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臣之女-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转瞬即过。
萧瑾在朝中并没什么势力,除了锦衣卫的秦指挥使之外,不会再有人拥护萧瑾。况且他死里逃生,如今还在冰河县,若是他一冲动将太子之位给了萧瑾,那可是给萧瑾再度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思虑再三,陛下还是压制住了心底的狂喜,将这封信烧了。
他的精力与体力被头风和旧疾折磨的益发的不济了,他想要急诏萧瑾回京,可是刚刚将纸笔拿出来,尚未写上一个字,人就因为头疼发作晕了过去。
这一晕便是好几天,等他醒转过来之后,发现自己半身已经麻痹不能动弹了,他的一条腿竟是不能挪动半分。
大惊之余,他立即密诏了裴敏入宫。
裴敏给他诊断的结果是中风偏瘫。
这种事情不能败露出去,陛下自己也知道,这种时候,太子尚未确立,自是不能让朝堂动荡。
只是在三皇子和四皇子之中,还有一个十二皇子,他真是不知道该立哪一个才好。
若是立了三皇子,谢家势力过大,不光是将来,只怕他在位的时候都压制不住。若是立了四皇子,谢家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而淑妃娘娘的十二皇子是他最喜欢的孩子了。那孩子乖巧可人,聪明伶俐,就是死而复生的萧瑾,都有资格成为太子。只是十二皇子与萧瑾都是背后无人,若是立他们两人其中一个的话,只怕朝中无人信服。
之前四皇子提议了两个节度使的人选,他想都没怎么想就答应了,为的也是削弱谢家在朝堂之中的影响力。朝中更换了好几个地方官,其中大部分皆与谢家有关系,所以在陛下的心底也是十分抵触这件事情的。
皇后上次更换了淑妃的住所之后,对淑妃也是没什么好脸色。淑妃又是一个没心眼的,得罪了皇后也不自知,若是他再将三皇子立为太子,将来哪里还有淑妃和十二皇子立足之地。
所以陛下也是左右为难。
这一中风,一为难,倒是将急诏萧瑾回京那件事情给暂时先放到了一边去了。
毕竟萧瑾活着就是一件好事,这种节骨眼上萧瑾回京,只怕又会惹出什么祸端来。
陛下倒是好心,觉得自己先晒着萧瑾,便是将他保护了起来。
最近第二件叫他觉得舒心的事情,便是淑妃传出又有身孕的消息。
这让他喜不自胜。
可偏偏没过多少日子,淑妃的孩子就被皇后给弄没了……这可是将陛下对谢家所有的怨恨都勾了出来。
第612章 702 讨债的来了
淑妃没了孩子,倒是得了皇帝陛下更多的恩宠,先是替她更换了宫苑。
先前皇后旁敲侧击的说淑妃住的地方与她的品阶不符,陛下如今腿不能动,不能好好的安抚淑妃娘娘,于是干脆就叫宫人将华光殿打扫出来,让淑妃娘娘搬去华光殿修养身体。皇后不是说淑妃娘娘的品阶不够吗?那他就升了淑妃娘娘的品阶,封淑妃娘娘为贵妃。这下品阶总算是够了吧。
皇后被敕令禁足,闭门思过,淑妃这一擢升贵妃,实际上后宫已经是落入了淑妃之手了。
就连宸妃娘娘都被这一些列的事情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她一直以来都将皇后摆在眼前,当成是眼中钉,肉中刺,哪里想到平日里那个看起来蠢兮兮的淑妃却是一跃蹦到了她的前面去了。皇后禁足,淑贵妃协理后宫,倒是真没了宸妃娘娘什么事情了。
连带着十二皇子的地位都跟着水涨船高,陛下下旨,让卫毅当十二皇子的弓马师傅,传授十二皇子骑射武艺。还让内侍陪同着十二皇子亲自去了一次镇国公府,行了正经八百的拜师礼。
这一旨意一下,满朝哗然。
大家都已经不知道陛下现在是到底要立谁了!十二皇子在朝中没有靠山,陛下就亲自给十二皇子找一个。让十二皇子正经八百的去给卫毅行拜师礼,这就是在告诉卫毅,以后不管如何,他都不能不管这十二皇子。
这一下,皇上的心思更是叫人难以猜度。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陛下以头风之症发作为由不再上朝,而是将朝中事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交由三皇子协助处理,一部分交给了四皇子协办。
卫毅当了十二皇子的师傅了,倒是时不时的被召入宫里去教十二皇子功课。所以现在外臣想要打听点关于陛下的消息,就不得不通过卫毅。可是偏生卫毅为高权重,他不想搭理谁,那就是真的不用搭理,谁也不敢上杆子凑过去问关于陛下的病情,还有到底陛下对太子之位意属谁家。
自从皇后被禁足之后,陛下便一直都回避着谢家人的求见。就连三皇子殿下也都不常召见。陛下此举一来是生皇后的气,二来也是刻意回避着谢家人,有意识的在削弱谢家人在朝中的影响力。
谢园心底明白,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这种节骨眼上,他更是不敢轻举妄动了。那几个官员的任用都是通过谢家人之手的,如果现在陛下正在想要拿谢家人开刀的节骨眼上,将这事情再捅出来,那就真的不好了!这不是陛下想杀人,他在一边递刀子吗?
所以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这些人他已经交给谢秋阳去调查了,只是一时半会没那么多消息传回来,他们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谢园心底也没数。
他只能巴望着这些人身家清白,与藩王没有任何勾结才是,否则这谋逆叛变的大罪怕是第一个就要落在谢家人的脑袋上。
即便是查出这些人与藩王有所勾结,他也不能声张,只能暗中寻个理由将这些人再替换掉。可是现在朝堂上的事务都已经分出去了,吏部正好落在了四皇子手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说谢家如今依然掌管着吏部,官员任用调离还是由谢家说的算,但是四皇子真的要过问起来,还真必须给他一个理由。就怕他看出什么端倪。
谢园又怕卫毅沉不住气,先他一步将这事情捅出去,那可真是要要了他们谢家一家人的命了。不过好在,卫毅当了十二皇子好几天的师傅了,陛下都不知道此事,那就是说卫毅还是很给他面子的,这件事情留给他们谢家自己去处理。
明明就是花团锦簇的局面,只是转瞬之间,便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太突然,真是叫谢家自己先乱了阵脚。
卫毅的确没对谢家按什么坏心。若是他真的想斩尽杀绝,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卫毅那是战场上滚出来的,比鬼都精的人,这种时候若是谢家出事,卫家只怕也蹦达不了多久了。
所以他的心底也是着急。
不知道卫箬衣和卫燕在冰河县到底怎么样了。
他本是想脱身去冰河县看看的,但现在又被十二皇子给缠住了,实在是离不了京城。
这眼看着秋季一点点的过去,冬日的初雪都已经降临了京城,那两个孩子在冰河县究竟做到了什么地步?
就在卫毅焦急的等着卫箬衣和卫燕的捷报的时候,来自冰河县的信终于飞到了他的手里。
卫毅迫不及待的展信一看,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卫箬衣在冰河县用了整整一个秋季,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扫平了附近所有的山寨,还了冰河县一个安稳太平。
功勋卓著啊!
卫毅捧着信笑了出来,看着卫箬衣亲笔写的信,他竟是有一种比自己打了胜仗还要喜悦的感觉。
没过两天,陛下也收到了福润的传书,书信之中讲述了卫箬衣与卫燕的功绩,这信着实的叫陛下也诧异了一下。看来真是虎父无犬女,卫箬衣还真有带兵的才能。
当初他应允了卫箬衣,只要她能剿匪成功,便给她一支军队让她去带兵,如今这许诺怕是要兑现了。
果不其然,等朝廷的战报一到,卫毅便入宫亲自给女儿讨要“欠债”来了。
朝廷的战报上只是写着卫燕在冰河县招募了一个卫姓少年,带领着民团将盘踞冰河县多年的贼匪之患给彻底拔除了。
吏部如今归着四皇子协理,四皇子自是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个战报,他一寻思,这是一个修复与卫毅之间关系的好机会。
原本卫燕乃是状元之才,即便是去当个县令也不至于被发到冰河县那种穷乡僻壤里面去。谢卫两家不合,谢家乃是文官之首,所以卫家的公子来当文官的话必定是会被谢家各种踩踏的。
所以以他堂堂一个今科状元,却去了那种边远之地当县令,也就不足以叫人觉得奇怪了。
若是卫燕能在他的手里被擢升提拔的话,没准卫毅对他的印象能改观一点。
如今陛下有意打压谢家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了,所以这种顺水人情真是不做白不做。
两头都讨好。
况且,卫燕这份奏报和郡守大人的请功书是一前一后到的吏部,已经快到年底了,各地官员都需上表述职,卫燕这大半年来在冰河县所做的成绩有目共睹,政绩斐然。这种口碑与政绩皆为上等的官员不提拔,待等何时?
他也上了一表给陛下,建议提升卫燕的官职。
卫燕怎么也算是他的大舅哥了,如果卫燕肯领他这个情,就是卫毅也不得不对他多看一眼。
萧晋安的这个算盘打的是叮叮当当的响。
等卫毅入宫去“讨债”的时候,陛下才刚刚将萧晋安的奏表看完。
卫家的两个孩子在边境上表现的出色,也是叫陛下心底十分的喜悦的。见卫毅来了,他也带了一点点的笑模样。
“卫爱卿可是来教导十二皇子功课的?”陛下和颜悦色的对卫毅说道。他这些日子将养着,裴敏寸步不离的跟着,倒是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卫卿来的倒是及时,朕才刚刚看了冰河县那边传来的消息。你家的崇安郡主和卫燕真是做的不错。”
“得陛下夸奖,乃是他们的福分。”卫毅谦虚了一下。
他也是接了裴敏传出来的消息,知道陛下现在心情好,所以才入宫的,不然的话机会哪里可能把握的那么好。
之前卫箬衣火急火燎的发了一封信来,说萧瑾在边境上晕倒了,要让裴敏去冰河县,这可真是叫卫毅犯了难,裴敏这些日子都在宫里陪伴皇帝,哪里能脱身去冰河县。好在这信才刚刚收到不久,就又有一份加急的信到了,说是萧瑾已经醒来,而且身体在好转。
这可是将卫毅给气的不轻,倒不是气卫箬衣不知道轻重,而是看到了信的末尾,卫箬衣说要和萧瑾成亲,并且马上就办。
卫毅刚刚看到信的时候气的差点就什么都不管了,直接杀去冰河县,将萧瑾那个臭小子给踹飞,直接蹬出国境线去。
但是这念头虽然在心底波涛翻涌,最后还是被压制了下来。
箬衣当年的样子,他看在眼底,疼在心底,原本就想着,只要萧瑾那个混帐玩意能活过来,就是女儿铁了心要嫁,他也乐意。
如今女儿真的要嫁了,他原也没什么不答应的,女儿大了自然是要成亲的,即便心底不满意萧瑾,但是架不住自己家的姑娘喜欢。
可是卫箬衣说要马上嫁,他就不开心了。
他卫毅的女儿出嫁,那就应该是举国皆知,不说排场比公主大,那至少也要十里红妆,对不对?
现在卫箬衣在冰河县上偷偷摸摸的说直接嫁了,这叫一个怎么回事?是他闺女见不得人还是怎么的?
卫毅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但是这事情既然卫箬衣已经定了,现在又山高皇帝远的,他胳膊够不到那么长,实属只能忍气吞声了。
不过他却是打定了主意,等箬衣和那个臭小子回来,他断然是不可能承认那个人是他女婿的,除非那个家伙三媒六聘,做足了功夫,让全大梁的人都知道他卫毅的姑娘要正正经经的成亲,那还能商量一二。
他写信去将卫燕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他这个做哥哥的是怎么看着自己的妹妹的?
虽然卫毅也知道这信写的半点意义都没有,自己家的那个姑娘已经被自己给宠的没办法管了,卫燕那个瘪葫芦在卫箬衣的面前只有被卫箬衣牵着鼻子走的份儿。但是他一肚子的气总要找个人出一出吧。
他可不能白白的当一回人家的便宜岳丈,弄得好像他女儿多不值钱似的。
现在这口气,他暂时忍了,等以后的!
所以入宫见了陛下,卫毅的心思也是有点乱哄哄的。
他就稀里糊涂的和这个人当了儿女亲家了?还不止一次?
真他妈的!卫毅在心底暗骂了一句,这个人生了几个儿子,愣是拐走了他两个姑娘!
若不是坐在他面前的人是九五至尊,他早就一拳头砸过去,给他一个满脸桃花儿开了。
卫毅收敛了一下自己的心神,躬身道,“陛下,臣今日来其实是替崇安郡主来的。”
陛下一听,就知道要债的上门了。
他顿时就哈哈的笑了起来。“朕就知道!”他拍了拍椅子的扶手,朗声笑道,“你是个不肯吃亏的主儿,你那丫头和你学了一个十足十!”
“多谢陛下夸奖!”卫毅赶紧说道。
“朕这是在夸你?”陛下一听更是笑的厉害,反问道。
“在臣耳中,就是夸奖。就是臣这不肯吃亏的性子,所以才替陛下守了这么多年的疆土。也是陛下洪福齐天,我卫家虽然没有男丁再习武了,但是还有一个姑娘能承继臣的一身武学,若是陛下肯给她一个机会,让她继续历练,相信将来她不会比臣差多少。可以继续为我大梁守护疆土,甚至是开疆辟土!”卫毅说道。
“你这是在和朕摆你的功劳啊!”陛下今日开心,所以卫毅虽然提了这事情,但是他并不恼怒,事实上也是如此,这倒没什么可遮掩的。“不过你说的也是,你家那个姑娘的确是个将才,真是叫朕深感欣慰,你的大公子也是勤政爱民,堪称一方表率。卫爱卿,你自己平日里那个痞子模样,倒是挺会教导儿女的。真是一个比一个有出息。”陛下笑道。
卫毅听了这个,倒是真正的老脸微微的一红,他儿女也不算少了,但是有出息的也就这两个,其他的还真的是不想提了,一提就是一肚子的憋气。
“陛下谬赞了。”卫毅赶紧将头低下。
“好好好。朕之前答应过崇安郡主的事情,如今崇安郡主做到了她该做的,接下来朕也应该兑现朕的许诺才是。”陛下笑道。
第613章 703 皇恩浩荡
“多谢陛下的恩典。”其实卫毅已经准了好了一大堆的说辞。要是陛下不肯,他怎么也要磨到陛下首肯为止。自己那姑娘对自己从无任何要求,也就这么个他能帮得上忙的愿望,不管怎么样,都要帮她实现了。
所以他专门找了这么一个合适的时间过来,就是知道陛下现在心情不错。
如今陛下答应了,卫毅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好在有开国皇后的先例,大梁朝并不反对女子为官,之前也出了几个女将军,不然卫箬衣这事情还真是有点难办。
“你看看给她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合适呢?”陛下话锋稍转,双眸紧紧的盯住了卫毅。
卫毅在心底暗骂了一句。
其实陛下应该心底都有数了,却还来假惺惺的问他。
他就是这样,每次都要出这种花招,出了二十多年了,有意思不?
卫毅再度顿首,双手抱拳,“小女虽身为女子,但也有拳拳报国之心,不输须眉,我卫家深受皇恩,惶恐至深,这种事情全凭陛下拿捏,只要陛下一句话,小女能去哪里就是哪里,微臣绝无半点意见。”
见卫毅这态度,陛下心底还是感觉到十分的舒心的。他故意说出让卫毅选的话,就是想看看卫毅给他闺女挑选的是什么地方。卫毅那种爱女的程度,必定会将自己家宝贝闺女放在他认为最合适和放心的地方。
什么地方可以让卫毅觉得合适和放心,那必定是他的心腹之地。
陛下在试探卫毅,卫毅却是不动神色的挡了回去。
若是适才卫毅真的说出一个地方,那陛下必定会找另外一个理由将卫箬衣给支走,同时他还会找机会更换掉那个地方的驻军指挥。
如今卫毅说全凭他来做主,陛下就觉得卫毅半点私心都没有,的确如同他表面上表现的那般无二。
大梁朝几乎三分之一的兵马都掌控在卫毅的手里,若是说陛下对卫毅完全放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卫毅与陛下相处那么多年,自是对他的习惯是十分的熟悉,他会给你下套,引着你说话,若是说错了,后面就难办了。
陛下这个人,心地不坏,只是略显的多疑,才能不算特别大,但是他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这就有点叫人觉得尴尬了。还有他性子也算是有点偏软的,容易偏听偏信,但是有的时时候不得不说陛下又是十分精明的,若非是与他认识这么多年,还真挺容易被他骗的得意忘形了。
陛下果真如同卫毅所料那般笑开了眼眉,他十分和气的对卫毅说道,“既然现在郡主是在冰河县立功了,而且还扫除了冰河县的所有贼匪,那朕觉得就让郡主继续在边关上历练历练,你觉得如何啊?”
“是,她尚年轻,的确需要历练。”卫毅低眉顺目的说道,心底又在暗骂,还在试探?他若上当,真是白混这么多年。
“哦?”陛下略有点意外,“边关条件艰苦啊。郡主总是在你府里娇生惯养长大了的。可能承受的了那边塞的风雪?”
这话他说的随意,其实也是在试探卫毅,卫毅那护短护的厉害的性子可真是见不得卫箬衣吃苦。大梁的边塞风雪那可是出了名的厉害!
“若是从军,本就是吃苦的事情,箬衣虽然是女娃娃,但是既然选择了走这条路,便要承受所有的一切。微臣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想要精忠报国,难道还要选个舒适的地方吗?”卫毅淡道。
“说的好!”陛下这才喝彩了出来,抚掌而笑,“好一句精忠报国。卫爱卿,就冲你这一句话,崇安郡主去哪里,都由你安排了。”
“臣惶恐!”卫毅这才松了一口气,和陛下说话真累!
一句话的事情,非要弯弯绕绕的走这么多路。
“不知道陛下准备让小女领兵多少?”卫毅再度抱拳问道。
虽然说陛下现在对他是放了心了,但是这句话却是不得不问。给的多了,陛下又要起疑,给的少了,也是不妥。
“崇安郡主初入朝堂,这样吧,朕给她三万兵马,全是骑兵,你看如何?”陛下略想了想说道。
三万骑兵可当五万步兵使用,这对一个初入军营的人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
卫毅的精神顿时一震,立马跪下谢恩,“多谢陛下恩典!”这可真的算是一个恩典了。陛下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给的,这点卫毅明白,当然箬衣自己也努力。不过若是之前他的应答只要有稍稍的偏差,只怕这恩典就飞了。
“可巧,冰河县朝东去六百里之地便有一个骑兵营,约莫有二万八千人。”卫毅抱拳道,“如此便让箬衣驻扎在那边可好。虽然条件是苦了一些,不过能历练到人。东边有几个部族与我们的冲突也不断,箬衣去正好练手了。”
“甚好甚好!”陛下想了一下就欣然同意。
“多谢陛下。”卫毅再度谢恩。皇上叫来了高和全去拟旨,又在新鲜出炉的圣旨上加盖了大印,这才满意的看了看这张圣旨。
“对了,你的大公子去了冰河县半年,吏部上奏,说他将冰河县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在奏折里面大加赞扬,朕也觉得将那孩子放在冰河县实在有点大材小用了。你看看,朕要是将他调回京城来任用可好啊。”皇上将圣旨交给了高和全,随后又问道。
“陛下,臣觉得,他们都还年轻,回京来条件是好了,但是还是让他们在外历练历练比较合适。臣倒真是想让卫燕在外面吃点苦。”卫毅说道。
“你还真是……”陛下一片好意虽然到了卫毅这里落了空,但是倒没气恼,旁人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儿子调入京城为官,卫毅这个耿直的家伙,不愧是武将出身,真是一根筋,还将自己的儿子朝外面送。皇上失笑,随后点了点头,“行啊,你既然有了这份心思,朕也不就横加干预,朕一会让吏部看看,给他找个合适的地方,让他在外面再历练历练。”
“多谢陛下,臣替臣的两个孩子叩谢皇恩浩荡!”卫毅撩衣跪倒,让陛下叫人将他扶了起来。
如今萧晋安协管着吏部,那篇对卫燕大加赞扬的奏折多半就是出自他的授意了,卫毅懂的。
陛下现在将卫燕的官职让吏部去看,谢家和萧晋安都会看在他的面子上多加斟酌,只怕是边远的几个州郡都可以任由卫燕去选了。
当初他将卫燕送离京城,这一步算是走对了。若在京城里面,难免陷入夺嫡之争,到时候各方势力压下来,反而没有什么建树。只有让卫燕远离京城,到艰苦的地方去,才能做出成绩来。
不得不说冰河县还真是卫家的一块福地!
箬衣来信叫自己当心萧子雅,这件事情,卫毅在陛下面前觉得还是不要透露了。
儿子不在眼前,这些日子,卫毅也想了颇多,他戎马半生了,已经将武将做到了极致,再朝下还有什么追求?镇国公之后就是封王了,难不成他真的要留在京城继续卖命,博一个王爵回来吗?
封王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按照陛下现在的想法,撤藩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再给自己找一个添堵的王出来。
所以他这官也是做到顶级了的。
然后呢?
卫箬衣积极找退路的事情,让卫毅真的深受触动,如今陛下已经开始拿谢家下手了,表面上看,似乎他是赢了谢家,可实际上呢。
唇亡齿寒,谢卫两家本就一直坐在翘翘板的两端,一方跌入谷底,毁灭殆尽,那另外一方也会从高处跌落,摔一个粉身碎骨。
即便现在陛下对卫家还算是十分的看重,卫燕的官赐着,卫箬衣的要求答应着兑现着,可君王的心思能保证一直都这样吗?
卫家身为武将,手里握着京畿防务,又有大梁朝将近三分之一的兵马在手,不管将来哪一位皇子上位成功,卫家都是他的一块心病。
没有了谢家牵制,卫家是在那个位置上的人第一个要着手除去的。
以前卫毅只觉得自己在外面打仗,保卫疆土,替大梁和卫家立下赫赫战功,凭着这些,再加上谢家的平衡,卫家会一直处在不败之地,可是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谢家人有多风光,出了皇后,有皇子扶持着,文官之首,陛下眼前的红人,现在呢?所以他们这些人的命,说到底,还是掌控在这个看起来病泱泱坐在那边不能挪动的人手里。
他高兴了,大家跟着他吃肉,他不高兴了,想要遏制谁,简直是太容易了。
卫毅从陛下寝宫出来,一路上并没有因为箬衣和卫燕得了陛下的赏赐而感觉到喜悦,反而更是心事重重的。
卫箬衣曾经说过一句话,让卫毅记忆犹新。
那就是即便是将来卫家要离开京城,也要走的体体面面的,带着尊严的离开。
卫毅觉得这句话乍一听并没什么特别,但是细细的捉摸下来,倒是蕴含了全部为官之道。
没有哪一个世家是能保证一辈子的富贵荣华。
卫家也不例外。
当初卫家的先祖执意退守东部,便是深知伴君如伴虎这一句话,不在京城趟浑水,只求一隅偏安。至于卫家手里的军队,那完全都是开国皇帝的信任所致,并非卫家先祖期望。
卫家的祖训虽然有忠君爱国的话,但是也有明哲保身的话。
这两者现在想想并不冲突。
就是因为这一只军队的存在,历经几代皇帝的更迭,卫家还是被陛下召入了京城。
如今卫家手里那支军队的兵符早就交还给了皇室,所以卫家现在在京城即便再怎么为高权重,实际上手里的可以仰仗的根本已经是被萧氏皇族给收走了。
一旦卫家出事,没有可让人忌惮的东西,那边是覆灭之灾。
当初他爷爷被带来京城的时候,卫家人已经在东边的海岛上囤积粮食和钱财了,为的就是怕有朝一日,在京城的卫氏牵连到整个卫家,到那时候,卫家还有路可退,舍弃了他们这一支,卫家其他的人可以在海岛上休养生息,不至于全族覆灭。
当初他将孙管事这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聚集在一起,不光是因为这些人一直跟随着他,也是想给卫箬衣一个保障,让她将来没人敢欺。
如今想想,卫箬衣的话竟是非常的有道理。
原本他觉得卫箬衣说的事情是十分长远的,但是现在看看谢家,卫毅又觉得这种事情真是说不准,说来就来。
堂堂一国的皇后,陛下说禁足就禁足了,谢家尚且如此,卫家又能比谢家好去哪里?
不错,他手里的确是有兵,若是真的惹急了,说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反了之后呢?各地藩王手里也有兵,萧氏皇朝并没到了如同危卵,一触即溃的地步,很多人还是忠于萧氏的,他若真的反了,这条路能走多远,尚未可知,但是一旦失败,带给卫家的是什么?
所以卫毅原本是要将萧子雅的事情调查清楚之后再奏请陛下的,现在他反而按兵不动了。
他派了人去了东胜州,协助卫箬衣的人。
因为他觉得,将来不管是谁当了皇帝,留给卫家的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离开京城。
储君之位的争夺,他只准备看着,并不准插手,因为对于卫家来说,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万全之策。
陛下的态度不明,三皇子四皇子之间已经是一团乱麻,现在陛下又自行加入了一个十二皇子,更是叫局面混乱不堪,谁能笑到最后都是难说的事情。
他虽然是十二皇子的师傅,但是他一直将分寸控制的很好,每天过来教授一下马上走人,不合十二皇子身边的人过多接触,与十二皇子更是不亲近,免得受人话柄。
卫毅转去了皇宫的射箭场,按照道理这个时候,十二皇子快要下了旁的功课过去找他了。
但是在进射箭场之前,他被一队宫女拦阻了下来。
“国公爷,我家娘娘来看看皇子殿下的功课,请国公爷移步说话。”打头的宫女给卫毅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第614章 704 卫箬衣的母亲
卫毅并不显得意外。
打从他当十二皇子的师傅那一天起,他就知道淑妃迟早要来寻他的。
十二皇子年纪不大不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