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

“杀!杀光这些金贼!”宋军战士们虽然人数上远少于对方,而且已经厮杀了半夜,但眼见自己主将成功击杀了金军的王爷,让他们又重新迸发出了力量。而女真骑兵此时群龙无首,又分属两只部队,几名统领现在想得更多的是怎么给兀术和完颜亮解释,根本无心指挥。

女真骑兵的小乱终于变成了大乱。而几名统领在碰头商量了一阵后,干脆下令带了完颜宗敏的尸首向他们原本打算去的目的地——粮草营地逃去。

他们这时已经盘算好了,回去就报宋军有六千余人好了,如果报只有千余骑兵,那自己这保护王爷不周,导致九王爷战死之罪责,是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了。

于是,在无心恋战之下,号称纵横天下无敌的女真铁骑也终于四散逃跑了。

半个时辰后,在这一片狼藉的战场,已经没有一个金兵了。

“终于杀掉了这金贼的王爷了!”关铃长吐了一口气,翻身下马休息。

“哎!这一场仗杀得真他娘的痛快!”牛通也坐到一块石头上喘着气说道。

岳云环顾了一下四周,蓦然心惊:只见一千余名宋军将士只余了四百余人,而且活下来的人也大多负伤。

没有这些陪自己浴血奋战的将士,没有牛通,关铃的掩护,没有虞允文的计策,没有韩世忠增拨自己的五百余骑……,自已又如何能率军杀到这里,击杀金国的九王爷完颜宗敏,使楚州之战迈向胜利。

自己还想改变岳飞和汉人的悲惨命运,创造一个现在看来根本不可能的崭新历史出来,是否这就是第一步?

这些人,名义上是自己的部下,其实是自己的兄弟……

岳云默默无语,单膝跪了下来,他对着四周死去的宋军将士尸身一拜,悲痛欲绝地说道:“众位死去的兄弟,岳云在此立誓,一定将你们的尸骨,带回家乡,尔等子女,由我抚养,尔等父母,由我赡养,如岳云做不到,下场如同此箭耳!”

说罢,岳云将自己箭囊中的一只箭取出,然后当着众将士的面猛力折断。

四百多宋军战士,此时也不顾战创新裹,起身挺立在岳云之旁,同声大呼道:“愿为大公子效死!”

“将我们兄弟的尸骨,带上马背,回去安葬,此处离金军的大营不远,不可久留,大家速度向东面退去。”

岳云叹了一口气,然后又对关铃说道:“关铃,你带一些没受伤的兄弟在四周警戒,金军的援军随时会到!”

关铃应了一声,然后却从马背上皮囊中取出了一把佩剑和一个黄色的锦袋,递给了岳云道:“刚才金军把那金国王爷的尸首搬走时,我见从尸首上掉下来这把佩剑和一个锦袋,你看有没有什么用呢?”

岳云面带疑惑地接过了这两样物品,佩剑他顺便就系在了腰间,然后又将锦袋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是一个本子、一枚印鉴和几封信件,那本子是用汉文写的,似乎是军中的行军日志,而那印鉴上有汉字和另一种不认识的语言,估计十有八九是女真文。看样子应该是完颜宗敏用的私人印鉴了。

然后岳云又将那几封信件拆开看了一下,只见大多是一些金国朝中的往来信件,有用女真文写的,也有用汉文写的,他都看不大懂说的些什么。不过其中有一封信倒是引起了他注意。这信的内容似乎是说在西夏境内发现有辽国探马出没,西夏称如果发生辽国入侵,请求金国予以援助,然后请示应如何处理。看来应该是陕西一带靠近西夏的金国地方官上呈的密件。

岳云看到这里也是一愣,心想辽国不是早灭了吗?怎么西夏还称有辽国探马?

他随即仔细回忆了一下,想起了后世记载的这段历史,便也释然了:这辽国一定指的是耶律大石建立的那个西辽,而不是被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灭亡的大辽。

不过眼下却并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岳云将那个锦袋往自己怀里一放,然后抓起缰绳,带着仅存的四百余铁骑向东面撤退了。

——————————————————————————————————

新书期最后一天,新晨泪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四十一章楚州之战的尾声

就在岳云等人撤走的同时,十多里外的孔彦舟也终于等到了第一批求援的女真部队。这些金军是原完颜宗敏的亲兵,他们选择了撤向最近在金军营地。

其实孔彦舟早就得探子报告,称十五里外发生大规模的金军骑兵内战(主要是岳云等人的宋军为了偷袭方便,都穿的金军衣甲)。探马不知何故,又害怕上前被误伤,只得赶紧回来报告。

孔彦舟听后,更是紧张,虽然他搞不清楚为什么两伙金军会自己打起来,但却知道自己的第一任务是守好粮仓,这是最重要的事。他于是便下令所有金军均进入戒备状态,准备迎接宋军可能的偷袭。

不过等了半天没等到宋军来,他却等到了完颜宗敏的亲兵悲痛地前来求援。而且他们还带来了完颜宗敏的尸首。

这下孔彦舟可真是目瞪口呆了:居然这几天一直老谋深算,指点进攻的九王爷就这样挂了?这也太离谱了吧!虽然金国这几年败仗亦打了不少,但挂的最大的将领官位不过是都统,血统和皇室最近的也不过是兀术的另一名女婿夏金吾。可这次完颜宗敏死了,那对金国来说可是轩然大波啊。

完颜宗敏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九子,爵位可是响当当的蜀王,而且他和现在的金国年轻皇帝完颜亶关系良好,还担任行台尚书知事,只比宰相低一级。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尸首居然就在自己面前,孔彦舟的脑子一下子就只觉一片空白了。

在场的其他金军显然也呆住了,茫然不知所措。后来还是孔彦舟的一名亲兵提醒道:“将军,这事我们要不要马上派人通知亮殿下啊?”

“对!赶快通知!派最快的快马通知亮殿下速度过来!”孔彦舟这时方如梦初醒,大声命令道。

一个时辰后,完颜亮终于得知了这个让他几乎抓狂的消息:他一向敬重的九王爷,几个时辰前还在和他亲密交谈的完颜宗敏居然被一群假冒金军的宋军骑兵杀死了!

“怎么会这样……”

“九皇叔如何会这样不小心……”

“现在我该如何做呢……”

完颜亮脑中闪过一个个念头。

撤退的话,自己回去恐怕要被重重责罚了。擅自出战,导致战败不说,还连累九皇叔身死,就算有纥石烈志宁作证是完颜宗敏提议进攻楚州的,只怕也难逃责罚。更何况自己丢了泗州、损失折将更是不争之事实。虽然自己名义上只是一个军前任使,仅仅一个万夫长级别的将领,但职位却是奉国上将军了。这一来,估计官位难保,少不得要被降职降俸了。

或者,再孤注一掷,试下这两天能不能攻破楚州?如果攻下了楚州,或许好交待一些。

“殿下,现在我们怎么办?要不要通知纥石烈将军和四王爷?”旁边的几名将领小心翼翼地问道。

“九王爷身死之事暂不公布,以免影响军心士气。我军现继续……”

就在完颜亮准备下令继续攻城,最后搏一把时,又一名斥候神色慌张地急匆匆进帐报告道:“殿下,大事不好了!在城西五十里外出现大量宋军,数目不详,但估计应在万人左右!”

“啊!难道是张俊的部队来救楚州了?”帐内的金军将领个个面色大变,议论纷纷。

“殿下!撤吧!咱们的士兵已经连战四日,疲惫不堪,现宋军援军到达,如与城内宋军里应外合,我军危矣!”

“是啊!殿下!今日攻城,发现城头上宋军数量已大增,恐城中瘟疫已灭。如此一来,仅楚州城内宋军便达三万,我军军力已不足以攻克楚州。”

“殿下!再不撤等城内宋军知道了消息,杀出城来,与我军交缠,而宋军援军再从侧翼夹击,恐我军有全军覆没之危了”

“……”

帐内的金军将领纷纷劝道。

完颜亮双目圆睁,脸上青筋直冒。他自然知道现在再不撤就陷入困境了。可他实在不甘心啊!

这进攻楚州之举,他可是和完颜宗敏、纥石烈志宁策划了好几天,针对楚州及周围宋军的现状,确认万无一失后才发动的。原本以为可以立个大功,让金国上下都对自己刮目相看。可现在看来,回去之后不但面临降职责罚,还会遭人唾骂!这可是金国立国以来,第一次有王爷级别的大人物战死。而且是死于他们原本一向看不起的宋人之手。这对于宋金双方的心理和气势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偷袭泗州和袭杀完颜宗敏的那只宋军骑军。

我一定要弄清楚,这害得我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宋军将领是谁!完颜亮紧握双拳,暗自下定了决心,回去之后就想办法打听,究竟是谁害得自己如此惨败。

“好吧!那就……那就撤吧……”完颜亮几乎是颤抖着说出这个“撤”字的。这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和牺牲,擅自出战以争取改变战局的希望,全都化为了泡影。

“走,撤退了,亮殿下已经下令回泗州了!”金军将领如释重负地走出了营帐,开始把命令传达下去。

随着撤退的命令通晓全军,金军大营里,爆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他们在楚州城下已经苦战了整整四天了,原本以为可以趁着城中瘟疫,轻松拿下。可事实却是,宋军越战越顽强,而且城头上的宋军似乎越来越多,越打越精神。

汉军冲上去,败了!

契丹、奚族人冲上去,也败了!

就是完颜亮亲率女真亲军冲上去,亦无法攻破楚州城墙。

只是金军军纪极严,主帅下令冲锋,再加上有督战队一旁虎视眈眈,他们亦只有拼死而战,现在一听到可以马上撤回泗州,谁也不愿意在这个已经死了太多人的鬼地方,再多耽一刻时间。

而且军中更隐隐有传言称宋军大队援军已到,九王爷更是力战而死。让金军中人心中大骇,是以从楚州撤退的速度,比来时快上一倍。

完颜亮不愧为金军中的后起之秀,行事亦很有分寸,他率本部女真亲军断后,让汉军和北地诸族的军队先撤,大大赢得了众将兵的好感。

他自己则走在最后面,让军心大定,撤退井然有序,纵然王德和韩世忠想扩大战果,但在金军断后骑军的掩护下,一排排弩箭射来,稳步有序地边战边撤,让宋军亦未能占到什么便宜。

待金军全部渡过了淮河后,完颜亮方下令毁掉了浮桥,望着河对岸蜂拥而来的黑压压的宋军。完颜亮心有不甘地举起马刀大呼一声道:“某家一定会再次率大军杀回来的!一定要用宋人的鲜血洗净这次在楚州蒙受的耻辱……”

说罢,他方收刀入鞘,对身边的金将道:“回泗州吧……”

淮河北岸的两万多金军开始缓缓向泗州撤退。而在南岸的宋军则目送着他们的离去,这一场历时五天的楚州大战,终于落下了帏幕。

这时,岳云却正带领着四百余名残存下来的将士,回到了淮河南岸的一片树林。在这里,岳云亲自拿起铁锹,掩埋了阵亡的六百余名勇士。众人望着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个下葬,均齐声痛哭,现场呜咽声一片。

岳云望着这六百余块耸立的墓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些阵亡的将士报仇,灭掉那个对汉族军民犯下滔天罪行的金国,让大宋不再积弱,让汉人终能在异族面前挺起身板,而不是每年向辽、金、西夏等异族奉上白银、丝绢和美女以求和。

拜祭完阵亡将士之后,岳云方翻身上马对关铃和牛通道:“走!我们回楚州吧!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顺便把正事办了!这场仗打完了,瘟疫也结束了,那些运粮的粮船该靠岸了吧!”

随着岳云的命令传达下去,四百余骑将士均整齐划一地翻身上马,然后跟着他向楚州疾驰而去,在他们的身后,掀起了阵阵烟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新书榜了,新晨有点失落,连续两周几乎一直在历史类签约作者新书榜第三没动过,不过这也没办法,第一的是天子大神,第二的是在三江推荐上。新晨知道大家也尽力了,在这里感谢那些一直为本书投推荐票的朋友们了。

第四十二章回到楚州

战后的楚州城,一片狼藉。

虽然金兵并未攻入城内,但他们的投石机抛出的巨石却将城内的许多民房砸毁了。而且在战斗的头几天,由于许多士兵因疫病不能上城头作战,军方强行征发了许多平民协同作战。几天下来,他们的伤亡不比军士少。现在楚州城内几乎可说是家家披麻戴孝。人们都沉浸在战后的伤痛之中。

岳云等一行人走进城内,看着城中的惨状,心中都不禁黯然神伤。

就在他们刚刚走到韩府门口时,却正好遇上韩彦直急匆匆地走出来。他看到岳云等人回来,心中大喜,连忙道:“岳大哥,你们也平安回来了!实在让彦直牵挂不已……”

“彦直,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城里没出什么大问题吧?瘟疫现在应该消除了吧?”岳云微微一笑,然后问道。

韩彦直这时却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岳大哥,我们依你之法,对城中患病的军士及百姓进行‘隔离’……好象是叫这词吧?”

“对!是叫‘隔离’,这些防治疫病的方法可是不传之密,我当时也是费了好大力才求得那位游方郎中传授的!”岳云倒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忽悠道。

韩彦直显然对这游方郎中并不太感兴趣,他接着说道:“听家父说,依大哥之法,对城内患病之人进行‘隔离’之后,瘟疫就再也没有漫延。城内的瘟疫在两天前就开始消退,原本患病的兵士和百姓都陆续康复。到今日止,十之七八的病人均已康复,其余人等亦大为好转。不然我们也没法守住这楚州城……只是瘟疫虽退去,城内却起了一些风波,险些造成大乱!”

“啊!什么风波?”岳云大惊道。

“在三天前,金军遣弓手往城东和城南交界处的城墙来了一封密信,是给耿将军的,但却被胡将军的手下捡着了,然后交给了自己的上司,后来又交到了家父手中……”韩彦直这时便将这封指耿著私通金人的信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岳云听后,便连连摇头道:“此信所言不实,我们一路上并没有受到金军截击,这封信定是金军施的离间之计!”

韩彦直听后大喜,连声道:“虞先生当时也是这么说的,可惜家父未予采纳,现在耿将军的部下多有不满,眼下他们正在府上请愿要求放了耿将军,家父正为此事烦心呢。岳大哥,还请你向家父说明一下吧!”

岳云点了点头,便和韩彦直一起走进韩府的大厅。

只见四五名身着统领服饰的将官正在大厅中央和胡纺争执不休。而在一旁,虞允文和一名他不认识的中年武将也在向韩世忠说着什么。

岳云走进大厅后,见众人皆在相互交谈,便走到韩世忠面前,躬身行礼道:“韩伯父,小侄回来了!幸不辱命,成功拿下了泗州!并击毙了完颜宗敏!”

韩世忠见岳云平安无事回来,原本就露出了微笑,听到他的话语后,更是又惊又喜道:“岳贤侄,完颜宗敏真被你杀了?你可真是力挽狂澜啊!”

当日他见王德援军来后,金军便开始撤退。缩在城里憋了几天,好不容易士兵大半康复,韩世忠自然不会放过报仇机会,立刻便下令开城追击。

追击之中,行营前护军抓住了一些金俘。而这些金俘中便有人称完颜宗敏被一伙宋军杀了。韩世忠听后也是半信半疑,直到这时从岳云口中得到证实后,才总算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此刻,听到两人的对话。那些厅中的将领也全都以惊奇和敬佩的目光望着岳云。这可是宋军有史以来,杀死的级别最高的金国将领了。

“唉!其实小侄也是侥幸,运气好而已!”岳云谦虚道。

“贤侄这是哪里话?你这可真是将门虎子啊!颇有令尊之风,相形之下,我这犬子就差远了!”韩世忠叹道。

“哪里哪里!楚州一仗能胜,全靠彦直能说动王德将军来援,才促使完颜亮撤军,不然,要打败金军恐怕还得费些时日。彦直的功劳亦不在小侄之下!”岳云连忙客气道。

韩彦直听闻之后汗颜道:“这其实多靠了虞先生的锦囊妙计,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和王德将军说呢。不过好在王德将军深明大义,甘冒风险,毅然发兵救我楚州于水火之中,不然这一仗的结果还难料呢……”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就不要互相吹捧了。”韩世忠呵呵一笑,一指自己身旁的中年武将对岳云说道:“岳贤侄,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王德将军!他可是你韩伯父最欣赏的勇将之一,而且为人仗义,机智过人。可惜是在张俊那匹夫手下,硬抢了他许多功劳!不然王将军何至于只做个刺史!”

岳云听闻之后,向王德望去;只见他他是一个魁梧的大汉,年龄约莫四旬左右,穿着一身黑铁锁子铠甲,颌下一丛粗髯,根根粗如钢针,生得是浓眉阔口,颇具英武之气。

他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小将岳云见过王将军,久闻王将军作战勇猛、义薄云天。今日方见王将军风采,实让岳云颇感不虚楚州之行。”

王德连忙回礼道:“岳少将军太客气了,王德乃一粗鲁武夫,如何担得起这称呼,倒是令尊为救百姓,不惜延期撤军,实让我等武人佩服啊!”

说罢,他方一脸郑重地说道:“岳少将军,王某听韩元帅说,你要借粮,是否令尊军中已然缺粮?”

岳云叹了一口气道:“我岳家军中原本倒不缺粮,但现在中原百姓尽皆想随我军南返大宋,附近数州之百姓云集朱仙镇,人数已达数十万之多……这些百姓大多未携带多少粮食,而秋收之期尚有两月,故实难挨得过去啊!”

王德一听,脸上顿现敬佩之色,立刻毅然道:“王某虽然愚鲁,却也知上报君恩,下爱黎民。我淮州虽然粮草亦不算多,但岳元帅既有此护民之举,王某又怎能置身事外?好在如今楚州战事已了,王某这就回去淮州,怎么也得为岳元帅筹集个点粮食出来!”

岳云一听大喜,再度拜谢道:“岳云代朱仙镇的百姓谢谢王将军的义举了!”

王德慌忙扶起岳云,两人又寒喧了一阵后,岳云方向韩世忠问道:“韩伯父,听说金军在攻城时,曾射入城中一封信?”

岳云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厅中的气氛就立刻变得异样起来了。

一旁的那几名统领立刻便激动地说道:“岳少将军,这是金人使的诡计,企图陷害我们耿将军的!那孔彦舟算什么东西?三姓家奴而已,我们耿将军怎么可能还和他有什么往来?”

韩彦直这时也上前说道:“父亲,听闻那金人的信中曾说他们已派兵截杀岳大哥的人马。但方才我已问过岳大哥,他们一路上并未遇上金军截杀,可见那信中所说全是谎言,耿将军乃是被冤枉的啊!”

岳云连忙随声附和,表示事实的确如此。

刘宝和王德听罢也道:“耿将军这些年来屡立战功,金人对他恨之入骨,设计陷害亦是意料之事,还忘韩元帅三思啊!”

韩世忠抚着颌下长须,沉默不语,心中有些拿不定主意。

那胡纺听后脸色却是极为难看,他见韩世忠正在犹豫,便急忙向韩世忠躬身行礼道:“元帅,就算岳公子未遇金人拦截,也极有可能是与金军中途错过,金人未能拦截住。眼下金人虽已退去,但焉知以后又有何举动,且金人也的确按那密信所说,第二日未对南门发动猛攻。因此,卑职建议,还是谨慎调查为好!”

他这一说,那几名耿著手下的统领立刻就破口大骂起来了!他们可是深知耿著和胡纺一直不和,这次耿著被抓,就是这胡纺拿着信件去告的状。

“妈的!我们耿大哥被关起来,就是你胡纺陷害的!”

“对!说什么私通金人,我看十有八九应该是你!你嫉妒我们耿将军战功显赫,比你胡纺能打!”

“……”

这些统领原本就是盗匪出身,脾气暴燥,对胡纺更是恨之入骨。骂起来一个比一个难听。

“够了!都给我闭嘴!厅堂之上,还有岳公子和王将军在。你们可还记得上下尊卑?”韩世忠见这些军官居然在岳云和王德面前大骂起来,实在让他大丢面子。不禁出声喝止。

岳云这时却是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事,或许可以分辨清楚耿著的清白。他于是上前两步,对韩世忠行了一礼后说道:“韩伯父,小侄倒是想起一物,或许可以弄清楚那封密信的缘故,究竟是耿将军真的暗通金人,还是金人使的离间之计。”

“哦?究竟有何物可以弄清此事真相?岳贤侄还请快快拿出此物,让你韩伯父弄清楚情由!”韩世忠一听大喜,耿著的这档子事可是让他这几天都吃不好,睡不好,左右为难。

————————————————————————————————

大家能猜得出这是什么东西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书评区留言,如果说对了我额外加15书评积分。(提示:在前面的章节中有线索)

第四十三章行军日志

岳云微微一笑道:“昨日黄昏,小侄率军偷袭完颜宗敏时,缴获了他的一本行军日志。:更新文字章节最快的小说网:射入城中的那封密信是否是金军的离间之计,想必在那行军日志中必有记载。”

说罢,岳云便从怀中取出了在完颜宗敏尸体上捡起的黄色锦袋,再从锦袋里掏出一本小册,递给了韩世忠。

韩世忠连忙接过小册翻阅起来。

须臾之后,他脸色顿时大变,长叹道:“是我错怪了耿著啊!这真是离间之计!是完颜亮那小贼出的计谋,可笑我居然懵中奸计还不以为知,实在冤枉了好人啊!”

顿了一下后,韩世忠方以急促的语气对韩彦直道:“彦直,你速度拿我手令去放了耿将军,韩某愧对于他啊!

韩彦直和那几名耿著手下的统领军官大喜,立刻兴冲冲地向厅外走去。

岳云、虞允文、王德等人也都面带微笑,为此事的真相大白高兴不已。不过,岳云却没注意到,此刻胡纺却正以满含怨毒的目光瞥了他一眼。

这件困扰了韩世忠好几天,牵动了韩家军上上下下极大关注的事件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事后,耿著自然对为他出示了关键证物的岳云感激涕零。他被解除软禁后,就立刻赶来韩府大厅,向岳云道谢。

岳云和他一阵寒蝉之后,方将自己最关心的粮食问题向韩世忠再度提了出来。这对他来说可是现在的头等大事了。

韩世忠听后却是眉头微皱,他轻捻自己的三绺长须道:“岳贤侄不必着急,我已经遣人通知运河下游的粮船,告知他们瘟疫已消除,金兵也已退却,可以进入楚州了。待这些粮食卸下来之后,贤侄便可以将其中十万石粮食运回去。钱方面你就不用担心了,就算作我支援令尊的好了!”

岳云听后,心中大喜,不过却依然有些小心翼翼地说道:“小侄多谢韩伯父的好意了,只是这十万石恐怕还不够啊……估计还要五万石ォ能勉强维持大军的粮食消耗。”

“要这么多?”韩世忠也是吃了一惊。

那胡纺心中更是不舒服,在一旁冷嘲热讽道:“岳公,你当我们楚州是岳家军的粮仓了吗?”

韩彦直听到胡纺的话,眉头微皱,语气颇为不满地说道:“胡将军,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如果不是岳大哥找到了防治疫病的方法,然后袭夺了泗州城,又击杀了金国九王爷完颜宗敏,我楚州城恐怕早已沦陷,现在送给岳家军十万石粮食,又有何不可?毕竟我们楚州可由船只从运河及海上运粮而来,比朱仙镇方便十倍。”

胡纺对于韩彦直的话却是不敢不敬,作出一副激愤不过的样道:“少将军,末将只是有些气不过……”

“好了!胡纺,岳元帅于我韩世忠有大恩,而岳贤侄也在日前一战中为保我楚州立下汗马功劳。我们理应尽力帮助他们!”韩世忠终于中断了这段讨论。

然后他满含歉意地对岳云说道:“岳贤侄,我楚州府库之中,最多只能挤出十万石粮食,贤侄还差的五万石,恐怕只得找那些粮商购买了……不过贤侄也不必担心,这购买五万石粮食的费用,韩伯父就再为你垫付一万贯铜钱吧。差额部分恐怕你就得自己想下办法了,伯父也实在无能为力了。”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岳云还能说什么呢?他也知道韩世忠是尽力了。能做到他这个程度,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当下岳云便只好无奈地躬身拜谢道:“谢谢韩伯父了!”

回到了住处,岳云只觉浑身酸痛,这几天一直征战不休,过着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毕竟岳云在二十天前还只是一个都市小白领,连鸡都没杀过的人。可到了如今,死在他手上的人也着实不少了。岳云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脑有些空白,记不清楚自己当时是怎么毫不犹豫地出枪夺走数十条人命的。

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岳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已经越来越溶入了这个时代之中,岳飞、岳雷、牛通、关铃、虞允文,这些只在历史中出现的人物,和自己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和感情。那经历了血腥厮杀,和自己一起经过铁与血洗礼的四百多精骑,更是和自己出生入死、肝胆相照。上一世的经历,似乎更象是一个昨天的梦。

就在岳云准备上床休息之时,却听见“梆、梆、梆”的敲门声。

“谁啊?”岳云有些好奇地问道。

“是我!韩彦直!”门外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

“彦直?你直接进来吧!”岳云有些奇怪,心想韩彦直找他会有什么事呢。

只听“吱嘎”一声,门被打开了,韩彦直走进了岳云的房门。然后一脸微笑地问道:“岳大哥,你是不是担心粮食还差五万石的问题?”

“是啊!我军周围还有那么多百姓都在等米下锅呢!”岳云说道。

他在思索,韩世忠都没有办法,韩彦直莫非还有什么好主意吗?

果然,韩彦直自告奋勇地对岳云说道:“岳大哥,小弟虽然一没钱,二没粮,但却为大哥想了一个主意:借粮!现在瘟疫已消除,金兵亦退,那些粮商明日就会陆续进城。届时,岳大哥可以将家父给予的一万贯铜钱作为定金,订购一批粮食。”

“这个……彦直啊,那五万石粮食,估计怎么也得要十五万贯吧。我只付一万贯定金那些粮商能同意吗?”

岳云既然打算买粮,还是打听了一下楚州粮食的价格的,现在的价格大致是每石三贯左右,五万石至少也要十五万贯铜钱。而且他还是一次性要五万石,就算将楚州市面上的粮食全收购了也未必有这么多。届时粮食价格可能因此还要再涨。

“岳大哥,按一般的规例,定金应相当于总额的两成,五万石粮食怎么也要三万贯。但我却知道,在粮商之中,此规定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只要交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