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唐-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光弼的脸色煞白。

如此兵变,若是控制不住,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和李豫。没准,会死在乱军之中。

潼关。

张同率所部羽林卫一万余人出潼关,向虎牢关挺进。

“张兄,虎牢关乃是河东、范阳通往河南的咽喉,易守难攻,是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帅对虎牢甚为看重,往张兄此去一战功成,只要拿下虎牢,我军进可攻范阳,退可守住河南关中,大事可成”封常清抱拳朗声道。

张同在马上回礼道,“封帅请放心,张某定然不辱大帅使命。况且,虎牢关的颜真卿……”

张同说到这里,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道,“颜真卿此人重情重义知恩图报,大帅对其有大恩,说不准……张某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就进驻虎牢关了。”

封常清哈哈一笑,“但愿如此,张兄请上路吧”

颜真卿的确是有归顺张瑄的可能性。但颜真卿并非张瑄的嫡系人马,准备与郭子仪、仆固怀恩联动起事将张瑄推向帝位的封常清,并不能相信颜真卿。为了日后控制住局势,避免范阳叛军由虎牢关进攻河南和关中,破坏大事,封常清与张同会商,决定先下手为强,先把虎牢关牢牢控制在自己人手里。

这是封常清擅自做主的一次行动。后来的事实证明,封常清的这个举动是无比正确的。

听闻张瑄反唐,范阳的史思明企图浑水摸鱼分一杯羹,率大军南下河南,正在虎牢关被阻。

……

……

河西,凉州。

哥舒翰接到李亨的调兵诏书,又从探马那里得到了关于张瑄的一切消息,不由长叹一声,缓缓站起身来。

哥舒翰觉得非常遗憾。张瑄本来可成古往今来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将,三国蜀相诸葛亮一般的栋梁之臣,但阴差阳错之下,张瑄竟然也要走上与皇帝和朝廷决裂的不归路。

遗憾之后,是深深的凝重——皇帝与张瑄的争斗,几乎注定是一场败局啊

纵然哥舒翰响应皇帝昭命,从河西出兵勤王,但目前的河西,已经拿不出太多的兵马来了,同时还要防备吐蕃的侵略。而剑南的情况基本上也是如此,甚至比河西还要困难。因为剑南的安思顺,不仅要防备吐蕃还要抗拒南诏。

至于安西的杨錡和北庭的程千里,一来是太过遥远鞭长莫及,二来是他们身居胡地,要是将主力抽调回中原,难保所属胡人不起异心。

天唐 第394章杨贵妃殁!

第394章杨贵妃殁!

第394章杨贵妃殁

长安,皇宫。

皇帝李亨带着几个太监和宿卫匆匆走进了杨玉环所居的宫苑,看守门庭的太监和宿卫都感觉非常震惊。这一片近乎是冷宫,居住的都是已故先皇的嫔妃,皇帝从来不踏足其中,怎么今儿个突然来了?

还这般神色匆匆,轻车简从,颇有些掩人耳目的样子。

一般的太监和侍卫是不会想得这么复杂的,因为皇帝就是皇帝,这皇宫之中就是皇帝的天下,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还需要什么理由?

但问题是产生这种猜疑的不是一个普通侍卫,他是萧十三郎。

有杨玉环的默认,以张瑄的手段,安排萧十三郎进入宫中做个侍卫,那是举手之劳的事情。萧十三郎在宫里时间也不算短了,只是暗中潜伏,传递消息,兼之保护杨玉环的安全,倒也相安无事。

在萧十三郎看来,杨玉环除了寂寞一些,安全没有问题。

可皇帝却来了。

行踪诡异。

萧十三郎望着皇帝一行人走进宫苑的背影,眉头暗暗一皱,就闪身离去。他的身份是侍卫头目,负责杨玉环宫苑的安全警卫。

李亨站在宫苑中,随身的小太监刚要大声呼喝“皇帝驾到”,却被李亨一个眼色给止住了。

李亨带着一个贴身太监走进杨玉环的宫室,杨玉环刚刚换下华丽而正式的宫裙,穿上了一身更舒适的胡服内裙,正痴痴地趺坐在踏上想着自己的心事,突然听到外边侍卫的跪拜声,大吃一惊。

李亨来这里干什么?

杨玉环霍然下榻,刚要披上一件外衣,李亨就已经闪身走了进来。

杨玉环此番穿着比较暴露,况且大唐宫中服饰本就有些开放暴露。两条晶莹雪白的玉臂裸露着,胸前的波澜之上更是一大片的雪白,辅以她魅惑众生的高贵气质和倾国倾城的绝美容颜,带给一个男人的视觉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李亨现在也算是色迷心窍,一时间有些昏了头。他有些贪婪地凝视着杨玉环,心中的欲望之火燃烧起来,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陛下到此,本宫有失远迎。还请陛下稍待片刻,待本宫更衣再出来迎接陛下。”杨玉环有些恼火,但也不敢发作,她掩住胸前的春色,一步步往内室退去,准备去更衣。

李亨嘿嘿一笑,大踏步走了过去,“朕与娘娘也不是外人,何必这么见外。”

“朕一直以来,忙于国务,没有顾上来探视娘娘,心里甚是歉疚……”李亨环视宫室,笑了笑道,“此宫苑颇为简陋,娘娘不如搬去兴庆宫吧。”

李亨这话就有些试探的意味了,同时也就有几分**和放肆的色彩。

兴庆宫是他这个皇帝的寝宫,先皇的贵妃怎么能去那里居住?能在兴庆宫里居住的都是皇帝的宠妃,杨玉环去了算怎么回事?

杨玉环终归是一代大唐歌妃,如果在这个时候再看不出李亨对自己美色的觊觎之意,那就不是杨玉环了。

杨玉环心念电闪,目前她孤居深宫,失去倚靠,不能当面跟李亨翻脸,否则人身安全难以保证。身边虽然有一个萧十三郎,但单凭萧十三郎一人之力,恐怕也不能跟皇帝抗衡。

杨玉环忍住羞愤,一边缓缓退下,一边勉强笑道,“陛下厚爱,本宫多谢了。但此宫清幽,本宫很是喜欢,就不必再换宫室了。”

李亨一步步逼近,目光中的火热越来越重,几乎要把杨玉环融化。

杨玉环心如鼓敲,紧张不已。

“还请陛下稍待,待本宫更衣”杨玉环再次小声道。

李亨yu火高炽之下,竟然上前去一把抓住杨玉环的粉白的手腕,竟要动强。

杨玉环大吃一惊,奋力挣扎着,但她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挣得过李亨一个壮年男子,眼看自己就要倒在李亨的怀里,杨玉环羞愤情急之下,奋力扬手就扇了李亨一个耳光。

然后挣脱手腕,倒退数步,怒斥道,“本宫是先皇贵妃,请陛下自重”



李亨被扇了一个耳光,虽然杨玉环的力气不大,但作为皇帝,李亨被扇了耳光,这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

李亨不可思议地抚摸着被杨玉环击打的面颊,呆了片刻。旋即,他掩面怒吼了一声:“放肆你敢打朕?”

杨玉环涨红了脸,此刻也豁出去了,她也怒视着李亨,大声斥道,“先皇刚刚驾崩,尸骨未寒,你作为人子,就来欺凌侮辱本宫,是何道理?你可对得住死去的先皇?”

李亨恼羞成怒,见脸皮已经撕破,干脆就挑明了自己的心思。他压低声音道,“你少在朕面前装清高……朕就跟你实说了,你只要从了朕,朕会给予你无尽的荣华富贵,日后册封为妃也有可能”

杨玉环羞愤难抑,气得指着李亨说不出话来。

“从了朕,一切都好,朕会给予你无尽的宠爱。若是不从……哼”李亨猛然回头扫了外间一眼,那里正有两个杨玉环的侍女听见动静走了过来。

杨玉环见李亨恼羞成怒摆出了一副强逼的架势,知道自己恐怕是难逃一劫了。无论她之前多么地权势冲天,但她现在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无人关注的先皇嫔妃,作为当朝皇帝,李亨暗中动手灭了她,跟碾死一只蚂蚁差不多。

杨玉环心一横,心底无比的绝望。

正在此刻,杨玉环突然发现李亨身后竟然站着一个挺拔的身影。

杨玉环长出了一口气,萧十三郎终于还是来了。如果萧十三郎再不来,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应付时下这种局面——大概,就只有一死保住清白了。

如果**于李亨,就算是张瑄不计较,但杨玉环也会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李亨陡然间回头来,见自己身后不远处站立着一个挺拔的宿卫,不由勃然大怒,“谁让你进来的,滚出去来人,将他推出去杖毙”

萧十三郎轻轻一叹,他望向皇帝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昔年,在宫中叛乱的时候,张瑄为了保护李亨的安全,曾经让萧十三郎守护在李亨身边。

那个时候,萧十三郎一度觉得李亨这人还不错,虽然有些懦弱,但性格宽仁厚道,还公道正派。可如今,李亨的所作所为,让萧十三郎微微有些失望。

“陛下不记得在下了?”萧十三郎轻描淡写地上前一步,淡淡道,“在下萧十三郎,昔日曾奉我家兄弟之托守护陛下数月之久。”

李亨陡然一震,他深深凝视着萧十三郎,这才认出了昔日神通广大的的侠客。

李亨脸色大变,颤声道,“萧公子怎么在宫里?……难道……”

萧十三郎淡然一笑,“某家为何在宫中,陛下就不必问了。不过,有某家在此,陛下还是死了这份不该有的心思……”

李亨深知萧十三郎的手段。他知道,自己纵然是倾尽宫中宿卫,也留不住萧十三郎。可现在李亨诧异和震怒的是,萧十三郎本是张瑄的人,为何潜伏在杨玉环的宫里当起了侍卫,还为了杨玉环不惜跟自己当面冲突。

“你……你们……张瑄……”李亨猛然扭头来望着杨玉环,脸色涨红,哆嗦着手。他想到了一种可能,一种让他无比愤怒和震惊的可能。

萧十三郎晒然一笑。

“陛下,事已至此,就烦劳陛下将娘娘护卫出宫吧。”萧十三郎向杨玉环使了一个眼色,而自己的身形却在电光石火间靠近了李亨,将李亨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

“陛下最好是莫要乱动。陛下应该知道,宫里这些宿卫留不住萧某,而如果萧某铁了心要刺杀陛下,谁也挡不住。”萧十三郎的声音虽然柔和,但却充满着傲然的味道。

……

……

皇帝李亨的銮驾出了宫,离开了长安城。

明德门外,数十明显是军卒改扮的壮丁将乔装改扮的杨玉环护卫进了一辆马车,立即驰离了长安城。

李亨眼睁睁地看着杨玉环被张瑄的人护卫着逃离长安,心里尽管无比愤怒,却不敢派人去追。因为他实在是太过畏惧萧十三郎神出鬼没的手段,若是萧十三郎潜进宫去行刺于他,尽管他是皇帝,身边宿卫森严,也有成功的可能性。

李亨一向是一个怕死的人,他不愿意拿自己的命去赌。

“走,回宫”李亨烦躁地咆哮了一声,吩咐銮驾回宫。

而就在回宫的路上,突然闻报,宫苑起火,火势甚熊

李亨知道这火起是为了什么,黑着脸进了宫直接回了兴庆宫。不多时,消息传来,杨玉环所居宫苑被烧成一片灰烬,先皇贵妃杨玉环殁

先皇贵妃杨玉环殁宫里的消息传到宫外,长安城里有不少百姓都津然落泪,感叹不已。昔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娘娘,曾经羡煞天下女子的绝世红颜,就这样悲哀地落幕,退出了世人的视野。

从此,这世间再无杨贵妃,一代大唐歌妃成为了永久的传奇。

而与此同时,张瑄与李亨之间,便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再次交集,便是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了。

天唐 第395章奴名杨玉莲

第395章奴名杨玉莲

第395章奴名杨玉莲

李亨面沉似水,拍案而起,“传朕的旨意,命张瑄即刻回京任职,军中事务一概交由李光弼张瑄若有不从,便为叛逆,当天下共诛之”

李亨的声音非常阴狠,可以说带着一丝丝的疯狂。

皇帝突然变成这副样子,不仅杨国忠感觉奇怪,就连兵部尚书公孙良、礼部尚书房绾、礼部尚书裴冕这些坚定不移的保皇派都非常意外。

先皇贵妃殁,按理宫中应该有些举丧的仪式,但李亨却直接就撇开在了一边,众臣虽然不解,却也不敢过问。

房绾皱了皱眉轻轻道,“陛下,张瑄固然有不轨之心,但毕竟没有如安禄山一般真正叛乱。而在明面上,张瑄还是朝廷功臣。陛下似乎不该……”

裴冕也附和道,“陛下解张瑄兵权,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以叛逆视之,这会适得其反,失去朝廷体面。”

砰李亨猛然一拍桌案,怒吼道,“张瑄必反无疑,还徐徐图之?再要徐徐图之,大唐社稷就要改姓张了,你说朕急不急?”

李亨看上去有些口不择言了。

“连下三道诏令……若是张瑄不从,立即昭命各镇起兵诛之”

“同时,传召天下,有拿下张瑄首级者,封万户侯”

李亨怒吼着,情绪似乎失了控。

房绾等人不敢再劝,领命而去。

杨国忠在一旁冷眼旁观着,隐隐猜出了些什么。

不过,由此,杨国忠终于判定:张瑄肯定是要造李亨的反了,如果不反,肯定要被李亨诛杀,而张瑄从来就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杨国忠的心情微微有些紧张。他对李唐皇室没有什么忠诚之心,尽管他从李唐皇室手里获得了荣华富贵和无上权势。他所担心的是,一旦李唐覆灭张瑄登基称帝,他及杨家还能不能继续保住现在的一切。

在出宫的路上,房绾和公孙良并肩而行,没有乘车,而是步行。

“公孙兄,张瑄当真要反?”房绾轻轻道。

公孙良冷冷一笑,“必反无疑。不过,陛下的诏令也过激了一些……这样一来,本官担心,张瑄谋反恐怕是就在最近几个月了。”

房绾默然。

“张瑄若反,李光弼能当大任吗?”房绾有些怀疑地自言自语。

“李光弼也是一代名将,颇有威望和谋略。他又出自陇朔,以本官看来,若是张瑄起兵谋反,陇朔大军至少有半数归李光弼掌控效忠朝廷——张瑄毕竟不是安禄山,安禄山在范阳经营了十数年,范阳军马早就变成安禄山的私军,而张瑄就藩陇朔才几年?”

“还有羽林卫大将军张同,河南大都督颜真卿,这些人都是忠于陛下和朝廷的。只要李光弼会同张同、颜真卿两人抵挡张瑄军马月余时间,各镇勤王兵马赶至,张瑄必败无疑。”公孙良挥了挥手道。

房绾暗暗一叹,摇头不语。

房绾对李光弼没有多少信心,他凭直觉,觉得李光弼根本不是张瑄的对手。连安禄山的范阳铁骑在张瑄手中都不堪一击,何况是李光弼。况且李光弼本是张瑄部将,能不能靠得住,还真是难说的事儿。

杨国忠径自乘车回府,他的人还在路上,就命人将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姐妹俩唤到了他的府上。

秦国夫人和韩国夫人正在为杨玉环的死而伤心,见到杨国忠更是放声痛哭。虽然姐妹数人的感情因为种种原因变得极淡,但毕竟是亲生姐妹,听到这种噩耗,伤心是难以避免的。

与两女相见,杨国忠没有废话,径自压低声音道,“别哭了,哭什么?某家怀疑,玉环并没有死”

两女大惊失色,一起凝望着杨国忠。

……

……

“两位,张瑄必反无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皇帝的江山保不住了,咱们杨家要赶紧另行打算。”

秦国夫人和韩国夫人闻言立即脸色大变。

尤其是韩国夫人,她的女儿为皇帝最宠爱的薛淑妃,目前她正因女而贵,荣耀一时,突然听到张瑄要造反、皇帝好日子到头的消息,她焉能不惊惧震动。

如果皇帝保不住了,她的女儿又将如何自处?

张瑄反不反,韩国夫人并不关心,她关心的只是自己和杨家族人的前程富贵。

“三弟,不会吧?张瑄贵为永宁王,陛下对他不薄,他为啥要造反?”秦国夫人毕竟是女流之辈,只贪慕虚荣,根本不懂政治,看问题非常肤浅。

杨国忠冷笑道,“待他不薄?皇帝早就开始猜忌张瑄了,最近更是铁了心要夺张瑄的兵权。张瑄若是失去了兵权,回到长安,死路一条。以张瑄的为人,他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你们还不知,张瑄的家人和张家的族人,包括崔家、李家这些人,都逃离了长安,目前正在雍州安置。你们想想看,若是张瑄没有反心,怎么会这样做?”杨国忠挥了挥手。

韩国夫人皱了皱眉,“纵然张瑄要反,他也未必就能夺了大唐天下吧……安禄山数十万范阳铁骑都没有成事,张瑄就能行?奴家看很悬,不必当回事。”

“你错了。安禄山叛军兵败,是因为有张瑄在。若是没有张瑄抵挡,叛军早就攻陷长安了,皇帝还敢从灵州返回来?”

“张瑄手下拥有精兵十余万,而且他战功赫赫,威望甚高,若是他登高一呼,先取范阳河东,后取长安,夺了李唐天下,有何难哉?”杨国忠耐心跟韩国夫人解释着。

以杨国忠的脾性,如果不是日后很有可能要通过两女来维持跟张瑄的关系,他才没有这种耐心。

韩国夫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搓了搓手六神无主地惶然道,“三哥,那怎么办啊,奴家是女流之辈,没什么主见,一切都听三哥的”

“当务之急,两位可秘密出长安赶往雍州。以某家看来,不仅三姐儿现在雍州,就连玉环,都很可能假死出宫去了雍州。你们毕竟是一母同胞的姐妹,三姐儿更是怀了张瑄的骨肉……只要你们跟张家人处好关系,咱们杨家就不会倒”

“仍然是皇亲国戚,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是……”韩国夫人想起自己在宫里的女儿,迟疑道。

“还犹豫什么?越是因为你是皇帝的岳母,你才更应该去雍州”杨国忠有些不耐烦地大声道。

……………………………………………………………………

护送杨玉环出宫往雍州去的护卫队在萧十三郎的率领下,一路疾驰,在行出了百余里后才逐渐放缓了速度。毕竟长途奔驰,养尊处优的杨玉环未必能承受得了。

不过,萧十三郎也并不担心李亨会派人追上来。李亨这一次是吃了哑巴亏,为了他自己的脸面和皇室的颜面,他只能选择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萧十三郎停下马蹄,在马车前躬身抱拳低低道,“娘娘,距离雍州还有两日的路程,这一路颠簸,还请娘娘忍耐一下。”

车帘掀了起来,露出杨玉环那张明媚而不施脂粉的脸庞。

洗去一身铅华,脱下一身华丽的霓裳,换上一袭布裙,谁还能认得出这边是昔日荣耀一时的杨贵妃

杨玉环脸色浮荡着满足而欣慰的笑容,她终于算是彻底离开了那万千的深宫,可以过上自己想要过上的生活。

“萧公子,杨玉环已经死了,这世间从此再无杨贵妃。奴名杨玉莲……这一路上,有劳萧公子了,玉莲感激不尽。”杨玉环的声音非常轻柔,她的手里还捏着张瑄写给她的书函,这个杨玉莲的名字,也是张瑄所取。

萧十三郎一怔,旋即微笑了起来,他向杨玉环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拿得起放得下、为了真爱不顾一切的女子,他心里微微有些钦佩。

……

……

长安。

李亨怒冲冲地出了御书房,身后远远跟着几个太监和宫女,见皇帝如此愤怒,情绪不能控制,谁也不敢触他的霉头。

李亨一路疾奔,突然就停下了脚步。

他回头来凝视着一个太监,向他招了招手。

那太监赶紧奔过来跪拜在地。

“你叫什么名字?”李亨沉声问道。

“小的叫程元振。”

如果张瑄在场,定然明白,这又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大太监,后来权倾一时,只是下场也不好。

李亨凝视着程元振,压低声音道,“程元振,朕给你一道密旨,百余宿卫,你可有胆量替朕抄小道往范阳跑一趟?”

程元振似是没有想到皇帝竟有此话,微微一呆,却又听皇帝道,“若是你能完成朕的昭命,朕当封你为万户侯”

程元振狂喜,他也是一个狠角色,同时颇有心计,听了皇帝的话,知道是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当即叩首在地慨然应承,“陛下,小的一定不负陛下使命”

李亨淡然一笑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朕册封你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你持朕的金牌、密旨,去范阳走一遭。”

天唐 第396章黄袍加身

第396章黄袍加身

第396章黄袍加身

李亨的诏书接连三道出长安往洛阳而去,而因为这三道诏书,长安朝野的气氛由此变得紧张起来。

安禄山、安庆绪父子的叛乱还未完全平息,皇帝就如此将矛头对准了张瑄——这相当于是变相逼着张瑄造反。朝野上下,都觉得李亨疯了,几乎没有人认为,张瑄会放弃兵权回长安来自投罗网。

说是入朝为相,但实际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谁还不明白?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的宿命。只是这鸟还没尽,皇帝就要收弓,多少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而这个时候,杨玉环还在萧十三郎等人的保护下在赶往雍州的路上。

杨玉环意识到,或许因为自己,张瑄与李亨之间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而实际上,张瑄并不知晓在长安发生的事情,等消息传到洛阳之时,张瑄已经公开与大唐朝廷决裂。

洛阳,校场。

数万军卒黑压压地跪满了一地,呼喊声声震四野。

“大帅不能走”

“皇帝无道,朝廷昏庸,大帅当起兵取而代之”

“灭李唐,兴新邦,一统天下、江山永固”

数万军卒的呼喊声劝进声声浪震天,场面蔚为壮观。

张瑄昂然站在点将台上,神色肃然,沉默不语。

有些军中的中低层将校混杂在军卒队伍中,兴奋地呼喊着,郭子仪和仆固怀恩迅速地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突然从张瑄的身后走出,单膝跪拜在地。

像是不约而同地,雷万春、南霁云等诸将也都跟随其后,跪拜在张瑄的面前。

郭子仪在军中的威望甚高,这等事情自然以他为主。仆固怀恩虽是大将,但因为是胡人出身,所以不便于牵头。而雷万春和南霁云忠诚有余,但威望和资历不足。

“众军肃静”郭子仪高呼道。

很显然,在今天之前,郭子仪和仆固怀恩以及雷万春和南霁云,都曾经有过“协议”和“沟通”,而且在军中也做了一些必要的“串联”——毕竟,军心虽然所向,但这种劝进和皇袍加身的事儿,必须要有人牵头。

没有人牵头,肯定成不了事。

纷乱嘈杂的声浪渐渐平息,但万众瞩目之下,众所期待之中,气氛仍然非同一般。

郭子仪凝视着张瑄,抱拳朗声道,“大帅文成武德名动天下,有大功于社稷。然今皇无道,听信谗言,构陷忠臣,朝廷昏庸,奸臣当道,失政失德,导致祸延天下、民不聊生。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末将等慷慨涕零奉大帅为主,恳请大帅起兵伐唐,诛奸臣清君侧,平定天下,还天下万民一个朗朗乾坤”

郭子仪的话一出口,众将都一起齐声高呼,“诛奸臣清君侧,肯请大帅登龙位起兵定天下”

“起兵伐唐清君侧”

旋即,台下的数万军卒爆发起雷鸣般的呐喊声。

台上的李豫已经陷入了半昏迷的状态,大脑中一片空白。而李光弼头脑虽然保持清醒,但心中也是惊惧非常。数万大军兵变劝进,张瑄叛乱在即,作为张瑄的“对头”、皇帝的钦差,他和李豫深陷其中,焉能还有活路。

李光弼非常紧张地盯着张瑄,只要张瑄一声令下,他们两人的命运就悲剧了。

一个搞不好,要被张瑄起兵祭旗。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凝视着郭子仪等人,长叹一声,“张某做人做事问心无愧,今日被逼到这个份上,实属无奈。既然皇帝不给张某活路,那么,张某今日就如尔等所言,反之”

张瑄声音陡然拔高,大喝道,“三军将士请起,尔等爱护拥立之心,张某铭记在心。今日张某在此与诸位盟誓,此生当竭尽全力平定四夷一统天下,让万民安居乐业,扬我中华国威军威,荣耀千古”

“中华复兴,大国强盛,从今日起”

张瑄的声音高亢激昂,他挥舞的手臂在半空中凝结固定。

数万军卒神情振奋霍然起身,刀枪挥舞碰撞之声和呐喊欢呼之声震天动地。

巨大的声浪在李光弼的耳边震荡着轰鸣着,他绝望地望着张瑄,肩头都有些颤抖。他本来以为张瑄会有所谦让,不成想,张瑄没有任何矫情,直接就一锤定音了。

由此可见,张瑄与大唐朝廷决裂的决心早就下了。

……

……

洛阳兵变,皇袍加身,张瑄起兵。

虽然张瑄没有立即自立为帝,但谁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等张瑄大军平了范阳拿下长安,改朝换代是必然的结果。

皇帝李亨逼反了张瑄,这个惊天的消息从洛阳向各镇传播了开去,天下震动。

洛阳。

张瑄端坐在帅堂之中,郭子仪等人分列两侧。

南霁云一身甲胄匆匆而进,单膝跪拜在地,“主公,李豫和李光弼两人带到”

张瑄淡然一笑,挥挥手,“把他们带进来。”

李豫的脸色煞白,李光弼的脸色则是涨红。两人被捆缚着在彪悍的军卒押解之中,进入张瑄的帅堂,心中早已萌生死志,不抱任何生的幻想。

李光弼带来的近两万军马驻扎城外,已经被张瑄的大军牢牢控制住。这支军马毕竟多半出自陇朔,虽由李光弼统帅,但张瑄和郭子仪等人在军中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李光弼被拿下之后,这支军马的指挥权就落入了郭子仪的手里。当然,也有细节性的局部性的反抗,但在郭子仪的铁腕手段之下,在郭子仪诛杀了几个挑头的李光弼手下的心腹将校之后,军心渐渐安定下来。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况且,对于普通军卒而言,对皇帝和朝廷的归属感本就不强,效忠朝廷或者效忠张瑄这个昔日的主帅,差别并不大,只要军饷和前程有保障。

张瑄冷视着李豫和李光弼,目光多半落在李光弼身上。

李豫体若筛糠,浑身乏力。

李光弼终归是军中宿将,虽面临绝境,也还不至于像李豫一样不堪。

他微微垂首,沉默不语。

对于如何处置李光弼和李豫,张瑄早有主张。尽管郭子仪等人再三进言,要将两人诛杀祭旗,可张瑄并没有答应。

“楚王,你莫要惊惶,我不杀你。你回去转告皇帝,若是他能退位让贤,我会留他一条活路。若是他铁了心要与张某兵刃相见,那么,张某也就如他所愿”

“昔年,张某殚精竭虑将你父推上皇位,原本想与他携手合作,共创盛世,建立一个更加强大鼎盛的中华大国。然而他却终归还是要与张某分道扬镳。既然如此,张某索性就独力为之,让尔等看看,什么才是四海纳贡的泱泱中华大国,什么才是万夷朝拜的天之可汗”

“不要用这种眼光看着我。呵呵。”张瑄突然笑了,“王朝更迭,乃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不是人力可以阻挡。既然李唐可以灭隋,那么,张某取唐而代之,又有何不可?”

“好了,你回长安去吧——南八,派人护送楚王离开洛阳,楚王若有不测,必拿你是问”张瑄大声喝道。

李豫哆嗦着手向张瑄草草拱手一礼,就被南霁云带了出去。

“李光弼”张瑄陡然凝视着李光弼,冷冷道,“你可知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