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宋-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

第四百七十章卢容之战(下)

“杀啊!背嵬军的勇士们!用我们的马刀,辗碎敌人的头骨!”牛通挥舞着手中大斧,大声叫喊着,带头向安南军冲杀而去。

安南军虽然阵型混乱不堪,也不知道如何与骑军作战,但本能地拿起弓箭向敌人放箭却是知道的。

于是,很快就有不少弓箭手张弓搭箭射了出去。虽然他们不能象岳家军的神臂弓弓手那样,射得那样整齐和精准。但上万人一起射箭,那威势也不得了。整个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全是箭矢。耳边听到的全是“嗖、嗖、嗖”的弓箭声。

李觉满拟这一轮射箭过去,对方的上千骑兵至少也要倒下一半。但眼前发生的事却让他眼睛都差点瞪出来了:对面的敌军竟然一个都没有倒下,弓箭射在他们身上只是弹了一下,然后便掉落开了。就算是射在战马身上的箭矢,也同样弹落了下来。

他大惊之下,仔细一看,才发现对方骑兵人人身披重甲,戴着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头盔,就连所骑的高头大马也匹匹披着铁甲,除非弓箭手们个个都是神射手,能一箭射中对方眼睛,否则根本射不死敌人。

一两里距离,对于高速冲锋中的骑兵来说,不过是眨眼间的事。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些冲锋中的背嵬军铁骑一下子就冲杀进了安南军的人群之中。

“去死吧!”牛通一斧头劈去,一个安南军官的头便被他砍了下来。鲜血狂喷不止。流在了他披风上。

牛通浑然不觉,反头又是一斧,将身边的一名安南士兵拦腰砍为两段。

而其他冲进安南军阵营中的背嵬军铁骑也全部举起马刀,疯狂劈砍起来。

“噗!”一名背嵬军队长挥起一刀砍去,一名安南士兵半边身子连同盔甲皆被砍为两半。

“呼!”一名背嵬军士兵一刀向一名安南军官当头劈去。那名安南军官武艺较为高强,举起长枪奋力格挡……

“蓬!”那柄长枪从中间被砍为两段,然后马刀去势不减。又从安南军官头顶劈了下去,将他从头到颈劈为两半。

“天哪!宋人用的是什么武器?如此锋利!”安南士兵不禁惊恐万状。

敌军人人皆披重甲,不畏普通刀剑。然后又手持宝刀利刃,自己纵使用刀枪格挡,有铠甲护身。依然无法抵挡,这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牛通看着身边的战况,心中大喜,他这时才真正相信了。岳云之前说的大马士革乌钢刀配合阿拉伯战马组成的铁甲骑兵冲锋,将会无坚不摧,所过之处,无不披糜。

“杀!我们离那李觉已经很近了!”牛通望了望前面远处的安南军黄色王旗,欣喜若狂地说道。

李觉眼看己方已经士气消沉,士兵狼狈不堪地四处逃窜,知道再不拿出杀手锏。就有全军覆没之危。于是他立刻下令道:“通知战象营的统领。该让战象出击了!”

南洋诸国皆有象兵,不过,安南攻打占城之时,却一直没有拿出来用,因为他们势如破竹。根本就用不上。

等打到了占城国都城下时,象兵又不能用来攻城,因此也一直被雪藏着。

而此时,李觉觉得,再不动用象兵就来不及了,才喝令战象冲了出来。

不得不说。战象的出现很大程度震撼了敌我双方。安南和占城作战时,凡是出现象兵对付步兵的时候,皆无不大胜。所以安南士兵对象兵也有一种崇拜心理。

但岳家军士兵却是从来没见过大象,突然见到如此庞然大物,不禁有些害怕。

“果然敌人有象兵!”岳云暗道。

他这时定了定神,吩咐道:“传令牛通!让他撤回来!”

鸣金声响了起来,牛通立刻便对身边的骑兵叫道:“大都督叫我们先撤退!咱们往他那里退过去!”

说罢,他便扭转马头,开始缓缓后退。

“哼!想跑!没门!传令战象冲过去!步兵携带沙袋紧跟其后,填平了那道壕沟后我们便可反败为胜!”李觉见好不容易可以扭转局势,怎会放过。

不过战马跑起来可比步兵和大象快得多。背嵬军铁骑很快就撤回到了本方阵营前。

这时,安南的战象兵也冲了过来,大约有一百多头大象,正在象背上的士兵指挥下,缓慢地走过来。

“火箭准备!火枪准备!”岳云冷笑道。敌人会有战象,早在他算计之中,大凡动物都会怕火,用火枪辅以火箭,足以让战象恐惧了。

这时,战象已经冲到了离宋军阵营只有三十丈的距离了。那些最前面的骑兵看着这些庞然大物的接近,已经有些战战兢兢了。

“射击!”

“放枪!”

随着岳云和关铃一声令下,只听“砰、砰、砰、砰!”枪声大作。然后从最前面的骑兵身后,一排排火箭飞上了天空,向大象们直飞而去。

近千支火枪近距离齐射时产生的巨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那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火箭也让大象们惊恐不已。

那些战象虽然都是久经练的战争巨兽,但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可怕的巨响。再加上大量火箭射来,大象虽然皮粗肉厚,但在这么多火枪的齐射下,还是有几头最前面的大象被打死了。它们倒下时发出的哀鸣声和巨大的震动声,深深地震撼了其它的大象。

于是,大象们一下子就像是炸开了锅,它们渐渐不听背上训象手的指挥,发起狂来,开始向后逃跑了。

马匹要比大象驯良得多。但即使是最为驯良,且经过长期练和战争洗礼的战马,初次遇到火器也会惊恐发狂,何况是野性更大的战象呢?

安南的这支战象部队在火枪和火箭的双重作用下,立刻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不过战马受惊后只会乱跑而已,只要人们不是傻呼呼地挡在路上。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伤亡。

但战象的野性和攻击性比马匹可强得多,一旦受到惊吓,出于自保的本能,它们普遍会凶性大发,而不分敌我地攻击周围所有的活动目标。

大象耳朵很灵,它们知道那阵恐怖的枪声和那不断射来的火箭是从北方来的。它们不敢向着那危险袭来的地方冲去。

结果,自然而然的,那些受惊而陷入狂暴的大象马上就掉转头来,对着它们南面的友军疯狂肆虐起来。也正是由于战象的这一缺陷,使得它们空具无以伦比的破坏力和相当强悍的防御力,却让依仗象兵作战的国家,在历史上吃过无数次败仗。

“该死!没想到这些战象竟然反戈一击了!”

李觉本来以为可以凭借战象反败为胜,却没想到自己的大象也哗变了,他原以为胜券在握,因此也冲得比较靠前。见这大象反冲了回来,便吓得立刻转身就逃。而他一跑,身边的亲军和督战队自然也就跟着跑了。

只不过很可惜,他们没有战象跑得快,没过多久便被战象追上,踩为了肉泥。

而其他的安南士兵见国王都死了,均为之胆寒,加上岳家军着实太强大,自知不敌,自然也不打算再卖命了,于是纷纷四散逃命。

有的逃向后方,去找断后的李常杰军,有的则向西逃进了深山之中,还有的干脆就向岳家军投降了。

当李常杰收容了败兵之后,知道前有宋军,后有占城军,皆比自己强大。

而且自己的军队还处在占城国的领土上,孤立无援,就很聪明地选择了向岳云投降。

占城国王和驸马阮成文得知岳云击毙了安南国王李觉,并分兵攻占了安南首都河内后,欣喜若狂,大声叫嚷着要反攻到安南去。并率领大军行到了卢容县城外,但就在准备开始攻城之时,却不料被岳云阻止了。

“尊敬的阇耶跋摩陛下、阮殿下,我岳家军是一支爱好和平的军队,此次来贵国,乃是为了维护南洋地区安定,匡护正义。我军既不希望看到安南国灭了你们占城国,也不希望你们占城国灭了安南国。不过,鉴于安南侵略占城在先,并给占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将会责令安南对占城作出赔偿。但若你们以非对非,将暴力与屠杀强加于安南人民身上,也是我军不愿意看到的!”岳云义正辞严地说道。

“岳都督,这……”

“两位,我岳家军可是一支仁义之师,乃是以维护和平为己任……”岳云于是给他们大讲了一通仁义道德的话,当真是说得自己都有些恶心了。

看着占城王阇耶跋摩和阮成文一脸沮丧地表情。岳云不禁心中暗笑:如果让你们占城把安南倒灭了,那南洋的国家间均势就破坏了,将来还怎么控制你们啊?

“可是,岳都督,这安南国王李觉都死了,我们和谁去谈赔偿啊?”阮成文看出岳云不想让他们灭了安南,只得退而求次多要点赔偿了。

“李觉是死了,但他的皇子李进还在。据我方北路军指挥张宪称,他正在向边界行进。到时让他继任安南国王,再进行谈判就是了!”岳云早有准备道。

第四百七十一章卢容条约

十天后,李进率令一帮亲兵抵达了户容县。然后就在卢容县城内,举行了两国三方的正式谈判。

谈判进程基本上都是由大宋海外都护府居主导地位。岳云在严厉喝斥了安南一方不顾南洋地区稳定,野心勃勃地进攻他国的错误行径后。又表示原凶李觉已经身死,新安南国王李进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所以,再给安南一次保留国家主权的机会。

而李进自是感激涕零。且自己父亲正当壮年,自己还有几个兄弟,如果不是岳云极力主张,自己未必坐得上安南国王的位置呢。他自然是唯岳云的话马首是瞻。

岳云在和继任的安南国王李进、占城国王阇耶跋摩三方进行蹉商后,签订了《卢容条约》。

条约规定,被安南占据的原属占城的地哩、麻令、布政三地由占城取回。安南将红河以北的土地割让给大宋海外都护府,占城将湄公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方圆五十里土地割让给大宋海外都护府。安南向大宋海外都护府赔款两百万两白银。

不过,安南国都被岳家军洗劫一空后,哪有这么多钱来赔,岳云便允许他们以粮食作抵。安南和占城都是普及了占城稻的农业区域,粮食产量丰富。而战争之后,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物资和银钱。而这却正是台湾所富有的。

经过以白银换粮食的大规模交易,在此次与安南作战后,岳家军收获了大批粮食。在后来的几个月内,每天都有数百艘商船往返于台湾与安南、占城之间。台湾因大量人口涌入而导致的缺粮问题终于解决了。

而经此一役,岳家军强大的战斗力不但震撼了安南和占城两国,更震撼了临近的真腊、罗斛、蒲甘、三佛齐等国。他们也纷纷遣使来台湾,表示要与海外都护府交好。

回到台湾后,岳云的威望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在许多新移民心中。这可是大宋第一次在海外开拓领土。以前只听说大宋割地赔款的,何时听说过他国向大宋割地的?

不少从荆襄及江淮过来的流民均对岳云称赞不已,说这岳大都督不愧为岳元帅的长子,当真是将门虎子,一身武勇及智谋堪比岳元帅。

只不过,百姓和士兵们是欢声雷动,一干幕僚们却是愁眉不展。因为这新领地是块烫手的山竽。

南边那块占城割让的。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土地倒还好说。该处地势平坦,方圆也只有五十里。仅一些零散的村落,方便管理。

而海外都护府目前的三块领地:台湾、吕宋和琉球均位于南海东部和东海一带,的确需要在南海西部也开辟一个据点,以方便贸易和船只停靠。所以大家对岳云要在那里,雄心勃勃地建立一个叫西贡的港口城市没有丝毫意见。

但是北边那块土地就让他们焦头烂额了。因为安南割让的红河以北的土地,面积不小,约有两个台湾那么大。而此地人口又多。竟然多达八十余万。超过了台湾、吕宋、琉球三地人口之和。原本凭添了这么多人口,大家应该高兴才是。但偏偏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安南人,汉人只占少数,而且很多还桀骜不驯。

从秦朝时,中国得到这块土地开始,一直到唐末的千年间,当地的反抗便不断,让zhōngyāngzhèng府伤透了脑筋。而唐末宋初时,安南宣布dúlì,脱离了中国管辖。其间北宋也曾派兵攻打,但却连连战败。至此,安南就彻底从中国分隔开来。在许多人看来,这片土地要来恐怕不但不会成为台湾的助力,倒会成为拖后腿的包裹。

不过,岳云却坚决主张要占领这块土地,因为他是太想在大陆上有一块根据地了,以为将来进军中原打下基础。

大宋、金国的地方现在他是不敢打主意。而唯一位于大陆上。又紧挨大宋的土地,就只有安南北边的那块了。

在岳云看来,如果连这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都无法消化下来。以后又谈何征服南洋,北伐中原呢?

经过岳云这一表明心意。众将领和幕僚们方恍然大悟。虽然他们已经基本上从大宋脱离出来了。但却总觉得自己的根还在中原,无时无刻不想回归故土。而拿下安南国红河以北的土地作为跳板,自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会上,首先通过了建设西贡港和设立一支西贡驻防舰队的决定。西贡留守由岳雷担任,而舰队司令则由曹宁担任。西贡此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处于湄公河口,船只可沿湄公河上行进入真腊、罗斛、蒲甘境内。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此城又是海外都护府在南海西岸的第一个港口,因此,众人都对此城将来的发展很有信心。甚至认为有可能达到淡水港的繁荣程度。

相比之下,在商量红河州留守人选时,所有人都不吭声了。人人都知道此地是一个烫手的山竽。就在岳云从占城回台湾的路上,就接到张宪的紧急报告,称当地发生了十余起暴动,虽然被他强行镇压下去了,但却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安排一个有勇有谋,能在短时间内稳定红河州局势,并将其纳入海外都护府领土的合适人选,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大事。岳云还盼望着它以后能成为反攻中原的跳板呢,怎么能任其成一个暴动频繁的烫手山竽?

很快,就有不少人推荐张宪。一来因为张宪现在就在那里镇守,他当红河州留守便是顺利成章之事。更省去了调动的麻烦。二来张宪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是难得的文武全才。

不过岳云听后却是连连摇头。张宪有勇有谋是不假,文武双全也是真的。但全是军事上的。而治理红河州却可说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这方面张宪就不合格了。

以张宪为红河州防御使,再另设一知府加以管理,才是最妥当的方案。

可是,谁当这个知府呢?众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全都不说话了。

要说才能,在座的幕僚文官几乎都有这个能力。但他们现在全都有要职在身。比如虞允文,现在是国防部长,肩护全军的调遣和后勤供应,他一走牵动太大。而刘一宁是内政部长,薜源是外交部长,王童是议长,皆是不能轻易动的人。

况且,在座众人皆知这红河州知府一职是个烫手山竽,坐上去跟在火山口没啥区别。虽然岳云已经说了,就算治理过程中有什么突发状况,或者治下一直没有安定,也不会追究主官的责任。但还是没有人愿意去。

就在岳云犯难之际,巩月漓却发话了:“夫君,我倒是有个人选推荐!”

“哦?月漓快讲,是何人?”岳云一听,精神大振。

“此人其实应该算是夫君推荐的!”巩月漓目光闪烁道:“夫君,你可还记得才到去岁你曾说过,让两名从绍兴移民到台湾的秀才陆武和陆游到台湾下属县衙去。之后,经刘大人的安排,将他们分别安排至台中和台南两县,担任县令的师爷。那陆武也还罢了。陆游却是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陆游表现出了什么才华?”岳云一听,心中大感兴趣。因为他可十分清楚陆游在后世的评价。

“台南是山越人聚集之地,汉人数量较少,而来台的移民也大多在台北和台中一带,因此台南的生番甚为难管,经常闹事叛乱,和汉人之间冲突不断。让县令颇为头痛,但在陆游的辅佐下,台南的生番却再也没闹过事。很快平息下来。且还修建了一座叫高雄的新港。开始进行海外贸易,被称为第二个淡水了。”巩月漓介绍道。

“陆游现在还如此年轻,听说只有十八岁,便能有如此本事了?”岳云也不禁心中微惊。他虽然对陆游的才华没有疑问。但却没想到他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能出类拔萃了。

“他有没有才能,夫君可召他来一问便知!妾身只是一个推荐人而已,用不用此人,决定权在夫君手中!”巩月漓抿着嘴儿一笑道。

岳云点了点头道:“好吧!这场会议结束后,我便召见陆游,如果他当真有治理江河州的良方,破格提拔他当知府又有何妨?”

李雨柔见红河州的问题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方柔声道:“夫君,现在大批粮食从安南及占城运回后,台湾的粮食短缺问题已经解决。原本我们准备用来去海外采购粮食的银钱已有了不少充裕。听薜大人说,朝廷已经派人来催讨那二十万两白银的贡金了。我们给不给?”

“给吧!现在我们还需要大量从沿海一带引进移民,尤其是新开拓的吕宋、红河、西贡三地,急需移民开拓。在这方面,不用得罪朝廷!反正我们现在并不缺钱!”岳云略一思量,便作出了决定。

这时,杨月听到岳云的话后,却脑中灵光闪现道:“夫君,您想引进大量移民的话,我倒想起了一个地方,绝对可以招募到大量汉人来我们这里!”

第四百七十二章金国的情形

“是吗?月儿你说的地方是哪里?”岳云顿时面露喜色问道。

杨月美眸一眨道:“金国!应该说是被金国占据的我大宋中原一带!眼下金国两面受敌,再加上岳元帅和韩元帅前一阵子北伐的影响,金国控制下的山东、山西、河北、河南之地烽火四起,反抗金贼的起义此起彼伏。完颜亮和完颜雍派出重兵围剿,方勉强镇压下去,但华北大地却象一个火药桶一样,随时可以再度发生起义。”

她这时轻笑道:“如果我们向金国提出,将当地的汉人百姓运走。想必他们求之不得!”

“嗯!这倒是个好办法!”岳云略一思量,便觉可行。

“对了,金国皇帝完颜亮现在何处?仍在上京吗?”他凝声问道。

“夫君,他已经不在上京了,率了大军来到了燕京,将完颜雍的兵权收归己有。并对原属完颜雍的部队进行了整编。表面上完颜雍被提升为了尚书知事,燕京留守。但有他这个皇帝在这里,完颜雍根本行使不了任何权力。现在完颜雍又下令加紧修筑燕京城,说要把金国的首都迁来此处,改名中都,以方便抵御辽宋两国进攻。”巩月漓说道。

“好!那便派使者去燕京吧,看完颜亮是个什么打算!”岳云摸了摸下巴道。

“大都督,就让属下去吧!”薜源立刻应声道。

“随威,你是外交部部长,去金国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啊?”岳云皱着眉头道。

薜源忙道:“大都督,这与金国谈判,正是我外交部份内之事。且此事非同小可,关系我海外都护府的发展。我身为部长,理当冲锋在前。况且此去燕京,见的乃是金国皇帝。由我这个外交部部长前去。也显得我方对此次谈判的重视。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方更大一些!”

岳云听闻之后,思量了片刻,方颔首道:“好吧!但随威你要注意自身安全。那金帝完颜亮听说残忍好杀,言语之中要甚为小心,切勿触怒于他。如果实在达不成协议也无妨。你自个儿回来便是!”

薜源听罢,忙躬身行礼道:“属下定不负都督厚望,力争让金国皇帝同意我们的要求……此时。完颜亮正在燕京城内的原城守府衙内,和纥石烈志宁一起商量着军机大事。

他生性好色。尤其好人妻。当上皇帝后,更是变本加厉。将数名大臣和武将的妻子都纳入宫中,甚至将自己侄女完颜元寿,以及唐括氏母女均纳为妃子,引起大臣们诸多非议,但完颜亮却是置若罔闻。而他也的确有几分本事,很快便平定了契丹人耶律窝斡的叛乱。然后又采用铁血手段。杀了一大批反对他继任皇位的原金太宗的子孙。很快便稳定了国内的局势。

完颜亮知道眼前的大敌是辽宋两国。尤其是辽国,和金国有灭国之恨,眼下辽帝耶律大石占领了西夏和陕西,兵锋直逼河东和潼关。对幽州形成了严重威胁。

在此形势下,完颜亮便决定迁都燕京,并将其改名中都。而现在他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这位堂弟完颜雍。在他看来,唯一有资格,又有能力和他争夺帝位的,唯有完颜雍了。

只是。完颜雍屡立大功,汴京及淮北一带十余万金军皆长期为其部属。如果没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将其杀死,必将引发军中哗变,让女真贵族人人自危。且现在金国的外部形势也很严峻,完颜雍文武双全,亦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能臣惯将。

“志宁,朕让你准备南征的事筹备得如何了?”完颜亮问道。

“陛下,陆路方面已经准备妥当。大军随时可以出征。只是水路方面却有些问题。胶州的水师才新建,舰只短缺,仅有一些小型战舰。从秦桧那送来的。台湾水师研制的炸弹,仿制出来尚需一定时间。眼下我们虽然在极力争取。力图搞到台湾水师的火炮。但他们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我们的人很难渗透进去。而且,水师官兵现在训练也不足,钟子仪称还要再训练两年方可出战……况且,末将心中还有些疑惑……”纥石烈志宁眉头一蹙道。

“哦?志宁你有话直管言来!朕并非一个听不进意见之人!”完颜亮微笑着说道。

“陛下,从目前的形势看,宋朝并无北伐之意,反倒是辽国重兵压向河西,恐有进攻幽燕之意。末将以为,应当将军力布署在燕云十六州,加强该处防守。如陛下想要平定敌人,也应先辽后宋。方为上策!”纥石烈志宁郑重说道。

完颜亮微微一笑道:“志宁,朕知你对我忠心耿耿,所说也全是肺腑之言。其实,你说的情况朕早已想过。幽燕之地的防御的确要加强。但眼下我辽东之军大部已调往该处,守军已达二十万,足以应付辽军可能发起的进攻。而且,朕以为,辽军的攻击目标恐怕不是我金国,而是蒙古。”

“蒙古?为什么会是那里?”纥石烈志宁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耶律大石是个精明之人,但朕也不笨,军队的调动可以虚张声势,但粮草辎重的准备却是无法作假。目前耶律大石虽然摆出一副兵压河东之势。但他的粮草辎重却主要集中在西夏北部的河套一带。该处离幽燕之地较远,却离蒙古草原极近,向北数十里便是大漠了,辽国从这里出发,将可以进攻蒙古草原上的塔塔尔部、蔑儿乞部。”

完颜亮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而这两大部落,都是亲我大金的。当年我大金进攻辽国时,该两部还曾派兵协助。如果让辽军灭了这两部,依仗他们百余年来对蒙古草原的影响,再度重新控制大草原,将不是问题。”

他这时神色忧虑地说道:“蒙古人和契丹人同属室韦人的后裔,语言、习俗相近。如果让辽国将蒙古纳入自己的统治,则可凭空增添二十余万善战之骑。我大金要想再象二十年前那样击败辽国,就难了。”

纥石烈志宁一脸迷惑不解道:“陛下既知其动向,为何反要南征呢?”

完颜亮微笑着解释道:“因为草原不比中原,那里无城可守,亦无战略要地,轻骑来去如风。我大金派军前往作战,后勤补给便是一个大问题。而且蒙古诸部对我大金的提防心不压于辽国。如我军深入大漠,只怕反会招来敌意。因此,朕打算,对亲我大金的塔塔尔部、蔑儿乞部和乃蛮部进行册封,并唆使其进攻亲辽国的其他部落。这样比朕派大军前往更为有利!”

纥石烈志宁听闻之后,心服口服道:“陛下英明!臣心悦诚服!”

“好吧!你下去继续准备出征之事吧!朕准备在两年后,水师建成之时,就水陆两路,齐头并进,进行南征,争取一举灭宋!”完颜亮说道。

纥石烈志宁起身行了一礼,然后便转身走出了大殿。

完颜亮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他进攻南宋的最大目的还是想通过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奠定自己在金国的威信。眼下国内明着反抗他的人是没有了,但暗中串通,对他不满的人却还有不少。这些人不容易查明,而且就算查明了,也总不能全杀了吧。

自建国以来,女真人便最重战功,如果连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金熙宗完颜禀、梁王兀术皆没有实现的灭宋愿望,在自己手中实现了。金国国内还有谁敢说他半点不是?虽然他的皇位是弑君得来的。但在这样大的战功面前,他就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国中兴之主。可和开国太祖,灭了辽国的祖父完颜阿骨打相提并论了。

而且,眼前正是灭宋的最好时机。宋国刚刚经过一场大内乱。以前金军最怕的岳家军和韩家军皆烟消云散。岳飞逃往台湾,韩世忠被杀,刘琦和杨沂中接管荆襄和江淮两地后,并没有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同。虽然当地百姓没有明着造反,但暗中抗税抗粮,抗徭役和兵役之事却是此起彼伏。而南宋上上下下皆认为金国在目前的形势下,应会先对付辽国,不会南下攻宋。

“哼!我就是要让天下人都大吃一惊!他们认为越不可能的事,我就越要去做!”完颜亮心中冷笑道。

就在这时,唐括辩进来躬身禀报道:“陛下,宋朝派来了使者范同,称愿意和我大金缔结和约,双方止戈息兵。请问陛下是否接待他们?”

“哈哈!接待!当然接待了!还要向他们表示出很热情的样子,让他们感觉到我大金的和平诚意!这样才能麻痹他们!”完颜亮听罢大笑道。这才真是想睡觉了,就立刻有人送枕头。

第四百七十三章去金国当人贩子

在和范同高淡阔论了一番宋金友好的言论之后,完颜亮便指示唐括辩和徒单贞二人和范同谈判。并特别要求将谈判拖延到金军发动进攻之时,以便麻痹宋人。

而眼下让他比较烦的事有两件,一件就是完颜雍的安置问题。另一件就是中原一带此起彼伏的抗金起义,牵扯了金军大量精力,如果不把这两件事处理好。对于南征之战,他着实有些不放心。

第一件事情很快就解决了,他的老师萧裕给他出了个主意:不是要派人去蒙古册封吗?按规矩应该派一位皇室子弟方能显得隆重,正好就派完颜雍去。从汴京到蒙古,没有半年以上是回不来的,等完颜雍回来了,估计南征之战也打完了。到时再看怎么处置他。

当然,为了以防完颜雍中途跑路,或者到了幽州之后就改道跑回上京去作乱。完颜亮便下令将完颜雍的妻子乌林答香送入汴京皇宫内,由自己“保护”。他知完颜雍和乌林答香感情甚深,只要乌林答香在自己手中,就不用担心这位堂弟会犯上作乱。

而第二件事却是让他有些犯难,金军现在可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