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同中莺声燕语,一处小巷中偏僻院落中却有人在痛苦的闷哼,院中站了五六人,他们穿着普通的百姓衣服,但体型强壮神情凶悍。屋中地上摆着两具尸体,其中一个是被强弩所杀,另外一人看着是个女子,喉咙上中了一刀。

张大会在屋中坐着,看着下面几个手下用水刑对付抓获的一个后金探子,这已经用到第二轮,那探子已经抵受不住。

张大会等那人咳嗽够了,“说吧,说了给你个痛快,若是逮到大鱼,就免你死,给你银子远走高飞。是谁给你传令?”

那人刚刚停止剧烈的喘息,满脸的水迹,那种面临死亡的恐惧依然在体现在他脸上,他脸色痛苦的看着张大会,又转头看看其他几个人,他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他是永平人,崇祯三年被后金抓到后就投靠了建奴,后金扣留了他家眷,派他来京师活动。

“不要想着骗过少爷我,咱们能在这里逮到你,你们的底细都是清楚的,不要给自己找苦头吃。”张大会诈唬了一番后,等着那人开口。

“小人都招,不过小人是在不知是谁来传令,都是这个……”那人一指地上的尸体,“他是小人的主子,地上这女人是他买的暗娼,用来在京师落户的,每次主子出去接头,回来告诉我们要做些啥。上次拿来的,便是弹劾登州的意思,他去寻到了那个御史,给一千两银子弹劾登州总兵陈新。”

张大会淡淡问道:“最近收到什么消息?”

“是继续弹劾陈新的,说他和耿仲明在登州合伙控制牙行,下来私分商税,还有……”

张大会瞳孔收缩,只这一条就是现在绝不能允许的,等到青州总兵到手或许就没有什么,各地其实都有乱收商税,但耿仲明和陈新的关系会引起皇帝的怀疑。

张大会凑近那个后金探子,眼神凶恶的威胁道,“除了那个御史,你们还找过谁?”

“没有了,本来是两千两银子,说找两个御史弹劾,他私吞了一千两,只找了一个御史。”

张大会略微放心,随即冷笑道:“现在老子问你,这人是在哪里接头,总有蛛丝马迹可循,你一点点给我回想,凡是有用的都说出来,若是一条都想不起来,每隔一刻钟老子给你上一次刑。”

“大人饶命,小人实在不知……”那探子涕泪横流,两个人马上又要把棉布蒙在他脸上,他马上告饶,手足拼命的挣扎,“小人想起来了,主,主子说过一次,说这个,这个咱大金在登州有人,官职还不低,连那个刘总兵都能时常见到。”

张大会心头一震,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严重的漏洞,登州扩展过快,现在各司的很多人都是近年来的,其中混进探子极有可能。但是再问其他的,那探子就确实答不上来,张大会又连用两次水刑,那人精神已经极度衰弱,确实问不出来东西了。

“耿仲明和陈总兵收商税这事,你已经交给那御史了?”

那探子耷拉着脑袋,抬起眼睛无神的看了张大会一眼,“交了。”

张大会摸着下巴,眼珠一阵乱转,旁边一个行动队的人凑过来,“张大人,小人可以晚上动手杀那御史,他家中无甚佣人,小人动手可以伪作他恶疾发作。”

张大会想了一会,这个手下以前是济南府的打行,手下功夫了得,干些杀人越货的事情最为在行,打行中伪造死因也是寻常的手段,现在最要紧是不能让那御史把奏章弄上去,他终于点头道:“今晚就动手,做完后记得看看屋中,若是有已经写好的奏疏,就一并拿走。”

“那这个人留不留。”行动队那人指了一下地上的人。

“留着他,你们在这里内外布防,若是御史那边没有动静,可能会有其他探子到此处来查看,你们留意往来人等,这次要抓活的。”

“明白了。”

张大会说完便站起来,匆匆往西交米巷回去。从那人的言语和弹劾内容上看,确实有一个内贼,地位还不会太低,因为连团练营的事情都有说及,登州刻意的消除朝廷影响,一般的底层人等连刘民有是团练总兵都不清楚,只知道称呼刘先生刘大人。所以他需要尽快通知登州情报局,把那个藏在登州内部的人挖出来。

第149章 钓饵

夜色下的紫禁城,各处宫灯照耀着,在雕栏玉砌之间洒下温柔的黄色。乾清宫西暖阁中,崇祯还没有睡觉,桌上还有一堆奏章没有看完,但神色间透着欢悦。

这段时间以来,旅顺和河南北部的战事是崇祯最为担心的,尤其是旅顺的战况。王廷试报了三次塘报,言称建奴十万大军,日夜不停的围打旅顺,登州左协损失惨重,陈新也单独上了两次奏疏,表明与旅顺共存亡。

等待总是最煎熬的时候,接到陈新那封决心书之后,崇祯在心中反复揣摩,如果陈新如同曾经的那些总兵那样战死,崇祯几乎再想不出收复辽东的任何希望,总是在这种时候,他会想起陈新立下的战功,每每在他绝望的时候又给了他希望,从固安大捷之时就是如此。

崇祯无法接受登州镇战败,更无法接受陈新战死,那样对明军的打击可能会超过当年杜松阵亡,他亲自写了信让王廷试转给陈新,要陈新切记不可亲历战火。另一方面他督促兵部户部保证武备粮草,连河南剿匪的军粮都扣下,送往了旅顺。又命熊明遇调动辽镇救援。熊明遇一直说三岔河西边有数万建奴,辽镇与之连番交战,但一个人头都没看见。直到昨日才说在原大凌河的地方与后金交战,斩杀上千后金兵,人头正在处置中,后金大军已经退走。

有了上次大凌河的教训,崇祯自然是不信辽镇的,就等着看他们的人头,光是辽东巡抚和熊明遇去看还不够,崇祯打算让兵部和督察院派员,验证那些人头的真伪。

因为祖大寿的关系,辽镇一向的让他焦虑,此人有大批心腹和子嗣在建奴那里,一旦逼迫过甚,便可能造成山海关以北尽失。所以崇祯再不喜欢,也只能按期拨付辽饷,这种被要挟的感觉十分不。

到了今日,旅顺的消息终于传来,建奴已经被击退,登州军一鼓收复金州,陈新一直追杀到了复州,斩首过万,虽然具体的数目还没出来,但大捷已是无疑,东江镇也颇有斩获,据说也是过千的人头。

兵部和宫中一片欢腾,温体仁下午来的时候笑得满脸发光。这是自辽事以来第一大捷,各个阁老都入宫贺捷,并且商议了献捷和献俘的方式,连周延儒这个浑身是蚁的首辅也来了,违心的称赞了陈新一番。

崇祯头上的阴云顿时散去大半,他今日又有了吃燕窝羹的心情,这是他最喜欢的小点,连下午来觐见的温体仁也赏了一碗。

放下小碗,崇祯舒服的伸了一下手臂,站起来在殿中走了几步。王承恩殷勤的侍候在一旁,收拾了那个小碗,换上一碗新的燕窝羹,端上又三盘甜点。

看崇祯暂时没有看奏疏,王承恩低声对皇帝道:“上,夜都深了,还是早些休息,若是睡晚了,皇后和几位贵妃那边,又要责怪奴婢没有照顾好”。

“王承恩,来坐下。”崇祯回到座位微笑着说道,指了指下首的椅子,王承恩也多次享受过这个待遇,把椅子搬过来一些,小心的坐了。

崇祯端起燕窝羹,递给王承恩,王承恩一咕噜就跪在地上,“奴婢……”

“奴婢什么奴婢,赏给你的你只管吃。”崇祯满脸温和。

“谢皇上赏赐。”王承恩紧张的接了,坐在凳子上小小的抿了一口,燕窝羹入口如甘露,他以前也吃过,但皇帝赏赐的还是第一次。平日间崇祯比较简朴,有些不必要的浪费,崇祯是取消了的,有些衣物以前规矩是每日一套新的,崇祯入宫后改为了半月一换,后来改成一月一换,但也没有到后世流传的打补丁那么辛苦。

崇祯对这个小宦官很是喜欢,因为王承恩年纪不大,在宫中虽然有些日子,但身上依然表现着一些淳朴,这是崇祯喜爱的原因。

王承恩喝了几口,对崇祯谢道:“奴婢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燕窝羹,都是托皇上的福。”

崇祯呵呵笑道:“你今日是托了陈总兵的福,若是旅顺没有这次大捷,朕也不知何时才有心情吃这东西。”

“皇上说的是,不过奴婢见过陈总兵两次,他每次说薄有微功,皆是托了皇上的洪福,所以这么算来,奴婢还是托皇上的福。”

崇祯哈哈大笑,笑声中尽是畅快,好一会才停下摇头道:“陈总兵自然是会说话的,既会打仗又会说话的人不多。”

王承恩赶紧补充道:“还有忠君之心,奴婢觉着,这才是陈总兵最难得的,否则都像那辽镇一般,越能打仗越是无用。”

“陈总兵忠心也是有的。”崇祯淡淡的笑着道,“只是嘛,天下事多的是,不能老指着几个人做,有些人能耐差点,就帮着这些忠心能干的人,这忠臣才做得久。”

王承恩连忙道:“奴婢就是那能耐差点的,得亏皇上不嫌弃,让奴婢侍候皇上。陈大人那是武曲星下凡,玉帝派来襄助皇上的。”

崇祯心情舒畅,又对王承恩道:“今年登州镇东征西讨,河南平了紫金梁,辽东痛击建奴,自然是战功赫赫。不过曹文诏、邓玘他们也是不俗的,还有跟你一个名字的总兵王承恩,最近也颇有些斩获。就连那个耿仲明,也能打些仗,他们虽比不得陈总兵,那也是强军,多几支强军,百花争艳,总比一枝独秀的好。”

听了这话,王承恩又奉承一番,崇祯因为高兴,也和王承恩多说了几句,到后来打起哈欠,“朕要休息了,承恩你把新的奏章备好,明日一早朕要阅过,今日剩下的,你都放在上面,不要误了时候。”

王承恩便招来宫女,服侍皇帝更衣休息,因为时间已晚,崇祯照例就在西暖阁睡觉。

王承恩忙完后,又回到御案旁边收拾,从外间拿进来一叠新的奏疏,把剩下的二十多份放在上面,他左右看看,没有人在留意,便将下面倒数第二份抽出来,又插到了最后。

走出西暖阁后,王承恩松了一口气,摇着头喃喃道:“这个陈总兵打仗越来越能干,弹劾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事弄的。”

……

九月二十八日,陈新与刘民有随船回到登州,同时回来的还有近卫营所部。辽东已经下了雪,若是再走晚些,没准哪天就冻上了,再要坐船回来就要费一番力气。

陈新经营辽南的决心一下,各部司都在辽南设置分支机构,其中的兵务司特别在南关设立了一个集训基地,要修建大批的营房,被俘的包衣和蒙古人是最好的劳动力。南关的防线初具规模,陈新打算调回第三营,留下第二营和第四营在金州。

因为旅顺战役的缘故,登州和天津都运送了大批粮食到旅顺,足够辽南的登州军吃大半年,陈新在粮食方面收获颇丰,在九月从登州运来一批预备兵,再从辅兵和守备队中抽调表现优秀者,就由兵务司在南关集训,然后补充在两个营中。

民事部也建立了相关机构,刘民有指定了一个屯务司的主事负责,他们会在冬季做好准备工作,开春后便全力建设辽南。冬季运输粮食不便,所以屯户还没有送往辽东,到开春前都是军管,辽东的最高指挥位刘破军。

冬季封冻的时候,辽南和登州交通不便,传递一次消息颇为费时费力,但陈新估计后金这一次损失惨重,冬季没有实力再来辽南,他把金州地峡的防务全部交给刘破军和朱国斌,自己赶着回了登莱,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

王廷试和吕直都在水城迎接,吕直是兴高采烈,对陈新的态度完全不像上级。王廷试也是丝毫没有架子。这次旅顺的军功分配,两人都派员去了旅顺,已经商量妥当,这两日便会上报军功,大家既有好处又有面子,自然会更加客气。按理说刘民有这个团练总兵是不能擅离登州的,现在私自去了旅顺一趟,还跟陈新一起回来,王廷试和吕直都当做没看见,连问都没问刘民有。

他们是上午到的,在巡抚衙门里面接风吃了午饭,直到下午才出来,席间耿仲明与陈新拉开距离,倒是刘泽清刻意奉承,让刘民有感觉十分怪异。不过他知道青州总兵的事情,耿仲明现在是这副样子,下来之后肯定会去面见陈新,两人的利益关系比刘泽清深得多。至于王廷试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刘民有就猜不出来了。

两人从巡抚衙门回来,一路说着棉纺的事情,准备安排时间去灵山卫的厂区视察,刚到水城东校场的总兵府,便看到周世发等在那里,他迎上陈新便一路嘀嘀咕咕,陈新开始边走边听,后来停了下来。

刘民有多走了几步,看两人没跟上来,又停下来等待。周世发一边说着,又多次转头看刘民有,陈新也看了刘民有两次,刘民有心中奇怪,这个特务头子有什么事情会与自己相关。

过了片刻后,陈新走过来咳嗽一声道:“刘兄,你恐怕最近要多带几个人了。”

“什么人?”

“保镖,登州镇可能有一个级别较高的建奴奸细,据说能经常见到你,以后你身边至少要加三个卫兵。”

刘民有嘴张得大大的,他在脑中回想了一番,一个个脸孔闪过,都是做事踏实能干的人,他实在想不出会有谁是奸细。

周世发也凑过来,“刘大人,现在只是有一条消息来,尚无法核实。但这事宁可信其有,多带几个人总是稳妥些。”

陈新点头道:“主要是你接见属下和出门的时候,府邸那边我会调总兵卫队严密布防,家中你不用担心,最近减少出门的次数,饮食要李冉竹亲自动手,不要假手那些帮佣,或者你干脆以加班为名,住到民事部公房里面。”

刘民有呆了一会才道:“总防着算个什么事,咱们怎么抓这个人。”

陈新对周世发点点头,周世发低声道:“这事是情报局最紧急的事,属下连夜带人做了计划,列出了经常能见到您的那些人,主要集中在钱庄、商社、工坊、民事部、军需司和你宅中几个帮佣,还包括与尊夫人往来的一些女子,正在按他们来登莱的过程和身份进行排除,平时也都在监视中……”

“对他们进行监视?”刘民有皱了一下眉头,“若是他们知道了,恐怕不是太好,不要因一人而坏了人心。”

周世发知道刘民有性格,连忙解释道:“他们不会知道,况且这人若是能经常见到刘大人,可见地位不低,若是不及早挖出来,对登莱更是不好,万一牵涉刘大人安危,属下更是担待不起,监视也是不得已为之。这监视只是手段之一,若是不能确认,还会需要刘大人您配合,就是分批召集名单上的人开会,施放一些特别的假消息,那个奸细得了消息后,就会想办法传递,才会露出破绽。”

“万一他们消息传递隐秘,查不到又如何?”

周世发低声道:“所以是特别的假消息,对不同人说及不同消息,最后看看后金那边得到的消息,便能印证是出自哪一批人,便能缩小查探的范围,到时便容易多了。”

刘民有点了一下头,“好,要我怎么做?该说些什么消息。”

“属下这里有一个初稿,属下对民事不太熟悉,还要请大人完善,因所涉及的大多是民事部的人,消息不要太过明显,不直接谈及兵马调动,否则恐引起其怀疑。便按照大人您平日的惯例安排,务必要让他们从大人民事方面的安排中自己推断出来。消息分为四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消息。第一个消息是往旅顺运粮,第二是工坊有一种新式的火箭,需要安排物料,第三是让商社准备大批船只,水手要熟悉东江和铁山附近的海路,第四是……”

第150章 蹑踪

登州东门外,现在已经是一片繁华的聚居地,登州的大批军队和屯户带来了稳定的消费,作为辐射整个登莱的商业要地,商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很多江南的行商在登州买房置业,各类商铺鳞次栉比,与大明此时很多城市类似,城外也形成了一条条街道。

今日却又是另一番热闹,街道上人头涌涌,往路中间投掷石块土块,中间走着许多脑袋光溜溜的人,都是旅顺之战的建奴俘虏,有头发的则是蒙古人。

街道上叫骂声一片,旅顺大捷的消息传来后,登州一片欢腾,很多屯户自发的放起鞭炮。例行的俘虏游行则更让百姓兴奋,他们在这里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正义感,而且没有危险。

随着俘虏的行进,人群涌到了一条宽敞的街道,把个街道拥得严严实实,这条街平时被称为老爷街,因为街上的房子很多都是登州镇的官吏所有,因为购买力强,所以小摊小贩很多,不过这俘虏游行的人一到,摊贩们生怕被人群弄塌了摊子或是哄抢,赶紧收起躲到了巷子里面。

等到人群远去,街道上一片狼藉,到处是丢弃的菜叶土块。街道上经营的小贩从各条巷子出来,又重新摆摊设点。有些小贩骂骂咧咧,虽然对游行的人感到不满,但小贩们还是兴奋的议论着,都是谈的旅顺的事情,有些则在互相吹嘘刚才自己打了几个油果出去。其中的几个小贩一边议论,还用余光看着对面的大门和侧面的巷子口,对面那扇大门上写着“陈府”两个大字。

一个乞丐从远处慢慢走来,一路讨要,终于到了对面这家的门口,这乞丐在门房前面站了片刻,摊着一个满是缺口的破瓷碗跟门房要饭,那门房骂了两句,那乞丐却不走开,放下碗打竹板还唱起莲花落。

门房一脸厌恶的在里面翻找一阵,扔出半个杂粮饼子。那乞丐赶紧捡起,点头哈腰的道谢,一跛一跛的往前走了。

登州的乞丐也是不少的,有些是不愿入屯堡,就在登州城中混日子,有些则是伙同青皮做些恶事,不过登州镇的地盘他们不敢去,登州里面有朝廷的机构,反倒比乡间好混些,所以登州附近的乞丐也是不少的。

对面一双眼光在乞丐身上快速的一扫,又转回去与另外的摊贩聊天,谈笑的间隙目光在人群中移动,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那乞丐正在慢慢远去,小贩装作谈笑状,对旁边一人低声道:“昨天有几个乞丐来过?”

“三个,都没有给吃食,可……周围没有发现他同伙,要不要跟去看看。”

小贩转动间又借机观察了那乞丐片刻,回头对旁边那人道:“这乞丐可能有问题,虽然佝偻着背,但走路时腿脚有力,下盘稳固,不像缺吃少喝的样子,让二组跟着那个乞丐。”

小贩随即走到另外几个摊贩那里,热烈的讨论起旅顺大战的事情,受命的人装作整理货物,捡拾货品时摆出了几个简短的手势,斜对面二十步外,一个买咸鱼的农户随即起身,跟在那乞丐背后。传令的人观察着路上经过的其他人,特别是附近有没有起身跟着农户的,没有发觉异常,直到农户快要消失在人群中,才传令的人才又打出收拾,另外一个卖柿子的农户起身,挑着担子晃悠悠的往前面赶去。

两个人一前一后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两人都是皮肤黝黑,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挑着担子走得很稳,肩背有点微微驼背,就如同那些熟练的农民,长相没有任何有特点的地方,扔到屯户里面一点都认不出来。

那乞丐一路乞讨,走得十分缓慢,每当在门口乞讨时,就乘机转身张望,虽然动作很隐蔽,在落在两个探子眼中,更加不寻常。探子并不停下,在前一人继续前行,在预估的前方街道等待。等那乞丐经过时,再交替两人间的位置。

走到离春生门半程的时候,乞丐突然转过身来,满脸都是黑乎乎的,傻呵呵的往行人脸上观看,跟在他后面十来步的果农没有任何惊慌,而是做出一脸厌恶状,往旁边绕开几步,反应十分得当,周围几个行人也几乎是这个反应,那乞丐没有起疑,马上装作丢了东西的样子,在地上东看西看,然后抓抓脑袋又继续原来的方向。

乞丐转身的瞬间,更后面的卖鱼小贩却根本没有关注乞丐,而是迅速的在周围人群中观察,这种手法一般会有掩护的人,通过乞丐的突然变化来观察后面是否有人有异常,当然他们观察的时候同时也可能暴露自己。

街道北侧的茶馆中的一个茶客引起果农的主意,果农注意到那人的目光投注在乞丐身后二十步的位置,眼睛一路扫视着路人。果农眼中寒光一闪,迅速又恢复成木讷的表情,挑着担子自然的走过。

这个发现让他有些兴奋,有掩护的人,就说明乞丐确实有问题,更可以推断出那个宅子中的商务司副司长有问题,或许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这个任务是周世发亲自抓的,全局上下都崩紧了神经。中层的情报官员都知道原因,下层的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但上面的命令说得很明白,盯紧目标,如果出了错漏,按最严重的军法处置。

情报局每年经费二十万两,足够养一万大军,也超过刘民有的教育经费,军队和民事部都颇有微词,唯一支持他们的,只有商社和钱庄。虽然情报局在陈新那里立了不少功,但是大多都见不得人,所以能拿出来说的很少,如果出了问题,却会被人拿来大作文章,周世发性格强悍,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登州的反谍一向是情报局的招牌,一直做得也不错,这次出了这么大一个鼹鼠,可以算作情报局的疏漏。

所以上下都催得很紧,赏格也开得高。因为这次行动对付的是内贼,目标也不清楚。所以周世发连登州那些青皮打行都没有用,情报局精锐尽出,除了秦荣刚去了临清不在之外,连吴坚忠也从青州府调回,才回到登州的张东也被命令不得休息,立即投入到抓谍的行动中。

假消息陆续由刘民有的民政会议发布,时间持续了五天,每天出动数百人,收集的情报一大堆,跟踪了无数的人,但到今日还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但今日的发现足够确定陈敬丹的嫌疑,广撒网可以变成重点盯防,能节约出大量人力。

那乞丐走走停停,依然挨家挨户的乞讨,借着乞讨的机会停下观察周围。他又在一户人家前停下,点头哈腰的乞讨,卖咸鱼干的小贩正跟在他后面,那乞丐显然已经有些注意到他,因为乞丐至少看到他两次,所以鱼干小贩直接路过,走过乞丐背后之时,感觉那乞丐微微转头,在关注自己的动向,小贩直接往南进了一条巷子,乞丐松了一口气,这次并不坚持要到东西,在那户人家门子的喝骂声中继续往前走。

那小贩走进巷子后放下挑子,一把掀掉上面的鱼干,抓起一个簸箕,他的竹篓里面是上下两层,下面是空心的,放着上好的衣料,他迅速扯掉头巾换好衣服,腰带香囊,转眼变成了一个衣着不俗的行商。他看都没看竹筐,认明方向丢下那些鱼干就走,在小巷中一阵狂奔,估摸着赶到了前面,又走到一个巷口停下来,片刻后那乞丐的身影从前面巷口外经过,小贩调整一下呼吸,改变了自己的走路姿势,慢悠悠的从巷口走出,再次跟在那乞丐身后。

另外一个小贩看到后,随即转入小巷,片刻后变成一个脚夫模样,挑子只剩下一根扁担。用简单的衣物改装,是跟踪与反跟踪当中常用的,情报局的探子经常都要训练,看似简单,但在错综复杂的街道上,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敌人在街道上的观察往往不会集中在五官,容易形成印象的是体型、衣着、帽子、行李、走路姿态。只需要简单有针对性的修改这几项,尽量用最常见的方式,不要有明显的特征,敌方就很难再辨认出来。

两人交替掩护着,一直跟到了春生门,这个乞丐中途几次突然变向,两个探子经验丰富,没有露馅,但还是在那乞丐面前出现了两次,如果继续跟踪,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警觉。

春生城门处稍显拥挤,今日赶密分桥的集市,进城的人很多。商人根据乞丐行走的方向,预判对方要进城,脚下加快步伐挤到了前面,在乞丐前面进了城,进城的地方就有几个牙行,商人凑到其中一个牙行面前,与对方亲热的谈起来。

“彭兄晚间可得空?西城眠春楼今日来了新的红倌人,我听说……”商人笑眯眯的凑过去,“乞丐,黑衣,短棍,要紧的事,盯死。”

那牙行淫笑道:“那定要同去,晚些时候去找您。”

商人说完拱拱手走了,直接往北而去,几个牙行笑眯眯的谈论着,直到那乞丐进入视野。

此时的登州四门各有一个情报局机动队,城中钟楼、草桥等处也有机动队待命,都为这次的行动。情报局在城门完成了接替,后面的脚夫指点了掩护的那人,几个不同装束的人轮流跟在那乞丐和茶客身后。

那乞丐虽然没有发现任何人,但似乎感觉到了一丝不妥的气氛。他显得十分小心,过了密分桥之后,乞丐先是往北走了一条街,然后往西行走一条街,再调头向南过钟楼大街,密探在后面不断交换位置,不能丢掉那乞丐的同时,还要装作不同身份,做着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随时观察街道人流中的可疑人物,执行高度紧张任务偏偏又要表现得自然得体。

负责调度的机动队队长更加紧张,他要不停根据情况判断乞丐和茶客的实际意图,进而调动其他组的人预先到达接力位置。目标十分谨慎,走的路线很可能是假象,随时会变化方向,如果人力调动不恰当,便可能造成老面孔反复出现,进而被对方发现。

随着那乞丐在城中毫无目标的乱走,队长的脑细胞在被急剧损耗,许多小组扑空,但汇集过来增援的小组也在增加,这队长头脑清醒,充分发挥人数优势,将见过乞丐的人不断调往附近各个主要路口,蹲点和追踪相结合。

情报局精英都集中在了登州城内一个乞丐身上,虽然还不清楚这个乞丐到底是什么人,但所有人都确认,这个没有目标的乞丐肯定是有问题的,否则不会有那个乞丐这样无意义的耗费体力。

那乞丐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了南城朝天门附近,这条街道上人并不多,为了不那么显眼,很多跟踪的小组只能拉开距离,乞丐在街道上慢慢走动。他的前后各有一组人,每组是两个,机动队那个队长展现了过硬的功力,他对登州城的街道如数家珍,根据这个乞丐的方向,估计这个乞丐会来这里,因为这条街道路边很多是院墙,没有那么多铺面,路上的行人稀少,最适合于观察是否遭到跟踪。

当然他没有注意到前面的小组,他的精力都用来关注身后,路上新出现的两人明显在关注乞丐的到来。后面跟踪一组人很快发现了这两个掩护的人,立即放弃了目标,径自聊着天走过了乞丐身边。

更后面的一个资深探子慢慢跟上,但是距离尚远,看不出任何破绽,那乞丐似乎也放松了,在原地喘气休息片刻,往南走了几十步,途中那掩护的两人跟到他附近,然后乞丐突然往西转入一条巷子,掩护的两人也跟进去,其中一人堵住了巷口,留意着后方街道上的行人。

刚刚跟上来的资深探子心头叫苦,这里附近只有这一个巷口,前面那一组到下一个巷口要到五六十步之外,偏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