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唐-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出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家现为大唐名门,可吾父吾祖之前,不过是江南一商贾尔。家门因人而兴,其实说穿了一文不值。”张瑄不以为然地挥挥手,“纵然要论出身,某这个辅国忠勇侯、两卫大将军、京兆府尹的妹妹,难道还配不上崔家一个白衣公子?我张瑄的妹妹,谁敢小觑?”
张瑄话语间豪情外放,那种无形的自信和傲然,让萧十三郎看了暗暗点头。
“嫂嫂,这事儿你就不要管了,一切让我来做主。过几日,我便让颖儿回去跟崔家去说,如果说不通,我亲自上门去说”张瑄淡然一笑,“如果我的妹妹配不上崔家的人,这长安城里还有谁配得上?”
……
……
第二日早朝会后,张瑄回府,没有去玉真观。
揭破三痴贼道炼丹术骗局的事儿,他本来想兴师动众在玉真观搞一次“现场观摩大会”,借此匡正一下长安城里社会风气。可他转念一想,觉得没有必要,就改了主意。
决定在小范围内做一做这事儿,给万春公主一个交代是一个方面,另外他还有深层次的考虑。
大将军前院花厅。
张瑄吩咐几个下人在地上摆上了一个彩陶大盆,盆中盛水,盆底铺设了一层光洁的鹅卵石,放入了十数条从玉真观放生池里取来的红色小鲫鱼苗。
然后又让人抬进一个漆制精美的木架,将陶盆置于其上。
花厅四周摆设着四个大火盆,室内温度甚高,温暖如春。不多时,鱼就活泼地在盆中游来游去。
张瑄微微一笑,吩咐下人去厨房取来一些胡饼,随手拈了一块碾碎,然后洒入盆中。
十数条红色的小鱼争相抢食,在盆中来回游动,有的甚至窜起溅起轻轻的水花声。
几个婢女好奇地围观着,在她们的认知中没有这种概念——这河里池中养的鱼,还能养在盆中室内?
如玉调皮地试探着将手伸入盆中,旋即发出轻轻的一声尖叫,“呀,公子,它咬奴婢的手指头呐”
如烟也是好奇地问道,“公子,盆中养鱼能养得住吗?”
张瑄哈哈一笑,“如烟啊,养得住。养得好的,能活很多年。”
他心却说,养是养得住的,只是不能养太多,像这十数尾就显然多了,时间长了肯定要缺氧而死。
其实张瑄本来想弄几条金鱼来做道具的,但这个时代还没有金鱼,金鱼要在宋时才培育出来,无奈何,只得找了红鲫鱼苗来替代。
不过,只是道具而已,足以达到效果,也就不那么较真了。
“大将军,万春公主殿下到了”张力匆匆跑进来禀报。
张瑄嘴角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他扬了扬手,飘然而出,亲自去迎接万春公主。
一直迎出府去,万春正下了车驾,带着十几个宫女盈盈走了进来,随从的太监和护卫则留在了府门之外待命。
而那三痴道人,则昂首挺胸跟随在宫女之后,只是望见张瑄淡然而冷厉的目光,他立即有些心虚地垂下了头去。
“万春殿下驾到,臣张瑄有失远迎,还请殿下莫怪”张瑄笑着拜了下去。
“张大将军,你这大将军府还不错嘛,好在一座宅院,清静幽深,不错不错,是父皇赐予你的吗?”万春笑颜如花,眼珠子滴溜溜只转,挽着袖口左右四顾,根本不顾什么公主的仪态端庄。
张瑄一阵汗颜,心道你难道不知这是以前的荣王府?
转念又想,这老皇帝的子女众多,加起来近百,人多了,感情就淡,其中有些互不往来也是正常的。万春不太跟其他皇子皇女往来,没有来过荣王府也不奇怪。
但张瑄却不能去解释,只笑而不语。
张瑄陪着万春往前院的花厅行去,花厅前面有一块门前石,露出地面约有三寸许,张瑄侧身想让,却不料万春陡然提留着自己的宫裙,轻轻一纵就跳了过去。
胸前一抹雪白绽放,波涛起伏,香艳之极。
张瑄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却立即撇过头去。
万春抚着胸口突然俏脸一红,回头来狠狠地瞪了张瑄一眼。
进得厅去,万春稍一打量厅中的摆设,水汪汪灵动的一双大眼睛就落在了那蓄养着十几尾金鲫鱼苗的彩陶盆上,好奇地顿了顿,然后一溜烟跑了去,俯身一看,讶然欢喜道,“呀,张瑄,你竟在盆中养鱼,这,这鱼能在盆中养得住?”
“养得住,殿下。只是这鱼苗大了,就必须要放生,然后换小鱼苗。”张瑄走过去笑道。
“盆中养鱼,水要勤换,一般三天更换一次,要用同类之水;而喂食要少,两日少量喂食一次便足矣。”张瑄随口道。
万春眨动着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张瑄的话,显然对这盆中养鱼的事儿很是感兴趣。
“好呀,宫里放生池里有金鲫,我回去也弄个陶盆养鱼——果然是长安第一才子,这等风雅之事也能想得出来……好了,看在这盆中养鱼的份上,今**就是拿不出丹药有毒的凭据来,我也不跟你计较了。”
万春嘻嘻笑着,立即又低头去看着盆中游来游去的红鲫,早就将此番出宫来的目的放在一旁了。
————————
今晚还有更新,感谢大家的月票。
天唐 第147章金鲫数尾戏三痴(下)
第147章金鲫数尾戏三痴(下)
第147章金鲫数尾戏三痴(下)
张瑄倒是也不心急,好整以暇地站在一侧,笑吟吟地旁观。
万春俯身逗弄了一会鱼,这才起身神色一正,撅嘴道,“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张大将军啊,你让我大老远地从宫中出来,到你这大将军府上,不单是为了看这盆中养鱼吧?”
“当然不是。”张瑄淡淡一笑,立即扭头望着那站在不远处的道貌岸然的三痴道人,冷声道,“三痴道人,本官今日便让汝无话可说”
那三痴道人虽然畏惧张瑄的权势地位,但自恃是宫廷御用炼丹师,心下也有几分依仗,就也沉声道,“大将军羞辱贫道不打紧,但若是要污蔑炼丹神术,可是亵渎道祖的大不敬”
张瑄晒然一笑,“汝这三痴贼道,先不必给本官扣大帽子。”
“本官且来问你,若是本官揭穿了你这骗术,你又该如何?”
“贫道任凭大将军处置。”
张瑄轻轻一笑,冷冷道,“好,本官一会便让你心服口服。本官也不处置你,便罚你在本官府中做个家奴”
“殿下,可为张瑄做个见证。”
万春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赶紧吧,我要回宫去跟娘娘谈曲儿。你要是真有凭据,这三痴道人便听你处置就是。”
张瑄微微一笑,“殿下,那所谓的太清神丹可曾带来?”
万春洁白光洁的手腕一翻,晶莹如玉的手心里便出现了一个玉瓶,“喏,拿去”
张瑄接过玉瓶,从中倒出几枚圆溜溜但明显发散着硫磺气息的丹丸来,在手中颠了颠,望着三痴道人冷笑道,“三痴道人,你这仙丹人吃了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不知给这盆中鱼儿服用,会不会出现鱼跃龙门的光景?”
三痴道人吃了一惊,迟疑片刻方才道,“这仙丹来之不易,乃是贫道耗尽心血炼就,岂能白白便宜了这畜生?”
“是吗?”张瑄淡淡一笑,“张力,取杯盏来。”
早已侍候在一侧的张力赶紧取过一个杯盏来,张瑄将手里的几枚丹丸倒入盏中,吩咐张力用热水融化。
张瑄缓缓将杯盏中的丹丸水倾泻倒入鱼盆,扭头向万春笑了笑,“殿下,若是仙丹,这鱼服用了,自然也会有几分灵气吧?”
万春狐疑地望着张瑄,轻轻道,“张大将军,你这是要做什么?给鱼喂食仙丹,这……”
“还请殿下少待片刻——来人,上茶,摆宴。”
张瑄挥挥手,吩咐如烟如玉指挥着婢女上茶上果品茶点酒肴诸类。
良久。
一直等候在鱼盆边上仔细观察的如烟突然抬头来向张瑄惊声道,“公子,这鱼都翻了鱼肚,好像都快要不行了。”
万春吃了一惊,立即起身过去查看。
张瑄心里暗笑,心道要是不死就怪了。这丹丸明显就是化学产物,里面含着少量的砒霜之毒,人服用了短时间内肯定看不出什么来,但鱼对毒却是异常敏感。这也就是鲫鱼,若是金鱼或者是前世的热带鱼,怕当场就会完蛋。
况且,张瑄事先便命张力在杯盏中放了些许的砒霜粉末,这么一杯浓烈的砒霜水倒进去,这些鱼不死就奇怪了。
十数尾金鲫都翻了身子,多数已死,漂浮在水面上,只有少数几条犹自大口吐着水泡,亦是苟延残喘了。
万春皱着眉头,猛然抬头望着张瑄。
张瑄笑了笑,“殿下,请恕臣直言。这所谓丹丸,不过是从矿物中提炼之物,含有毒素。人服用,短期肯定不会起反应,但久而久之,长期服用之下,毒素便在人体之中积累下来,终成大患。”
“而这鱼儿则不同,对毒素反应灵敏。这丹丸化水融入盆中,鱼便会中毒而死。道理就这么简单,请殿下明鉴。”
张瑄拱了拱手。
万春公主也是灵慧过人的女子,她沉吟着,觉得张瑄说得很有道理。而事实摆在面前,这丹丸若是无毒,原本好端端的鱼儿又岂能会中毒而死?
这一切,都是张瑄当着她的面做的,她亲眼所见,真真切切。
纵然炼丹术……但想必这三痴道人炼制的这太清神丹,不是什么好东西。幸亏被张瑄阻拦,没有让父皇服用,要不然——
万春暗道侥幸,狠狠地怒视着三痴道人。
三痴道人已经傻眼了。他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他炼制的丹丸肯定没有所谓的神奇疗效,可也不至于就是毒药啊——
张瑄突地一声怒斥,“兀那三痴贼道,汝如今还有何话可说?”
三痴道人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伏地连连求饶。
张瑄嘴角的一丝笑容一闪而逝,“张力,将这厮拖下去,剥了他的道袍,留在府中充作家奴”
……
……
张瑄将万春送出了府去。
在即将上车之前,万春突然扭头望着张瑄,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狐疑的光彩,“张瑄,我怎么就觉得上了你的当呢?”
张瑄一怔,笑了笑,“臣不敢欺瞒殿下。生老病死人生规律,这仙道之术本来就是虚幻,若是世间有仙人,岂不是乱了套?而退一步讲,纵然仙道有凭,人生而为仙,怕也是要清心修炼方能至,仅凭一粒丹药,就能羽化成仙,岂不是荒诞?”
“仙人要是这么容易做,恐怕那仙界早就人满为患了。”
万春咯咯一笑,“你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我就姑且信你这一回。”
“对了,上元节要到了,我要与娘娘谱曲编舞,你帮我们写个歌令可好?”万春精巧的小鼻头抽动了一下,眸子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就当是惩罚你好了,不要以为本宫不知道你耍得什么心眼儿……”
张瑄愣了一下,等他回过神来,万春已经上了车,放下了车帘,车马开动而去,空气中只残留着她清脆的娇笑声。
张瑄凝视着万春车驾远去,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他扭身回头匆匆进府,直奔菊花。进了他的书房,他立即让如烟和如玉,将那三痴道人给他带过来。
那三痴道人被张力带着几个家人生生剥去了道袍,换上了普通大将军府的家奴衣着,没有道袍映衬,其人身上的仙风道骨之气荡然无存,反倒是露出了他的真本色。
三痴道人麻木地被张力带进书房来,惶然无措地拜倒在地,口中嗫嚅着,却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张瑄玩味地望着这人,突然哈哈一笑,摆了摆手,“你也不必紧张,本官不杀你,亦不惩罚于你。只是你落在了我的府中,今后就只能老老实实做个下人,听候本官的差遣,你可明白我的话?”
三痴道人畏惧地望着张瑄,声音嘶哑地伏地叩首,“小的明白,小的叩谢大将军不杀之恩”
“神仙之术纯属胡扯,你自己恐怕也未必就相信。这样吧,安安稳稳在我府中做个执事,他日要是有所成,本官必不会亏待了你。这道士,就不要做了——你俗家姓名为何?”张瑄淡淡问道。
“小的俗家姓孙,命虎。”
“孙虎?这名字不雅,得了,汝入我这府中,今后就叫张三痴吧。”
三痴道人嘴角轻轻一抽,却是不敢反驳,嗫嚅道,“多谢大将军赐名”
“按说你这炼丹之术,也并非一无是处。据本官所知,尔等在炼丹之中,能炼制出燃烧起火的火药来吧?”张瑄凝视着张三痴,轻轻道。
张三痴陡然一惊,抬头望着张瑄,旋即恭谨回道,“是,大将军。木炭、硫磺和硝石混在一起,偶尔会产生爆炸和起火。”
“拿去吧,这是我无意中从一本古籍中得来的一个火药配方。当然,事无一定之规,你可酌情更改试验。本官给你拨一个院落,调几个仆役,你就专心给本官按照配方研制这火药出来,若是能成功,本官必有重赏。”
张瑄说着将手中的一张纸递给张三痴,摆摆手,“去吧,一应用度,本官会命人全部供应。”
……
……
张三痴诚惶诚恐地去了。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
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密切相关。而根据他前世的记忆,唐末时,就已经有沿用火药的记载。既然如此,张瑄利用这张三痴去研制火药,其实还是切实可行的。
研制出稳定的火药配方,然后可以继续研发火器,要是用于军队,其效力可想而知。
张瑄当然没有本事让这个冷兵器时代直接跨入热兵器时代,但试验一下简易的火器,为日后做好准备,作为秘密武器出现,并不虚幻。
这个想法也是临时产生,这才是他煞费苦心布这么一个局,引三痴道人入彀的重要原因。
张瑄缓缓起身来,向如烟如玉招了招手,“如烟如玉,快要过年了,公子给你们准备了红包哟——来,拿去”
朝中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张瑄穿越到盛唐的第一个春节,天宝十二载的春节终于还是来了。
中国的文化绵延日久,每个时代的节日都有不同的过法。作为古代最为繁盛的时期,唐朝的春节自有其特点。
节日有假期,对于满朝官员而言是一种放松,而皇帝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从岁除到元正,一天一夜,是皇帝最忙的时候。出于对民间守岁风俗的重视,每到岁除之时,皇帝都要与贵戚、重臣们聚会宴饮以笼络感情。
只不过,今年老皇帝缠绵病榻苟延残喘,而监国太子李亨代替了皇帝的身份。
————————
拜谢大家的月票。
天唐 第148章春节之老皇帝的杀机
第148章春节之老皇帝的杀机
第148章春节之老皇帝的杀机
天宝十二载元正(春节)。岁除。午后。
一直缠绵病榻中风多数时间都处在半昏迷状态中的老皇帝李隆基突然清醒了过来。
高力士正带着李静忠指挥着几个小太监和宫女布置御书房,披红挂彩,虽然老皇帝病卧不起,但该有的节日气氛还是要营造些许的,也算是为老皇帝冲喜。
不能不说,高力士这个老奴才对于老皇帝的忠诚之心,日月昭昭,无人能比。
高力士正在吩咐人做这做那,突然听到里间传来轻轻的声响,像是有人叩击床榻的声音。
高力士吃了一惊,赶紧向李静忠沉声道,“静忠,你带人安排,某家进去看看陛下。”
“等等——速去传一名御医来。”高力士向前走了几步,又回头小声嘱咐道。
“喏。”李静忠躬身应是,待高力士匆匆走进里面,李静忠这才抬头来望着高力士的背影,微微沉吟起来。
老皇帝已经半死不活多时了,只是吊着一口气。御医每日都来为老皇帝针灸按摩下药,而高力士则带着两个贴身的亲近宫女亲自为老皇帝翻身腾挪,更衣洗漱,侍候熨帖。
高力士走进里间,第一眼就望见了老皇帝那睁着的正常而微微有一丝光彩的眼眸。
李隆基吃力地探手向高力士招了招手,旋即无力地垂了下去。
高力士狂喜,当即涕泪交加,几步冲过去叩拜在地哭喊道,“大家大家老奴力士在此侍候陛下”
李隆基伸出冰冷无力的手去慢慢抓住了高力士的手,眸子里的一丝神光渐渐兴盛了起来。
他的嘴唇哆嗦着,像是要说话,但却说不出口来,好半天,憋的涨红了脸才吐出一个含糊不清的字来:“说”
高力士定了定神,明白老皇帝是要他汇报最近的大唐朝廷各种情形。看来,他虽然口不能正常说话,但头脑在此刻还是有些清醒的。
高力士哽咽着轻轻道,“大家大家突然患病不起。张瑄和杨国忠拥立太子监国,对陛下患病的消息秘而不宣……如今,太子在张瑄和杨国忠的辅佐下料理朝政,倒也风平浪静,没有滋生什么事端。”
“大家还是要将养龙体,老奴已经传唤御医到来,为陛下诊治。”
高力士说到这里,猛然发觉老皇帝的手剧烈地哆嗦起来,他抬头来望着老皇帝,见老皇帝嘴角抽搐得厉害,眸子里竟然闪动着愤怒的光芒。
高力士以为老皇帝是对太子李亨监国不满,不由轻轻一叹道,“大家先将养龙体,太子监国不过是权宜之计。待大家龙体康健起来,太子自然回复东宫。”
高力士心说:大家啊大家,纵然你万般不喜李亨,但此刻的局势却是不得不让李亨上位。李亨有张瑄和杨国忠的支持,纵然是老奴想要反对也无能为力呀。其他的皇子,想要在张瑄和杨国忠手里夺下这片江山来,太难太难了。
“糊……涂……”老皇帝费劲全身气力又挤出两个模糊的字眼,剧烈得喘息了几下,又奋力轻轻道,“张……杀”
高力士吓了一大跳,陡然间冷汗直流,汗湿后背。
高力士跟随老皇帝数十年,对老皇帝的了解太过深刻,两人之间的默契太深。虽然老皇帝只是一个眼神,几个含糊不清的字,但高力士还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老皇帝的杀意。
大家怎么对张瑄动了杀机?这张瑄分明就是他着力擢升培植的辅佐下一代大唐皇帝的肱骨之臣,托孤之臣,亦是制衡安禄山和杨国忠的重要棋子,如今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大家却怎么就起了杀心……这是为什么?
高力士清晰地记得,在病发之前,老皇帝还是对张瑄恩宠信任有加……这?
老皇帝呼呼地喘着气,慢慢闭上了眼睛。
可他尽管闭上了眼睛,并不算完全清醒的脑海中却始终回荡着一幕让他浑身热血沸腾的景象,而耳边也始终在盘旋着那种极其暧昧缠绵的声响。
张瑄和杨玉环做梦也没有想到,那日两人在御书房屏风一侧拥抱亲吻的片刻缠绵,竟然被半精神半糊涂的老皇帝恰好听见了个大概。
只是老皇帝当时心里愤怒归愤怒,但奈何嘴上却说不出话来。而他也明知自己此刻病体沉重,若是当面戳破,很可能引起张瑄的铤而走险,只得咬牙隐忍了下来。
本想待自己病好再跟张瑄和杨玉环秋后算账,可随后他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陷入沉睡昏迷之中,有心无力了。直到今日精神头略好,他就急不可耐地将高力士唤进来,勉强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高力士倒吸一口凉气,凝视着老皇帝,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老皇帝缓缓又睁开眼睛,吃力地哆嗦着嘴唇,“宁……宪……琳……见朕……”
高力士愕然。旋即明白过来,老皇帝这是要让他将让皇帝宁王李宪的儿子嗣宁王李琳传进宫来进他。
难道……高力士陡然警醒,难道大家要将皇位传给让皇帝李宪的后人?
当年李宪作为睿宗皇帝长子,将皇位让给李隆基,而如今李隆基在万般无奈之下又想要将皇位传承给自己的侄子,将皇权归还给李宪一脉。
睿宗皇帝李旦一共有六个儿子,实事求是地讲,李隆基这几个兄弟的情分还是深厚的。李宪是长子,皇位本该传给长子,但李隆基不仅有功还有才干,在几个兄弟里是最合适当皇帝的人选。
李宪为了保全兄弟之情,宁可放弃皇位。因此,李隆基对李宪这一脉一向很是优待,带有某种补偿之意。据说李宪开元二十九年李宪病死时,李隆基号哭悲伤不能自已。随后,按谥法推功尚善曰“让”,德性宽柔曰“让”,追谥了李宪一个“让皇帝”的美名。
李琳是李宪第三子,也是李宪诸子中健在的最年长的一个儿子,为人豪爽好客,善骑射,在皇室中威望甚高。
老皇帝又疲倦地睡了过去。
高力士瞻前顾后前思后想了良久,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这才暗暗拿定了主意。他虽然比较赞赏张瑄,但奈何他是老皇帝的一条忠狗,在关键时刻,他只能选择服从老皇帝的密旨。
高力士缓缓走出内间,站在外厅向李静忠招了招手。
李静忠恭谨地走过来,躬身道,“大将军”
“静忠,汝速出宫,去将让皇帝之子、嗣宁王李琳传进宫来,大家要召见他记住,这是大家的密旨,切记不要声张”高力士压低声音沉声道,“若有一丝泄露出去,小心汝的脑袋”
“是,小的不敢。”李静忠心里一个激灵,赶紧点头应下。
如今李静忠虽然也是宫里的大太监,在宫里的权势地位仅次于高力士之下,但高力士终归还是高力士,远远不是他所能比的。多年积威之下,他甚至连反抗的心思都不敢生出。
李静忠不敢怠慢,立即出宫去嗣宁王府传旨。
只是在路上,李静忠却是心念电闪,想了很多事情。他不明白,这好端端地,大过节的,东宫那边的监国太子李亨正在召见群臣入宫饮宴守岁,而老皇帝却突然醒了过来,还要召见让皇帝李宪的儿子李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似乎有些诡异。
李静忠猛然似乎想到了什么,眸子里的光彩骤然放大起来。
他犹豫了片刻,突然咬了咬牙,吩咐车夫立即改道,前往张瑄的大将军府。
李静忠急匆匆暗暗来到大将军府,求见张瑄。但张瑄却不在,府中下人说张瑄已然外出,似是进宫去了。
李静忠有些失望,无奈之下,只得再次改道直奔嗣宁王府。
……
……
张瑄并没有进宫,因为晚些时候他要进宫陪着太子李亨与一干朝臣守岁饮宴,所以要提前回到张府,向自己的娘亲柳氏请安。
张瑄赶到的时候,崔颖也提前到了,正与李秀秀一左一右围着柳氏亲亲热热地说着话。
见到张瑄进来,崔颖笑着起身来温柔地招呼道,“夫君”
李秀秀也乖巧恭敬地起身拜了下去,“秀秀拜见兄长”
“呵呵,秀秀妹妹不要多礼。娘亲,儿子给娘亲请安来了。”张瑄向柳氏长身拜了下去。
柳氏温和一笑,“瑄儿,起来吧。瑄儿,你今日不是要进宫陪监国太子殿下与朝臣一起饮宴守岁嘛,社稷大事事关重大……娘亲这里,有秀秀和颖儿陪着,你就放心进宫去吧。”
说话间,张焕的妻子宋氏,张宁的妻子焦氏,也都带着几个孩子说笑着走了进来。
宋氏和焦氏见到张瑄,赶紧福了一福,“妾身拜见大将军”
虽然张瑄是张府老三,但他的官职权重,宋氏和焦氏虽然是嫂子,却也不敢怠慢,有半点不敬。
说起来,如今这张家全凭张瑄才有今天,张府上下对于张瑄的态度多是敬畏感激参半的。
张瑄却不敢受全礼,赶紧躲在了一侧,笑道,“两位嫂嫂,如此大礼不是要折杀小弟吗?”
天唐 第149章春节之密谋
第149章春节之密谋
第149章春节之密谋
嗣宁王府。
今日是岁除,嗣宁王府的下人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张灯结彩,府里府外与长安城其他府邸一样并无太大的差别,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在张瑄看来,这唐人的春节习俗,与他前世的现代社会春节习俗都差不太多。岁除就是除夕,在除夕前,在外的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
除夕之夜,全家同样是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喝花椒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
所谓“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也所谓“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或者“阖门守第一夜,燎火到清晨。”
写的就是唐朝人过春节吃团圆饭和守岁的情景。
“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大年初一过后,唐朝人亦是开始走亲访友,互相邀宴,称为“传座”。
嗣宁王李琳虽然也是大唐宗室,但终归不是嫡系的皇子,而是隔了一层的皇侄,加上李琳只有一个银光禄大夫的文散虚职,所以这嗣宁王府在长安城里算不上什么第一流的高门。
非但如此,因为为让皇帝之子,李琳刻意韬光隐晦,以避免引起皇帝及其嫡系皇族的猜忌。
其实也不仅是李琳,李宪的几个儿子都是如此。
而说得更远一些,李隆基其他几个弟弟——岐王李范、申王李撝等人的后代,也多都保持低调。以至于这些支系皇族的身影,渐渐都淡出了长安百姓的视野当中。
因此,当宫里的大太监李静忠,赶来嗣宁王府传达皇帝密旨的时候,嗣宁王李琳感觉非常吃惊。
“李公公,请问陛下召小王进宫,是……”李琳笑着问道。
李静忠笑了笑,“嗣宁王殿下,陛下急召,至于为何,咱家着实不知。高大将军吩咐了,让殿下立刻虽咱家进宫面圣,还请殿下启程吧。”
李琳不敢怠慢,立即更衣着装,完了匆匆跟李静忠进宫。
进了宫,避开宫里热热闹闹忙活过年的太监宫女,沿着一条幽径,李琳紧跟在李静忠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地进了御书房。
高力士已经等候在门外。
“小王李琳拜见大将军”李琳见了高力士立即躬身施礼。
他这个没落的皇族,面对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其实底气也不足。
高力士微微一笑,上前去扶起了李琳,“嗣宁王殿下,请进,陛下正在等候。”
两人前脚进了御书房,李静忠后脚也跟了进去。
高力士回头意味深长地瞥了李静忠一眼,压低声音沉声道,“静忠,汝亲自把好门,不经陛下允许,任何人不许入内半步”
李静忠心里一跳,赶紧恭声道,“喏,谨遵大将军之命。”
高力士和李琳进了内室,将门掩紧。
李琳进了内室,见到躺在病榻上神色枯镐嘴角抽搐嘴歪眼邪的老皇帝李隆基,大吃一惊,忍不住惶然向高力士望去,旋即默然叩拜在了李隆基面前。
高力士叹息一声,俯身在李隆基耳边轻轻呼唤道,“大家,大家嗣宁王殿下到了”
片刻的功夫,老皇帝浑浊的双眸渐渐睁开了,似乎隐隐有了一丝光亮。
他的嘴唇抽动起来,说话根本含糊不清。
高力士凑近仔细倾听着,良久才直起身来面对李琳轻轻道,“嗣宁王殿下,陛下身患中风之症,多时矣。只是太子为了确保监国地位,秘而不宣罢了。”
李琳惶恐地拜了下去,心道尽管如此,与某又有何干?把某家传唤到宫里还作甚?
“陛下重病,危在旦夕。陛下一向主张废黜太子另立新君,只是因为陛下突然病发,还没有来得及行废立之事。”高力士轻轻说着,凝望着李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