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傅沅的后宅生活-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穿着一身墨绿色的直裰,头戴玉冠,脸上带着浅笑,给人的感觉却是要比几个月前沉稳上许多。
他进来的时候,傅沅和谢琦从坐上站起身来。
“孙儿给祖母请安。”谢迁上千请安道。
“快起来。”
陈老夫人看了谢迁一眼,将视线移到了傅沅的身上。
“你表妹来府里住两日,昨个儿知道你忙,便没叫人知会你。”
傅沅福了福身子,叫了声:“表哥。”
谢迁的视线落在她的身上,点了点头。
两人虽然什么话都没说,给人的感觉却是有些什么。
陈老夫人心里微微叹了口气,哪里不知他这孙儿心里还是惦记着沅丫头。
只是,昨天那番话叫她知道,沅丫头当真是不愿意嫁给迁哥儿的。
“忙你的事去吧,我和沅丫头她们再说会儿话。”
“是,孙儿告退。”谢迁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只是临走的时候,视线在傅沅身上停留了一秒。虽然短短一瞬间,却叫傅沅不自觉低下了头。
谢琦看着自家哥哥离开,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傅沅,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
哥哥喜欢表姐,却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她心里不免替哥哥难过。只是,再也不敢因着替哥哥不平就做出错事来了。
兴许,两个人真的是没有缘分。
陈老夫人又和傅沅她们说了会儿话,就说是乏了,叫她们退了下去。
等到傅沅和谢琦离开,卫嬷嬷才开口道:“老夫人,大少爷今个儿可是来的早些。”
陈老夫人看了卫嬷嬷一眼,轻轻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他的心思,只是姻缘这种事情不好强求。”
“没事,日子长了,再深的情也淡了。”
卫嬷嬷点了点头,想着昨个儿表姑娘和老夫人说的那番话,心里也不免有些发堵。
表姑娘若能嫁到府里来,才真是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既成全了大少爷,南阳王府那里,又有了解决的法子。
只奈何,表姑娘自己不愿意,便是老夫人有心,也没法子。
“老夫人,您明日进宫,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
陈老夫人知道卫嬷嬷话中的意思,拿起手中的茶盏喝了一口,开口道:“总要试一试,听说皇上对那宋淮砚看重的很,指不定他的亲事,皇上也要过问的。”
“但愿一切都能如愿。”卫嬷嬷听着,点了点头道。
第二天一大早,傅沅就听说外祖母递牌子进宫去了。
一整个上午,傅沅都心神不宁,不知宫里头是个什么情形,等待自己的又会是什么结果。
“姑娘,您喝杯茶吧。”
怀青端着茶递到自家姑娘手中,眸子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心。
慈安宫
太后听了陈老夫人的来意后,脸色微微变了变,片刻才不解道:“哀家都有些糊涂了,昨个儿南阳王府老王妃进宫提了一句你那孙女儿,今个儿你又急急忙忙说出这些话来?”
“怎么,南阳王府的门第还配不上你那孙女儿?”
短短一句话,陈老夫人便知道了太后的意思。
看来,沅丫头注定是要嫁给那宋淮砚了。
☆、第75章 落定
陈老夫人听着太后的话,心里便明白了太后的心思。
看来,沅丫头是注定要嫁给宋淮砚了。
不等陈老夫人开口,太后就又出声道:“至于赐婚什么的,哀家还是不插手了,你是当外祖母的,亲事还要叫她亲祖母来决定,你说呢?”
陈老夫人面上带了几分尴尬,忙出声应了声是,自然也没好再说什么,就起身告辞了。
还未到中午,傅沅便听到消息,说是外祖母从宫里回来了。
“表姑娘,老夫人叫姑娘过去一趟。”
傅沅听着,便带着怀青去了雁荣堂。一路上,心中忐忑,身后跟着的怀青也不免替自家姑娘着急。
傅沅进去的时候,卫嬷嬷才伺候着陈老夫人净了面,扶着她在软塌上坐了下来。
瞧着卫嬷嬷和外祖母脸上的神色,她心底便知道答案了。
也是,南阳王爷是皇上的堂兄,太后自然是向着南阳王府的。
傅沅深吸了一口气,上前福了福身子,叫了声外祖母。
“你来了。”陈老夫人招了招手,叫她在自己跟前坐了下来。
卫嬷嬷使了个眼色,叫屋子里伺候的丫鬟婆子全都退了下去。
“太后没应下,说是昨个儿南阳王老王妃进宫请安了,还提起了你来。”
傅沅一听,便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她抬起眼来,开口道:“孙女儿知道了,叫外祖母白往宫里跑一趟了。”
听着她的话,陈老夫人摸了摸她的头,带着几分怜惜道:“你这孩子和你娘一样,兴许这都是命。”
“你娘嫁给了你父亲,我还以为会和和美美一辈子,却不想生病早早就去了。”
“所以说啊,有些事情人是看不到头的。只是,那宋二公子我瞧着真不是个可以托付之人,你凡事要想开些。”
傅沅听出外祖母话中的难受和担心,微微点了点头:“事情既然已经这样,孙女儿会想开的。”
卫嬷嬷听着她这话,也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说起来表姑娘真是命苦,刚几岁就离开了家里,住到了她们淮安候府,如今快及笄了,又遇着了这事儿。
也不知,这老天爷是怎么安排的。
陈老夫人又拉着傅沅说了一会儿话,眉宇间就露出疲惫来,傅沅见着,便起身告辞,从屋里退了出来。
见着傅沅离开,卫嬷嬷才上前道:“老夫人,咱们能力不及,到底是拗不过那南阳王府去,您也别太难受了。”
陈老夫人听着卫嬷嬷的话,点了点头:“我知道,只是忍不住替她担心,这孩子看着性子软,可骨子里却和她娘不一样,有一种坚韧。我是怕,她嫁给那宋二公子,又学不会忍气吞声,最后不知道要落个什么下场。”
“这些年我护着她,她嫁到王府里,想护也护不住了。”
“太后娘娘有句话说的对,我只是她的外祖母,不是她的亲祖母。”
卫嬷嬷听着,面色一变,才明白过来老夫人从宫里出来的时候为何脸色那般难看。只是,太后这话虽说的直白,却也在理。表姑娘虽然自小在老夫人跟前儿长大,可如今毕竟是回到宣宁侯府去了,一切都有周老夫人这个亲祖母做主。
“您累了半日,老奴扶您进去歇歇吧。”卫嬷嬷没开口宽慰,上前扶着陈老夫人进里间歇息去了。
伺候着老夫人躺下,自己才从里间出来,想着表姑娘的事情,卫嬷嬷不禁摇了摇头。
。。。。。。
南阳王府,上房
老王妃看着在下头站了许久的孙儿,无奈摇了摇头:“自己坐吧,平日里也没见你这么规矩。如今如你愿了,倒学会装样子了。”
站在下头的,便是宋淮砚,身着一身墨蓝色暗花直裰,头发拿玉冠束起,风度翩翩,尤其一张脸更是好看得很。
宋淮砚听着老王妃这话,勾了勾唇角,脸上一丝不好意思都没,上前在软塌上坐了下来。
“那提亲的事情还得再劳烦祖母。”宋淮砚刚一坐下,就开口道。
老王妃愣了愣,带着几分审视看了宋淮砚一眼,问道:“这么急?那傅家四姑娘真就这么惹你喜欢?”
宋淮砚听着,拿着茶盏的手顿了顿,随即扬起唇角,带着几分戏谑道:“可不是,那丫头可冲撞了我好几回,孙儿正等着娶进门来好好管教她呢,所以祖母可别叫我等太久。”
宋淮砚的话音刚落,老王妃的脸色便沉了下来。
“混账东西,这是什么话,娶妻是你一辈子的大事,岂能这样胡闹!”
老王妃还想继续说,就被宋淮砚打断了话。
“好,好,都听祖母的,孙儿不过随口一句话,祖母就别教训孙儿了。”
“今个儿孙儿还要进宫,也不知皇上有什么要事要吩咐。”
老王妃瞪了他一眼,怒道:“那还不快去!”
宋淮砚一听,便放下手中的茶盏,一转眼就不见人了。
见着他离开,老王妃指着门口道:“你瞧瞧,这哪里像是个要成家的样子?”
梁嬷嬷见老王妃生气,忙上前宽慰道:“您别和二少爷置气,他话是这么说,可这些年也只傅四姑娘一人叫他有了兴趣,不然怎么会这么惦记着将人娶到王府里。”
“您啊,就安安心心等着喝孙媳妇敬的茶吧。”
听着梁嬷嬷的话,老王妃的脸色缓和了几分,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又开口问道:“这几日敏丫头做什么?”
梁嬷嬷听了,忙回道:“平日里就是和王妃待在一处,说话喝茶,也去过世子妃屋里几次,只是每次都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
梁嬷嬷迟疑了一下,才又小声道:“前几日,她去书房给二少爷送点心,二少爷收了,转眼就将点心赏给了外头粗使的奴才。”
老王妃听了,愣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瞎胡闹,你派人叫王妃过来一趟。”
“是。”梁嬷嬷应了一声,就派人去了。
只一会儿工夫,陆王妃就带着侄女陆敏从外头进来。
“母亲。”
老王妃抬了抬手,看了一眼跟在陆氏身后的陆敏,开口道:“我和你姑姑有些话要说,你先去外头玩儿吧。”
陆敏愣了一下,下意识朝陆氏看去,随后才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从屋里退了出来。
等到陆敏离开后,老王妃才皱了皱眉,对着陆氏道:“我叫你过来,你带敏丫头来做什么。”
“她在京城住了有两日了,这几日就叫她回去吧,别叫她母亲成日惦记着。”
陆氏哪里不知老王妃的心思,只是她并不愿意叫陆敏回去。她派人将她接来京城,是要将人留在府里的。
“这不是她进了王府,甚少过来给您请安吗?今个儿凑巧我就带她过来了。”
“听说昨日母亲进宫去了,怎么不带媳妇一块儿进宫,媳妇也有些日子没给太后娘娘请过安了。”
陆氏的话中带了几分试探之意,老王妃深知自己这侄女,又哪里听不出来。
“你呀,想知道我进宫去做什么,偏又拐着弯儿的打听。”
不等陆氏辩解,老王妃就开口道:“我进宫和太后提了那傅四姑娘,太后没说不同意,说是砚哥儿早该娶个人进门照顾他了,说等新媳妇进门,他的性子也就稳重了。”
陆王妃一听,当下便愣在那里,半天才开口道:“这事情,母亲怎么。。。。。。”
不等她说完,就被老王妃出声打断了:“我早说过,砚哥儿的亲事我来做主,我看那傅四姑娘就不错,关键是砚哥儿自己想娶进门。”
“你这当母亲的,也别事事和他扭着,总要成全他一回,难不成一辈子都这样僵着,母子之间就和仇人一样?”
“可是敏丫头进京,就是要嫁到王府里的,这事情大哥大嫂也是知道的。”
老王妃没好气看了她一眼,道:“你自己做得糊涂事,自己去和人说清楚。你若是真疼敏丫头,就别叫她嫁进来受苦了。”
“有你这当姑姑的,砚哥儿就是娶了她,这辈子心也不会在她身上。”
老王妃的话说的直白,丝毫都没顾忌陆氏的脸面。陆氏听着这话,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半天才开口道:“可敏丫头是真心喜欢砚哥儿,那孩子固执的很,谁劝也劝不住。”
陆氏打定主意要利用起陆敏这颗棋子,便将一切都推到了陆敏的身上。
“再说,她家里都知道她是要嫁给砚哥儿的,若是将人送回去,小姑娘们面子薄,指不定怎么伤心呢。”陆氏正想继续往下说,就被老王妃眸子里的冷意吓了一跳,闭上嘴不敢继续再说了。”
老王妃看了她一眼,开口道:“我看这两日就找个合适的人去宣宁候府提亲。”
陆氏心里不满意,只应付着点了点头,拿起手中的茶盏喝了起来。
一旁的梁嬷嬷道:“老奴觉着,若是能请到靖安公府的老夫人上门提亲,就再体面不过了。”
“咱们家和靖安公府沾着亲,如今又是喜事,想来靖安公老夫人会应承的。”
听着梁嬷嬷和老王妃一块儿的心思,竟给那傅四姑娘这样的体面,陆氏张了张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他要娶的这个媳妇,还未进门就叫她心里堵得慌,由不得厌恶起来。
老王妃听着梁嬷嬷的话,却是笑着点了点头:“这主意不错,我这就写了帖子,你叫人送到靖安公府去,邀老夫人到王府里赏花喝茶。”
梁嬷嬷听了,应了一声,便叫人拿了纸和笔来,等到老王妃写完后,派了府里的嬷嬷送出去了。
陆氏的脸色变了又变,死死捏着手中的帕子,心中又气又怒,见那婆子出去,就也起身告辞了。
“你去吧,记着将事情和敏丫头说清楚,她若想回去,就派人送她回家去,免得好好的姑娘叫咱们给耽误了。”
老王妃这话带着几分警告,又是故意说给陆氏听的,陆氏应了一声,便福了福身子退了出来。
等到出了上房的院子,陆氏才沉下脸来。
傅沅在淮安候府又住了一日,这日一大早用过早膳,便去了雁荣堂拜别外祖母。
她进去的时候,大舅母寇氏也在,看着她的时候,眼睛里依旧带了几分不喜。
陈老夫人拉着傅沅的手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叫人去看看马车备好了没有。
“你回了府里,凡事都要忍耐些,小姑娘家不能任性。”
傅沅点了点头,知道外祖母实际上说的是叫她嫁进南阳王府候,不能任性,凡事都要忍耐思量。
只一会儿工夫,外院的嬷嬷就进来回禀,说是马车都备好了,只等表姑娘动身了。
陈老夫人亲自将傅沅送到了二门处,直到马车走远了,才回了雁荣堂。
傅沅心里早就有了准备,所以过了两日靖安公府的老夫人上门提亲的时候,心里竟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那种一直以来的不舒服和紧张竟然消散了许多。
“姑娘,这会儿靖安公老夫人正在宁寿堂,老太太派人叫太太也过去了。”
☆、第76章 沉稳
宁寿堂
周老太太坐在软塌上,对面坐着靖安公府老夫人,下头二太太黎氏陪坐着,屋子里的气氛很是透着几分融洽。
“受人相托,今个儿上门来提亲,真不知老姐姐会不会笑话我老了老了还掺和晚辈们的事情。”靖安公老夫人喝了一口茶,客气道。
“瞧您说的,岁数大了又怎么,他们这些孩子哪个是懂事的,便是往后成亲嫁人了,咱们这些当长辈的还不是也得事事操心,不然哪里能放心的下?”周老太太听着靖安公老夫人的话,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
她知道那宋淮砚看中了沅丫头,也得了老王妃的同意,却是没想到南阳王府竟给沅丫头这么大的体面,请了靖安公老夫人上门来提亲,可见老王妃是真心满意沅丫头。
想着这些,周老太太心中对傅沅的最后一丝愧疚也没了。南阳王府这样的门第,难不成,还想嫁进去当个世子妃?她一个自幼丧母的姑娘,能有这样的亲事已经是福气了。
黎氏坐在下头,听着靖安公夫人和周老太太互相奉承着,嘴角带着笑,心里更是得意的很,恨不能傅沅立刻就穿了嫁衣,早早的嫁到南阳王府去。
这些日子老爷和她愈发疏远了,她心里不是不难受,只等着傅沅订了亲嫁人了,好好的想想该怎么缓和她和老爷的关系。
“府里四姑娘我是见过的,乖巧懂事,可不是叫人一眼就瞧上了。”
“您瞧着好,就是她的福气了。”
靖安公老夫人和周老太太又说了会儿话,就换了庚帖,将亲事定了下来。只是如今傅沅还未及笄,亲事要安排到明年去。至于什么日子,靖安公老夫人说老王妃会请钦天监择了良辰吉日。
周老太太听着靖安公老夫人的话,心里头更是高兴。
如今的世家勋贵里,也只有南阳王府有这样的风光了。
周老太太想着,看了坐在下头的黎氏一眼,倒是瞧着没之前那么碍眼了。
很快就到了中午,周老太太叫人在宁寿堂的后花园里摆了饭,留靖安公老夫人用了饭,亲自将人送到了二门处。
送走了靖安公老夫人,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宣宁侯府上上下下便都得了消息,知道老太太给四姑娘订了亲,对方是南阳王府的二公子宋淮砚。
一时间,诧异有之,可更多的却是对傅沅的同情和奚落。
这南阳王府二公子名声可不怎么好,听说不敬兄长,和陆王妃这个生母的关系也不大好。这若是四姑娘嫁过去,夹在夫君和陆王妃之间,哪里有什么好日子过?
关键,这宋二公子当年虽中了个榜眼,在户部谋了职,两年前却是因病歇在家里,养了一年多身子才好了起来。可自这之后,却是没再进户部。说皇上看重这个侄子吧,的确是时常传召进宫。若说不看重吧,也当真是没个实在的差事。
比起南阳王府的世子来,这宋二公子不过是个富贵之人,再加上性子阴晴不定,生性阴郁,这京城哪家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过去,所以这么大了还未娶妻。
傅沅才听怀青说靖安公老夫人告辞离开了,就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转眼就见着三姐姐傅珺掀起帘子从外头进来,眼中满满都是担心和着急。
“三姐怎么有空过来了?”傅沅放下手里的茶,从坐上站起身来。
傅珺细细看了看她脸上的神色,开口道:“你还有闲情喝茶,难道不知道出了天大的事情。”
傅珺说着,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怀青的脸色,就明白这事情傅沅定是知道了,当下就叹了一口气,很是着急道:“妹妹这么一点儿都不着急,那宋二公子性子那样不好,妹妹嫁过去可怎么活。”
“祖母真是糊涂了,才替妹妹定下这门亲事。”因着太过担心,傅珺竟一时失言,说起了老太太的不是。
话音刚落,自己又反应过来,却是咬了咬嘴唇,又说道:“不是我不孝,我先是瞧着大姐姐进了东宫屈居人下,如今又见着老太太给你和那宋二公子定了亲事,心里觉着堵得慌。咱们府里的姑娘,怎么嫁人都嫁的这么。。。。。。”
傅珺大概没想到怎么表达,又因着不好议论太子殿下,最后只是开口道:“都说咱们侯府里的姑娘娇贵,如今我看着,竟和这屋子里摆着的物件儿没什么区别,旁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长辈们连一句话都不肯替咱们说。”
说到此处,傅珺就忍不住落下了泪。
听傅珺说出这番话来,傅沅心中很是诧异,又带了一丝感激,她印象中的傅珺,温柔大方,孝顺长辈,从来都不会说错话落人口舌。如今说出这番大逆不道的话来,可见是真的在担心她这个当妹妹的。
“好了,三姐说这些,也不怕传到老太太耳朵里去。”傅沅说着,将手中的帕子递到傅珺面前。
傅珺脸色微微变了变,伸手接过帕子,拭了拭眼泪,情绪才回转过来。
“我也不想说这些话,只是替妹妹担心。”
傅珺向来是谁对她好她便对谁好,之前在普福寺的时候因着傅沅提点她,又在老太太面前替她说了好话,她这个庶出的孙女儿才没被老太太厌弃。这一件事,傅珺是一直感激在心的。
如今听着这消息,一半是担心,一半是想起自己之前的亲事来,细想之下,才觉着满腹的委屈,生出这些个感慨来。
“两家都交换了庚帖,妹妹便是想求谁也不能了。”
傅沅听着这话,只开口道:“姐姐不必担心,左右如今我还未及笄,还有一年的时间来准备。兴许到时候,有什么转机也说不定。即便是最后真要嫁过去,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人活着,总是要适应自己的处境的。”
傅珺听了,点了点头:“妹妹说的对。”她看了坐在面前的傅沅一眼,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觉着她不想叫人看了笑话,才强撑着说出这番话来,自己不忍说穿,只能顺着这话说下去。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傅珺才起身告辞,离开了蕙兰院。
怀青刚送走了傅珺,从外头进来,还没和姑娘说上两句话,就见着万嬷嬷一脸慌张从外头走了进来。
万嬷嬷见着屋子里站着的怀青和坐在软塌上的自家姑娘,一时心里堵得慌,更觉着自己没有护住姑娘,死了也没脸去地下见夫人去。
“嬷嬷可是知道了?”傅沅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万嬷嬷道。
“两家的庚帖都换了,咱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说完这话,傅沅脸上带了几分笑意,开口道:“我饿了,想吃嬷嬷做的笋丝菌菇面,劳嬷嬷去小厨房做碗吧。”
万嬷嬷看了她一眼,眼圈一红,就应了声是,转身退了下去。
这老天爷到底是怎么想的,偏叫姑娘受了这样的委屈。
那宋二公子,怎么看都不是良配,姑娘嫁过去可怎么活。
万嬷嬷重重叹了口气,走进了小厨房。
一整天,蕙兰院的气氛都透着几分凝重,下头的小丫鬟做事都小心谨慎了几分,生怕一个不小心,惹得四姑娘生气,将火气撒在自己的身上。
如今,府里人人都晓得,老太太给四姑娘定了门亲事,这亲事说好好到了极点,说坏又坏到了极点,谁都知道到四姑娘嘴上没说,心里也憋着委屈和火气。
而事实却是傅沅因着心里早有准备,对这事情其实没有什么想法。若真要强说出有些什么想法来,只能说是自己怎么逃都逃不出某人的手心去。
既然这样,她也只能听命于老天给她的安排了。
自打来了这个世界,又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她如今竟是越来越相信命数了。更明白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想摆脱就能摆脱的,她说的走一步算一步的法子也不完全是一种伤心之下的消极的态度,而是她如今的处境,真的只能这样了。
所以,傅沅在万嬷嬷又是怜惜又是不安的目光下,吃完了整整一碗鲜笋菌菇面,而且下午的时候,还饶有兴致的看起书来。
万嬷嬷看着自家姑娘这样,视线不自觉和一旁的怀青对视了一下,又使了个眼色。
怀青领会其中的意思,便跟着万嬷嬷出了屋子。
“你跟着姑娘的时间最久,你瞧瞧,姑娘可是气过头了,才这般样子。”
寻常人气急之下,不说骂人打人,少说也要摔几个杯子,或是沉着脸什么都做不下去。可偏偏,自家姑娘不仅瞧着一点儿都不生气,和之前没什么两样,而且竟还能看得进书去。
怀青听着万嬷嬷的话,心里想着姑娘知道这事也有段时日了,之前着急、紧张、心不在焉都有过,如今成了定局没了转圜的余地,依着姑娘的性子,自然就成这样了。
她说不准姑娘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只知道姑娘若能一直这样清楚理智,往后便是嫁到了南阳王府去,也不至于吃了大亏。
不管怎么说,姑娘都是从宣宁候府出来的,又是皇上亲封的宜安县主,不求那宋二公子能有多宠姑娘,只需因着这身份,和姑娘安分明理,他给姑娘一个妻子该有的体面和尊重就好了。
“嬷嬷别担心,姑娘的性子就是这样,越是遇上大事,越是沉稳得很。”
万嬷嬷听了,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放心道:“这两日你多陪着姑娘些,别叫姑娘一个人待着胡思乱想的,没得叫人担心。”
听着万嬷嬷的话,怀青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傅沅在屋里看了会儿书,躺在软塌上认真想起了她要嫁到南阳王府的事情来,想了想去,觉着如今头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母亲谢氏的那些嫁妆从黎氏那里要回来。
☆、第77章 嫁妆
第二天早上,傅沅去宁寿堂请安的时候,老太太终于和她说起了靖安公老夫人上门提亲的事来。
“你性子温和,又是个懂事的,南阳王府的二公子虽性子冷些,在我看来也没什么,等你嫁过去就好了。这男人啊,只有成亲了才能知道自己要得是什么,处理起事情来也会顾忌着规矩。”
傅沅听着老太太这话,心里不由得觉着有些讽刺,只是她到底不是在宣宁侯府长大的,所以本身也没对自己这个亲祖母抱有什么期待,所以这会儿听着这话,还能点头应了声是,说完这话又低下头去,做足了心里委屈又不得不应承的样子。
老太太瞧着她这样,心里微微叹了口气,也怪不落忍的,声音愈发慈爱了几分:“姑娘家嫁人是一辈子的大事,祖母定给你准备一份儿盛大的嫁妆,不会委屈了你的。”
老太太这打了一巴掌又给了颗甜枣,关键这甜枣还是宣宁侯府该出的,傅沅愈发觉着老太太往日的慈悲都是装出来的。
她抬起头来,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有些顾忌似得没敢开口。
“说吧,你放心,有什么事情祖母都给你做主。”
听老太太这样说,傅沅才开口道:“昨个儿万嬷嬷恰好和孙女儿提起了母亲的那些嫁妆,给太太管着孙女儿自然是放心的,只是如今孙女儿订了亲,这嫁妆孙女儿也想自己看一看,看看哪些自己留着,哪些哥哥用得着。”
傅沅这番话说的直白,差点儿就明摆着说是怕黎氏将嫁妆私吞了,老太太听着她这话,目光微微变了变,抬眼看过去的时候,只见着傅沅还是一副乖顺的样子,只眸子里有种说不出的坦然,一点儿都不因着这些话而不安和慌张。
老太太看了她良久,才道:“既是你母亲留下的,那就叫人搬到你院里去吧。”
“孙女儿谢祖母体恤。”傅沅站起身来福了福身子谢过,才又恭敬地道:“孙女儿还未嫁人,折腾这些个事情到底怕人议论,若是可以,孙女儿想求祖母派个人替我忙活。”
“倒也不用太费精神,我那里正好有母亲当年的嫁妆单子,从沉香院里搬出来,也就一两日的工夫。”
傅沅说着,视线有意无意朝站在老太太身后的卫嬷嬷看了过去。
老太太顺着她的视线回头看了卫嬷嬷一眼,笑着道:“没听沅丫头说的吗?你就受累一些,过去帮衬一下。”
卫嬷嬷听了,忙点头应下,笑着道:“能帮四姑娘做事,可是老奴求都求不来的福分。”
傅沅笑了笑,微微福了福身子,行了个半礼:“那就谢过嬷嬷了。”
卫嬷嬷见着她行礼,忙上前扶她起来:“老奴可不敢受姑娘的礼,姑娘只管放心,出不了岔子的。”
说完这事儿,老太太和傅沅又说了几句话,就说是乏了,叫她退了下去。
看着傅沅退了出去,老太太才开口道:“之前倒是我低估了这丫头,这丫头啊,和她娘一点儿都不一样,真不像是从谢氏肚子里出来的。”
卫嬷嬷因着傅沅之前的话,心里也是有些感慨,又怕惹了老太太不高兴,只宽慰道:“老太太您多心了,老奴瞧着,四姑娘和之前没什么两样。这小姑娘家,听着要嫁到南阳王府去,可不是心里紧张,这一紧张就容易说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