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光是萧武,他身边的数十亲兵也觉一阵凌厉的杀气,带着一股寒风迎面吹来。
风到马到人到,人到枪到声到!
只听一声巨吼如雷贯耳:“岳云在此,辽狗纳命来!”
这长啸声悠长如吟,余音未消,岳云座下白马已经转瞬间到了萧武身前。青龙长枪如电闪雷鸣般刺出!他的形意心经已经炼到了第七层巅峰,提升至极致的内力,让这一枪刺出之时,却已化为万道枪影。
萧武见到岳云来势极快,已然来不及躲闪,他寻思左右是个死,不如干脆来个同归于尽。于是也大喝一声,长矛与其对穿刺出。暗忖以自己一条命换岳云一条命,也算值了!自己只是一个统制而已,而岳云却是大宋的灵魂人物。以命换命,怎么看也是自己占了便宜!
不过岳云怎肯与他同归于尽?
萧武长矛刺出之后,不等矛尖靠近岳云,就觉眼前青光一闪,然后胸口一阵剧痛,浑身的力气顺着胸口鲜血的涌出而渐渐消失。
他只感到自己的身体被一股巨力带起,然后凌空飞翔,越飞越高,在天空中划过了一条弧线……
他甚至可以看到地面正在激战的两军将士,都瞪大眼睛向天上来望着他……
不过他只觉得自己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了,人死难道就是这种感觉吗?大辽东归的大业还没有完成,我还要回到故土燕京去……
这是萧武最后的想法,随着他的身体猛然坠地,鲜血从他的口中及伤口狂喷而出,他在那瞬间魂归大地。
鏖战的疆场蓦然有了那么一刻沉寂。交战的双方将士皆知道,这一战已经终了……
鲜血如雨点般在涪江右岸洒落,在仲夏的阳光照耀下,绘出一幅惨烈的宋辽大战画卷。
江风吹过,杀戮之意依旧浓烈,虽然萧武身边仍有数十亲兵,但谁也不敢上前为其报仇。岳云身上的凌厉气势让他们望而胆寒。
主将一死,萧武所率之军立刻失去了斗志。他们只觉四处皆是敌人,不用任何人吩咐,他们便掉转马头,向后狂奔而去,防守阵型瞬间崩溃!
岳云一枪刺死萧武,脸上却是没有丝毫得意之色,他的武功原本就远远高于萧武,而且从两军交战开始,就在寻找机会接近萧武,准备一击必杀。
而萧武却是到了最后,眼见局面快崩溃时才想到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招的。一个准备充分,另一个只是仓猝应战,加上岳云的好马、宝枪、气势,武功四个方面均稳占上风,如果还不能杀萧武,就真是怪事了。
战鼓齐鸣、旗帜飞扬、人喊马嘶,辽军已经四下溃散,宋军正在追杀落败之敌。岳家军人人皆骑奔跑、冲击力、耐力皆强的阿拉伯战马,要追上辽军并非难事。但辽军骑兵见横竖难逃一死,于是在困兽犹斗之下,反扑过来,也给宋军骑兵造成了一定伤亡。
这时,岳云却知道再战已经无意义了,这五千辽军骑兵已经死伤九成以上,就算他们全逃回去,也给耶律松山增加不了多少战斗力,相反,他们却会将宋军的威武传颂到辽军将兵之中,让敌人心胆寒……而且,自己在这里打得如此大的阵仗,现在想必已经到了绵阳城下的耶律松山,岂会没有查觉?
如果他率大军扑来,自己才取到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自己再厉害,也不可能用三千骑兵去迎战几万辽军。现在流的是辽军的血,一会就要流岳家军的血了。
他这时脑海中想起岳飞给他的兵法书中的一句话,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灵活,敌弱则战,敌强则退。可人力有限,切忌缠斗,切勿贪功,不然优势尽失。保全自己,才有机会战胜敌人。
于是,岳云将肋下的青龙宝枪一挥,大喝道:“我们撤!”
岳家军骑兵来时气势汹汹,撤时却又潇洒如风。立刻前队改后队,后队改前队,断后的骑兵手持圆盾,以挡住辽军骑兵可能射来的乱箭。如行云流水一般向北去了。
涪江右岸的激战很快结束了,五千辽军精锐青盔铁骑几乎全军覆没,无主的马儿悲凉地嘶鸣。江岸边的草地圆石已被鲜血染得通红。
第五百五十章九岭镇之战(一)
耶律松山皱紧了眉头,他隐约听到浩江右岸传来的喊杀声,见到那里的烟尘,知道萧武已经和岳家军交战。
不过隔得有些远,探马要去探知战况还有一定时间,因此他尚不知是哪路宋军和萧武发生了战斗,但从地图上的标记看,离得最近的应该是岳家军。他一路上来,并没有看到沿涪江左岸而来的宋军。这极有可能便是岳云在探知萧武的军队后,下令全军渡过涪江,改向萧武而去的原因。
“岳云有两万人,萧武只有五千人,当是不敌!不过萧武全是骑兵,岳家军却八成都是步兵,骑兵仅三千余人。萧武胜虽然不太可能,但全身而退当是无虞。如果他能拖住岳云一段时间,那自己便可引军往九岭镇,和蒋伟合并一处,先灭了陆文龙那路军队,再攻击绵阳。”耶律松山暗忖道。
他还不知道岳云又和他玩了个把戏,更没有想到萧武已经战死,五千骑兵全然崩溃。
就在耶律松山准备下令转向九岭镇时,探子终于急匆匆来禀报道:“耶律大王,岳云的大军行到中途,突然分作两路,一万七千步军去了九岭镇,三千骑兵去了涪江右岸,估计是去拦截萧将军了。”
耶律松山一听岳云分兵了,心中不怒反喜道:“岳云在哪一路的?”
探子忙道:“我们看见在去涪江右岸的宋军骑兵中有一身着白盔白甲的小将,手持一杆青色的长枪,从形貌上看,应是岳云无疑。”
“好!”耶律松山心中大喜。
他没想到岳云竟然如此托大,敢以三千骑兵去拦截萧武的五千精骑。就算岳云的骑兵跟金军“铁浮图”一样精锐,只怕也要损失惨重,如果自己率军将其围堵拦截,擒下岳云。岂不是四川局势瞬时可平?这首功就非自己莫属了!
所以,耶律松山只是做了短暂的考虑,立刻沉声道:“走!兵发涪江右岸,和萧武合兵一处,先擒下岳云,再破绵阳!”
他也想好了,就算这次没能抓住岳云,让他不敌而逃,亦能重挫宋军士气,挟得胜之威再攻下九岭镇,则既可消耗宋军兵力,也让宋军绵阳外围据点尽失,届时一座孤城,在后方成都亦被偷袭的情况下,就算岳云是诸葛亮再世,亦无回天之力了。
不过,等他赶到涪江右岸战场时,却是蓦然傻眼了。
众辽将一眼望去,只见满地死尸,死尸中八成以上皆是辽军尸体,其中更有萧武及萧文的尸首在内,谁胜谁败,岂不一目了然?
耶律松山气得嘴唇发白,虽然他也想到过萧武有可能战败,但却绝没想到他败得这样快,败得这样惨。堂堂大辽五千精骑,马背上长大的契丹勇士,竟然输给了汉人的三千骑兵,这种事传扬开去,让他耶律松山如何见人?
从现场几个受伤尚未死去的辽军士兵口中,耶律松山得知了方才战斗的经过。他立刻眉头皱起,深思起来。
没想到岳云手下竟然有三千全骑着阿拉伯战马和手持大马士革乌钢刀的骑兵。
这着实让他大为意外。如果和他对阵的是大食国,他或许不那么惊奇,但这可是宋军啊。宋国几时能搞到那么多阿拉伯战马和大马士革乌钢刀的?
相比之下,宋军骑兵的火枪倒没让他放在心上。这只能发射一次,就半天不能再用的火枪,在他看来还不如弓箭。顶多就是射程远点而已。
“那敌军骑兵往哪去了?”耶律松山问道,这可是个关键,他依然抱有希望,想追上去擒杀岳云。
“貌似向北去了!不过他们是不是故意绕圈子,我们就不知道了,南人太狡猾了!”几名辽兵心有余悸地说道。
耶律松山听闻之后,暗自忖道:向北?有可能是去江油。不过他这三千骑兵去江油能干啥?莫非还能攻下城池不成?那跟自己跑到绵阳城下是一个结果。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九岭镇。既然岳云已经将一万七千步兵派去了九岭镇,那他这三千骑兵也极有可能过去参战。
不好!蒋伟那里只有两万人。而他的敌人陆文龙已经有两万步兵了。如果岳云的这两万人再过去参战,则蒋伟凶多吉少。
耶律松山想到这里,不禁大惊失色。立刻下令道:“全军立刻向九岭镇进发!我们要在那里和宋军主力进行决战!”
九岭镇,位于江油和绵阳之间,是川西平原上难得一见的山脉之地。它紧临涪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无论是从江油攻绵阳,还是从绵阳攻江油,九岭镇都是必取之地。
陆文龙率领两万步兵已经赶到了九岭镇,并开始建立防御工事。不过,刚刚才开始挖掘濠沟,就闻探马回报,称大队辽军正向此袭来。
“辽狗来得真快,不过这也在岳将军的意料之中,虽然我们的濠沟是来不及挖了。但岳将军新设计的那些防御设施,相信能给辽狗一个深刻的回忆!”陆文龙笑眯眯地说道,丝毫没有惊慌失措。对于岳云搞出的那个发明,让他打心眼里佩服。
蒋伟这时率领大批辽军已经到了九岭镇前,他带着一彪亲兵到了附近的一个高岗上,望着在镇门口列阵的宋军。他不禁有些惊异。
只见这些宋军全是步兵,分作三列。手中全拿着一根细长的铁管子,而在他们面前,还有一尊尊粗大的青铜管,放在一个有四个小轮的基座上。
辽军大多都没见过这古怪东西,纷纷四下议论起来。
蒋伟见部下在窃窃私语,将手一抬,众辽军将领立刻停止了言语。
他缓缓道:“你们不要乱猜了,宋军阵营最前面的粗大青铜管就是火炮,而宋军手里拿的就是火枪,皆是杀人利器。不过从我们安插在宋国的细作回报,无论火枪还是火炮,皆发射速度缓慢,射出一发弹丸后,要隔很久才能射出第二发。虽然它们射击时会发出巨响,但大家不要害怕,奋力往前冲就是,cāo作火炮和火枪的宋军步兵都没有什么战斗力,靠近了就是任我们屠宰的羔羊。现在先回去列阵吧!大伙儿作好准备吧!一会本将要下令冲锋了!”
辽军开始列阵,他们排出的是最利于冲击的鱼鳞阵,这种阵型是将大将置于阵形中后,负责指挥全局。而主要兵力在zhōngyāng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进攻非常凌厉。
它的主导思想便是“zhōngyāng突破”。力求集中兵力对敌阵zhōngyāng发起猛攻,一点突破则可全线突破。多在己方优势时使用。因为这种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防护力极差,如果敌军从背后进攻,则很容易被凿穿阵型,导致重大伤亡。
蒋伟这时昂然转身向背后的两万辽军士兵高声呼道:“大辽的勇士们,都给我把精神振作起来!现在,我们将一洗过去的耻辱!故土,将重回我们的怀抱!中原,将再次变成我们的牧场。
现在你们的目标就是面前的九岭镇!攻破了它,我们便能摧跨南朝士兵的抵抗意志,席卷整个四川!南人的金银珠宝,将变成我们大辽勇士的囊中之物,南人的女子,将在我们娇喘!如果你们还自认是个勇士,现在就跟我蒋伟一起,先摧毁面前的宋军吧!”
狼群般的嚎叫在蒋伟的煽动下此起彼伏,征服和掠夺的在每个辽军士兵的心里重新燃起,不管是契丹人、奚族人、西域人还是汉人,都显露出求战和贪婪的眼神。
蒋伟的副将乌骨兹看着已经变得杀气腾腾、斗志昂扬的辽军将士,不禁暗惊。心忖这蒋伟虽然年纪轻轻,却不愧为耶律松山看好的后起之秀,还真有两把刷子,从他这番激励士兵的言语,便可看出并非单纯只是一个武将,更有成长为统帅的潜质。耶律松山招其为女婿,的确是有眼光的。
蒋伟这时满意地将手一挥,大声喝道:“勇士们!上吧!在日落之前,相信一定能看到我们大辽的旗帜飘扬在九岭镇内……”
“儿郎们!走了!让宋人尝尝咱们大辽铁骑的厉害!”乌骨兹大吼一声,在他身后的五千铁骑开始缓缓前行,离开了辽军的大队人马。
在前行了数百步之后,乌骨兹下令开始加速,五千辽军骑兵个个抓紧缰绳,伏在马背上,挥起鞭子猛打马屁股,进入了冲锋阶段。
就在蒋伟开始下令攻击之时,陆文龙已经下令火枪兵和炮手严阵以待,做好了迎战准备。
“全军注意!辽军骑兵马上就要杀到了!位置在东北方向!摆开三段击射击阵势,准备迎敌!”陆文龙下令道。
随着他的命令,宋军步兵也列成整齐的方阵,进入阵地,严阵以待,宋辽两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碰撞战斗开始了……
第五百五十一章九岭镇之战(二)
陆文龙属下的宋军摆开了一个密集的防御阵势,最前方是近百门青铜火炮,每门火炮都配有炮手四人,一人负责装填火药,一人负责装炮弹,一人瞄准,还有一人负责点火。
其实,这些工作原本一个人就能干得下来的,而陆文龙之所以要一门炮配四个炮手,主要原因还是火炮太重了。虽然炮座下装有四个轮子,但要想让它们能跟得上普通步兵的行进速度,还非得配四名炮手拖曳不可。
站在火炮手身后的则是成三段击站列的火枪兵。第一排卧倒,第二排蹲下,第三排站立,均一起用火枪瞄准了对面正蜂拥而来的辽军骑兵。
在火枪兵身后,却是一排盾牌兵,他们拿着一丈高的巨型盾牌,和长枪兵混编而成的枪盾阵,主要用于抵档敌人骑兵的冲击。在他们之后则是弓箭手,他们主要是在敌军骑兵冲刺时,大量射杀敌人,而真正短兵相接后,他们反倒没有多少作用了。现在岳家军的主力部队中,火枪兵已经占了一半的比例。不过,出于对雨天的顾虑,火枪兵依然佩有两把长刀,以便万一在下雨天或者敌人近身时,用于近战格斗。
宋军在紧张的防御状态中等待了片刻之后,终于听到从东北方向传来了一阵轰隆隆的人喊马嘶声,与此同时,大部分士兵都感觉到地面在微微的颤动,象陆文龙和关铃、牛通等人一下子就判断出,这是大批骑兵急奔时带来的马蹄震动。。
陆文龙向东北方向望去。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黑线,这条黑线慢慢变粗变大,并逐渐向宋军的方阵急奔了过来。
“辽军的骑兵终于来了!”陆文龙见到辽军骑兵果然出现了,反倒松了一口气,看来果不出岳将军所料,辽军定然不会容忍自己一直占据九岭镇。
只不这,他没想到辽军竟然未全军出击。从阵势上看,应该只派了五千骑兵冲击。这说明辽军的主将应该是一个谨慎之人,并不好对付。
陆文龙回望自己的士兵。只见他们脸上都露出紧张之色。毕竟这可是岳家军士兵第一次和辽军作战。要说不紧张是假的。就连自己也有些忐忑不安呢。毕竟这可是从未与之交战的对手。
不过,陆文龙知道作为一名主将,就算心中紧张也不能在脸上表露出来。不然就会动摇士兵的决心和意志
“进入迎战状态!火炮准备!”陆文龙下令道。
随即。最前面的火炮手立刻将炮弹从炮口装入了炮管,现在宋军装填的都是杀伤力极大的开花弹,弹壳内除了火药外,还有铁片、毒草等物,用以在爆炸时薰昏杀伤敌人。
乌骨兹在到达战场后,让手下的骑兵暂时停了下来,以养足马力。
过了约莫一柱香功夫后,他见部下已差不多已经养精蓄锐得差不多了,便扬起手中的长矛,声嘶力竭地大叫道:“契丹的勇士们!冲啊!杀光面前的这些宋军!胜利是属于我们无敌的大辽的!
在他身后的五千辽军骑兵个个身披重甲。手持长矛,体格强壮,看上去彪悍不已。他们骑在高头大马上纷纷举起长矛高声呼叫着、发出一阵阵如恶狼般的嚎叫声。
待士气都振奋起来后,乌骨兹将长矛向前一指,大喝一声:“全军突击!”
说罢。率先举起长矛,拍马冲了上去。
五千契丹骑兵跟在他背后,气势如宏地向前方严阵以待的宋军火枪兵队列冲了过去。
乌骨兹可是充满了信心,他之前已经探知,岳家军中的火枪兵射出一发子弹要等很长时间,火炮兵也同样如此。虽然会给他们造成一定伤亡,但时间间隙却足以让他们冲到对方人群中。
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但只要让这些大辽的勇士们杀进儒弱的南人队列中,就足以将他们的头骨击得粉碎!
两百步了!
乌骨兹挥舞着长矛大叫着猛力向前冲去,五千多匹马一起奋蹄向前狂奔的气势还是很宏伟的。辽军骑兵们这时已纷纷将长矛从挂钩上取了出来……
现在离前面的宋军的火枪兵队列已经越来越近了,完颜宗贤都能模模糊糊看见对面一手拿着火折子,一手持枪的宋军步兵正神色紧张地望着他们这些冲过来的女真勇士。
这时,宋军的暸望哨已经向关铃禀报道:“关将军,敌军已经进入火炮射程了!”
关铃点了点头,然后猛一挥手道:“听我号令——开炮!”
此刻,随着一声令下,所有的火炮手立刻点头了炮管上的引信,只见火捻子一下子燃烧了起来,迸出一粒粒火星,飞快地向管内烧去……
片刻之后,只听“轰!轰!轰!”的巨响声。宋军阵前火炮的炮口冒出了一团团火光和青烟。大地均微微有些震动。
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响声,许多第一次经历火炮的辽军骑兵都吓了一大跳。而他们座下的战马也被惊吓住了。不禁有些裹足不前。
在离宋军阵地一百五十步到两百步的距离内,大地腾起一团团剧烈的爆炸烈焰,在爆炸中心点的辽军骑兵连人带马被炸成一团肉泥,残肢断臂四处散落。
而在爆炸中心以外的辽军骑兵,亦有不少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掀翻,或者被弹片削去了头颅、手臂,更多的则是胸腹部被弹片划开,在这没有青霉素,没有治疗败血症药物的时代,他们大多数的命运都将会被破伤风夺去生命。
辽军士兵都是头一次遇上这么猛烈的炮击,顿时完整的队形便变得混乱不堪,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有的人甚至相互撞在一起,冲击的势头立刻缓慢了下来。
看到自己属下的士兵被这炮击炸得不知所措。乌骨兹大为震怒。他举起长矛大声呼喊道:“大家全力向前冲!宋军的火炮不能连续发射,他们发射一轮就会有所停顿!只要我们冲到前面去,就能将他们杀个落花流水!”
在他的竭力呼喊下,辽军总算渐渐镇定了下来。他们毕竟是一支久战的精锐之师,在经过了初期的慌乱后,重新整好了队形,继续向前冲刺了!
一百步!
辽军骑兵已经悄悄将背后的短弓取了下来,只要再前进五十步,他们就可以发射弓箭了。
乌骨兹亦心中狂喜,暗道只要自己这些精锐骑军冲进宋军的阵型之中,一定就能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这时,牛通身边的观察员向他禀报道:“牛将军,辽军已经进入火枪射程了!”
牛通大咧着嘴一笑道:“还向俺报告啥?你们立刻开火就行了!三段击射击,都是老训练课目了!你们就把平时训练的状态发挥出来就行了!”
火枪兵各营的都指挥使立刻便命令道:“第一排士兵瞄准!第二排士兵准备!”
“放!”
随着带队军官的命令,第一排卧倒的士兵射出了子弹。
“砰!砰!砰!砰!”
战场上立刻枪声大作,让冲上前来的辽军骑兵不禁吓了一大跳。
很快,他们便发现,随着对面宋军手中拿的铁管子管口火光一闪,自己的同伴不少人头胸上均出现了一个血洞,然后从马背上缓缓倒下,然后死在了草地上。
从未见识过火枪的辽军骑兵不禁吓了一大跳。犹豫着是不是要继续冲上前时,宋军军官又发出了指令:“第二排士兵射击!第三排士兵瞄准!第一排士兵准备!”
“砰!砰!砰!砰!”
宋军第二排士兵又射出了愤怒的子弹,立刻又有不少辽军士兵在惨叫中栽落马下,死在了九岭镇前的开阔地上。
“这是什么妖法啊?怎么宋军手中的铁管子管口一闪火花,我们这边就有一人倒地身死呢?”从未见过火枪射击的辽军骑兵慌神了。
“大家不要怕,这是火枪!跟火炮一个性质的,只不过威力没那么大。它们也不能连续射击,只要我们猛力冲上前去。欺近火枪兵的身体后,就能象宰牲畜一样宰掉他们!”乌骨兹大声呼喊道。
辽军骑兵总算又镇定了下来,然后继续往前冲。
这时,宋军的火炮仍在不停发射炮弹,火枪也在不停射出子弹。辽军在付出重大伤亡之后,终于逼到了离宋军阵前只有三十步的距离。
他们已经进入高速冲刺状态了,个个挥舞着手中的和矛,嚎叫着企图杀进宋军队列为自己的战友报仇。而按他们的冲刺速度,只需盏茶功夫就能冲进宋军的队列前了。
不过,乌骨兹终于发现了有些异常:这时宋军火枪兵背后,手举巨型盾牌的士兵却突然让开了道路,让那些火枪兵和火炮兵爬上了梯子,然后跳到了后面。
“似乎他们后面有什么障碍物!”这是乌骨兹的第一反应。
片刻之后,那些盾牌片也以最快的速度从梯子上跳到了后面,然后很快在后面的宋军士兵又将梯子收了过去。
而这时,在宋军阵中,蓦然有一名络腮胡子的中年将领,正以似笑非笑的眼神望着自己。
“不对!这些宋军的表现太诡异了,在这开阔地上用梯子作甚?”乌骨兹顿时jǐng觉起来,感觉似乎有什么陷阱在等着自己。
第五百五十二章九岭镇之战(三)
此刻,辽军却终于冲到了宋军阵前……
“大家先停一停!别忙冲!情况有点不对!”乌骨兹连忙勒住了自己座下战马,力图把速度降下来。
他是及时反应过来了,但他的部下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仍然以飞快的速度冲向宋军的阵列前……
“噗哧、噗哧!”只听见尖针物入肉的声音此起彼伏。
乌骨兹定眼一看,这才发现在宋军阵前还有整整三排铁丝网,全部高达两步多,骑兵根本跳不过去,只能一头撞在铁丝网上。而这铁丝网被编得很牢实,除非用锋利的剪刀或者砍刀劈砍,不然根本就无法钻过去。
只是辽军骑兵大多数都是拿的长矛,加之骑在马上冲击力如此之大,如何停得下来慢慢找刀啊?
一排排辽军骑兵如惊涛骇浪般扑到了铁丝网上。那铁丝网上的尖针让他们惨叫起来,痛不欲生。
可后面的骑兵却不知道前面发生了如此变化,依然不断冲了上来。这让前面已经发现不对劲的骑兵无法退却,大家在铁丝网前挤作一团。
陆文龙这时嘴角抹过一丝笑意。暗忖岳将军真是魔鬼转世,连这样简单实用的杀人利器也想得出来。
他却不知,这铁丝网用是在一战时大量采用的防御设施,是最有效的防止步兵和骑兵冲锋的。而且成本极低。直到坦克大量采用之后,它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岳云用铁丝网来对付辽军骑兵。完全是杀鸡用牛刀了。
辽军在铁丝网前挤作一团。正好给了宋军射击的良机。无论是火炮兵、火枪兵,还是弓箭手,都用他们最擅长的武器,将一发发炮弹、一粒粒子弹,一支支利箭,送到了辽军密集的人群中,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当一团团爆炸的烈焰在辽军骑兵中腾起。辽军骑兵在枪林弹雨中一排排倒下时,乌骨兹这员主将也不禁嘴唇发青,脸色苍白。
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思考。他或者也能想出一两个办法对付铁丝网。但现在夺命的炮弹和子弹,如黑白无常般摄取了辽军大批骑兵的生命。他实在无隙去思索了。
只是,辽军军纪极严。在主帅没有下令撤退之前,他如果擅自撤退,将会以逃兵论处,是要被问斩的。所以,乌骨兹心中也不禁在犹豫,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还是以保全实力为主,先撤回去呢。
不过还好,就在此时,后方传来了鸣金收兵的声音。想必是蒋伟看到了前方的战况。知道乌骨兹是绝对冲不过去的。与其在铁丝网前空耗实力,不如暂且罢兵,回来商量一个好办法,再发动攻击为佳。
乌骨兹松了一口气,连忙下令撤退。所有在他身边的辽军骑兵均如释重负。头也不回地狼狈撤走了,留下了三千多具尸体……回到大营后,辽军众将皆一脸难看的神色。
乌骨兹走进大帐,向蒋伟单膝跪下,哭诉道:“蒋将军,属下作战不力。以至损兵折将,出战精锐之士,七成以上皆战死沙场。乌骨兹请求责罚,以安勇士在天之灵!”
蒋伟连忙扶起他,好言安慰道:“南人狡猾,那火枪火炮之厉害,我们都见着了,就算某家亲率大军冲锋,也必败矣,怎能责怪你呢?”
乌骨兹感激涕零,以袖拭泪后,起身站于一旁。
蒋伟叹了一口气道:“眼下宋军火器厉害,又有铁丝网阻隔,以至我精骑不能通过。诸位可有什么办法破敌否?”
众辽将面面相觑,对于火枪火炮,他们也是第一次见着,能有什么破敌之策嘛。
有的提出宋军厉害,全因火器之故,只要辽军也能掌握火器,便可以击败宋军了。
还有的提出现在是晴天,如果等到下雨时发动进攻,自然就不怕火器了。
有的提出挖地道进入镇内,这样便能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蒋伟只觉得这些主意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先不说辽军的奸细能不能拿到火器的制造配方。就算拿到了,要批量生产出来也需很长时日。岂是现在可以考虑的破敌之策?
至于等下雨才发动进攻,听上去不错。可那完全是看老天说话。眼下正是仲夏,说不定十天半月也难得下场雨,难道自己就一直这样等下去?
至于说的挖地道,在蒋伟看来更是条蠢计。挖地道那么大的动静,宋军除非是傻子,否则怎会不知?而且辽军之长,在于骑兵,如果挖地道进攻,则势必用步兵去跟宋军火拼,辽国的骑兵优势荡然无存。如果是步兵间的战斗,蒋伟可没有信心能一举击败宋军。
就在众辽将没奈何之时,一名辽兵斥候却急匆匆禀报道:“报告蒋将军,我军后方又来了大批宋军,兵力约在一万五千以上,还请将军速度定夺!”
“什么?宋军到了我军后面?”蒋伟一听大惊。
他连忙带着乌骨兹等一干辽将转到营寨后面的一个小高坡上,果然望见远方出现了一条黑线,隐隐约约还有人喊马嘶声。从尘烟看上去,人数不少。
“蒋将军,眼下我军形势不妙啊!现在我们扎营的地方,左边是山脉,右边是涪江,前面是九岭镇,背后便是这股新来的宋军。如果不赶快转移,只怕便会被困在这里了。”乌骨兹面有忧色道。
蒋伟也深以为然,宋军火器之利,他是见着了,又有铁丝网阻碍,让己军很难突破九岭镇的防御。如果后方再被截断,只怕己军就要被困于此了。
“全军后队改前队!向绵阳城方向前进,和耶律大王汇合!”蒋伟当机立断道。
不过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