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

李靖明白的一捋须,略一沉思便惋惜道:“屈突通已落了后手,看来,这位隋室名将前途堪忧啊。”

“哼。”

苑君璋冷笑道:“我管他屈突通去死!只是长安原本是我们的,却要被那李渊夺去,心中好生不甘。”

“就是。”

张伦也很不服气,若不是那李渊偷袭了秀荣,他敢南下吗!

“呵呵,”李靖却笑着摇摇头:“你们啊,世上的好事,岂能都被咱们占了!?老天爷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如现在,李渊被屈突通所牵制,对老巢太原鞭长莫及,咱们报仇的机会便来了。”

“噢!?”

苑君璋眼睛一亮:“军师的意思是?”

“奇袭秀荣,”

李渊一子重重落在棋盘上,眼睛中精光一闪:“再占太原!”

“太好了。”苑君璋顿时跳将起来,兴奋得摩拳擦掌:“等了近两月,终于可以动手了,憋死我了。”

“可是,”

张伦却有些疑虑:“据说唐将姜宝宜镇守秀荣,防备十分严密,如何奇袭?若稍有迟误,太原援兵必至。”

“哈哈……”

李靖仰天大笑:“姜宝宜,区区庸材而矣,何惧之有!?试看我如何破他。”

……

十月初三。

正是秋高气爽之时,晴空万里无云,却有微风徐徐。

此时,正值上午。

秀荣北门大开着,门口站有数十名兵士,严格检查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商旅,防备得十分严密。

忽然,官道上来了一支商队,约有上百人,迤逦走近城门。

“站住。”

一名唐军队正上前拦住:“干什么的?”

“回军爷,”

一名五旬左右,相貌慈和的商人上前两步,客气地一拱手:“小人是皮货商,刚从草原购货归来。”

“皮货商?”

唐军队正扫了扫商人的马队,果然都驮着大量的皮毛,便挥挥手道:“来人,给我上去检查检查。”

“诺。”

唐军兵士得令,便要耀武扬威的上前查看,有的干脆要用刀、枪扎皮货堆,以防止里面藏着人。

“且慢。”

商人忙陪着笑脸:“大人,这些皮毛都金贵得很,请手下留情。这里有一些银两,给兄弟们喝茶。”

说着,递过一锭大银来。

唐军队正眼睛一亮,他一年也没那么多饷银啊,犹豫了一下,秀荣一直风平浪静,让他大意了。

“好吧。”

这队正悄悄收起银两,爽利的一挥手:“进去吧。”

“谢大人。”

商人高兴得连连拱手,向后一挥手:“进城。”便领着商队进了城。

不过,商队却是没有走远,只是在城门口找了家茶店,一群人都进去喝茶,将马匹停在店外。

一切,都看似风平浪静。

然而,片刻之后,秀荣城北忽然雷声滚滚,烟尘四起,却是有大批骑兵纵马驰骋,飞袭而来。

“敌袭!”

城上了望的唐军立时发出凄厉的警报:“是赵军的旗号。”随即,警钟声‘叮当’四起,响彻全城。

“快。”

一名唐军幢主在城上嘶声呐喊:“关闭城门,别让赵军冲进来。”

城门口,那唐军队正慌了,赶紧率兵驱赶行人,准备火速关门,若让赵军冲进来,他可是死定了。

茶店中。

那位商队的掌柜却是霍然起身,一脸慈和的表情变得凌厉而有杀气:“动手,抢城门!”正是李靖。

“诺。”

上百名商队成员瞬间化身为精兵,在皮货堆中抽出一柄柄锋利的横刀,便呐喊着一拥杀向城门。

妈呀!

茶店掌柜和伙计立时吓得钻进了桌底,个个魂不附体。

“杀——”

城门口,众唐军正忙着要关门,冷不防背后遭袭,立时惨叫着倒下一大片,余者也是一阵大乱。

而城外,数千赵军骑兵迅速逼近。

“混蛋!”

城上,唐军那幢主急了,飞速率了百名军士,沿坡道飞奔下城,准备迅速杀散奸细,关闭城门。

就在这时,李靖手握横刀,一人大步迎上。

“找死!”

那唐军幢主大怒,手中加重环刀呼啸而下,便斩向李靖头颅。

“哼!”

李靖微一冷笑,身形一闪,便避过此刀,然后横刀反握,一刀刀光如雪,划过唐军幢主的咽喉。

“扑——”

鲜血飞溅,只一合,唐军幢主毙命。

众唐军正大骇间,李靖挥刀冲来,每一刀斩下,必有一人丧命,真是一步杀一人,千里我独行!

一时间,唐军虽有百人,却被李靖所阻,不得寸进。

别忘了,演义中,李靖可是大名鼎鼎的‘风尘三侠’之一,虽是杜撰,却也可见其武艺之惊人。

很快,末等城中唐军主力反应过来,城外,两千赵军精骑便蜂拥入城,随后,更是上万的步卒。

……

激战至下午,秀荣重回赵军之手,县令卢波亦被斩于乱军之中,家眷尽被诛杀。

唐将姜宝宜见事不谐,逃去无踪。

第九十四章 超级纨绔

十月初四。

赵军稍歇半日,便留两千人守秀荣,其余一万六千大军兵锋直指太原。

……

十月初五。

太原,留守府。

李元吉搂着两个美妾,一边色眯眯的调戏着美女,一边任其往自己嘴里灌酒,喝得是满脸醉意。

自李渊走后,李元吉便疯了。

玩疯了!

为了弥补在长安几年所受的压抑,为了弥补逃亡途中所受的惊吓,李元吉李同学是变着法子玩。

怎么玩呢?

首先,人家玩打仗游戏,经常令家兵、妾室数百人披甲执锐,互相砍杀。请注意,人家是玩真的。

于是,每日死伤甚众,刺激吧!

甚至于,有一次李元吉自己都受了伤,但人家职守操守高,轻伤不下火线,依然是继续奋战。

一次玩得兴起,李元吉连奶娘都杀了。

要知道,李元吉出生时因长得丑恶,被父母疑为灾星,让人扔到了野外,是奶娘将其偷偷抱回。

后来,更是苦求李渊将其留下。

由此可见,奶娘对李元吉有天高地厚之恩,无异再造,可李元吉连其也杀,丧心病狂可见一斑。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李元吉同学还喜欢打猎,常扬言说;‘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猎’,于是,打猎成了日常功课。

不过,你要老老实实打猎,也还罢了。

李元吉不!

他每次出猎,动辄都要带数十车行头,数千名兵士,所过之处,经常踩百姓田地,抢百姓财物。

一句话吧:与土匪无异!

更令人发指的是,李元吉经常兴之所起,便拿普通百姓当猎物,纵马骑射,每杀一人,必然大笑。

真是视百姓为猪狗。

更有其三。

李元吉虽然年方十六,但天生好色,府中有十数个美妾还不知足,偏要寻些野花,玩些刺激的。

怎么刺激呢?

李元吉同学专门组织了一支‘采花特攻队’,深更半夜出去寻花问柳,名门闺秀受害者不计其数。

至于强抢民女,更是家常便饭。

……

由此,短短两月,太原便民怨沸腾,无论官员、百姓,都对李元吉恨之入骨,但其仍我行我素。

可怜李渊,苦心经营多年的良好民声,都被这二世祖败得一干二净。

“报——”

就在李元吉正花天酒地时,一名亲兵飞奔入内:“都督,秀荣守将姜宝宜将军回来了,紧急求见。”

“姜宝宜?”

李元吉一愣,醉乎乎地道:“他不在秀荣守着,回来干吗?让他进来吧?”

“诺。”

亲兵出去,不一会,就带着一员浑身是血、盔歪甲斜的将军走了进来,那狼狈样吓了李元吉一跳。

“姜将军,”

李元吉一脸愕然,口中还打着酒嗝:“呃——,你这是?”

“都督,”

姜宝宜大哭着跪倒于地:“末将无能,秀荣、秀荣丢了。”说着,将经过略述一番。

“混蛋!”

李元吉拍桌而起,残酒洒了一桌,恼火道:“刘武周这个狗才,竟敢犯我疆土,真是找死。呃——”

又是一阵酒嗝。

“都督保重。”

两个美妾赶紧媚笑着,替李元吉顺了顺胸。

“来人,”

刚顺过气,李元吉便下令道:“叫太原诸文武过来议事。还有,带姜将军下去洗个澡,换身衣服。”

那汗臭,熏得李同学有点作呕。

“谢都督。”

见脾气暴燥、喜怒无常的李元吉竟然没有追究自己失城丧地的责任,姜宝宜真是长长地出了口气。

很快,诸文武齐集偏厅。

“诸位,”

李元吉一脸通红,赛似关公:“秀荣失陷的消息,都听说了吧?那你们看,该如何应敌啊?呃——”

又是一阵酒嗝,酒气喷涌。

诸文武心中一阵叹息:有此都督,太原堪忧啊!主公啊主公,您怎么将太原交给了这样的人呢。

“都督,”

这时,右卫将军宇文歆道:“秀荣失陷,太原危急,汾阳、木井关都不足以坚守,请速派大军退敌。”

“是啊,速派大军。”

大敌当前,诸文武也只好期望这李元吉能振作一把。

“好吧。”

李元吉一口答应,醉眼扫视下留守的诸将,下令道:“虎牙郎将张达,就由你率一百步卒迎敌吧。”

“啊!?”

厅中一片哑雀无声,全都被李元吉的惊人决定雷倒了。

虎牙郎将张达更是傻了: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一百步卒?天啦,这不让我送死吗。

谁都知道,来犯的赵军有一万多人!

“都督,”

张达大急,赶紧叫苦道:“贼军上万,我这只有一百,如何迎敌!?还请千万多派些兵马才好。”

“用不着。”

李元吉一脸的大将风度,从容不迫:“贼军纵有万人,亦是乌合之众,我军百人足矣。赶紧去吧。”

张达一脸死灰。

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哪得罪了这李元吉,所以故意让他送死。但左思右想,却是想不起来。

“都督,”

宇文歆要疯了:“只派百人,万万不可啊。”天知道,赵军在李元吉眼中怎么就成了乌合之众的。

“行了。”

李元吉一脸不高兴:“我自有处断,你们都下去吧。”说着,站起,又摇摇晃晃地回后堂喝酒去了。

他李元吉是什么人?

天下七大世家之一——关陇李氏的俊杰。

那刘武周又是什么人?

不过是马邑土豪而矣,家世差得远了。

所以,刘武周在他李元吉面前算个屁,他派一百人去对付赵军,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难道会输?

得,又一个唯世家论的蠢材。

李元吉走了。

诸文武一脸同情的看了看哭丧着脸的张达,纷纷抱拳道:“张将军,请多保重。”然后四散而去。

便连宇文歆这位李渊钦点的辅臣也只能无奈的拍了拍张达的肩膀。

毕竟,谁都知道李元吉的火爆脾气,若是不知进退、惹恼了这混世魔王,说要杀你,那就敢杀。

不见奶娘的下场乎!?

罢了!

张达长叹口气:死便死吧,便当报了唐公的知遇之恩了。

……

次日,张达便告别家人,率一百步卒,悲壮地踏上了征途。

第九十五章 太原失陷(上)

十月初七。

唐军先后下汾阳、木井关,歼唐军两千,兵锋直指太原,离其只有五十里。

这日上午,李靖、苑君璋正率军前行,忽然,一骑斥堠飞马来报:“报军师、苑将军,前方十里发现唐军。”

“噢。”

李靖赶紧问道:“有多少人?领兵者是谁?”

“回军师,”

斥堠道:“只有一百步卒,领兵者是太原虎牙郎将张达。”

“什么!?”

李靖愕然,不敢相信道:“只有一百步卒,你确定?”

“确定。”

斥堠很肯定地道:“小人敢用性命担保。”

不可能!

李靖和苑君璋不禁面面相觑:这太荒唐了,李元吉怎会只派一百步卒前来迎战?这不是送死吗!

“莫非有诈?”苑君璋谨慎地道。

“有可能。”

李靖微一捋须,忽又摇头:“也不对,我看过地图,周围二、三十里都是平原,无以伏兵啊。”

“那怎么回事?”苑君璋也糊涂了。

李靖一向谨慎,但这时任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李元吉这是在耍何诡计。

没办法,虽然李靖、苑君璋都知道李元吉蠢材,但都大大低估了其愚蠢程度,所以自己吓自己。

“军师,”

苑君璋建议道:“既然想不明白,不如上前试探一下?”

“好。”

李靖也是点头,他就不信了,这李元吉能耍诡计瞒过他的眼睛。

当下,二将摧动万余大军,迎上张达。

旷野上。

大风烈烈,赵军旌旗蔽野,密密麻麻,十分雄壮,而唐军寥寥百人,旌旗数杆,显得十分寒酸。

“呔!”

抱定必死决心的张达纵马上前:“我乃唐军虎牙郎将张达,谁敢前来受死。”

李靖皱皱眉,他观察良久,仍末发现唐军有何诡计,回头道:“韩校尉,你领五百骑冲一下敌阵。”

“诺。”

骑兵校尉韩无伤领命,当即点起五百骑兵。

“杀——”

虽只有五百骑兵,但冲将起来,也是蹄声如雷,烟尘滚滚,声势非常惊人。

“兄弟们,给我冲。”

张达眼睛赤红,狂吼一声,率先纵马掩上,身后,一百唐军士卒也知必死,却也只好跟了上去。

“叮、当……”

瞬间,两军相交,只一个回合,唐军便死伤过半,而赵军,却伤亡寥寥。

随即,赵骑勒马而回,再次冲锋。

“杀——”

呐喊声中,第二合回展开,这一回,赵军依然死伤寥寥,而唐军却只剩下了张达一个光杆司令。

其余唐军,都成了死尸,鲜血流了满地。

“罢了。”

张达身中数处刀伤,血染征袍,情知不免,长叹一声:“主公,我先去了。”横刀在颈,愤然自刎。

此时此刻,张达对李元吉恨之彻骨。

战斗,结束了。

赵军赢得毫无悬念,轻松惬意,这并不奇怪,以一百挑一万,除非个个是项羽,否则,必输无疑。

李靖和苑君璋却是愕然。

他们还在等唐军诡计呢,没想到,人都死光了,屁事也没有。

“哈哈……”

忽然间,二人相视大笑。

苑君璋感慨道:“早知那李元吉蠢,没想到这么蠢,竟真的派一百人来迎战,不知发的哪门子疯。”

“呵呵,”

李靖也不禁莞尔:“他蠢好啊,这说明,太原咱们已唾手可得了。”

“哈哈……”

二人相视而笑。

当即,二人提兵,于傍晚时分杀至太原城下,也不下寨,便叩关搦战。

却说李元吉,上午打了猎回来,中午便兴冲冲地喝酒。

这一喝啊,便喝到了傍晚,尤然兴致勃勃,不想停歇,而且,中途还做了三次爱,真是个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报——”

亲兵硬着头皮进入内室:“都督,大事不好。张达将军全员战死,赵军已杀至城下,李靖、苑君璋正领兵搦战。”

“什么!?”

李元吉大惊,酒意立时醒了三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派张达领一百人还收拾不了赵军,竟还敢杀上门来,真真岂有此理!

于是乎,李元吉同学大怒:“赵军焉敢无礼!左右,速取我披挂来,待我亲自出战,杀败这些乌合之众。”

“不可!”

这时,宇文歆匆匆赶来,苦劝道:“赵军来势汹汹,士气正锐,李靖更非等闲之辈,此时出战,必败。”

李元吉不高兴道:“宇文将军,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意已决,你不用多说了。”

“都督,”

宇文歆急了:“您现在酒醉,如何迎敌?”

李元吉乐了,一脸傲然道:“这点酒算什么,我再饮一百杯,也能迎敌。”不由分说,穿了披挂,便点起五千唐军,出城迎战。

宇文歆无奈,只好跟上。

“呔!”

两军阵前,李元吉一脸酒红地大喝一声:“哪个是李靖、苑君璋,快快上爷面前领死。”

李靖、苑君璋相视而笑:如此酒色之徒,胜之必矣!

“军师,”

苑君璋信心满满道:“你且掠阵,看我取这蠢货首级。”

“好。”

李靖色眯眯地捋须、点头。

苑君璋于是纵马而出:“小辈,我苑君璋前来会你。”挺槊气势汹汹,直扑李元吉。

李元吉使的也是槊,而且槊术相当不俗,史载,隋末使槊者无数,但最强当数尉迟恭,其次便是单雄信,其三就是这李元吉,可见一斑。

“来得好。”

李元吉酒气喷涌,挺槊上前,便与苑君璋战在一处。

“叮、当……”

金铁相击、火星铮鸣,双方一连大战三十余合,竟是不分胜负。

没办法,李元吉槊术虽强,但毕竟酒醉,能发挥个七八分就不错了,苑君璋槊术虽然要弱一些,但人家可是以十成十的状态赢战,所以,才战成平手。

见久战不下,李元吉忽然怕了。

这位公子哥从末上过战场,一见敌人似乎并不像自己想的像样不堪一击,心理便崩溃了,贪生怕死的情绪立时占了上风,猛地虚晃一槊,拔马便逃。

“小辈,哪里走!”

苑君璋正杀得兴起,如何肯放,拍马急追。

宇文歆一见不好,赶紧招呼一声:“保护都督,快撤。”一阵乱箭射退苑君璋,护着李元吉同学便狼狈地逃回了太原城。

“哈哈……”

身后,众赵军一见这李元吉如此熊包,都大笑起来。

李靖也是莞尔地摇摇头,面对如此不堪的对手,对攻取太原,他更有底了,当下摆手道:“收兵,明日攻城。”

……

第九十六章 太原失陷(下)

却说李元吉,狼狈地逃回了留守府。

听到消息的太原郡守刘政会、司马刘德威等文武官员赶紧结队前来看望,没办法,再纨绔,也指着这位爷守城呢。

李元吉一见众官来见,脸上一点羞愧也无,反而安慰众官道:“诸位休要心慌。今日之败,不过是本督多饮了几杯酒而矣。明日,公等以老幼守城,我亲率精锐出击,必破贼军。”

这番话说得,真是面无惧色,胸有成竹!

众官见李元吉信心十足,心中稍定,宇文歆也很高兴:看来,咱们这位大都督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了不起!

送走了众官,李元吉回到后宅,却是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忧心。

李元吉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太原干的那些事,可谓天怒人怨,如今,赵军又气势汹汹而来,自己却战之不胜,心中对守住太原便没了底。

万一太原失陷——

李元吉想到这里,不禁激零零打了个冷颤:不行,我可是堂堂世家公子,岂能坐于垂堂,不如趁夜溜走,投奔父亲。

至于太原对李渊有多重要,李元吉压根没想过,总不能比自己性命还重吧。

“来人。”

李元吉当即下令:“通知本督妻、妾,速收拾金、银细软,今日三更,咱们弃城奔河东。”

众亲兵愕然。

“还不快去。”

李元吉火冒三丈,铜铃大眼一瞪。

“诺。”

众亲兵慌张而去。

于是,夜半时分,李元吉率数百家兵,携美妾、珠宝,趁夜偷开西门,惶惶然逃之夭夭。

此外,由于一时匆忙,李元吉竟是把居于唐国公府的李秀妍忘了!

残念啊!

一夜无话。

第二天,刘政会、宇文歆等文武官员兴冲冲来到留守府,准备听令破贼,然而,一进门,便有心慌的奴仆告知,昨夜,李大都督已溜之大吉鸟。

什么!?

众文武齐刷刷狂晕:这、这赵军还没开始攻城呢,主将竟然先逃了!无耻啊无耻,昨晚不还是信誓旦旦的么?完了,这太原还怎么守?

一群人呆若木鸡。

良久,刘政会才苦笑道:“罢了,逃就逃了吧,人各有志!不过,诸位,主公将太原交托给了咱们,咱们可不能逃啊。”

“是啊,咱们不逃。”

诸文武附和着,不过,傻子都看出来信心不足。

“宇文将军,”

刘政府看向宇文歆:“如今你军职最高,太原防务就由你全权负责如何?”

“好吧。”

宇文歆叹了口气:“某一定会竭尽全力。”

“报——”

这时,有守城军士飞奔而来:“诸位大人,赵军攻城来了。”

“走,去看看。”

刘政会领头,众文武便直奔北城。

太原城外。

大批赵军列开阵势,携带无数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太原坚城。

要知道,隋朝有四大都城,分别为北都太原,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南都江都,全都是一等一的坚城,所以,李靖已做好了付出较大伤亡的准备。

然而,就在李靖准备下令攻城的时候,城上忽然大乱,却是有一大群家兵模样的人冲上城头,与唐军激战。

随即,太原北门轰然打开,一名威猛大汉率百余名家兵纵马而出,直趋赵军阵前,大呼道:“不要放箭!我乃太原豪族薛深,李元吉无道,特来归降。”

李靖大喜,纵马上前道:“我李靖是也。薛壮士厚义,某必禀明主公,重重有赏。”

薛深一听,高兴坏了,他为人侠义,对李元吉的胡作非为恨之入骨,又听赵军仁义,早想投靠,今早一听李元吉跑路了,便尽起千余家兵前来献城。

“李军师,”

薛深赶紧道:“李元吉昨夜已逃,城中唐军无帅,还请速速进城,以免后患。”

李靖心中大笑:天助我也!赶紧传令道:“快,速速进城,占据城中各地。”

“诺。”

当即,赵军弃了攻城器械,潮水般涌入太原城,四下攻掠。

此时,李元吉逃跑的消息已然传开,唐军士气低落,再加上薛深突然献了北门,唐军更无战心,稍战即溃,纷纷投降,战至中午,太原全城尽已陷落。

此外,正前往北城的刘政会等太原诸文武也尽数被俘,无一漏网。

下午,留守府。

赵军诸将齐集,一片欢喜,能不高兴吗,太原如此坚城,却几乎不战而下,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千载难逢啊。

“诸位,”

李靖一脸喜悦:“托那李元吉的福,咱们很容易地便占领了太原,可喜可贺。”

“哈哈……”

众将一阵哄笑,的确,这一切都要感谢李元吉。

“对了,”

李靖接着道:“咱们此次能占领太原,薛壮士立功不小。这样吧,我意奏请主公,封其为虎牙郎将,诸位以为如何?”

“没意见。”

众将纷纷表示赞同。

“谢军师。”

也在座的薛深高兴坏了,赶紧起身下拜:“末将日后一定竭心尽力,万死不辞。”

李靖一笑:“好,好,起来吧。”

“谢军师。”

薛深起身落坐,心中美滋滋的:看来,咱是投对明主了,嘿嘿!

“诸位,”

李靖捋了捋须,神色肃然起来:“太原乃李渊老巢,如今被我所占,必然震怒反扑。但其现在被屈突通牵制,是万万不敢回军的,否则,必为屈突通所乘。

如此一来,李渊唯一能调动的大兵团,便只有东征的武士彟前三军了。如此正好,主公已降伏了罗艺,若再能调开武士彟,河北便只有窦建德一个强敌了。”

“太好了。”

苑君璋很高兴:“打这李元吉太也没劲,听主公说,这武士彟甚是厉害,正好会一会他。”

“嗯。”

李靖点点头:“所以,咱们先不忙扩张,立即着手整顿太原,待击败了武士彟再说。”

“对头。”

苑君璋也表示同意:“还有,军师,俘虏的那些唐军官员如何处置?”

“唔——”

李靖略一沉吟,便淡然道:“先劝降,愿降的便留下听用,不愿降的,格杀勿论,以免后患。”

够狠!

“还有,”

苑君璋凑近李靖,一脸暖昧的低笑道:“那李秀妍也被擒获,如何处理?”

“软禁便可。”

李靖不动声色:“日后再交由主公处置。”

“诺。”

苑君璋会意地点点头。

……

第九十七章 形势急转

十月初十。

蒲坂城北,唐军大营。

李渊现在心情不错,屈突通还傻乎乎地呆在蒲坂城跟自己死磕,却不知关中已经四处冒火了。

任瑰自到关中,旬日之间,便招揽了三、四万绿林豪杰,甚至于关中绿林领袖孙华都率一万精锐投靠了唐军。几日之内,更连下韩城等地,进逼冯翊。

而只要取了冯翊,便可西攻长安,或南取永丰仓,届时,屈突通想不回援都不行了。

一想到很快就能解决屈突通这个心腹大患,李渊的心情自然好得不得了。

然而,世上还有个词,叫做‘乐极生悲’!

“报——”

忽然间,一名亲兵闯进中军帐,急声道:“主公,四公子来了!”

“什么!?”

李渊一惊:这混小子不镇守太原,跑这干什么?心中顿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道:“快让他进来。”

“诺。”

亲兵出去,很快,便将一脸风尘仆仆的李元吉带了进来。

“元吉,”

李渊急忙道:“你不镇守太原,跑这干什么?”

“没什么,”

李元吉一脸无所谓道:“赵军来犯,孩儿寡不敌众,太原丢了。”

“什么!?”

李渊眼前一黑,心中滴血:混小子啊,太原可是为父的老巢,你说丢就丢了。你是无所谓了,可老子怎么办?粮草、钱饷、辎重,又往里去补充?

“什么!?”

帐门口,李建成、李世民和诸文武也傻了,一群人听说李元吉来了,正急急前来探问,不想竟听到如此噩耗。

“混帐东西!”

李建成虽然一向疼爱李元吉,这时也怒了,上前一脚踹倒李元吉,厉声道:“你还有理了,还不快向父亲道歉。”

见大哥一脸凶神恶煞,李元吉终于怕了,嗫嚅着道:“对不起,父亲。”

苦也!

李世民心中长叹,他可是清楚,丢了太原,不紧紧是钱粮、辎重上的损失,唐军多是太原子弟,一旦听说太原失陷,那士气上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而屈突通,是绝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的。

唐军,危险了!

李渊凝视李元吉良久,他自小就不太喜欢这个相貌丑恶、性情乖张的儿子,但毕竟虎毒不食子,长叹一声:“罢了,给我下去好好反醒,无令不得出来。”挥挥手,几名亲兵将一脸怏怏的李元吉带了下去。

“诸位,”

李渊忧心仲仲地扫视诸文武:“太原失陷的后果,想必你们都清楚,说说吧,该如何应对?”

李世民毫不犹豫道:“首先就是封锁消息,决不能让军中知道太原失陷,更不能让屈突通知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即使如此,估计也瞒不了多久,所以,要命任瑰速攻冯翔,调动屈突通,然后歼灭他。最后,当命武士彟军团回师,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太原。”

“甚好。”

诸文武都十分赞同李世民的意见,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好吧。”李渊也下定了决心,现在,便是唐军的生死关口,挺过去,大业有望,挺不过去,便是死路一条,当下厉害声道:“来人,速将元吉和其从人软禁起来,无我将令,不许踏出营帐半步。违令者,格杀勿论。建成、世民,你二人亲自去办。”

“诺。”

李建成、李世民立即点兵去办。

十月十三。

涿郡,校场。

三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