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唐-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俺老雷承认女军不是花瓶就是!”
雷万春狼狈而去。
女军士卒爆发起雷鸣般的欢呼声,而雷万春手下的500士卒则有气无力地垂首退场。
点将台上,张瑄哈哈一笑,“这厮自作自受,怨不得谁!”
郭子仪微微一笑,却没有做声。
这时,郭芙纵马挺枪冲到点将台下,大声道,“陛下,臣妾赢了,陛下要言而有信,今后要准许我女军参战!”
郭芙眸光中闪烁着异样的神采。
她自小喜骑射而不工读书女红,嫁进了宫去本以为再无舞刀弄枪的机会,可不成想遇到了一个无比开明的皇帝,不仅准许她们这些妃子从军封了军职,还设立了女军营。
只是一直以来,女军营都被雪藏起来,根本没有参战的机会。
如今趁着这个当口,郭芙自然想为女军争取一下。
台上的张瑄苦笑一声,他本心里是不愿意放女军上战阵的。但女军参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也不能不照顾她们的情绪。一念及此,他笑了笑道,“女军巾帼不让须眉,拳拳报国之心,朕心甚慰。这样吧,将女军编入飞虎军之中,听从郭相中军调动行事。可馨——”
田可馨从一侧走了出来,盈盈拜了下去,“臣在。”
“你入女军,协同端妃处置军机吧。”
……
天唐 第473章惨烈之战
第473章惨烈之战
第473章惨烈之战
且说奉旨绕道大食境内奔袭大食商队和权贵观察团的南霁云和哥舒离歌所部。
两人一左一右各自率军两万离开希瓦城,经火寻国的两侧边缘地带潜入了大食境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急行军速度向后掩杀过去。
等大食军马得到急报,两军已经深入大食境内数百里,渐渐逼近了跟随在大食军马后方的大食商队和权贵团。
大食军马庞大,这么一支大军要想调头其实也颇为不易。
十五日后,南霁云和哥舒离歌在大食境内后方一个叫哈巴德的地方合兵一处,准备趁夜向大食商队发起猛攻,然后掳掠一些大食商贾和权贵迅速退去,免得被反应过来的大食军队团团包围,一口吃掉。
其实,万余人的大食商队中起码有半数都是家兵和武装仆从,商贾在大食权势很大,个个都豢养着众多的家兵和奴仆。而那些大食权贵就更不消说了,身边护卫成群。
换言之,皇帝的判断略微有些出入:这支后方的商贾队伍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羊群,而是一群饿狼,想要在短时间内吃掉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
哥舒离歌率主力潜伏在距离大食商贾营地后方数十里处的山林中。而南霁云则率千余轻骑偃旗息鼓奔行靠近,打探情况。
南霁云率军士埋伏在一座土坡之上,凝视着下方不远处的大食商贾聚集的营地。因为不是正规军,所以营地自然散乱而缺乏布局也没有什么秩序,大抵就是一家占据一个地方,搭起帐幕,各自的家兵守护。
说白了,这群大食权贵和商贾是跟来捡便宜的,只要大食军队战胜中华大军,那么,他们就会跟随大军进入中原,该抢的抢该占地盘的占地盘。
南霁云默然张望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
薄暮之色中,大营的东头处突然扬起漫天的烟尘,不多时,一群彪悍的大食军卒驱赶着数十个衣衫褴褛的汉人,呼喝着进入商贾聚集营地。
马鞭炸响,被鞭挞的汉人狼狈地惨呼着跌跌撞撞地前行,走得慢了,就是一阵鞭子。
南霁云眉头紧皱。
大食人的后方,怎么突然出现了自己的同胞?莫非是远行的商客?
他身边的一个军卒突然惊呼道,“大将军,不好,那是陛下派遣往大食的使臣官、原凉州长史呼延亮……”
南霁云陡然一震,一把抓住那个军士压低声音道,“你所言当真?”
“大将军,当初陛下在凉州召见呼延亮等人饮宴践行的时候,小的就是宴会的侍卫,曾经见过呼延亮。我一定不会看错的。”
南霁云缓缓松开手,脸色立即变得无比的阴沉。
如果是普通的商客,南霁云或许还能保持沉默。为了完成皇帝的命令,他不能因小失大。但眼前这群人却是朝廷的使节,使臣被敌国欺凌侮辱,关乎国家体面,他作为中华大将,焉能视若无睹。
片刻后,南霁云咬了咬牙,传令道,“速速通报哥舒将军,就说本将命他亲率全部军马压上,本将要在入夜之后奔袭大食人营地,这群贪得无厌的恶狼,能杀多少便是多少!”
……
……
入夜,月明星稀,秋风送爽。
夜幕下,南霁云缓缓举起手里的长枪,大喝一声,“儿郎们,随本将冲上去,踏平大食人的营地,救回我朝使臣!凡有拦阻者,杀无赦!”
四万中华军马爆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声,呐喊着漫天遍野地冲向大食商贾聚集的营地,等大食人反应过来,早就有无数的火箭划破夜空,铺天盖地而来,旋即爆响落地,引燃大火肆虐。
火光冲天,大食人鬼哭狼嚎。中华骑兵山呼海啸一般冲杀过来,但旋即就有反应快的大食商贾聚集所部家兵迎了上去。哥舒离歌率两万与大食人近战,而南霁云则率两万神策军到处发射火箭纵火,烧毁大食粮仓和帐幕。
经过一夜的鏖战,中华四万大军以死伤一千余人的代价救出了呼延亮等数十名幸存的使臣团成员,掳掠了数百大食商贾和权贵,迅速向火寻国方向退去。而原地,则是一片废墟和尸横遍野。
大食大军主帅孟白得到急报,报国相埃布乐。埃布乐暴怒,立即命十万军队原地向后转,追杀南霁云所部偷袭队伍,可惜这个时候,南霁云早就带着他的人马扬长而去了。
无论是被杀死的还是被掳走的商贾、权贵,都是大食国内响当当的一号人物。这么多人死在大军之后,纵然是埃布乐也觉得有些承担不起。
埃布乐真怒了。
他立即命令大军轻装前进,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进军希瓦城,剿灭中华皇帝军马,救回被掳走的商贾权贵,同时报仇雪恨。
傍晚时分,大食大军就像是一辆庞大的战车轰隆隆开进了张瑄事先布好的埋伏圈内。
居中指挥的郭子仪大喜,立即命令士卒升起孔明灯。
一盏盏孔明灯渐渐升腾在夜空之上,星星点点,煞是好看。
左侧的李嗣业见状,立即命令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而左侧的雷万春则咬了咬牙,命军士挖出用竹管套好的旱地雷引线,点燃了引信。
大食军马前方里许地方的旷野上,张瑄命雷万春将大军所携带的全部旱地雷都埋下,足足有近十万枚。这十万枚旱地雷如果都要看引线来引爆是不现实的,只能是个别的爆破后引起大食军马的混乱,大军铁蹄冲击践踏,将旱地雷踩爆。
单单是旱地雷还是不够的,还有火箭和撼天雷。这一次,皇帝是狠下心要让大食人尝尝火器的味道,将全部的存量火器都用上了。
在郭子仪看来,这批火器能抵十万军马,若是真正发挥效力,起码能灭数万大食兵。
旱地雷开始爆炸,引起了大食军马的震动。此时此刻,大食军马其实也没有回退的余地了,只有前进。
埃布乐命孟白率大军前冲,争取在黎明前抵达希瓦城下。然后大军冲杀过来,马蹄踩踏之下,更多的旱地雷被踩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震天动地,飞扬的火光和烟尘将明亮的夜幕都给遮蔽住了。
大食军马乱成一团,阵型乱了,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放!”雷万春手里的陌刀狠狠地挥舞而下,砍在一棵树上。
早已排成一线的撼天雷车上,黑乎乎密集如雨的撼天雷飞射而起,落向乱军之中。轰隆隆的爆炸声如同惊雷,大食军马根本搞不清状况,只见天上飞落神雷,地上又有不知名的爆炸物,哪里还有什么军心和士气。
雷万春和李嗣业刚要从两侧趁乱冲杀过去,却见希瓦城的方向又升腾起新一轮的孔明灯。
这就是军令,要求两者不要轻举妄动往后撤退待命的军令信号。
这道军令与战前会议上的不相符,但雷万春和李嗣业却不敢违抗,犹豫半天,还是率军悄然后撤,静观其变。
这道军令是临时更改的,来自于田可馨的建议。
田可馨其实也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笑着说大食人被火器袭击搞不清状况,又是在夜间,他们自相践踏乱成一团,不需要我军进攻,就能自我减员不少。与其上前攻杀,不如暂且后退,让大食军队自己乱一阵子去。
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想要平息乱端,需要时间。
张瑄觉得田可馨所言很有道理,就紧急命郭子仪放了传递信号的孔明灯。
……
……
整整一夜,正西方向的地方喊声震天,火光熊熊。到接近黎明的时节,才渐渐有了平息的迹象。
希瓦城楼之上,张瑄挥舞鼓槌,擂鼓发兵。
城下,郭子仪亲率十万主力奔行前进,进逼大食军马“内讧”的战场。
虽然大食人乱了一夜,但损失也不算大。埃布乐和孟白收敛乱军,轻点队伍,发现逃散伤亡了五六万人,虽然损伤惨重,但还没有伤及大军的根本。
可折腾了一夜,大食士卒早已疲倦不堪心力憔悴。就在这个时候,左、右、前三个方向突然传来大军奔袭声,中华大军的旌旗猎猎招展,漫山遍野地冲杀过来。
“陛下有旨,擒杀大食国相埃布乐,当封万户侯!”四周到处都是喊杀声和类似这样的口号声,被军卒团团护卫在其中的大食国相埃布乐脸色铁青,他没有想到,自己堂堂的大食国相,标下这二十多万英勇无敌的大食军马,竟然虎落平阳被犬欺。
“真主保佑,大食无敌!”大食军马也不是吃素的,片刻的慌乱之后,也同样分兵三路迎击了上去。
六股钢铁洪流渐渐碰撞在了一起,这场大战撼天动地,让天地失色。
从黎明时分一直到黄昏日落,大战仍然还在僵持继续。双方各有死伤,战成了一个平局。
郭子仪坐镇后军,神色有些焦灼。大食军马的战斗力之强悍,超乎了他的想象,这场大战的艰难,更是让他准备不足。
到了这个份上,双方谁都不能松劲、后退,若是败退下去,对方趁势掩杀,必定会兵败如山倒。现在就要看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哪怕是靠拼人数,也要拿下这场战争。
天唐 第474章皇帝失踪
第474皇帝失踪
战役进入了焦灼状态,双方伤亡数量都很大,但都憋着一股气,不肯松懈。
当然,严格说起来,中华大军还稍微占据了一点微弱优势。'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因为中华大军是围攻,而大食兵马则是誓死突围,以逃跑为目的。
战报几分钟一次,每一次报到皇帝这里,张瑄的脸色都越来越阴沉。
他心痛啊,分分秒秒都有将士战死沙场,他心里极为压抑和难受。
但为了中华王朝的将来,这一战又不可避免
张瑄站在希瓦城楼上,眺望着战役发生地,耳边犹自回荡着山呼海啸一般的刀枪碰撞声。
张瑄猛然一跺脚,大喝道;“来人,备马,朕要亲临战阵!,,
因为郭子仪等人都在战场之上指挥,所以皇帝身边就只剩下陈通和田可馨这一男一女两个辅臣,当然,还有一万护军。
陈通吓了一跳,噗通一声跪拜了下去;“陛下万金之躯,且不可亲临战争,臣奉郭相严命,保护陛下安全,请陛下收回成命!,,
田可馨也幽幽叹息道,“陛下亲临战阵,太过危险,还是留在希瓦城等候为好。,,
张瑄冷笑了一声,“朕每每念及我军儿郎在战场之上浴血杀敌,朕这心里就心急如焚。朕不是贪生怕死之徒,朕要与朕的儿郎们在一起,此战,必须要胜!,,
说完,张瑄不管陈通和田可馨,跑着冲下了城楼,命护军将军张岚聚集一万护军,出城而去。陈通和田可馨见阻拦不住皇帝,只好也下了城楼,纵马跟了上去。
双方鏖战正酣。
左侧的雷万春已经杀得双眼通红,浑身铠甲之上全是血迹。
他挥舞着陌刀奋不顾身地冲杀在最前面,带领骑兵和步卒一浪接一浪地冲杀上去。
“儿郎们杀啊,杀十人为军头,杀百人封校尉,杀千人封郎将擒杀大食国相者,当封万户侯!,,
“杀他娘的啊!,,
“谁要贪生怕死,老子绝不饶他!,,
雷万春顺手一抹脸上的血迹,手里的陌刀狠狠地前劈,将冲过来的一个大食骑兵斩落马上,又咆哮道;“还等什么?怕什么?裤裆里没长卵子吗?都给老子冲!不是大食人死,就是我亡!,,
说实话,什么样的将军什么样的兵。雷万春率领的这几万人都极为彪悍这一日一夜间,他们已经倾尽了所有的火器,而个个奋不顾身与大食真刀真枪地对垒,除非脑袋掉了,轻伤都不下火线。
“杀啊!,,无数士卒们杀红了眼也不管什么阵型不阵型、战术不战术了,三五十人为一群,冲向大食军卒方向,挥刀就砍。一批倒下,另一批旋即冲过来顶上场面惨烈之极。
而在另一侧,李嗣业率他的陌刀军神武军就相对轻松一些,因为雷万春方向使用火器吸引了大食人的主力。
李嗣业自从西域调任陇朔,在张瑄标下为将,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他的作用来。在平叛期间,陌刀军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而这一次,与大食人的对决当中,陌刀军真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拍神武军骑兵呐喊着冲杀过去,一拍长长的陌刀挥舞如林,旋即就是刀光血影,留下尸体一片。良好的战术加上整齐划一的阵型,陌刀军将最大的战斗力都发挥了出来。
至于在中路,一向有儒将之称的郭子仪,浑身上下也溅满了血迹斑斑。由此说明,他也不再坐镇后军,而是直接率军冲在了最前面。
郭子仪长枪挥舞,身后的两百亲军打着猎猎的战旗,有的则光着膀子擂响壮烈的军鼓,鼓舞着黑压压的士卒排山倒海一般地冲杀上去。
大食人的后方。
突然传来了高亢的喊杀声,而晴空之下,密集的火箭飞射过来,旋即让无数的大食士卒毛骨悚然地四散奔逃。他们巳经尝过苦头了,这种神秘的火器简直防不胜防,直接的杀伤力虽不太强,但怎奈战马会因此受到惊吓,一旦战马失控,大食骑兵就等于废物一群,所以自相残杀互相践踏,死伤不能计量。
南霁云长枪前指,暴喝道,“儿郎们,冲啊!我大军主力在前,本将奉旨冲散敌军阵型!,,
哥舒离歌则在另一侧纵马扬鞭,率标下士卒掩杀过去。
两人本来已经成功地退出大食大军的视野,但还没有赶到火寻国,就得到了大军开战的消息。南霁云当机立断,决定与哥舒离歌折返回来,从大食军马后方发起袭扰性进攻。
他们两人只有四万人,四万人的侵袭如果没有正前方、左右两侧三路中华军马围攻的策应,肯定会被吃掉,也不会对大食大军构成威胁。可现在不同了,大食军马本来就有些军心不稳,后面突然被狠狠地插上一刀,焉能不乱。
呜呜呜!
战场之上骤然想起悠扬苍凉的军号声,皇帝那清越有力的声音回荡着:儿郎们,朕的儿郎们!朕与你们同在!朕当与尔等一起浴血奋战,灭大食,共创我中华国威军威!
传朕的旨意,擒杀大食将军者连升三级,擒杀大食国相埃布乐者,封万户侯!
全场之上,中华军卒精神为之一振。
左翼,拼杀正酣的雷万春暴喝着;“陛下亲临战阵,尔等还不效死!杀啊!谁敢当孬种,老子就割了他的卵子,送进宫去当太监!,,
“吾皇万岁万万岁!,,
正中的方向,传来数万军卒雷鸣般的山呼万岁声,漫山遍野的中华军卒向打了鸡血一般冲向大食军阵。
大食军阵终于松动了。
南霁云和哥舒离歌在其后的奔袭,左右两翼的殊死进攻,皇帝的亲临战争鼓舞士气,终于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食军队开始溃逃。有部分人溃逃,不多时就引动了全军的混乱。
硕果仅存的十万大食军且战且逃,兵败如山倒。
大食军败了,惨败。25万大军经过两天一夜与中华大军的ji烈碰撞,幸存者不过5万,向大食深处逃窜而去。大食主将孟白死于战乱之中,大食国相埃布乐不知所踪。
当然,对于中华大军来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昭武九姓联军伤亡大半,只余两万人。李嗣业的神武军伤亡一万余人。而雷万春因为承受的压力最大,伤亡最重,半数减员。倒是郭子仪的中军因为战术得当,伤亡不是很大。
最后统计起来,中华大军死伤近六万人。不过,因此歼灭了大食力万大军,也算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了。由此,大食国力将大幅降低,起码要将养生息恢复十余年。
夜幕低垂。战场清理基本就绪,与战胜之后普通军卒的兴高采烈相比,郭子仪等大将重臣脸上的神色非常凝重。
这一战,是胜了,付出了惨痛代价,但大食人的损失更大。
这一战绝对可以载入史册,作为亲自参战的将佐,他们将名垂青史。然而,他们却高兴不起来,反过来忧心忡忡惶然难安。
因为,皇帝失踪了。
战乱之中,护军一万人保护着皇帝,郭子仪将全部精力都用在剿灭追击大食军队上,没有发现皇帝的踪迹。数十万人交战的战场上,几千人的进退其实不算什么了。
直到战役结束,郭子仪才发现皇帝不见了,同时不见的还有皇帝身边的数千护军。
难逼…郭子仪脸色惨变,立即命人三路奔行寻找皇帝的踪迹。
一连数日,都没有得到皇帝的消息。
郭子仪不敢泄露皇帝失踪的事儿,与南霁云等人商量之后,压下了这个足以震动天下的消息。
然而,皇帝始终寻觅不见,郭子仪也无法向全军交代。更更重要的是,战胜之后,大军的行止如何,是不是该班师回朝,都需要皇帝来做主。
希瓦城中,帅府之内,郭子仪心急如焚,坐立难安。
他派出寻找皇帝的三路大军都已经深入大食境内数百里,都没有得到皇帝的消息。皇帝究竟是死是活,也没个准信儿。
田可馨慢慢走了进来,望着郭子仪淡然笑道,“郭相。,,
“可馨小姐。,,郭子仪匆匆抱拳道;“陛下失踪,老夫心急如焚,此刻该何去何从,还请可馨小姐教我。,,
“郭相,陛下在于不在,都无大碍了。此刻我军大胜,此战奠定了局面。以可馨之见,大军应即刻班师回朝,按照陛下的旨意,命哥舒离歌和郭曜镇守昭武九姓之地和火寻国地。此外,让张巡张相留在希瓦城,等候与大食人的政治谈判。,,
“大军主力,则由郭相和列位将军统率,速速班师回朝吧。,,
郭子仪眉梢猛然一挑,低低道,“那,陛下……,,,
“陛下……,,,田可馨长出了一口气,压低声音道,“陛下已然带5000护军绕行吐火罗,经吐蕃两道返回中原去了。陛下临行之际,让可馨把这封密旨交给郭相。,,
田可馨掏出密旨,郭子仪浑身一震,整个人哆嗦着,慢慢瘫倒在地。
他紧张担心了好几天,寝食不安,突然听到皇帝安然无恙的消息,精神一松,就昏迷了过去。
天唐 第475章暗流涌动的京城
第475章暗流涌动的京城
第475章暗流涌动的京城
永宁三年春,中华王朝皇帝张瑄统军30万,灭吐蕃后西进西域,再灭突骑施,除西域三十六国国号,化为州县。永宁三年夏,皇帝率大军挺进昭武九国,定昭武九姓为昭武道,旋即灭火寻国。十月,与大食阿拔斯王朝大军25万在火寻国希瓦城西北方向的卡森进行大兵团会战,战事惨烈,经两夜三日方歇。中华王朝大捷,以伤亡数万的代价歼灭大食军队20万。
捷报从希瓦城发出,传往天下各地和京城,天下震动。
按照皇帝的诏命,郭子仪统帅西征大军主力班师凯旋。哥舒离歌为昭武道行军大总管,郭曜为昭武道巡抚、昭武宣抚使。
户部尚书张巡作为皇帝代表留在希瓦城,准备与大食人进行政治谈判,收拢战后事宜。
永宁三年初冬,郭子仪率军离开希瓦城,下葱岭入安西,经安西、河西,回军中原。
这本是一支凯旋的士气高涨的大军,但因为一个足以让天下人震惊的消息而变成了一支凯旋的哀军。
虽然没有公开的通报,但军中上下都流传着皇帝死于与大食人一战中的小道消息却悄然开始传播。全军上下震动之后,哀声一片,出现了暂时的混乱。但经郭子仪、南霁云、雷万春、李嗣业等高层将领的严肃整顿下,军纪恢复如常,继续向中原班师,只是军中的气氛变得愁云惨淡万里凝。
郭子仪极力控制和压制消息,可还是从军中传向了地方,旋即又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天下传播开去。
天下州县惶惶不安。因为没有正式的官方定论,地方官不敢让百姓举哀,但在临近年关的这一段时间里,对于皇帝英年早逝战死沙场的各种默哀和感叹之声不绝于耳。
皇帝驾崩,对于一个新建王朝来震动之大可想而知。好在朝廷刚刚战胜大食,灭敌20万,这等辉煌大捷之后,当郭子仪率大军回返之后,压制住了很多不该有的骚乱。
郭子仪等人非常郁闷,这一路行来,心里极为憋屈。明明是大捷,却不敢庆祝,明明知道皇帝安然无恙,还得摆出一副悲伤凝重的表情。他们不知道皇帝究竟要搞什么,只有田可馨心里明镜儿似的。
这或许是皇帝耍的一个小聪明。但恐怕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小伎俩,往往能试探出很多东西来。
郭子仪率军十一月初离开火寻国,十一月底就出了安西进入河西。而这个时候,张瑄早就撇去皇帝仪仗率5000护军进入了吐蕃两道,在神武城中接受杨涟的朝拜和接风。
张瑄在神武城悄然停留了数日,然后经吐蕃两道进入青海,再下陇朔,与郭子仪的大军行走的不是一条路线。
永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天降大雪。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而来,转眼间就淹没了前行的路径。因为没有伴随呼啸的北风,所以这场大雪让人感觉非常诗情画意。
护军扎营。
等张瑄和郭芙出帐来,天地间早已是白茫茫一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派壮观景象。
张瑄心情畅快地往前奔行了数十米,凝望着远端忍不住诗兴大发,连改带篡将前世伟人的一首词卖了出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陛下这几句气象磅礴,芙儿听着也神清气爽……”郭芙也脚步轻盈地跑过来,向后摆摆手,示意护卫离远一点。
张瑄嘿嘿一笑,“瞎扯几句,当不得真。”
“对了,芙儿,前面就是河州城了,朕决定在河州停留几天。”张瑄立即岔开了话题去。如果说以前发迹的时候剽窃诗词是没有办法,应时之需,可现在当了皇帝了,他就不想再厚颜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
因此这些年来,他其实……基本上……不太吟诗作对了。
郭芙柳眉儿轻轻一皱,轻轻道,“陛下掩藏暗行,已经有失体统,若是再不归朝,恐怕会起乱子……以臣妾之见,陛下还是速速移驾河州城,让地方官接驾吧。”
皇帝近乎“胡闹”一般的行动,郭芙并不赞同。只是张瑄一意孤行,她也不敢太过反驳。可为了天下安定和朝廷大局,这一路上,郭芙也没少劝说,只是张瑄笑而不语。
张瑄扭头回去,继续眺望着山间的雪景,淡淡道,“这天下又不是朕一个人的,难道少了朕一个人,就要乱了不成?”
张瑄的声音淡漠而执着。
郭芙幽幽一叹。
这天下固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但这天下如果离开了皇帝,又怎么能叫天下呢?
一个多月了,皇帝下落不明,军中和天下各州县关于皇帝驾崩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天下军民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朝廷的正式通报。这个时候,京里还不知道会起什么乱子呢。
郭芙心头觉得很堵。
李腾空刚在龟兹诞下一子,正由郭子仪大军保护返回京师。而在凉州待产的苏扈冬早已诞下一女,已经在几个月前回京去了。
中京洛阳。
皇帝驾崩的消息与朝廷西征大军凯旋的消息一并传进京来,只是后者有郭子仪的军中报捷,而前者则没见正式行文。
只是老百姓可不知道是不是官方消息,这种事儿口口相传,不多时,中京城里就传了个遍,人心惶惶不安。京城主军政主官颜真卿在震惊之下,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动用自己手里的京兆军马,严控京城局面。
留守的朝廷官员则更是乱成了一团糟,暗流涌动。
数十中上层官员聚集在宰辅陈希烈的府邸之中,要听陈希烈拿主意。有人提出立即派人去郭子仪军中质询,也有人表示朝廷不可一日无主,应拥立皇后崔颖所生皇子张乾为监国太子,以安定天下局势。
耳边传来众臣吵吵嚷嚷啼哭悲号的声浪,陈希烈头都大了。他本来就上了年纪,遇到这种事情又上火,再被众人这么逼迫,眼前一阵头晕目眩险些栽倒在地。
杨国忠神色复杂得站在一侧,默然不语,但眸子里某种光彩闪动,不知道在想什么。
陈希烈身子摇摇欲坠,工部尚书杨锜一把扶住了他,大声道,“诸位大人,切莫再喧哗了。宰辅大人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赶往郭子仪军中,一切等郭子仪回信再说!”
……
……
礼部侍郎李倓匆匆进了其父李亨的唐王府。
皇帝张瑄战死沙场的消息,对于李唐硕果仅存的皇族而言,的确是一个好消息。李倓这些人本来早就绝了复国的念头,可这个消息传来,他们心里那颗冰冷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萌芽生长了。
李亨自斟自饮,扫了李倓一眼,醉眼迷离地道,“你说什么?为父没有听到。真是好酒啊,来人,奏乐上歌舞!”
顿时,舞乐声四起。
见李亨色迷迷地盯着那些妖艳的舞女可劲的看,李倓失望地跺了跺脚,转身而去。
李亨已经堕落了,李倓对他父亲下了最后的评价。决定撇开李亨,自行其是。
李倓一走,李亨就霍然坐直了身子,眸子里的醉意和浑浊一扫而空,慨然一叹。
李倓想要干什么,李亨哪能不清楚。只是李亨觉得李倓这是自寻死路。纵然皇帝真死了,皇帝还有皇子,这些中华朝廷的臣子一定会拥立皇子登基,这天下终归还是姓张。就算是有暂时的混乱,也无伤大局。
可李唐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想要复辟复国,谈何容易。一个搞不好,就要送掉小命。李亨知道自己阻拦不住李倓,但却又不想被牵扯进去,因此装昏庸老朽也就成了必然。
李倓首先找上的是被皇帝拿下的原北庭藩帅程千里的儿子程火尔。程千里是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