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诮⒆怨币淮幔诘卣鸱⑸螅鹿僖猿⒌木仍治募荚颍院和醯闹甘疚谥迹徽鄄豢鄣刂葱懈飨罹仍执胧φ龅揭悦裎荆泊春托成缁帷
说到这里。他喝了一口茶,然后接着说道:“下官便立即带领乐山的衙役,组织本地的民众、商绅开始抗洪救灾,治病防疫等各项工作。下官将乐山的灾民均作了妥善安置,下官和乐山通判韩大人。及城内衙役,皆吃住在岷江大堤上,十二个时辰皆不离开,日夜看守,以防洪水再度决堤。同时,我乐山府还将官仓全部打开。分发出了所有库存之粮,以满足灾民的需求,虽然官仓是空了,但却保证了灾民衣食无忧,乐山没有因地震和水灾饿死一个人,并作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坐在他旁边的通判韩玉栋亦是声情并茂地说道:“地震无情人有情,大水之后有大爱!我等身为乐山百姓的父母官,当以解决百姓之疾苦为己任,急百姓之所急,思百姓之所思,下官及吴大人一直以来,皆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为大宋尽忠职守,忠于皇上,忠于汉王!我等深知,为百姓排忧解难乃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此才能报效皇上和汉王,造福乐山父老乡亲……”
岳云和万俟卨在听取了吴东林和韩玉栋的汇报之后,亦是十分惊憾,毕竟能吃住在大堤上的知府一级官员还是不多。当然,以他们的城府,自然不会光听汇报就全信了。自然还要到城内外各处转转,看看是否真是这样。
吴东林自然是满口答应,并热情地表示可以陪同一起。
岳云便婉言谢绝了,称他的工作很忙,不好担搁,说自己一行人四下走走便是。
吴东林心中甚有把握,又知岳云不是个耳根软,被人三言两语就打动的上司。也就没有再坚持陪同了。
岳云和万俟卨在城内和城外附近转悠了一天,见灾民们均住在统一配发的帆布帐蓬里,卫生条件还不错。穿得虽然不太好,但也算干净整洁,虽然大多数人的气色不是太好,可是瞅着还算精神。他们看见朝廷官员来了,均自发地组织起来,列队欢迎,显得十分热情。
岳云安慰了他们几句,表示朝廷将会加大力度,继续赈灾。这些灾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随后,万俟卨便向这些灾民们打听乐山官府救灾的情况。
结果让他很惊讶的是:这些“灾民”对吴东林大人可是由衷的爱戴和歌颂,大有其是自己再生父母的意思。将这位吴大人捧到了爱民如子,举世无双的难得好官份上。
这让一旁听着的岳云也不禁感叹。到了四川这么多地方,看来就这位吴大人救灾工作干得最好,百姓对朝廷和官员的抱怨最少,城内城外的景象,除了因为地震缘故,房屋倒塌较多外,其他状况就跟受灾前没什么两样了。如果不是城中广场的搭建的难民营帐蓬,很难看出乐山是一个重灾区了。
草草在城内看了两圈,岳云夫妇和万俟卨都回到了乐山府衙内。此时已经是晚上了。
这吴知府的确十分上心,专门在乐山府衙内又安排了一个小宅院,供岳云夫妇居住。称以岳云汉王的身份,以及赵滢儿长公主的身份,居就于府衙小院实在有失体面,只是乐山受了水灾,才不得不一切从俭,希望岳云和秀宁公主原谅。
而万俟卨等一干临安来的京中大员,则安排在另一处大宅院内,每人都有一个单独的整洁房间,崭新被褥、换洗衣服、拖鞋睡衣一应俱全,连房内都还配备了侍候的丫环、仆役。
除了万俟卨那个工作狂因为没抓到几个现行,有点失望外,其他临安来的官员都心中高兴不已。此番来四川督察赈灾十分辛苦,一路上风尘仆仆,连懒觉都没睡过一次,如今到了最后一站乐山,见这趟远差终于可以划上句号了。而这吴知府又如此殷勤知趣,都对其映象甚佳,纷纷对其竖起了大拇指。
在吃完吴东林盛情款待的晚宴后,岳云、赵滢儿回到了住处,正准备上床睡觉之时,却听到了“梆、梆、梆”的敲门声。
“是谁?”岳云沉声问道。
门外这时传来杨兴的声音:“汉王,万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吧!”岳云应了一声。心忖难道这万俟卨有了什么发现?他可是一心想在四川干出点成绩的,好官复原位的。
只听“吱嘎”一声,门便被打开了,万俟卨走了进来,躬身向岳云及赵滢儿行了一礼道:“下官万俟卨拜见汉王及秀宁公主殿下!”
“俟卨,你坐吧!”岳云一指旁边的椅子,招呼他坐下,然后沉声问道:“可是有什么发现了?”
万俟卨点了点头,谢过之后,弯腰坐下,然后便迫不及待地说道:“汉王,下官发现乐山的情形有点不对劲。我们白天看到的城内外情况,极有可能是吴东林伪装出来的假象!”
这万俟卨一张口,便抛出了一枚重榜炸弹。
“哦?万大人,此话怎讲?”赵滢儿秀眉一蹙,亦是忍不住问道。
万俟卨沉声道:“白天由于一直都在走动之中,下官亦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但晚饭之时,下官仔细思量,便觉有些情况不对。待晚宴之后,回到房中,万某反复思索,发现有几条疑点,实在有些解释不通,所以,便想提请汉王和秀宁公主踌躇一番,看下官的判断是否有道理。”
“俟卨,你详细说一下吧,发现了哪几条疑点?”岳云亦是有些微惊道。
万俟卨端起手中茶杯,饮了一口后道:“第一,地震和洪灾皆是上个月发生的事,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洪水早已退去。且最近亦未再下暴雨,乐山城区的地势亦高于河面,吴知府还驻守在堤岸上,不嫌过于小题大做了吗?这样一来,乐山府上发生事情,州府其他官员要来请示他,还得专门跑堤坝上来。百姓有什么问题要反映,亦得上堤岸来,岂不更加不便?”
万俟卨如此一说,岳云和赵滢儿均觉此举大有问题。两人对视一眼后,赵滢儿方秀眸露出一丝不屑道:“看来这位吴大人也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万俟卨听罢,却是叹道:“如果真是沽名钓誉之辈也就罢了。毕竟官场上的事,下官还是十分清楚,有时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已而为之。可万某观这吴东林,似乎还有弄虚作假之嫌!”
“弄虚作假?”岳云星眸中闪过一丝精芒。赈灾之事,竟然弄虚作假,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了。
第六百五十一章万俟卨的发现
“白天时,万某注意观察了一下,那些住在府衙门口广场上的灾民,似乎都是城内的居民,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是以周边受灾农民为主。”万俟卨说道。
“哦?何以见得呢?”赵滢儿不禁好奇地问道。
万俟卨微微一笑道:“公主殿下,其实这很好辨认,农民经常手握锄头、铁犁一类的农具耕田,手掌上一般都有老茧。但白天我们在城内那些灾民住的帐蓬里,见的人却是全无老茧。足见应该是城池内的市民,而非农民。”
岳云沉思了片刻后,却是眉头一蹙道:“俟卨,就算灾民中很多是城市居民,亦无法说吴东林弄虚作假啊,毕竟不管市民农民,都是需要救治的,或许是比较凑巧了,吴东林安置在城内难民营的灾民多是附近县城及镇上的市民,而那些受灾的农民安置在城外的帐蓬内了,这也大有可能。”
万俟卨点了点头道:“这些下官自然省得。不过,我说的吴东林弄虚作假不仅如此。而是那些放在府衙进门处的大量锦旗、牌匾,只怕是吴东林自己做来往脸上贴金的,并非灾民送的!”
“竟有此事?万大人你可有证据?”赵滢儿一听,柳眉倒竖,有些愤怒地问道。她对于这种弄虚作假,欺骗朝廷的官员,可是深恶痛绝的。
万俟卨摇了摇头道:“下官并未开始正式调查,所以证据是没有收集到的。但是却从这些牌匾锦旗上发现了三处可疑的地方。一是这些牌匾。制作工艺都很雷同,似乎是一家招牌制作店做出来的。二是这些牌匾锦旗,从色泽及镶嵌痕迹上看,似乎都是近几天才做出来的。这救灾之事已经进行了快两个月了。那些对吴知府感恩涕零的百姓官绅,也理应是陆陆续续送给他这些牌匾锦旗的。可怎么倒象是约好了似的,在最近几天全部一起送来呢?”
他如此一说,不光是赵滢儿。就连岳云都皱起了眉头,这样说来的话,只怕这些牌匾和锦旗。都是吴东林临时做来蒙骗自己的。
万俟卨还继续不依不饶地说道:“这牌匾上的第三个可疑之处,便是所有的牌匾锦旗,都是称赞吴知府爱民如子。扶助乡里,救灾工作,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云云。而我们白天询问那些灾民们,也个个对这位吴知府大加赞赏。似乎他在平日里的官声和所作所为,亦是相当不错,快赶得上真宗和仁宗年间的包青天包拯大人了。可这样一位官员,为何当了乐山知府四五年了,就只有救灾这段时间才有人送牌匾和锦旗给他,而平时却无一人送呢?难道乐山的百姓认为。只有救灾时才是送牌匾和锦旗的时机吗?”
岳云和赵滢儿对视了一眼,面色顿时均阴沉下来。(。如此说来的话,这原本他们印象还颇佳的吴知府,可实在大为可疑,是否在抗洪救灾中贪污救灾钱粮。是否有救灾不力之嫌虽然难说,但弄虚作假,欺瞒朝廷却是仈jiǔ不离十了。
岳云当即便说道:“俟卨,那现在就开始查办吧!如果这吴东林只是沽名钓誉,也就是有些失德罢了。还不是什么大问题来!但如果还有另外的坏事,则定要严加惩处!毫不手软!”
万俟卨连忙答应了一声。正准备出去时,赵滢儿却道:“万大人,且慢!”
说罢,她方向岳云说道:“夫君,这事可要慎重处理啊!吴东林可是吴璘的本家兄弟,而吴家在四川根深蒂固。之前因为吴璘在临安遇刺身亡一事,四川各地就流传其是被朝廷害死的,有不少吴家的亲属及部将还到成都四川府衙前要求讨个公道。他们对朝廷并不是很信任的,如果此次查办吴东林,他们会不会认为是朝廷要辗除四川本地吴系势力?从而引发动荡不安?”
岳云听罢,不禁眉头一蹙,赵滢儿说的情形的确大有可能。就算自己公布了吴东林的罪状,原吴璘一系之人也有可能认为是捏造陷害的。虽然可能当面不敢说,背后也必然不满,说不定自己一走之后,就会暗生事端。
这时,万俟卨却是眼中寒光一闪道:“汉王,要不干脆借此良机,把四川的官场好生整顿一下,我就不信吴璘一系的官员都那么洁身自好,个个都是清官!”
岳云和赵滢儿对视了一眼,均面面相觑,这万俟卨还真是抓人上瘾了。如此大有肆排除异己,虽然的确可以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四川,但也必将大大损伤四川的元气,造成官员人人自危,甚至引发叛乱和逃亡。而且四川的官员也不是个个都有不臣之心的,至少如杨政、张士廉等就是已经愿意效忠自己的。如果在四川再掀起一场官场风暴,可非明智之举。
岳云于是便否决了万俟卨的提议,他沉声道:“和金国签订的三年停战协议已经只剩一年时间了,这一年里,我们主要的任务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准备北伐战争。所以,国内不应再起大的风波,以稳定为主!”
万俟卨思量了片刻后,方试探着问道:“那对这位吴东林知府,我们该如何处置呢?”
岳云深吸了一口气,神态凝重地道:“俟卨,我们一路赈灾过来,四川灾民之惨,大家都看到眼中了,但凡是有点良心的,谁不心生怜悯?如果吴东林只是弄虚作假,糊弄了朝廷,其罪虽大,但还不是无可救药。但如果此人还坑害灾民,侵吞贪污钱粮,那就是罪无可恕了!如果对于此人,四川还有官员想为其包庇说情,岳某亦决不会让步!”
万俟卨忙不迭颔首:“汉王说的是,属下照办便是!只不过……只不过……”
岳云听闻之后,关切地问道:“俟卨,你还有何为难之处?如果是感觉人手不够,那么,事急从权,岳某可以把我的护卫亲军五千人调由你指挥。他们多是武功高强,精明强干之人,你可放心大胆使用!”
万俟卨一听,心中大喜。这样的好机会他可不能错过,于是,连忙点头道:“汉王英明,属下正觉得在吴东林的地头上,光凭刑部随行的这点人,有点不堪敷用。不过,汉王身边也需有人保护,下官只需两千护卫亲军便够了。”
岳云立刻便从怀中掏出了兵符,递给了万俟卨,慷慨道:“你看要多少兵马,只管调拔便是,我的武功可比你高多了,还有杨兴及十八铁卫相护,你不用担心我的安全!”
万俟卨连忙谢过,接过兵符后,向岳云拱手作了一揖道:“既是如此,事情紧急,下官这就去调动兵马,开始调查吧!”
岳云笑呵呵地说道:“去吧!岳某等你的好消息回禀便是,乐山这里可是咱们四川的最后一站了!不要落得个虎头蛇尾便可!”
第六百五十二章吴东林的对策
万俟卨带了两千护卫亲军及刑部衙役查案,如此大的动静,身为乐山地头蛇的吴东林怎会不知。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乱转。
在他身边,弟弟吴东勇却是不明事理,不以为然道:“大哥,这查办当地官员有无可能贪污受贿之事,往年受灾时也曾搞过,不过是走马观火,做个形式而已。真正能不能过关,功夫还在席桌上。到时我们给汉王和几位京里来的大人多准备点银钱,送几个漂亮姑娘侍寝,不就得了?”
吴东林听罢,却是长叹道:“二弟,你说的那是以前了,先皇在时,的确在这方面管得不严,可以糊弄过关。可如今是汉王掌权,在此事上可马虎不得。听说内江的知府就是送了万俟卨几个通房丫头侍寝,反倒让他起了疑心。认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所以,倒还在内江很是查办了一番。结果,连内江知府前几年收过好处的事也被挖了出来……这才是弄巧成拙。吴某就是打听清楚了汉王及万俟卨的脾性,才只在面子上下功夫,从不敢私下向他行贿!”
吴东勇一听便急了,连忙问道:“大哥,那现在咋办呢?,我们得想个办法蒙混过关才行啊!不然,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吴东林想了想,方咬牙道:“眼下,府库已经空了。可是,乐山府库有多少存粮,那帐本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在成都省府内还有备案的。虽然说咱们可以推说是赈灾发放给灾民了。但却也不可能发放得了那么多。所以。现在只有动员家中的亲朋好友,从自己仓库中,把粮食搬回府库,先把府库的窟窿堵上。我估算了一下,这缺口约有二十万石。只怕咱们两家的仓库搬空了亦只能填满七成,不足的三万只好籍口说是赈灾发放掉了,万俟卨纵想查个清楚。也得费些功夫才行!至少帐面上他是看不出多少问题了!”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然后呢,我们再发动城内衙役。以及各乡地保里长,带着厢军差役,到处巡察。那些灾民其实也愚昧无知得很,恐吓威胁一番,敢站出来说真话作证指认我们的,就没几个人了,汉王不可能在这里长留的,要不了多久他便要走。咱们吴家在四川根深蒂固,他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应该也不敢动咱们!”
吴东勇一听要自己往外拿粮食,却是露出为难的神色,犹豫不决道:“大哥。咱们兄弟俩拿粮食出来是没什么问题。可是家中那些亲戚可就不一定同意了,毕竟族长吴璘在临安遇刺身亡后,咱们吴家在四川的影响就一天天减小。很多官员也不象原来那样买咱们帐了。他们也想留点钱粮来勾兑地方上的官员呢。”
吴东林听到这里,却是目露凶光道:“这倾巢之下,焉有安卵?眼下吴家在四川的子弟。就只有我官做得最大了。我再一倒,他们就更无以为济了!把这些厉害关系跟他们讲清楚!说明把他们的粮食拿来,只是挡挡差事,回头等此事平息,汉王回临安后,就发还给他们……待来年秋天。本府再想办法多征几成粮赋,算是补给他们的利息好了!这样他们应该知道作何选择了吧!”
吴东勇听得连连点头,忙道:“那作兄弟的就立刻去找族中亲戚借粮,之前他们在族长还在时,也捞了不少好处的。如今吐一些出来,应该没有问题!”
几个时辰后,乐山的几个吴家大户,都被吴东勇叫到了吴东林的书房。待听了此事后,均面有难色,毕竟谁都不愿意从自己腰包往外掏钱粮的。
吴东勇急道:“各位族中兄弟,这可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如果我大哥再倒台了,咱吴家在四川可真没什么份量了!如今原来族长的许多老部下,老朋友,都爱理不理咱们了!真要是大哥垮了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们之前得的那些好处,汉王和万俟卨还会让你们安心享用?”
在这半含威胁的话语下,吴家众商绅均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方犹豫道:“这样……就真能蒙混过关了吗?万一钱粮是补进去了,最后却是还不出来,我们不是亏大了?”
吴东林这时冷然道:“做事谁敢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能说随时发现破绽,便随时补上而已。不过,我吴家在四川总还有一些影响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岳云要动咱们,也要考虑四川民众的反应。只要慢慢拖延着,过不了多久,朝廷便要准备北伐事宜。这事说不定就搁下来了!毕竟北伐可是咱大宋朝最重要的事!如今的这个难关,咱们只要同心协办,必能迈得过去!”
吴东勇听罢,方向吴家众人瞥了一眼,恨声道:“现在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我大哥如果翻船了,咱吴家不知道多少人都要淹死!你们还念着那点蝇头小利做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吴家众人互相望了几眼,虽然一脸不情愿,却也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然后回去开始仓促准备起来……
万俟卨这个办案老手,对于吴东林可能的反应,早就估计在内,在最开始大张旗鼓地造了一下声势后,他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挑了一些粗枝大叶的大头兵,在城内和各县重要地点,逢人便问,吸引了吴东林手下一帮人的注意力。
而那些精明强干的刑部衙役,却被他派去盯着吴东林和吴东勇等人,看这两人有何动静。
吴东勇召集吴家众人开会,然后又趁夜悄悄从吴家仓库往乐山府库运粮的行动,全被万俟卨了如指掌。
看着乐山府库周围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躲在暗处的万俟卨却是暗暗好笑。
站在他身旁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道:“这两天夜里,吴东林的几个亲戚都在从自己家中往官家府库运粮,看来还真如咱们之前了解的那样,这吴东林果然在乐山干了很多坏事,搞得天怒人怨!”
另一名刑部的差役捕头也一脸气愤地说道:“更可气的是,他怕咱们查出事实,还派衙役、厢军士兵,挨家挨户去打招呼,要这些受其荼毒的灾民不得向咱们吐露实情。只是他也把别人想得太简单了!在咱们刑部的人面前,又有几个会不吐露实情的?而且别人又是想揭发他得很了!”
万俟卨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灯火通明的府库,心中却是兴奋不已。这趟四川之行,果然来得不虚,如果能一下将吴家在四川势力连根拔起,则必将为朝廷彻底掌控四川奠定基础。
现在两千护卫亲军已经按先前的部置,分作几路,准备妥当。只要他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发起逮捕行动。
又过了片刻,眼见从吴家各处仓库赶来的粮车都已经到了。万俟卨才嘿嘿一笑道:“马上通知杨兴将军,让侍卫亲军依先前布置,分兵三路,实施行动!”
半个时辰后,乐山城内顿时喊杀声大作,两千护卫军如狼似虎一般,先将府库附近的道路全部封闭起来,然后趁着运粮的车夫、苦力惊慌失措、语无伦次之时,将其一骨脑儿地全部抓捕起来。
这些人十个倒有九个是吴家的雇工和家仆。甚至其中几个带头的还是吴东林的族中亲戚。万俟卨问出了这些人的来历和住所后,立刻便亲自带人去抄他们的家了。
当然,这么大的行动,肯定是纸里包不住火的。封锁府库之时,毕竟这些侍卫亲军对地形不太熟悉,有些漏网之鱼还是从一些本地人才知道的小路逃掉了。
只不过,他们想去乐山府衙向吴东林兄弟通风报信之时,却没想到乐山府衙也被侍卫亲军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他们一到门口,便被抓了起来。然后被刑部的衙役连夜审讯,拷问口供。
无论是吴家之人,还是他们雇佣的脚夫、苦力,家仆等,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惶被抓。他们之前根本没来得及串通一气,或者想好如何应付审问。
结果在万俟卨的威胁利诱,以及恐赫诈取下,他们又大多是些没骨气之人。在天亮之前,就把万俟卨想问的材料全问出来了,甚至有的人索性把以前吴家干的伤天害理之事,贪污受贿之事都吐了出来,让万俟卨有了额外惊喜。
光只是吴家之人交待的这些罪状,就足以将吴东林兄弟凌迟处死了。甚至还可以将他的那些帮凶同伙,主要是吴家的一众人等,全部连根拔起。他一直想的,辗除吴家在四川的势力和影响力,马上就要实现了。此案公之于天下后,吴家不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怪!
万俟卨做事雷厉风行,在拿获了证据之后,一大早就立刻将这些情况送到了岳云的书房桌上。
第六百五十三章抓捕吴东林
万俟卨这时正言道:“属下昨夜得闻线报,称有大批粮车正运往乐山官仓府库。属下当时就纳闷了,朝廷分发的赈灾粮食不是早就运到了吗?怎么又有大批粮食要进官仓呢?现在又没到秋收季节,也不可能是征收入粮草运来了啊!”
顿了一下后,他方接着说道:“于是,属下就赶到乐山官仓府库,恰见城内第一大家族,吴家的几户商绅正将自家粮食紧急运往府库,形迹甚为可疑。于是,属下便将他们立刻全部抓捕,然后连夜进行审讯,现在已经真相大白!”
“哦?是个什么真相?”岳云不动声色地问道。
万俟卨长叹了一声道:“乐山府库之中早已空空如野,粒粮未存,官仓里已经可以饿得死老鼠了。而往年应该积存下来的库存粮食,以及朝廷拨付的赈灾粮均不翼而飞。属下派人审讯府库主官。此人方吐露实情,原来府库内的钱粮,早被乐山知府吴东林,在半年前就运出去偷卖掉了。”
“接着,属下便又将这批抓获的吴家之商户进行审讯,同时派人查抄这些人家中的财物,发现了他们当初运粮出去的帐本、存粮记载、以及和吴东林、吴东勇兄弟分成的纪录。一干人犯和证人、证物均已经放于护卫亲军的大营之中,以防有人抢夺。而在查抄过程中,还有个别有良心的家奴及侍女反映,吴东林有见死不救,任由灾民饿死、病死的行为。但更多的人则是因恐惧吴东林的权势而不敢言……”
这时。万俟卨方正容道:“单凭眼前掌握的证据,就足以定吴东林之罪了。只不过他还另有更严重的罪行,不及一一查办。为了避免他以乐山知府的权力,干扰查案,威胁民众。属下建议,先关押吴东林和吴东勇兄弟,再请四川府衙另派官员来此地任知府。暂管乐山诸事政务。同时,对乐山民众正式宣布:吴东林等一干涉案人员,已经进行正式立案调查。让他们可以放心举报反映其人罪行,不用担心打击报复!如此方能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岳云闻言亦是眉头一微皱,虽然他早已猜到吴东林必有问题。但也没想到严重至此。他和赵滢儿连忙将这一干证据仔细端详起来。
待看完了这些口供,以及那些证人证言,提取的帐册、卖身契等相关证据之后,均不禁勃然大怒。虽然赵滢儿之前有不想把事情闹大,以免影响四川稳定的想法。但看着这些令人发指的罪行,她亦是出离愤怒了。
“立刻把这吴东林抓起来!所有犯案之人一查到底!妾身绝不再心慈手软姑息养奸了!”赵滢儿一脸怒容道。
“公主的话你已经听见了吧?”岳云亦是一脸铁青道:“俟卨,你就放心去干吧!有我们给你撑着!”
万俟卨一听,心中大喜,立刻便躬身行了一礼,然后离开了岳云的书房。
他走出房门后。一副神采飞扬的模样,对着刑部的一干人员大声道:“走!直接去乐山府衙!抓吴东林去!”
吴东林见万俟卨亲自带着一帮刑部衙役和侍卫亲军前来,顿时吓得体似筛糠。
而他弟弟吴东勇还在那里狡辩道:“万大人,我们可是冤枉的啊,我大哥在乐山为官多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想必有之前得罪之人陷害……而且我吴家在四川可是第一大家族,盘根错节,如果动我兄弟二人,我吴家必……”
“东勇!住口!”吴东林毕竟为官多年。对于眼下的情况看得比他弟弟更透彻。这万俟卨素以搞扩大化办案出名,这样一说,他不想方设法把吴家的势力从川中连根拔起才怪。
吴东勇还在嘴里骂骂咧咧的,而万俟卨一双小眼睛却射出了精光。他立刻对身边的衙役道:“将这吴东勇单独关押!本官要特别审问!”
刑部的衙役们一听,立刻便将还懵懵不知的吴东勇如老鹰抓小鸡般抓了起来,然后拖进了旁边的审讯室内。
万俟卨瞥了一眼惊魂未定的吴东林,冷冷道:“先把吴大人押下去,待会我再来找他!”
吴东林看了他的眼神,心中便暗道不妙。这万俟卨不知道又在使什么坏主意了。
走进监狱后,万俟卨一拍桌子,喝道:“大胆吴东勇,竟敢以吴家在川中的势力威胁本官。拿出去砍了!”
众刑部衙役心想,这连案都没审就砍了啊?有一个大胆的衙役小心提醒道:“万大人,这还没审呢?”
“审什么审?本官有御赐的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说罢,万俟卨猛地拔出剑来,拿着明晃晃的长剑,向吴东勇走来,狞笑道:“反正这家伙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威胁朝廷命官,为了朝廷的尊严,杀这一个刁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时,那几名衙役方回过神来,心想万大人几时有什么尚方宝剑了?连汉王都没有呢。那把剑也是在临安时,花五吊铜钱买来防身的。难道是万大人想要吓唬这吴东勇?
吴东勇方吓得面如土色,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说道:“小……小人不敢,万……万大人饶命。”
万俟卨脸色虽然依旧阴沉,心中却是大为失望,暗忖:“我还道这家伙真有几分硬骨头,没想到却是个软脚蟹,还什么大刑都没用就趴下了。”
于是,他便大喝道:“本官问你什么,就答什么!一句句给我从实招来,若有丝毫隐瞒,本官立刻便砍下你的脑袋。”
吴东勇方连声答道:“是,是!”
万俟卨命人取过足镣手铐,将他铐上,吩咐几名刑部衙役在门口看着,不让任何人进来。
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