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谱,陈新已经传言成了张飞、李逵那样的形象。
“该出山了。”陈新揉揉额头,躲了十多天,危险终于过去,可以重见天日了。
天启七年十一月初六日,魏忠贤在阜城县听闻锦衣卫前来的消息后,自缢于旅店,与他一起自缢的,只有一个宦官李朝钦。但是他想不到,十七年后崇祯自缢时,同样也只有一个宦官陪伴。
第009章 千户离京
魏忠贤出京的第二日,陈新再次站在兵部门前,他来领取他的千户告身和敕碟,几个兵部的文官看到他,居然主动跟他打了招呼,待遇与上次大大不同。当他再见到钱元悫的时候,钱元悫堆满了笑,也不要求陈新下跪了。虽然陈新仍然是个破军户,但眼下在京师人人称赞,钱元悫那日被陈新阴了一把,不过他在最后时刻弹劾魏忠贤,前途也是十分光明,他反倒感谢陈新当时那句话,让他也勉强得到倒阉先锋的名声。
“陈兄,你的纳级之事已经办妥,黄侍郎一看是你,马上就准了,今日便可领走告身。”钱元悫堆着笑,跟陈新拱手,也不再叫他陈百户。
陈新还礼道:“多谢钱主事了。”
钱元悫做亲近状对陈新道:“陈兄一身正气,那日本官多有得罪,万望见谅。不知陈兄这些时日住在何处?可有人对你不利,若是有人为难你,只管和本官说。”
“钱大人客气了,为难那倒没有,我都在京师各处走动。下官穷乡僻壤来的,难得到京城一次,自然要到处看看。”
钱元悫亲自拿过千户告身给陈新,又故作亲密道:“眼下陈兄名动京师,直斥权奸,人人敬仰,前些时日有御史上疏,说你辱骂上官,又是三品以上的在京官员,按大明律当杖一百,这奏疏交上去就留中了。”
陈新有点惊讶,他也没研究过大明律,原来骂上官的处罚这么重,要是早几天被魏忠贤一伙抓住,一百杖下来,自己哪还有命在。
钱元悫继续道:“陈兄你不知,后来国子监的钱嘉征以监生上书,同样有言官认为他违制,要求处罚他,最后皇上说功过相抵,不做责罚,你这事也就是同样办了。”
陈新这才放心,也就是说崇祯已经知道自己了,有了这个名声,到了威海也就好做事了。宋闻贤在一旁双目放光,这些日子他的心情从谷底慢慢又上升到顶峰,现在他对陈新倒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很清楚这是陈新故意为之,连那几个行刺的人,也很可能就是卢驴子他们。现在看来,效果非常好,连皇帝都知道了这个小小千户,说是功过相抵,但皇上心中肯定是赞许的。即便是孙国桢和钱道台,以后也未必敢随便给陈新小鞋穿。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实际利益,但对以后来讲却非常有利。
陈新照例悄悄给钱元悫塞过去一锭银子,这位兵部主事可是真正的现管,陈新那天阴他的目的是逼迫他倒阉党,免得给自己升千户制造麻烦。现在钱元悫因祸得福,正好结交上。
等两人走出兵部大门,宋闻贤佩服的看着陈新道:“千户大人这份火中取粟的胆量,确实为兄不及,而且运气也是不错的,连你辱骂上官的过错也抵消了。只是似乎没有什么实际好处。”
陈新暗叫声侥幸,阉党残余犹在,万一碰到打板子的是阉党的人,一百板子下来多半完蛋。好在魏忠贤倒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头头知道大事不好,最近都偃旗息鼓,没人敢出来惹事。他客气道:“只是运气好而已,好处嘛,眼下看不到,不过这名声就是本钱,那些言官御史拼命要争的,不就是这么个东西么。”
宋闻贤点头继续问道:“名声确实是好东西,有时比银子还管用,陈兄弟你眼光如此精明,那你看魏忠贤的党羽,还能剩下多少?”现在人人都知魏忠贤大势已去,宋闻贤现在也不再称呼厂臣,直呼魏忠贤之名。
“皇上当然要穷追猛打,除恶务尽,最主要的京师中的官员,凡是依附魏忠贤的,定然要免掉,外地的实权人物,也是要换了的。”
宋闻贤疑惑道:“魏忠贤窃据朝纲多年,地方督抚如果不依附,哪里能当得稳当。难不成全部换一遍?”
陈新笑着摇头道:“当然不能都换,我估计只看一个标准,凡是给魏忠贤立过生祠的,都是要丢官的。”
宋闻贤愣了楞,突然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陈新奇怪的看过去时,听这个坏书生懊悔的道:“那李嵩就给魏忠贤立了生祠,他定然也是要被免官的,早知道他要落得如此下场,我就不该还他那一万八千两。”
……
两日后,勇斗阉党的陈新悄悄出京,他走之前去看了一次杨维垣,杨维垣如历史上一样,两头得好,他原本是阉党,现在魏忠贤垮台,他倒成了倒阉党的第一人,而且因为受到刺杀,更显得他是弃暗投明、迷途知返。陈新当时大骂崔呈秀也并未给他惹上麻烦,他对陈新的救命之恩还是颇为感谢,让陈新日后到京,一定到他家做客,陈新自然发挥特长,大拍马屁,又送了一份百两银子的礼物,使得杨维垣对他印象更佳。
陈新回头看了一眼高大的广渠门,没有人来欢送他,他来这一趟京师,已用了一个月,虽然收获了名声,但还不能转化为实际利益,投机的机会已经利用完,后面的前途,就要靠实力慢慢来拼了。
留下秦律方在京师,陈新等七人分作两批,在城门外会合后,当天就到达了张家湾,原本走陆路可以不走张家湾,但陈新要来招募纤夫。几人晚上就在张家湾投宿,外面太冷,大家也都不愿再出门闲逛,吃过饭后,宋闻贤便来到陈新房中,看陈新正皱着眉头拿着本书,一边用手指蘸了些茶水在桌子上画着什么,桌上还放了另外几本,陈新看得十分认真,连宋闻贤进来,陈新也没抬头。
宋闻贤好奇的拿起一本,一看封面是《练兵实纪杂集》(注1),还折起了一页,宋闻贤随手翻开折起的那页,写的“卷三将军到任宝鉴”,随便看看,开头部分全是到任的吉时,估计应该是陈新在京师买的,等着千户任上用的。
大明的武官,凡是识字的,都要买一两本戚继光的书,现在市面上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练兵实纪杂集》,基本是天启二年的刻印版。
宋闻贤撇撇嘴,把书又扔到桌上,这武人看的书他没有丝毫兴趣,他问陈新道:“千户大人定下良辰吉日没有。”
陈新抬头看看宋闻贤:“总要回去看了再说,走的时候太急,也不知卫河上冻没有,要是船被冻住,就只有走陆路去威海了。”
宋闻贤摇头道:“我是问陈兄弟你的亲事,你这实职百户何时到任,难不成还跟戚大帅一样选个吉时。”
陈新听他暗讽,也不生气,放了书笑道:“亲事很快,不过我估计孙大人钟大人现在也无暇管我的家眷了。”
宋闻贤现在的东家是孙国桢,不过宋闻贤对这位东家没有半点忠诚,这位孙国桢可能也是阉党,登莱巡抚如此重要的位置,恐怕他也坐不了多久了。一旦陈新在威海卫立住脚,分出去份子就可以更少些。
宋闻贤贼眼乱转,眼下他能用来和陈新合作的东西越来越少,陈新的实力却越来越强,只看他明日要去招募纤夫,便知道他要培植自己的人马,到时船上的人一换,自己就全得看他脸色吃饭,以前那样的五五分账就别想了。不过眼下他不过一个纳级千户,实职百户,合作可以,投靠过去似乎太丢脸了,说出去会笑掉别人大牙,所以宋闻贤暂时还没这个打算。
现在钟大人毕竟是海防道,他既然要求陈新的家眷到登州,也是要照办的,如果他跟着李嵩和孙国桢倒霉的话,宋闻贤倒很乐见其成,虽然新官要重新收买,但价格肯定不会超过钟道台,因为当年赵东家的关系,这人对海贸利润一清二楚,瞒骗不过,现在更是占到了三成多的份额,要是另外来一个海防道,说不定更低的价格就能收买。
宋闻贤想到这里,对陈新试探道:“陈兄弟,家眷还是要送去登州的,不过若是陈兄弟舍不得,咱们倒可以想想其他法子。”
陈新盯着宋闻贤看了一会才道:“宋先生是说在魏忠贤那生祠上做点文章?”
宋闻贤轻轻一拍手:“跟陈兄弟说话就是省事,钟道台人倒是好的,不过就是心狠了些,若是陈兄同意,我可以再跑一趟京师,不过这上疏一事,就要陈兄弟找个路子。”
陈新知道他说的是杨维垣,正好他就是御史,又是倒阉党的先锋,他来上疏是很可能成功的,陈新原本也打算维持杨维垣这个关系,毕竟自己担了那么大风险才结交下这么个人,平时当然要多多走动。
“这事倒是可以,不过那修生祠的奏疏应当是李嵩上的,如何能把钟道台拖下水?”
宋闻贤一脸奸笑:“奏疏是李嵩上的不假,不过那生祠的位置却是在水城中。”
陈新想了想道:“水城倒是海防道管得着,非要拉到一起也有些道理。”
“岂止有些道理,当年李嵩是登莱巡抚,他和山东巡抚一同上疏,修了两个生祠,一个在济南,一个就在登州,登州这个生祠便修在蓬莱阁旁边,熹宗赐名流鸿祠,这修建监督,都是钟道台忙前跑后,他被拖下水,正是应有之意。”
陈新也露出奸笑道:“如此一来,这几位大人的份子就都省了,可是万一新来的大人胃口更大怎办?”
宋闻贤不屑道:“换个大人又岂知海贸利润,连我们在做海贸都不知,一年送他一两千两银子,便要把咱俩待为上宾,哪像现在,还要送家眷过去。”
“宋先生说得对,那便请宋先生整理一下,写成文字,到时我找人送到杨御史那里。多出来的份子,定然要给宋先生一些。”陈新考虑了一下,眼下还是离不开宋闻贤,这人对官场和各地情况都了解,自己正缺这样的人,先拿钱收买着,以后时机到了,自然会跟着自己。
宋闻贤心满意足,孙国桢据说是阉党,如果钟大人一起垮台,可就一个大人都没有了,只需要稍微花点钱,收买几个水师将领,其实和现在的作用是一样的。每年再给新来的大人孝敬一些,仍然会省出一大截。所以钟道台是一定要打到的,要怪就怪他份子拿得太多。
宋闻贤高兴过后,又觉得不是太放心,对陈新道:“陈兄弟,咱两可是一条船上过来的,万一参不倒钟道台,谁以后也休要提起此事。”
陈新指天发誓,绝不泄露任何机密。宋闻贤还是比较相信发誓,放下心,还是想起刚才的事,“咱们两手准备,你结亲的事可不能拖,临来的时候钟道台可是叮嘱过的,让我一定要带回去登州。这些能在地方做官的,在京师也都有点门路,万一钟道台不倒,我们还是要在人家手下混的。”
陈新还是那副样子道:“快了,快了。”
宋闻贤一脸好奇:“陈兄弟你那红颜到底在何处?为何从未听你提起过。”
“当然未提起过,因为我都没有见过。”
“啊,那你要如何成亲?可是指腹为婚?”
“不是!”
宋闻贤更觉奇怪,“那你跟谁成亲?”
陈新嘿嘿笑道:“明天你就知道了。”
……
注1:戚继光主要军事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介绍的很多,就不赘述,《练兵实纪杂集》成书在《练兵实纪》之后,大致在万历初年,后来刻书时将它放在《练兵实纪》中,也有单独刊刻,共六卷,其中《储练通论》、《将官到任宝鉴》和《登坛口授》三卷主要是对将官的要求,有很多对《练兵实纪》的改进和补充。
第010章 招聘会
一口大锅咕嘟嘟的吐着白雾,两个请来的厨子卖力的烧着火,飘出的粥香和馒头香味一阵阵传入窝棚区,很快里面就如同炸了锅,饥饿的人们纷纷涌出来,大锅周围立即围得水泄不通,一群群衣衫褴褛的大人小孩看着大锅直流口水,卢驴子、代正刚、海狗子抽出倭刀站在边上,倒没有人敢冲上来抢。
陈新对张大会点点头,张大会转身对着周围的人大声嚎叫起来:“各位纤夫兄弟们,我家少爷在这里招护院,咱少爷心好,每月都给月钱一两,概不赊欠,每月还有五斗米,保证你一家老小吃得饱饱的。”人群立即骚动起来,每月一两银子再加五斗米,如果不克扣,确实能让一家吃饱了。
陈新不敢在京师附近明目张胆的招兵,这要是被言官知道,一本上去自己就要吃不完兜着走,只得以招护院的名义来做。
张大会还在继续:“到了地方,还有地可以分,家里婆娘小孩可以种地,你们自己每日只需要练一练,有土匪来了打打土匪,这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全让你们碰到了。”
人群原本静静的听着,到这时立即嗡嗡的议论起来,一个纤夫犹豫了一下问道:“这位兄弟,那土匪咱倒不怕他,不过万一被打死打残了,婆娘娃娃咋办哩。”
“要是伤了死了,还有三十两银子抚恤,要是有小孩的,大人负责给他饭吃,养到十六岁。”
“三十两!”那人一声惊叹,似乎对自己的命能值这么多感到有点诧异。
张大会哈哈一笑道:“对的,三十两,不光是银子,以后还有地,那地就是长期租给你的,租子肯定比你们老家的地主收的低。”
纤夫们议论纷纷,陈新在一边看着这些人,都是精瘦的身材,站作一群群的,显然他们是按同乡在打堆,每一群中都有一两个领头的,大家围在他身边商量着。陈新特别留意那些零散几个人站着的,记下他们的相貌。
其中一群人多的纤夫商议完毕,出来一个五大三粗的领头纤夫问道:“那这位兄弟,你们那地方有多远?”
“地方就远了,在山东那头,也不在运河边。”
那领头纤夫又问:“那咱们都去,能不能先给些盘缠,我们也好准备好了跟你们走。”
张大会眼睛转转,这人分明是来想占点便宜,盘缠给了他,跑了上哪去找,他摇头道:“要跟我们去的,我们自会安排路程,再说了,我家少爷给了这么好的条件,也是要选选人的,不是想来就来。”
周围密密麻麻的纤夫都犹豫着,毕竟这几个人都没见过,又手执利刃,他们无缘无故来招人,谁也不知道到底如何。
张大会不急不慢的道:“各位可想好了,你们要是愿意呆在这里饿死,也随你们,要是你们愿意跟着我家少爷,说不定就能博个前程,这位就是我家少爷,一表人才,文武双全,跟着他,你们可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张大会一指身边的陈新,衣着华贵,确实是一表人才,不过文武双全倒看不出来。
那一伙的领头纤夫上来问陈新:“这位少爷,那你们要多少人?”
陈新对这个头领很不感冒,他本来人就少,当然不会在一个群体中招人,否则这些人联合起来,自己如何管理,他心中已经决定了不会要这个头领。
陈新对着周围的人大声道:“我就是东家,你们要是想让婆娘娃娃吃饱饭,就跟着我,只要被我选上的,马上就可以吃粥,今天晚上还有一顿肉,以后看家护院,也不会少了你们吃食,我总共就招五十人,选满了就不要了。”
这些人一听只招五十人,这里的纤夫可有几千,有些远点的还没赶来,要是人多了,可就没机会了,有些人一急,人群便蠢蠢欲动。
“俺来试一试,少爷你看看俺能吃肉不。”一个长相普通,约莫二十岁的纤夫走出来大声说道。
终于有了第一个,陈新松口气,对朱国斌微微一点头,朱国斌走出来,翻过那纤夫的手掌,满手厚厚的茧子,朱国斌又拉开他破烂的衣服,右肩上也是道道伤痕,应当是长期劳动吃苦耐劳的,朱国斌又看看他的面容,那纤夫一脸憨厚,只是现在有些紧张。
朱国斌点点头,让他站到陈新面前,陈新打量他一番,跟卢驴子一样精瘦的样子,皮肤黝黑,陈新对他问道:“你叫啥名字?”
“俺叫王长福,山东人,在这里拉纤两年了,命大,没饿死。”
“家里还有什么人没。”
“没了,就俺一个,俺家穷,没女子愿意嫁俺。”
“好了,你通过了,可以去吃粥,不过下次记住,我问你什么就说什么,多余的不用讲了。”
王长福听了就跪下给陈新磕头,陈新也坦然受了,他不喜欢这种礼节,不过现在还不是改变的时候。王长福磕头之后,径自到了锅边,张大会已经打好一碗粥等着他,王长福也顾不得烫,端着就喝起来,喝过两口之后满足的叹道:“这粥真浓。”张大会笑着又递过一个馒头,王长福便不再说话,张口大嚼起来。
周围纤夫一看他的吃相,再忍不住,又跑出几个围着朱国斌要报名。
张大会看形势大好,连忙道:“好了,大家要来的,就排好队,一个一个来。这位王兄弟可吃上了,只招五十人,晚了就没了,你们也不想想,我家少爷还能把你们骗去干什么,你们有什么东西好骗的?”
那几名纤夫连忙排好,朱国斌一个一个看,几人都合格,又让他们走到陈新这边来。
陈新在这里的目的,主要是让这些人知道自己才是做决定的人,从一开始就树立权威感,另外就是要把把关,特别是不能都招一个地方的人,在队伍中形成较大的团体,虽然戚大帅专门招东阳和义乌兵,但他是正规的朝廷兵马,陈新却是要打算建立私家军,眼下自己的人手又少,更不能在这方面马虎。
一连几个都是光棍,都通过了两重面试,跑到锅边吃起来,周围人一看别人吃到了,口水长流,乱纷纷的都涌上来,卢驴子拿着刀连声恐吓,才算是把他们大致排了个队出来,这些人冬日都是由官府施粥,但那粥几乎就是水,能吊着命就不错了,看到了精面馒头和浓粥,谁还忍得住,再者,就如同张大会说的,自己有什么好骗的,还能比现在苦不成。一时间群情沸腾,有些来得晚的,拼命往前面挤,叫骂声响作一片。
又一个通过朱国斌面试的纤夫来到陈新面前,“哪里人?多大年纪。”
“小,小人是真定府来的,今年二十三。”
“可有家眷。”
“有,咱有个婆娘,还有两个子女。”
这纤夫低头恭敬地说着,陈新细细打量他一番,二十三老得跟三十二一样,头发有些花白了,不过体型倒是强健,带小孩倒带得挺早,自己那个时代,二十三还称为大男孩。
那纤夫见陈新不说话,有些害怕的看了陈新一眼,又把头低下去。畏惧权力,倒是符合戚大帅的标准,陈新毕竟是未来人,对这一点有点保留意见,那些后世军队对服从性的培养有很多手段,未必一定要原来就惧怕权力,不过他没有太多经验,还是先按戚爷爷的标准来做。
“子女多大?”
那纤夫在陈新面前站久了,更加紧张,声音有点发抖:“一,一个三岁,一个五岁。”
陈新考虑了一下,两个子女负担重了点,他不光要看兵员自身素质,他还得打打算盘,算算经济账,这些家眷到威海后倒是有些用处,这时代的女人小孩都是当男人用的,可从这里到威海,路上花销就不少,这一个人便是四个,而且万一这纤夫受伤或阵亡,就要养三个人,两个小孩也小,要是有个十岁也好些。
“你……”陈新刚要拒绝他,有两个小孩已经跌跌撞撞扑过来,准备去大锅边喝粥,那纤夫忙拦住他们,连声道:“少爷还没答应呢,等等。”
两个小孩都是衣不蔽体,头发脏得如同沾了泥的麻绳,结在一起成了一条条的形状,伸出的手也如干柴一般,后面追来一个相似模样的瘦弱女人,拉着两个小孩,一面对陈新道:“少爷见谅,小孩不懂事。”
两个小孩都仰头看着陈新,黑乎乎的脸上挂着两筒鼻涕,陈新甚至没分出来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三岁的孩子眼中都没有了纯真,只有哀求,也不知他们饿了多久。
陈新那个“你”字说了半天,没说出后面的话来,卢驴子、张大会等人都静静看着他,等他决定。
“你……”陈新又说了一个字,又停住了,他本来想了一个主意,就是让他们自己走路去威海,随即又反应过来,这个天气出远门,他们只会冻死在外面。
宋闻贤在一边看热闹,见陈新迟疑,到他耳边道:“陈兄弟,还是招光棍好,死了抚恤银子都不用给,眼下又不是没人,能省三十两就是三十两。”陈新抬眼看看周围,后面的人已经排起长龙,确实不缺人。
宋闻贤又道:“你不过是带些外人去牵制本地人,不需要一家家的带,就这些光棍最好,啥也不怕。你要是实在不忍心,便让他们在这里吃一顿便是,就算做了善事了,从这里到威海,带着这无用的女人小孩,得多花多少银子。”
陈新听了没说话,他确实是这个心思,这些纤夫来自各地,在威海无亲无故,只能跟自己一条心,以他们为骨干,就可以分化牵制本地军户。宋闻贤说得有道理,光棍最好,啥也不怕,但他一低头看看两个小孩,两双满是哀求的眼睛,他那句拒绝的话总无法说出口,这不是他在公司面试的时候拒绝求职者,那些求职者可以继续找下一家,现在他一旦拒绝这个人,这两个小孩便极有可能饿死在这个冬天,他虽说脸皮厚,但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无法象宋闻贤一样无动于衷,即使宋闻贤可能说的是对的。
“你娘的,就这一次。”陈新在心中狠狠骂了一句,对那纤夫道:“好了,你被选中了,你一家都可以去吃粥。”宋闻贤在后面摇了摇头。
那纤夫忐忑的等了半天,终于得到了好消息,他和他婆娘都一起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陈新也不顾脏,扶起那纤夫和小孩,让他们一家赶快去吃,后面一些拖家带口的见了,有了希望,都兴奋起来。
陈新左右看看,抓过海狗子对他低声道:“狗子,你来这边,朱国斌选中的,你再选一遍,问问有几个小孩,两个以上都不要。光棍最好,记得了没有?”海狗子一脸傻笑的答应下来,陈新第一次有点羡慕这个傻小子,对什么事都没有压力,脑袋中也从来没有那么多烦恼。
宋闻贤等海狗子走后,才对陈新道:“千户大人自己不忍心,干脆派个傻小子去当这恶人,倒是一个好办法。”
陈新长叹口气道:“这不是没办法么,要不是宋兄你提醒我,我哪里想得到,我只好不看了,谁叫我心肠那么好……”
宋闻贤在心中鄙视了一下,他明明啥都清楚,现在倒找个理由说是自己提醒他,能把一个从未见过面的杨维垣打得瘫痪在床的人,居然埋怨自己心太好,脸皮实在太厚。
于是后面的挑选,就有了三道程序,朱国斌按着戚爷爷的选兵法,只管看身体条件和面容,海狗子审查家庭成分,陈新就在最后装装样子,表示自己是下决定的人,树立权威性。中间几个没选中的纤夫家庭,老老小小都抱着海狗子的腿哀求,哭得稀里哗啦的,海狗子还是一脸傻笑,巍然不为所动。陈新的心理上也减少了压力,毕竟不是自己拒绝的么,要怪就怪那海狗子心太狠。
陈新接收着一个个选中的纤夫,勉励几句,那些纤夫便跑到锅边大吃,陈新看着海狗子毫无压力的赶走一个个失望的纤夫家庭,暗暗道:“我还不是合格的政客啊。”
第011章 我老婆
等到下午,挑选好了四十九名纤夫,这四十九人主要还是来自北方各地,山西、河南、北直隶、山东、辽东,经过陈新精心安排的三重挑选,完全无法形成团伙,一个府州的老乡不会超过三人,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朱国斌连看了几人,都不满足要求,终于看中一个,又有三个小孩,被海狗子挡了回去,这些被海狗子挡掉的人,无一不低声咒骂海狗子。眼看只剩最后一个名额,众纤夫们再顾不得排队,纷纷上来围着朱国斌,要他挑选自己,把朱国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原来排队的地方倒空了出来。
陈新已经选了一天,几个选中的纤夫从家里拿来了木凳,给几人坐着,陈新原来参加过不少招聘会,但如此热情的应聘者还是没有碰到过,眼前一片手臂挥舞,朱国斌早已看不到影子,陈新招呼一声,海狗子等人拿着棍子一顿乱打,那些纤夫才慌忙让开一条路,朱国斌昏天黑地的走了出来,他即便功夫不错,也不是这许多纤夫的对手,身上衣服都被扯烂几处。
“他娘的。”朱国斌休息半响才说出一句话,他刚才被挤得差点喘不过气,“这纤夫力气可真是不小,千户大人,还差一个,还招不?”
“不用了。”陈新一指前面一个小个子的纤夫,“小兄弟,你过来。”
那小纤夫站在开始排队的地方,周围也到处是人,根本没意识到是在叫他,陈新连叫几次,他才左右看看,然后小心的问陈新:“这位公子可是叫小人?”
“小什么人,你快出来,就是你了。”陈新不耐烦道,“想不想吃粥,想吃就快点。”
那小纤夫喜出望外,连忙过来磕头,陈新又是老问题问他一遍,也是个光棍,才十七岁,当下也收了,陈新最后问道:“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周少儿。”
“周少儿,好了,你被选中了,去吃饭吧。”
那小纤夫身形瘦弱,比一般纤夫都要矮小,又磕头之后,畏畏缩缩的去端了碗饭,看看周围人的脸色后,才小心翼翼的吃起来。
朱国斌低声对陈新道:“这周少儿眼光游离,眼神不聚,神态行动缺少胆气,腰和手臂都细,可能没什么力气,用处恐怕不大,大人为何选了他。”
陈新淡淡道:“方才人人拥挤上来之时,只有他还在老老实实排队,我要惯于服从纪律的人,这人虽说没有什么力气,但那也是可以练的。眼下他体力差点,就先安排作火兵。”
陈新所说的火兵并非是火枪兵,而是明军中那种打杂的兵,戚继光的鸳鸯阵中,就有这样一个角色,他既是队长的勤务兵,也是全队的打杂兵,打仗的时候躲在最后,不管杀人,只负责把死去的敌人人头砍下来记功,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面写这个火兵角色,也是写的可用胆小懦弱之人,算是要求最低的兵种。
朱国斌干脆的答应了,陈新这次出来发现了朱国斌的一大优点,执行命令从来不讲条件,只要是明确了的,也从来不质疑命令合理性,这人确实天生的军人。
一群被选中人在锅边狼吞虎咽,但每个人只有两个馒头,他们最近都是饥饿状态,不适宜一次吃太多馒头,稀饭倒是可以多吃一些。
周围的纤夫都流着口水,羡慕的看着这五十几人,围着久久不肯散去,还有些来晚了的,捶胸顿足,拉着张大会恳求再招一些。
陈新叫过朱国斌、代正刚和卢驴子几人,四人围了一个小圈,陈新对他们道:“让他们明日早上在此处集合,把他们分为五个组,每组十人,这五十人暂时由朱国斌来带,卢传宗为副,代兄弟以后就带阳谷来的人。”
“明白了,大人。”几人与陈新京师一行后,对陈新更佩服,口中的称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