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唐-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秀秀向萧十三郎点了点头,匆匆带着自己的侍女从人离开萧家回了崔府。而她还没有进门,宫里拨来的长公主仪仗就送到了崔家。

而听说张秀秀回府,崔琚夫妻带着府中的亲属下人一起迎了出来,拜了下去,“臣(奴家)迎宁国长公主归府”

张秀秀虽然是张瑄的义妹,但义妹与亲妹妹却不是一回事。本来崔琚夫妻以为,张瑄能给张秀秀一个郡夫人的称号就不错了,但不成想,却直接封了长公主。这个封号一定,张秀秀皇族公主的身份就彻底确定,在崔家的身份也就随之大涨。

崔琚和郑氏不敢怠慢。

见自己的公婆朝自己下拜,张秀秀大吃一惊,赶紧避了过去,颤声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二老如此,让儿媳如何敢当?”

“礼不可废。长公主请”崔琚笑吟吟地起身让张秀秀先行,但张秀秀怎么敢,崔琚让了片刻,也就不再让。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儿媳妇,如果当真要按照礼制来,恐怕也就没法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

崔琚现在是无比的春风得意马蹄疾。

嫡子崔焕是朝廷大员,一方巡抚。庶长子也在朝为官,深受皇帝器重。而儿媳妇是当朝长公主,女儿崔颖又是当朝皇后,母仪天下。

可谓是万般荣宠和荣耀都集于崔家一门,令天下人艳羡万分。

接连两日,登门祝贺者纷至沓来。尤其是同为士族高门的郑家、王家和卢家中人,更是络绎不绝。

……

……

宫里。

自打张瑄册封了一后六妃之后,崔颖和诸女同居的现状就不得不打破了。皇帝的威仪不可废,宫里自有宫里的规矩。

后苑被分为了十八宫,崔颖居中宫,苏扈冬居左侧的景秀宫,万春居右侧的延平宫,李腾空居祥和宫、杨三姐居永福宫、杨玉莲居戌坤宫、凤鸣居长春宫。

举行完永宁二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大朝会,张瑄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一众太监宫女去了后苑中宫。

无论如何,崔颖都是皇后,他得先去看看她,还有儿子张乾。

“陛下驾到……”小太监尖细的嗓门在中宫的宫苑中久久回荡着,中宫的太监宫女闻报,慌不迭地列队跪拜迎接。

崔颖如今贵为皇后,也不敢失礼,赶紧穿戴整齐凤冠霞帔,盈盈迎了出来,“臣妾拜见陛下。”

张瑄哈哈一笑,几步过去扶起崔颖,捏住她的小手伏在她耳边小声笑道,“颖儿,今晚我住你这里。”

崔颖大羞,脸色一红,尴尬地挣脱开手去,正色清了清嗓子,“陛下——请陛下进宫”

张瑄这才醒悟过来,崔颖如今是皇后,后宫之首,自有威严,时时处处都要讲究礼法,否则无法统御后宫。

张瑄暗暗叹了一口气,知道从前那种夫妻举案齐眉耳鬓厮磨的日子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最起码,当着宫里这些人的面,是不能了。

张瑄淡淡笑了笑,“好了。你们先回去,朕今晚留宿中宫。”

张瑄牵着崔颖的手进了宫室,示意崔颖屏退了贴身侍女。但有两个侍女一直垂首站在内室,没有动弹。

张瑄皱了皱眉,刚要说什么,却见那两个侍女悄然抬头向他望来,眸光如水且非常复杂——

张瑄一怔,旋即认出这是之前自己身边的侍女如烟和如玉。几年的功夫,这两个丫头已经成熟起来,虽还是那般娇俏可人却又增添了几分韵味。

张瑄正待笑着跟如烟和如玉打个招呼,却见崔颖面色肃然跪拜在了他的面前。

张瑄吃了一惊,俯身搀扶崔颖,皱眉道,“颖儿,你这是作甚?以后不许在我面前跪来跪去,听见没有?”

“陛下,臣妾叩谢陛下隆恩,陛下对臣妾、对臣妾娘家如此封赏,让臣妾受宠若惊,寝食不安。臣妾奏请陛下将册封臣妾父亲的国公封号收回……”崔颖坚持着跪拜在那里,柔声道。

张瑄笑了笑,“你父也就是我的岳父,当朝国丈,册封一个国公也不为过。”

“不,陛下。陛下对于崔家已经是极尽恩宠,若是再封臣妾父亲爵位,崔家实不敢当,亦会引起朝野非议,损及陛下清誉。”崔颖叩首下去,“请陛下收回成命臣妾父亲才疏学浅,不足匡扶社稷,留在府中做个安乐翁足矣了。”

张瑄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道,“好,朕听你的,此事就作罢。”

“好了,颖儿,起来吧。”

“陛下,臣妾还有事求陛下恩准。”崔颖轻轻道。

“你说。起来说吧,何必如何?”张瑄苦笑着扶起崔颖。

“陛下,空儿妹妹跟了陛下多年,亦从军为陛下平定天下立下大功,臣妾以为,空儿妹妹的亲眷还在长安,请陛下下一道诏令……”

崔颖的话还没有说完,张瑄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崔颖这是提醒他,该提携一下李腾空受打压的家人了。自打李林甫死后,李家的族人或死或流放,平安活到现在的已经不多了。

张瑄点头笑道,“好,朕这就让陈希烈安置他们。”

“陛下,还有一人,陛下似乎忘记了。”崔颖眉梢一挑,眸光里投射出一丝光彩来。

张瑄楞了一下,“你说的是……裴徽?”

张瑄猛然醒悟过来。

张瑄沉吟了起来,片刻后才点点头道,“好,颖儿啊,你帮我转告三姐,若是裴徽愿意入朝为官,可留在朕的身边,若是不愿为官,朕就封他一个闲散侯爵,或居中京,或居长安,或居蜀中,都任他选择。”

崔颖欢喜地拜了下去,“臣妾多谢陛下。”

张瑄望着崔颖,眸光中柔情越来越重。他心里明白,崔颖之所以当面向自己替李腾空和裴徽说话,无非是觉得自己和崔家获得恩宠太盛,而其他诸女则相对比较“冷清”,有心想要平衡一下,免得破坏她们之间的关系。

崔颖还是像以前一样大度和识大体。有这么一个雍容大度的皇后掌控后宫,他心里很踏实。

张瑄感慨万千,一把就将崔颖拥在了怀里。一时忘情,就不管不顾地吻住了崔颖的嘴唇,同时上下其手,崔颖虽娇羞不已,却还是依偎在张瑄怀中任君亲吻爱抚。

两人亲热了一会,张瑄眼角的余光突然发现如烟和如玉犹自俏脸绯红地侍立在一侧,不由大窘,尴尬地干咳两声,轻轻推开了崔颖。

崔颖抬头扫了两女一眼,眸光一闪。

这个时代风气开放,主人家夫妻*房甚至会有通房侍女随时侍候,崔颖倒也没觉得尴尬什么。况且,这两个丫头侍候她很久了,很得她的宠信。

“陛下,如烟和如玉跟了臣妾这么久了……当初陛下可是答应臣妾要收她们两个入房的,如今她们也到了嫁人的年纪,陛下若再不给她们一个名分,臣妾就只能将她们嫁出宫去了……”

其实崔颖不过是故作此言,同时也有几分暗示之意。

只是如玉还是像从前一般心思单纯,并没有听出女主子的意图。她垂首在那里,心中惶恐不安,紧紧捏着小手,生怕崔颖会真的将她俩嫁出宫去。

而如烟的心思则玲珑剔透。

闻言立即盈盈上前,跪在张瑄和崔颖面前哽咽道,“陛下,娘娘,奴婢不愿出宫,奴婢愿意侍候陛下和娘娘一辈子请陛下和娘娘开恩啊”

张瑄嘴角一抽,目光玩味地望着如烟,又抬头扫了如玉一眼。

这两个丫头昔日在张府就侍候在他的身边,当初若不是觉得她们年纪还小,张瑄说不准也早就将她们吃了。而随后,他就藩陇朔,又征伐天下,与两女相处相见的时间越来越少,以至于两女的身影在他心里淡了许多。

崔颖扶起如烟,笑道,“傻丫头,陛下怎么舍得把你们两个放出宫去。就算是陛下舍得,本宫也不舍得,是不是?”

崔颖说着向如烟使了一个眼色,“还不侍候陛下宽衣?”

……

……

在崔颖这里欢度一夜,张瑄第二天上午就回了自己的华夏宫。

但他前脚刚回,后脚崔颖就把如烟和如玉两个丫头打发过来了。见两女在自己面前诚惶诚恐又满怀期待的俏模样,张瑄忍不住笑了。

“你们不在中宫侍候皇后,来朕这里作甚?”张瑄笑容一敛,沉声道。

如烟如玉见张瑄拉下脸,畏惧地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嗫嚅着也说不出什么来。倒是片刻后,如烟壮着胆子小声道,“陛下,娘娘说陛下在华夏宫料理国政,非常辛苦,让奴婢两人过来侍候陛下起居……”

张瑄望着两女,突然哈哈一笑,“你们这两个小丫头片子……好吧好吧,起来起来,你们就留在朕身边几日,不过朕这里朝中大臣往来众多,你们凡事小心谨慎,不要丢了朕的脸面。”

如烟如玉猛然抬头,欢喜得情绪溢于言表,根本无法掩饰。

而就在这一瞬间,张瑄瞥见,这两个丫头真的是早已熟透了,那前凸后翘的娇媚身材,那清秀可人的美丽容颜,都足以勾起一个男人无尽的心火来。

发觉到皇帝的目光有些火热和异样,如玉羞涩地垂下头去,不敢动弹。而如烟则大胆地挺胸抬头,媚眼如丝地凝视着张瑄,当真是一个心思不简单的小狐狸精哟。

张瑄笑了笑,探手过去,抓住如烟温润而有弹性的小手,“起来。”

“如玉,你也起来。”

张瑄另外一只手也抓起如玉的手来,然后一手一个,就将两女都拉起身来。

……

……

“陛下,奴婢……”

“奴婢侍候陛下……”

两个小丫头正处在一个思春的年纪,对于男女之事,耳濡目染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几分不是经验的经验。两女动作专注轻柔地帮张瑄宽衣解带,赤着身子地跪坐在床榻之上,半是羞涩半是火热地施展着那些从春、宫图上偷窥学来的“十八般武艺”,几乎让张瑄陷入了温柔的欲、望海洋之中不可自拔。

又是一夜*愉,道不尽的香艳旖旎。

这两个丫头出身卑微,从小到大,就注定了成为主子身边侍妾的命运。而对于这个主子,她们不仅没有半点排斥,还充满着强烈的期待和爱慕。她们没有崔颖、李腾空诸女的矜持,又怀着讨主人欢心的心情,心态摆得正,就格外放得开,对张瑄极尽逢迎,自然带给张瑄从未有过的欲仙、欲死的舒畅感受。

一觉醒来。张瑄微微动弹了一下身子,睁开了眼睛,却发现如烟和如玉早就为他准备好了洗漱用具,随时准备侍候他起身。

张瑄望着犹自一脸欢喜和一脸柔情脉脉的两女,心头浮起一种异样的温馨来,仿佛又回到了穿越之初的时光岁月。

那是一段值得回忆和纪念的日子啊……张瑄感慨万千,温和道,“朕册封你们两个为昭仪、昭容,还是随侍在皇后身边吧。日后若有子嗣,朕再让你们别立一宫。”

“朕当年答应给你们两个一个名分,今天终于算是兑现了承诺。”

如烟如玉狂喜,噗通一声跪拜了下去,颤声呼道,“奴婢拜谢陛下皇恩浩荡,奴婢拜谢陛下皇恩浩荡”

张瑄摆了摆手道,“起来,都起来吧。”

天唐 第426章宫宴风波

第426章宫宴风波

第426章宫宴风波

如烟和如玉欢喜无比,从大户人家的侍女,到一国之君后宫中有名分的嫔,虽然身份地位远远没法跟皇后和六妃相提并论,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宫苑,但对于两个丫头来说,已经是很知足很知足了。

如烟如玉达成心愿,又在华夏宫里侍候了张瑄几日,却也不敢再多停留了,就美滋滋地回到了中宫,皇后崔颖身边,不提。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元正之日。

最近一段时间,张瑄国务繁忙,很多国政大事他都要亲力亲为,忙得焦头烂额。一直到元正之日到来,整个宫里宫外和中京城上上下下,都进入了新春佳节的气氛之中,他才算是忙完了一个段落。

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和惯例,元正之日也就是大年除夕,皇帝要在宫里大宴群臣和皇室贵族,整夜歌舞守岁。而各地行政道的巡抚和军镇的藩帅也都赶在节前赶到中京,欢度春节和上元节,同时也是向朝廷和皇帝述职。

因为是开国之后的首次宫廷盛宴,也即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国宴,所以本次宫宴特别隆重,操办本次宫宴的大总管由内务令颜真卿亲自充任,户部、礼部等有关衙署配合参与。

宫宴设在崇政殿。

午时三刻,宴会就拉开了序幕。

从这个时候起,就陆续有满朝文武大臣、地方封疆大吏和贵族宗室等进宫参加宴会,颜真卿带着内务省的一干属官亲自迎候在崇政殿殿口。

第一批赶到的是范阳大都督仆固怀恩,剑南道大都督安思顺、北庭大都督程千里等高层将领。仆固怀恩几日前就从范阳赶来中京,面向皇帝述职,同时叩谢皇恩。而安思顺和程千里此次进京,无非是表明效忠的态度。

其余的藩帅,比如哥舒翰和杨涟,都因为要防御吐蕃和应对李珙谋反,所以都未曾返京。

仆固怀恩哈哈一笑,大老远就向颜真卿抱拳道,“颜大人,别来无恙乎?”

颜真卿笑了笑,也抱拳回礼道,“大帅安好”

“颜大人,本帅此番回京向朝廷述职并叩谢皇恩,从范阳带来十州奚人酿造的美酒百余车,进献给陛下,同时也让朝中的诸位大人品品鲜。”

仆固怀恩一边笑着跟颜真卿寒暄着,一边昂首挺胸走进了大殿。

跟随在他后面的安思顺和程千里面色微微有些复杂。这两人的资历远远比仆固怀恩要深,只是仆固怀恩是新皇的心腹功臣,此刻又隐隐有为天下军镇之首的架势,不太把安思顺和程千里放在眼里,让这两人感觉有些不舒服。

只是不舒服也没有办法。

作为前朝老臣,他们自觉无法与新朝的开国元勋相提并论。

“颜大人”程千里抱了抱拳,淡淡一笑。

安思顺也抱了抱拳,招呼了一声。

颜真卿一一回礼,笑道,“两位大帅请进,各安坐席,陛下一会就到。”

安思顺和程千里点点头,并肩走进大殿。

走进去顺眼一瞥,果然见自己两人的席位在仆固怀恩之下,不由心下微有失落。但这种失落的情绪一闪而逝,两人笑着主动跟仆固怀恩打招呼,仆固怀恩虽然有些骄矜,但也不能太过失礼,也起身向两人见礼。

第二批赶过来的是关内道巡抚崔焕、河北道巡抚陈通等地方行政大员。而紧接着他们身后的是张九鸣、张九皋率领的皇族宗室,以及崔、王、郑、卢四大高门士族的人。

最后才是陈希烈率六部尚书——吏部尚书杨国忠,礼部尚书裴冕,兵部尚书郭子仪,刑部尚书杨錡,户部尚书张巡,工部尚书公孙良,朝廷中最为核心的七位相国,缓步而入。

杨錡刚抵达中京,封常清已经赶赴西域接替了他。与内地有所不同的是,封常清在西域文武兼备,既是掌控兵马的藩帅,又是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这是由于西域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陈希烈面带微笑,率先而入。杨国忠等人按照次序,徐徐而入。

早已安坐的大臣权贵等人纷纷起身来向陈希烈等人寒暄问好,唯独张九鸣和张九皋因为是皇帝的血亲长辈,又是皇室郡王,所以没有起身相迎。

等陈希烈等人也安坐完毕,殿口才传来太监那尖细而有力的声音——“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回妃、宁妃、淑妃娘娘驾到”

众人赶紧起身,轰然拜倒在地。

张瑄身穿滚龙袍头戴华丽的冕旒,大步而入。他的身后,皇后崔颖凤冠霞帔神态端庄,紧紧相随,而回妃苏扈冬、宁妃万春和淑妃李腾空三女则一身盛装打扮跟随在崔颖之后。

杨三姐和杨玉莲姐妹俩出席这种公开的宴会多有不便,尤其是杨玉莲,虽然她已经换了一个身份相当于“涅槃重生”,但为了避嫌,她从来不离开自己的宫苑。而宜妃凤鸣则是不喜欢这种觥筹交错迎来送往的歌舞宴会,也就没有出席,只有苏扈冬、万春和李腾空三女作为代表。

崔颖容颜端庄秀美落落大方,苏扈冬美貌中带有一丝野性洋溢着异族韵味,万春则是李唐皇室公主出身气质高贵,李腾空则清秀刚毅,虽然身着宫装却也遮掩不住的英姿飒爽。

众臣拜了下去,山呼万岁:“臣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臣等拜见皇后娘娘、回妃、宁妃、淑妃娘娘”

张瑄大步而入,从匍匐在地的众臣班列中脚步生风匆匆而过,直入他的皇座之后,待崔颖等女也跟了过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才挥了挥手朗声道,“诸位,请起,请坐。”

“谢陛下”众臣再拜,然后才渐次归坐。

张瑄缓缓起身,环视众臣,淡然一笑道,“诸位,今日元正之日,朕在宫中设宴与诸位守岁共乐这是朕定都中京之后的第一个元正之日,亦是第一个新春佳节。今日当着诸位的面,朕要说,过了上元节,朕将亲自率军御驾亲征,西征武威叛贼李珙,同时进攻吐蕃,光复失陷于吐蕃人手中的数千里山河”

“朕今日对天盟誓——此次出征,若是叛乱不平、若是不灭吐蕃,朕誓不归京”

张瑄清朗、毅然而绝然的声音在殿中久久回荡着。

此话一出,殿中众臣除了陈希烈这七个人之外,其他朝臣和宗室贵族都大吃一惊。皇帝竟然要御驾亲征,亲临战阵……

张九鸣和张九皋皱了皱眉,立即起身并肩抱拳施礼道,“陛下,老臣以为,万万不可。我朝初立,陛下乃是万乘之身,陛下安危事关国体和江山社稷安危,万万不可亲临战阵”

“无论是平叛,还是讨伐吐蕃开疆辟土,陛下麾下猛将如云,又何需亲涉亲为?”张九皋也劝谏道,“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张九鸣和张九皋是皇亲长辈,这两人站出来一开始劝谏,很多朝臣都纷纷响应。唯有陈希烈等人默然不语。

张瑄要御驾亲征,早已是跟他们通过气的。一开始他们也是强烈反对,但奈何张瑄坚持己见,他们作为臣子劝谏不从只得领命。

张瑄微笑不语。

仆固怀恩出列跪拜了下去慨然道,“陛下,臣蒙受皇恩浩荡,臣愿率大军西征武威,剿灭李珙叛贼,为陛下分忧陛下乃天之可汗,万万不可亲自涉险”

张瑄扫了仆固怀恩一眼,微微一笑道,“仆固怀恩,朕意已决,尔等不必多说了。至于你,朕对你另有任命——朕给你一年的时间,在安东、渤海及奚人聚集地吸纳天下流民屯垦,若是此地粮食能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上缴国库,朕便为你记一大功”

“而且,叛贼史思明残部盘踞新罗,你还要率军时刻警惕,防备叛军勾结新罗军马犯我边陲。”

“天下东北之地,朕全权交由你来经略。此地当为天下之大粮仓,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张瑄说完,缓缓又道,“诸位,朕之所以要御驾亲征,是要借此告诉天下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哪怕是朕贵为皇帝,也概莫能外。”

“不仅是朕,就连朕的皇妃——”张瑄扭头望着一脸兴奋之色的苏扈冬和李腾空,笑了笑,朗声道,“回妃苏扈冬、淑妃李腾空,上前听封”

两女盈盈起身,拜了下去。

“朕御驾亲征,平叛兼经略吐蕃,尔二人亦为左右女军大将军,率女军随朕一起出征讨贼”

“臣妾遵旨”苏扈冬和李腾空使劲按捺住内心的欢喜情绪,施礼领命。两女本就是女中豪杰,喜欢舞枪弄棒纵马驰骋,让她们长期呆在宫里憋着,就像是笼中的小鸟一般憋出病来。

尤其是回纥公主苏扈冬。

崔颖和万春对视一眼,有些羡慕地望着苏扈冬和李腾空。她们不是羡慕领军作战,而是羡慕两女能留在军中呆在张瑄身边。

见皇帝居然连皇妃都要带出去领兵作战,众臣无语而凝噎。

其实,女军就是一种军中的花瓶,并不能真正发挥多大的作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张瑄不是不知,而是有意为之。女军的存在就是一种存在,或许不会真正上战场冲锋陷阵,但时间久了,逐渐就会引导天下人接受这种存在。

而下一步,从女军到女官……再到各行各业,在张瑄的暗暗推动引导之下,女子会出现在任何一个能出现的位置上,从稀罕事、观赏性逐步过渡为社会常态和实用性。

张瑄心里明白,有很多太过超前的价值观和理念,只能慢慢引导,不能强硬推行。利用皇权铁腕推行,短时间内或许能有些效果,但时间久了,绝对会遭遇强烈的反弹,最终不了了之。

他只能通过各种细节性的国策和政策安排,从无到有,分批分步骤,慢慢推进,潜移默化中教化万民。

见众臣不再反对,张瑄微微一笑,挥了挥手。

瞬间,丝竹之乐响起,而如花似玉的宫女们则如传花蝴蝶一般高举美酒果品菜蔬,开始上酒上菜。

一曲乐毕,张瑄高举酒杯,朗声高呼,“朕与诸位举杯共饮,恭贺新春愿天佑我中华,让我朝繁荣兴盛永为万国之邦”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

……

酒过三巡。在张瑄的带头下,在场权贵众臣开怀畅饮,说说笑笑,观赏歌舞,气氛渐渐变得热闹和喧嚣起来。

张瑄一边举杯应付着前来敬酒的仆固怀恩等这些开国功臣们,一边与身边的崔颖等女小声交谈着。

虽说是彻夜饮宴守岁,但其实不会彻夜不眠。到了后半夜,就先后有不少大臣或当场醉倒,或大醉之下拜别皇帝,出宫回府。张瑄不为己甚,因为本来就是一场欢宴,何必搞得那么紧张。

但谁也想不到,这本是安乐祥和的守岁之夜,却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田可馨不胜酒力,在大殿之中参与饮宴一个多时辰后,便身体困乏支撑不住,先行告辞而去。

沉沉的夜幕之下,北风呼啸,气温极低。田可馨裹紧裘皮大氅,带着几个侍卫缓步走出崇政殿,准备正道经临佑门出宫,

宫道两旁,点起了避风的宫灯,然而灯光还是有些昏暗。

田可馨缓步而行,宫中不能行马,她的车马在临佑门外等候。

身后崇政殿的方向犹自传出觥筹交错的欢呼声,田可馨回头凝望片刻,轻轻一笑,继续行去。

走不多时,就听身后传来一个青年男子的呼声。

“可馨小姐”

田可馨皱了皱眉,却还是应声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一个华服青年气喘吁吁地跑来,身后跟着十几个随从。

虽然光线昏暗,但田可馨还是一眼就看出,此人正是当朝皇叔、清河郡王张九鸣的幼子——景侯张昌国。

田可馨静静地等候着,面纱下的容颜上也不知浮荡着什么表情。

“可馨小姐”

田可馨眼眸中闪过一丝厌恶,但却还是勉强笑道,“不知小侯爷叫住可馨,有何见教?”

田可馨掌控内廷女官衙署,同时还负责逐步收拢李唐皇族宗室以及一些当朝权贵过度膨胀的家业划归国有,自然就免不了跟皇族打交道。

而田可馨虽然整日带着面纱,但那一日,风吹面纱掉落在地,无意中让张九鸣的小儿子张昌国看见。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张昌国还是惊艳为天人,平生爱慕之心。

打那之后,便对田可馨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田可馨虽然不喜,但看在皇帝和张九鸣的面上,只得虚与委蛇。

“可馨小姐,如此良臣佳节,你我何不另寻幽所,共饮三杯?”张昌国抱拳笑道,眼眸中的火热根本就遮掩不住。

虽然田可馨一向不假辞色,但张昌国还是乐此不疲。他觉得自己身为皇族,当今皇帝的堂兄,贵为侯爵,又颇有才貌,蛮配得上田可馨一个降将之女。

田可馨淡淡道,“对不住侯爷了,可馨身子不舒服,要先回府歇息……”

张昌国一个箭步窜了过去,嘿嘿笑着借着酒意就向田可馨的手腕抓了过去,“可馨小姐身子不适?让本侯送小姐回府吧……”

田可馨勃然色变,立即后退两步,怒斥道,“请侯爷自重”

也是活该出事。

张瑄的亲兄长张焕和张宁,册封为亲王。而张九鸣和张九皋这两个叔父,则册封为郡王。

张九鸣有四子三女,子皆封列侯,而女皆封郡主。

因为张瑄的直系亲族血脉稀少,而一些远亲张瑄又没有册封,真正受封的也就是张九鸣、张九皋及其子孙后裔,构成了看上去有些单薄的当朝皇族宗室。

但正因如此,就更加让张九鸣和张九皋的子女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感。一步登天,有人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宠辱不惊,而有的则就会得意忘形。

张昌国就是有些得意忘形的一个。而再加上他今晚喝了不少酒,酒意上涌,听闻田可馨怒斥自己,不由也恼羞成怒翻了脸道,“小贱人,别给脸不要脸本侯是何等身份,看中你是你的福气”

田可馨是何等清高孤傲的女子,见张昌国如此无礼羞辱自己,她愤怒地跺了跺脚,扭头便走。

但此刻张昌国已经昏了头,怎么肯放她离开。

带人拦住田可馨就动起了粗。田可馨的几个随从被张昌国的侍卫放翻在地,而田可馨本人也被面目狰狞色胆包天的张昌国拽住了粉白的手腕,正往他的怀里拉扯,而另外一只手则掀去了田可馨的面纱。

田可馨高声呼救拼命挣脱不掉,就顺手扇了张昌国一个响亮的耳光。

……

……

张瑄也有了七八成的酒意,他见崔颖等女也有些支撑不住,便准备带她们离开崇政殿回宫歇息,至于殿中这些放开心胸畅饮不止的文武大臣,就任由他们放浪形骸一回。

南霁云脸色阴沉地匆匆走进大殿。

他今晚没有参与饮宴,这中京的防卫安全包括宫禁宿卫都归他掌控,为了确保今日的宫宴平安不出差错,他带着一千神策军驻扎进了宫城维持秩序。

宫道上的动静和呼救声引来了宫禁宿卫,而宫禁宿卫一看涉及皇族不敢怠慢,立即禀报南霁云大将军。

——————

求张保底月票吧,光溜溜实在是太难看了鸟。

天唐 第427章告御状

第427章告御状

第427章告御状

南霁云赶来的时候,田可馨已经重新带好了自己的面纱,只是她的形态多少有些狼狈不堪,衣衫凌乱。尽管她的容颜已经落入一些宫禁宿卫眼中,但她还是下意识地捡起地上的面纱,蒙在面上。

南霁云向田可馨扫了一眼,皱了皱眉,抱拳道,“田大人,这是为何?”

从始至终,南霁云都没有问被宫禁宿卫变相控制在背后的清河郡王张九鸣的小儿子张昌国。张昌国神色涨红,气喘吁吁,见惊动了南霁云,心里有些吃惊,但也有恃无恐。

南霁云是皇帝的心腹,铁杆奴才。作为皇族中人,皇帝的堂兄,张昌国颇有几分高高在上的傲气。

他不以为,南霁云会拿自己怎么样。

事实上,南霁云也确实不能拿他怎么样。皇帝的亲族宗室并不算多,也就是张九鸣和张九皋这两支,看在皇帝的面上,只要张昌国别太过分,南霁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其他人,南霁云或许就大手一挥,遣散了,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这田可馨不是一般人,她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时时能见到皇帝,若是她吃了亏,在皇帝面前告上一状,南霁云自己觉得也吃罪不起。

而且,军中还有一种传言,说是这田可馨其实跟皇帝有些暧昧,张瑄对她极尽宠爱,要不然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