受不住了立刻命令熊焰开率巨斧兵退下改由后面的重步兵以盾牌和弓箭对敌。而两翼的长枪兵也向前进攻掩护巨斧兵后撤。但现在巨斧兵的阵型已经混乱不堪他们接到命令向后撤退而长枪兵又要前掩护他们。后面的弓箭手和盾牌兵也在前接应。徐旭军终于出现了阵型整体混乱和松动的局面。
岳云等的就是这一刻如果真的让徐旭将重斧兵撤下来以盾牌兵和弓箭手列阵自己的骑兵再以标枪进攻就没有任何优势此时就只有用重骑兵冲锋用骑兵的冲击力击跨对手。
虽然他自信以自己骑兵的实力绝对可以冲跨现在士气大降的徐旭军。但要彻底获胜却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办到的。而他已得到探马报告。刘琦的主力正在来葫芦谷的路。他必须抢在刘琦到达之前一举击溃徐旭。
他亦深知。巨斧兵其实是这个时代宋军步兵用来对付重骑兵的最好兵种。他们一般也身披重甲不畏一般弓箭。但他们手中所持的长柄巨斧却可以轻松劈开骑兵的战甲。只是巨斧兵对兵员的力气和素质要求很高刘琦军中的巨斧兵也不过占全军数量的十分之一。如果能够全歼这批巨斧兵那给面前的徐旭军带来的心理打击将是无比巨大的。
就在此时徐旭心中大寒陡然间发现一骑如电那骑马之人背的白色披风腾空而起显得分外张扬灿烂的阳光一亮照在那人的脸嘴角一抹淡然的微笑双眸中凝结着冷酷无情!那人似乎有意无意地向高坡望了一眼转瞬间便骑马率领一批轻骑杀入面前正有些混乱的敌军中。
徐旭这时终于失声道:“岳云?他亲自杀来了?”
心中虽惊但徐旭却还心神未乱熊焰开徒具武勇作战不力却还有其余的将领可以顶。
他一咬牙喝令掌旗使将旗帜挥动令两员偏将率两翼的长枪兵从侧翼掩杀过来救援被岳家军困住的熊焰开所率巨斧兵。方才是熊焰开自恃武勇不听号令这会已是他想听号令却已无法做到了。
以前岳家军是友军时他还没感觉到对方有多厉害。现在岳家军成了敌军对方的轻骑杀过来骑兵个个手持长枪或者马刀转瞬间展开了肉搏。
熊焰开毕竟也算是勇猛之人在交战之后立刻极力约束手下兵将嘶声高喝让其五人一队结阵迎战。
不过岳云如何会让他从容结阵。骑兵冲入敌阵中见哪里的敌军有聚集之势便猛冲哪里根本不给他们集合结阵的机会。
熊焰开只见到对方重骑兵马刀落下之时。己方的巨斧兵少有抵抗之力往往一刀落下斧柄尽折两刀落下人头飞落形势越来越对己方不利……
这背嵬军铁骑的勇猛善战程度还远甚他去岁对战的金军“铁浮图”不愧是让金军望风丧胆的岳家军!难道真如金军传的那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熊焰开杀红了眼睛手持巨斧下飞舞。已经砍翻了两名岳家军骑兵。不过此时他却感到一阵寒风迎面袭来。作为多年征战的武将他敏锐地查觉一股浓烈的杀机正向他猛烈袭来……
风到马到人到人到枪到声到!
“岳云在此!挡者杀无赦!”
喊声如同炸雷般响起又如天外传来的清音岳云骑着一匹白马穿着一身白甲在这一大群黑甲骑兵中显得特别突出。他目光如矩转瞬间便到了熊焰开身前。铁锥长枪如电闪雷鸣般击出!
熊焰开见枪势来得极快自己已然来不及躲闪。怒吼声中。巨斧猛劈而出。他已决意和岳云来个同归于尽。
他死了还有徐旭在。岳云死了葫芦谷的岳家军就会全崩溃了。
可不等巨斧劈及岳云他就只觉得胸口一凉转瞬间被一股大力带起熊焰开只感觉自己腾空飞起越飞越高如有飞鸟一般。
鏖战的沙场蓦然间叫声停滞有了那么一时半刻的沉寂。转瞬间战场的双方士兵就见到熊焰开被岳云一枪刺穿了胸膛。再一抖手百多斤地的身体就凌空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鲜血如雨般的洒落在双方士兵的脚下阳光照耀下映出一幅惨烈悲泣的沙场征战图!
寒风吹过血腥之意依旧浓烈不退。徐旭军的众兵士个个胆寒。他们总算用血的代价知道了岳家军铁骑的厉害。
而岳云那无坚不摧无将不可杀。单枪匹马在百万军中取将人头的凌厉武功更让他们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
主将一死熊焰开所率之巨斧兵更是失去了控制。只觉得到处是敌人的铁骑。他们顾不得杀敌只想逃命纷纷转身向后退去……在他们的冲击之下徐旭军的前沿已经呈崩溃之势。
徐旭面沉如水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精锐的巨斧兵一向是对抗骑兵的利器。竟然如此轻意地就被岳云的骑兵击溃。眼下的场面糟糕之极巨斧兵崩溃之后。不但不能成为屏障反倒冲乱了自己的其他部队。
岳云一枪刺死熊焰开后却是没有丝毫得意之色他自从率背嵬军铁骑冲来之时就已经瞄准了熊焰开。熊焰开只是注意到敌军铁骑冲来因此慌里慌张地进行抵抗。而他却是忽略了其他敌兵目标就一个:一举击杀熊焰开。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从击杀完颜宗敏那场战役时他就明白了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
不过徐旭毕竟不同凡响他既然敢与岳云一争高下可见也的确有两把刷子。虽然前方主将熊焰开战死导致本军出现败势但在他的指挥下虽败不乱。
只见山坡顶旗帜连连挥舞鼓手敲鼓更加急促徐旭指挥两翼的长枪兵已压迫到岳云的铁骑四周呈包抄之势。
战场变化莫测一个细节一个坚持都可能导致根本性地转折。徐旭在这点面心理素质就要远强于其他宋军将领。如果是张俊、刘光世等人面临如此猛烈的攻击在前线主将身死的情况下肯定早就觉得无法支撑而选择落荒而逃了顶多可以保持败而有序减少敌军追击中给本方造成的伤亡而已。
可徐旭却是不然他骨子里透着的骄傲逼使他一定要血战到底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他准备利用自己数量庞大训练有素的重步兵来扭转颓势!
眼下虽然形势不利。但徐旭却也知道背嵬军的精髓是骑兵但骑兵利冲击不利肉搏。眼下双方已经开始有混战势头只要能够充分发挥本方步兵的力量足可把岳云的这两千骑兵困在战阵里象削苹果一样一层层地磨掉直至整个苹果消失。
战鼓、旗帜、马蹄、嘶喊声中交织一片岳云却能在嘈杂声中感觉到形势的微妙改变。自学习形意拳以后他感觉自己的五官和直觉更为敏感了能够洞察到许多细微的变化。
他环顾一下四周战场亦看出只要再过片刻徐旭手下的二员偏将就会率领数千长枪兵对自己的骑兵形成合围之势。
届时自己才取到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现在流的是巨斧兵的血一会就要流他们铁甲骑兵的血了。
岳云心中明白自己的骑兵胜在速度快刚才利用标枪的出奇致胜让敌军茫然不知所措再利用敌军片刻的混乱发起猛攻再一举击杀了敌军主将奠定了现在的优势。
可骑兵优势再大也是人人力就有穷尽之时和步兵作战时切忌缠斗切勿贪功不然优势尽失。
于是长枪一挥岳云大喝道:“退!”
他所率的骑兵本和敌军的步兵处于乱战之中听到岳云的命令却是当机立断地离开。众人本来混战在一起可蓦地便如绸缎流水般地分隔开来。
撤离之时背嵬军骑兵不用吩咐立刻拿起放在行囊中的小圆盾竖盾掩护以抵挡敌军弓箭手可能射来的箭矢同时向涌前来的敌军步兵再度抛出两只标枪阻住敌人的缠斗。所有的一切行动都是简单明了却早就经过千锤百炼考虑到撤退时受到的攻击。
岳云的大喝声或许不是每个手下的骑兵都能听到但是这无关紧要。背嵬军早有自己明确的指挥体系骑兵每五人为一伍每五伍为一队每五队为一都。在都头、队长和伍长的指挥下所有战士全线扯动两千骑兵行动自然流畅进退有序。
徐旭在高坡见到只能暗叹。他或许不服岳云的指挥能力不服岳云的阴险招数却不能不服背嵬军骑兵良好的战斗素质。
春风阵阵葫芦谷刚刚探出新绿的草地已被鲜血染得和枫叶一样红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三十四章葫芦谷之战(三)
已经和敌军脱离了接触的背嵬军骑兵正向谷内本方的阵营内奔去。iHonG
徐旭手下原本蓄势待发的数千长枪兵无功而返,虽然他们伤亡不大,但看到一地的同伴尸体,不免士气大大受挫。
岳云指挥背嵬军骑兵说攻就攻,说撤就撤,这些铁甲精骑在徐旭军两翼长枪兵包抄没有成型之前,已经冲杀了出去,而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