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敬你爱你,谁要是羞辱你——便是羞辱我张瑄”
杨三姐悲喜交加百感交集,忍不住哀哀抽泣着扑入张瑄怀抱。
张瑄轻轻拍着她的肩头,柔声安慰了几句,然后抬头冷冷望着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沉声道,“两位夫人,念在你们是三姐的姐妹,今日本王不为己甚……若是再有下一次,休怪本王不讲情面”
“记住,看在三姐的面上,杨家的人——本王会竭力保全,但前提是不能在外边惹是生非。三姐说得对,从今往后,你们当紧守门户别再招摇过市……若是不听本王良言相劝,被人逮住把柄,可莫怪本王见死不救”
“你们走吧。”
张瑄的声音非常冷酷和阴沉。
秦国夫人和韩国夫人心里一颤,不敢跟张瑄当面顶嘴,涨红了脸,匆匆敛衽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杨三姐歇斯底里地发泄了一通,这才慢慢平静下来。她不计名分跟了张瑄,自然是有些思想压力的。外界的流言蜚语她可以不在乎,但姐妹的嘲讽,她又怎么能接受得了?
张瑄本来是顺道过来看看她,不成想却遇到这种事。
杨三姐哽咽着轻轻道,“瑄郎,奴家不要什么名分,奴家也不进你的王府去……奴家心里也清楚,现在杨家要失势,大姐和八妹是心情不好——”
“杨家权势不复往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你们早就该想到了,杨家能得宠,完全是因为玉环,如今玉环在宫里毫无权势,杨家自然就渐渐落魄了。尤其是李亨登基之后,肯定会拿杨国忠下手……到了那个时候,杨家才算是真正败落下来”
张瑄轻轻一叹,“你也不要担心了,有我在,谁也不敢动你”
杨三姐抹了一把眼泪,叹息道,“这长安城里谁不知道奴家跟了你啊,谁还能动奴家……奴家担心的是大姐和八妹——瑄郎,要不然,你把枣儿纳进府里当个小妾吧,只要枣儿在你府里,八妹后半生也就有倚靠了”
“枣儿样貌秀美,知书达礼的,挺不错的小丫头片子……”
张瑄啼笑皆非,苦笑道,“你这净胡扯你跟了我,我怎么还能要你的外甥女,胡扯好了,以后这话不许再提好了……只要她们两个本分一些,我也不会坐视不管”
吐蕃王子赤松德赞幽禁府邸。
鸿胪寺底层小吏杜涛惯例性地去这座府邸探视赤松德赞,顺便传达李亨的昭命,命赤松德赞上元节进宫出席他的登基大典。但这一探视,却陡然发现出了大事:赤松德赞不知何时潜逃出了长安,目前留在府邸中的竟然是他的一个侍从。
这个侍从见穿了帮,立即服毒自杀。
杜涛大惊,立即禀报上官。这么一层层地通传上去,在晚间时候才传达到李亨那里。
李亨大为震怒,立即命京兆府连夜审讯赤松德赞府邸中的下人,得知赤松德赞昨日晚间化妆成商贾,翻墙出了大院,混入了长安城不知所踪。
李亨立即命杨涟率羽林卫配合京兆府的官差连夜搜查,同时紧闭城门,但折腾了一夜,也没有一个结果。很显然,赤松德赞已经逃离长安了。
羽林卫立即分兵三路追出长安,在长安有可能通往吐蕃的几条官道上分别设立关卡,试图堵住赤松德赞。
然而,赤松德赞根本就没有逃往吐蕃方向,而是向蒲州的方向连夜逃窜,即将逃入范阳境内。事实上,此番若是没有安禄山的人谋划接应,赤松德赞也很难从长安城里顺利逃离。
赤松德赞正策划着逃离长安,事情还没有一个眉目,突然安禄山的人夤夜潜进府邸去找上了他。如此一来,正与赤松德赞一拍即合,赤松德赞当即答应按照安禄山的安排,先行潜逃往范阳,然后再徐徐图之,找机会返回吐蕃。
安禄山为什么找上赤松德赞,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天唐 第335章安禄山要反!
第335章安禄山要反!
第335章安禄山要反
安禄山的谋反准备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他听闻李亨正在长安谋划着搞什么禅让之礼、登基称帝,他觉得机会来了。他本来想打着清君侧诛杀奸臣杨国忠的旗号起兵,如今李亨登基称帝,便给了他一个最好的理由。
因此,安禄山从几个月前就开始联络吐蕃和南诏,以及渤海胡人,准备撺掇这些蛮夷同时出兵搅乱大唐天下。然后,他好趁势从范阳起兵,率二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拿下长安,推翻唐王朝,建立他梦寐以求的安家王朝
南诏那边传来消息,南诏人同意出兵分一杯羹。可吐蕃人那边,却生生拒绝了安禄山的“好意”。吐蕃新王赤柱与张瑄大军连番作战,吃尽了苦头,吐蕃元气大伤,怎么还有余力进攻中原响应安禄山的起事?
安禄山在范阳大骂赤柱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
但吐蕃出兵,对于安禄山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吐蕃人出兵,才能牵制住陇朔的张瑄和河西的哥舒翰,让张瑄和哥舒翰没有力量在他的后腹狠插一刀
安禄山没有从赤柱那里得到什么,就突然想起了被幽禁在长安的赤松德赞。
他当即派人赶到长安潜进幽禁赤松德赞的府邸,与赤松德赞达成了协议。安禄山救赤松德赞逃离长安,先去范阳,然后从范阳想办法再回归吐蕃。安禄山承诺帮赤松德赞归国,而赤松德赞则答应,他回到吐蕃收拢残部,拿下赤柱以后,立即起兵进攻青海一线,从张瑄手里收复被占领的吐谷浑故地,策应安禄山起兵。
赤松德赞逃离长安,在长安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来。因为在很多百姓眼里,一个吐蕃王子,逃了也就逃了,还能怎么样?
张瑄昨夜在杨三姐这里过了夜,早上醒来突然感觉心里有些不安,觉得似乎有事发生。不多时,宫里果然传来了消息。
“王爷,殿下召王爷即刻进宫议事——吐蕃王子赤松德赞昨日逃离长安……”宫里来的小太监的话还没有说完,张瑄就已经震惊地霍然起身,脸色骤变,沉声打断了他的话,“赤松德赞逃了?看守的宫禁宿卫是干什么吃的?”
小太监尴尬地笑了笑,也是无言以对。
张瑄的脸色很不好看。
良久,他挥了挥手道,“你先回去,本王这就进宫”
张瑄望着太监离去的背影,心下十分懊悔。
当初他就应该听封常清等人的建议,当机立断诛杀以除后患,不该心软留下赤松德赞一条命,以至于闹出今日的事端来。
“人力有时穷啊……”张瑄长叹一声,他毕竟不是万能的神,不可能面面俱到,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考虑来考虑去,却还是偏偏遗漏了赤松德赞这一环。
杨三姐温柔地递过一盏热茶来,柔声道,“瑄郎,一个吐蕃王子,逃了就逃了吧,何必上火?奴家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三姐,你不懂的。赤松德赞此人可不简单,若是让他逃回吐蕃国内,赤柱必然被他搞下台,吐蕃王权要是落入赤松德赞手里,必成心腹大患”
张瑄叹息道。
杨三姐皱了皱眉道,“有那么严重?他一个人还能翻腾起什么大浪来?吐蕃大军被瑄郎打得落花流水,多一个赤松德赞又能如何?”
张瑄不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无论他说什么,杨三姐都不会明白。
“三姐,我要进宫”张瑄心中有事,立即起身来向厅外行去。
杨三姐张了张嘴,本想招呼他留下,但想了想又闭口不言了。
……
……
张瑄进得宫,直奔兴庆宫李亨的御书房。
御书房里,李亨端坐其中,陈希烈和张继勇分坐两侧。
见张瑄进来,陈希烈笑了笑起身抱拳道,“永宁王”
张继勇在面子上也不得不起身见礼道,“下官见过永宁王”
“陈相……张尚书。”张瑄淡然一笑,躬身拜了下去,“臣拜见殿下”
“子瞻,赤松德赞竟然逃了……真是令人愤怒。右卫率府的这群宫禁宿卫当真是酒囊饭袋,本宫已经命公孙游将那宿卫头目拿下严办了”
“本宫命杨涟分兵三路追击,都杳无音讯。”李亨叹了口气,“恐怕是很难再抓到此人了……”
陈希烈拱手道,“殿下,传召陇朔和河西,封锁我朝与吐蕃的通道,老臣就不相信,赤松德赞还能飞上天去不成?”
“殿下,区区一个吐蕃王子,逃了就逃了吧,臣以为,也不必大动干戈。况且,吐蕃已经有了新王,赤松德赞就算是逃回吐蕃,又能如何?”张继勇微微笑道。
李亨默然点头转头望着张瑄。
张瑄沉吟着,陡然全身一震,心里突然浮起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来:赤松德赞逃离长安,会不会与安禄山有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说明——不好,安禄山要反
张瑄心里起了惊涛骇浪,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变得很大。
李亨此番登基称帝,在某种意义上说,又给了安禄山一个趁机起兵造反的理由。安禄山可以假称李亨即位有篡位之嫌,然后打着为老皇帝讨公道的旗号公然反叛。
看来,安史之乱要提前爆发了。
张瑄心里一沉,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什么来。他的这个担心,绝对不能跟李亨直言。就算是说了,李亨也未必肯信,干脆不如不说,自己从容准备应对,等安禄山反了再做打算。
他沉吟着向李亨拱手道,“殿下,赤松德赞颇有些才干,此人如果逃回吐蕃掌握了权势,对我大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殿下,青海都督府新建,急需大军守卫,防备吐蕃人反攻。臣斗胆问殿下,朝廷调配支援青海的五万兵马不知何时才能到位?”
眼看安禄山谋反在即,张瑄有些着急了。
陇朔目前他所能调动的兵力一共只有11万,再加上一万余吐谷浑部族组建的杂牌军,也就是12万人。在张瑄看来,单单是镇守陇朔青海一线和新占领的吐谷浑故地,防备吐蕃反攻,起码需要7万人。
而陇朔过半数的兵力都布置在新占领的青海都督府,也就是说,一旦安禄山起兵,张瑄讨贼可用的军马只有区区5万人,这是远远不够的,根本不能对安禄山构成威胁。
从这个意义上说,朝廷从各镇抽调的支援陇朔的5万兵马至关重要。张瑄可以将这5万人调入青海都督府,交由李光弼统率布防抵御吐蕃,然后将陇朔兵力回收至少三万人。
李亨一怔,旋即道,“应该快了吧?本宫已经命兵部行文,分别从河南、河西和安西抽调五万军马入青海——张尚书,此事要谨慎办好,不得延误”
“臣遵旨。”张继勇回道。
张瑄缓缓转头望着张继勇沉声道,“烦劳张尚书加快进度。春季一向是吐蕃人进攻袭扰我大唐边境的时节,若是吐蕃人不惜一切代价,举全国兵力进攻青海,单靠陇朔目前的兵力根本难以守防。”
“事关社稷江山,本王希望兵部全力以赴。”
张继勇不以为意地拱手道,“永宁王不必担心,下官还识得轻重。下官这就回去命公孙侍郎再次行文,督促各镇抓紧调兵现在三镇藩帅都在京师,以永宁王的威望,想必哥舒翰、杨錡和颜真卿三位藩帅也不会不给面子吧?”
张瑄淡然一笑,明知张继勇话中夹枪带棒,也懒得理会他。
赤松德赞逃离的事情就这样被压下。李亨忙着登基称帝,心情振奋,想了想也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天大地大也不如他登基称帝的事儿大。
张瑄出了宫,没有回府,而是改道去了回纥可汗骨力裴罗父子父女驻跸的驿馆。
张瑄与回纥公主苏扈冬大婚在即,不仅永宁王府在做相关的准备,回纥人这边也有些准备。毕竟是回纥公主出嫁,两国通婚,在礼仪上也怠慢不得。
骨力裴罗和葛勒父子以及苏扈冬突然听闻张瑄求见,很是意外,也就让葛勒迎了出来。
葛勒走出驿馆大门,抱了抱拳笑吟吟道,“永宁王”
“葛勒王兄”张瑄抱拳回礼,笑了笑道,“我冒昧前来,想与可汗见上一见,不知可汗可否方便?”
葛勒见张瑄主动改了称呼,不由哈哈大笑道,上前去亲热地拍了拍张瑄的肩膀道,“新女婿登门,父汗焉能不见?走,随我去见父汗”
……
……
黄昏时分。
原本晴朗的天空上突然阴霾密布,呼啸的西北风刮了起来。不多时,鹅毛般的雪花就沸沸扬扬地从天而降,雪越下越大,没有半个时辰,就掩埋住了城里的街道。
哥舒翰正在府中饮茶,突然下人来报:“大帅,永宁王请大帅过府饮宴赏雪”
哥舒翰一怔,旋即笑道,“永宁王此刻不忙着准备自己的大婚,竟然还有闲情逸致饮宴赏雪来人,更衣,本帅这就前往永宁王府”
天唐 第336章未雨绸缪
第336章未雨绸缪
第336章未雨绸缪
大雪纷飞。
哥舒翰冒雪而来,进了永宁王府,早有南霁云率手下护军迎候在客厅之外。
哥舒翰在厅口跺了跺脚,清理了一下身上的一层雪花,却又听到厅中传来众人的笑声说话声,都非常熟悉。
哥舒翰拐进去,抬头看去,果然见杨錡、程千里、安思顺和颜真卿等藩镇都已经到了,出席宴会的还有一个现任羽林卫大将军即将调任青海的杨涟。
张瑄居于正中,不意味着他高高在上,而是因为他是主人。他左侧的主客位置,空着,显然是给哥舒翰留的,而右侧第一位则是程千里。程千里的资格老,在如今的大唐藩镇里,除了哥舒翰,就数他的资格最深了。
哥舒翰拱手为礼,哈哈大笑道,“永宁王大婚在即,不忙着操办婚礼,反而又闲情逸致与我等一起饮宴赏雪?”
张瑄笑吟吟地起身招呼了一声,“哥舒大帅请坐。”
“诸位,有礼”哥舒翰一边与众人抱拳寒暄,一边匆匆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然后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坐在他下首的剑南道大都督安思顺。
安思顺刚刚在某个公开的场合上宣布,与范阳的安禄山断绝一切关系。当然,是找了一个借口。借口很“拙劣”,谁都明白安思顺是借题发挥。
只是大部分朝臣都明白,安思顺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在于不想受安禄山的牵连。
安思顺沉默地坐在那里,神色平静。
待下人侍女上酒菜完毕,也没有上歌舞。张瑄环视众人,缓缓起身道,“今日本王请各位来,有几句知心话要讲,还望诸位不要嫌张某啰嗦。”
说完,张瑄摆了摆手。
侍候在一旁的南霁云赶紧带着几个护军过去揭掉了蒙在墙壁上的一面薄纱。薄纱揭开,一张硕大的军事地图崭露出来。
哥舒翰等人的目光一凝,终于意识到,张瑄宴请诸人,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欢作乐,而是有军国大事商议。
张瑄大步走到地图下面,朗声道,“被朝廷幽禁在长安的吐蕃王子赤松德赞逃了……想必诸位都已经得到了消息”
哥舒翰点点头,朗声道,“然,本帅知晓此事。不过,永宁王,请恕某直言,区区一个赤松德赞,纵然他逃回吐蕃又能如何?吐蕃接连在永宁王大军面前损兵折将,国力大伤,以某看来,已经没有余力再侵略中原。赤松德赞个人之力,无力回天了。”
杨錡也在一旁拍手附和道,“哥舒大帅说得对。吐蕃在我安西、河西、陇朔、剑南四镇兵马牵制下,尤其是连续在永宁王手里吃了败仗,士气沦丧,三五年之中难再觊觎中原。其实不要说中原了,吐蕃布防在西域一线的兵马最近都大幅回收,开始拱卫吐蕃王庭……”
“吐蕃王赤柱被用永宁王吓破了胆呐”程千里哈哈大笑道。
张瑄摇了摇头,挥了挥手道,“诸位过誉了。对于赤松德赞,张某相信比诸位更加了解几分。此人文韬武略过人,可以说是吐蕃数十年来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本王建议朝廷将赤松德赞永远幽禁,便是基于这个考虑。”
“若是让赤松德赞逃回吐蕃……”张瑄叹息道,“本王可以跟诸位说,不出三个月,赤松德赞就会从赤柱手里夺取王位,结束吐蕃内乱,然后统率军马对我边防构成巨大的威胁。”
“此人不能小觑。”张瑄又追加了一句。
“当然,人力有时穷,赤松德赞一个人的力量也有限。”张瑄沉声道,“我们现在更应该关注:赤松德赞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逃离长安、他又怎么能安全逃了出去?本王想来,若是没有接应,他很难逃出长安。”
哥舒翰眉梢一挑,大声道,“永宁王,你的意思是说,朝廷有内奸?”
张瑄摇摇头,“否。本王怀疑,帮助赤松德赞逃离长安的人——”
张瑄猛然探手指在地图上范阳的方向,目光凛然。
哥舒翰一怔,“安禄山?”
杨錡倒吸一口凉气,沉吟不语。
安思顺嘴角抽动了一下,垂首默然不语。
“本王怀疑,现在的赤松德赞逃往范阳,准备在安禄山的帮助下潜逃回吐蕃。”张瑄的声音猛然拔高了几度,他扭头望着安思顺大声道,“安帅,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安禄山一直以来,一定与南诏人有联络吧?”
安思顺霍然起身抱拳道,“是,王爷说得对。安禄山一直与南诏往来密切,只是……只是因为他还没有公开反叛,如今还是朝廷重臣,范阳遣使去南诏,下官也不能阻拦。”
安思顺稍稍解释了一下。
张瑄笑了笑,点头道,“安帅不必多疑。本王只是说,如今的安禄山正在加紧与西南的南诏、西边的吐蕃、东北的渤海诸胡加紧联系,其意若何?”
“这意味着,安禄山起兵谋反的时间不会太久了,很有可能,就在夏季之前”张瑄猛然挥手道。
安思顺大吃一惊,脸色骤变。
而哥舒翰则皱紧眉头道,“王爷此话可有根据?”
程千里也迟疑着说道,“永宁王,安禄山当真要反?王爷可有确切消息?”
“诸位不必怀疑。以本王看来,殿下此番登基称帝,必是安禄山最好的反叛借口。安禄山一直在等待机会,本王想,他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张瑄淡然一笑道。
众人都沉默了下来,谁都不敢再说什么。
张瑄这么一说,众人马上都意识到还真是有这种可能,而且可能性还相当大。
以安禄山的品性,他一定会打出为老皇帝李隆基“伸张正义”、指摘李亨谋朝篡位的旗号,然后悍然发兵进攻长安。
“呵呵,因此,本王请诸位来,所为的不过是未雨绸缪,咱们心照不宣。”张瑄扬手指着地图,大声道,“安禄山若是从范阳起兵,吐蕃、南诏及渤海诸胡肯定会起兵助战。”
“安西有西域诸国牵制,兵力大多动不得。而剑南又受南诏和吐蕃双重牵制,也无力勤王中原。而显而易见,吐蕃人会趁安禄山起兵的时节,举全国之力进攻河西、陇朔一线。如此一来,安西、陇朔、河西、剑南四镇兵马大半原地驻防,安禄山便可率大军南下长驱直入,先夺东都洛阳,再进长安”
“范阳号称铁骑三十万,虽有夸大,但二十万大军还是有的。颜大人,若是安禄山20万大军南下东都,你河南道军马能抵挡几时?”张瑄突然望着一直沉默的颜真卿,大声道。
颜真卿因为是藩镇中的“小字辈”,一向谦卑低调。此番见张瑄问到他的脸上,他沉吟了一下,脸色微微涨红道,“回王爷,若是安禄山20万大军毫无掣肘一路长驱直入,下官纵然率河南军马死战,也难以抵挡。河南一线,三日内必沦陷。东都洛阳,五日内不保。”
颜真卿实事求是地回道。
他河南藩镇其实是一个虚镇,兵马多是中原各州郡的守防兵马,全部加起来也不足十万,多数布置在东都外围,而且,战斗力不是很强。尽管颜真卿很难堪,但他也不能不承认,河南军战力比范阳铁骑大有不如。
两军交战,河南军必败无疑。
张瑄叹息道,“诸位,若是河南失陷,东都不保,以范阳铁骑的速度,最多半月之内,长安必落于安贼之手”
众人倒抽了一口凉气,各自默然盘算起来。他们都是领军多年的军中宿将,自然明白,张瑄所言并不夸大。
“因此,安禄山一旦谋反起兵,河陇兵马必须在第一时间反应跟进,对范阳叛军形成追击威慑之势,避免安贼大军一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本王今日与诸位会商,希望诸位早做打算。”张瑄再次扬手指着地图,“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安西杨帅,不妨派兵出疏勒,对吐蕃北线形成佯攻之势;而剑南安帅,则在防备南诏同时兵临金川。安西、剑南两道对吐蕃形成夹攻,吐蕃人必不敢轻举妄动。”
“河西军马则分兵凉州、甘州,协助我陇朔李光弼守防青海都督府,确保刚刚纳入我朝版图的吐谷浑故地千余里疆域安然无恙。”
“这样一来,本王就能腾出兵马十万,会同五万河西军,集大军十五万,从后侧向范阳叛军的后腹部狠狠地插上一刀”
“陇朔军、河西军、河南军,三镇兵马累积近三十万,足可与安贼决一死战。若是时机把握得好,前后夹攻之下,有望将安贼叛军歼灭在黄河以北,绝不让叛军掳掠中原”
张瑄斩钉截铁地道。
他旋即又笑了起来,“当然,这只是本王的一点个人浅见。诸位大帅都是军中名将,今日我等相聚,当畅所欲言,本王有不当之处,诸位还请指正”
哥舒翰叹了口气道,“王爷视野开阔,谋划得当,放眼天下又落脚于范阳一地,令哥舒翰佩服”
“王爷高见”程千里抱拳而笑。
杨錡等人也旋即笑着称道。
天唐 第337章又是一锅端了!
第337章又是一锅端了!
第337章又是一锅端了
这倒也不是拍张瑄的马屁,而是张瑄的战略构想确实天衣无缝,大局观非常强。若是张瑄的构想能够实施,平息未来的安禄山叛乱指日可待。
张瑄环视众人笑了笑,突然凛然道,“既然诸位大帅都赞同本王的意见,那么,若是安禄山起兵反叛,朝廷诏令下达肯定费时日久,希望诸位能及时出兵,助本王一臂之力”
“永宁王放心,若是安贼起兵谋反,哥舒翰当兵分两路,一路协防青海陇朔,另一路东进,在王爷帐下听命勤王”哥舒翰率先第一个站起身表态道。
“王爷,安某誓死保全剑南若是吐蕃人、南诏进犯剑南一寸土地,安某愿意听凭朝廷处置”安思顺也起身拱手道。
杨涟则笑着抱了抱拳道,“杨某远在西域,虽不能与王爷、哥舒大帅一起率军勤王,但也定会举兵挟制吐蕃,为大军行动分担压力。”
张瑄哈哈大笑起来,“如此甚好。当然,今日所谈,不过是未雨绸缪。若是安禄山不反叛,当万事皆休……而诸位,就权当听本王讲了一个笑话”
“今日之言,出本王之口,入诸位之耳。若是让些许小人知晓,说不定又要在殿下面前喋喋不休地构陷本王图谋不轨了,哈哈哈”
张瑄半是玩笑半是警告。
“小人佞臣之言,何需放在心上。王爷一心为国,大公无私,何惧流言蜚语?”颜真卿抱拳行礼道,“下官近日听闻王爷一句话,心甚感佩,今日说出来与诸位大帅共勉之”
众人凝视着颜真卿,微笑不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颜真卿长吸了一口气,朗声道,神色肃然,“吾等食君之禄,当为社稷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好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吾等当效死报国,无怨无悔”哥舒翰等人心情激荡,纷纷开口大声附和。
他们都是军中藩帅,自然都是有几分热血的真汉子,不比朝廷这些争权夺利的文臣蝇营狗苟,心胸坦荡磊落光明。
张瑄朗声一笑,“诸位,君之禄,也就是民之禄,来自于万民的供养。我等将士受万民供养,若不能保国安民,何以对得住天下黎民百姓?”
……
……
谈完了正事,接下来便是欢乐的饮宴了。尽管张瑄对大唐盛行的这种宴会歌舞非常厌倦,但为了照顾哥舒翰等人的情绪,还是让王府舞女轮番上场表演。
作为长安城里数一数二的权贵府邸,他的永宁王府中怎么可能少得了舞乐班底。前不久,李亨还从赐了数十教坊司的歌姬舞女下来。
不过,如果没有正式的饮宴场合,张瑄平时根本就不动用这些人。
饮宴尽欢而散。而饮宴结束的时候,夜已经深了。大雪仍然纷飞,城里城外,宫里宫外,一片银装素裹,煞是壮观。
送走了哥舒翰等人,张瑄微微带着几分醉意,踏着积雪向菊花行去。
身后,是张力等十几个家奴打着灯笼跟随。
菊花其实是一个统称,这里,有王妃崔颖和张瑄的主院,还有若干个小院。李腾空占据一个小院,花奴儿和焕娘独居一个小院,今后回纥公主苏扈冬和万春嫁进来,也会各自居一个独院。
张瑄走进崔颖的“大院”,见卧房灯光昏暗,不由喊了一声,“颖儿如烟如玉”
崔颖没有像往常一样迎出来,只有一个披着贴身的小袄从偏房出来怯怯施礼道,“王爷,王妃回崔府去了,说是郑老夫人身体不舒服……王妃说今晚留宿崔府,请王爷去燕宁郡夫人那里安歇。”
呃。张瑄打了一个酒嗝,点点头,挥挥手,“好,我知道了,你且去安歇,不要着凉。”
说完,张瑄就晃荡着身子转过身来,扭头向李腾空的小院行去。
倒也不是他贪恋女色,而是这大冷天,一个人睡其实颇为冷清。
张瑄走到半路,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来望着张力等家奴道,“好了好了,你们也都回去安歇,不要跟着本王了,本王这就去空儿那里,你们还要跟着?嗯?”
“是,王爷。”张力尴尬地一笑,恭谨地站在那里不再跟随,远远地望着。见张瑄进了李腾空的小院,张力才带众人各自回前院歇息不提。
李腾空的小院非常幽静,张瑄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小径,匆匆推开了正房的门。
一进门,一股暖融融混杂了波斯熏香的气息就扑面而至,张瑄皱了皱眉,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睡在外间的李腾空的侍女莲儿听到动静,赶紧起身掌灯,见是张瑄吓了一跳,赶紧敬畏地跪伏在地,不敢抬头:“奴婢拜见王爷”
“嘘”张瑄轻轻嘘了一声,示意莲儿不要声张,然后他蹑手蹑脚地就向李腾空的卧房行去。
莲儿张了张嘴,脸色瞬间变得非常古怪,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敢开口说什么。
但李腾空终归是练武之人,耳聪目明,张瑄推门的动静早就惊醒了她。只是她还没有来得及起身,张瑄就已经掀开厚厚的棉帘子走了进来。
而更让李腾空来不及反应的是,昏暗的光线中,张瑄进门之后立即匆匆脱衣解带,然后就掀开李腾空的被窝不分青红皂白就钻了进去。
张瑄一把抱住触手可及的这具温暖而弹性的胴体,却听耳边传来一声压抑低沉而羞恼的尖叫。然后是怀中的胴体死命地奋力挣扎着,几乎没把赤条条地张瑄挤下床去。
张瑄吓了一跳,一身的酒意去了大半。
……
……
莲儿红着脸进来掌了灯。
张瑄这才发现,李腾空脸色复杂地披着被子坐在床榻里面,而他身前蜷缩着用被子紧紧包裹着的竟然是一脸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