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家业-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那是,所以,我这次才带人来旁听,终归也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如今,证明李家清白,如此,李家争贡自没有任何问题,后日就是争贡正日。小吏预祝李家旗开得胜,夺得贡墨权。”袁司吏脸皮厚的很,这翻话说来居然也是义正言辞的。
  “如此,那多谢袁司吏吉言了。”李老夫人回道。象袁司吏这等滑吏,是没办法计较太多的。
  随后李家一行人便告退了。
  到得门口。外面围着的人还未散去。李老夫人带着李家一干人自是要道谢一翻,各人听得李家没事,杜家兄弟下了大牢。俱是皆大欢喜。
  随后众人散去,罗村,李村,王村的人也要回村,这转眼太阳就要下山了,回去还有十多里的路呢。罗文谦是跟着罗村的人一起来的,这会儿自然也要陪着罗村的人一起回去,便扯了贞娘到一边:“我先回去,后日来的看李田两家争贡。对了。我前日接到信,王当家他们已经从两洋之地回来了,你那个正平堂哥也到了,听说这回收获不小,南洋的香,海里的奇珍。还有昆仑奴……”罗文谦一一的道。他有商队,再加上认识的人多,那消息来的比李家快。
  “那太好了,我景明叔和景明婶儿一直在念叨着正平哥呢。”贞娘一脸欢喜的道,因着正平哥随着王翠翘出海是她牵的线。景明婶子私下里没少怨她,毕竟这年月,海寇横行,出一趟海,还真保不齐能不能回来,所以,每一次出海那几乎就是生离死别。
  如今,正平哥回来了,又有了大收获,到时,婶子怕是高兴都来不及,她这一口气也就松了。
  以后再有什么自不关她的事情了。
  说了几句,罗文谦便又跟李老掌柜等人道了一声别,然后就跟罗村的人一起回去了。
  李家一行人也回了家,唯有沈氏,在听得杜氏两兄弟判了流放后,又是痛哭了一场。告两个儿子,她其实是真下不了狠心的,只是一来,两个孽子太过份了,她也是看清了,今后靠他们是靠不住的,使不得只能靠女儿,自然不能再眼看着两个孽子把女儿的路给断了,终究是狠下了这个心来。
  “贞娘,你跟你大嫂一起扶杜家婶子回家吧。再给她找两个照顾的人,该花的钱不要省。”这时李老掌柜的道,不管怎么说,沈氏今天能站出来,他李家也得承这个情的。而如今沈家两个儿子流放,就只剩得孤老和幼儿,怎么说,他李家总要扶着一把。
  “我晓得。”贞娘点点头,说起来,这回沈氏真是让她刮目相看,谁也没想到她居然能站出来。不过,虽然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自杜大和杜二回来,沈氏就没过过一天的安生日子,如今,沈氏是对两个儿子彻底的失望了,她现在一心指望的就是领在身边的小官儿,而她和小官儿的生活最后终归还要靠自家嫂子,如此的,总不能把女儿的路给断了吧。
  “大嫂,你先陪陪婶子,我去找找沈家姨婆,看看,她那里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来照顾婶子,知根知底,才能用的安心。”到得沈氏的家里,贞娘便又冲着杜氏道。
  “唉,你去吧。”杜氏点点头。一边扶了沈氏进屋,沈氏这时已哭的天昏地暗了。
  贞娘于是出得门。
  沈家姨婆住在菜市口那边,这一块贞娘倒是来过,就是当初金花姑父帮苏氏租房子的地方,沈家姨婆就在隔壁不远。
  贞娘到的时候,就看到沈家姨婆正在跟着一个婆子说着话。那话题自是之前杜氏兄弟告李家的事情。如今这个事情已经成了人人茶余房后的话题。
  “大姐啊,这回你那个外甥女也算是下得狠心,把两个儿子给告了。”那婆子啧着嘴道,母告子啊,这多少年没有见过的事情。
  “该,告的好,我这外甥女这回总算是做了一件明白事情,保住了绿娘,终归她晚年还有个指望。要不然,李家这回油坊和争贡的事情若真叫两兄弟弄没了,绿娘哪还有那脸皮子在李家待吗啊。”那沈家姨婆拍着巴掌道。倒是有些大快人心的味道,这杜家兄弟这些日子也没少在她这里讹钱,这两个坏胚子,该。
  “倒也是。”那婆子一个劲的点头。
  “沈家姨婆。”此时,贞娘上前打着招呼。
  “哟,是贞娘啊,可是有什么事儿?”沈家姨婆看到李贞娘过来,也连忙打着招呼。
  “姨婆,是有个事情,沈婶儿精神不太好,家里的小官儿又太小,得找人照顾,我这便过来问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终归是要知根知底,跟沈婶儿相得才好。”
  “嗯,这样,我去陪她几天,她这人也没几个相得的,总算是还敬着我这个姨,平日里有什么话也能跟我说说,另外……”说到这里,那沈家姨婆又冲着隔壁的婆子道:“对了,园婆子,好象你小闺女还挺勤快的,要不,让她来帮忙几天。”
  “要得,要得。”那叫园嫂的笑眯着眼叠声的道,李家出面请人,那自然是要给工钱的,这等好事,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让自家闺女趁着成亲前多赚两个嫁妆钱也是好的,更主要的是能跟李家搭上关系,听说李家如今在南京发展的不错,以后家里人要是想出门学生意,总也有个人牵线不是。
  如此,便说定了。
  就在这时,一男一女的远远过来。就进了前面一个门洞里。
  “呀,他们回来了,我得回去了,省得一会儿又要说道,赚两个钱不容易啊。”那叫园婆子的说着,便一溜的也跑进了那宅子。
  贞娘这时却皱了眉头,之前那一男一女,若是她没看错的话,男的正是自家曾经的金花姑父王得财,女的是苏氏,便是那门洞的屋子,也正是当初王得财租给苏氏住的。
  只是这王得财不是被流放了,怎么这就回来了?贞娘不由的皱着眉头。
  不过,一想之下,也明白了,定然又是大赦之故。
  “这是?”此时贞娘故作疑惑的问沈家姨婆。
  “哈,那女的叫苏氏,是田家的下人,跟在田二公子身边的,那男的是她男人,听说犯了事流放琼州的,前段时间才回来了。园婆子是给他们看孩子的。”说到这时在,沈家姨婆又摇着头:“那男的也是个没出息的东西,帽子绿油油不说,他那娘子终归对他还是有情有义的,若不是她娘子求着田二公子,他这辈子哪还能回得来?如今,这既然回来了,就该好好生活,想当子赚钱把他娘子赎出来,没成想,他居然还就攀上了田二公子,跟狗腿子似的,听说还颇得田二公子重用呢。哼,什么玩意儿?”
  沈家姨婆平日里跟园婆子聊的来,那苏氏家的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对于王得财这等人,她是瞧不上眼的。
  而至于房子,原来苏氏虽然被官卖,不过她那个儿子却是自由身,因着苏氏甚得田二公子的欢心,所以,便弄了点钱,依然租着这房子,然后找园婆子,平日里便由园婆子帮忙着带孩子。
  贞娘点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
  想着族谱里所记的王得财得了李氏墨坊的风光样子,再想着他如今的样子,贞娘心里倒是挺痛快的,当然,便是这样,贞娘对他依然不会小觑的,好在他如今跟李家再也没有关系了,也就金花姑姑那里得说一声,尤其是润哥儿那里,说到底,润哥儿终归是王得财的骨血,这个是怎么都割不开的。
  所以,该注意的还得注意着点。

☆、第二百章 贡墨竞选

  从菜市街出来,便起风了,天上的云也渐渐的染成了墨色。
  春天,天气多雨,没晴个两日,这似乎又要下雨了。贞娘这正打算快步回家。不远处,就看到孙月娟拎着个食盒过来。
  “月娟。”贞娘不由的打着招呼,从去年末回徽州,她也就跟孙月娟见过一面,自田本昌出事后,孙月娟便是一直深居简出的。两人难得见面。
  至于田本昌,这厮现在还关在牢里,本来按道理,他这种情况是可以拿钱赎保出来的。只是,很显然,在田二还没有完全掌控田氏墨坊前,田二兄妹是不会放他出来,使不得徐家要帮着暗里打招呼,衙门里可得罪不起徐家。
  也因此,孙家和王翠翘这边再使力,也就只能让田本昌在牢里的日子好过一点,想要出来,难。
  “贞娘。”见到贞娘,孙月娟也很高兴。
  “你这是去哪里?”贞娘亦是眯着眼笑问道,两人发小的感情是最纯真不过的,虽说如今几乎很少往来,但相见之下问候却也是自自然然的,没有一点点生疏感。
  “我去牢里送饭。”孙月娟说着,举了举手里的食盒,神色有些黯然。
  “别太担心,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这世上没有长盛不衰的事情,我看徐家也不人会总这么只手摭天了下去,田二他们未必就真能一直依仗着徐家,你们家再使点力,你夫君终归会被放出来的。”贞娘道。
  徐家不久就要迎来大风浪,想来那时,只要孙家这边再使点力气,田本昌被放出来是妥妥的。当然,对于田本昌放不放出来,贞娘其实不关心的,只不过孙月娟于她发小的关系。还是给她提个醒儿,当然这个提醒现在说起来也就只象是在安慰一般。
  不过,等到徐家出事,孙家自然会知道怎么做。
  “嗯,我明白。”孙月娟再一次点头。随后又寒了脸。咬着牙道:“其实,就算是有徐家护着,田家老二那些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好。田家现在暗里乱着呢……”说到这里,孙月娟顿了一下,然后挥了挥手:“不说这些,总之,我倒觉得,本昌现在在牢里也不错,至少能得个安宁。”
  “嗯。”贞娘点点头,虽然有些事情孙月娟不说,但其实徽州这边。哪家还不知哪家的事啊?田家的情形,李家人心里也是有数的。
  田家的田老爷自上回中风过后,虽然病情已经好些了,但身体其实已经有些垮了,如今也就是在硬撑着,他不倒下去。田家没事,但若是撑不住,依如今田家的情形,可没一个能撑起田家的,尤其现在田家的事情那春技掌一半的主。这种情况放在哪家都是不容的,到时田家那些个叔伯什么的岂有不站出来的道理?又哪能容得象春枝那样一个小妾掌着田家,也容不得田二这纨绔子弟,终归,田家也是好大的家业的,这块肥肉也是谁都想啃一口。
  而田荣华其实也是看着这个针结所在的,所以她也是拼命要帮她二哥拿下这次的贡墨权,到时,就算是田老爷子倒了,而田二有墨务司撑着,再加上徐家那边,如此,田家其他的人才打不得主意。
  可以说,此次贡墨权,李家和田家都有必争而且非争不可的理由。
  李家这边是因为,李家要崛起,同时,李老夫人和李老掌柜岁数不小了,实在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到下一届的贡墨竞选。
  贞娘不想让自家爷爷和七祖母留下遗憾。
  终归,这回争贡,那就下死力,拼了。
  随后,两又聊了几句,孙月娟便去送饭,贞娘自也回到家里。
  然后把请了沈家姨婆,园婆子的小女儿来照顾沈氏的事情跟自家爷爷奶奶和爹娘说了说。
  李家一家人听说沈家姨婆愿意来陪沈氏,那自是再好不过了。
  “对了,我今天去找沈家姨婆的时候,看到了王得财。”贞娘想起王得财,便又冲着自家爹娘道。
  “他不是流放了吗?怎么这就回来了?”李景福一拍桌子道。
  “听说是大赦天下给赦了,然后苏氏请了田二帮忙让人带了盘缠去,这才回来了。”贞娘把从沈家姨婆那里得到的消息说了说。
  “景福媳妇儿,这事你得空去金花那里,跟他说说,总要注意一下。”李老掌柜道,显然跟贞娘想到一起去了。
  “嗯,我晓得,一会儿就去。”赵氏点头,自且不表。
  而接下来两天,李家解决杜家兄弟这对麻烦,自是一心一意准备着贡墨竞选。
  晚间,贞娘同李老夫人还在墨坊里检查着墨。
  “七祖母,我觉得我们李家的贡墨竞选墨还要再加个李氏四合墨。”贞娘冲着自家七祖母道,这两天她日思夜想的,田家试墨会出了一个宋徽宗的苏合墨,自家已经有了挤掉它的办法,而自家试墨会出了一个李氏六合三才墨,田家又岂能不征对李氏六合三才墨打主意,如此的,总不得不防的。
  “我瞅着成,再加上李氏四合墨,多做的防备总是不错的。” 李老夫人点点头,这丫头在做事是极为稳妥的
  李氏四合墨是李家成名之墨,便是没有李氏六合三才墨,用它来争贡也是胜率比较大的墨品。
  如此,一切安排妥当,第二天,便是贡墨竞选。
  四月初二,这一天对于徽州墨业来说是一个大日子。难得的各家墨坊都给工人放了假。地是闲下来的工人便全集中到了河边的太白楼。
  今年的贡墨竞选地点依然在太白楼。
  此时,还是清晨,太白楼外已经人山人海。
  程老爷子和齐春齐爷两人这会就在河堤边的柳树下,边下棋边聊天。
  “说说看,这回李田两家争贡,谁会赢?”齐春手下落子一脸淡然的道。
  “这个不好说,其实两家各有优点,亦各有缺点,田家是上一届的贡墨商家,墨务司的关系也走的透,背后还有个徐家,不过,这些年来,田家还一直都是罗家那些老本钱,创新不多,而李家这两年,创亲的墨品多,同时贞娘那丫头又是公主府的供奉,如此,两相比较,是半斤八两。”说到这里,程老爷子顿了一下,才道:“不过,李家这个六合三才墨非常了得。”
  集众家之长,这是每一个制墨师的愿望,没想到李家先一步弄出来了。
  “可不是,这李家那丫头都快成精了,一场试墨会,居然能办得那般激动人心。如今,《误良缘》那戏已经红遍徽州各地,听说,吴锡,苏州,那边好多戏帮子都在学这戏,这岂不成了每演一场都在为李家六合三才墨宣传,李家这丫头着实精道。”齐春感叹的道。
  随后他却又皱了皱眉头,程三一直没有谁会赢,显然跟他想的一样,虽然李家的墨了得,但贡墨竞选并不仅仅靠墨的质量就行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虽然,每一届竞选都讲究公平,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李家墨再好,田家的墨也不算差,毕竟他是罗墨的底子,有着一螺值万钱的名头。
  而这些年来,朝廷一直都在用罗墨和田墨,这两种墨是一回事,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其实田墨的接受度比较大,更何况,还有徐家在背后。
  公主府虽然尊贵,但论的影响力,跟徐家是没的比的。
  就在这时,一窜百子千孙炮响起,贡墨竞选开始了。
  此时,太白楼内,北面的大席,坐着墨务司,墨鉴局的各位大人和试墨师。今年的试墨师分别是元白,康佑,陆冲,都是出身名家的画师,和书法大家,尤其陆冲,更是大画师陆冶的族人,其一手画技据说得陆冶真传。
  而左右两边分席坐着就是此次参加贡墨竞选的商家,分别是婺源詹家,休宁许家,歙州李家和田家。
  而中间,几张长条桌,燃着香炉,笔墨纸砚齐备,这里是试墨席。一会儿,几个画师便在这里试墨,而大堂的边角上,几个模样清丽的粉头正跪坐在红泥小火炉前,微微扇着火,上面正煮着茶水,都是今天头春的黄山毛峰,清香透鼻。
  在大堂后面,用屏风隔开的便是来观礼的各商家和名人。
  “献墨。”此时,随着司吏一声喝,詹,许,李,田四家就把带来的墨献了上去。
  然后就由几名画师试墨。
  詹许两家在田家和李家的试墨会后,对于贡墨权已经没有任何想法了,只想着让自家的墨在各位墨师面前现现,也算是重在参于吧。
  不过,这两家能在众多墨坊里脱颖而出,得到争贡权,自也有不凡之出。
  詹家是婺源制墨世家,其墨主要的消费群体是普通百姓,价格十分的便宜,而墨的设计颇具亲和力,这一次参加贡选的是一组天伦之乐图,虽然墨质上差上一筹,但却也引得试墨师的一片好感。也算讨得一些彩头。
  而许家是休宁的制墨世家,这回参加贡选的一组集锦墨,从雕板到描金,设计的美轮美奂,也讨得不少的彩头。
  不过,这两家最终从质量上还是被李家和田家挤了出局。
  而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李田争贡了。

☆、第二百零一章 兑子

  “田家的墨,是依着宋徽宗的苏合墨法所制,宋徽宗墨法,苏合香油,不管从制法还是原料,都是顶尖的,其价值我就不多说了。”
  此时,主持贡墨竞选的刘大人指着桌上的田家苏合墨道。
  随后又指了指一边的李有六合三才墨:“至于李家的六合三才墨,想来最近大家也没少看《误良缘》的戏,而对李家的那场雨中试墨就算不是亲眼所见也有所耳闻,雨中书画,墨迹不糊不晕,当得佳墨二字。”
  说完,刘大人抿了一口茶水继续道:“李墨田墨,俱是墨业龙凤,然,今天李墨田墨要决一雌雄,此乃我墨业一大盛事,本官能见证此次墨业盛事,非常高兴!相信大家对这场盛事也非常的期待……”
  说到这时,下面的人自是展颜一笑。
  刘大人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好,那别的本官就不多说了,现在就由几位先生开始试墨。”
  随后,元白,康佑,陆冲三人宽袍大袖,翩翩儒雅的坐到试墨席上,每席两边,各有两名清丽的女子侍墨,算是红袖添香。
  而此时,整个太白楼的二楼,鸦雀无声。都生恐会打拢到试墨。当然,隔着屏风观礼的倒是不免窃窃私语,自是在猜测着最终谁会得到贡墨权。
  据说,今日这场竞选,一些赌场已开下盘口。
  贞娘此时的心也不由的微微有些紧张,两手轻握了拳头,竖着耳朵听磨墨声。
  砚是上好的端砚。墨更是李田两家的顶级之作,而侍墨的女子都是经过金陵各楼专门训练,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那研墨更是悄润无声。
  如此,半个时辰,试墨方才完成了。
  墨务司的司吏从几个侍墨的女子手里接过字画。
  试墨的画品是有规定的,各画师必须分别用李墨和田墨画同样的画。写同样的字。这样才好比较,也才好品评。
  只是,此刻,看着被墨务司司吏挂起来的字画,贞娘不由的皱了皱眉头。那元白和康佑的画里,一个侧重水,一个则重云。
  这都是需要灵动的墨色还表现的,虽然李墨的一惯特点是墨色光亮,黑沉大气,固色好。但这一次的李氏六合三才墨,却是结合了罗墨的墨色灵动的特点,之前贞娘的介绍里面也是说过的。可偏偏这会儿,元白和康佑的画里,而云和水上,用色都显的有些固执。如此,倒是把李墨的沉稳,蕴藏表现了出来,却并没有把李氏六合三才墨融合了罗墨的那种灵动表现出来。
  这完全不应该啊,要知道元白和康佑那都是当时比较有名字的画师了。
  反倒是田墨,元白和康佑极尽晕染之能事,倒是把那苏合墨的优点表露无疑。如此一来,情形就颇让人玩味了。
  想着,贞娘不由的回望了一下自家爷爷和七祖母。
  李老掌柜此时也是紧皱着眉头,七祖母脸色也沉了下来,显然也是感觉出不对了。
  虽然不敢百分百的肯定,但贞娘有一种感觉,元白和康佑怕是偏向田家这边的。虽说试墨师在之前一直保密,但以徐家之能,打听出来并不是什么问题。
  此时,陆冲先生的画也挂了出来,他的发挥倒是很正常。
  陆冲先生今天画的是一副牧童骑黄牛之图,陆冲画技十分高,将李墨田墨的忧点都表现了出来,但贞娘发现,原来她估计的一些田墨不足之处却被这陆冲以画技掩盖了起来。
  一时之间,在他的画上,李墨田墨倒成了难分高下之局。
  而结合三人之试墨结果,无疑的,李家倒显得要稍逊一筹。情形于李家不利。
  此时对面田家席上,田老爷脸色灰败,这会儿在闭目养神,显然身体状况还不太佳。田荣华一脸淡然,一幅智珠在握的样子,而田二更是得意的咧了咧嘴。
  不过李家这边也淡定,贞娘更是不急,反正她早就想好以苏合墨成本太高,伤民财的由头挤掉田家苏合墨的,而说不定田荣华先用苏合墨打头阵也只是个幌子。
  两军于峙,第一局总是要试探一下的,真正的拼杀在后头。
  “李墨沉稳大气,但色阶上要差上一筹。而苏合墨更有一股子清香,在书写时能提神醒脑,不过,李墨亦有优点,墨色能在雨中而不散,贡墨常用于公文传递,各地来往,公文免不了要受风箱雨雪侵蚀,如此,李墨田墨真是一时喻亮啊。”此时,便是刘大人也是一时难以决断。
  “大人,我田墨同样能做到雨中而不散,小女子可以为大人试验。”这时,田荣华突然站起来道。
  “哦,请。”刘大人点点头。
  于是,田荣华走了上前,拿起一杯茶水就往画上一泼,果然的,被泼湿的画,墨色依然如故,并没有渗透的现象。
  “小女子认为,我田墨比李墨好且适用。”田荣华当仁不让的道。
  自罗墨起到田墨,一直是贡墨,其质量自然也是不能小觑的。
  但其实这种泼水和李家当日在雨中试墨是不一样的,雨中试墨,墨色未干就淋了雨水,却能不散,那明显着比现在这种情形要高上筹,只是这方面一般人却是注意不到的。
  “大人,雨中试墨同泼水又岂能一样?小女子认为,李墨田墨既然质量相当,那就应该从成本上来区分,我李墨成本适中,而苏合墨成本太高。”贞娘此时亦站了起来道。
  听到贞娘说的这话,田荣华挑了挑眉冲着李贞娘道:“贞娘说的对,苏合墨成本是高,其实它不适合做贡墨的,不过,我们田家之所以还是拿它出来参赛,实是因为要将此墨献于皇上,徽宗研制之墨自然只能皇上配用,而至于我田家的参贡之墨依然是紫玉光……”
  说到这里,田荣华顿了一下又朝着大席上的众人福了一礼,一脸温婉的道:“紫玉光自罗墨以来,一直是贡墨,想来例位大人没有不曾用过的,一直以来深受朝中各位大人喜欢,另外,此翻,我田家对紫玉光又进行了改更,质量更上一层楼,想来例位大人会更喜欢的。”
  田荣华说着却又冲着李贞娘道:“而我田家自得贡这三年里,所交贡墨无数,没有出任何问题。反倒是李家的这个六合三才墨,乃是新制之墨,虽然质量是很好的,但谁知道它过个一两年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它毕竟不能为大家所公认,若是到时出了意外,岂不更误了朝中大事。我想这一次李家暂时还不能保证吧?”田荣华说着,才冲着大席上的人福了一福,还冲着李贞娘笑了笑才坐下。
  田荣华此时心里有些自得,李家还是上套了,苏合墨只是她布的一个幌子,它根本就是用来兑掉李家的六合三才墨的,她田家没了苏合墨还有曾历届贡墨的紫玉光,就不知李家没了六合三才墨后,将以何墨争贡?
  田荣华的自得贞娘看在眼里,倒也暗乐了一下,这一点她早就料到了,所以,之前才跟七祖母说后,又备下了李氏四合墨。为的就是防着田家这一招。
  “禀大人,李氏六合三才墨虽是新墨,但却是由李氏四合墨改进而来,并融合了潘氏墨法,罗氏墨法,李氏墨法精制而成,而不管是潘氏墨法,罗氏墨法,和李氏墨法,都曾经是贡墨商,而李氏四合墨,流传至今几百年了,李家凭其而得——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名声,若论公认自非它莫属。”说以这里,贞娘顿了一下,也冲着田荣华道:“当然,若田家认为我李氏六合三才墨是新墨,没得到公认,那么,今天,我李墨便是李氏四合墨争贡。”
  贞娘说着,便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李氏四合墨献上。
  李氏四合墨,那是由来以久的。
  李氏四合墨?听一以李贞娘的知,田荣华脸色寒了下来,便是田老爷脸色也更灰败了一份,至于田二,这位根本就不情李氏四合墨,所以没任何反日映。
  李氏四合墨早就失传了,田荣华没想一以李氏六合三才居然是从李氏四合墨改是而来,之前从未听说过李家重现了李氏四合墨,她还只当李氏六合三才墨只是李家新研制的一个墨品。这一点,之前李家试墨的时候居然提也没提,很显然的,她给李贞娘挖坑,李贞娘也给她挖了个坑。
  李家四合墨的名声太大了。
  “大人,前人技术,多有流失,小女子认为,李家现在的四合墨是不是能及得上前人,还有待一试方知。”田荣华咬着牙道。
  之前的试墨,她是买通了三个试墨师,这才求得一个跟李家兑子的机会。
  而今李氏四合墨那名声是传了几百年的,用李氏四合墨流传下来的画作亦有不少,其墨色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所以,田荣华便先一口咬定,李墨前人技术流失,如今李家就算是制出四合墨,那质量也是大不如前。如此,一会儿试墨的时候,元白和康佑故意压低李家四合墨的表现,那也就不奇怪了,别人只会认为李家现在今不如古。

☆、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荣耀

  田荣华这点小算盘,贞娘又岂能看不清。
  不过,她做事一向准备十足,虽说之前并没有想到田家会买通试墨师,但做为试墨师的本身,每一个墨师的的水平和技法也是有侧重点的,用画师试墨其实并不能完全把墨的质量表现出来,因此,在这方面她还是有一些想法的。
  苏东坡一生,对于墨之研究可以说是十分的精通,他的《说墨》里面就记录了一种试墨的方法。
  褪墨石砚上研,精白玉板上书。凡墨皆败。
  也就是说,用褪墨石砚研墨,能看出墨的光润和下墨度,而把墨色表现在精白玉板上,能更看出墨色的光采,黑度,及色阶等等。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试墨方法。
  想到这里,贞娘又看着那几个清丽的女子在准备着笔墨。
  如今三个试墨师都偏向田家,那她使不得也得落一落他们的脸面了。
  于是,贞娘便又站了起来,正准备说话,就在这时,太白楼外一道紫金闪电划过,随后便是一阵霹雳声,倒是吓了楼里的众人一跳。
  “变天了,要下雨了。”太白楼里的不由的叫了起来。
  此时太白楼外的天空,乌云滚滚,没一会儿,这才未时的天就显得昏暗暗,跟鸡进窝的天似的。这个光线,可没办法试墨。
  “掌柜,掌柜的,快点上灯。”一边墨务司的司吏直招呼着太白楼的店家。
  “我就这去。”太白楼的掌柜匆匆的应了声,便扯了袍襟,匆匆下楼,招呼小二点灯。
  试墨会就暂停了下来,一边自有小二和伙计给各席送上点心茶水,正好大家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