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宋-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浪费粮食!”

那菲加听罢,立刻涨红了脸道:“我可不象你们想象中的那样没用!苏加德如果没有我出谋划策,他岂能成为吕宋第一大海盗势力?此次蔡家出重金请我们来助阵,我就叫他别来,蔡家的钱岂是那么容易拿的……可他就是不听,不然何至于落个全军覆没,兵败身死之局……”

“哦?”岳云听他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倒是微微有些惊讶,他望着菲加,目光闪烁了片刻,然后沉声道:“那你说说,能帮我做什么事?如果你真有才华,又肯效忠于我,我也不是不可考虑的!”!!!

第三百五十章台湾军节度使

第三百五十章台湾军节度使

菲加一听大喜,忙跪拜道:“岳将军,我懂多国语言,占城话、吕宋话、真腊话、罗斛话、蒲甘话我都会,汉话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我是吕宋人,对吕宋的情况十分了解。如果将军要去吕宋做生意的话,小人绝对能派上用场!”

岳云一听,倒是觉得此人有些用处,尤其是听他称懂南洋诸国的语言,特别是对吕宋的情况特别熟悉,已决定留下他了。自己将来肯定不会只守着台湾这一个岛屿的,必然要向外发展,而台湾离南洋较近,将来和南洋诸国做生意,向他们施加影响,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则是必然选择。台湾和吕宋之间仅隔一条巴士海峡,将来如果向南洋发展,则吕宋必是第一站。

“好!菲加,我就留下你!你现在就暂时先跟我做个幕僚!”岳云想了一会儿后说道。

“行!我仁慈的主人,菲加一定会为您效忠,竭尽全力,让您的光芒照耀大地……”菲加听后大喜,连忙一脸谄媚地说道。

“够了够了!你还是象刚才那样叫我将军!别叫我什么主人了,我可不想调教你!”岳云听到他叫自己什么‘主人’,就只觉一阵鸡皮疙瘩。

“好的!将军,菲加听从您的召唤!”菲加又连忙躬身行了一礼。

这时,在外海游弋的另半个台湾水师的舰船也开到了大央屿,将岳云等人接上了船。

这次惨烈的海战总算结束了。虽然损失较预计的重得多(主要是杨月的主力舰队被焚毁了),但所幸的是人员没有重大伤亡。只要人还在,船总可以慢慢造的。而且在岳云看来,这正是让船只改进,换新帆、新式火炮的好机会。毕竟对旧有船只进行改造总没有新造船来得彻底。

此次海战让南洋各国的主要海盗势力几乎全军覆没,蔡家也再次遭受了沉重打击,不但再无力北上,甚至在李家的进攻下节节败退,而原来一直仰蔡家鼻息过活的福建、岭南一带海商开始蠢蠢欲动,企图脱离蔡家的控制,让蔡景方不禁有些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回到台湾后,岳云便将此次海战的结果上报朝廷,告之已经剿灭南洋海盗多股,烧毁船只近两百艘;重创杨月的舰队,焚毁其船只三十余艘(他老实不客气地将蔡震的功劳算在了自己头上),迫使其退回琉球。只是己方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急需朝廷拨款重建舰队。

一月之后,朝廷的圣旨终于到了。正如他想象的那样,将他升为了从三品的台湾军节度使,虽然宋朝的节度使已经没有唐朝的节度使那么大的权力,但岳云还是心中十分高兴,因为那意味着自己可以任命官吏了。

虽然宋代的节度使没有地方行政权力,节度使任命的官职也都是虚衔,没有实际差遣,而且那些任命的官吏还得节度使自己掏腰包发薪水。但对自己来说却是意义重大。因为他还有一个台湾留守的官职,这可是集军政一体的职务,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让这个虚衔的节度使实质化,真正成为象唐代那样,割据一方的实权节度使。

成了节度使后,这台湾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便由卫所变成了军,这个军是军事编制,和地方上的州、府同级。而且朝廷因为澎湖一小岛孤悬海外,觉得难以管理,索性将澎湖并入台湾军统一管辖。

岳云于是便将台湾分为台北、台中、台南、台东和澎湖五个县,而自己的府衙则设在台北。

此次他荣升节度使后,那些随行而来的商人皆认为他前途不可限量,毕竟二十三岁的节度使这可是大宋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啊。不少人都认为,以后不管朝廷是否将北伐中原,岳云都将会继续高升下去,极有可能在四十岁前封候拜相。而且,他们也发现,台湾的地理位置极佳,不管是北到江南,高丽,东到琉球、日本,西到福建、广东,南到南洋诸国,皆十分方便。于是,这拨商人回去之后,都表示将带动自己的朋友来台湾开设商铺,进行贸易。

而让岳云更为高兴的是,巩月漓、巩义等人没过多久也回到台湾了。而且他们不但将虞允文和刘一宁带来了,就连关铃、牛通、郭宇、代毅等四位岳云的老部下都带来了。

岳云可是深知他的这些老部下在湖北宣抚司的重要性,他们大多身居要职了。自己老爹岳飞居然肯全部放行,实在让他有些意外。

这时,巩义方悄悄告诉他,用是因为自己暗地里向岳飞透露了朝廷有对付湖北宣抚司的计划,只是现在还没有查探到具体的细节。

所以,他建议岳飞应该为岳家军另外准备一个安身之处,以防将来发生突然变故有个退路。

岳飞虽然对大宋和赵构很忠心,却并不代表他就会束手待毙。听了巩义的建议,他也认为在海外为岳家留一条支脉,以免将来全军覆没总是大有好处的。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岳飞才会对原来岳云一系的部下忍痛放行。但岳云听闻此事后,却隐隐约约有一种岳飞在安排后事的感觉。似乎自己老爹要有什么大动作了。而他自己也对这次行动没有什么信心,才决定为岳家另外安排一条退路。

随船而来的还有一大群百姓,人数还不少。这也是巩月漓动员的结果。

这些百姓大多都是当年随他南返,安置在信阳的。他们虽然已经安顿了下来,但由于之前和当地百姓发生过冲突,彼此之间总觉有些隔阂。这回听说岳大公在台湾当了承宣使(他们还不知道已经成节度使了),而台湾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又人烟稀少,去了就能分得一块肥沃的土地耕种,他们大都愿意过来。

只是这几万人不可能一下就来得了,只能慢慢分批从信阳到鄂州上船,然后行到建康转海船后才能到台湾,所需时日不短。

这批百姓都是对自己感激涕零的,其忠心度远比那些从沿海招聘的渔民和农户要强得多。岳云心中暗忖,以后自己的军队扩充新兵,就主要从这批南返百姓中招募为佳。

不过,一开始招兵的工作并不顺利。让岳云没想到的是,这批如此拥护自己的百姓,竟然十个有九个都不愿意当兵。

而当他了解了一下原因后,却是让他瞠目结舌。

第三百五十一章台湾的管理体制

第三百五十一章台湾的管理体制

原来,这些百姓认为台湾孤悬海外,又有强大的朝廷水师保护,根本不会受到外敌的攻击。就算有海盗入侵,依靠现有的军队,就应该能保护他们的安全了。在没有感受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之前,他们宁愿多交点税也不愿意当兵。

而王童作为深悉民情的幕僚,更向岳云说明了老百姓们不愿意当兵的真实缘由:那就是宋代百姓之中一直流传着“好男不当兵的传统”。

宋代,不仅从思想上和政治上重文轻武,而且根本不重视军队的建设。宋朝的刑罚并不严酷。犯了罪的人十有仈jiǔ就是发配充军。

各地官员便争相将当地的流氓、小偷、强盗、土匪等等罪犯充作边军,不少军人的脸上要刺上侮辱性的文字,以防他们逃跑。试想,这样一支对朝廷本来就怀着仇恨,士气低落的军队,在面对异族入侵的时候,怎么不会一触即溃?

在靖康之难时,北宋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就是西军,他们甚至打败了西北强国西夏的军队。

而西军之所以有较强的战斗力,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在陕西扎根屯田了数十年,他们的家就在那里,有的甚至是祖孙三代皆在当地。抵抗西夏入侵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保卫家园,自然有较强的战斗意志。

可后来金军入侵,西军驰援太原和汴京时,由于离开了家乡,士兵的求战欲望就大幅下降。加上那时的金军的确十分勇猛善战,正处在历史上最兵强马壮的时期,所以西军也最终战败。

到后来,南宋的各路军队能够慢慢和金军抗衡,大都是在岳飞、韩世忠、吴阶等一批名将的指挥下,在战争中逐渐适应和敌军对抗,并成长起来的。

而当他们适应了战争的残酷之后,爆发出来的战力丝毫不压于金军,如若不是南宋朝廷瞻前顾后,缺乏进取心,只想保半壁江山,恐怕早就收复中原了。

明白其中的原因后,岳云不禁有些感概。秦朝时以军功授田、军功授爵,于是秦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六国合纵亦不能挡其兵锋,匈奴南下亦屡屡挫败,甚至不敢南下到河套牧马。

汉朝时,为了北伐匈奴,大力提高将官地位,号召天下人才以当兵报国为荣。一时之间,“京中游侠争赴塞上”,于是有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三千余里,直捣匈奴牙帐,让匈奴再也无法对汉朝构成威胁,并有了班超西域拓地万里的壮举。

唐朝时,实行府兵制,为兵士们分发“授业田”,安顿士兵家属,让其生活无忧,士兵作战自然勇猛顽强,故而唐军陌刀所指,强大不可一世的突厥帝国顿时土崩瓦解,李世民成为草原牧民传颂的“天可汗”,并使唐朝成为汉人有史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

而宋朝倒行逆施的重文轻武国策,终其一世,始终被北方异族欺侮蹂躏,更使之成为了让汉人第一次完全亡国的朝代。

想到这里,岳云便决定双管其下,一方面提高军人待遇,另一方面用危险来刺激这些移民,让其意识到当兵保家的重要性。

他首先下令将士兵的军饷由原本的每月一吊铜钱提高到每月五吊铜钱,这个待遇可谓是大宋之冠了,要当得别的宋军都指挥使的军饷了。而队长、都指挥使、统领、统制的军饷也随之翻番。让当兵吃饷成为很多移民中年轻人的很好选择。

此外,在台湾的山区,有着不少土著人的村寨,这些土著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熟番,他们经常和汉人接触,交换物品,甚至有不少人还会说汉话,对上岛的汉人较为友好。

而另一种则是生番,他们性情凶悍,行为残暴,对汉人非常敌视,经常主动下山攻击汉人。虽然岳云已经下令在岛上建立的各处村落均必须按军营标准,建设栅栏、寨墙,并建立团练巡防,以防生番攻击。

但仍有个别村落因深入山区,遭受大队生番攻击后,山下的卫所士兵来援不及,而伤亡惨重。尤其是在苗粟出磺矿以东三十里的一个村寨,全村两百多人被生番斩杀大半,活下来的全是年轻貌美的女人,还大多被强奸。

这件事大大震怒了岳云,在找到那行凶的生番寨所在后,他下令用刚刚研制出来的火炮,以及出磺矿坑内的原油,直接将那个寨连生番带房全化为了灰烬。

而那处被屠的村落,则被他下令将现场保护了起来,让各城和各村的百姓均派代表去现场参观,让他们明白当兵保卫家园的重要性。

经岳云在军队待遇和现实危机的双重刺激下,移民报名参军的热情十分高涨。几乎是能拿得动武器的男人都要求参军,甚至不少年轻女也要求学习本朝女将梁红玉那样,入伍当女兵。这让岳云有些措手不及,考虑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火了。

于是,他不得不再次出面向百姓们解释,称他们种田,为军队提供粮食,当工匠,为军队制造战船和武器,海边晒盐,捕鱼经商,皆是为自己的家园作贡献,和当兵一样伟大。才算勉强将这过于热火的当兵潮平息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适应后,台湾的日常生活终于走上了正轨。岳云也对自己属下的幕僚官员们进行了重新任命,算是正式开府设衙了。

台湾最高军政长官就是岳云这位台湾军节度使,台湾留守大人,总揽台湾军政事务。

行政方面,台湾知府由刘一宁担任,负责收税、建设、丈量、统计、贸易等民生事务,在刘一宁下面,还设有台北、台中、台南、台东、澎湖五个县的县令,负责各县的具体事宜。

台湾通判则由王童担任。他在移民中威信也很高。岛内的民事诉讼及官司皆由他负责指导审理,同时他还负有对下属五个县的通判审理的官司进行二审诉讼审理。

这二审诉讼是个新鲜事务,当岳云提出来时,王童和很多人皆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如果百姓对判决不服,不如直接向岳云反映就是了。但岳云却深知二审诉讼的合理性,而且他既不是专业的判官,也没那么多时间接待百姓。与其让百姓到自己这里来告状,不如专门设立一个审理二审诉讼的衙门台湾府衙来负责处理。而王童自然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台湾府衙的府尹。

军事方面,岳云决定将步兵和水师分离。步兵统制由自己兼任,副统制为陆文龙,下设四个营,关铃、牛通、郭宇、代毅分别为营统领。岳云之所以让陆文龙出任副统制,而不是跟随自己更久的关铃和牛通。乃是因为他感觉陆文龙的指挥才华和练兵本领是五人中最强的,而且他的能力比较平均,不象关铃和牛通那样偏得厉害,关铃过份擅长于射箭和刺探,牛通过份强于冲锋近战。

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大家的拥护,水师的将领这段时间都和陆文龙混得很熟,他们觉得和陆文龙配合起来更默契一些。而关铃、牛通等四人也深知陆文龙的能力在自己之上,而且他也算是背嵬军的老人了,忠诚度和资历也没有什么问题。是以没有引起大的波澜。

步兵将领的任命没有什么波澜,水师将领的任命则引起了不少争议。按大家的想象,认为统制一职十有仈jiǔ将会落到李宝头上,但最后却是出人意料地宣布由杨月任统制,李宝只是副统制。

这个任命可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虽然杨月这时已经公开了身份,并宣布已被岳云招安,但许多百姓仍然对其怀有戒心。

而岳云之所以如此行事,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蔡震在大央屿海战时,留了五艘船在海湾外,在“烈焰焚海”后,这五艘船见势不妙,有一艘不知所踪,另外四艘则逃了回去。蔡景方得知战况后,气得几乎晕了过去,在岳云荣升节度使后不久,他便公布了岳云和杨月相勾结,袭击其商船队的事。

他也周密计算过,海湾内的那些船只早就烧得成一堆木炭了,谁认得出是南洋海盗的船只?他一口咬死是自家的商船队,谁又说得清楚?

这种情况下,岳云与虞允文等一干幕僚商议之后,只有决定公布台湾军zhèng府已经招安了杨月的事实。

不然,继续隐瞒下去,一旦真相暴露,朝廷必然怀疑自己有异心。反正自己作为节度使,台湾留守,也有招安海盗的权力。这样一来,蔡家称自己与杨月勾结的言论自然不攻自破。

事后,朝廷果然起了疑心,派了临安水师和大理寺的一干官员前来台湾查看,见杨月果然已经改旗易帜,属下的海盗也归于岳云管辖。蔡景方所控诉的情由并无证据支撑。也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岳云的盛情款待,再加上给这些官员发动了“银弹攻势”,也起了关键作用。

岳云让杨月任水师统制,除了杨月的海战指挥才能还在李宝之上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考虑。

除了意图安抚杨月的部下外,他还想让世人知道:你们看,杨月是一个海盗,还是和我岳家有杀兄之仇,但只要有能力,放下以前的恩怨之后,哪怕是女人也一样得到重用。颇有千金买马骨之意。

整个水师分为五支分舰队,分由曹宁、高宠、赵耀、吕浩、宋忠五人统率。其中吕浩驻琉球,高宠驻守澎湖,赵耀、宋忠和曹宁三支分舰队则驻守台北、台中和台南。以互为倚角,拱卫台湾。当然,眼下由于连续经历多场海战,舰只大量损失,水师的舰船仅三十余艘,但现在台北淡水港的造船厂已经全力开工,估计在半年内就能将损失的舰只补充回来。

此外,岳云还设了一个参谋部,算是自己的军事幕僚机构,以虞允文为参议官,主要任务是协调步兵和水师之间的配合,以及制订作战计划、装备供给发放及新兵招募分配等。

这样一来,这个参谋部的权力实际上是相当大的,没有参谋部首肯,步兵和水师要想单独作战很难。这也是岳云结合后世的军队管理模式,既能避免军队将领自立的情形,又能避免以文制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在台湾军zhèng府下,岳云还设立了两个dúlì部门,那就是财政部和情报部。

财政部除了制订预算外,还负有招商引资,发展岛内经济的责任,这个部长职位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李雨柔头上,因为在岳云身边的确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她的商业头脑和统筹安排的细心考究拿到后世去都是超一流的。

陈规、高宣、苏永贵和陈旉四人作为技术专家,岳云没有让他们担任行政官职,以免分心对农业、新式战舰及火器的研究。但岳云却在财政部下面设了一个农技所,由陈旉任所长,一个造船厂,由高宣任厂长,以及一个火炮坊和火枪铺,由陈规和苏永贵任主事,专司火枪火炮研制。这四个研究机构的经费均由财政部拨付。岳云要求李雨柔尽可能地满足四位专家在金钱和物资上的要求。他打算以后随着人才的不断发掘,还要设立其他和科技有关的研制机构,推动技术上的进步。

情报部则作了更明确的分工,部长仍然由巩月漓担任,内部又细分为三个部门,一个是安全司,由薜源担任长官。主要防止敌人渗透,以及调查内部可能出现的叛变及不稳情形的。另一个则是对外情报司,由巩义任长官,主要收集大宋、金国、南洋诸国、日本、高丽等国的情报。这个部门的人是台湾军zhèng府所有部门中人最多的。而最后一个则是狙杀司,专司暗杀,对一些威胁极大的敌人实施定点清除。

当所有的官职公布出来后,众人皆是精神大振,特别是那些原先是平民和海盗的人,一下成了朝廷官员了,都不禁喜不自胜。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这份名单有些非议,不为别的,主要就是对于岳云的两个老婆和一个准老婆在军zhèng府中也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有些不满。这些人大多是些思想保守的文人和百姓,认为女人不能做官。

不少人还专门为此到岳云的府衙前跪拜哭诉,举了许多后宫干政误国的例,希望岳云不要重蹈覆辙。当岳云听到这些人将巩月漓、李雨柔和杨月与妲己、吕后、武则天等相提并论时,不禁哭笑不得。但偏偏这些人还情真意切,性情执着,劝了半天都无法说服。

如果就因这些人的哭诉,就让军zhèng府的任命收回来,岂不让自己的决定形同儿戏,可如果不答应,这些人又一直跪在府衙门前,让人看了也着实不象话。

后来,岳云只好采用了虞允文提议的办法,称她们三人是代理的职务,真正的实权仍在自己手中,只是自己事务繁忙,让她们代为处理,一待找到合适人材,就会将她们免职。这样才算把这些顽固派打发走。

这事也给岳云敲响了jǐng钟,他不过是任命自己老婆当官员,就有这么多人反对,且还不是对她们能力的质疑,仅仅是一个性别因素,就如此反对。今后自己如果想推行什么重大改革,那反对的浪潮还不知道如何大呢。

想到这里,岳云觉得进行全民教育的事情刻不容缓了。只是他身边却着实没有教员,虽然百姓中亦有不少文人,但这些人就是刚刚哭诉请愿的主力,岳云如何敢让这些人来教育百姓。

最后还是薜源给他出了个主意,先从军队教起,军中的士兵往往只认武力和战功,不认性别,不然梁红玉、杨月等女中豪杰也不至于能让那么多士兵服她们了。这些士兵相对来说,思想要进步一些,能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不过他们大多都不识字,需要先教导他们认字。

于是,岳云便决定让那些文人来教军中士兵识字。但也规定了,只能教他们认字,什么诗经、论语,四五经一概不能教,岳云给的理由是步军士兵要经常训练行军布阵,水师士兵则要出海演习,那些四五经只有以后等他们识字识得差不多了才能慢慢学习。

当然,岳云已经打定主意,等士兵们一旦识字了,就将这些文人一脚踢开,改由自己和薜源、虞允文来教育士兵。

现在台湾地位最高的就是军队,他们在百姓中的影响力和威望极高。等士兵们的思想都被改造过来了,再由他们去影响其他百姓,就要相对容易一些了。

岳云这才深深的感受到,思想上的进步可远比技术上的进步要难得多。人们大脑中固定下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实在太难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再起波澜

当岳云在台湾热火朝天地大搞建设之时,临安城内秦府里,秦桧一派人马正在商议着让他们紧张的事情

“相爷,眼下情势已经明了,那所谓的杨月海盗袭扰台湾一事,原本就是一场闹剧,乃是岳云为了掩盖他和杨月勾结之事,在大家面前演的一场好戏。但却让我蔡家损失惨重。我儿蔡震也因此丧命!相爷,您可得为我儿报仇啊!”蔡景方老泪纵横地哭诉道。

他虽然有三子,但长子和三子都不中用,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次子蔡震,不料却在大央屿一役中被岳云一把火化为了灰烬。

“蔡先生节哀顺变,本相定会为你报仇的。不过现在岳云已经宣布招安了杨月,而令郎进攻澎湖又是打着南洋海盗的旗号去的,这让本相如何参他啊?”秦桧也是十分恼火,蔡景方因为和李家的竞争,选择了投靠自己。他原本还十分高兴,并对他委以重任。但却没想到他接二连三地搞砸了事情。

先是将李师师引入怡香院,称能压倒赵眘的听雨轩和李家的清风楼,结果不但没有压倒别人,反倒将吴贵妃的弟弟吴健春逼到了自己对立面。还让岳云和赵眘搞的那个“临安花魁大赛”大放光彩,让官家都不禁赞不绝口。

然后他又提出花重金请拥有日本最强水师的萨摩藩舰队进攻浙江沿海,逼岳云才成军的明州水师出战。结果却因杨月的事先通告,加上岳云的秘密武器。不但萨摩藩的舰队全军覆没,连带着东海的五股海盗也成了岳云的战功。

现在他又派自己次子雇请了南洋海盗进攻岳云,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又识破了岳云和杨月暗中勾结的阴谋。还取得了岳云的那种会爆炸的瓦罐配方。原以为已经胜券在握,却不料仍然一败涂地。

眼下岳云的官衔已经升至节度使一职,在朝廷中也算是高级武将了。加之他连战连胜,在朝中许多大臣看来,应是国之栋梁,就连官家也认为,岳云即使有异心,在海上无论怎么折腾。都威胁不到江山社稷的安危。

眼下,朝中已经分化为三派,赵眘、张浚为一派,岳云也明显是属于这一派的而自己和赵琢算作另一派。清流们算作是中间派。

围绕争储和北伐两项大事,两派展开了明争暗斗。虽然自己这一派势力远比赵眘和张浚强大得多,自己的主张也符合官家心意。但官家显然并不想自己扳倒张浚,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维持臣子之间的实力平衡,避免出现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对于官家来说,应是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秦桧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这位官家。虽然看上去无德无能,只知吃喝玩乐。贪图享受,一待金人来攻就屈膝投降。或者逃跑避祸。但他玩弄权力平衡的心术却是非常厉害的……

这时秦熺眼珠一转,对秦桧说道:“爹,眼下岳飞那湖北宣抚司已成事实上的藩镇,听调不听宣,如果再让岳云在台湾也搞一个藩镇出来,东西呼应,可是朝廷心腹大患啊!万一岳飞再起异心,出现象年初那种兵临城下的局面,则大宋江山社稷危矣。我们可从这方面向官家进言,阐明危害。依我之见,应趁其根基未稳,尚无力量对抗朝廷,及早除之,消弥祸患!”

秦桧思量了片刻,却是有些为难道:“岳云战功卓著,朝廷刚刚才嘉奖升职,而台湾并无乱象,岳云野心未显,如若对功臣枉举屠刀,则会让朝廷落下过河拆桥的不义名声。官家是绝不会同意的……”

一旁一直未发一声的万俟卨这时却是向秦桧作了一揖道:“秦相,下官倒是有一计,可以解决岳云这个隐患,再不济也能消除其潜在威胁。”

“哦?俟卨有何妙计?”秦桧听闻之后,目光闪烁道。

万俟卨嘿嘿一笑道:“秦相可向官家进言,说明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担心朝廷落下鸟尽弓藏之名,可以明升暗降之法,将岳云召进临安来,另委他人担任台湾留守。岳云手下之兵也系新招不久,想必还未成其死党,只需稍加笼络,便可兵不血刃地接收其台湾的势力,如果岳云拒不奉诏,或者推诿搪塞,则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官家也必另想他法,将其斩杀。”

“这倒是一妙计!官家估计会同意。不过,如要策划周密,还应提出一接替人选及调岳云回临安的官职及理由!”秦桧脸上终于有些缓和,显然为之心动。

这时,蔡景方也脑中灵光闪现道:“秦相,小人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使朝廷有充足的理由召回岳云!”

“哦?什么理由?”秦桧问道。

蔡景方躬身说道:“前日我在临安码头看见有几艘日本舰船停泊,一问之下,才知是日本关西大名平氏的船只。据船上水手称,他们是来向我大宋献表称臣,并希望我朝派天使去日本国内回访。这样宣扬国威的好事,让岳云去岂不正合官家心意?”

“这倒可以考虑!日本使臣来献表一事我也听说了。不过从临安去日本路途遥远,据说海上便要行月余,礼部中人皆推三阻四,谁也不愿前往。如果调岳云入礼部,再封他个官职,倒是比他那节度使还强上几分!毕竟礼部的官职都是文官,也不算辱没了他!”秦桧微微点头道。大宋重文轻武,同品阶的文官地位都高于武将。

秦熺这时也眼珠一转,面露喜色道:“爹,我倒想起一人,可接替岳云出任台湾留守!此人曾在去岁与孩儿在临安面谈多次,他向孩儿表达了相投之心。且此人亦是军中资历较深之辈,官场经验丰富,应能镇住场面!”

“哦?此人是谁?”秦桧饶有兴趣地问道。

“三京招讨处置使、原行营左护军都统刘光世,他在去岁征讨岳飞一役中,败于岳云之手,全军尽皆被俘,后来朝廷与岳飞和解之后,就一直被冷落在兵部。他不甘就此闲置下去,故一直想投向父亲,想能东山再起。”秦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