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唐-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蒿的老皇帝,不断地抹着眼泪。

张瑄清晰地看见,万春就是其中的一个。

她几乎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老皇帝安然无恙的时候,对万春这个女儿不错,可以说是恩宠有加。老皇帝对他的皇子们虽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冷血无情,但对于少数几个女儿,还是颇为宠爱的。比如对万春和咸宜。

其实也难怪李隆基,他的皇子皇女加起来近百个,他的精力有限,根本顾不上这么多的子女。既然相处地时间太少,就谈不上什么太深的感情。所谓父子血脉亲情,那也不过是一个幌子,况且皇室本就不是一个讲究感情的地儿。

所以,一看到老皇帝这个凄惨的样子,万春第一个忍不住哭出声来。而万春这一哭,其他几个公主也都跟着抹泪。

李亨的脸色有些阴沉。今天是他的登基大典,是一个大喜的日子,马上天下臣民就要举国欢庆,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妹妹们凑在一起哭号抹泪,不仅败兴,还很忌讳

李亨大步走过去,张瑄亦步亦趋。

盛王李琦等人和咸宜等公主见李亨来了,默然起身,分开路径。

李亨几步走到李隆基的病榻跟前,深深凝望着自己昔日不可一世高高在上将他打压得诚惶诚恐的父皇,心头隐隐有一丝报复性的快感。

但他掩饰得很好。

李亨缓缓跪拜了下去,朗声道,“父皇,儿臣奉旨监国,至今一年矣。今天下臣民劝进,儿臣为大唐社稷江山计,于今日进皇帝位,尊父皇为太上皇……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秉承父皇心愿,励精图治开疆辟土复我大唐荣光”

说完,李亨霍然起身,冷冷地扫了诸皇子皇女一眼,然后扬长而去。

张瑄也向躺在病榻上的老皇帝躬身拜了一拜,然后又向万春投过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才追着李亨而去。

宪阳宫外。

李亨停下脚步,缓缓回头望着这清冷的宫阙,淡淡道,“子瞻,本宫一定殚精竭虑做一个不输于列祖列宗的明君英主本宫要用铁一般的事实让天下臣民看看,大唐皇室后继有人,兴盛万年”

张瑄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英明有为,天下人皆知。陛下只要施仁政、勤作为、亲贤臣、远小人,成为一代盖世明君指日可待”

“子瞻放心,本宫绝不当昏君。”李亨哈哈大笑起来,深深地扫了张瑄一眼,大声道,“子瞻,我们走”

……

……

李亨和张瑄突然来了,又匆匆而去。

两人走后,盛王等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而万春这个时候似乎也体会出一些不同的味道来了,也就擦干眼泪,定了定神,准备离开。

她的性格虽然跳脱开朗,但也不是没有脑子。这个时候,她也看出盛王李琦带着诸皇子皇女来宪阳宫,不是探视父皇那么简单。

李琦等人想要做什么,万春并不关心,但也不想搀和进去。因为她一旦搀和进去,肯定会牵连张瑄。

万春想到这里,向咸宜公主点点头道,“咸宜姐姐,奴家身体不适,就先回去了。”

说完,万春转身就走。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嘶哑而低沉的声音:万……万春,莫——走”

万春吓了一跳,猛然回头,脸色变得无比的煞白。

——

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

天唐 第344章宫变

第344章宫变

第344章宫变

张瑄陪着李亨回到兴庆宫,不多时,万春身边的侍女惜竹过来请他去万春苑。

李亨也没有在意。万春即将与张瑄大婚,早已是张瑄的女人,这大唐又没有婚前女子不许见丈夫的避讳,万春要见张瑄很正常。

张瑄告辞李亨,去万春苑。

李亨做梦也没有想到,张瑄这一去,竟然决定着他生死存亡的命运。

张瑄在惜竹的引领下前往万春苑,但走着走着张瑄就感觉有些不对,这分明不是前往万春苑的路径

张瑄猛然心头一突,大喝道,“惜竹,你敢欺骗本王?”

惜竹大惊失色,噗通一声跪拜在地颤声道,“奴婢不敢。奴婢奉公主之命,请王爷去宪阳宫。”

“去宪阳宫?本王刚从宪阳宫回来,万春让我去宪阳宫做什么?”张瑄冷冷一笑,“从实讲来”

惜竹小脸涨红,跪在地上轻轻道,“王爷息怒,奴婢实在是不知,公主这么吩咐下来,奴婢只得从命”

听到前边的动静,一直紧紧跟在后面的南霁云带着那个贴身的护军冲来过来,大声道,“大帅怎么回事?”

张瑄摇了摇头,示意南霁云先退下。

“你且起来,前面带路。”张瑄沉吟片刻,声音缓和下来,命惜竹继续带路。

张瑄走了几步,又停下脚步回头来将那名护军唤过来,压低声音吩咐道,“你拿本王的金牌,去宫外速速将本王的护军带进来,绕外围直奔宪阳宫,不要惊动宫禁宿卫,不得有误”

那护军不敢怠慢,接过金牌飞奔而去。

南霁云轻轻道,“大帅……这……”

张瑄叹了口气,“南八,本王心里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觉得今天要出什么事情——好了,看情况再说吧。”

见张瑄不愿意往深处说,南霁云也不敢追问,只得打起十万分的精神头来,充满警惕的紧紧跟随在张瑄身后。

很快就到了宪阳宫。万春和咸宜公主已经迎候在宫门之外。

张瑄缓步走过去,望着万春皱了皱眉道,“万春,你把我叫到宪阳宫来,所为何事?”

万春的脸色非常复杂,涨红中带有一丝灰暗的苍白,而灰暗中又搀杂着一抹兴奋的晕红。她的嘴角轻轻一抽,张了张嘴,却是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咸宜见万春没有开口,便主动陪笑道,“永宁王,且请到宫内说话吧——万春妹妹,你别傻站着了,永宁王的人都来了呀……你不是有话要跟永宁王说嘛”

咸宜向万春急急使了一个眼色。

万春定了定神,幽幽一叹轻轻道,“瑄郎,万春有几句话要跟你说——进来说吧。”

张瑄默然点头,就要向宪阳宫内迈步。

南霁云一个箭步窜过来,挡在了张瑄的面前,躬身道,“大帅,不可”

张瑄笑了笑,淡淡道,“南八,不必担心。你且随我进去。”

张瑄相信万春不会害他,但他不怎么相信盛王和咸宜公主这些人。虽然这些人在这深宫里也闹不出什么动静来,但为了预防万一,他还是决定带着南霁云一起进去。

……

……

宪阳宫一间偏殿中。听万春说完,张瑄脸色骤变。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一直感觉有些不对,却又找不出不对在什么地方,原来他竟然疏忽了老皇帝这个环节

问题就出在老皇帝身上。

老皇帝竟然清醒起来。虽然身体还是瘫痪在床上不能动弹,但语言功能和思考功能确实恢复了大部分。至于他什么时候恢复的,又是不是一直伪装到现在,已经没有必要追根究底了。

重要的是,张瑄旋即就弄清楚了,老皇帝想要做什么。

老皇帝不肯禅位,不肯放弃他的皇帝宝座。

而现在这个时候,李亨几乎掌握了宫里宫外的一切,若是发觉老皇帝还清醒着,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李亨说不定会下死手。所以,老皇帝才一直隐忍至今。

万春的嘴唇哆嗦着,她不愿意将张瑄牵扯进来,但父皇亲自开口求她,看老皇帝那幅惨样,她又不忍心拒绝。

老皇帝想要成事,只有依靠张瑄的力量,单凭他这些皇子皇女,根本于事无补,只会白白给李亨送上一盘菜,任人宰割。

京城羽林卫的大将军杨涟是张瑄的人,如果张瑄肯支持老皇帝复位,大事就成了一大半。而只要羽林卫控制在自己手里,老皇帝相信自己只要出现在满朝文武跟前说上两句话,李亨的登基大典就泡汤了。

所以,老皇帝就打起了万春的主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诱之以利,有万春相劝,老皇帝觉得张瑄或许会动心。

张瑄望着万春长出一口气,低低道,“万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这事儿,我不能答应”

万春幽幽叹息道,“瑄郎,你别怪奴家。奴家也是没有办法,那一头是奴家的父皇,父皇开口求奴家,奴家不能什么都不做。但是奴家也知道,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该怎么做,奴家知道你自有主张。但是奴家希望你……不要让太子哥哥伤害父皇”

万春眸子里闪出一丝惊惧,她实在是担心,一旦李亨知道老皇帝还保持着神智清醒,会不会下手弑父,酿成骨肉相残的流血事件。

张瑄走过去将万春拥在怀里,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道,“万春,李亨登基称帝已经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包括我在内。若是强行倒行逆施,只能流血死人。”

“好了,这事儿你不要管了,我来处理,相信我。”

万春紧紧地反抱着张瑄,默默点了点头。

片刻后,张瑄带着万春从偏殿中走了出来。

盛王李琦等人站在院中,紧紧地盯视着张瑄。李琦走上前来,拱手抱拳道,“永宁王,你本是父皇之臣,既然父皇有旨,你当遵从。永宁王帮父皇复位,就有拥立之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张瑄突然轻轻笑了,淡淡道,“盛王殿下,本王已经是永宁王爵,陇朔藩帅兼掌四镇兵权,还怎么加官进爵呢?”

李琦一阵语塞,却涨红了脸道,“你是父皇臣子,父皇有旨,你敢不从?”

张瑄嘴角一晒,又淡淡道,“新皇即将登基称帝,此事无可阻挡。本王劝诸位殿下不要异想天开,免得惹祸上身,重蹈荣王与嗣宁王覆辙。”

“纵然陛下恢复神智,但他患病瘫痪在床不能署理国务乃是铁一般的事实。难道,陛下要躺在病榻上料理国事不成?”

“因此,本王劝诸位殿下安守现状,太子照旧登基,皇上照旧当他的太上皇,一切相安无事。若是诸位一意孤行,酿成宫变流血事件,出现骨肉残杀的皇室丑闻,几乎是必然的。”

咸宜上前一步激动道,“永宁王,父皇健在,太子就不该登基称帝,这是大不敬也是大不孝。你是父皇臣子,不拥立父皇复位就是大逆不道”

张瑄冷冷一笑,没有理会咸宜,而是扭头望着李琦道,“盛王,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皇上一定是许诺复位后会立你为东宫太子……但如此一来,将置太子于何地?太子监国期间,国泰民安百业兴旺,皇上纵然复位,想要废黜太子,恐怕天下臣民也不会答应”

张瑄的声音里充满着嘲讽,“本王劝盛王不要一时头脑发热,走上一条不归路。”

李琦脸色羞愤地望着张瑄,扬手怒道,“张瑄,你好放肆抗旨不从,就是叛逆来人,将张瑄给本宫拿下”

说完,从厢房里冲出百余宫禁宿卫来,领头的正是公孙游。

万春脸色大变,猛然冲到张瑄前面,怒斥道,“盛王,你要做什么?”

公孙游带着宫禁宿卫包围过来,张瑄淡淡一笑,将万春拉到自己身后,又轻轻推开护卫在自己身侧的南霁云,上前一步,环视着一众宫禁宿卫,大声喝道,“尔等谁敢动本王?哪一个想要被诛杀九族,就上前来”

张瑄冷视着公孙游沉声道,“公孙游,你真是好大的胆子”

公孙游尴尬地拱手抱拳道,“王爷,请恕末将无礼了。皇上有旨,末将不敢不从”

“利诱不成,便想动武胁迫本王吗?盛王,你还是太幼稚了。你也不想想看,本王若是毫无防备,怎么可能孤身一人到这宪阳宫来。”张瑄冷笑了起来,扬手指着公孙游又道,“公孙游,本王的护军和羽林卫就在宫外,若是本王声张起来……尔等每一个人都难逃一死”

张瑄回头扫了南霁云一眼。

南霁云仰首吹了一个尖锐的口哨。

猛然间,百余名彪悍的陇朔护军脚步轰然地冲杀进来,旋即就冲破了宫禁宿卫的包围圈,将张瑄和万春两人保护在其中。

南霁云正要率护军与公孙游手下的宫禁宿卫对峙着,公孙游心神慌乱地率着军卒保护着盛王等人逐渐后退。他不敢真的与张瑄的护军发生冲突,因为一旦发生冲突,让李亨得到消息,宫外的羽林卫大军进宫,在场的这些人一个也活不了。

天唐 第345章老皇帝进殿

第345章老皇帝进殿

第345章老皇帝进殿

张瑄站在那里,面色冷酷。

他摆了摆手柔声道,“万春,你先回去。南八,派人保护万春公主回万春苑。”

万春默然点头答应下来,但她临走时又以一种哀求的目光望了张瑄一眼。

张瑄知道她的心思,心头不禁叹息一声。

张瑄绝对不可能支持老皇帝复位,因为张瑄太了解李隆基了。若是让他复位,别看他瘫痪在床,但照样会翻云覆雨。而说不准,等他稳定住局势,第一个就会向张瑄下手。

与老皇帝相比,张瑄还是觉得李亨更值得信任和可靠一些。

李琦等诸皇子皇女在宫禁宿卫的保护下步步后退,脸色如土。有些皇子皇女已经在心里暗暗后悔,不该听了盛王的蛊惑,搀和到这种极有可能要掉脑袋的宫变中来。

张瑄原地不动,凝视着盛王等人半响,然后才淡然一笑,大声道,“盛王,本王还是那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今日之事,本王可以装作什么都没看到,也什么都没听到,尔等速速各自回去,一切皆休。若是尔等仍旧要铤而走险,休怪本王丑话没有说到前头”

张瑄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出要进殿去见老皇帝一面。

“南八,我们走”张瑄说完,率先向宪阳宫外大步流星地行去。

南霁云率护军慢慢回撤,旋即出了宪阳宫,保护着张瑄飞速离开,渐渐踪迹不见。

在返回兴庆宫的路上,张瑄的脸色非常阴沉。

他觉得这事儿非常棘手。如果没有万春牵扯进去,他完全可以有很多种方法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看李亨怎么捍卫自己的皇位宝座。哪怕是杀人流血,也与他无关。

可是张瑄心里也清楚,如果老皇帝在这场宫变中丧命,他和万春之间就产生了一旦永远不可能弥补的裂痕。

怎么办?张瑄越想越是心烦意乱,暗暗恼火。

万春被盛王利用,而盛王其实又被老奸巨猾的老皇帝所利用,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李隆基。

一念及此,张瑄嘴角忍不住浮起一抹冷厉的神色来。

如果说他穿越至盛唐至今,最深恶痛疾的一个人便是这李隆基了。

作为一个皇帝,他骄奢yin逸昏庸无道,哪怕他的前半生颇有作为。而历史上,正是他的昏庸葬送了大唐江山;作为一个父亲,他冷酷无情眼中只有个人的无上权力,任何人挡道都可杀之;而作为一个人,他又刚愎自用阴险狡诈,自私到了极致。

如果不是看在他是万春的父亲,张瑄有太多太多的法子让他们父子相残了。但是为了万春,他又不得不殚精竭虑,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暂时保住老皇帝的命。

至于以后,恐怕最容不下老皇帝的不是旁人,而正是他的儿子李亨。

张瑄挥了挥手,南霁云赶紧吩咐多数护军立即撤出宫内,只留下数人贴身保护张瑄。

张瑄独自一个人进了兴庆宫,在李亨的御书房门外踯躅良久。

好半天,才渐渐拿定了主意。

张瑄毅然走进御书房,与李亨密议了半个多时辰,然后就告辞而去。

不多时,杨涟率一支千余人马的羽林卫打着保护宫禁和护卫登基大典的旗号,开进兴庆宫,将兴庆宫内外团团保护起来,从宫禁宿卫手里接管了防务。

大多数宫禁宿卫都在莫名所以中被缴械,被驱逐回了在宫外的营地。

一切照常。午时三刻,登基大典按期隆重举行。

满朝文武肃立明德殿两侧,而正中的红地毯一直铺设到殿外。悠扬的宫乐之中,李亨身着崭新的龙袍冠冕,在数十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缓步走进大殿,然后目不斜视直接走向了大殿正中位于皇台之下临时设立的一个坐席上。

只要走完相应的程序,李亨登上皇台坐上龙椅,众臣山呼万岁就算是礼成了。

李亨坐定,先是与站在武将之首的张瑄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向陈希烈扫了一眼。

陈希烈会意,大步出班朗声高呼道,“登基大典——请永宁王张瑄敬上天下臣民劝进书,率满朝文武劝进”

张瑄长吸了一口气缓步走出,向着李亨躬身拜了下去,双手递上“劝进书”。

太监总管霍长青接过,用他那尖细而又有几分磁性的嗓音朗声诵读完毕,马上就进入了第二道程序——由杨国忠代表朝廷宣读事先准备好的老皇帝的禅让诏书。

但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出班,张继勇就已经抢先一步出班跪拜在地大声道,“殿下,此番登基大典,怎可不请皇上到场?臣启奏殿下,当请皇上入明德殿观礼。”

张继勇这话一出口,很多朝臣心里都陡然一个激灵,心道张继勇这又是犯了哪根筋,这摆明了是要搅闹登基大典,当面冒犯李亨这个新皇,想要作死不成?

李亨嘴角一抽,眉梢一挑,却是不动声色。

但他的目光冰冷,心里愤怒得几乎要将张继勇当场拖出去斩杀了。

张瑄分析得果然没错,张继勇真的跳出来了。看来,盛王和老皇帝的合谋之下,还真是布置了好几个暗棋。由此也证明,老皇帝是绝对不会撒手的。

李亨霍然起身,就在众臣以为李亨要勃然大怒的时候,却听李亨笑吟吟地点头朗声道,“然,张尚书所言甚是。登基大典,怎么不让太上皇前来观礼。正好最近几日太上皇病情有所好转——来人,速摆銮驾,迎太上皇入明德殿观礼”

李亨的表现和反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当然不包括张瑄。

张继勇心中一沉,额头上立即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看李亨的态度,事情似乎有变

霍长青摆銮驾去迎李隆基的时候,李隆基正在盛王等诸皇子皇女的簇拥下,匆匆被抬着往兴庆宫而来。

时机拿捏的得非常巧妙,霍长青带銮驾刚出门不久,就遇上了老皇帝一行人。

……

……

明德殿外。李亨率满朝文武迎候在殿口,很多朝臣心中忐忑不安,唯恐又要滋生流血宫变。

谁都明白老皇帝的性情,若是老皇帝病体有了好转,他怎么还愿意禅让皇位?

老皇帝躺在銮驾上慢慢行近,他虽然眯缝着浑浊的老眼,但心里却如同激浪滔天。他本来想携带诸皇子皇女前来明德殿,打李亨一个措手不及,只要他当众出现,让群臣知道他这个皇帝还活着,李亨就不敢公然下手。这是老皇帝的心思。

但岂不知,李亨竟然做出了一幅迎接他入朝的架势。而在兴庆宫外,霍长青更是率一干羽林卫和太监将诸皇子皇女驱逐一旁,将他“保护”在了銮驾之中。

如此一来,显然意味着李亨有备无患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老皇帝毫不怀疑,在这种皇位归属不是你死便是我活的关键时刻,李亨会心慈手软。

这样一想,老皇帝的心冷了半截,几乎彻底绝望了。

銮驾近了,李亨率群臣上前参拜:“儿臣恭迎父皇”

“父皇病体好转,实乃儿臣之福,大唐臣民之幸”李亨大步上前,亲手扶着銮驾,朗声高呼,“迎太上皇入殿”

李隆基缓缓睁开双眼,望着李亨。而李亨笑吟吟的脸上,一双冷森森的眸子也在这个时候望向李隆基,目光相接之际,李隆基心下一颤,嘴角轻轻地抽搐着,泛起了一丝白沫。

进了大殿,銮驾就停驻在大殿上。

杨国忠和陈希烈等人都目光复杂地望着躺在銮驾上瘦的皮包骨头的老皇帝,心道:老皇帝当真还保持着清醒?看这样子,似乎……

李亨没有归坐,而是继续站在銮驾旁,扶着。

张瑄出班朗声道,“太上皇病体沉重,御医何在?”

早就安排好的两个太医匆匆上前,侍立在一侧。

……

……

太监霍长青又当着老皇帝的面将“劝进书”朗诵了一遍,然后就静静得等待着老皇帝的反应。老皇帝扭头望着李亨,良久才扭过头来,扬起了颤巍巍的瘦骨嶙峋的手来。

台下的盛王李琦心下紧张,焦急地等待着老皇帝的表态。

按照之前他和老皇帝的计划,老皇帝当众斥责李亨僭越犯上,宣布自己复位,然后免去李亨的监国太子,当众改立李琦为东宫储君,然后命张继勇接管羽林卫,就此平定大局。

李亨的势力再大,但毕竟老皇帝还在,所有忠于李亨的人会立即顺水推舟继续效忠老皇帝。

李亨悄然向张瑄投过紧张的一瞥。

张瑄淡然一笑,无语。

老皇帝这个样子,纵然恢复了神智又能如何?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朝廷上下,肯定还是会接受李亨接位。

纵然老皇帝当众说出了不利于李亨的话,恐怕也不能服众。毕竟,李亨监国期间,励精图治有目共睹,而朝廷百业兴旺,更是开疆辟土连番大败吐蕃军马,如此功绩面前,李隆基说什么都显得有些苍白。

因此,张瑄才力劝李亨化被动为主动,以不变以万变。既然老皇帝自以为李亨害怕他露面,那么就满足他的心愿,让他露一面说几句话又何妨?

当前的局面,不管老皇帝愿意不愿意禅让皇位,他都必须让位了。

这是问题的关键。张瑄想通了这一点,一切就变得豁然开朗了。

天唐 第346章新皇登位

第346章新皇登位

第346章新皇登位

在李亨看来,这着实是有些冒险。万一……万一老皇帝疯狂起来,而他为了保住自己唾手可得的皇位,那就只能铤而走险了。

可事出突然,李亨也没有多少时间犹豫。张瑄再三苦劝,他终归还是听了劝。因为,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除非……除非他真的下狠手狠心冷酷弑父。而且,还要将他的弟弟妹妹们全部灭口。

李亨站在老皇帝身边,心里其实暗暗捏了一把汗。

不过,他已经跟张瑄定下了应对之策。老皇帝如果开口要复位,不肯禅让皇位,而且还要夺了他的监国太子之位,那么,也不是没有办法。

方法很简单:由张瑄和杨国忠、陈希烈等人率群臣坚持强硬劝进,反正这个皇位,老皇帝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由不得他了。

李亨与张瑄匆匆交换了一个眼神,各自拿定了主意。

张瑄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为了万春着想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张瑄太了解老皇帝的性情了。他生性多疑,李亨这般主动迎候公然迎他入殿,在他看来就是做好了弑父的各种准备,有恃无恐。

既然如此,他还怎么敢往李亨的火坑里跳?

所以,张瑄想试一试。如果能不用流血就能达到目的,又何必要打打杀杀呢?

众臣都沉默着。

盛王李琦等人包括张继勇在内,都充满期待着。

在他们看来,只要老皇帝开口说话,李亨就没有任何咒念。老皇帝数十年积威之下,这满朝文武谁敢不从?

只要老皇帝还活着,这大唐皇帝的宝座就只能属于一个人。至于李亨……李琦心里暗暗冷笑道,心道:“李亨你做了这么久的监国太子,也该让让地方了。”

张瑄则默然凝视着老皇帝。

这个时候,他已经看清楚了老皇帝脸部上细微的表情变化。虽然老皇帝至今没有开口,但通过这些表情变化,张瑄确定老皇帝真的神智清楚。

张瑄心里淡淡冷笑,他知道老皇帝越是神智清楚他就越容易做出“英明”的决定。

皇帝宝座固然让他难以舍弃,但性命却更重要。尽管他现在瘫痪在床,苟延残喘,但也不想死。而他这种人,远远比普通人更怕死。

如果不怕死,他也不会假装昏迷隐忍至今了。

他害怕李亨会弑父。他以己度人,如果换成了他,他会毫不犹豫地下手铲除一切障碍,哪怕是至亲骨肉。

他心里很清楚,李亨掌握权力时间太长了。这个时候的大唐朝廷,基本上落入了李亨手里,他这个老皇帝的影响力几乎形同虚设。

所以他之前才让李琦联络张继勇,又说动万春准备拉拢张瑄。如果能得到张继勇和张瑄的支持,老皇帝就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成功复位。

但如今……希望不足一成。老皇帝本来想冒险打李亨一个措手不及,却不料李亨的表现让他意外。这说明李亨有了充分的准备,既然李亨有准备,只要他想复位,显然李亨就会铤而走险。

而此刻“保护”在他身边的这些太监和太医神马的,给老皇帝发出了强烈的暗示和警告。

老皇帝心念电闪,心下开始绝望起来。

良久。

静寂而气氛压抑的殿中突然传出老皇帝一声苍老而无力轻微的叹息声,张瑄眉梢一扬,心里便明白,老皇帝终于做出了决定,就此认命了。

李亨松了一口气。

而张继勇和李琦等人则有些心惊肉跳地猛然抬头望着老皇帝,眼眸中闪烁着惶恐的光彩。

若是老皇帝认命,当众表示自愿当太上皇,将皇位拱手让给李亨,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有好果子吃?

皇族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但自己和张家……张继勇一念及此,额头上旋即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老皇帝慢慢抬起青筋暴跳而枯瘦嶙峋的手来,向李亨动了动。

李亨笑吟吟地俯身过去,“儿臣在”

老皇帝的嘴角哆嗦了一下,他慢慢扬手指了指李琦等人,眸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既然已经任命,但作为一个父亲的天性就开始占据上风。他希望能跟李亨做一个交易,如果李亨同意放过这些弟弟妹妹,他就点头同意禅让皇位。

李亨顿时心花怒放,当然脸色并未表现出来。如果皇位能以这种更加合法和公开的方式得到,他的皇权会更加巩固。此时此刻,他反倒是有些庆幸,老皇帝选择在这个时候清醒过来了。

李亨抬头扫了李琦等人一眼,默然点了点头。

只要他登上皇位,李琦这些对皇位有些野心的弟弟妹妹们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他不介意大度一些,既往不咎放过这些骨肉血亲。当然前提是他们肯安分守己。

李隆基的手无力地落了下去。他从李亨的脸上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心里的失望感虽然加重,但也是如释重负。

他毕竟是一个父亲。既然皇权已然无望,能保住这些骨血后代也是好的。

“明日便是万春妹妹的大婚之日,儿臣要为他们亲自主婚。”李亨突然又伏在李隆基耳边轻轻道。

李隆基眉梢一跳,鼻孔里喷出一股气息来,却是用清冷而隐含愤怒的眸子望向了张瑄。

对于张瑄,老皇帝心里的恨意可想而知。只是他不敢表现出来,现在的张瑄已经是他不能动的人了。

纵然是张瑄此番支持他复位,将来他坐稳皇位还是会向张瑄下手。张瑄对此心知肚明,怎么可能上老皇帝的套。

张瑄一无所惧地回望着老皇帝。

老皇帝心里在想什么,他洞若观火。甚至老皇帝眼眸中的那一丝怨毒都不加遮掩。但如今老皇帝有心无力,只能咽下这口气去。

张瑄嘴角浮起一抹近乎嘲讽的微笑来。

他并不担心老皇帝会搞出什么鬼来,因为他实在是不能相信,老皇帝会安安稳稳呆在后宫当他的太上皇。也许几天,也许几个月,但一定不会太久,他就会悄无声息地去另外一个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