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乡下丫头要自强-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徐欢拿起这些编条看了看,质地跟白色的一样,都是比较硬的,用来装苹果应该没问题,就决定将这些编条也给买下了,她随口问了下价格。

    那老头答了一句:“一毛钱五斤,你全要的话。价格还可以再低些。”他想着反正自己收集这些编条也没什么成本,再加上这些东西也挺占地方,一直也没人要,不如早些处理的好。

    听了这话,徐欢心里直呼价钱便宜,这可比昨天在塑料制品公司看到的那些编条便宜太多啦!她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又跟废品站的老头继续磨着嘴皮子,又把价格又压低了五厘,等谈好了价钱,徐欢又给了那老头一些定金,说好了明天来取货。

    大宝陪在徐欢身边,一直就没怎么说话,直到出了废品站的院子,他才邀功似的跟徐欢说:“俺说的都没错吧,那买弹珠的事儿还算数不?”

    徐欢心情好,看着大宝也觉得格外顺眼起来,笑着从兜里掏出了些零钱给他说:“拿去吧!”

    大宝接过这些钱心里别提多高兴啦,兴奋的说:“你还要这些编条不?回头俺再去其它废品站给你找找!”

    徐欢想了想说:“要啊,你要再发现这些东西,就告诉我,还给你发奖励!”

    大宝忙答应了,喜滋滋的想着明天去别的地方再找找那些编条。

    第二天一早,徐欢就央着自己的爹帮她把收购站的编条都拉了回来,为了不耽误时间,她一边请村长帮着在喇叭喊着,帮她找做编篮子的帮手,一边请李家老三过来看这些编条。

    李老三看了之后说:“那些红色的编条可以掺在白色编条里一起用,编出来看着更好看些!”他说着自己就动手编了起来,过了十几分钟,一个精致的篮子就在他手中出现了。

    徐欢看了看,篮子整体是白色的,不过篮子上缘和底座处各加了一条红色的编条,看上去比纯白色的更好看些,徐欢不仅佩服起李老三来,果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啊!

    因为村长的卖力吆喝,日上三杆的时候,徐欢家里终于来了人,敲门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婶,住的地方离徐欢家也不远,她听见村口喇叭的声音,就想着徐欢她们家现在日子过得红火,既然是需要人帮忙,肯定不会少给工钱,就决定来徐欢家里看看。

    等进了院子,发现他家只有两个孩子在家,而村里的李家老三正在那儿编着东西,就疑惑的问大妮儿:“丫头,你爹娘呢?”

    徐欢正在屋里倒茶,听见给这位大婶问话,就端了茶杯走了过来说道:“我爹娘都去市里了,大婶想来帮忙编篮子吗?”

    “是啊!”那位大婶回答道:“这编筐的手艺俺倒是会,家里用的竹筐都是俺自己编的!”她虽然觉得跟个孩子说这事儿有些别扭,可既然徐欢问起来了,她也不能不说。

    徐欢听说这位大婶有编筐的基础就点了点头,拿起李老三编的样品篮子给她看:“我家现在需要的就是这种篮子,大婶要是能编成的话,那就按编好的篮子数算工钱,材料由我家提供,大婶看咋样?”

    那位大婶一听这话,也认真拿起篮子观察了起来,瞅了一会儿她觉得这也不难,就说:“俺先编个试试吧!”

    徐欢点头应着,正要去一旁拿材料,忽听见又有人敲门,忙迎了出去,打开门一看竟是村长的媳妇李翠莲,徐欢笑着喊了一声“婶子!”,请她进了院子

    翠莲笑咪咪的应着,一边走一边说:“还是小丫头嘴甜懂事,俺家那臭小子一放假就知道往外疯跑,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李翠莲是受了男人的托付专门来徐欢家看看的,眼见这院子里只有两个小丫头在招呼人,心里暗叹自己还真是来对了!

    正在编篮子的李老三和那位大婶见了村长媳妇都打起了招呼,李翠莲也热情的跟他们说着话,提起编筐子她自嘲道:“俺是个手笨的人,这保旺叫俺来就是让跟大家学学,这真要学会了,那以后俺家的筐子都不去集上买了!”

    正说着话,外面又响起了敲门声,徐欢赶忙开门,这次来了三个小媳妇,都是才嫁进徐家村不久的,因为面皮薄,就几个人搭伙一块儿来了。

    李翠莲见了,忙招呼着她们,又让徐欢把刚才跟那位大婶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几个小媳妇也是各自拿材料试着编了起来。

    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来了十几个人,有年长的老头老太太,还是大姑娘小媳妇,都在院子里忙活了起来。

    因为凳子不够坐,大妮儿又跑去邻居家借了些长条凳来。村长徐保旺在喇叭上吆喝了一上午,临近中午的时候也来到了徐欢家里,见村里的人已经来了十几个,便放下心来。

    翠莲见男人也来了,就笑着站起来对他说:“俺这手还真是笨,学了半天也没学会,俺还是赶紧回家做饭去,省的咱家那野小子回来喊着饿!”

    又对徐欢两姐妹说:“中午你俩就不用开伙了,一会儿等人散了就跟你叔来家里吃饭!你婶子编筐虽然不行,不过这做饭的手艺可不比你娘差!”

    徐欢听了忙拒绝,可村长两口子都异口同声的要让她俩到自己家吃饭,徐欢扭不过他们,只得同意了。

    这一上午的时间收获还真不小,因为有李老三在一旁指导,来的这十几个村民都学会了编篮子,不过编篮子的速度有快有慢。

    为了提高村里人编篮子的积极性,徐欢特意跟李老三打听好了村里人在集市卖筐子的价钱,知道像他们做的这种大小的篮子,一般一毛钱能买两个。

    徐欢把价钱提高了一倍,并且跟村里人说好每交够五十个篮子就多给五个篮子的钱,这也是为了能早日做好这批篮子,赶在春节时上市。

    那十几个村民听了徐欢的话,在李老三那里学会做篮子之后,都拿了材料回家赶工去了。

    中午,徐欢两姐妹在村长家吃过了饭,也没敢多停,急匆匆的又赶回了家,徐保旺担心只这两个孩子在家镇不住事儿,也跟着去了徐欢家里。

    三个人刚到家不久,村里又有人来了,这次来的人都是在上午来的那十几个人家里打探了情况,特意跑过来的。

    因为李老三还没有来,徐欢将剩下的样品先拿了出来给这几个人看,又把上午的话给这几个人重复了一遍。

    几个人听了徐欢的话,觉得跟自己打听来的消息差不多,再者有村长在一旁坐镇,他们也放心,有那心急的人就忍不住先拿了材料照着样品试着做了起来。

 第七十九章爹爹的钱

    过了一会儿,李家老三也赶了过来,在一旁指导着这几个人,因为都有编筐基础,这几个人没多大会儿功夫也都学会了,从徐欢那里拿了材料就准备回家照做去。

    整个下午徐欢家里就没断过人,不断有人赶过来学着编篮子,徐欢和大妮儿两个小丫头忙个不停,徐保旺也在一旁帮村民解释着收购篮子的事项。

    为了保证篮子的质量,徐欢已经请了李老三帮忙验收村民们交上来的篮子,还提前给他发了工钱。

    到了下午,已经有村民把做好的篮子交了过来,为了提高做事效率,徐欢请姐姐专门负责核对村民交上来的篮子数量,只要质量过关,就将钱发下去。

    大妮儿接过来妹妹手里的钱,自得的问:“你真要把钱都放俺这儿,那俺现在可就是小管家了,回头你要用钱的话,还得找俺要呢!”

    “那是自然!”徐欢急忙回答:“咱俩现在就当是在开公司,你现在就是咱们公司的会计,权利可大着呢!”

    大妮儿一听这话,心里也高兴起来,这开公司是干什么的她不太清楚,可当会计她可是见过的,村里大队部不就有个会计吗?连村长用钱的时候都要找他要,神气着呢!大妮儿这么想着,做事就更认真了。

    天快黑的时候,徐保兴和李悦娥两口子从城里赶了回来,还没进门就发现自家院子里人头攒动,夫妻两个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进了院子。

    等进了院子才发现村民们都围在自家的两个丫头旁边,有拿编篮子的材料的,还有领钱的,好不热闹。而徐欢和大妮儿也都一丝不苟的做着事情,一旁还有村长徐保旺和李家老三在那儿招呼着。

    夫妻俩进自家院子站了好大一会儿,竟没人发现他们,徐保兴不由得苦笑,这俩孩子搞出来的场面比大人们整得还大!

    悦娥先去了厨房准备做饭,而徐保兴则去了村长那里跟他打招呼,村长徐保旺见了他忙说道:“保兴哥!你可回来了,今儿你家人多,一会儿可能还有人过来,你先帮着看这俩孩子。俺得到屋里喝口水去!”

    他今天上午在大喇叭上吆喝半天。下午又跟这些村民不住的说着话。虽然翠莲中午给他烧了壶开水过来,可他还一直没顾上喝呢。

    徐保兴答应着,一旁的村民看到徐保兴回来了也纷纷给他打招呼。还不停的夸他会教育孩子,两个孩子都这么能干,徐保兴嘴上谦虚着,可看自家这俩丫头做事都有模有样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悦娥做好了饭,请村长和李家老三一块儿进屋吃,不过两个人都还在忙,一时也顾不上吃饭,她又喊了在院子里排队的村民请吃饭,但村里人也都急着要赶回家去。纷纷拒绝了。

    徐欢和大妮儿又忙活了一个小时,直到天完全黑了,院子里的人也越来越少,等最后一个村民领完了工钱走出院子,两个人不由都松了口气。

    大妮儿活动了下身子说道:“总算忙完了,我肚子都饿瘪了!”

    悦娥听了忙心疼的招呼两个孩子赶快吃饭,又请了村长和李老三一块儿吃饭,因为天也不早了,他俩也没拒绝,就在徐保兴家吃了晚饭。

    等吃过了饭,几个人又在客厅说了会儿话,商讨了下明天各自要做的事儿,徐保旺因为还有其它事情要做,就打算明天让他媳妇也来一块儿帮忙。

    悦娥见这俩丫头这么忙,也打算将城里的化妆品店提前关门,在家帮这两个孩子,不过却遭到了徐欢的拒绝,她跟娘说:“现在店里的生意这么好,正是年前最忙的时候,怎么能说关门就关门?这样会损失掉不少老客户的!”

    徐保旺在一旁听了也劝道:“二妮说得对,嫂子还是在城里招呼自家的生意吧,村里的事有俺们俩口子看着呢,这次的事儿也是给村民们增加收入,俺这做村长的义不容辞啊!”

    在徐欢和村长的坚持下,徐保兴两口子都各自忙自己的生意了。

    第二天一早,悦娥特意将早饭和午饭都一起做好了,嘱咐姐妹俩中午把饭菜热一下,这才跟男人一起去了城里。而徐欢和大妮儿两个丫头昨晚睡觉前,又把白天做的事都滤了一遍,哪里做得不周到的话,徐欢就先写到纸上,提醒自己以后多注意。

    吃过了早饭,姐妹俩正在一起整理做篮子的材料,村长媳妇李翠莲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个装开水的保暖瓶,笑着对姐妹俩说:“白天来的人多,我看你们家的保暖瓶也不够用,干脆把俺家的也给带来了,一会儿村民们来学编篮子,也好给他们倒杯茶解渴!”

    徐欢听了这话,也忙着去厨房找茶杯,昨天她跟大妮儿光顾着跟人说话了,连杯茶都没让村民们喝一口,真是太没礼貌了,幸好今天李翠莲提醒了她。

    没多大会儿李老三也来了,见了徐欢就跟她说着:“咱们这些编条,那白色的还能再做不少篮子,不过红色的编条可不太够啊!”

    徐欢昨晚上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就问李老三:“那大概还能做多少?”

    李老三想了一会儿说:“应该能做一千个左右!”

    “那就先用着吧!实在不够的话咱们就在篮子外面上些颜色!”徐欢皱着眉头说。

    李老三正点头应着,院子里又来了几个村民,徐欢急忙去招待他们,因为家里来人多,早上徐欢干脆把大门打开了,也省的村民还要敲门进院子。

    因为有昨天的那些村民做宣传,上午又来了一些新人过来,还有村民问徐欢:“俺娘家亲戚也想接着编篮子的活,行吗?”

    徐欢想了想说:“只要有编篮子的手艺,外村的人也行,不过如果要带材料回家做的话,就要压些材料费!”

    虽然这些编条不值什么钱,可要收集起来也不容易,眼下材料紧张,徐欢也不想浪费。

    村长媳妇李翠莲今天不停的给大家端茶倒水,十分热情,村里人见村长家的也在这里,心里就更放心了,又听徐欢说外村的人也能接这活计,都在暗自想着回去跟家里亲戚说说,让他们也跟着赚些零用钱。

    如此过了一个星期,前来领材料制作篮子的人越来越多,徐欢一方面为缺少材料的事操心,另一方面也为工钱的发愁,她上次从李悦欣那里拿来的钱大部分都用来收购苹果和编条了,现在剩的现金也不多,徐欢无奈,决定先跟自己爹借些钱。

    徐保兴看闺女扭捏的来找自己借钱,不由觉得好笑,这一家人还用得着把钱分得这么细吗?

    一开始两人打赌时,徐保兴就决定了帮孩子出钱,可这丫头倔的很,非要用自己的钱,这会儿看徐欢那窘迫样,徐保兴知道自己闺女真是走投无路了,不然也不会来找自己借钱。

    虽然钱是要给的,不过徐保兴还是决定先给这丫头敲个警钟,就板着脸跟徐欢说:“借钱可以!不过你也得想好了这钱该怎么用,如今咱家弄的动静这么大,这村里老老少少可都给惊动了,要是这次把这事儿给搞砸了,丢得可不是你一个人的脸,咱们全家可都要被村里人嗤笑的!”

    徐欢一听爹这话,知道爹这是不相信自己,心里也憋着一口气说:“爹说的我都记着了,现在离春节还有半个月,这钱我打个欠条,顶多两个月,我双倍还回来!”

    徐保兴听闺女话说的这么硬,也不多什么了,让孩子她娘把钱递给徐欢,说:“行!那爹就等着!”

    钱凑够了,可编篮子要用的材料还差一些,徐欢心里正着急,大宝跑来跟她说:“俺又在镇上的废品收购站发现你要的那些编条了,比你外婆村里的还要多,你要不要?”

    徐欢一听这话兴奋的都要跳起来了,想到镇上离的远,她就带着大宝去找村长帮忙解决运输编条的问题。

    徐保旺听了徐欢的话,就喊来自己的表哥侯进生,开着拖拉机带着俩孩子到镇上去了。

    因为是第二次收购,徐欢也大概知道这些东西现在要的人也不多,到了收购站就跟老板狠狠的砍价钱,一旁的侯进生也帮着徐欢往下压价,而收购站的老板也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店,就没敢要太高的价,因而这批材料的价钱竟比上次还要便宜。

    徐欢心里暗自窃喜,不过面上倒不怎么显,她故作镇定的付了钱,又请废品站的老板帮忙把这些东西都弄到车上,三个人上了车都急着往徐家村赶。

    路上,徐欢兑现自己的诺言,要给大宝发零花钱,不过大宝却摆了摆手说:“还是先放你那儿吧,等俺想好需要什么的时候再来找你要!”

    上次徐欢给他的零用钱,他除了买几十个玻璃珠外,其余的都放进自己口袋里,想着先攒起来,等以后需要的时候再用。可没两天他奶帮他洗衣服的时候发现了兜里的钱,不顾大宝的反对都给没收了。

    这会儿见徐欢又要给他零用钱,他就长了个心眼,想着反正徐欢也不缺钱,应该不会把自己的钱给贪墨了,不如就先放她那里好了。

 第八十章大宝

    等到了村里,侯进生将车直接开到了徐欢家门口,又帮着把东西都给搬进屋里,李老三见了这些编条,欣喜的说:“这下好了!不但有白色的编条,红色和蓝色的编条也有不少,应该够用一阵子了!”

    徐欢也很高兴,这编织材料和钱都到位了,现在就等着村民们尽快把这批篮子做好了,等着春节上市销售!她进了屋子又去找大妮儿,问自己姐姐现在已经收购了多少篮子。

    大妮儿翻了翻自己的账本跟她说:“已经收了将近四百个篮子了!”

    听了这话,徐欢在心里默默算着,现在离春节还有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照这速度恐怕到时候篮子的数量还不够啊,这虽然让人焦急,可徐欢也知道手工制品确实浪费时间,若是赶工太急的话说不定会影响质量,只能再多动员些人来编篮子了。

    姐妹俩刚说了一会儿话,外面又来了人交货,村长媳妇在院子外面招呼着,将人领进屋里喊着大妮儿给算账,又对刚回来不久的徐欢说:“俺刚烧的开水,你跑了一路也去客厅喝杯水解解渴吧!”

    翠莲这么一说,徐欢也发觉自己嗓子干的厉害,忙谢过了她跑去了客厅,到了客厅见大宝正捧着个搪瓷缸子猛往肚里灌水,忍不住提醒他:“又没人跟你抢,你喝那么快干嘛?”

    大宝本来旁若无人的灌得正猛,被徐欢这么一打岔竟然呛着了。憋红了脸使劲的咳嗽,弄得徐欢怪不好意思的,忙拿了毛巾给他擦衣服前面的水。

    等过了这个劲,大宝自己夺过了毛巾往脸上胡乱擦了一把。跟徐欢说:“俺走啦,要不小姑又要骂人啦!”

    他虽然人小却有着一股子蛮劲,刚刚一直帮着侯进生往屋里搬材料,直出了一身汗,这会儿歇了一阵又喝饱了水,身上的力气就回来了,跟徐欢打完了招呼撒腿就往老院跑。

    等进了徐家老院,正好被坐在屋门口的慧兰见到,张口训斥着他:“你这臭小子又死到哪去了?见天不着家,不知道你奶奶在家等着你呢?真是跟你娘一个得性。就知道在外面野跑!”

    大宝听了这话刚想发火。他奶奶又在一旁喊他:“是大宝回来了啊。快进屋吃饭吧,奶给你留着鸡蛋呢!”听了这话,大宝瞪了徐慧兰一眼。跑进屋里吃饭了。

    慧兰听见娘喊吃饭,也挺着肚子进了客厅,徐父今天去镇上开会还没回来,饭桌上只有徐母和四个孩子,大宝这会儿吃的正欢,二宝、三宝和四宝却在互相打闹,徐母在一旁劝着几个孙子:“都别抢了,一人一个鸡蛋,谁也少不了!”

    慧兰嫌恶的看着这几个孩子,跟娘抱怨着:“娘。你也太宠着他们了,一天到晚就没让人清静过,天天在一块儿打闹!”

    徐母不在意的说:“都是男孩子,哪有不调皮的,你几个哥哥小时候也这样!”

    “他们哪能跟哥哥们相比?一个个都疯得没边!依俺看,娘还得好好管管这几个孩子,人家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俺三嫂那样的,能生出什么好货来!”

    慧兰知道娘偏疼自己孙子,可想起三嫂那人她心里就憋一肚子火,忍不住跟娘说着这些话。

    大宝刚将碗里的饭吃完,听见小姑又说自己娘亲的坏话,心里很是恼火,可他一个小孩子也说不过大人,只能憋着火训斥几个兄弟:“谁在捣乱给俺滚出去!”

    大宝这一发火,二宝、三宝和四宝都老实了,他这老大的威信可是打架打出来的,不服不行啊。

    徐母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觉得大宝这孩子真跟自己的大儿子一样,像个当大哥的样子,就跟自己闺女说:“你大哥小时候啊,也跟大宝一样喜欢教育你二哥和三哥!”

    徐母回忆似的又说:“俺记得有一回,你三哥把人家孩子的脸给打伤了,人家大人找上门来,正赶上你爹不在家,那家人欺负咱家成分不好,死活要俺给他家赔礼道歉,俺那时也不服!可你大哥把硬是把你三哥从屋里揪出来,专往脸上的打,给俺心疼的啊,那家人见你三哥也挨了打,觉得没意思,就不再找咱家麻烦了!”

    说到这儿徐母又想起了什么,感叹道:“可惜你大哥家没有儿子,要不然跟大宝他们几个在一块儿耍,多热闹!”

    又看了看了自家闺女的肚子,问道:“上次娘陪你去庙里求的那个生子符,你还带在身上吧?”

    “放心吧娘!俺每天都贴身带着呢!”慧兰回答道,她文化程度也不算低,要说也不该相信这些迷信,可因为连着生了两个丫头,这次怀孕她自己心里也没谱,到底听了她娘的话,花钱到庙里求了个生子符。

    “唉,也不知道你是招了什么邪了?怎么连着生了俩丫头!”想起闺女这事她就跟着糟心,抱怨道:“你咋就不能跟娘学学,别说三个,就是能生一个男娃,那在钱家也就站住脚跟了!”

    “娘,你咋又说这个,你以为你闺女就不想生个带把的,可这事儿俺自己又控制不了!”提起这事儿慧兰也跟着闹心,她可不想跟大嫂一样,身边只有俩丫头傍身,将来闺女嫁出去了,还不是没人养老吗?

    提起大嫂家的那俩丫头,慧兰又想起这两天从邻居那里听到的新鲜事儿,就问自己娘:“娘,你听说了吗?大哥家最近可热闹了,说是收购篮子,那价格比集上卖的贵一倍!真不知道大哥是想要干什么?娘就没去打听打听?”

    她现在正在躲计划生育,不方便在村里来回走动,只能跟对门的邻居唠唠嗑,要不然她还真想去大哥家里看看。

    徐母听了这话也不太在意,随口说道:“兴许是装鸡蛋用的吧,男人们的事儿咱们还是少参与吧!”自从张美丽到城里开店,徐母就一直在家里看着几个孩子,也不大出门,现在家里又添了个孕妇,徐母更是忙碌,轻易不肯往村里走,对老大家里的事儿也没怎么关注。

    “话可不能这么说!”慧兰一听娘对这事儿不在意,急忙说道:“俺可听邻居李婶说了,大哥家里现在主事的就只有两个小丫头,大哥跟嫂子两人现在见天还是往城里跑呢,只留了两个小丫头在家里收购篮子,娘想想,这俩孩子都还小呢,能知道个啥,要是没大人帮忙给看着,说不定就被村里人给骗了呢!”

    徐母听了这话,有些不相信的说:“你净瞎说呢,你大哥就是再不会办事,也不至于让两个黄毛丫头管着家里的事啊!”

    “娘要是不信!就去问问大宝,那混小子见天往大哥家里跑,对这事儿肯定清楚!”慧兰不忿的说。

    徐母听了这话就把在院子里玩的大宝叫过来问:“大宝啊,白天你在你大伯家玩,都看到什么了?”

    大宝刚才在院子里就听见小姑在那儿高声说着大妮和徐欢的坏话,这会儿见奶奶问他,就长了个心眼说:“俺去苹果园子掏鸟窝了,没去大伯家!”

    徐母听了这话又训他:“咋又去上树了,小心再摔下来!”

    正说着话,院子外面想起了徐父的喊门声,徐母忙去开院门,等开了门却发现老伴跟大儿子一块儿回来了。

    徐父笑呵呵的说:“在镇上开完会正遇上保兴从城里回来,就搭了车顺风车回来了。”

    徐保兴将车后斗上的自行车给卸了下来,放到院子里面,进屋陪爹说着话,悦娥本也是跟他们一块儿回来的,因为惦记着给俩孩子做饭,就没跟男人来老院儿。

    父子俩在屋里刚说了会儿话,徐母进来问起了老大家收购篮子的事:“俺听慧兰说你家这几天正在村里收篮子!”

    徐保兴答了一句:“是有这回事!”

    徐母听了觉得闺女说那事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就又问:“那你们俩大人都在城里招呼生意,这家里头谁主事呢?”

    徐保兴知道他娘对自家的俩孩子有偏见,就停顿了一下说:“这收篮子主要是为了卖村里的苹果,由村长牵头,咱家也就提供个地方……”

    徐母一听老大家又跟村长扯上了关系,这心里头更急了,训斥大儿子道:“你咋又跟村长扯一块儿去啦?上次的事你还没吸取教训啊,俺那村长就不是个好东西,拿着咱家的钱给自己落好名声,呸!”

    徐父刚刚一直没吭声,这会见老伴儿又开始骂村长,忙劝道:“你少说两句吧!孩子们都这么大了,做事有自己的分寸,说话别那么难听!”

    徐母刚要再说话,徐保兴却先开了口:“娘,这事儿您就别管了,家里还有事儿,俺先回去了!”

    徐保兴说完这话,又跟他爹也打了招呼就出去了,他知道娘对村长又成见,自己说的越多越容易引起娘的反感,干脆躲了出去。

    徐母见大儿子走了,气的指跺脚,跟老伴儿抱怨着:“真是越大越不听说教了!”

    徐父也懒得跟她拌嘴,喝了两口茶又拿起自制的卷烟慢慢抽了起来。

 第八十一章开卖

    徐欢最近忙的不可开交,除了要管理收购篮子这一摊子事儿,还在筹划着苹果的销售问题,原本她计划在村里招些人手到城里的各个路段摆摊卖,可去了趟城里跟李悦欣商量了以后,却遭到了四姨的反对。

    “咱店里的姑娘们到了春节还要放假呢,更别提村里的人呢,过年的时候村里人既要走亲戚还要招待客人,家家户户都忙的要命,哪有时间去帮你卖苹果啊!”李悦欣在敲打着徐欢。

    听了这话徐欢也犯了愁,这时候的人对过年还是很看重的,而当地的农村人对此尤其重视,她想要招人的话确实有些难度,于是她又跟四姨商量:“要不咱找城里人试试?”

    “除非是特别缺钱的,一般人谁愿意大过年的去干活!”李悦欣在一旁说道:“不过也有人例外,那些专门卖年礼的人春节是不会休息的,他们就指着这时节挣钱呢!”

    听了这话徐欢眼睛又亮了,说道:“那咱就把苹果都批发给卖年货的,咱就赚个差价!”

    李悦欣想了想说:“好是好,可那些卖家都习惯了进那些点心匣子来卖,咱这东西恐怕没人肯要啊!”

    李悦欣说的那些点心匣子,也是当地过年时必送的年礼,匣子里面放的是几样点心,一般都些槽子糕、桃酥、江米条之类的东西。

    当地人送年礼也是有讲究的,以一般人家来说。娘家的礼是最厚的,除了这两盒点心匣子,还有掂上一块儿带肋骨的猪肉,俗称“离娘肉”。早些年日子困难,这“离娘肉”很多农户都送不起,不得不用其它礼品代替,如今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这块“离娘肉”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除了娘家的亲戚送礼比较重,其他的亲戚送礼就不那么讲究了,一般也就是掂两盒点心匣子,因为是用纸盒包装的,很容易弄开,那些有孩子的人家。常常是买的礼盒还没送出去。就被孩子偷偷用手把纸盒抠开。吃掉了大半点心,大妮儿以前就没少干这事,直被她奶骂她贪吃嘴。

    徐欢听了李悦欣说的话。也沉默了。现在的人还都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除非她的这些苹果篮子在城里销售得不错,否则很难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