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宋-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李将军,天皇虽然不掌实权,但在我们日本人心中,却是有如太阳一般,让世人景仰……如果平某提出废除他的话,只怕我们内部就会先乱起来了……”平忠盛小心翼翼地提议道:“要不,还是保留天皇,只不过改称国王而已,我还是当征夷大将军好了!”

他心中也是打的如意算盘,对上大汉的人,称国王就行了,对日本内部,还是称天皇,反正中原王朝从来都是只图名声,不重实际。

这时,让平忠盛惊愕的事发生了,李贵向他拱手作了一揖道:“既然平家主没有诚意谈下去,那对抗关东源氏之事,还是你们自己想办法吧!李某告辞了!”

说罢,他便转身作势要走。

平忠盛急了,也顾不得矜持,连忙上前拉住他,急切地说道:“李将军,我们还没谈完呢,怎么就要走呢?”

李贵这时方停止了脚步,回首冷哼了一声道:“平家主,我们好心好意,想扶持你成为日本国王,从此可象现在的天皇一样,传给子孙万代,没想到你却没有这胆识。难怪你会一败涂地!一个胸无大志的大名,自然不值得我们下本钱了!日本的大名可不止你平氏一家,我想,现在李某去找源为义谈,只怕也比在阁下身上浪费时间的好!”

平忠盛一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如果李贵去找源为义,只怕这家伙还真有可能答应下来。届时自己就更没机会翻身了。

他叹了一口气,向平清盛投去询问的眼神。

平清盛苦笑道:“爹,如果现在不答应,只怕家族覆亡就不可避免。答应下来,相信在大汉的支持下,我们便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待我们统一全国之后,将那些反对我平氏登基之人,全部杀了,不就可以重新建立万世基业了吗?”

平清盛的话,倒是让平忠盛怦然心动。

如果是由自己开创了平氏的万代江山,象如今的天皇一样,成为日本人心中的太阳,那岂不是可以流芳百世了?

想到这里,平忠盛终于动心了。于是狠下决心道:“李将军,我同意了!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好!那我们便先把协议签了!”李贵嘻嘻一笑,从怀中掏出了一叠纸。

这是早已草拟好的合作协议,内容和当年跟安南签的《临安协议》大同小异。

第一,明确规定,以大汉铜钱作为日本法定货币;以此作为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交易的结算货币,其他外国铜钱及日本自己发行的铜钱皆不得予以流通。日本已经发行的铜钱,大汉将负责以同重的大汉铜钱予以置换。

第二,规定汉语为日本的官方语言,大力提倡武士、文人及百姓学习,为此大汉将在日本建立数百所学校,免费教授日本人学习汉语。从六岁儿童到成年人都有各种学习班。同时,日本国内提拔任用官员,会汉语的人也优先考虑。

第三,全面引进大汉的法律体系,所有日本的刑事、民事、商事等法律,皆以大汉法律为准。为方便日本官员掌握大汉法律,大汉将派出大量人员到日本各级官府充当顾问,负责指导日本官员用大汉律令处理行政事务及判案。

这三条完全就是照搬的当年《宋安临安条约》的内容。而李贵带来的这份协议显然条目要多得多,除了这三条之外,还有另外较为重要的三条。

,便是要求平氏在攻破京都后,废除现任天皇,自立为日本国王。而作为交换,大汉将支持平氏继续向东进攻,统一日本。

第二条,规定大汉的商人在日本享有一系列特权,包括领事裁判权和采矿、购地、买卖奴隶的权利,平氏要对大汉的商人予以特别保护。

第三条,则是约定,当大汉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日本要予以支援,尽到盟友的责任。

这些内容虽然有的让平忠盛和平清盛觉得苛刻,但考虑到自己现在已经山穷水尽了。只有大汉这一条粗腿可抱,不然就是覆灭的结局。而人家还可以再找其他大名,比如说自己的老对头源氏商谈。所以,他们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第七百六十章二妃争后?

当晚,平忠盛便在和约上签了字。23文学网。fs23。本站无广告无弹窗更新快全文字亲,如果喜欢请多多分享给大家而李贵也同意,将马上回国组织对平氏的支援。将贩运大批火绳枪和刀剑武器给平氏,而平氏则需以辖区的矿山、港口及市舶司税收作抵。

一月后,在大批武器到达之后,平氏的军队果然精神大振,连打了几个胜仗,逆转了连败的局势。日本的内战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大汉重新收复石见银山后,一直占优势的关东源氏一方顿时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而随着他们占领区的扩大,所需要的费用却是越来越多。

这是因为地盘大了,需要派兵驻守的城池就越多,同时,还要委派官员收税管理,而受伤的士兵,以及阵亡的士兵总需要抚恤。可在辖下农民头上收的税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再收下去,只怕农民就要暴动了。

所以,这段时间,虽然军事上节节胜利,但源家家主源为义却是感觉有些焦头烂额,无所适从。

而且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地盘的划分问题,新占领的大片关西土地,关东的各个大名都想多要一块土地,眼看胜利在即,都想多分一杯粥。现在关西的平氏还没有灭,关东的几路军阀内部倒为了抢地盘发生了几次冲突。尤其是实力强劲的德川、北条、武田三家大名,更是大有决一死战的架势,只怕平氏灭了之后,战火也不会停息。

更何况,平氏似乎从中原新成立的汉朝那里得到了援助。最近几仗中,他们竟然出现了大批中原的火绳枪,给关东联军造成了极大伤亡,如果不是己方人多势众,只怕还要多吃几个败仗呢。

就在这时,一名家臣却急匆匆地赶来报告道:“家主!大事不好了!平氏的军队已经在四国岛登陆了,松山已经陷落,他们现正向高知一带进军,源为朝大人请求增派援军!”

“八嘎!平氏的战船都被我们击沉得差不多了!他们怎么可能在四国登陆呢?你确认这情报准确吗?”源为义勃然大怒道。要不是来人是他一直信任的藤源赖长,他真的想骂人了。

藤源赖长哭丧着脸道:“家主。这事千真万确啊!平氏的舰队是让咱们打残了,可大汉的舰队还很强大啊!这次他们在四国岛登陆,就是借用的汉国李家武装商船队。虽然人家的只是武装商船,可那船上的火炮比咱们的战舰还多。我们根本抵挡不住啊!”

源为义听闻之后,更加气急败坏。暗忖自己当初真的不该听信赵琢的谗言,去进攻那石见银山,把岳云大大得罪了。结果现在石见银山被大汉夺回去了不说,还把人家逼到了平氏一边。而始作俑者赵琢却已经成了一具尸体。让他想发泄报复都找不到人了。

这时,那藤源赖长还不知好歹地说道:“家主。眼下形势不妙啊!现在咱们新占的地方,很多人听说平氏靠上大汉之后。又开始准备改投平氏了。不少人在暗中联络,准备平忠盛和平清盛打过来就反水。我们可得小心才行啊!”

源为义心想,我莫非还不知道现在形势危急吗?但如今大汉如此兵强马壮,船坚炮利,让我和大汉的军队作战,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他正没声好气地准备挥手让这个咕咕噪噪的家伙滚下去时,却突然听到门外又传来自己儿源义朝惊喜的大叫声:“爹,我把大汉的使者请来了!”

“什么?大汉的使者?”源为义听到此声音,不禁又惊又喜。暗忖难道大汉见自己形势占优。决定改变支持对象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自己倒是不用头痛了。

“快请他进来!”源为义连忙叫道。然后整了整衣领,作出一副恭迎的架势。

这时,源义朝领着一名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大汉走了进来,他生得虎背熊腰,身体壮得象头牛,虽然穿的是文官衣服。但怎么看都更象是一员武将。

源为义虽然心中有些疑虑,但还是向这中年大汉鞠了一躬道:“在下是日本关东源氏家主源为义,不知阁下高姓大名!”

那中原大汉拱手作揖还了一礼,然后微微一笑道:“在下是大汉国情报部东亚情报司主事巩义。参见源家主大人!”

“情报司的主事?”源为义眼皮不禁跳了一下,心中有些奇怪。暗忖怎么不是外交部派人来,竟然派情报部的人来呢?他可对情报部这些一天到晚刺探消息的间谍没什么好映象。



时,源义朝见自己父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连忙提醒道:“爹,巩大人可非一般的大汉情报部官员,他可是现今大汉皇帝岳云登基前的正妻,现在大汉皇妃巩月漓的大哥!”

“啊!是巩皇妃的大哥啊!失敬!失敬!”源为义这下可是蓦然动容。这大汉派了皇妃的哥哥来出访,从礼节上倒也是对自己十分敬重了。

巩义坐下之后,饮了一口侍女送上的茶水,方开门见山地问道:“听闻家主最近和平氏作战,连吃了几次败仗,正为此心烦,不知可有此事?”

源为义一听,顿时色变,而身边的源为朝、源赖政,以及包括藤源赖长在内的几个家臣,均气得眼睛都绿了。心忖支持平氏的不就是你们大汉吗?不但卖给他们大量火器,甚至还直接出动舰队,帮助运送平氏军队在四国岛登陆,害得我们接连失利。而现在居然当面提起此事,真以为我们是软柿,可以随便捏吗?

巩义眼见源为义及一帮家臣的神色,便猜到他们是怎么想的了。于是,他便向源义朝使了一个眼色。

源义朝会意,上前一步凝声说道:“爹、叔父,巩大人刚才问这话,并非是要挑衅或者是损我们,而是想抛砖引玉,告诉我们一件意想不到的机密之事!”

“哦?什么机密之事?”源为义听后,神色稍缓。

“那就是现在支持平氏的,并非是大汉,而仅仅只是大汉国的李家而已!”源义朝口中说出了石破天惊的一桩秘密。

“李家?”源为义闻后顿时大惊失色,沉吟了片刻之后,方说道:“莫非这李家便是大汉皇妃李雨柔的娘家?”

“源家主,正是如此!”巩义这时方侃侃而谈道:“巩某的妹妹巩月漓,乃是陛下的正妻,陛下登基之时,本应成为皇后。但考虑到前宋的影响力还很大,因此,为了平稳过度,便立了前宋公主赵滢儿为皇后,但陛下也曾许诺,待国内局势平稳后,将改立皇后……”

巩义说到这里,脸上方表现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道:“如果改立皇后,当然应以舍妹月漓为后,这也是岳家及朝中大部分大臣的意见。可没想到的是,那海商李元山,竟然包藏祸心,为了让他女儿李雨柔当上皇后,竟然四处造势,暗中联动大臣及军中将领,要求让陛下立李雨柔为后……”

说到这里,他方一拍桌,震得桌怒不可遏地说道“而那李雨柔虽然出身低微,只是商人之女,但家中有钱,自己又担任了大汉的财政部长,朝中各部及军中将领想要拨款均要看其脸色。因此,原本她是毫无希望成为皇后的,现在随着支持者的增多,倒是便得有可能对舍妹构成威胁了……”

源为义和一干源氏的家臣听了半晌,大致听出巩义要表达的意思了。原来就是一出二妃争后的故事。这在日本国内,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当大名的正妻逝世或者因故被休之后,其她平妻和妾之间为了争夺正妻,也时常发生明争暗斗。

只不过,源为义还是有些疑惑地问道:“巩大人,您说的事情我能理解,可是那李雨柔却为何要支持平氏呢?这行动可有点古怪之极。她这样作对她当皇后有帮助?”

这个疑问也是源氏这边众人想问的。

巩义听后,方冷哼了一声道:“李雨柔这么做,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平清盛对她有救命之恩,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相信你们也应该清楚吧!”

这事源氏一系的人哪能不知啊!当初德川庆喜这么做,大大得罪了岳云,并导致了源氏和岳云的关系一直发展不佳,而平氏却和岳云关系良好,这也一直让源为义大为恼火。

他于是连忙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巩大人,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

巩义这时喝了一口茶水,方侃侃而谈道:“第二个原因嘛,是由于李雨柔自知在士林民间根基尚浅,想借此机会捞取功劳,树立威望,并借机讨好陛下而已……”

说到这里,他亦是有些动怒道:“还不是你们搞出来的名堂。非要去支持赵琢,不但进攻石见银山,还派来了大批武士来临安作乱。让大汉上下都对你们深恶痛绝之极。所以,李雨柔便迫切想通过支持平氏,让平氏一统日本,消灭你们,以向陛下和文武百官,以及大汉民众证明她的能力和远见,以为她成为皇后造势!”

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大混战

ps:(感谢yanglei19691朋友投的月票!今天第一更送到!)

巩义的一番话,说得源为义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说实话,他也为当初冲动地支持赵琢后悔不已。结果石见银山没能夺取,赵琢也作了别人的刀下鬼,又把大汉得罪了。眼下平氏已经渐有翻身之势,自己这方虽然表面上还占据优势,但其实内忧外患,十分严重,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强大。说不定平氏再打一两个胜仗。自己就要一溃千里了。

沉默了半晌,源为义方战战兢兢地问道:“那……巩大人,我源氏如今还能再靠向大汉吗?”

巩义听他如此一说,便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他心中暗笑,表面上却依然是板着一张脸道:“陛下现在正忙于北伐,无瑕管日本的事。如今你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在舍妹这一方,如果你们能废除天皇,宣布与我大汉友好!那李雨柔的伎俩便自然无法得逞了。我巩家便可向你们提供援助!助你一统日本!”

源为义一听要他废除天皇,顿时吓了一大跳,挟天以令诸候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许多针对关东其他大名的命令,其实都是他借天皇名义下的,如果宣布废除了天皇,只怕自己内部就要先乱起来了!因此,他连忙摇头,称不敢照办。

巩义又威逼利诱了一阵,源义朝也从中帮腔,但源为义却仍是不肯同意。便也只得作罢。

当巩义告辞之时。源义朝送他到了门口,苦着脸道:“巩大人,家父实在有些死脑筋,对天皇一直愚忠。我再劝劝他吧!”

巩义叹了一口气道:“我估计,令尊非得等到了万不得已之时,才会改变主意,既是如此,巩某就先回去复命了!后会有期!”

说罢,他拱手作了一辑,源义朝也连忙还了一礼。然后送他上了马车。

巩义上了马车之后,车厢内的巩勇忙问道:“大哥,源为义同意了吗?”

“没有!这家伙对日本的天皇十分愚忠,估计不到山穷水尽是不会同意废除天皇的。因此,我们得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另找一位代理人!”巩义沉声说道。

“那去找谁呢?德川家?北条家?还是武田家?”巩勇问道。

“先去找北条家吧!他们虽然是关东一派的大名,但对源氏却是十分不满,而北条康政又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要说动他。只怕比说动源为义容易得多!”巩义说道。

“大哥,那去和北条家接洽的人……”巩勇迟疑地问道。

“让杨文勇去吧!就让他以杨月的代理人名义去谈判。反正开的条件就和李贵那边差不多就行!”巩义沉声说道。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日本关东几家颇有实力的大名,北条家、德川家、武田家,全部都扯起了反旗,表示对源氏的土地分配不满,他们纷纷从关西前线撤军,而回到老家之后也没有安生,频频出兵攻打附近的领主,以扩张地盘。

这样一来。关西的大名们哪还有心思去和平氏打仗,全都带兵跑回去了,只留了源氏一家的部队还在前线和平氏决战。

关西一带,平氏和源氏打得不亦乐乎,而关东一带,德川家、北条家、武田家也在大肆扩张,他们背后都在大汉商人的影。

源为义对于自己盟友的背信弃义十分愤怒。派人去调查了一番之后,才发现,是大汉皇帝岳云的几个爱妃在支持他们。情报人员的反馈意见便是:这表面上是日本内战,实际上是大汉的宫廷争斗。

“大哥。现在已经查清,北条家的支持者是巩月漓,德川家的支持者是杨月,武田家的支持者是黄秀丽,毛利家的支持者是李师师,这四位皇妃都有大汉的一部分大臣和军方将领、商人民众支持,在大汉也是颇有威望,势均力敌,所以反映到战场上,北条、德川、武田、毛利四家也是打了个旗鼓相当。眼下我们源氏如何行事,还请家主定夺!”源为朝在从情报人员那了解到关东的现状后,忧心仲仲地说道。

源为义气得几乎吐血,眼看他就要一统日本,成为名正言顺的征夷大将军,建立幕府了。却因为大汉内部的什么宫廷斗争,导致功亏一篑,实在让他心中说不出的郁闷。

只不过,现在他纵然不想罢兵也不行了,已经占领的关西地方,起义不断,不但没收到什么钱粮,反而要支付大量占领费用。而且由于盟友们的撤离,平

氏的反攻一天比一天猛烈,前线也是连战连败。再不撤,只怕就真的撤不了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有些后悔,没有听从源为朝的意见。

但源为义再度派人去和巩义联系之时,对方却说已经改为支持北条家了,并称好马不吃回头草,把源为义气了个半死。

后来还是儿源义朝替他出了个主意,现在岳云有一位皇后和五位妃,巩月漓、李雨柔、黄秀丽、杨月、李师师五位皇妃已经插手日本局势了。而那位大宋公主,大汉皇后赵滢儿却似乎还没有插手。她现在虽然是皇后,但位置也并不稳固。相信她也不想在几年后就被换下来,不如去联络这位皇后娘娘,说不定也是个靠山呢。

源为义听闻之后,顿时大喜过望,连忙派源义朝去联系。而一个多月后,源义朝也总算通过宫中的首领太监曹公公,和赵滢儿搭上了线,在表达了投靠之意后,赵滢儿终于勉强同意了源氏的要求,决定支持源氏打这场内战。

而在得到赵滢儿支持后的源为义,也有了底气,决定再度对平氏发起进攻,整个日本的内战规模更加扩大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战场。每天战死的士兵和平民都有数百人之多。而汉国的军火商人却是大发横财,个个赚得满脸堆笑。

战争中,不少日本人流离失所,被汉国的人贩卖到了澳洲和新发现的新西兰北南二岛挖矿建城。日本女人则多被卖给了大汉的军人和商人作妾。从永兴元年的日本内战全面爆发开始,到永兴五年因汉国出兵干预而结束时,总计有两百三十五万日本人在战争中死去,一百八十五万人被卖到了汉国、南洋及澳洲,占当时日本总人口的五分之三,而剩下的五分之二人口中,妇女又占了大多数。

这场战争之后,日本的几乎所有矿山都被汉国商人购买了下来,港口贸易及海关税收也全部由汉国商人把持,日本虽然在形式上还是一个dúlì的国家,但从内到外,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奄奄一息。

这些情况,自然是刚刚才抵达汴京的岳云所预料不到的。他只知道在日本寻找听话的大名,发动代理人战争,消耗日本实力,并趁机发战争财的计划有了突破性进展。

但是,这些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他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了马上就要开始的第二次北伐上。

经过去年的北伐之后,汉金两国的战线已经从江淮一带推进到了黄河两岸。汉金两国隔河相望,金军驻守北岸,汉军驻扎在南岸。

汴京城内的前宋旧皇宫,现在已经改为了大汉的北伐军总指挥部,原来设于鄂州的后勤保障中心也前移到了这里。

在汴京收复之后,民间曾有很多大臣官员,士林文人,要求还都汴京。认为那里才应该是大汉的首都所在。

但以江南商人为后盾的一批南方官员极力反对,认为汴京四面兼是平原,无险可守,当年前宋如果设都于洛阳,只怕就没这么容易招来靖康之耻了。而且他们大多都有家人在经商贸易,在临安以及海外皆有大量资产,迁去汴京极不情愿。

而岳云夹在正统派与江南派之间也有些左右为难,只得称现在汴京尚处前线,不适合马上迁都,待消灭金国,北方的防御形势稳定了之后,再考虑首都设在何处。算是把这件事暂时搁置了下来。

只不过,他亦是在思索,首都究竟设在哪里比较好?究竟应该是设在内陆,还是应该设在沿海?究竟应该是设在北方?还是南方?

就在岳云思索之时,站在大殿内的李若虚却是一脸恭敬地向他问道:“陛下,会议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岳云这才回过神来,现在正在商谈今年的北伐作战计划。他于是方微笑了一下,抬手示意道:“李军师,你把之前军部拟定的作战计划草案向大家公布一下吧!”

“好的!”李若虚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目前我军沿黄河南岸,共计布置了六十万大军。其中有三十万是经历过去年北伐战役的老兵,有十万是最近半年来,招募的新兵……最后二十万则是从南洋的安南、占城、真腊、斛罗、三佛齐、东爪哇等国调来的援军。目前,所有的部队均换发了火枪,但燧发枪只有三十万老兵才持有,新兵及南洋的援军仍然只装备了火绳枪……”

岳云听后点了点头,能够在一年内将这么多部队换发燧发枪,这个生产速度也算相当不错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三路北伐

ps:(感谢光辉的宪章朋友投的月票,以及超级大胖朋友投的评价票,今天第二更送到!)

这时,李若虚走到墙壁上挂的一幅巨型地图前,对着殿内站的一众将领道:“目前,军部拟定的作战计划,仍是决定分成三路大军进行进攻。西路军统帅仍是张宪将军,辖下有部队二十万人。其中老兵十五万人,新兵五万人,以关铃和牛通两位将军为副将,从洛阳出发,北渡黄河,攻取孟州。然后再兵分两路,一路向西攻打运城,一路向北直扑太原……”

西路军原有十万人,在去年的北伐中,损失是最少的,仅伤亡了万余人左右。在攻破洛阳之后,张宪便将金军中反正的汉人士兵,经过一番教育之后,编入了自己的作战部队,在后方增援上来的新兵到达之后,便开始了重新整编。他的部队训练时间也是最长的,可称得上是以逸待劳,蓄势待发。

而他面前的敌人,则是金军的后起之秀,现在已经成长为金军的名将之一,徒单合喜。

徒单合喜的军队只有六万余人,大部分兵力已经随纥石烈志宁前往了辽东。因此,他的目标也是以守为主,力保太原不失。

而军部之所以要在西路军安排这么多人马,而且还多为老兵,主要是防止辽军可能出现的异动,毕竟山西一带紧靠辽国边界。虽然辽国现在是大汉的同盟,可谁也保不准不会有什么变故。毕竟在汉人心中。这些异族的信誉都不太好。

李若虚这时又接着说道:“中路军的统帅,则是岳……太上皇亲自担任。兵力十五万,由下官任军师,魏王、梁王任副将,张力、韩彦直二位将军也归太上皇调遣,中路军的作战计划是从汴京出发,北渡黄河,进攻鹤壁,再北上攻打安阳和濮阳,向邯郸推进……”

太上皇自然就是岳飞。他听到这个称呼,也感觉颇为无奈。而魏王则是岳震,梁王则是岳霆。岳云都成了皇帝了,自然也只有按照惯例,让自己的爹爹岳飞成为了太上皇,而两名弟弟也封为了王爷。

原本中路军的统帅,军部是想让陆文龙来担任的,因为岳飞已经成了太上皇了。让太上皇亲征可是有点离谱。

但岳飞知道此事后,却执意提出由自己担任统帅。他一心所想的便是收复河山。直捣黄龙,怎么可能因为身份的变化就放弃?

首相虞允文在仔细考虑了一下后。也觉岳飞担任统帅有利于稳定军心。象已经成了魏王的岳震,梁王的岳霆,以及岳云的义兄张力、义弟韩彦直。如果不由岳云出面,当他们的统帅,换个人只怕还无法镇住这帮衙内呢。

而且众人也深知,在如今的汉国,要论威望、军事才能、武功等几方面都众望所归的人,除了现在的皇帝岳云外,便只有这位太上皇岳飞了。他就算什么事都不做。坐镇军中,也如定海神针一样,能让所有的军官和士兵安心。

所以,考虑再三之后,军部还是同意了由岳飞担任中路军统帅,同时还将岳震、岳霆、张力、韩彦直四位身份尊贵的“衙内”安排在中路军为将。

中路军的十五万兵力中,老兵只有五万人。新兵倒有十万人。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原因是中路军在去岁的战争中,损失过于惨重,在重编之后,岳飞虽然讲究以老带新。狠抓训练,让部队的战斗力没有下降太多,但也改变不了军中已经是以新兵为主的态势。

只不过,他们面对的敌人白彦敬,则比岳飞的状况更差。他手下的兵力虽然有十万人,却基本上为生拉硬扯抓来的壮丁,主力大多都随纥石烈志宁到了辽东与辽军作战。现在的士兵战斗力已经不能和去年相比。

而且,最让白彦敬叫苦不已的是,他的地盘完全无险可守,全是一马平川,防区的城池都不甚坚固,被汉军大炮一轰,只怕就要跨蹋。这样一来,如何防守啊?

李若虚接着又说道:“我军的东路军,则由陆文龙将军任统帅,陆游大人为军师,魏胜、李显忠二位将军为副将,统兵二十五万,其中汉军为五万,南洋联军二十万。从济南北渡黄河,进攻德州,然后再一路向北,攻打沧州和霸州。此路还可得到李宝将军的水师配合,一旦陆上进攻不顺,可由水师战舰运载士兵从敌人后方登陆……”

“等等!若虚!朕的位置在哪里?朕刚才听你说了三路大军的安排情况,貌似朕是站一边看热闹了?”岳云听闻之后,立刻大为不满地质问道。

这个作战计划是他在南洋作战时,在虞允文的主持下,由军部草拟的。所以他这个当皇帝的根本就没参于进去。原本他以为,军部的作战计划会一如既往地任命自己作东路军的统帅。但却没想到根本就没有他的份了。

“这个……陛下乃是九五之尊,万金之躯,怎么能上前线打仗呢?为了国家和民众着想,陛下应该回临安去,主持朝中事务……”李若虚苦口婆心地劝道。

“不用了!朝中政事自有允文这位首相cāo心。朕还是御驾亲征算了!”岳云不客气地说道:“还是按去岁的计划那样吧,由朕担任东路军的统帅吧!”

李若虚听闻之后,求助似地向岳飞、张宪等人张望,希望他们出面劝服这位一心要上战场的皇帝。

但他没想到,岳飞此刻却站起身,大声感概道:“好!云儿你果然不愧为我岳家的好男儿,哪怕就是当了皇帝,也要上战场打仗!咱们岳家的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