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几位大人啊,那是得多听多学,顶多也就是把大人们的话说得直白些,给下面那些人转达一下而已。”

一个女声突然道:“杨云浓,你少在这里瞎咧咧,你说得你那么好,那你请咱们去济南府玩一趟,你自己出银子,不准用外务司的用度。”

杨云浓一听这个声音就一抖,偷眼看过去,只见王二丫蓬着头从厢房出来,一边走还在一边捆腰上的腰带。

杨云浓马上堆起笑脸,“今天出门真是看了黄历,各路神仙都到了,刘大人可在这里,给小人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用外务司的用度,小人必须自己出银子,请各位去看趵突泉,在去吃些芝畔烧肉……”

王二丫呸一声,“杨云浓你好意思,那几口泉老娘看过,你带咱们去泰山看看,老娘过来过去几趟,连泰山影子都没见过,今日你敢说不请,老娘就好好跟你算算聊城的事情,陈大人分明是安排给外务司打点聊城,你撺掇商社聊城分号掌柜去送礼,帮你外务司办事,老娘到时跟那些股东一说,看你怎么交代。”

“请,请,王掌柜你这话说的,下官是那么小气的人么。”杨云浓头上出汗,用眼角看着刘民有和王代喜的反应,聊城的事情他确实干过,就想占占商社的便宜,然后自己把那仪金吞掉。好就好在王二丫发现得早,当时就找到杨云浓大骂了一顿,杨云浓虽然没退钱,但也没有吞那笔银子,否则这次两边一查就露馅了。

王代喜抿嘴笑了一下,然后对杨云浓道:“杨司长,大冬天还出汗,你该节食了。”

杨云浓讪笑着摸出手绢擦擦额头,“下官的账都是经得查的,泰山就泰山,这么多神仙驾临,小人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怎能不请这两个字。”

王带喜看杨云浓答应,连忙转头高兴的抓住刘民有衣袖道:“刘大哥,能不能耽搁几天,咱们一起去看看泰山?”

刘民有皱眉计算,他打算在过年前赶回去,最好是提前几天,把积累的事情批复了,他原本是交给陈新代为批复,也不知道陈新有没有偷懒。而且陈新一贯的管理简单化,他生怕批复不够明确或有遗漏。

王带喜看刘民有犹豫,拉着袖子摇了两下道:“刘大哥,我好久没出过门,登莱那些上香的老人家每年都去一趟泰山。”

刘民有低头看看王带喜,摇头笑道:“那就去吧,咱们走快一点。”

杨云浓和王二丫两人瞪圆了眼睛,看了这两人片刻,又互相对望一眼,然后装着无事般转过头去。

……

“客人可是住店的?来咱们这家好,听戏唱曲都有……”

“客人来我家,我家饭食住店皆有,马棚有人喂马……”

泰安州城外,刘民有一行牵着马在两旁的拉客声中前行,他们衣衫不俗,又有随从牵马,看着就不是寻常人家,所以拉客的人十分积极,跟在一群人两旁不断游说,傻和尚和几个护卫护在刘民有身边,不让那些人靠近。

刘民有感觉又有在江南的感觉,这里旅店丛集,店招如林,香店多如牛毛,即便是腊月间,依然人潮涌动。他没有想到山东的泰安州如此繁华,竟然比此时的济南还要热闹。

杨云浓在山东东游西窜,各地都十分熟悉,一路跟刘民有解说,“大人,这泰山号称五岳之首,山上寺庙众多,每年来此上香的香客不计其数,最远可到陕西、湖广等地,最多的当然是山东、北直隶、河南、南直隶,腊月间还不算多的。每年三月二十八是泰山山神碧霞元君生日,进香男子仕女不下巨万,银钱香火堆积如山,那时才见泰山的热闹。”

刘民有叹道:“原来如此。”

周来福在旁边道:“属下也听说过,那普陀洛迦山也如泰山一般,据传为观音大世的洞府,开春时候渡海之人无数,一步一拜遍及全山。”

刘民有笑道:“原来这几处都算景区,我曾在扬州听过那里人说扬州清明,三月间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惜未能一见。”

王带喜听得眼睛忽闪忽闪的,王二丫也颇有趣味,杨云浓一见,生怕这两个女子再要求他请到扬州去玩,连忙岔开话题道:“刘大人,咱们今日住到前面那家最大的去,明日登山方便一些。”

王带喜看看周围,疑惑的道:“这里这些家不是挺大么,登州府最大的客栈,也不过如此罢了。”

“那家还要大些,下官走南闯北,也就这家最对胃口。”

王带喜自然不懂,一行人便跟着杨云浓继续前行,那些拉客的人看这些人不为所动,终于放弃了努力,慢慢消失了。

又走了一段之后,路边突然变得整洁不少,路两旁全是马驴的槽坊,里面有专人在喂马,刘民有粗粗一看以为是个车马行,也未在意,结果一路过去,接连二十多间全部是马棚驴棚,刘民有好奇的问道:“杨副司长,这里这许多骡马行,是不是租给人登山的?”

“回大人话,这里就是客栈了,这些棚子都是给客人看马驴用的。”

“这么多?全是一家客栈的?!”

“所以下官说这家最大,大人您看,下面这二十多间又全是戏子寓,里面也能听戏,同样都是一家的。”

刘民有惊讶的打量着街道,这一里多长的路两旁铺舍林立,全都属于一家客栈所有,他在大明是从未见过的。

旁边的戏子寓里面还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呼酒声音,显得热闹非凡,一些端着菜肴炭盆的帮佣穿梭其中。

在往前走,戏子寓又变成了清雅的曲房和小门,一些妖艳女子在门口对着刘民有一行抛媚眼,见到有王带喜等女子同行也丝毫不回避。

傻和尚又看呆了眼,王带喜对着那些女子翻白眼,王二丫则视若不见。杨云浓笑嘻嘻的与周来福低声讨论。

走了一里多路,终于到了门口,接待的大厅十分宽敞,衣着整洁的帮佣来来往往,看到客人就躬身让路。

杨云浓熟练的来到柜台,对里面大声道:“住店上号。”

一个掌柜站起来恭敬的道:“大人安好,店例银三钱八分,山银一钱八分,上等和中等客房还需加价。上客中客皆荤食,下客素食,下山归来各客皆有贺席,贺席一吃,进香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财得财。”

杨云浓打断道:“不用说了,都要上客房。”

那掌柜马上让人给他们分房上簿,一群帮佣站到旁边,等着领他们去房间。

那掌柜乘着等待的时间,对几人道:“几位客官可有马?”

杨云浓答道:“自然有的。”

“蒋二,你跟几位大人的贵属去引马入马棚,要喂些精料,不要误了大人们的事情。”

马上就有一个帮佣出去门外,带着那些随从去拴马。

掌柜又对几人道:“几位大人明日若是上山,下山后小店还有姐儿随侍,除了贺席单独唱戏之外,还有外面戏寓可以消遣,有何需要,只管和帮仆说得一声,便送到大人房中……”

刘民有张望着豪华的厅堂,喃喃道:“五星级啊。”

第169章 西厢记

“月色横空,花荫满庭。我侧着耳朵听,蹑着脚步行。登假山我在墙角边儿等,等我那,整整齐齐,袅袅婷婷小姐莺莺……”

一个戏子在厅堂中唱着《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用的是南曲海盐腔,戏子唱得甚好,行走间如微风摆柳,感觉就是那崔莺莺来了一般。

王带喜看得津津有味,刘民有在秦淮河看过,不觉得稀奇,王二丫等人则认真对付眼前的饭食,傻和尚等侍卫在周围其他桌围坐,就傻和尚一个人叫得最大声。

杨云浓丢下一根光光的羊骨,对着身边的刘民有道:“王实甫这西厢记啊,是从元稹的《莺莺传》改过来的,大人您猜怎么着,据说这个真的崔莺莺,却是唐代的人,实在是个妖艳女子,又爱自命风流交结文人骚客。原本和元稹青梅竹马,待那元稹一走,也不知最后跟了谁去,所以这元稹作《莺莺传》,借张生之口来骂崔莺莺,那里面的崔莺莺实在也不是个好人,后来才被王实甫改为了西厢记,反而成了个大家闺秀……”

“瞎说。”王带喜转头瞪了杨云浓一眼,“分明是元稹在京师找了韦夏卿的快婿,后来才回去找崔莺莺,他先失约在先,哪有反怪崔莺莺的道理。”

杨云浓一愣,“这……王司长是在哪里看的?”

“哼,军报上面有杂趣一栏,那上面写了的,你以为我女子家不读书么。”王带喜白了杨云浓一眼,又继续去看唱戏。

杨云浓本来要展示一下学问,被王带喜一通抢白,讪讪的笑着举杯和周来福喝酒,掩饰了过去。

王二丫抹抹嘴巴,抬头对杨云浓道:“杨云浓你一个大老粗,跟人学着看啥考据,这不就是露馅了。我说杨副司长,为啥那边的一人一席,我们这许多人一席,你舍不得银子咋地?”

杨云浓看看另外一边,有几个单独一人一桌的,当下道:“王总管不要误会,是刘大人说人多热闹,下官这才订的大桌。”

刘民有忙作证道:“平常就天各一方,今日既然是杨司长请客,借着这机会大家坐一起也好聊天,是我这样跟杨司长说的。”

王二丫这才道:“这样就算了,再给老娘点盘羊肉,味道不错。”

杨云浓无奈的跟王二丫举举杯子,王二丫也不跟他碰,径自端起喝了,周来福对杨云浓笑道:“王副总管就是这个脾气,杨司长不要介意。”

“不介意不介意。”杨云浓连忙摆手,然后凑过去和周来福低声说话,两人不时发出一阵笑声。刘民有只听到杨云浓在说着什么“泰山尼姑艳名远扬”,两人笑得十分暧昧,自然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懒得参与他们的话题,吃完就转头看戏。

只听那王二丫对王带喜道:“那张生就不是个好东西,人家还在办超生道场,他半夜跑进去吟诗作对,分明是图谋不轨。这个莺莺也是个没良心的,还在给老子办超生道场呢,穿着素服就要跟人谈情说爱。”

王带喜不满的转头道:“他们是在普济寺偶遇,互生好感而已,哪里是图谋不轨了。”

“偶遇个啥,明明是张生在外边看了莺莺样子,图他美貌罢了,还要假手红娘,这红娘也不是个好东西,要是放老娘家里,先一顿棍子打得她屁股开花。”

王带喜嘟嘟嘴,“要是没有红娘,那你说莺莺和张生怎能到一起,红娘随是丫鬟,但都是尽心帮小姐做事,也没什么错的,怎生到你家就要挨打了。”

王二丫不屑道:“那有个怎生的,张生一开口,崔莺莺回了一首诗,两人分明就是眉来眼去郎情妾意。半夜去花园相会,张生抱一下,莺莺又说什么孔孟之道周公之礼,你说假不假,你不要人抱,半夜跑去花园子干个啥,你张生要干啥就上去说便是,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还找个丫鬟干啥,丫鬟是干这玩意的?”

王带喜还待再说,刘民有怕她们俩吵起来,连忙打断道:“这不过是王实甫自己想的罢了,哪有如此容易的,这西厢记不过是说男女之间超越礼教束缚,这个,叫做个自由恋爱,张生勇于追求,那崔莺莺也颇为勇敢,他们与礼教抗争,追求的是自己的美好生活,所以西厢记才会传唱如此之广,说明人人心中都有这种向往。”

王二丫打个哈欠,站起来道:“骑马骑了一天,我不跟你们看了,反正最后两人是成了,还有啥好看的,不就嫁个人么,说啥勇敢勇敢的。”

她说罢就背着手自己回了房间,刘民有摇摇头,对王带喜道:“这个王二丫就是个男子性子,你不需与她争执。”

王带喜低声嗯了一声,转回头继续看戏,口中喃喃道:“勇敢?”

……

第二日一行人早早起床,在五星宾馆吃过早餐便出发登泰山,山道上各处结冰,他们都在鞋子外面套了当地买的草鞋防滑,山道上往来的人依然很多,很多人大包小包的提着香火,还有一步一拜的,小到几岁,大到五六十都有。

杨云浓在半山就要靠轿夫抬着,但他太过沉重,那轿子摇摇晃晃,陡峭的地方头下脚上,他又害怕,只好留下半山腰一座尼姑庵外暂歇,周来福借口陪杨云浓,也没有登顶,便剩下几个护卫、两个王家女子与刘民有一道。

刘民有知道这两人打的什么主意,对这两个没有登山精神的人,他也懒得去管,此时的泰山没有旅游局管着,山下旅社收过山银后就没有其他费用,沿山路上有些担郎卖的香蜡纸烛,几人也买了一些,由傻和尚几个护卫带着。

他们一路上在几个寺庙烧香,刘民有虽然不太信鬼神,但也跟着一起拜佛,一路与几个护卫照顾着两个女子,防止她们摔跤。

走到午时过后才经南天门到达玉皇顶。刘民有喘着气爬上山顶,远眺一览众山,天地辽阔,顿觉胸怀舒畅。

王带喜从来没爬过这么高的山,已经筋疲力尽,但是坚持自己爬到了山顶,没有要人搀扶,趴在栏杆上呼呼喘气,精神却很振作,满脸通红的看着远处一片苍茫的大地。

王二丫还有体力,稍作休息就到处闲逛,几个护卫拿出干粮和椰瓢给几个上官吃了,然后分散在周围,这里没有什么危险,他们也随处看看风景。

刘民有对王带喜道:“带喜你来过这样的大山没有?”

“这还是第一次呢。”王带喜笑眯眯的道。

“那玩得可开心?”

“开心,以后多出来几趟就好了。”

刘民有笑道:“以后咱们老了,叫上海狗子张大会他们,还有陈大人一家,咱们带上银子无忧无虑的出门游玩,走遍天下美景。”

“真的?”王带喜满眼的向往。

刘民有叹口气道:“想是这么想着,可大伙都那许多事情,别说游玩,连大会都有好久没见了。”

“我也好久没见到大会哥了,海狗子整天跟着陈大人到处跑,寻常也见不着,刘大哥,我还是喜欢在天津的时候,咱们没那许多银子,但每天都乐呵呵的。”

刘民有失笑道:“人总会长大的,或许对大会来说,现在在京师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二会就是老想着去军队,那个海狗子就不用说了,每天的傻乐,在哪里都是一样。”

听到海狗子,王带喜笑了一会,两人靠在栏杆边没有再说话,山风阵阵吹过,山顶又飘起了小雪,小小的雪花铺在王带喜的蓝狐皮帽上,配上身上的白狐外套,将她妆点得如同雪中的精灵。

“嗯……”

刘民有回头奇怪的看了她一眼,王带喜脸红红的,又停下不说。刘民有耸耸肩膀,仰头吐出一口口的白气,看它们消散在空气中。

两人站了半刻钟,身上有些发冷了,那边王二丫在叫着,让他们赶紧转一转,然后早点下山。

刘民有对王带喜道:“咱们走吧。”

王带喜却没有动,刘民有奇怪的探头过去看,见王带喜趴在栏杆上盯着雪地,他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带喜,咱们快走吧,不然要冻着的,你身上冷不冷,我这里还带有一件外套。”

王带喜突然抬头看着他,“刘大哥,我有话想跟你说。”

“说啊。”刘民有笑吟吟的道。

……

“这妮子是怎地了,下山走这么快。”王二丫转头对背后的刘民有问道:“刘先生你们俩吵架咋地,叫都叫不应了。”

刘民有哼哼着答应了几声,偷眼看了一眼前面的背影,王二丫白了刘民有一眼,调头快步去追王带喜。

两个护卫也跟着追了过去,傻和尚呆呆的跟着刘民有,对刘民有问道:“大人,上山不是还好好的么,怎地下山就这样,是不是她嫌咱们催了她快些走?”

“或许是吧,她没来过这么好看的地方。”刘民有随口敷衍了几句。

“王姑娘肯定是觉得这山没啥看头。”傻和尚嘟囔道。

“或许吧。”刘民有低头喃喃骂道,“看什么西厢记,早知道就看西游记。”

第170章 青州布局

当日回来后,杨云浓和周来福兴高采烈,傻和尚凑去听了,回来跟刘民有报告说,两人对明末艳明远播的泰山尼姑十分满意。

因各人都还有事,匆匆结束了泰山之行,离开五星级客栈赶回济南继续行程,王带喜一直坐在马车里面,少有出来跟众人说话,唯有王二丫不断拿白眼看刘民有。

回程走到腊月二十三,在青州府短暂停留。府城外面大道边修了一个兵营,中军营帐上面一杆丈六的总兵红旗,写着斗大的耿字,刘民有对耿仲明的效率颇为惊讶,他还去进京面圣了的,回来最多也就一个月,居然把兵营都修好了。

刘民有前面开路的骑兵打着登州的旗号,路上一个税卡,几个满脸横肉的士兵挡在路上,后面搭了个草棚子,里面坐了工商司的人。

那几个士兵一看是登州的旗号,点头哈腰的便过来了,其中有人认得刘民有,赶紧跑回去回报耿仲明。

刘民有顺道检查了税卡的工作,冬季能收到的税很少,账目上没有问题,唯一让他欣慰的是,有三成用的是登州镇的饷票,主要是一钱和一两两种面额,说明饷票开始具有货币的性质,也开始为商人所认同,作为交易的中介物。

钱箱里面的其他银子和铜钱成色各有不同,百多两银子就有七八种成色,这对收税来说有一定难度,税员要能辨认出来,若是遇到成色差的,还要时刻准备和商人打嘴仗,每天的工作颇为无聊,当然嘴仗最后的结果多半还是商人让步,这就要靠耿仲明的那伙人。

那几个拦路的都是耿仲明的家丁,人人都是一脸横肉,换身衣服就是土匪的风格。不过现在在刘民有面前温顺得如同猫一样。

刘民有检查完也不想在这里耽搁,一路上商社各个分号都要接待,酒宴上推脱不了,已经喝得身子发虚,再者与人打交道多了也觉得疲倦。

这个耿仲明如今就是登州的滚刀肉,地方文官也不敢惹他这帮辽兵,陈新也颇为纵容,只要不损害登州镇利益的,都不去理会,所以耿仲明现在登州基本是横着走,现在到了山高皇帝远的青州府,连个巡抚和监军都没得怕的,只会更加嚣张。

几个家丁苦苦挽留,一定要让刘民有留下到军营做客,刘民有一边婉拒,一边就要去骑马,刚刚骑上马去,只见远处军营一通鼓响,一群矫健的骑士冲出营门,马蹄奔腾,带起大片的雪花。

刘民有叹为观止,只见威武霸气的耿仲明来到跟前,顾盼之间犹如天神下凡。

耿仲明两眼神光电射,策马傲立大道中间,对着几个家丁大声道:“听说刘总兵从青州府过?”

几个家丁连忙一指,耿仲明转眼看到马上的刘民有,脸上瞬间堆上媚笑,哧溜一声从马上滑下来,凑到刘民有马头前牵着马,“刘大人,你从青州府过,怎么也得让小人尽一尽地主之谊。”他扫眼看到了周来福等人,连忙点头道:“几位大人也是,可不要看不上下官的蓬荜。”

刘民有叹口气跳下马来,对着耿仲明的媚笑摇摇头。

……

在青州府又耽搁了一天,刘民有先看了一下青州正兵营,里面有两千多的登州预备兵,加上有两三百的基层军官、训导官和士官,军官都是武学速成班出来的,训导官则是由训导队培训,有了这些人,这支人马实际是在登州镇控制下,只有刘民有和耿仲明知道这支营伍的编号是暂编第六营。

奇兵营的副将是刘泽清,他是作为王廷试的亲信,分润了一些旅顺的军功,得以最后分了近两千兵额,驻地在安丘县,登州镇的屯堡已经蔓延到安丘县,通过吸收底层的佃户而使得当地缙绅雇佣不到任何劳力,很多地主只得把田皮低价卖给登州镇,然后安心收点地租,看着那些地方长出一个个的屯堡来。

安丘县的隔邻就是莱州府的高密,那里驻扎有第三营的一个千总部,隐隐针对着刘泽清这支两千人的小军。

还有一支游兵营已经定下兵额,游击是范守业,驻地在临淄。此时范守业和刘泽清都去了京师办理兵部手续并面圣,要正月才能回来。游兵营就是原来的第一营第一总,驻地换到了临淄,不过又多吃了一千多人的兵饷,他们原来在招远等地的防务会交给新建立的一支部队。

第一营的另外两个千总部改驻昌邑边界,随时可以从莱州府进入青州府支援。

游兵营的营房预备在开春后修建,地点却在临淄靠经济南府的新城县边界,名义是维持青州到济南府的陆路交通,专门对付青州府的山贼。刘民有则知道是用来在必要时候作为前锋威逼运河。

刘民有顺道去看了耿仲明纵兵占下的地,这里虽然是青州府城,但耿仲明凶名赫赫,当地人听说是辽军,还是曾经在登州做过乱的,没有人敢和耿仲明作对,屯务司在当地也不激化矛盾,只用年租作为田皮,原来的地主有些收入,不会跟登州镇拼命,而登州镇则收获了供养人口的土地,并用屯堡将他们组织起来。

民事部在青州府也有一个民政官,是从原来的屯务司调出来的,驻地设在诸城,诸城一带接近衮州府,棉花的种植本就很多,二来那里靠近灵山卫,灵山卫已在莱州府的边界,又占据江南海运的便利,即便运河建立了纺织厂,这一片地区依然是登莱对江南实行倾销最便利的地方,因为海运不用缴纳钞关税赋。

正因为灵山卫周边的重要性,登州镇需要在当地建立一个前沿,有效掩护灵山卫一带。所以民事部的经济重点便在青州南面。青州府的南面已经与南直隶淮安府相接,这里是很安全的地区,淮安府兵力薄弱,屯堡本身就能有效防御。北部的府城益都县至临淄、广饶一线可能面对北方来的军事威胁,将考虑更多的军事用途。

刘民有对青州府的整体布局是清楚的,优先的肯定是乐安至昌乐之间,这片地区将形成登莱一样的屯堡群,为大军提供内线机动作战的坚强支撑,只要这里稳固,登莱就稳如泰山。

刘民有只在青州府城附近查看,与周来福又应付了一番耿仲明的接待。这里与财政司没有关系,王带喜一直没有出来。

临行前刘民有对耿仲明问起青州的土匪,耿仲明哈哈大笑道:“刘大人放心,那趟地虎一听说咱们登州镇过来了,早吓破了胆子,已经一溜烟往南边跑了。”

“这么容易?”刘民有奇怪的说道。

“当然了,刘大人你不知道,那趟地虎就是被咱们登州镇从平度州大泽山赶出来的,他一听咱们来了,哪里还敢留着。”

刘民有对这个趟地虎的来历不甚清楚,带着几个问号继续赶路,终于在腊月二十八日赶回了登州,结束了年底的视察。

……

“你没答应?”

“我还没说话,她就红着脸走了,路上再也没跟我说过话。”

陈新站起来哈哈大笑,手指着刘民有,点了半天最后没有想好说什么,然后就在屋中转圈,一边转一边笑。

刘民有不满道:“你倒是给出个主意,光笑有个屁用。”

陈新嘿嘿笑道:“那你得容我想一想,这不叫终生大事么,哪能随便说。”

刘民有自己在炭盆里面点起一支烟,闷头吸着。

“这事儿……”陈新转了几圈开口道,“别人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带喜又是咱们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

刘民有哼了一声,陈新连忙摆手道:“这不是讽刺,我在朋友立场赞成这事,你也别抱着一夫一妻的陈旧观念,咱们来了大明这许久,也该入乡随俗。”

刘民有抬头看看,没有说话。

陈新饶有兴趣的继续道:“不过站在登州镇的角度,你暂时不适合跟带喜成亲,同居也不行。”陈新敲着桌子,“王廷试那边,咱们还没给个回话,这边厢你就娶个新房,王廷试脸上需不好看,二来带喜是财政司司长,你作为上级现在跟她混在一起,别人背后也会说些不好的话。”

“什么叫混在一起,注意点用词好不好。”

陈新突然撑在桌上探头过来,“要不你看这样如何,你们当情人?”

刘民有抓起陈新桌上几本书就扔过来,“叫你出主意,这情人王带喜能同意么?”

陈新挡开几本书赶紧道:“那你说王带喜去嫁给谁,她是登州镇的财政司长,官员缙绅招她作媳妇成么,谁家准许出来抛头露面,再说我也不能同意,财政司多要紧的部门。那你说登州镇内行么,她平日那么凶,谁还敢娶他,那些司长营长吃饱了撑得,娶一个母老虎回来,宁可买扬州的瘦马当小妾,在家里多舒坦。以王带喜的地位,又不能嫁给那些屯长把总,说来说去,还是只能嫁给你这个总兵。”

“那你不是可以么,你也是总兵?”

陈新两手一摊,“人家看不上我,强扭的瓜不甜么。况且老子几年前就说过,王带喜对你有意思,你偏偏不信,花点心思早点把她嫁出去不就没事了。”

刘民有扔下烟头捂着脸,“我就老还觉着她是个小女孩,那天她一说了之后,才觉得真是个大人了,年纪什么的倒是无关,就是你刚才说的几条,我不能娶个属下作老婆,二来王廷试那老混蛋唱那一出,上次编造了一个天津的长辈出来,说要问长辈后答复,现在转眼就娶个王带喜……”

陈新一拍桌子,“那就是说你喜欢王带喜,那就成了,我去跟她说,你们先当情人,以后条件成熟了再过门,先安了她的心,不然她明年不给你民事部做预算,我看你吃什么。”

注:昨天更得急,忘记了备注,泰安州客栈的描写参考《陶庵梦忆·泰安州客栈》,并非笔者臆想出来的,这个客栈是真实的,确实是古代的五星级,按张岱的说法,“不复敢以客店目之”。客栈规模宏大,不含戏子和妓女,员工一两百人,据张岱的记载,旅客日日轮换,住房饭食没有任何错漏,可见其管理水平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而且类似规模的客栈在泰安州有五六家,泰安州在明代的繁华可见一斑。

第171章 天份

“再这样明年就没得吃了,明天就得出门了,跟着大汗去打蛮子,不然明年咱们就没吃的了。”

张忠旗在雪花中走进院子,在正屋放下了肩上的小粮袋,对着面前的包衣加岳父说着,他连着说了两次吃的。

今年打旅顺的时候,旗中加征了粮税,春小麦收获后,又被旗中收走大半。张忠旗退回辽中的时候,心中对皇太极充满了怨恨,前几年抢到东西后的那种感激不翼而飞。他这个牛录是属于莽古尔泰的自管牛录,那牛录额真也算命大,和登州镇都干了几仗,除了在滦州被射中一箭之外,后来再没有受过伤。

这位牛录额真算个感恩的人,对张忠旗的救命之恩一直没忘,总是会私下给张忠旗一些好处,接济他的生活。有这位牛录主子的照料,张忠旗才有可能挺过这个又冷又饿的冬天,但再穷也要过年,今日便是去换些粮食来,准备好好过个年。

“那你可要小心着些,牛录里面今年死了那许多人了。”老丈人拍拍张忠旗身上的雪花,“快去看看娃去。”

张忠旗一天只吃了半个杂粮饼,站起来后头脑有些发晕,此时屋内传来一阵婴儿的哇哇声,张忠旗干瘦的脸上浮起笑容,他连忙对岳父道:“这包粮你要藏好了,要省着点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