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王夫人的重生时代-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玉一辈子,可要她硬是违背天意,把这牵好的红线给拆了,后果……后果她也是见识过的。
王子萱一时有些茫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但晚上去贾母处时,看到宝玉和黛玉还都是不到十岁的年纪,一团孩子气,又不禁自噬一笑,她这也太心急了,两个孩子还都不明白自己的心思呢,她这是瞎操什么心。毕竟不是什么事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走一步看一步罢。
两个孩子的心思王子萱一时是不愿再管,但凤姐的心思,她却已是心知肚明,果然,不过两个月,凤姐便寻了个由头将陪嫁丫头安儿打发了出去,并在过年后将另一个丫头平儿提拔成了通房。
这不但让贾琏再没心思往外去寻花问柳,更让婆婆邢夫人没办法给她塞通房丫头进来。
元春回娘家的时候,听王子萱说起这事儿,不由笑道:“凤姐姐真是好手段,”又不由替平儿叹息,“只可惜了平儿那丫头,要说人品相貌心机才干,跟凤姐姐不相上下,只可惜是个奴才身。”
王子萱想起日后平儿在贾琏、凤姐之间受的夹心气,不由也念了几句佛号,又问:“正谦那孩子都在家蹉跎了一年了,怎么还没个准讯儿?”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开读者群,我手一抖,把朋友这个分组全选进去了,然后再一个一个送出来,我咋就这么油菜花呢~另外,吐槽一句,红楼里人物的年纪,前后矛盾的太多了~好糊涂~
☆、第二十章 风波
翰林院去年秋天就散了馆,别的庶吉士或是留在翰林院,或是进了六部,家里没关系的,也都放了外任,同知、县令的都有,虽官职不高,好歹有了个出路,唯有蒋正谦因病错过了一个外放的同知,从此在家修养等信,却一等就是一年,这都又是一个暮秋时节了,却还是没有音信。
说起这事儿,元春就皱起了眉,忍不住低声跟母亲抱怨,“公公是有意让我们爷去成都做个知府,可现任成都知府要等明年春天才到任,到时候连不连任还是两说的事儿呢。唉,这一下不知错过了多少好机会。”
王子萱道:“可不是,前儿见你舅母,她还提起说户部有个主事,这边没你的准信儿,我也不好多说,估计现在已经有主了。”
元春苦笑一声,“户部主事那是多少人抢的位置,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好说什么,怎么说公公也是一番美意,想让我们爷到他眼皮子底下,好好调/教调/教。”
王子萱叹了口气,道:“那就只能等着了,说起来你大哥哥任期明年也满了,不知道日后如何呢。”
母女俩正说话,门帘一掀,奶娘抱着一个穿着红缎小袄,年画娃娃一样的小男孩进来。
王子萱一见就笑弯了眼,“快来给外祖母抱抱。”说着从奶娘手里接过来,一面捏捏外孙软嫩嫩的脸蛋,一面问那奶娘,“在老祖宗那儿吃了东西没有?”
奶娘笑答道:“老祖宗倒是没有给哥儿吃什么东西,正好林姑娘、宝姑娘和宝二爷到老祖宗屋里,喂哥儿吃了半块核桃酥。”
王子萱闻言一笑,对元春道:“这三个孩子倒是投缘,常常在一处玩笑。偶尔史大姑娘一来,四个人更是在一处好得什么似的。”
元春眉心一动,想起什么来,让奶娘抱了蒋一下去,跟王子萱道:“从前老祖宗常接史大妹妹过来,其中之意母亲想必也是明白的。可如今我怎么看着老人家像是改了主意?”
王子萱轻轻勾唇一笑,“恐怕自打接你林妹妹进京那一日,老祖宗就改了主意了。”
元春沉吟片刻道:“依我看,要论家世,眼下林妹妹倒是要比史大妹妹好些,只是林妹妹的身子实在是让人揪心的很,最近不是吃着王太医开的调理方子吗?可好些了?”
“咳嗽倒是好些了,但还是病西施一样的,”一提起黛玉的身体,王子萱就忍不住叹气。
“那母亲的意思是?我看薛家那妹妹倒是个好的,以后过来也能帮着您管管家务,凤姐姐毕竟是大房的儿媳妇,让她总帮着咱们不是常事。”元春道。
“宝丫头人是好的,只是薛家……”王子萱摇了摇头,“家世身份就不说了,蟠儿又是那个样子。”
薛家皇商的身份到底比贾家低了一截,元春一听就明白了。“那母亲可有更好的人选?舅舅家那表妹您看如何?”
元春所说的是王子腾的女儿,王子萱一听就笑起来,“她呀,从小就跟宝玉不对付,两人如今见面都鲜少说话的,再说你舅舅人家肯定为女儿寻了更好的去处呢。”
元春默然点头,也不禁边喝茶边替宝玉的亲事发起愁来。
倒是王子萱已想开了,“也不是就非得找一个跟我一心的媳妇儿,人品相貌都过的去,也就罢了。横竖就算是跟老祖宗一条心,也不至于跟我作对不是?”又道:“最要紧的还是宝玉自己喜欢,我看出来了,这孩子是个痴心的,他自己个儿不愿意,你若强求,他可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元春见母亲想得这样通透,不禁笑道:“说起来,咱们家这几个姐妹都是有福的,有您和老祖宗疼爱,婚事上都是自己点了头的,我就不说了,当年是自己看过了的,大哥哥也是见了大嫂的人,才定了的。这亲事还是要本人点头了才成。”
王子萱就笑着跟女儿讲起往事,“当年我和你父亲的亲事,可就是双方老人定的,根本就没问我的意思。可日子不也就这样过来了。”
说话间,宝瓶进来道:“三姑娘过来了,给小少爷做了一双鞋,这会正在西里间试穿呢。”
王子萱母女听了,就起身进了西里间。
同样是庶女,探春就要比迎春更懂得争取,讨好老太太是不用说了,在跟嫡母、嫡出兄弟姊妹亲近上,探春更是要比迎春强得多,宝玉是个并不把嫡庶放在心上的,又喜欢女孩儿,兄妹间自然不用说,贾珠从前也是对几个弟妹一样的照顾,如今外放了。探春如今的心思,也就放在王子萱和元春身上。
这点大家都是看得出来的,可探春并不似别的庶女那样卑躬屈膝,不卑不亢的态度让王子萱和元春都很欣赏,对她倒比对迎春、惜春更重视几分。
元春见了儿子穿上新鞋十分合脚,不禁夸起妹妹的针线来,又说过几日要请他们姊妹去家里玩。
蒋一则穿上新鞋在屋里上蹿下跳,还要迈比他矮不了多少的门槛儿,吓得屋里人都提起一口气,奶娘忙上去抱起来,“小祖宗唉,摔了可怎么好。”
蒋一不依,伸着小胖胳膊跟王子萱撒娇。
屋里正热闹,忽听后面抱厦里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宝瓶正要去问何事,又听“啪啪”两下耳光声。“你这小贱蹄子,毛手毛脚的什么都敢动,这是老爷前儿才赏的汝窑花瓶……”
众人不禁都皱起了眉,这声音不是赵姨娘又是何人?
探春的脸一下就胀得通红,拧着手帕,低下了头。
元春已经是出了门子的人,不好再管家里的事儿,更何况闹事的还是个父辈的姨娘。
王子萱有心发落,看到探春的神色,又一阵不忍心。
正沉默时,忽听一个清朗的少年声音响起,“姨娘这是吵什么呀,不过是小丫头不小心打了个花瓶罢了,至于这样动气,交给宝瓶姐姐数落几句不就得了,您这样高声大气的,是恨不得让老祖宗都听到呢!”
赵姨娘的声音不但没小,更抬高了一个调子,“好呀,我们环三爷真是出息了,攀上高枝儿没几天就敢回头数落你亲娘,你也不想想,你是谁肚子里爬出来的!”
“哼,谁都知道我是你肚子里爬出来的,不用您老隔三差五的提醒!”到底是六七岁的孩子,贾环的声音已哽咽起来,接着只听砰地一声,想必是把自己关进了屋里。
王子萱和元春面面相觑,心里都不禁叹了口气,王子萱又看了眼探春,见她肩头微微抖动,心里一软。
“听说老祖宗那儿正热闹,三丫头也过去罢。我换件衣服跟你姐姐一道过去。”语气勉强勾了勾,手带了几分安抚意味的拍了拍探春的肩头。
探春的丫头待书就先带着探春进了净房,不一会探春出来,就往贾母处去了。
见探春走了,王子萱跟元春使了个眼色,“你去看看环哥儿。”她倒不是摆架子,只是若她亲自去劝贾环,赵姨娘见儿子如此受重视,难免更登鼻子上脸。
元春点点头,下炕去了贾环屋子。
门是关着的,她轻轻敲了两下,“环哥儿?”
屋里哭声一止,不一会儿门就被打开,贾环站在门内,怯怯的叫了声“大姐姐”
元春拉着他进了屋,好像没看见贾环哭得通红跟小兔子一样的双眼,问道:“你二哥哥林姐姐都在老祖宗屋里,你怎么不过去玩儿。”
“我,我还有功课要温习。”贾环低着头道。
元春笑道:“你二哥哥要是有你这样用功就好了,”又笑着问他在家学的琐事,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见贾环面上渐渐放松下来,才道:“收拾收拾,我们一会儿一道去老祖宗那儿。”
众人去贾母处时,薛姨妈、凤姐都在,不知正说什么逗得老人家大笑。
贾母见王子萱来,就道:“你来的正好,我跟姨太太这里正商量打牌,现在四个人算是凑齐了。”
王子萱笑道:“老祖宗还不知道我,十打九输的。”
贾母大笑,“那更好了,快快快,鸳鸯,把那套竹麻将拿出来。”
于是、贾母、薛姨妈、王子萱、邢夫人四人就凑了一桌打牌,鸳鸯、凤姐在旁帮看,宝玉等小辈则到了贾母屋后的抱厦里玩。
至晚饭时分,王子萱、薛姨妈均已输了好些银子给贾母,陪着贾母吃了晚饭,王子萱又送元春母子到二门,才回了二房的院子。
进屋却只有周姨娘打帘子侍候,王子萱就问周姨娘,“赵姨娘呢?”
周姨娘也知道白天的事儿,她虽看不惯赵姨娘的做派,却也不想落井下石,正犹豫该如何说。
却听宝扇已道:“姨奶奶称身上不好,在自个儿屋里歇着呢。”
王子萱冷笑道:“既病了,还不快去请太医来瞧瞧,”又对另一个小丫头道:“你去跟老爷也说一声儿。”
作者有话要说:艾玛,终于有一章字数上三千了~下周~也许会多几次双更吧~嗯~也许会的~
☆、第二十一章 处置
“慢着……”王子萱又叫住了那小丫头,沉思了片刻,叹了口气道:“罢了,都这个时辰了,还是请个好点的大夫过来罢。”
她本想请个太医来,下下贾政的面子,让他以后再不敢纵容赵姨娘,可又一想,人多口杂,这事儿若是传到别人家去,人家岂不是要说荣国府二房宠妾虐妻,不但贾政没脸,她又何曾不是要遭人口舌。
那小丫头领命去了外书房,贾政正与清客相公下棋,闻听赵姨娘病了,忙草草了了这局棋,往内院来。
他打心底里是偏疼赵姨娘的,她虽不似王氏端庄得体,也不似周姨娘温柔沉默,却另有一番娇俏动人,只是这几年仗着自己的宠爱,略有些骄纵,可她毕竟是三丫头和环哥儿的生母,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横竖不过是个奴才,能闹腾到哪儿去。
他正要跨进堂屋的门,却听见大夫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姨奶奶脉相平和,身体康健,头晕想必是动了气,稍事休息便好了,”
他脚步一顿,看了眼掀帘子的周姨娘,低声问道:“这好端端又是动了什么气?”
周姨娘低眉顺眼道:“奴婢不知。”
贾政心里叹了口气,这位周姨娘是一心只知道自保,从不随便多一句嘴的。
进了屋子,王子萱正笑着送大夫出来,说些“辛苦劳驾”等语。
那大夫见贾政进来,又是一番请安寒暄,才由林之孝家的送出去。
“不过小毛病罢了,你何必大晚上的又请大夫。”贾政就皱着眉对王子萱道。
王子萱道:“赵姨娘头晕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我便有些担心,生怕落下什么病根就不好了,这才着急请大夫来瞧瞧,幸好没事。”对于白天的事儿,她是一个字也没提。
她不提,贾政也不傻,脑子一转就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能有什么病,不过是在屋里闲得罢了。”说着抬脚进了赵姨娘住的抱厦里。
赵姨娘正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听贾政的脚步声走进,忙靠回引枕上,皱着眉头“哎呦哎呦”的直叫头晕,
贾政进来本想发作,见她如此,就缓下语气道:“怎么就不能安生几日,非要隔三差五闹一回。”
赵姨娘就依偎到贾政怀里,“那汝窑花瓶是老爷才赏给奴婢的,奴婢小心翼翼当宝贝似的摆着,谁料那小蹄子竟就失手打了。我是奴才出身,没见过什么世面,不像太太屋里,宝玉今儿个打了珍珠缸明儿个摔了玛瑙碗,太太也都不在意,我可就心疼的了不得,更何况那花瓶是老爷您送的呢。”
话里夹枪带棒的说王子萱偏疼宝玉,贾政如何不懂。这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他开始还时不时说王氏几句,可后来见王氏对宝玉不似从前那样惯着了,宝玉又渐渐的知道上进,便也不再理会。
“不过是打了个花瓶,也值得动气,打她几下撵出去也就罢了。”贾政道。
让赵姨娘动气的,当然不是小丫头打了她的汝窑花瓶,而是因贾环的那番话,可左思右想了半日才道:“还有环儿那孩子……”说着不禁叹了口气。
“环儿又怎么了?”贾政皱眉问道。
“环儿如今大了,出息了,敢数落自己姨娘了,我虽不是什么正经主子,不如太太有体面,但我好歹是他亲娘。”赵姨娘一面说,一面就落下泪来。
贾环一两岁就跟生母分开,在王氏跟前养大,探春又是打小养在贾母身边,更何况赵姨娘又是这样上不得台面,也难怪两个孩子跟她离心。但就像赵姨娘说的,她毕竟是姐弟俩的亲娘,也不能太落了她的面子。“你若做的好,他也不会数落你,横竖这事儿你俩都有不对,”贾政站起身在屋里走了两步,又道:“明儿个我让他来给你赔个不是。”
果真,第二日贾环从学里回来,给贾母、王子萱请了安,就往赵姨娘房中来,不情不愿地道:“昨儿是我冲撞了姨娘,姨娘别生气了。”
赵姨娘这才心满意足,下了炕拉住贾环的手道:“不是我说,这家里我才是对你真心的好,太太对你再好,还能好过宝玉去……”
贾环闻言立马抽回手,正色道:“你别说了,太太对我如何,家里人有眼睛的都看得到,我是吃的不如宝玉还是穿的不如宝玉。”
“唉,傻孩子,那都是虚的,等日后你就知道了,这家私说到底还不都是珠大爷和宝玉的,哪有你的份儿呀!”
“珠大哥哥和宝玉是二房正经嫡子,家私不是他们的还能是谁的,姨娘操的心也太多了,横竖我能养活自己,不饿死就行了。”
说着声调就抬高了几分,东里间内的王子萱和宝玉是听了个清清楚楚。宝玉刚要开口夸贾环两句,又听贾环道:“眼睛光盯着这些自己不该得的,有什么用!”
说罢,只听帘子响,贾环已出了抱厦。
赵姨娘见儿子第二次给自己脸子瞧,登时又羞又恼,拍着炕桌哭天抢地起来,“我真是命苦哟,在这府里熬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生了两个,可现今都翅膀硬了,攀高枝去了,不把我这个亲娘放在眼里了,连自己的儿女都这样,我活着还有什么趣儿哟,不如一头碰死算了!”
贾环才刚迈入王子萱的东里间,就听到赵姨娘这一番哭闹,顿时红了脸,就要回身去说她,却被王子萱一把拉住,“好孩子,这事不该你管,随她抱怨去罢。”
“可是……”贾环想说什么,又咬住了嘴唇,半晌哽咽着唤了声“母亲”
王子萱安抚的拍拍他的后背,又对屋里正解九连环的宝玉道:“还不带你弟弟一起玩儿。”
宝玉虽是万事不管,脑子并不笨,家里这些官司他是看的分明,只不愿理会罢了,见贾环这样可怜,不由拿出了兄长的风范,“走,我们去林妹妹院子里寻她说话去。”
“去罢,玩一会子就直接去老祖宗那儿吃晚饭。”王子萱笑着嘱咐道。
贾环答应了,吸了吸鼻子,就跟宝玉一道去了林黛玉的院子。
看着兄弟二人有说有笑的去了,王子萱不由微微眯起眼睛,贾环这孩子是真就这般光风霁月,还是……
又听抱厦里接连传出“砰砰”几声响,夹杂着赵姨娘不干不净的抱怨声儿,王子萱冷哼了一声,就吩咐宝瓶道:“她既然这几日不舒服,就在屋里好生歇歇罢,年前再不用她出来伺候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是据说上了红字,可一直看不到自己在哪的苦逼脸~这里是据说上了手机八仙,可手机太渣,打不开晋江的苦逼脸~这里是明天要开会,周末要考试的苦逼脸~好想去shi啊~修了一下,这下应该妥当了~
☆、第二十二章 要人
进了腊月,王子萱就忙了起来,王熙凤见了,就过来要帮忙,却被王子萱拦住,“身子一日比一日重了,不知道好好养着,还东奔西跑的做什么。回屋呆着去,昨儿老祖宗还说,让你平日也不用去请安了呢。”
“唉,若是大嫂子在,我不管就不管了,如今上上下下就指着您,那边珍大嫂子倒是有心来帮您,可他们那边要祭祖宗,比咱们这边更忙乱呢。大太太又帮不上您。”王熙凤道。
王子萱一边看江南甄家送来的年礼单子一边道:“这有什么,从前你和你大嫂没进门的时候,不也是我一个人忙,只是这几年老了,脑子动的慢了,这做事也常出岔子,幸好咱们家这几个管家奶奶,虽平日架子大些,到了这关键时候,还是顶用的。”
下面立着的几个管事媳妇神色各异,一旁宝瓶笑道:“太太您这是夸她们呢还是说她们呢,奴婢怎么听不懂了。”
王子萱看了几个管事媳妇一眼,“这就要她们自己个儿琢磨了,”又对林之孝家的道:“扬州那边的节礼如何安排的。”
虽说贾敏去世,但这几年因黛玉在这边,贾家和林家的关系是越走越近,平时书信往来自不必说,逢年过节的节礼也是丝毫不敢怠慢,林如海见贾府这样,自也礼尚往来,回礼也比从前更多几分,还时不时送些小礼物给黛玉姊妹。
王子萱这么做,一来是为了做足面子功夫,让贾母黛玉都挑不出错儿来,二来她也有私心,贾珠的通判一职明年任期就满了,她是更想让他留在江南的,林如海在江南一带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盐运使又是肥缺,贾珠日后少不了他照应。
林之孝家的回道:“还按照往常旧例。”
王子萱点点头,对宝瓶道:“林姑娘也有好几日没给家里写信了,你去问问她有什么要说的,写好了跟年礼一道送过去。”
王熙凤道:“在这儿太太也不让我做事,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林妹妹那边坐坐,瞧瞧她做什么呢。”
王子萱点头,让她去了。
过了腊八,家学就放了假,宝玉今日刚和贾环贾兰往街上转了一圈,见有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泥垛的风炉儿,便买了几个回来给姐妹们,他想着黛玉一人在贾府,看着家里上上下下这样热闹,心里定是十分思念父亲,少不得又顾影自怜,伤心起来,便先带了东西往林黛玉住的院子去,让她先挑。
黛玉见了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精巧别致,心里喜欢的不行,就拿了让紫鹃挂起来,跟宝玉道了谢,又不禁打趣宝玉,“你怎么不先去让你宝姐姐挑。”
宝玉被她打趣惯了,只一笑道:“宝姐姐有她哥哥呢,我去操什么心,”又道:“刚才赖嬷嬷来给老祖宗请安,带来个小丫头,怪机灵可爱的,伶牙利嘴的,针线也极好,我看你这儿也就紫鹃雪雁两个得力的,正缺一个做针线的丫头,不如我替你求了她来?”
黛玉道:“我身边的丫头都是跟二姐姐三妹妹一样的,怎么好好多出一个来,岂不让人说闲话。”
“你跟二姐姐她们本就不一样的,别的不说,你是单另住这一个大院子的,需要的人自然多些。”按例迎春、探春都是庶出,身边的配置自要比元春、黛玉、惜春低一等的,只是老祖宗疼爱孙女,不论嫡庶,才不这样分明罢了。
黛玉还是犹豫,“横竖我是客,外祖母给我我就用,不给也没有去要的道理。”
宝玉道:“这有什么,你是没见她,你要是见了她,你也就想要了她来。”
正这时,王熙凤过来,见两人对坐炕上说话,炕桌上还摆着几个精致的小玩意儿,“哟,好精致的东西,”王熙凤一边把玩一边对宝玉笑道:“光知道送你妹妹,也不给我送一个。”
宝玉笑道:“我哪儿知道凤姐姐喜欢这个,若凤姐姐喜欢自管挑就是了。”
王熙凤倒也不客气,真就挑了一个小笔筒。
黛玉笑道:“挑什么不好,怎么挑个笔筒儿,风姐姐平时又不写字儿的。”
王熙凤笑推了她一下道:“瞧你说的,我不写字,就不能留给我儿子用呀。”
三人说笑一阵,又往贾母处来,宝玉先将各样小玩意儿摆了一桌子让迎春姊妹挑,众人都稀罕的什么似的,各自挑了喜欢的。
正好王子萱忙完了过来,贾母就笑向她道:“宝玉大了,知道疼姐妹们了。”
王子萱看了眼那些小玩意儿笑道:“这也是应该的,他见到好的自是该买回来孝敬姐妹们的。”又坐下说了几句节礼的事儿。
黛玉一进屋就注意到贾母身后立着一个穿水红色中衣玫红色比甲的小丫鬟,不过□岁年纪,生得娇俏非常。
宝玉见她留意那丫头便知她喜欢,凑到贾母身边道:“老祖宗,你身边都有鸳鸯姐姐了,有了好的也该给我们一个呀。”
贾母笑着点了点他脑门儿,“我知道你看上晴雯了,就送了你罢。”
王子萱眉头一皱道:“宝玉,你一个爷们儿,过几年就要搬到外院住了,还要那么多丫鬟做什么。”晴雯这丫头可是个不省心的,掐尖要强,一心想往宝玉身边凑,她是说什么也不能把她放到宝玉身边的。
宝玉笑道:“我可不是为我求的,我有袭人麝月两个也就够了,只是林妹妹那边,看着怪冷清的,正需要个会说话的。”
王子萱一听宝玉不是自己要晴雯先还松了口气,但一想到黛玉那性子,再别被晴雯挑唆的更多了心思,于是道:“按理挑几个丫头倒也使得,只不该要老祖宗身边儿的。”
王熙凤知道王子萱是不喜欢晴雯那样生得娇俏打扮的花哨的,便笑着圆场道:“我看晴雯还是留在老祖宗身边做针线罢了,林姑娘若是还缺人使,再从下面挑几个上来就是了。”
贾母点头道:“正是,晴雯年纪也太小了,挑个年纪稍大些的给黛玉罢。”
王子萱应了,回去就问了林之孝家的,林之孝家正好有个女儿,叫红玉,今年十三了,早就想在里面找个差事,便道:“奴婢的女儿过了年就十三岁了,只是没有推荐自己女儿的道理,我还是问问牙婆,看有没有好的买一个来罢。”
“家里有那么多到了年纪的想进来服侍还进不来呢,又花那银子去买做什么,再说了举贤不避亲,你明儿个把你家的红玉叫来我瞧瞧,若好,就是她了。”林之孝夫妇都是老实人,想必她的女儿定也是个老实的。
第二日,林之孝家的果带了自己女儿过来,王子萱正忙着打发人往蒋家送年礼,一时顾不上她,林红玉也不着急,在旁静静站着。
王子萱忙完了才打量她,只见她生得俏丽,又问她几句话,见说话行事干净利落,虽不似袭人那样温柔和顺,却也都十分得体。
“打今儿你就去伺候林姑娘罢了,你比紫鹃还大两岁,行事可要稳当着些。”王子萱嘱咐道。
“奴婢知道了,定会好好照顾林姑娘。”林红玉笑答道。
王子萱点点头,“你从今儿改个名儿罢了,就叫小红。”
林红玉知道自己要去伺候林黛玉,就已想到了这一点,便应了。回家收拾了东西,就往黛玉住的院子去。
谁知黛玉今日正和宝玉怄气,流着泪跟紫鹃抱怨,“我说不用要人,他非多事,如今倒显得我不懂事似的。”
“宝二爷也是一番好意,怕您一个人在这儿冷清,姑娘就别放在心上了,二太太又是极宽厚的,定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不是还说要给您选丫头来么。”紫鹃劝道。
黛玉一想也是,宝玉对自己是一番美意,拿帕子抹着眼泪道:“他倒是好心,只是竟办了坏事儿。”
正说着,小红来了,林黛玉也就收了泪,问了几句闲话不提。
且说这边王子萱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收到贾珠夫妇从金陵来的家信,信中说李纨二月就带着女儿回京来,一来是想念家里人,二来三月是中是李守中的五十大寿,她想回来为父亲拜寿。
王子萱一想到要见到还未谋面的小孙女儿,登时大喜。
带着喜气进了正月,一面应酬来拜年的族里亲戚,一面又要忙着到各家喝春酒,因凤姐有孕不能出去,她只得跟邢夫人一道往各家做客,又要忙着跟各位太太应酬,又要提防着邢夫人一不留神说错了话儿。
一转眼又是十五,家里又是张灯结彩大摆筵席热闹了一番,十五一过,年才算过完了,王子萱这也才安生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早点更,更完了要出门,还不知道什么时辰回来~么么哒~
☆、第二十三章 庆生
过了年,黛玉便已出了孝,做春衣的时候,王子萱就着意给她多做了几件颜色鲜亮的,眼看着二月十二又是她的生日,王子萱便跟老祖宗商量,“眼看着又到了外甥女儿的生日,老祖宗您看今年怎么过?”
贾母这才想起来,“按理是该好好热闹一番,可玉儿又是个爱清静的。摆戏吃酒倒也没趣儿。”
王子萱忽想起前世凤姐生日,大家凑份子,倒是热闹的紧,便笑道:“依我看,倒不如学那小户人家,大家凑份子给林姑娘过生日,岂不又热闹又有新意?”
贾母闻言十分欢喜,笑道:“这主意好,我出二十两。”她想了想又道:“也别请戏班子了,孩子们也不爱看,倒不如只摆上一桌席,不要那些大鱼大肉腻腻歪歪的,让厨房捡些个人喜欢的菜做了,精致一点。咱们再各自送了礼也就罢了。”
王子萱点头,又笑道:“我们不比老祖宗,就出十六两罢。”又看向身边的邢夫人。
邢夫人平素是把手里的银子捏的死紧,林黛玉与她又没什么利益关系,她连十两都不乐意出,但见王氏出得慷慨,也只得跟着道:“好,那就十六两罢。”
正好薛姨妈跟宝钗母女也在,因她想着以后是要跟贾府做亲家的,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