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宋-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敢真的杀他。
岳云望着赵构的尸体,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从穿越来此,至今已有八年了,在这八年里,可谓一直绞尽脑汁和赵构及秦桧在斗。眼下,历史上害死岳家父子的赵构终于在自己手中伏诛了。这也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了!今后的路会怎样走?历史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对自己来说,可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了!
这时,那四名愣在原地的侍卫,方反应过来,狂叫着夺路而逃。
赵丰忙提醒道:“汉王,不能放他们逃走!”
岳云也意识到,自己杀赵构的事不能四处传扬,以免引起动荡。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他再次出枪如电,飞身追了上去。
“唰!唰!唰!唰!”
四枪刺出,只听惨叫声连连,那四名随赵构一起的侍卫,须臾之间便被全部杀死。
“赵丰,将他们的尸体找个僻静之处埋了!”岳云吩咐道。
赵丰点了点头,立刻便开始在附近找了一处树林,开始挖坑,准备埋葬尸体。赵构堂堂一国之君,当了大宋二十年皇帝,最后却是草草掩埋,这也是他一直奉行卖国求荣,毒害忠良应有的下场。
岳云凝视着临安的方向,心中暗道:现在,大宋历史的新篇章将开启了!
第六百零二章“德昭未遂叛乱”的善后
德昭二年正月二十五日,一场震惊天下的临安叛乱,涉及数万人,涉及多名朝廷官员和军队士兵,最后却在一夜之间就被平息下来了。起事规模之大,涉及人员之多,败亡得之快,都堪称宋代的最大内乱事件,远甚于十七年前的苗刘兵变。这次叛乱在后世的历史上,被称为“德昭未遂叛乱”。
赵琢从范同和薜弼那里得知了整个叛乱的事情经过后,不禁暗自庆幸,幸好自己没有跟着赵构有什么异动,不然非被岳云一锅全端了不可。
这一场叛乱,和历朝历代的各次造反叛变不一样的是,这次造反的竟然是大宋的太上皇,可真让天下民众和士林文人瞠目结舌,而后来披露出来的叛变事件内幕,更让众人愤恨不已。
这位太上皇赵构为了夺回皇位,竟然派人去邀请金军南下,且在叛乱失败后,还出逃去了金国。池州渡口处甚至还有人发现过他的行踪。这如何不能让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就连一些素以忠君著称的文人大臣,也觉其行为太过份了。
这次政变牵涉到的大臣和军中将领也为数众多,朝中接近三分之一的大臣有所牵连,江南之地的许多地方官员,厢军军官和部分士兵也参于其中。对这些人如何惩处,众人皆感觉有些棘手。
在岳府内,岳云的房里,他召集了自己的核心成员会议,商讨如何处理政变后的善后事宜。
因为忠于赵构一系的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很多位置都空了出来,如果不赶快确定接替人选,不少衙门都要瘫痪的。
薜源这时抱着一个本子,就目前官员变动的情况向岳云汇报。
“礼部侍郎朱松已经请求辞去职务,他觉得自己对赵构有所亏欠,加上此事的巨大影响,让他脸上无光。他不好意思再留下任职了!”薜源念道。
“嗯!他的工作就由朱熹代劳,算是子继父业了。”岳云沉吟道。
“好!”薜源在本子上记了一下,然后又说道:“吏部尚王居正现在还在牢里关着……”
“随威。这个职务就由你来担任,反正你虽然是吏部侍郎,但吏部的实权其实一直就掌握在你手中。不过是名正言顺了而已!”岳云随口说道。
“那我就只有勉为其难了。”薜源苦笑了一声,但心中却是暗喜,能够成为九部之首的吏部尚,主管官员的考核提拔,这是他以前当海盗时,想都不敢想的事。他终于有一展鸿图的时候了。
停顿了片刻后,薜源又说道:“刑部尚刘子羽的职务……”
“就由万俟卨补上!”岳云微笑着说道:“这次能够策反朱松,俟卨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不然我们也没法这么快就洞悉赵构的阴谋。”
万俟卨听了却是一阵汗颜,惭愧道:“汉王过奖了,属下实在不知道。原来何铸和魏胜竟然是汉王这边的人,难怪汉王对赵构的计划了如指掌,哪还用得着属下去想办法策反朱松啊?”
岳云听了,却是笑而不答。他之所以会想到去策反何铸和魏胜,乃是因为这两人都是他从史上了解到的。对岳飞十分敬仰的人。按史的记载,当秦桧下令审判岳飞父子时,先是安排的何铸去审理,但何铸调查后,发现岳飞是冤枉的,于是顶着赵构和秦桧的压力。坚持不肯定岳飞有罪。于是,为了满足赵构给岳飞定重罪的圣意,秦桧才换了万俟卨去审判岳飞。
所以,岳云便认为,何铸对赵构并没有那么忠心,只要将赵构勾结金国的阴谋透露给他,应该便可以策反。而至于魏胜,就更容易了。他一直想的就是北伐金国,收复河山,只要晓以利害,必能让其成为己方人员。
当然,在劝服这两人后,岳云仍然要求他们暂时仍与赵构虚与委蛇,以打听清楚赵构的计划。
只不过,裴忠的叛变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毕竟谁也想不到,一个在十年前就在岳家军中的士兵,一直没有出现过任何异常,因功累积至此,竟然会是赵构安插的卧底。
但岳云总算还是安排妥当,早就悄悄潜了回来,他知道赵构如果要尽快拿下皇宫,便只能先擒下陈刚,故一直悄悄尾随着陈刚,总算及时补救了漏洞,涉险过关。
薜源这时又说道:“汉王,元帅他说想和清照夫人一起回荆襄去主持当地军务,编练新兵,为将来的北伐作准备……”
“让他去!爹也是闲不住了,好不容易扫清了北伐的国内障碍,再让他憋着,他要憋出病的!”岳云笑道。
“这个……元帅去了荆襄之后,给他定个什么职务呢?”薜源小心翼翼地问道:“要不要重建荆襄宣抚司?”
“不要!这将来会成藩镇之祸的开端!虽然家父是个忠于朝廷的人,但宣抚司的权利太大了,以后如果家父退休了,接替他的人有异心咋办?如果到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又撤宣抚司,还不如当初就不设呢!”岳云摇了摇头道。
他想了片刻,方说道:“这样。暂时先设立一个荆襄处置使的职务给家父。这个官职的权力可大可小,十分灵活,就看怎么赋权了。家父的官品早到了正一品的太尉,已经是没法再升了。我们再安排李若虚、黄纵在地方上任职协助家父,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嗯!”薜源也觉得这是比较稳妥的作法。将其记了下来后,又问道:“现在对于叛乱的一干官员如何处理呢?属下感觉这样一直关着也不是办法啊!”
薜源这一说,让众人也不禁窃窃私语起来了。
牛通便粗声粗气地说道:“其实当时就该一刀杀了他们,免生后患!”
岳云微微一笑道:“这是个办法,不过那是霸道的作法,不是王道的作法!”
“王道?夫君你的意思是?”巩月漓一双俏眸,目光闪烁,凝视着他道。
“我的意思,是对一干人犯进行公开审判,按照现有的法律,看如何定罪!”岳云说道:“这样一来,不管是杀他们,还是驱逐、流放、都有理有据,让天下之人心服口服!”
“这……刘子羽、王居正这些人都是六部尚之一哦!自古以来都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啊!”薜源不禁提醒道。
王童也有些担忧道:“汉王,我朝祖制也曾规定,不能擅杀大臣,可如果按新的律法,他们这些人的罪行,只怕杀十次也不够。我们现在一杀就杀这么多人,会不会引起民间士林的反对浪潮呢”
“不用怕!”岳云这时冷言道:“我大宋为什么屡受北方异族欺凌,辽国、金国、西夏这些国家其实实力未必比咱们强。但就是我朝重文轻武太厉害了,儒生当政能自然是想以儒学治国。当然,我不否认儒学中有不少有益治国的地方。但治国全靠儒学却未免滑稽可笑。我其实比较赞同以法治国,国内的所有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违反法律,一视同仁,皆要受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岳云的这一番话可谓有些石破天惊了。虽然之前他就宣扬过这种观点,但众人大多没当回事。现在可是正儿八经地要用于实践了。
“诸位兄弟,我的想法便是,以这次赵构企图勾结金国,阴谋叛乱为契机,进行公开审理,赵构以下等犯事之人,按大宋现行的律法,该定什么罪就定什么罪,绝不偏袒。让所有的民众都明白,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他们犯法都会与庶民一样受罚,这样一来,他们也会从中得到启发。将来也会遵纪守法,我们以后处理起许多事来,也会方便许多!”岳云正色道。
他想起法国大革命时,国王路易十六就因勾结外国,而被法庭处以判国罪,导致上了断头台。从此之后,法国的皇权便开始衰落下来,后来走向了共和。
只不过,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皇权意识太浓厚了。所有人都认为皇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之前他也想过,将赵构抓起来进行公审,然后再定罪斩首。
后来仔细一想,这样会不会太超前了一点?偷偷将赵构杀了,只要没证据,别人也就算了。但搞什么公审大会将其斩首,只怕所有的大臣都要起来反对了。
所以后来他还是只好选择了伏击暗杀赵构。
岳云心中感概道:老百姓总把希望寄托于皇帝身上,希望他能派个好官来管理自己,而没有想到自己去争取权利,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当自己国家的公民,而不是臣民。这迷nzhǔ和法治的种子,就由自己慢慢来播种。
“好!属下这就去收集此次叛乱的一干人犯的罪证,一定要把公审大会开得轰轰烈烈,办成铁案!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万俟卨这时眼中也冒出了绿光,这可是历史上第一次同时审判这么多高官哦,他作为主审官必将载入史册!
第六百零三章万俟卨惹的祸
临安的这场政变,虽然时间只有一个晚上,到第二天早晨时,叛乱就基本平息了,但周边各州县的叛乱却依然在持续。不过好在岳云对此已经有所准备,从台湾、岭南、福建、荆襄等地秘密调来了大批部队进行镇压。
而这些叛乱军大多都是原来临安的禁军和城卫军,以及一些依附赵构和秦桧的厢军。其战斗力及装备均和岳家军有着天壤之别。在有心算无心之下,加上双方将领指挥能力上的差距,所有的叛乱军均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失败。
岳家军的官兵对这些叛乱军十分愤恨,因为这些人中,不少便是从神武亲军中退下来的,是三年前进攻荆襄,导致岳家军大量伤亡的刽子手。所以他们每战几乎不留俘虏。从镇江、建康,无锡、,到苏州、湖州、明州等地,忠于赵构的军队全部被清扫一空。
拔萝卜自然会带出泥,万俟卨率领下的刑部班头们,如狼似虎地连夜召开审讯,并有意识地暗示他们,如果攀咬出忠于赵构的官员便可减轻罪责。这些叛军将领立刻眼睛一亮,恍然大悟般声称自己是受了别人蛊惑。
然后他们便按万俟卨提供的人员名单,将那些对岳云表示愤懑,对军人掌权不满的官员和文人全部咬了出来,称就是这些人鼓动自己叛乱。
万俟卨眼见自己的计谋得逞,心中大喜,立刻便将这些官员和文人全都抓了起来,给他们扣上了暗连金国。串通赵构,阴谋叛国的罪行,然后开始审讯,对于拒不认罪者,还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他这样毫无顾忌的行为,终于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因为被他抓的人中,不少都是朝中大臣的好友或者门生、朋友之类的人,这些人多多少少都在朝中有些关系。
于是。在平定叛乱中立下大功的何铸,当即便约了范同、薜弼一起,拜会了岳云。向他哭诉了万俟卨把肃清叛乱份子的工作扩大化。许多无辜的官员和文人都被牵连了进来。要求惩治万俟卨。
岳云显然也没料到万俟卨搞了这么大的动作,按何铸的说法,万俟卨派出的大批刑部狱卒,仅在江南地区就抓了数千名地方官员和文人,而且由于他的残酷无情,弄得许多州县的官员人人自危,甚至有的衙门官员上班时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还没被抓进去啊?”
范同慷慨激昂道:“汉王,如果任由万俟卨这酷吏这样搞下去,只怕各地州县衙门都要瘫痪了!而且许多被捕入狱的官员根本就跟赵构不是一条路的,有的人以前甚至还大骂过太上皇。说他是昏君。但这样的人也被万俟卨抓了,不知道他是真的在抓叛逆,还是打着抓叛逆的名义清除异己……”
一旁的何铸也一脸悲泣地说道:“汉王,你可得站出来主持公道啊!那万俟卨原本就是秦桧一系之人,擅长见风使舵。当初见秦桧势大,就投靠了秦桧。后来见太上皇对秦桧有所猜忌了,就自立一派,眼下见汉王您掌握了大权,他又改投了您。没准以后他又会改投其他人呢。这样的墙头草,绝不可重用啊!”
“是啊!汉王。老臣强烈要求惩处万俟卨!”薜弼这时也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说道:“老臣的老家是在松江县。前几天回了一趟家才发现。松江县竟然是一个捕头在主持全县工作。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从县令到通判,从主薄到县尉全被万俟卨的人以涉嫌叛乱为名抓了。”
他顿了一下后,又继续说道:“松江县里还有一位翰林学士,是老臣的一位好友,他曾经在绍兴七年、绍兴九年、绍兴十二年三次上朝廷,要求北伐中原,收复河山。这样一位爱国义士竟然被万俟卨以勾结金国,阴谋叛乱为名,逮捕下狱……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如果汉王再不加以制止,臣等只怕过得几日也不能来见汉王了……”
说到这里,薜弼不禁老泪纵横,不得不用袖子拭了拭眼泪。
岳云对这位自己父亲的好友还是比较尊敬的,连忙安慰,表示一定派人去调查清楚,再按调查结果来决定如何惩处万俟卨。
薜弼、范同、何铸三人对视了一眼,方齐齐谢过离去。
待三人走后,岳云方命杨兴将王童叫来,然后面色严峻地吩咐道:“文青,你派人去仔细调查一下,万俟卨为什么把肃叛工作搞扩大化,抓了那么多人。听说有一个县,从县令到通判,从主薄到县尉全被抓了,现在在那个县主持工作的竟然是一个捕头,这真的是有点好笑了!难道赵构就这么深得人心?区区江南一地,就有几千官员附从叛乱?”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官员的事倒也罢了,但是听薜弼说连他老家松江县的一个上过朝廷,要求朝廷北伐中原的文人都被抓了。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样一个主战之人,也会起来造反了?这也太搞笑了!”
王童一听,也觉事情有点不大对劲,万俟卨这么做,难说其中不包含什么私利在里面。大宋官场黑暗,搞诛连和清算的人不是没有,但象万俟卨这样一抓就是几千人的却是从来没有过。他于是连连称是,表示立刻就组织监察部的人进行查证,然后尽快将结果汇报给他。
王童前脚刚走,后脚杨兴就又进来了。他急匆匆地进来禀报道:“汉王,安南的国王李进派使者来了!说有急事要见你!”
“他的使者有事来大宋,应该去礼部找范同啊?怎么直接就找我了?我又不是礼部尚!”岳云现在真的是觉得头大,什么事情都找上自己了。
杨兴听闻之后方小心翼翼道:“汉王,这事礼部的人说他们决定不了,只有您才能作决定,所以把他支到您这里来了!”
“哦?那你叫那使者来!我倒要听听是什么大事!”岳云听他这一说,倒是来了兴趣。
第六百零四章南洋事变
片刻之后,那安南使者便走进了书房。
岳云一看,还是老熟人,竟然是当年在临安见过面的安南使者曾凡远。
曾凡远跪下磕了一个响头,呜咽道:“汉王救救我们啊!我安南遭到真腊和占城联合进攻,危在旦夕了!”
他一脸悲怆的模样,两行泪水立刻滑落而出,象是马上就要亡国似的。
岳云吓了一大跳,忙问道:“曾大人请起!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安南现在情况如何了?”
“是三个月前!如果仅是占城一国来攻,我安南倒是不惧,只是他们却邀约了真腊一起……”曾凡远叹了一口气,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原来,还在岳云进攻巴东城时,占城和安南两国便在边境上发生了冲突。
起因是安南国的一群渔民跑到两国交界处的海岸边捕鱼。被占城国的两艘武装商船发现后,就要求他们把鱼留下后,退出占城水域。而安南国的渔民却认为,这片水域长期都是安南渔民在捕,几时又成了占城的了?自己辛辛苦苦捕的鱼,怎么能因为别人一句话就交出来?
而占城国的两艘商船虽然船只不大,但却装有火炮,外观也很豪华精致。上面的首领因为自己国家刚刚打败了安南,正有些得意,眼见这些安南渔民竟然不听自己的话,如何肯在手下面前丢脸?立刻就下令向安南渔船开炮,一下子轰沉了两艘渔船。
安南渔民见势不妙。驾船向北逃跑。占城国的两艘商船则紧追不舍。
双方没跑多远,便在海上遇上了一队安南国的战舰。安南国的渔民连忙向本国战舰求救。而那战舰队的舰长一听占城国的小小商船也敢炮轰追杀本国渔民。立刻勃然大怒,下令战舰开炮回击那两艘占城商船。顿时便将两艘商船轰沉,然后才扬长而去。
“汉王,这件事发生后,占城人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我国以为此事就不了了之了。哪知占城人狼子野心,竟然表面上装着没事的样子,暗地里勾结了真腊国一起进攻我们。我们在猝不及防之下。以一敌二,连战连败,现在敌人都快占领我们一半国土了……”曾凡远哭天抹泪地说道。
这厮如果不去演戏。真的可惜了。岳云暗自感叹,一个大男人,竟然说哭就哭。
不过,他心中不禁有些怀疑,凝声问道:“曾大人,难道就因为这两艘商船沉了,占城国就要向你们开战?而且还约了真腊一起?你没有隐瞒什么吧?”
“这……”曾凡远面色不禁有些尴尬。
岳云一拍桌子,厉声道:“如果你不老老实实说清楚!休想我大宋派兵救你!”
犹豫一阵,曾凡元方战战兢兢地说道:“回汉王,这两艘商船上。有占城国的王子阇耶杰,以及他的未婚妻,真腊国的公主缅露。他们两人也许在船沉的时候掉在水里淹死了……岳云顿时无语了,出了这样的大事,难怪占城国和真腊国会联合起来进攻安南了。
安南在中南半岛以前可是第一强国。时常进攻占城、真腊,和这几个国家结下了深仇。过去因为他们强大,所以那几个国家都不敢惹安南。可四年前,安南给大宋打得大败,北面红河以北的小部分国土也被割去了,然后南面原来占领的土地也被迫吐出来。归还了占城。导致国势大不如前。所以,现在占城和真腊也就不那么怕安南了。
它们两国早就想把安南消灭,免得它以后又卷土重来,欺凌自己。眼下正好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开战的借口。两国于是暗中合谋,共同出兵进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岳云其实对这些南洋小国都没什么好映象,他们乐意狗咬狗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他现在考虑的只是如何利用这次三国大战,将中南半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想到这里,岳云不禁鼻中冷哼了一声道:“你们安南要我们出兵,难道就派你来说一句话就行了?”
“当然不是!”曾凡远一听有戏,忙不迭地拿出一张礼单道:“这是我们陛下给汉王的礼物,还请过目!”
岳云看了一下那张礼单,的确价值不菲,上面写着,黄金五千两,白银两万两,还有一千颗南洋珍珠,二十名安南美女,十副沉香木屏风,大象五只……
他看了不禁哭笑不得。其他的东西也还好说,二十名安南美女收下了,估计李雨柔、巩月漓、杨月、赵滢儿就要罢工,跟自己闹翻了。至于大象五只,自己拿来在岳府里养吗?
他将那礼单回掷给曾凡远,怒斥道:“你当我岳云是什么人了?岂能被这些蝇头小利打动!本王要的是实际利益。你回去好好琢磨一下,另外想些条件来!或者回国去请示一下也行!”
曾凡远吓了一大跳,忙不迭地点头,称一定回驿馆好好思索,给汉王一个满意的条件,然后方告辞回去。
他心中暗忖,听那些大宋来的商人说,这位汉王最喜欢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对占城的水稻、三佛齐的橡胶树等都很感兴趣。自己安南的特产就是大象了,怎么这汉王却不怎么感兴趣呢?难道是因为当年卢容之战时,己方军队出动了象军,让他失去了新鲜感?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考虑汉王为什么不喜欢大象的时候,他得赶快和自己的副使程中全一起,想一个能让汉王满意的条件出来,换取他同意出兵援救。对于大宋的军力,他可是感触颇深的。只要这位汉王同意出兵,自己的祖国安南就肯定得救了。
待这曾凡远走后,岳云方表情凝重地对杨兴说道:“替我把陆游、李宝、陆文龙他们叫过来!”
杨兴应了一声后便立刻出去,吩咐属下亲兵召集这几位将领和大臣前来。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门外便传来了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一行人涌了进来。正是陆游、陆文龙、李宝三人。
三人进来之后,齐齐向岳云行了一礼道:“见过汉王!”
“都坐下吧!咱们自家兄弟,用不着那么多繁文缛节!”岳云微微一笑,吩咐亲兵给他们搬来了椅子,让其坐下。
三人都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一副正经的样子,不偏不倚,目视前方。
岳云不经轻叹了一声,现在随着自己的地位提高,权势扩大,以前的一帮老兄弟,都开始对自己露出敬畏之色,不敢再象以前那样和自己开玩笑,嘻嘻哈哈的了。就连巩月漓、李雨柔、杨月、赵滢儿等几位夫人,对自己都有些小心翼翼了。看来当真是高处不胜寒啊!
他心中暗想,如果当真自己象有几个人建议的那样,废了赵琢,自己称帝,还不知道会如何孤寂呢。
“今天请三位兄弟来,是因为南洋出事了!”岳云淡淡地说道。
“出什么事了?”陆文龙不禁惊讶地问道。
岳云叹了一口气,将刚才曾凡远来访的事说了出来。然后说道:“眼下,临安城内的局势已经平息了,江南一带虽然有些人心浮动,但亦无大碍。所以,下一步我们便要再度出征南洋了!今天请三位兄弟来,就是想让你们作好准备,一个月后就将出征!”
“好的!没问题!相信我们一定会凯旋归来!”李宝拍着胸脯保证道。在他看来,以大宋军队目前的强大,要想帮助安南击败真腊和占城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岳云微微一笑道:“咱们大宋如果连南洋的小国家都不能打败,那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其实,这次远征南洋,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把真腊和占城打败,替安南解除危机就了事了!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将他们三个国家纳入我们的统治!”
“啊!汉王,你的意思难道是我们采取假虞伐虢之计。先假装援救安南,在击败真腊和占城之后,再顺便把安南也灭了吗?”陆文龙有些惊讶道。在他看来,有些cāo之过急了。
“不完全是!”岳云端起桌上的茶水,饮了一口后,方继续说道:“要控制一个国家,并不一定非要将他们马上灭掉。这样只会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抗。只需他们的政权是控制在我们手中的,听我们号令的便可以了!”
陆游等人对视了一眼,均点了点头。
这一点三人都能理解,眼下的大宋不正是这样吗?虽然名义上是赵氏的天下,赵琢当皇帝。但一切大权都控制在岳云手中,朝中的大臣十之七八,军中的将领几乎全部都是岳云的亲信。赵琢想出临安去,没有岳云同意只怕都不行。
只不过,如果当真岳云自己称帝,废了赵琢,可能全国就会有许多地方起兵反抗了。毕竟大宋传承至今已经有近两百年历史了,各地都有许多忠于它的人士,在没有完全将军心、民心及威望都提升到可以改朝换代的地步时。他们都认为岳云马上称帝是个败招。
第六百零五章岳云的三项条件
岳云这时又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象安南、真腊、占城这样已经有一定历史传承的国家,我们只能采取慢慢同化的方式进行。不过,有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那就是这三个国家的政权一定是要听从我们大宋指挥的!三个国家的皇帝可以不是我们的人,但却一定要是亲我们的,对我们惟命是从。这样才能方便我们对他们的国家体制、文化、经济、军事进行同化改造。如果他们现在的皇帝能够听我们摆布,也就罢了,如果不听,我想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
三人这时方明白了过来,均抱拳作了一辑道:“属下明白!定不负汉王所托!”
岳云亦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此次远征所需的兵员和物资,你们尽可随便调用,只需不太离谱就行了。反正现在暂时不会有什么其他战事。我会让军部和户部那边便宜行事的。”
三人连连点头称是。
岳云想起那还在冥思苦想的安南使者曾凡远,方忍不住笑道:“务观,那安南使者恐怕还在绞尽脑汁,思索如何给出一个让咱们动心,而他们又不至于太亏的出兵条件,这事就交给你办了。相信你应该知道怎么和他说?”
陆游听岳云说过曾凡远送的礼物,也不禁有些好笑,他忙道:“这没问题,我明天就去见他,定会狠狠敲他一笔的!”
“嗯!”岳云淡淡道:“不过你跟他提条件时,最好提出这样的条件……”
说罢。他低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陆游听完之后不禁有些迷惑,而陆文龙和李宝更是丈二摸不着头脑。
“汉王,这条件貌似我们没占什么便宜啊!反而还要倒赔不少钱,岂不是便宜了安南了?”李宝当即便忍不住问道。
“嘿嘿!你们现在肯定想不到,但过得几年就会知道这几项条件的作用有多大了!”岳云嘿嘿一笑,他知道现在要给他们三人解释,是很费力的。换个现代人,也许一点就通。但在宋代,虽然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了。但要理解到这些概念却也太难了。/
“你们就早点作好准备,力争在一月之内开拔!”岳云最后叮嘱道。
三人这时方连忙起身,保证一定按时出兵。然后才告辞离去了……曾凡远和程中全两人商量了两天,终于草拟了一个新方案。通过查看上一次签订《卢容条约》的内容。他们发现这位汉王对于土地似乎有着特别的偏好。上一次战争后,连盟友占城国都被迫将西贡割让给了大宋。更不用说自己这战败国安南了,丢了红河以北的所有土地。
所以,这次他们冥思苦想了半天,便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