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傅沅的后宅生活-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嬷嬷在一旁伺候着,听着陈老夫人的话,便将托盘中大红色绣鸳鸯的红盖头给傅沅盖上。
    傅沅的视线被这红盖头挡住,眼前一片红,什么东西都看不到,只能扶着全福嬷嬷和丫鬟的手站起身来,踏过门槛,缓步朝外头走去。
    她的心扑通扑通跳着,听着耳边传来的议论和恭喜声,心情是愈发紧张起来。
    不知走了多少步,傅沅才觉着气氛陡然一变,耳边传来低低地说话声:“这太子殿下可真英俊。”
    “一身大红的喜服,穿着可真真是透着贵气。”
    “还是这傅四姑娘有福气,这往后啊就是宫中的贵人了。”
    听着耳边传来的这些话,感觉到空气中的氛围有几分不同,一阵清风吹过,一股熟悉的味道传入鼻中,傅沅的手心不由得渗出一些汗来。
    一只手伸到她面前,隔着红色的盖头傅沅见着他修长白皙的手指,轻轻吸了一口气,便抬起手来放到他手中。
    他稳稳地将她的手握在手心,然后,在他的引领下,她缓步到了厅堂。
    老太太坐在主位上,父亲傅呈远也坐在太师椅上。
    傅沅看着地上放着的蒲团,缓步上前,屈膝下跪。
    “女儿拜别祖母、父亲。”
    到了这个时候,傅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舍和酸涩来,眼泪控制不住落了下来。
    一番叮嘱哭诉后,傅沅被人扶了起来。
    “沅儿,我背你出门。”听着声音,傅沅知道是自家哥哥傅询。
    她点了点头,隔着大红的盖头见着蹲在身前的兄长,缓步上前,爬在了他的背上。
    他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快到了门口时,耳边传来傅询低声的一句话:“妹妹,若是受了委屈就写信回来,我帮你揍他。”
    这短短一句话,叫傅沅不由得红了鼻子,却是强挤出一丝笑来,哽咽着声音说了声:“好。”
    被人背着出了宣宁候府的大门,扶上轿子时,耳边突然传来了一声熟悉的说话声:“不哭了,以后想见你父亲和兄长,我陪你一块儿回来。”
    傅沅微微诧异一下,下意识抬起头来看他,隔着大红的盖头,她似乎能看到他眸子里的认真和宠爱。
    她微微一笑,用他能听到的声音说了声:“好。”
    迎亲队伍热热闹闹地从宣宁候府所在的朱紫巷出来,到了朱雀大街,一路朝皇宫的方向行去。
    东宫张灯结彩,大红的喜字四处贴着,连空气中都带了几分说不出来的热闹。
    下轿、跨火盆、见礼。
    繁复而冗长的礼节此时却变得格外的庄重,傅沅穿着厚重的嫁衣,顶着重重的风冠,像个木头人一样在严嬷嬷的指点下,跪了又跪,拜了又拜。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直到被人扶着进了一间屋子,坐在一张铺着大红绣龙凤双喜百子图案褥子的床上,傅沅依旧觉着有些恍惚。
    这就算嫁人了?上辈子她没有嫁过人,到了这个朝代成了这傅四姑娘,她更敢去想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彼此同住一个屋檐下,还要装作贤良恭顺。
    嫁给宋淮砚,他说他们之间不会再有别人,这样一门亲事,应该是最好了。
    傅沅思绪乱飞,不知过了多久,听得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门吱呀一声就被推开了。
    隔着大红的盖头,她见着他朝自己走了过来,心扑通扑通跳的愈发快了起来。
    严嬷嬷面带喜色说了几句吉祥话,而后示意宫女将放着喜秤的托盘呈到殿下跟前。
    “太子殿下,可以挑起红盖头了。”
    大红的盖头被轻轻挑起,傅沅从一片红色中解脱出来,抬头看着他。
    他穿着一身正红色镶着玄金宽边绣龙纹喜袍,拿金冠束发,目光灼灼一瞬不瞬地看着她。
    对上他惊艳中带了几分笑意的眸子,傅沅不禁红了脸,错开了他的视线。
    宫女奉上合衾酒,递到二人手中。
    宋淮砚举着酒杯的胳膊穿过她的手臂,含笑看了她一眼,二人同时将酒饮尽。
    宫人们跪地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鱼贯退下。
    屋子里只留下了宋淮砚和傅沅两个人,大红的龙凤双喜烛燃烧着,满目的红色中透着所不出的贵气。
    傅沅心中紧张,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饿不饿,先吃些东西垫垫吧。”
    宋淮砚笑着将人拉了起来,走到铺着红色绣花绒布的桌前坐了下来。
    桌上放着花生桂圆莲子还有好些点心,傅沅早起就没吃多少东西,折腾了一日因着紧张倒不觉着饿,可这会儿某人一提醒,就觉着饿了起来。
    吃了一把花生两块点心后,才觉着没那么饿了。
    “既然不饿了那就安置吧,*一刻值千金,孤可不想耽误了时辰,沅儿定也是这样想。”
    傅沅还未来得及说话,身子一轻就被某人拦腰抱起,朝床榻前走去。
    蓉帐里添金碧,翡翠衾中续暖和,重奏鸾弦欣易云,双星今又渡银河。

☆、第129章 见礼

昨晚折腾了许久,傅沅不知道自己到后来是怎么睡着的,总之当她醒过来的时候,全身上下像是被车碾过一样,酸疼的厉害。
    看着某人神清气爽的模样,傅沅心里不免腹诽了一声。
    “沅儿可是要孤帮你更衣?”不等傅沅开口,宋淮砚就笑着上前,作势要掀开她盖在身上的大红色的锦被。
    傅沅被他的动作下了一跳,昨晚的一幕幕又浮现在脑海中,只一瞬间连脖子都红了起来,一手按住身上的被子,又羞又恼看了过去,却不知落在某人的眼中,这双漂亮的眸子里满是娇羞和嗔怒,叫人由不得深陷进去。
    这时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傅沅脸色一松,对着宋淮砚道:“等会儿还要去给皇上和太后娘娘请安,殿下还是叫万嬷嬷服侍妾身更衣吧。”
    在宋怀砚的眼中,傅沅一直都是小孩子心性,使起性子来连他都招架不住。如今听着她说出这番话来,显然是被府里长辈教导着如何当个太子妃,这话落入耳中叫他忍不住想要笑出声来。
    这般想着,宋淮砚没有忍着,当即就笑出声来。
    傅沅听着这笑声,哪里不知道他是在笑什么,又是尴尬又是害羞,脸愈发红了起来,嘴里却是不饶道:“好端端的殿下笑什么?”说完,就扭过头去不理他了。
    哪想她才刚转过身子,某人就上前在床沿上坐了下来,伸手将她揽在了怀中。
    “我错了,认罚好不好?”
    不等傅沅开口,耳边又传来他的说话声:“我知道咱们才刚一块儿生活,很多事情都不习惯。不过咱们慢慢来,你就全当和之前一样。在外头便也罢了,私底下不必自称妾身,我也不以“孤”自称。咱们两人好好的,怎么自在怎么来,好不好?”
    傅沅没有想到宋淮砚竟然说出这些话来,少不得有些感动,将头埋在他的胸膛,半天点了点头,带了几分娇纵道:“好,你要说话算话,日后不许说我没规矩,不然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听着她的话,宋淮砚唇角微微扬起,伸出手来揉了揉她的头发:“好了,我叫万嬷嬷她们进来,等会儿去给皇上和太后请安。”
    宋淮砚说完,扬声道:“来人。”
    声音传到外头,早就候在门外的万嬷嬷、怀青等人和几个宫女鱼贯而入,手里捧着铜盆、皂角等梳洗之物。
    “老奴给殿下、娘娘请安。”万嬷嬷缓步上前,福了福身子恭敬地请安道。
    傅沅见着万嬷嬷,脸上有些不好意思,不等她开口,宋淮砚就吩咐道:“嬷嬷起来吧,太子妃年纪小,日后衣食起居还要嬷嬷多加照看。”
    万嬷嬷听了这话后,心里头很是震惊,面上却是不显半分,只恭敬地应了声是。
    宋淮砚去了暖阁由随身的内侍们服侍着梳洗更衣,这边万嬷嬷看着自家娘娘身上青青紫紫的痕迹,又是高兴又是担心。
    看来,太子殿下真是喜欢极了娘娘,只是,娘娘才刚及笄,哪里能经得起这么折腾。
    往后呀,她可得劝着娘娘不能叫殿下这般胡闹。
    傅沅哪里察觉不到万嬷嬷落在她身上的目光,脸愈发红得厉害了,直到沐浴梳洗后,换了身大红色并蒂莲文褙子,身上清清爽爽的,心里的那点儿害羞才消散下去。
    “娘娘今个儿要去给太后请安,不如就戴这支赤金海棠花簪子吧?”万嬷嬷扶着傅沅在梳妆台前坐下,打开首饰盒,从中挑出了几支簪子来。
    傅沅记着这赤金海棠花簪子是太后赏的,便点了点头,又挑了一对紫水晶长耳坠。
    “这耳坠晶莹剔透,又不压性子,最好不过了。”万嬷嬷伺候着傅沅戴上坠子,笑着道。
    她虽然没有在宫里头待过,却也知道宫里头上了年纪的贵人们最是喜欢跟前儿的人打扮的有朝气些,瞧着心里头也高兴。
    怀青上前给她敷了脂粉,又伺候着傅沅换了双金丝线绣重瓣莲花锦绣双色芙蓉鞋子,才扶着自家娘娘站起身来。
    傅沅才刚转身,就见着站在不远处的某人,也不知他在那里瞧了有多久。
    “殿下站在后头,怎么一点儿声也不出。”傅沅没话找话道。
    宋淮砚知道有万嬷嬷和怀青这个贴身的丫鬟在,她有些不自在,当下就对着万嬷嬷吩咐道:“下去传膳吧。”
    “是。”万嬷嬷应了一声,福了福身子就转身退了下去。
    只一会儿工夫,就有宫女鱼贯而入,将饭菜摆在了铺着红色杭绸的黄花梨圆桌上。
    虽是早膳,可宫里头的膳食向来讲究,六荤七素,一道西湖鲜笋羹,外加一碟六棱花瓣三色点心。
    宋淮砚将她拉到桌前坐了下来,亲手给她盛了一小碗西湖鲜笋羹放到她面前。
    傅沅笑了笑,夹了块儿点心放到他面前的碟子里。
    站在身后的万嬷嬷看着两位主子这样相处,忍不住想要发笑。
    太子殿下和自家娘娘真真是一对,这对人好的法子,竟是这样相似。
    等到用过早膳后,天色才愈发亮了起来。
    傅沅和宋淮砚先去见过皇上,才又去了太后的慈安宫。
    一路上,傅沅这个太子妃收到了不少目光,好在傅沅不过一会儿便习惯了这些注视,并没有觉着十分的不自在。
    慈安宫位于皇宫的西北处,距离皇上所住的宫殿隔了一个御花园。
    所以,两个人走了好一会儿才到。
    刚踏进慈安宫的院子,守在门口的嬷嬷便笑着走上前来,对着二人福了福身子,道:“老奴给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请安,太后一早就等着了,可算是等到了。”
    宋淮砚点了点头,就跟在那嬷嬷的身后走进了屋里,傅沅也跟了上去,和他隔了小半步的距离。
    虽然是在四月里,可天气到底还有几分凉意,太后年纪大了身子骨又不好所以屋子里依旧烧着地龙。
    刚一进去,便觉着一股热气铺面而来,空气中还夹杂着淡淡的百合香。
    听说太后时常头痛难以睡着,百合最能安神,所以慈安宫十日有九日是点着这香。
    太后穿着一身日常的绛紫色福禄寿纹织杭绸褙子,发髻挽的一丝都不乱,头上插了一支瑞珠赤金寿字簪子,耳朵上是一对翡翠耳坠,脸上虽带着几分笑意却也叫人觉出几分雍容和威严来。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宋淮砚上前一步,跪地请安道。
    傅沅跟在宋淮砚的身后缓步上前,跪在了地上的蒲团上,恭敬地道:“孙媳给皇祖母请安。”
    太后看了二人一眼,点了点头,眸子里露出几分慈爱来:“好,好,都起来吧。”
    “可去见过你父皇了?”太后出声问道。
    宋淮砚点了点头:“孙儿和傅氏去过了,父皇叮嘱了几句,说是叫孙儿一会儿到海晏堂去。”
    太后听了这话,眸子里陡然一惊。
    她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这些年皇帝将顾氏幽禁在那海晏堂,由禁军看守,平日里连个苍蝇都飞不进去。
    顾氏的性子她是知道的,瞧着柔弱温和,可内里却最是执拗的。
    要不然,昨日她亲生的儿子大婚的日子,竟也没露个面,坐在那高座上。听说,昨个儿皇帝心里头不好受,差点儿将身边的一个太监给发落了。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既是皇上吩咐,你就带着太子妃去给你母亲磕个头见个礼,也好叫她放心。”
    太后招手叫傅沅上前,问了她几句话,又叫人赏了她一支累丝嵌珠金牡丹簪子,才说是乏了,叫二人退下。
    “孙儿告退。”
    “孙媳告退,改日再来看望皇祖母。”
    太后听了傅沅的话,微微有些诧异,随即笑着点了点头,说话的时候脸上多了几分亲近:“好,这宫里头闷得慌,正好缺个人陪哀家说说话呢。”
    傅沅福了福身子,跟在宋淮砚的身后退出了殿外。
    见着二人离开,太后才带了几分感慨道:“姜家揣摩皇帝的心思斗倒了靖江王府,哪里知道,这最后赢的人还是顾氏的儿子。”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呢。”
    “太后,这都是皇上放不下嫡皇后,心里头存了愧疚呢。”身边的嬷嬷跟了太后多年,说话也没有那么多顾忌,听着太后的话,便开口道。
    太后点了点头,将手中的茶盏搁在了桌上。
    “可不是,不过事情已经过了二十多年,顾氏难不成还要因着当年的旧事恨皇帝一辈子?”
    “哀家生了皇帝,实在也是见不得他心里难受。”
    “太后无需担心,如今三皇子入主东宫,又娶了太子妃,皇上将能做的都做了,顾氏的心结总会解开的。”
    太后听了,轻轻叹了一口气:“但愿如此,哀家也老了,管不了那么多,只能由着他们去了。”
    这边,傅沅和宋淮砚出了慈安宫,便乘了马车出宫,去了西苑的海晏堂。
    傅沅不着痕迹看了宋淮砚一眼,见着他的脸色,伸手握住了他的手。
    一股暖意传入手中,宋淮砚对着她微微露出一个笑意来:“沅儿不必担心,我只要知道她是我的生母,便足够了。”
    二人候在殿外,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嬷嬷从屋里出来,对着二人道:“娘娘说见了彼此伤心,倒不如不见。”
    “殿下和太子妃在门口磕个头请安就行了。”
    听着嬷嬷的话,傅沅下意识朝宋淮砚看去。
    只见他面色平静,上前一步,跪在了地上:“儿臣携妻傅氏给母后请安。”
    傅沅跟在他身后跪了下来,视线朝殿内看去,过了许久,才听着一道声音从里头传来。
    “你起来吧,傅氏既是你选中的妻子,你就好好待她。”她的声音顿了顿,才又说道:“往后若是无事,就不必再来了。”
    “这只玉镯是当年我册封为后的时候先帝赏的,今个儿就当做见面礼传给傅氏吧。”
    这话音刚落,就有个宫女从里头出来,双手捧着个羊脂玉刻龙凤纹镯子,递到傅沅面前。
    “儿媳谢过母后。”傅沅双手接过镯子,想了想,就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听着里头再无动静,宋淮砚才站起身来,又伸手将傅沅扶了起来,才刚转身,又听里头的人说:“傅四姑娘,砚儿的性子是随了本宫,最是执拗,可一旦喜欢上一个人,这辈子都不会变了,你若能明白本宫的意思,就知道该如何和他相处了。”
    傅沅诧异于昭懿皇后突然说的这句话,应了一声是,心里才明白原来这些年昭懿皇后并非不关心宋淮砚这个亲生的儿子。
    要不然,皇上既是早有心思将宋淮砚立为太子,又怎么会要她来当太子妃呢?
    想来,这其中也有昭懿皇后的缘故,皇上才下了那道圣旨。

☆、第130章 回门

很快就到了三朝回门的日子,这天才用过早膳,大太太张氏就得了老太太的吩咐,带着身边的大丫鬟和二姑娘傅萱在二门处候着了。
    过了好一会儿工夫,外院的闵嬷嬷才满脸喜色的跑了过来,走到张氏跟前福了福身子:“太太,太子妃已到了门口,还是殿下亲自陪着回来的。”
    闵嬷嬷笑着,丝毫没有注意到张氏听着这话后脸上一闪而过的怔愣。
    “好,好,你去宁寿堂通知老太太,我和萱丫头去迎迎。”
    张氏的脸色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满是笑意道。
    闵嬷嬷应了声是,便朝宁寿堂的方向去了。
    张氏转头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的二姑娘傅萱,“咱们去接接你四妹妹。”
    傅萱点了点头,随了张氏出了二门,朝外头去了。
    才刚走了几步就见着了迎面而来的太子殿下和傅沅。
    傅沅今天穿了一身茜红色的镂金百蝶穿花褙子,下头是一条紫绡翠纹裙,挽着流云髻,簪着一支翡翠珠子缠丝赤金簪子,通身的贵气竟叫人不敢直视。
    若是先太子没有被废,娅儿肚子里的那个孩子也保得住,兴许得了这样尊贵身份的人会是她的娅儿。
    张氏的眼睛在傅沅身上停留了片刻,才将自己心里头涌起的那抹失落强自压了下去。
    “臣妇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
    张氏还未拜下身子,就被傅沅伸手扶了起来。
    “伯母不必多礼。”傅沅伸手扶起张氏,看了眼同样福身行礼的二姐姐傅萱,微微点了点头,叫了声:“二姐姐。”
    听着傅沅这声二姐姐,傅萱脸上的笑意深了几分,亲热的上前拉住了傅沅的手。
    “咱们快些进去吧,祖母一大早就念着了。”
    傅沅笑了笑,对于这份儿过分的亲近却是微微有些不自在。
    原本在府里的时候,她和傅萱好虽好,却并非有着和傅珺一样的情分。
    她点了点头,转头对着身旁的宋淮砚笑了笑,众人便一路去了老太太所住的宁寿堂。
    周老太太早就得了消息听说是太子亲自陪着傅沅回了府里,心里头自是高兴的厉害,听到脚步声,忙放下手中的茶盏朝门口看去。
    三太太卫氏瞧着,只笑道:“难怪老太太这样高兴,太子亲自陪着姑奶奶回门,可是天大的体面。”
    正说着,张氏就陪着宋淮砚和傅沅走进了屋里。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傅沅缓步上前,福了福身子。
    宋淮砚也很给面子对着老太太拱了拱手:“孙婿见过老夫人。”
    老太太哪里敢受这礼,侧身避了避,招呼着二人坐下,吩咐身边的大丫鬟上了茶水和点心。
    因着宋淮砚在,众人到底有几分拘束。
    老太太拉着傅沅的手问她在宫里过的可还习惯,又嘱咐她要孝顺太后,敬重长辈。
    傅沅点头应下,大概老太太也觉着这些嘱咐的话太过场面,傅沅这个当孙女儿的和她也不甚亲近,便将话题转开说起了别的事情来。
    从宁寿堂出来,傅沅和宋淮砚又去书房拜见过父亲傅呈远,便到了用午膳的时候,老太太吩咐人在园子里摆了饭,众人一块儿用过午饭后,二人才告辞离开,出了宣宁候府。
    等到上了马车,马车从朱紫巷驶出,到了朱雀大街,傅沅却慢慢觉着,这并非是回宫的方向。
    傅沅转头带了几分不解问道:“今个儿可还要去别的地方?”
    宋淮砚听了这话,嘴角微翘:“既然出宫了,就顺便去去淮安候府吧。”
    听着宋淮砚的话,傅沅顿时愣住,随即心里生出几分感动来:“这样好吗?宫中的规矩。。。。。。”
    不等傅沅的话说完,就被宋淮砚打断了:“规矩是规矩,难不成你我去了淮安候府,御史会因着这事儿参上一本?”
    听他这样说,傅沅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自然不会。”
    于是乎,马车便朝淮安候府驶去。
    早有随行的侍卫前去报信,所以傅沅到了淮安候府垂花门前的时候,就见着大舅母寇氏扶着外祖母陈老夫人早就等着了。
    “外祖母。”傅沅笑着走上前去,才叫了声外祖母就被陈老夫人搂在怀里。
    “今个儿怎么也过来了,若是想见外祖母,等外祖母递牌子进宫看你就行了,免得被人说道。”
    傅沅摇了摇头:“外祖母不必担心,况且我就是想来看看外祖母嘛。”说这话的时候,言语间不自觉带了几分撒娇的味道。
    陈老夫人摸了摸她的头,松开她的身子,带了几分歉意对着一旁的宋淮砚道:“沅儿自小在老身跟前儿长大,见了老身难免有些小孩子脾气,殿下可莫要怪罪。”
    话虽这样说,陈老夫人的语气中却是带了几分警告,好像是说要是他对她这个亲外孙女儿不好,她就要找他算账似得。
    宋淮砚听出话中的意思,带了几分认真道:“老夫人放心,沅儿很是懂事,父皇和皇祖母都喜欢她。”
    陈老夫人听着,满意的点了点头,她哪里听不出来,宋淮砚是借着皇上和太后,说他自个儿很喜欢沅丫头。
    一行人到了燕荣堂,陈老夫人细心问过傅沅在宫里头的情况,还想说什么,又觉着当着宋淮砚这个太子的面不好说出口。
    宋淮砚自然瞧了出来,借口想观赏观赏淮安候府的景致,便走了出去。
    陈老夫人见着宋淮砚走出了屋子,这才拉了傅沅的手到了内室坐下。
    “我瞧着殿下竟这般体贴你,这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谁能想到,他竟会是昭懿皇后的嫡子,如今一转身能成了东宫的太子殿下呢?”
    陈老夫人感慨了一句,迟疑了一下,才压低了声音道:“殿下年轻气盛,身边伺候的人可都妥当?”
    傅沅愣了一下,好半天才明白过来外祖母这是拐着弯儿的问她宋淮砚身边有没有其他伺候的人,当即便摇了摇头,将之前某人对她的允诺说给了外祖母听。
    陈老夫人也诧异于宋淮砚竟然能许下这样的诺言,只是她到底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的事情多了去,知道这人呀都会变的,更何况他如今早已不是那个南阳王府可以任性妄为的二公子,而是东宫的太子。
    即便是之前许下了这份儿承诺,这承诺又能持续多久呢?
    一年,两年还是十年?总归不会是一辈子的。
    皇家最重子嗣,皇上的妃嫔虽少些,可也并非独宠一人。当年昭懿皇后那般得宠,宫中不也还有身为贵妃的姜氏吗?
    “殿下有这份儿心自然好,可你心里头得有数才行,别一味地信了这句话,到头来伤了心。”
    “最要紧的,是先替殿下生个子嗣,我心里头才能真正踏实了。”
    傅沅并不诧异外祖母会对她说这些,其实这事情她私下里也是问过某人的。
    得到的答案是,当年皇上若能只娶昭懿皇后一人,又哪里会有如今的为难。
    他并非好se之人,只她一个就够了。
    傅沅怕外祖母担心,便将这事情说给了陈老夫人听。
    陈老夫人听了,愣了许久,才感慨道:“若是如此,竟是我这当外祖母的着相了。好!这就好!我就是到了地下,也能和你母亲交代了。”
    傅沅见着外祖母伤心,连忙出声劝慰起来,又说起了她在宫里的事情来,说太后待她不错,没有难为过她。宫里头虽规矩大些,可她身为太子妃,平日里又住在东宫,到底还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陈老夫人听了,这才回转过来,又拉着傅沅的手嘱咐了好些话。
    傍晚时分,傅沅才辞别了外祖母,和宋淮砚一块儿乘了马车回了东宫。

☆、第131章 波澜

二人从淮安候府出来的时候不算太晚,但到了皇宫的时候,天色已经渐黑下来了。
    万嬷嬷见着太子和自家娘娘回来,忙叫人端了茶进来。
    茶是上好的巫山云雾,是内务府新送来的。
    刚一掀开盖子,浓郁的茶香便四散开来。
    傅沅喝了小半盏茶,身上才觉着暖和些了。
    “夜里天冷,娘娘出宫的时候该拿件披风才是。”万嬷嬷说完,才意识今个儿娘娘是跟着殿下出去的,她这样说,听到殿下耳中,不免有了责怪殿下的嫌疑。
    一时间,脸上就露出几分不安和紧张来。
    傅沅瞧着万嬷嬷这个样子,心中不免有些想笑,放下手中的茶盏,温声道:“今个儿从府里和外祖母家带了好些东西,嬷嬷去收拾收拾吧。”
    万嬷嬷听着,应了一声,福了福身子走到一边去收拾了。
    待万嬷嬷走开后,傅沅忍不住低声道:“全怪殿下平日里冷着一张脸,才叫万嬷嬷心中忌惮呢。”
    听她这样说,宋淮砚微微勾了勾唇角,出声道:“哦,沅儿不怪自己跟前儿的人没有定力,反倒来怪我,着实该罚。”
    宋淮砚说着,眸子里便露出几分深意来,傅沅哪里能不明白他眼中的意味,当即脸一红,没好气瞪了他一眼。
    她的脸颊微红,眸子的几分羞涩更叫人心动难耐。
    这一晚,某人顾忌到她忙了一整天累了,所以并没有折腾到太晚,可饶是这样,傅沅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依旧觉着连抬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翻了个身,趴在床上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坐起身来。
    才刚起身,帘外听到响动的万嬷嬷便走了进来。
    “娘娘。”
    “殿下呢?”前两日她醒来的时候,宋淮砚都在她身边的。
    听傅沅这么说,万嬷嬷忍不住无奈摇了摇头:“殿下早就上朝去了,见娘娘还睡着就吩咐老奴过会儿再叫娘娘,别耽搁了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就好。”
    万嬷嬷说着,扶了自家娘娘起身,沐浴更衣。
    “娘娘,昨晚宫里头的静妃娘娘疯了。”万嬷嬷一边替傅沅梳头,一边开口道。
    傅沅听着,微微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万嬷嬷一眼:“怎么回事?”
    静妃便是废后姜氏,安王携家眷去了翼州,静妃身为宫嫔无旨不得擅自离宫,便移到了丹霞殿去住。
    可这几个月来,静妃很是安分,像是已经接受了太子被废,自己降位的事实一样。
    一个人,好端端的怎么说疯就疯了?
    若是因着废太子的缘故,静妃若是承受不住要疯也早就疯了。
    傅沅微微挑了挑眉,才听万嬷嬷又道:“听说,是昨日翼州有人来送信了,安王殿下染了恶疾,太医们束手无策,状况怕是不好。”
    傅沅听着这消息,愣了一下,转头吩咐道:“你吩咐下去,不许底下的人议论这事。”
    “娘娘放心,老奴一早就吩咐下去了。”
    这时,怀青带着几个宫女从外头进来,摆好了早膳,傅沅用过之后,便带着怀青一路去了慈安宫。
    安王身染恶疾静妃发疯的事情并未在宫中激起波澜,慈安宫里依旧如常。
    “哀家听说,昨日太子带着你去了淮安候府?”太后看了一眼坐在下头的傅沅,开口问道。
    傅沅听着太后这话,心中蓦地一紧,不知太后是何意思,才想开口解释,太后又笑着道:“别紧张,哀家不过随口问一句,听说你自小是在淮安候府陈老夫人跟前儿长大的。”
    “可见太子十分看重你,才体贴于你。”
    听太后这样说,傅沅微微有几分不解,不知太后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