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那曹公公猛地一甩锦袍的后摆,冷笑了一声便带着随丛走出了大营。
岳飞脸上虽然不悦,却还是连忙下令,让几名亲兵带曹公公一行人到旁边的大帐休息,好生侍候,不得怠慢。
大帐内的众将领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个个都恨得咬牙切齿,如若不是岳飞用眼神制止,恐怕有些冲动之人就会上前将这曹公公一刀杀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岳飞于建炎四年单独领兵收复建康之后,就一直致力于收复中原,迎回二帝的准备。并于绍兴四年从伪齐将领李成手中收复襄阳六郡。
随后洞庭湖一带的水贼聚众数十万作乱,岳飞为了稳定后方,又于绍兴五年仅用两月时间就剿灭了多次打败宋军,自封大圣天王的水贼首领杨幺。
岳飞后来又数次击败南侵的金军及伪齐军,他一直想北伐,却受困于粮草和兵力的制约。在剿灭杨幺后,岳飞收编了杨幺的水贼军十余万人,使之有了充足的兵员。同时他在荆襄一带大力推行屯田,于绍兴九年基本解决了岳家军的粮食短缺问题。
今趟金军撕毁去岁和约,大举南侵,却在宋军的反击下连战连败,几路宋军均高奏凯歌。岳家军更是已经打到离大宋旧都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了。眼看遇到他领兵十余年来,收复中原,夺回汴京的最好机会。却在这关键时刻连接朝廷的圣旨和十二道金牌,要他立即撤军,岳飞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
待曹公公走后,岳飞方仰天长叹一声,一脸悲痛愤慨地说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帐内的众将领这时立刻都七嘴八舌地大骂起来,象牛皋、张显等一干脾气火爆的将领甚至提出干脆不理会圣旨和那劳什子金牌,岳家军单独北伐算了。
而岳飞这时却一脸苦闷地摇了摇头。他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还要坚持北伐就等同于谋反,更何况在前有金军阻击,后方粮草又接济不上的情况下,饶是岳家军再骁勇善战,孤军深入也是必败无疑。看来,真的只有撤了。
诸如张宪、汤怀等心思缜密的将领显然也想通了情形,他们没有跟着起哄,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岳飞的命令。
姚远看着这一切,脸上的表情完全凝固了。他这时终于明白了,自己穿越到了一个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岳飞被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召回的那天。按史书记载,那天是绍兴十年七月二十一日。作为略通宋代历史的岳云,自然知道今后的历史结局:岳飞在班师回朝后不久,就被解除了兵权。并在第二年十月以谋反罪被秦桧逮捕下狱,最后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于大理寺风波亭被杀。
和岳飞一起遇害的还有他的大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可偏偏自己还就穿越成了岳云。现在已经是七月二十一日了,也就是说自己的命只有一年零五个月了,如果不改变历史进程的话,自己就会跟着岳飞一起被宋高宗赵构杀了。
“天哪!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啊!刚穿越过来就只有一年多的命了!我可还是个处男啊,上辈子啥福都没享到,穿越过来就马上要挂了……”想到这里,姚远不禁心中大叫:“我姚远……不,现在应该说是我岳云还不想死啊!还想风风光光地过完这辈子啊!”
岳云脑中只觉一片混乱,差点也痛哭起来,岳飞后来又说了些什么他一句都没听进去,心中只觉一团乱麻。正当他一脸痛苦不已之时,却感觉有人拉了拉自己。他一看,正是自己的二弟岳雷。然后再一看四周,除了岳雷外已经空无一人。
看来岳飞和众将领都已经离开了,想必他们离开之前也应该跟自己道别过,只不过自己心惊胆战,加上伤后初愈,头脑昏沉沉的,没注意到罢了。
他也是一脸沮丧的表情说道:“大哥,我也要回营帐了,你好生休息吧!有什么事跟帐外守候的亲兵说一声便成……唉,父亲还是非要听那曹公公传的什么圣旨,让大家开始准备收拾行装,过几天就开拔回去,牛叔叔、汤叔叔他们劝了半天也劝不动……看来这次北伐又是功亏一篑了。”
岳云也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在确认了自己已经穿越,而且还穿越成只有一年小命的岳云之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先搞清现在的时局和形势如何。看有无可能挽救自己的小命。
至于岳飞的命,那则是能救则救,实在救不了也只好作罢。他虽然接收了岳云的身份,却还没有完全接收岳云的感情。他对岳飞倒也很崇敬,但那只是把他当成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来崇拜。他可不会象历史上的岳云那样,有陪岳飞一起去风波亭慷慨赴死的勇气和决心。
“好吧!二弟你也辛苦一天了,早点休息吧!明天大哥还有些事情再向你请教一下!”
岳云对正向帐外走去的岳雷挥了挥手后,重新钻进了被窝。穿越后的第一天,就这样在心事重重的昏睡中过去了。
第三章巡视军营
第二天一早醒来,岳云感觉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已经比昨日好了许多,至少下床走路是没什么问题了。岳雷、关铃、牛通还是如昨天一般前来看他。
不过,岳飞和牛皋、张宪、汤怀等一干高级将领却可能因忙于安排撤退事宜,因而未来探望。
岳云也从岳雷口中了解到了他想知道的很多情况。
现在岳家军全军共有十二军,分为⑴、背嵬军;⑵、前军;⑶、右军;⑷、中军;⑸、左军;⑹、后军;⑺、游奕军;⑻、踏白军;⑼、选锋军;⑽、胜捷军;⑾、破敌军;⑿、水军。总人数在十五万左右。每一军再设营、都、队三级编制。一军下辖五至十营,一营下辖十都,一都有十队,每队士兵十人。
岳云统率的就是岳家军中最精锐的背嵬军,下设八营,他和岳雷两人就是背嵬军的正副统制。在背嵬军中除了岳雷是自己的副手外,还有牛通、关铃等八员营统领。
在个人方面,自己已经娶了一个老婆,叫作巩月漓,至于长得如何,这个岳雷没有说,他也不好意思问。反正不用凑首付款就娶到了一老婆,岳云心中还是比较高兴的。而自己这还不知道长啥样的老婆貌似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叫作岳甫,已经三岁了。现在母子两人都安顿在岳家军的大本营鄂州的。
此外,岳云还了解到,他们现在驻扎的位置就在朱仙镇旁,离大宋的旧都汴京只有四十五里。而朝廷要求他们撤回的岳家军驻地则在湖北的鄂州,如果从朱仙镇往回走,少说也得走大半个月。
唉,现在真是事态紧急啊!岳云心中暗道,他可不想一年后就和岳飞一起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在风波亭里。
看来,还得赶快想个办法渡过难关才行。他暗自思量,当务之急就应是让岳飞先不忙撤回去,只要大军还在前线,朝廷就拿岳家军没办法。有了这些缓冲时间后,他再想办法如何保命。
只是,从自己在史书上了解到的岳飞性格看,这便宜老爹对朝廷还是十分忠心的,虽然他一心想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但还不至于对朝廷的圣旨完全置之不理。而且从昨天的情形看,撤军已是定局,只是早撤和晚撤的区别了。
何况退一万步说,就算自己能说服岳飞暂不撤军,朝廷把粮草一断,岳家军也会不战而溃。眼下的情形可是万分紧张。如若不能想出一良策应对危局,自己明年就得到风波亭报到了。
岳云冥思苦想了好久却还是没想出什么办法。不过这也难怪,前世的姚远就一普通都市小白领,让他想个广告宣传的策划草案或许还有点办法,想这种权谋军机之事,那实在是太高看他了。
岳云不禁暗自叫苦,他虽然脑中想了无数主意,但却发现没有一个实用的。想来想去,发现最隐妥的保命方法,居然是拉一票人上山去当山贼。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岳飞如果知道自己儿子竟然存了当山贼的心思,恐怕立刻就会把他推出去斩首。
和三名兄弟闲聊了一会后,岳云便提出想巡视一下自己的部下。
岳雷等人听闻之后,也觉这是个好提议,带岳云在大营里转悠,说不定能让他回想起什么往事来。
于是,岳雷、牛通、关铃三人便陪着他在背嵬军的大营里开始巡视起来。
岳云的表现实在让众人不敢恭维,他一路上东张西望,眼睛转个不停。这军营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十分新奇。
他不时摸摸这个士兵的盔甲,抓抓那个士兵的长枪。让原本看到他十分高兴的背嵬军士兵都不禁有些神色尴尬。
好在一旁有岳雷等人打圆场,众士兵才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大公子岳云失忆了。
他们这时亦暗自为岳云捏一把汗,幸好大帅和军中执法官未在,不然大公子的这些无礼举动少不得会被责打二十军棍。
岳云等人围着背嵬军的营地转了一圈,就把一上午的时间丢了进去。
岳云倒是不知疲累,因为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很新鲜。可牛通和关铃就有些受不了了,他们觉得无聊之极,一路上哈欠连天。
没过多久已是烈日当顶,到中午了。岳云等人也回到了营地中央。
这时,他看见在营地的主通道两旁已支起一口口直径四尺左右的大铁锅和一个装满米饭的大盆子,锅下正生着熊熊烈火。然后每口锅旁都出现了一名穿着白围裙,大厨模样的伙夫兵。他们拿着一个大勺和一个锣,敲打得“砰、砰”直响,口中大叫道:“开饭了!”
很快,从各处营帐内跑出了数千名穿着黑色盔甲的背嵬军士兵,他们拿着一个大瓷碗和一双筷子,十分有序地在大铁锅面前排起了长队,由那名伙夫给他们舀菜。舀完菜后,士兵们则依次从大铁锅旁的那个饭盆里,盛了一碗饭,然后蹲在地上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看到这难得一见的古代军营开饭场景,岳云可是大感兴趣,他立刻就凑到那口大锅跟前仔细打量起来。
只见锅里煮的似乎是米糠和一些野菜的混合物,气味十分难闻,让岳云感觉有些作呕。不过这些士兵却吃得十分香甜。
他们看到岳云和岳雷走过来,连忙齐齐站立起来,向两人表情紧张地行礼。口中还一边叫道:“大公子好!二公子好!”
岳云瞥向这些兵丁,只见他们大多面黄肌瘦,显然这些食物并不能让他们吃饱,但从他们一张张憨厚的脸上,岳云却感受到一股纯朴率直的气息。
他们望向自己的目光,虽然有些紧张,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尊敬,甚至是有些崇拜的神情。
看着这么多人向自己行礼,岳云不免有些手足失措,倒是岳雷年纪虽轻,却早已习惯这等情形,他熟练地向众士兵一一回礼,然后对岳云说道:“大哥,你也一定饿了吧!我们去东营吃吧!”
“东营?那里是什么地方?怎么我们不就在这里吃呢?”岳云有些好奇地问道。
岳雷等三人一听,立刻愣住了。就连周围正在吃午饭的背嵬军士兵们也都愣住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军队十分讲究尊卑有序,上下等级极为森严。军官是在一处地方吃饭,而普通士兵则在另一处地方吃。虽然岳飞一向以爱兵如子著称,吃的食物也与士兵无异。但他也不和士兵一起就食,而是与一干将领在一起吃饭。
这也是自古以来军队的传统,在这时代,不管是岳家军、禁军、各地厢军,甚至金国、西夏的军队,皆是如此。
而在朱仙镇的岳家军大营里,象岳云、岳雷这一级别的将领,都是在东营单独吃的。
“东营就是我们这些统领以上军官吃饭的地方,这里可是士兵们才会在这里吃的!”岳雷想起自己这大哥失了记忆,不记得这些规矩,连忙解释道。
“这可是军规?”岳云问道。
“军规倒不是……不过军队里历来皆是如此啊!”岳雷愣了一下后方说道。
“那就行了!以后我们就在这里吃吧!以后咱们背嵬军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都在一起吃饭!”岳云大声说道。
这时,周围的背嵬军士兵全都放下了碗,呆呆地望着岳云。岳云从他们惊异的眼神中,看出他们也对自己的作法惊奇不已。
呵呵,看来这时代的人根本没想到官兵一起吃饭更容易拧成一股绳,哪怕是岳飞也是如此。岳云心中暗自得意。
岳云突生此念,也是由穿越前。自己的公司伙食上的变化得出的经验。原先他所在的公司没有食堂,中午大家要么自己出去吃,要么带饭来吃。这样一来,吃饭时员工和领导没在一起,相互之间总觉得有些生份。
后来公司请了个老妈子来做饭,中午时从老总到部门经理,再到普通员工,全在一个大厅里吃午饭。而中国人嘛,在一起吃饭总免不了要吹吹牛、聊聊天。侃几句玩笑话。几件趣事讲下来,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感觉亲近了不少,员工对领导也不觉得害怕和拘谨了。而领导也不再觉得看员工总是不顺眼了。大家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也加强了。
而岳雷和关铃、牛通三人对岳云的决定'奇‘书‘网‘整。理'提。供'却是无所谓。他们的岁数都还年轻,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征战,风餐露宿是常事,对于在哪个地方吃饭倒没象他们的父辈那样觉得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且岳家军中军官和士兵的伙食标准也是一样的,他们去东营吃跟在这里吃也差不多。
三人对视之后,均点了点头,认为这样也好,反正可以少跑一截路。
于是,岳云等四人便和这些士兵们一起,席地而坐,在营内就食。
众人吃得半饱之时,岳云便和众士兵闲聊起来,顺便还侃了几个改编的笑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士兵们也觉得这大公子伤好之后,比以往倒显得亲切多了。
不过,就在岳云等人刚刚吃完饭时,却听到大营外远远地传来许多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喊声。
岳雷的反应十分迅速,他立刻便站起身来,喝令士兵放下碗筷,拿起武器,结成方阵准备迎敌。同时,他还下令让一队斥候出营去侦查情形。
就在众人有些惊疑不定时,一名挥着红色令旗的传令兵却急冲冲地从大营另一侧骑马奔了过来。
只见他飞快地跑到岳云和岳雷面前,然后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行了一个军礼后说道:“大公子、二公子……大营门口来了许多百姓,称要见元帅!但……但现在元帅正在和李军师商量撤军的安排,无隙相见。元帅传令,要二公子领军去维持好大营门口的秩序,不能让百姓冲进军营来造成混乱……”
岳云一听,便站立了起来,企图迈步出营看看。
岳雷见岳云也一副想去的样子,连忙拉住他劝道:“大哥,你伤才好,多休息一阵吧!不就是维持个秩序吗?我去就行了!你看父帅下的命令也是叫的我去嘛!”
说罢,他瞥了周围的众人一眼,然后说道:“关铃,你带两营人马跟我到营门口去!牛通你率其他人守好咱们的大营。都给我速度点!没吃完的也不要吃了,晚上我叫伙夫长给你们补上!”
随即,背嵬军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迅速地运转起来了。营内的士兵就象聚沙成堆一般,按各自所属有序地汇聚在了一起。
仅仅过了盏茶功夫,关铃就带着两千余名背嵬军精锐集合完毕了。只见他们全部身着黑盔黑甲,在岳雷面前那么一站,一股肃杀凌厉的气势由然而生。让岳云也不禁为之震撼,心道这可是真正的精锐之师啊,今趟算是见识了。
虽然知道仅仅是去维持一下大营门口的秩序,但这些背嵬军士兵却依然以整齐肃穆的阵容,精神抖擞地迈开步伐,在岳雷的带领下,鱼贯出营去了。
岳云这时方如梦初醒,立刻跟了上去。虽然他知道岳飞和岳雷不让自己去是为自己好,但听闻许多百姓到了岳家军大营门口要求见岳飞,倒也让他十分好奇,想了解一下百姓所为何事。
只不过,当他跟着背嵬军的士兵队伍走到了大营门口时,还是真正吓了一大跳。
第四章百姓请愿
只见在岳家军的大营门口黑压压的站立着一群群身着粗布衣服,古装打扮的百姓,人数不下三四千人,有老人、有妇女,也有小孩,反而其中的青壮年比较少,其中还有数十名身着青衫和锦袍的人,看模样应该是读书人和商人。而在场的大部分百姓均衣不蔽体、面黄肌瘦,双眼透露出一股失望和麻木的神情。
他们这时看到大群士兵出营来,全都喧哗起来,纷纷大声叫道:“我们要见岳元帅!”
岳雷指挥士兵将他们移到离大营栅栏二十余丈处,以免堵塞大营门口。百姓们顿时哭喊声响成一片。
一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头,穿着一身破布麻衣,拉着身旁的一名老妪,向大营门口磕头大哭道:“岳家军的英雄们,老朽的两个儿子被金人杀了,女儿也被金人至死,全家就余老朽夫妇两人了。我们老两口只求能在死前到南方过几天太平日子就足矣!”
另一名身着白色孝衣的少妇也披头散发,跪下泣不成声道:“民女的相公被金人抓去修城池,结果只因抬石头时走慢了点,就被金兵一枪捅死。末了还找民女要丧葬费两贯,说是作为埋他的辛苦费,民女交不起就牵走了家中唯一管点钱的耕牛!岳元帅可一定要为我等草民作主啊!”
一名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也对着身前的岳家军士兵一脸悲愤地泣诉道:“金人的什么税官完全就是一群劫匪啊!我不过运价值五贯钱的货物去卖,却要收我十贯的税,我只争辩了几句就直接把我的货物全没收了,还给我安了个私通宋军的罪名关起来,要不是同行的朋友见势不妙,再三求情说好话,又向他们的主官交了二十两纹银才被放过一马,我等实在再也不敢在金人治下呆了!”
“……”
几千人的哀求和述说,声势倒也十分浩大,而且百姓们个个均说得凄惨不已,声泪俱下,让大营门口守卫的岳家军士兵也不禁为之感动。有几名士兵甚至忍不住黯然落泪,这些百姓本应是自己保护的对象。他们也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岳家军的将士们身上。但现在岳家军的将士却不得不离开他们了。这一切,都是拜他们所有人寄予希望的大宋朝廷所赐。
岳雷这时也不禁眼眶微红,他低声对岳云说道:“看来这些百姓又是来求父亲不要撤军的,自从十多天前,朝廷要咱们岳家军班师回朝的消息传开后,时常有百姓来咱们大营请愿,乞求父亲不要撤军。不过象今天这么大规模的人数来请愿,还是第一次。估计这些百姓应该是知晓昨日宣旨之事了。”
岳云看着这些扶老携幼的百姓,心中也不是很好受,他知道这些百姓把生存下去的希望都寄托在岳飞的身上,不过他们哪里知道,岳飞的命也只有一年多了。被金军称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铁血岳家军,最后的下场就是全军被解散,分散到各处当厢军。而岳飞更是惨死于风波亭内。
他脑中一热,当即便走到大营门口,学着古人的样子,向众百姓拱手行了一礼,然后朗声说道:“这个……女士们先生们……啊!说错了,是诸位父老乡亲们,在下是岳元帅的长子岳云,我知道你们都是来见我父帅的,想劝说他不撤军……其实,我们也不想撤啊,也巴不得收复失地,保护中原的父老乡亲们不受金贼欺凌……可惜的是,这朝廷三番五次强令我们撤退,昨日更将十二道金牌和圣旨发给了家父……所以,撤军之事已成定局!诸位即使找到家父,他也无法不遵官家的圣旨。依在下之见,大家还是散去了吧!各回各家,想一起撤走的就快快收拾行礼吧!”
岳雷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自己这大哥说的话明显透露着对朝廷的极度不满,而且他居然能发表这般长篇大论来劝说百姓,和以前只知闷头执行父亲命令的内向性子大相径庭。看来自己这大哥自从失忆之后,性情倒是变了不少。
众百姓听了岳云的一番话,却都难受之极,知道希望破灭,不禁再度喧嚷起来,岳家军大营前顿时哭声一片,场面凄婉不已。
岳云也觉自己刚才的说话有些过了。现在这事情极其棘手,这些百姓可打也不是,赶也不是,骂也不是。想要劝说他们离开,十分艰难。毕竟撤军之事可是和他们生死攸关的大事,不是说点好话哄哄,发发官威吓唬一下就能将他们打发走的。
岳云正在考虑要不要让岳雷去通知岳飞,让这位便宜老爹自己来解决此事时,一位看起来象是百姓中的领头人的青年书生却挤到人群前,向岳云行了一礼后说道:“岳大公子,在下乃是朱仙镇上的私塾秀才,今日得见岳大公子风采,的确让人敬仰。在下亦知朝廷昨日派使者向岳元帅宣旨,要岳元帅班师回朝。但不知岳大公子可否向岳元帅禀报,缓些时日再撤,让我等附近百姓能够收拾家中金银细软,随同大军南返?”
岳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青年书生,只见他年约二十四五岁,头戴一方书生头巾,身穿一身青布长衫,皮肤白楷,眉清目秀。
他亦觉此人举止得体,说话斯文,似乎颇有才学的样子。
至于此人说的请求大军延期撤退一事,岳云回想了一下,倒是记起《宋史》中有所记载,岳飞从朱仙镇班师时,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诉说担心金兵反攻倒算:“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哭声震野。岳飞决定留军五日,以便当地百姓南迁,“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
不过随着自己的穿越,历史似乎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现在这些百姓直接就到大营门口哭诉了,而不是拦在岳飞马前。
就在岳云思索之时,在那秀才身后的众百姓全都一起跪倒在地,口中大叫道:“岳公子,求求你们岳家军护送我们一起撤吧!我们再也不想被金贼欺负了!”
“是啊!在这里我们完全过的不是人该过的日子啊!金贼对我们想杀就杀,想打就打,见了值钱的东西就抢,见了漂亮的大闺女就,我们再也过不下去了!”
“……”
岳云前世不是史学家,仅仅只是看过一些史书,自然不知道当时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后撤军的细节。但是有一点他倒是清楚的,那就是昨天来宣旨的曹公公是要求岳飞立刻撤退,并非五天后撤退,岳飞如果想延后撤军,则必须要曹公公这位监军同意,并代为向朝廷禀报才行,不然,岳飞应该没那个胆子敢抗拒十二道金牌和圣旨不撤的。从昨天的情形看,似乎这曹公公并不同意延期撤军。
见岳云一脸沉思状,那秀才有些焦急,他再度向岳云躬身行礼道:“不知岳公子可否向岳元帅通报呢?”
岳云抬起头,目光扫视了一下营地外跪着的数千百姓,只见其中有少部分穿着的乃是锦衣,看衣着打扮及言谈举止应是商人,他们的神态亦最为焦急。
岳云猜测他们在本地应还有田宅行当,如要撤走,还需变卖家产。因而他们极为渴望岳家军能常留此地,保护他们免受金人欺凌。
他将商人们的表情看在眼里,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心中已有了计划。当然,这计划只要是个现代人,基本上都知道这样去做的,不过估计象岳飞这样正直清廉的武将恐怕就未动过这方面的想法了。
岳云于是便向那秀才作拱还了一礼,说道:“小将乃是粗鲁武人,刚才闻先生一心为民请命,不禁甚为佩服,因而略有失态,不知先生可否有空到小将帐中一谈呢?”
那秀才听后不禁一愣,他见岳云态度如此客气,还能说出这样一番文质彬彬的话,实是大出他意料。他对岳家军十分期盼,因而对岳家军的情况也十分了解。
在他看来,岳云虽然贵为岳飞的大儿子,而且担任了岳家军中最精锐的背嵬军统制。但实权并不太大,听说在朝廷里正式封的官位仅是一个“机宜文字”的从九品小官。
而且他虽掌最精锐的背嵬军,却无独自领兵作战的权力,远远不如他的姐夫——前军统制张宪的权力大。就算岳飞不出面,那代表岳飞出来商议的也应是和前军统制张宪、中军统制王贵等手握实权的大将,或者参议官李若虚等人才对,这岳云年纪轻轻,怎么倒来越俎代庖了呢?
不过这秀才见岳云一副诚恳的模样,星眸中透出一股诚挚的期待,倒也有些感动。而且岳云毕竟是岳飞的大儿子,说不定真是岳飞打算好好培养这位长子,因此放了不少权给他也说不一定呢。
想到这里,他便已拿定了主意,上前躬身拜谢道:“岳公子有命,在下岂敢不从?”
说罢,他转过头对身后的百姓说道:“岳公子召我前去商议,大家暂且在此稍息片刻,待我与岳公子面谈之后再作打算吧!”
这秀才在这些百姓中似乎颇有威信,他一说之后,这些百姓虽然仍然一脸悲泣,不少人还在哭泣,但却已不再象刚才那样哭天喊娘的了。
岳云闻言也对岳雷说道:“二弟,我这就去与这位先生谈下事情。你帮我在看着吧,只须维持好秩序,勿让百姓冲进大营即可。”
岳雷听后虽然有些纳闷,暗道大哥和这酸儒有什么好谈的。百姓虽然的确其情可悯,但能否延期撤军也非自己兄弟两人可以作主的,自然应向父亲禀报才是。
只是他在背嵬军中向来听岳云的命令习惯了,而且岳云叫这书生进帐谈事情也没有违反军规。
岳雷亦只好点了点头,手持长枪喝令士兵看守好营门口,以尽职守,听由岳云将这秀才领进大营。
————————————————————————————————
新书才上传,请大家帮新晨投点推荐票,没收藏的朋友也顺便收藏一下,谢谢了!
第五章为民出头
岳云引着这秀才进了自己的大帐,顺便吩咐亲兵守好营帐门口,没有自己同意,不得放任何人进来。
“先生请坐吧!”岳云从帐蓬的角落处搬来一张椅子,端到了这秀才面前。
随后自己也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并给这秀才泡了一碗茶。
“这是我岳家军中常饮的上好盖碗茶,味道清新,先生不妨尝尝!”岳云淡淡一笑,将茶碗递给了这秀才。
然后又问道:“还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不知可否赐教?”
那秀才见岳云亲自给他泡茶,倒是有点受宠若惊,连声道谢,双手接过了茶碗,自报家门道:“回岳公子,在下姓王,单名一个童字,表字汉青”。
这时,他倒有些沉不住气了,急急抿了一口茶后便问道:“不知岳公子将在下引来此处,有何要事商议呢?”
岳云点了点头,将一番话在心里再度酝酿了片刻后,方剑眉微皱,作出一副忧虑的表情说道:“王先生,你也知道,家父一向爱民如子,我岳家军更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之名声。对于百姓在金人治下遭受的苦难,我岳家军上下均义愤填膺,而朱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