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宋-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岳云进攻刘琦,就因遇上梅雨,就导致火枪兵完全无法发挥作用,只能打一场冷兵器的战争。

二是cāo作复杂,导致发射速度慢。按照今年军部新颁发的火枪兵cāo作手册。其步骤竟然分为八步:1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一发弹)。2装药(将火药从枪口倒入枪膛)。3压火(将枪膛内火药压实压紧)。4装弹(取出弹丸装入枪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5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枪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6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这时即以准备完毕,火枪兵处于听命待发状态。7点燃。这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8发射。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子弹。据军部的统计,训练有素的火枪兵每三分钟仅可发射两发子弹。

三是射击精度差,有效射程近。虽然长管火绳枪的射程大约七十丈至一百丈左右。但如果遇上敌军骑兵冲锋,往往一名火枪兵只来得及发射一到两发子弹,敌军骑兵便已冲到跟前,而火枪兵几乎没有近身防卫能力,只能被敌军屠杀。所以火枪兵在出征时,依然要配备长枪兵和盾牌兵以作防护。

所以,火绳枪有如此多的弊端,岳云自然一直想将其改进,尤其是在火枪和火炮开始扩散,金国都开始使用火炮后,尤为迫切。自从临安救回岳飞归来后,便将后世燧发枪的一些设计原理告知了陈规和苏永贵两人。想看看这两位火器大师能不能研究得出来。

而陈规和苏永贵听闻之后,大感兴趣,立刻便开始着手研究。他们首先研制出了弹簧和击锤,然后再在钳口夹上一块燧石,再在传火孔旁设一击砧,摸索如何在扣动板机时,用燧石重重地撞在火门边上,以冒出火星点燃火药。

但他们一直进展不顺,不是燧石老撞不出火花,就是火花出现后,点不燃火药,导致弹丸射不出去。

今趟他们竟然主动联络岳云,足见这燧发枪的研制有了突破性进展。

“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岳云十分高兴地说道。

自夺取临安政权后,台湾的火器制造局大部分人员和机器装备均迁到了临安东面的萧山。这里是大宋最大的火器研发制造工厂,守卫的士兵均是从荆襄到台湾一直跟随岳云的背嵬军士兵,忠诚度和战斗力皆很强大。工匠也都是从全国重金招募而来的。对于这些火器工匠,岳云是将他们的家属从全国各地接到临安落户,以安其心,同时规定他们不能轻易离开工厂。如果确有事需要外出或返乡,则一名工匠就须一个小队的士兵陪同。既是保证他们的安全,也是为了保守秘密。

在验明身份后,工厂门口的背嵬军士兵方打开了铁门,放岳云、杨兴等人进去。

在纵马穿过了几处厂房后,岳云终于来到了靶场。

这时,他一眼望去,只见陈规、苏永贵等人正拿着一柄长约三尺左右的火枪摆弄着,两人脸上乃是一副惊喜交加,却又微带愁容的神色,似乎正为什么事而忧虑……

第五百七十四章燧发枪的研制

岳云走到他们面前时,这两人才发现汉王来了,慌忙上前行礼。(搜读窝。soudubsp;“陈大人、苏大人不必多礼。燧发枪的研制是不是有眉目了?我看你们似乎神色有些古怪啊!”岳云微笑着说道。

陈规听闻之后,方皱着眉头道:“汉王,我们已经研制出可以正常发射的燧发枪了。它可以完全不用点火绳,光用燧石撞击火门,碰出火星便能点燃火药,发射弹丸。并且我们算了一下产量,以现在的生产规模,枪管、扳机、护圈、刺刀卡座、击锤、推弹杆、弹簧等等小部件,一天能造上万件。可供组装两百只燧发枪。大规模量产,应该不成问题!”

“哦!那这是好事啊!你们干嘛愁眉苦脸的?”岳云有些奇怪问道。

苏永贵这时方叹道:“这燧发枪制造出来后,我们立刻便进行了试射。它的确解决了雨天不能射击的问题,而且射速更快、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但是,装填火药却是依旧很慢,因为士兵们算不准大概要填装多少火药,如果是熟炼的火枪兵还稍微好点,新手就更估计不出了……而且弹丸还要用一根通条将它塞到枪膛深处……这样一来,用燧发枪射击,比火绳枪还是快不了多少。”

岳云听后,亦觉这是个问题。不过能够在这个时代就造出燧发枪,已经让他很惊喜了。他于是安慰道:“这研发之事,只能慢慢来。急是急不来的。你们可以把一些想法和思路告诉其他工匠,大家集思广益,想出解决办法。”

陈规和苏永贵亦只好点了点头。

这时,正好苏永贵的夫人带着一大盆用硬纸包好的一块块烤肉,来请大家品尝她的手艺。

因为苏永贵这时正好手中拿着枪,腾不出手,便索性把递给他的那块烤肉上的包裹纸。用牙齿咬开,然后大嚼起来……

他的夫人见状,不禁嗔怪道:“你也是。当着这么多大人的面,还用牙咬纸壳,也不怕人笑……”

苏永贵听到自己夫人的话。也只能露出一脸尴尬的神色。众人见到后,均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声。

而一群人中,却只有一个人未笑,那便是岳云。

众人这时皆有所查觉,向岳云望去,只见他却是目光呆滞地盯着苏永贵面前被咬开的烤肉包裹硬纸。

“汉王,怎么了?”陈规忙问道。

岳云仍然犹如未觉,依然在沉思着……

杨兴和苏永贵也连忙叫了他几声,岳云才回过神来。

他这时一脸惊喜道:“陈大人、苏大人!我想到了!”

“想到什么了?”陈规忙不迭地问道。

岳云抓住陈规的肩膀道:“我想到了简化燧发枪cāo作过程的办法了!用这个办法,绝对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射击速度三倍以上!”

众人一听,皆是大喜。

苏永贵更是急切地问道:“汉王!是什么办法呢?”

“纸壳子弹!我是从你刚才用牙咬开烤肉包裹纸时想到的!”岳云喜出望外地说道。

他这时也是一拍脑袋,暗自自责道:自己怎么会把纸壳子弹,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忘了呢?

纸壳子弹可是提高燧发枪装弹效率的关键啊!它是一个纸制弹筒,外面覆有油脂。里面有定量的火药和一颗弹丸,让火枪手不必再去盘算自己应该倒多少火药进枪管。使用的时候,枪手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半进枪身的发火池里,再把其余的火药和弹丸用一根钢制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这种办法和之前比起来,简化的步骤使燧发枪的射速提高了三倍:使用纸壳子弹的燧发枪兵。射速能够达到每分钟两到三发甚至更多,这使他们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即使面对骑兵的冲锋也不再是软弱无力的了。

而与纸壳子弹配合使用的另一样道具,也立刻浮现到岳云的脑海中。那就是刺刀!

在火枪的枪管前端装上刺刀后,长枪兵就彻底失去了存在意义。因为上了刺刀的步兵,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名长枪兵了。虽然这种上刺刀的火枪较真正的长枪要短,且威力小,但用刺刀来对抗骑兵的马刀冲锋是足够了,就算是用骑枪的骑兵,也不会全无抵抗之力。

而且如此革新,更可以将原来随军的弓箭手和长枪兵完全换出来,顶多只需要保留部分盾牌兵,以在攻城时用即可。这样,宋军的步兵就能基本成为一只纯火器的队伍,既能远射,又能近战,且可以雨天作战。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将不再是汉人的威胁了!

岳云这时微微一笑,将自己对于纸壳子弹和刺刀的想法告诉了陈规和苏永贵。

两人皆是火器专家,自然一听就知道这办法不但可行,而且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创新。

陈规不禁感叹道:“汉王,没想到你对火器的研发,也如此厉害,下官研究了一辈子火器也想不到这招。实在惭愧啊!”

苏永贵也附和道:“汉王,您刚才的两个思路,实在让我们茅塞顿开。俺和陈大人下午就立刻开工,把纸壳子弹和刺刀应用上去。保证让我们的军队战力上一个新台阶!”

岳云心中暗道,我才是该惭愧的人。这可都是后世火器研发的成功经验。按原本的历史发展,火绳枪之后应该是转轮打火枪,然后才会研发出燧发枪。

但岳云知道转轮打火枪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用麻烦,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点火发射,自然就没考虑研究这种火枪。而燧发枪的工艺比转轮打火枪简单,造价还低廉得多,当然就不用再走历史上的弯路了。

他又叮嘱了一下陈规和苏永贵,注重保密之后,才和杨兴一起,离开了萧山火器制造厂。

临安城和萧山火器制造厂仅有二十余里,中途有一片密林。岳云一行人沿着官道刚刚走到密林边时,岳云却突然耳朵竖起,神色大变道:“情况不对劲!大家快卧倒!”(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七十五章遇刺

说罢,岳云立刻翻身下马,拉起杨兴,卧倒在地上。

这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就在他们刚刚站立的地方不远处,立刻腾起一团烈焰,巨大的气浪随着爆炸声猛扑过来,将岳云和杨兴身上覆盖了一层泥土。

但有十余名亲兵没料到在这里也会遭到伏击,未来得及及时趴下,顿时被炸得血肉横飞。

紧接着,还未得他们反应过来,只听一声梆子响,一排排利箭便从密林中射了出来,让那些惊魂未定的亲兵倒下一大片。

岳云看得怒目睚眦,立刻从腰间取下青龙宝枪,然后飞身跃起,直入密林中去。

杨兴见状,急得大叫道:“汉王小心!”

说第五百七十五章遇刺罢,也连忙爬起身,与一干刚清醒过来的亲兵一道,追了过去。

岳云冲进密林,只见在树林边缘的一座土坡上,立着一门火炮,炮口还冒着青烟,显见刚刚发射过。

而在土坡周围,则是一群用黑布蒙着头脸,手侍弯刀和硬弩的杀手。

这些杀手眼见岳云冲了过来,立刻将硬弩对准了他,又是一阵猛射。

岳云双手持着青龙宝枪,将其旋得如同风火轮般,那些利箭沾及身边,立刻就被弹了出去。

他双足一点,便跃到了敌人群中,然后大喝一声,双枪如毒蛇出洞一般,快速地连刺七枪……

敌人惨叫声连连,每一枪都恰到好处地刺入了敌人的咽喉,刚好致命,一枪也未多用力道,也未少刺入一截。可见岳云此时对形意枪法的把握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敌人的头目见部下惨死,也不禁动了真怒,握头弯刀猛冲上来,直取岳云面门。

岳云哈哈一笑道:“来得好!”

左手潇洒挥枪。格开了来者的弯刀,然后右手出枪如电,猛刺敌人左肋。

那头第五百七十五章遇刺目暗道不好,只得深吸一口气,身子倒飞出去,险险避开了这一枪。但绕是如此,左肋的衣服依旧是被划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一抹鲜血划了出来,被刺伤了。

他眼见不敌。而杨兴等人已经冲进了林内,顿时大叫道:“大家快撤!”

周围的其他杀手如蒙大赦,立刻掉头就逃。

岳云和杨兴等人正要上去追赶,却被这头目连连挥刀,硬生生挡住了。

两人均心中气恼,同时抢攻上前,那头目连岳云一人都抵不过。又受了轻伤,如何会是两人的对手。瞬时间连中两枪,脚下一个踉跄,倒在了地上。

杨兴心中焦急,立刻带着二十余名亲兵冲了过去,追赶已经逃远之敌。

岳云望着倒在地上的头目,冷声喝道:“将他捆起来,带回去好好审问!”

于是,两名亲兵便拿着绳子,上前欲将其捆缚。

那头目听闻之后。眼中却浮现出一丝精光,嘴角鲜血溢出,颤声道:“你们来吧……”

岳云心中突然感觉到了一股危险,他自形意心经突破七层之后,除了五感比以前敏锐了许多,直觉也越来越灵显。

他从那头目视死如归的表情,意识到了大有问题。略一思量之后,便大叫道:“别靠近他!快回来……”

这时。两名亲兵已经走到了那头目身边,而他却猛地将腰间衣服一掀,只见在腰带上绑有一个外壳是瓷瓶的炸弹。瓶口还有一截引信。

那头目从怀中掏出火折子,迅速点燃了那引信……

四周众人见状。均亡魂皆冒,纷纷向外飞逃……

“轰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

那名杀手头目和两名上去捆缚他的亲兵顿时被炸得血肉横飞,尸骨未存。离得较近的岳云和五六名士兵也身上被瓷瓶碎片划了几条伤口。不过所幸都是些小伤,未有大碍。

“又是死士!怎么我就这么容易遇到死士啊!”岳云眉头皱起,亦是心中忧虑。这次自己算是逃过一劫了,可如果再遇上几次这样的刺杀,还能不能次次都脱险,就难说了。

这时,在后面的亲兵都围了上来,然后掏出纱布和急救包,给他和几名受伤的人包扎伤口。

片刻之后,杨兴也率领人赶了回来,手中还提着一具蒙面人尸体。

“没抓到活口吗?”岳云沉声问道。

“嗯!因为我们被阻挡了一阵,所以敌人全逃掉了。只抓住了一名受伤者,但他在被擒后就咬破牙齿中的毒药自尽了。我们根本来不及反应……”杨兴也是深感头痛。

岳云望了一下尸体,然后又看了看那尊在土坡上的火炮,神色凝重道:“将火炮和尸首都带回去,让月漓好好分析一下,查查刺客的底细……虽然岳云没有什么大碍,但堂堂汉王、首相、兵部尚书,大宋的实际掌权人竟然在临安城外遇刺,还受了轻伤,自然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临安城内上上下下的官员、商人、百姓皆在谈论此事,推测凶手是谁。

临安城东的清风茶楼里,一群人正在议论着。

“没想到汉王这样的好人也有人暗害他,不知是哪里钻出来的奸贼啊!依我看,一定是四川过来的那个吴璘,他的兵权被夺,地盘被朝廷收回,定对汉王怀恨在心。而他手下有数百亲兵,又久在军中,要搞到门火炮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商人义愤填膺地说道。

他是当年赴临安请愿团的成员,如今已经在临安立足数年了,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对岳云是打心眼里支持和敬佩。

“俺觉得应该不是吴璘,吴将军毕竟是岳大公子义兄吴亮的父亲,在四川也颇有人望,深得蜀中父老拥戴。或许他野心是有,但要谋刺岳大公子。恐怕还是做不出来吧!依俺看来,应是奸相秦桧的同党吧!”一名穿着武士服,看模样是江湖中人的粗壮汉子说道。

这时,又一名头戴方士巾,年约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书生摇头晃脑道:“不妥不妥!几位兄台皆将行刺之人想为咱大宋之人。咋没想到会是北虏呢?汉王戎马一生,死在其手下的金兵金将不下千人,数月前又在四川大破辽军。连杀萧武、萧文、哈米尔等多员辽将,逼辽国崇福公主耶律普速完签城下之盟。被迫退出四川,让辽国上下皆对其恨之入骨。依小生看来,辽、金两国亦有可能派杀手行刺汉王,以断我大宋脊梁。让我大宋陷于混乱之中!”

众人听了这书生的话,亦觉大有道理,当然,前两人的看法也有不少人支持。于是又陷入了一片议论之中。

而他们却没察觉,在茶楼靠墙处的一张小桌旁,两名相貌俊秀的中年男女正在一起饮茶。

这两人中,男的大概四十余岁,皮肤白净,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国字脸,留着几绺长须,相貌甚是威武。

而女的则生得眉清目秀,年约四旬。一张尖尖的瓜子脸,凤目柳眉,相貌甚美,如若不是眉梢眼角间隐露皱纹,任谁只会认为她是三十多岁。虽然她俏丽的脸上不施脂粉,却依旧肤色白嫩。眉目中透着一股诱人的风情。

不过这两人边饮茶,却是边在竖起耳朵倾听他们的说话。

那女子叹道:“应祥平定刘琦,大败辽军。收复四川,妾身原本以为我大宋可以安宁了……却没料到依旧波澜未平。眼下朝中正为议会之事吵得不可开交,却在这关键时刻。竟然有奸贼谋刺应祥……”

那男子亦是忧心道:“原本我想向皇上请示,和若虚、黄纵、雷儿等回荆襄一带镇守。为将来北伐作准备。却不料应祥突然遇刺,如此一来,临安便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事发生之后,我倒不敢走了……”

那女子听闻之后,惊讶道:“鹏举,你想去荆襄镇守?”

那男子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朝中之事有应祥、薜大人、范大人、刘大人等安排,官家也改变了过去主和的看法,支持北伐,我留在朝中也无济于事,倒不如回鄂州去,重新编练军队,岳某天生就不是个坐在朝堂上当官的料,只适合阵前杀敌!”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岳飞和李清照。两人自三年前从临安到台湾的战舰上相遇以来,因相互仰慕,又均爱好写诗,相互只觉情投意合,甚至心中有“怎么到现在才认识她(他)的感觉。

这三年里,两人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加上李雨柔又时常从中穿针引线,撮合他们,现在两人已经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了。

岳云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大吃了一惊。暗忖自己老爹怎么会和李清照在一起了?这不合情理啊!虽然他那天在甲板上时,也见两人谈兴甚欢,但却以为只是两位老人家对诗词上的探讨而已,万万没想到竟然会产生了恋情。

不过后来仔细一想,便觉得也很正常。在原本的历史上,岳飞和李清照根本没有交往,估计顶多算是相互仰慕。而且岳飞的第一个夫人,也就是岳云和岳雷的生母刘氏虽然改嫁了,但岳飞却立刻娶了第二个夫人李娃。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死后,又和张汝州结了婚,两人自然是不可能在一起了。

可在现在的时空里,岳飞的夫人李娃在去年因张俊进攻,被乱兵杀害于鄂州。同时又因岳云这只蝴蝶的出现,造成历史的改变,让李清照的眼光高了很多。于是原本苦苦追求李清照的张汝州并未能得逞,李清照并未再嫁。

于是岳飞和李清照便都成了单身贵族。同时,在原本历史上,没有交集的两人,却因历史进程的改变,加上岳云和李雨柔的结合,有了光明正大往来的理由。

而在一来二往之下,两人又都是才华出众之人,自然对对方大生好感。

岳飞的《满江红》诗句被李清照奉为经典之作,赞不绝口。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也让岳飞钦慕不已,称为千古第一名句。这样,千古第一英雄和千古第一才女便走在了一起。

岳云依稀记得李清照似乎应该比岳飞大十几岁。但穿越来此后,却总觉得李清照看起来没那么大岁数。

后来他偷偷派人查探了李清照的生辰八字后,才发现李清照的出生日期并不是原本历史上记载的元封七年,而是元符三年,也就是说,李清照只比岳飞大三岁。而在宋代,却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对于妻子比丈夫大三岁,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相反还觉得很般配。

身边知道此事的人也都觉得岳飞和李清照在一起是天作之合。就看他们何时准备成婚了。

这时,李清照听岳飞如此一说,也是美眸闪烁,柔声道:“鹏举,妾身反正夫唱妇随,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等临安的局势安定下来后。如果你想回荆襄备战,妾身就陪你一起去好了!”

岳飞听闻之后,也是十分感动,握紧了李清照的玉手道:“清照,岳飞何德何能,竟蒙你垂青,将来北伐中原,收复汴京后,咱们就把家安在你原来住的宅院内吧!天天晚上去汴河边散步、论诗好不?”

李清照被人握住双手,不禁微微有些羞赧。娇嗔道:“鹏举,这里人多,咱们还是注意一下吧。被人认出来了可不太好!”

“怕什么?这里又不是鄂州,临安没几个人认得岳某……”岳飞不以为然道。

他这时望向李清照的俏脸,忍不住心中激动,郑重说道:“清照,我让云儿专门找人查了一下黄历,正月十六便是一个良辰吉日。亦嫁娶。待过年时,岳某就亲自上门,向你们李家家主提亲如何?”

“这……好啊……”李清照羞赧地低下了头。抿着嘴儿一笑道。

“岳元帅、易安居士,恭喜你们了!”一个低沉的男声响了起来。

两人抬头一看。只见是一个五十余岁的男子,身着一件蓝色直襟皂衣,向他们作了一揖。

“若虚,怎么你也来了?”岳飞微微有些惊讶。因为来人正是他多年的老搭挡李若虚,而且他身后还跟着一大堆身着武士服,腰挎佩刀之人,看模样都是武功好手。

李若虚这时微微一笑道:“此事汉王已经告诉了李某,说想请李某和刘一宁、薜弼两位大人来作媒人呢,毕竟没有媒妁之言,可说不过去!”

“妈的!这小子竟然乱嚼舌头,看我回去不好好打他一顿!”岳飞笑骂道。

李清照不禁抿着嘴儿一笑道:“我看你舍不舍得!昨天听到他遇刺后,不知道是谁彻夜未眠,一直守在儿子床前。”

岳飞也不禁讪然一笑,自己这大儿子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在大宋处于危难之时,出兵北伐,收复了江南失地,并平定了刘琦、驱逐了辽军,保住了四川。可称是挽救大宋的最大功臣,其战功和威望已经在自己之上了。就连自己的命都是他和李师师救的。对于岳云,他连疼爱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忍心打他呢?”

这时,李若虚环顾四周,见没人注意他们,方俯身悄悄说道:“元帅,刚刚接到密报,吴璘被人暗杀了!”

“什么?”岳飞和李清照大惊失色,这可是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

刚才他们在茶楼里就听见有人怀疑是吴璘行刺岳云。可没想到转瞬间吴璘竟然也被人刺杀了。这临安城内不知有多少暗流在涌动。

李若虚脸色凝重道:“吴璘是被人用火枪一枪爆头,子弹从左太阳穴射入,右太阳穴射出,准确无比,显是一名神射手。现在临安的局势更加复杂了,可说就象一个火药桶,在爆炸的边缘。所以汉王给我们所有人都加派了护卫,并要求近段时间最好少出门!以防敌人刺杀!”

李清照一张俏脸顿时因惊吓变得苍白,她不禁出声问道:“李大人,凶手查出来是谁没有?”

李若虚摇了摇头,他叹道:“汉王遇刺,就有不少人怀疑是吴璘下的手,可谁都没有证据。但在这紧要关头,吴璘竟然也被人杀了,这就难免会让一些兴风作浪之人,将矛头对准汉王……”

岳飞和李清照皆是精明之人,自然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定是有人想嫁祸于岳云,眼下四川刚刚平定,而且岳云还对吴璘作出了承诺了。可竟然让其在临安被杀了,就算不是他杀的,四川的官员和将领也会认为是他保护不周。更何况联系之前的事件,还很容易让人认为,岳云就是杀吴璘的凶手呢。

“那眼下云儿打算怎么办?”岳飞一脸凝重地问道。

李若虚目光扫视了一下四周,方沉声道:“此处非说话的地方,元帅,我们还是回岳府后再议吧!”

岳飞点了点头,当即便叫来了店小二,付了茶钱,然后便和李清照、李若虚一起,匆匆走了出去。

第五百七十六章错综复杂的局势

兵部府衙内,岳云在自己的书房秘密召集了情报部、监察部、刑部的负责人,以及几名心腹重臣的会议,讨论眼前的局势。(搜读窝。soudubsp;巩月漓首先说道:“夫君,三天前伏击您的那门火炮,经查验,是嘉兴厢军的,嘉兴防御使廖松称这门火炮是他们五天前失窃的。”

“失窃了?这么轻松就想把责任推脱?我看应该对廖松重重责罚才是!听说他原本就和秦桧有过来往,当时就不该留用他!”岳雷义愤填膺地说道。

“二弟别急,眼下还没有定论。说不定真是失窃了呢。”岳云却是没那么激动,然后对巩月漓又道:“其他线索呢?有眉目没?”

巩月漓柳眉微蹙,摇了摇头道:“那具尸体查验了一下,应是弓箭手出身,手指上有老茧,右臂比左臂粗壮得多,显是经常拉弓所致。其人身材高大,从内衣及打扮看,似是北地汉子。”

“北地汉子?莫非是金国的人?”杨月奇道。

“杨夫人,那却未必!辽国亦有可能,甚至就是国内的人请的杀手亦是大有可能。从这里是看不出来凶手的来历的!”王童摇了摇头道。现在他已经从事情报工作两年了,对这些查探之事也较为精通了。

巩月漓亦是有些无奈道:“现场的弓弩和兵器倒是有来历,五把弓弩分别来自明州、镇江、苏州、建康、常州五地的厢军。而那两把弯刀一把是金国中都禁军的,一把是上京城卫军的。这就更无从判断了。”

众人听后皆是有些无语。七把武器竟然来自七个地方,其中两把弯刀竟然是来自金国。明显敌人是想混淆视听。让己方作出错误判断。

岳云也知道案情调查到了这里,已经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新的进展。然后便又问道:“吴璘之死是怎么回事?可有线索?”

万俟卨这时躬身行了一礼道:“汉王,下官已经找当时的目击证人,以及吴璘的亲兵侍卫详细盘问过了,他们的口供皆是一致。前日下午,吴璘去城隍庙上香之后。出来到了门口,遇上刘琦以前的部将徐旭,两人于是在门口攀谈起来……而就在闲聊一阵后。准备离开之时。却突然听到一阵枪响声,然后便见吴璘头部被枪弹击穿,全身是血地倒了下去。事后经验尸官检验。子弹从左太阳穴射入,右太阳穴射出,一枪致命,足见是枪法极好之人……”

他顿了一下后,又接着说道:“之后,吴璘身边的亲兵立刻就向枪声来处冲了过去。那里是一处酒楼,由于当天下午天气很好,在城隍庙门口和那酒楼内的人很多,枪响之后,人们四散逃跑。等吴璘的亲兵到了酒楼顶楼时。只发现了一把火绳枪。那火枪手已经不知道跑哪去了。”

陆文龙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这种训练有素,枪法如此精准的火枪手,几乎都在咱们军中。如此一来,只怕外面的人都会以为是咱们派人杀了吴璘!”

万俟卨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陆将军所言极是!的确很容易引人误会,因为事后经火器工匠查验,这把火绳枪是背嵬军的……”

众人这时均面面相觑。背嵬军可是岳云最核心的部队,现在已经扩编到一万人,算是岳云的亲军了,其中三千是装备了阿拉伯战马、火枪和乌钢刀的铁甲精骑。两千是负责保卫岳府各重要人物的侍卫。还有五千则负责保卫临安造船厂、萧山火器制造厂这两个重要的工厂。如果这里面出了叛徒,那危险性就太大了。

沉默了半晌之后,岳雷方问道:“大哥,要不要在背嵬军中清查一遍?看吴璘遇刺当日,有哪些人擅离职守,到了其他地方?然后再逐步缩小盘查范围,争取把这个叛徒挖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