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外大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口的流动也带来了岛内的融合,伴随着血泪的,是原本各地不同的土语渐渐消失,有能力学习汉语的都开始使用起汉语作为通用语,简单便捷;各地流行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也不好使了,人们发现先把粮食卖给官府换取到的铜子银币是最好的交易筹码。
在这场大运动中,一切原本的阴谋诡计都被涤荡消失一空,串联好的几个部落不光是部落彼此散布各地,连自己一个部落也一分为二甚至分为四个处于各地,这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时代简直就宣告了从此以后大道朝天各走一边。
娜箩娑原本以为朱明将举起自己的屠刀大开杀戒,但看到此时朱明动动手指不用一兵一卒,也让自己原本的族人血流成河,让岛内反对势力一时之间都没有了声音,心中越发觉得这个男人只可以依附和跟随,不可对抗和利用。
只是此刻在朱明心中,耍些阴谋阳谋不过是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当统治稳固后,发展民生才是永恒的主题。
第一卷 东南风乍起 第一百零三章 巡视学堂
圈地令轰轰烈烈的持续的一个月之久,几乎每个记录在册的部落都被挪动了一番,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各个部族或忙着消化成果,或忙于舔舐伤口,肯定有很多人心下恨极了朱明,但此时也再不敢表现出来。
在十天前爪哇岛上传来了求援信,虽然没有发生过于激烈的战斗,但随着向内陆的深入,后勤保障又全来自于海上,若是后方驻留人数太少而断了补给,危险也是异常的大,老成持重的赵庆还是从朱明处请求了后续部队。
奴隶军团两千人本就做好了准备,此事一声令下,随着补给船只队伍陆续被运过了海去,只留下了第二军团驻守着自由城,不过现在自由城处境微妙,也没有太多的危险。
看着情报上的爪哇岛简易地图,赵庆的队伍已经占据了西头的四分之一,据说遇到了几个悍勇的部落,在装备全面压倒性的朱明军队面前还敢奋起反抗,在赵庆的铁血之下屠戮一空,不过因为山高林密,讯息不畅,也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那么远地方发生的战斗,朱明只要相信下面的人提供足够的补给就成了,将在外本就军令有所不受,摊子打的再烂,到时自己累点接过来好好整顿就是了,所以收到赵庆的自请处罚奏报,朱明只是一笑了之。
呆在苏门答腊岛上的时间也够长了,若是不在自由城长时间坐镇毕竟对于掌控国家不利,朱明准备再呆几天就回去。通讯不便可真是太麻烦了,此时看看手上那反射着光芒的戒指,恩,时机还不成熟,若是兑换个现代通讯设备出来,自己都要捣鼓半天才明白怎么用,交给臣下毕竟还是有人会追问的,东西若是太稀奇古怪反而为妖。
要想快点名正言顺的使用相对来说高出一筹的科技,那就得发展教育,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此时朱明写出的一些科学原理已经引起了许多人极大的兴趣,古人并不笨,只是很多东西他们想不到点子上,现在有一个明亮的灯塔在指引他们,他们前行的速度快了非常多。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岛上土著的学识在格物致知这方面很多都强过了中原的学者。
所以朱明决定离开前必须要到学堂走走。
返回苏门答腊城,学堂占地极广,此时一间间的教室中时而传来讲学朗读的声音,大部分是汉语,少有的几处还夹杂着一些土语。
学堂中的众人是被同化的最快的,大部分人已经能熟练的使用汉语,也能操着毛笔或炭笔写上几笔汉字,不管他们内心深处是否认同,但他们的外在已经开始汉化,同时一些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朱明的国度是肯定不允许保留的,那孤儿人也被勒令不再允许纹面,虽然不满的声音很多,但原来的老王哈斯在杜迈城中做着寓公,没有任何的声音传出来,反对也就渐渐被压制了下去。
满意的徜徉在学堂区域之中,虽然经过后来陆陆续续的淘汰,现在学堂还剩下不到五百的学生,这些人一年之后朱明就准备把部分人放在各个村寨中去,不管他们内心中有多挣扎,但进入到新兴的黑水明国权利和官员体系中去,拥有远大于原本一个小小部落头领的权利,势必会让任何有野心和名利心的人动心。
“国主,你在杜迈城呆了那么久,总算想起自由学堂来了。”侯老夫子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颇有些不满的对朱明说道。
留在苏门答腊岛上筹建苏门答腊自由学堂的王卓金也冒了出来,看着小子一脸坏笑就知道部队出身的他早就侦察到了朱明的到来,立马把老夫子搬了出来。
“你啊,现在还习惯吗?”朱明有些担忧的看了看王卓金那空荡荡的袖子。
“没事,讲讲军事课大部分还是靠嘴,一点不碍事。”
“国主啊,老朽仔细的研究了你的那些书,不得不说,国主似已堪破丝丝天机,让老朽很怀疑国主你是否是星宿下凡啊!”
“当不起你老的谬赞!你们没事拦住我不会就是想夸奖我一番吧?有什么事情,跟我不需要支支吾吾的。”
两人相视一笑,说道:“倒还真有事麻烦国主,知道你忙,抽空给我们讲学一番就行。”说完两人将事情细细的说给了朱明。
这学堂中不少人在族中都是巫医后代,而在苏门答腊岛上的部族,不少是部落的头领也兼着巫医的活,因为在这个瘴疠横行的地方,与可怕的病魔斗争从来就是从出生到死亡都一直在从事的工作。这些学生对医药都有自己独特的情节在里面。
而为了改变苏门答腊岛上落后的现状,朱明也曾派过一些医生上岛来行医教徒,此时在苏门答腊岛上其他的一些学科都很统一的是朱明流派,只有医学这一脉巫医中医,时而互相融合,时而互相倾轧,不过总体还是中医更胜一筹,只是在热带病的治疗上,中医有时并不比经验丰富的巫医来的有效。
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的盼来朱明,把他当成活百科全书的众人自然不会放过。
难得在苏门答腊岛上还有这么多人心向医学,而不像中原医生的地位并不算高,也导致了许多中医瑰宝并没有流传下来,反而到了后来还被人称为伪科学。
但是朱明对中医确实是一窍不通,可作为一个拥有基本生物学知识的人,若是在巫医中医间,再引入一些西医的知识,那将变得多么有趣呢?
想到这里朱明欣然应允了两人的要求,也不用等到明天了,现在开讲都行。
侯老夫子倒没啥,王卓金倒是兴奋的不行,毕竟他是一个残缺了的人,对于医学,总是抱有一丝最天真的幻想。
很快一个教室中就坐满了人,不光是有兴趣的学生、在学堂中的医者,一些老师也过来凑趣,国主的课,绝对是听一次少一次。
讲台旁边有三个人手拿着炭笔或是毛笔,准备记录下朱明的一言一语,这又将是一本教材。
“额,人和外面的小猫小狗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朱明还是决定不要引入太深奥的概念,某些地方还是用大家熟悉的东西。
“大家就算没有专门去研究过动物的构造应该也杀过鸡鸭或是其他的动物,那我就来比喻人的五脏,心,属火,是我们能活动的动力源泉,我称之为血液循环,血液把能量输送到身体各处。”
“肝胆属木,是解毒排毒的污水池,也是储存血液的小库房,它的用处也很大。”
“肺属金,是我们呼吸天地灵气的器官,没有他,天空里的养气就无法为我所用,没有养气,人就会死去。至于养气,下次我想个办法捕捉一些给你们看看。”朱明狡黠一笑,继续说道。
“脾胃属土,是人之根本,我们靠它从食物中吸收养分,否则也只有慢慢衰老死去。”
“肾属水,我也称之为泌尿系统,所有身体的废物都由它来排出。只有这五行正常了,人才会正常的健康的活着。”
看着台下众人传来明白了解的点头动作,恩,看来自己这一套还不深,中医也早有研究,大家都能懂得。
“接下来我还要说说我们的大脑,也就是头部,五行之外还有一行,我称其为神经系统,我们人所有的感觉,行动,都是由神经系统接收,再做出动作的。”
这个东西大家就没有听说过了,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大脑是最重要的,但大脑通过怎样作用,神经太细小了,不像血管或是泌尿系统那样易于为人类所研究,神经系统的东西直到今天都没有研究透,朱明不过是想注入一些前瞻性的信息,促进这些勤学好问的人多多四处钻研罢了。
吩咐听课的学生去抓来一只小树蛙,从学堂中找来一瓶镪水,朱明将蛙放在桌子上,用木棒捅捅树蛙吃痛四处跳着。
“看,它的脑子也知道痛,一捅就会跳。”
朱明说完,下面学生都抿嘴掩饰不住的笑意,肯定会跳嘛。
“那么……”朱明要过侍卫一把匕首,手起刀落,剜下了树蛙的头来,把死尸挂在了身后的墙上。
下面的人都好奇的看着朱明,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朱明用木棒沾了一点点镪水点在了无头树蛙的背后,树蛙的尸体奇怪的扭曲起来,四肢拼命往背后扒拉着,似乎想把背后的镪水给抹去一般。
讲堂下传来一阵低呼,一名老师还压抑着喊道:“树蛙也会诈尸?!”
朱明心中一笑,这可是神经系统入门的一个实验,说明动物行为的控制,可不光光是大脑的作用。
尽量用通俗的话给大家解说了一番,让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想不到这身体发肤还有如此的秘密。想必经过今天这一堂生动的生物医学课,不知有多少本来立志要当将军的学生改行要去做医生了。
虽然意犹未尽,但时间确实也不早了,朱明可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老师,他总还有政务要处理。答应侯老夫子和两眼放光的王卓金明天还来一天后,朱明便匆匆告辞离去了。
在返回自由城之前,手头上还有许多能处理的事情得处理掉。
第一卷 东南风乍起 第一百零四章 后备能源地
在朱明度过了最后的几天苏门答腊时光后,又匆匆启程返回了自由城。
此时玻璃厂已经开始了成规模的生产,石英砂并不难寻,马来半岛就有许多可开采的石英矿,但是要想做出好的玻璃产品,对于石英矿的品位要求是相当高的,而且石英砂的筛选处理以及后续的烧制过程更是难上加难,朱明自己也是半桶水晃荡,只能全权交给工匠们,凭着兑换来的简易配方一步步试验,至少现在已经能做出比较晶莹剔透的半透明玻璃了,产品换来的钱也足够玻璃厂自己造血运转。
水泥厂经过了长期的工期建设炉窑已经投入使用了,还有一台窑则仍在砌筑,工匠们在改进了送风方法后已经成功烧出了几炉水泥来,只是因为刚开始试制,烧出来的水泥硬化速度完全无法掌控,同一炉的料还会出现凝固不均匀的问题,自然也是要工匠们头痛去改进。
这个时候技术水平落后,做出来的水泥质量绝对好不到哪去,但朱明也不准备非用这些低质量的水泥来盖二三十层的大楼或是高架桥啊,浇浇平房城墙是够了。
这些都是工业生产层面上的东西,朱明已经把权力完全下放了,本来他是管不到这些上面的,光是从爪哇岛前线传来的消息就够他头痛的了:
赵庆再次大开杀戒,血洗了一个村庄,而且消息貌似还传了出去,附近的几个村庄都联合起来抵抗起黑水明国大军来。
头痛啊!朱明原本想到过这些统兵大将只知道打仗不知道政治手腕,果不其然,难道真准备把爪哇岛给杀空了?那我现在从哪儿去找人来填这个地方啊。朱明再一次深深怀念起祖国强大的人海战术来。洪武年间人口就有六七千万了,若是能匀一些给我就太好了!
此时也只能是YY,摆在朱明眼前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煤不够了。原本整个自由城周边对煤这东西都没什么概念的,烧起远没有木材方便,引火要半天。
但自从朱明来了,引入了新的工厂后,对煤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原本马来半岛一片就不是煤矿富集地,此刻周边的这种黑色的能引火的东西都被自由城给搜刮了过来,但若是随着玻璃厂和水泥厂日益扩大,马上就会用光的。
不光是运力不够,产能也不够。但是在朱明的印象中,后世的印尼好像是一个能源输出国,不光光是充沛的石油,煤炭也不少。
这个地区火山也多多的,对于煤炭成形是大有好处的。为了得到些煤炭储存的信息,朱明不得已又取出了戒指来,看看能不能得到大概的矿藏储存地区资料,若是可以,嘿嘿,那地球上的黄金白银哥就要给你挖个精光。
摩挲着戒指,随着一百两黄金的消失,一张薄薄的纸张又出来了。心中没有好的预感,朱明拿起了纸张一看,差点没气得他破口大骂。
这个群岛煤炭储存分布图也太坑爹了吧!只见在几笔简单示意的岛屿上,苏门答腊岛的南方划了一片阴影线,旁边标着丰富煤炭储存区几个字,而在加里曼丹岛的东边也是画了几乎小半个岛的阴影线,上面同样写着那几个字。
刚才因为自己瞬间灵感而有了致富希望的朱明又蔫了下去。但善于调节自我心理的他很快又找到了安慰自己的理由,还好没有真的兑换金矿藏宝图,金矿就那么一点,画这么大一片区域我怎么找啊!但煤炭就不同了,分布广得很,我就命人在南苏门答腊岛和东加里曼丹岛四处开挖不就得了。
被政务缠身的朱明没办法再次撂担子跑到苏门答腊去亲自指挥开挖了,只是传了个命令过去,要林唤之尽快四处开挖并给个结果。
十天过后消息就快马加鞭的传回来了,原本南苏门答腊的部族就知道有一种能燃烧的黑色石头,也曾使用过这些石头引火,但是发现这种石头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在引火不便的古代,远没有即点即燃的木柴好用。
得到这个消息的众人立马随处找了个小火山脚下开挖起来,挖到地底五米的时候就挖出了大片的这种黑色石头和泥巴,甚至没花掉这群人一整天的功夫,得到这个消息汇报的林唤之立马就通知了朱明。
他也知道冶炼厂要用到这些东西,想必是自由城周边的不够用了才想到从苏门答腊来寻找吧。
得到这个消息的朱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要说这煤矿,到处都有,只是这个时代哪里都没开始大规模的开采,若是从海外贸易来购买,耗时耗钱,实在划不来,若是国内自己挖就不同了,最多废点力气运出来而已。
而且也坚定了朱明对于兑换戒指的使用心得,轻易不要使用,因为实在没有太立竿见影的效果,若只是指明方向之用,那确实能起到引航明灯、指南针类似的作用。
知道了苏门答腊岛有丰富煤矿,而且似乎储存位置就在地表,说白了此时没有先进的设备和开矿方法,最多也就是开采个地表十几米的就了不得了,这些煤矿正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算是一些土著民也能自己扛把铁锨来挖。
对着较为详细的苏门答腊岛地图,朱明找到岛屿东南一处方便靠岸的地方作为装卸港口,不管什么人,官定价格,一斤粗粮换三斤煤,估计周边的人能挖出煤来的是有兴趣来交易的,但若是路途太遥远,运输不便,确实还是个难事。
这也引起了朱明另一个想法,大船的建造要赶快提上日程了,看着港口中已经颇有些气势恢宏的大船,但都是外面商人的,自己船坞中还是叮叮当当敲打着飞鸟型的船只。
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建造积累,许多从广州港拐来的船匠也曾有过建造大形福船、广船的经验,可以先试着建,外部条件这么好,造船用的都是上好的柚木,铆接技术也是过得了关的,基本船型的设计也是经过了时间考验,朱明准备先把船按比例稍稍的扩大一些,现阶段要多一些货船,要求比之战舰或是远洋商船自然又低了一等。
于是在与造船工匠商议过后,朱明自己拍板先按着四十米长的船身试制,这也是目前阶段的船坞改造后所能容纳的极限了,桅杆布置前中后三根,为了能增加载重量,船只的长宽比大概在三比一的样子,鼓鼓的比起飞鸟舰是圆润了许多。
虽然这样的设计让这种船的机动灵活性大打了折扣,但装货量至少在一百吨以上,至于真正的适航性怎么样,就需要让船只下水后来证明了,此时可没有后世的计算机模拟那么先进的技术。
只要赵庆再把加里曼丹岛夺取到手中,以煤炭矿藏图上标明的来看,自由城的工业发展起来不会再有能源上的问题了。
第一卷 东南风乍起 第一百零五章 拍卖商铺
大船的建设正在日程当中,又有事情缠上了朱明。王铜拿着一份报告找到了朱明。
报告的内容是关于沿着主轴大道的十二家店铺的出售或出租事宜的请示报告,这就是小国的悲哀,屁大的事情都能麻烦到宰相皇帝这一层级。
不过这事在黑水明国确实算是大事了,这十二家店铺都是主轴大道内靠原来的自由城老城和自由城市集,外靠新规划的居民区的承上启下之地最好位置的大铺面,原本这一片就是作为自由城的形象工程来盖的。
临街两层楼的店铺,铺面门展都有五丈多,门脸虽然算不得雕栏玉砌,也能称的上恢弘大气了,其他的小店面都已经由商部做主一半出售,一半租赁出去了。唯有这十二间大店面,不说别的,至少关乎着国家体面。
王铜现在就是将这十二间店面的处置情况向朱明汇报:六间作为出租,一般人就租不到了,先由着商部所属的商会来选,若是觉得六间太多,才可能分出一两间来对外出租。
而另外六间则作为出售,价格也不便宜,五千两白银一栋,即使算上地价和盖楼的材料人工费用,这个价格也算得上是昂贵了,王铜和朱大成商量了半天,给自己打足了气觉得这个价格可行,才上报给朱明知晓。
朱明几眼扫完报告,哑然失笑。
“国主,是不是出售的价格太离谱了,要不减半吧。”
“你们呀,思维太僵化了,以为我们还是小小的自由城吗?以后这里将是整个南洋的中心,天方过来的商人,大明过来的商人,都要在我们这儿汇聚,这样一个宝地最好位置的仅有几间的店铺,宝石被你们用石头价卖了出去。”
王铜和前来一起汇报的朱大成顿时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愣住了,这,城里的宅子也就是百两上下可以买个带两进院子的大房子了,这店铺再大也就是上下两层楼,五千两啊,光这六间店面就能换三万两银子,两人咋咋舌,国主想法是好的,不要到时候房子卖不出去就丢脸了。
“这样吧,你就近在港口处搭个台子,多通知一些各处的商客,我们三天后拍卖!”
“拍卖??”
“没错,一间间把房子摆出来,价高者得!”
定下来后,为了不让国主面子受损,否则下面人也不好过啊,王铜和朱大成想尽手段通过一切渠道关系,把能赶得过来的商人全部集中在了船村港,就是为了这次拍卖盛会,全当朱明当了国主后大家伙儿想着花样逗他开心吧,两人都是抱着这种心思。
拍卖会场的布置是由朱明亲自指点布置的,一个高高的台子突兀的耸立着,下面围了一圈座位,每个座位上放了一个写有号码的小牌。
规矩也在每个人入场的时候说好了,主办方会给个底价,所有人看自己觉得值不值来加价,举牌子就代表要加价,一次加价最低五十两,最后价高者得,付款的期限可以商量,以免有的人确实想要但一时没有现款,但若是消遣主办方,那以后这船村港你也不用来了。
有了政府作为后盾,即使是“拍卖会”这样新鲜的事物很快就被人们耳熟能详,所有人都在好奇,人家卖东西都是被买家砍价,越谈到后来越便宜,你这拍卖会怎么反而认为人家要哭着喊着来高价买东西呢?
带着所有人的质疑和好奇,拍卖会盛大开场了,此时朱明自然不能大大咧咧的站在台上亲自主持了,他物色了一个很不错的小孩,不到十八岁的刘世寻,这是后来被船队带来的华裔,亲人在占城的战争中已经失散了,人长的属于这边很少见的唇红齿白,一脸阳光,口齿也不错,为人更是机灵,被牛鑫从船村港中发现并推荐上来后,朱明便有心培养一番。
台词早就背好了,“各位来宾,自由城商铺拍卖会现在开始,要拍卖的是位于自由城新拓展的城区中,主轴大道旁的六间临街店面……位置和外形有的人已经很清楚了,此次拍卖的底价是五千两白银,现在开始竞价!”
台下众人甚是觉得新鲜,在刘世寻简短的介绍完后,仍是在兴奋的交头接耳,聊着这么盛大的场面就是在做这种近似儿戏般的事情。
朱明此刻坐在拍卖会场旁专门搭建起来的一处雅间中,前门脸被珠帘挡了起来,从外面看里面看不真切。
此刻在雅间中的三人,王铜和朱大成都是面色凝重,只有朱明还神态自若:今天人来的挺多,人一多就热闹,就容易冲动。
朱明一点儿也不急,这也不用做什么宣传,四马车大道旁最好位置的大店铺,放在后世绝对是开总部旗【文】舰店级别的,而且是永【人】久性的卖出,只要黑水【书】明国不倒,而现在黑【屋】水明国势头这么好,称霸南洋也是看的到的事情,没有人会不看好。
此时不过是大家还没醒悟,有头脑的商人应该能想到这店面的真实价值。
半晌之后才有前排的人小心翼翼的举了一下牌,嘴里也没报个数字,那就是按默认的最低价格加价了。
“七号五千零五十两,有没有加的!”刘世寻按朱明的指示,在台上嘶声力竭的喊道。可惜下面应者寥寥。
有两人举了两次牌后,最终还是七号再次举牌,把价格抬到了五千二百两就再没人出价了。
长长的数了三声后,看见会场实在是一片安静,不得已下刘世寻只能惊堂木一拍:“好,七号五千二百两成交。”
随后台下走上来两个妖娆的侍女来,一人手中捧着一张纸,只见纸上隐隐写着商铺买断契约似的,应该就是房契了,而另一人手中捧着小小的一块牌匾,上书黑水明国老字号,下面似还留了一片空白。
“不知七号贵客是做什么生意的?”刘世寻问道。
“嘿嘿,在下是经营布匹和绸缎生意的,自由城现在的布匹确实不错。”
“好的,陛下吩咐了,只要结清款子,房契和牌匾就是七号阁下的了,而且剩下的十一家店面包括只出租的六间,不再接受布匹生意的商家购买,此牌匾下将刻上阁下店铺名号,悬挂于店门口,受保护等同于城主府衙门。”
下面顿时一片哗然,还有这回事,刚才一些看热闹准备待会出手的人后悔不迭,这也是朱明的策略,这些大店面本就僧多粥少,还是尽量保证各行各业都有一个摆得上台面的大店吧,至于没抢到的人,谁叫你们魄力不够呢,区区五千两就嫌贵,以后有你们哭的时候。
“好了,言归正传,接下来是第二家店!”
这下台下的气氛就热烈了许多,一些心急而又财大气粗的大声报着自己的价格,“六千两”“六千五百两”。
此时刘世寻就显示出他的特点来了,他努力模仿着朱明变了味的候总腔,“七千两不到,七千两不到就能买真正的城市中心一流店铺,国主钦定的黑水大明最老字号,五年后,不,一年后,老爷,哇塞!你发啦!买到即赚到,还在犹豫么,赶快举牌加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台下众人在这么直白赤裸裸的煽动下变得躁动起来,这一间店铺直到九千三百两才被一个卖瓷器的大明商人给拿下了。
接下来的竞争渐渐趋于白热化,第三间,第四间,第五间,一间卖价比一间离谱,在雅间中的王铜和朱大成早就嘴巴张成了O形,简直可以塞下一只鸵鸟蛋,他们感觉这些人脑子怕不是有坑吧,只是他们现在是在旁边以旁观者的心态在看,若是身处其中,旁边是狂热的人群,台上就是仅有六个的可能发大财的机会,看着这六个机会一个一个被人买走,不疯狂才怪呢。
第五个商铺已经卖到了一万六千两的高价,比定价翻了三倍有余,而接下来的最后一个,举牌的人明显少了,加价的气氛也已经不再激烈。
“呼,总算缓下来了,看他们加价我都是背后一身汗啊。”朱大成嘘了一口气说道。
“呵呵,那可未必,我们看吧。”朱明说道。
剩下才四五家在叫价了,一是有五个财大气粗的行业已经被踢出局了,那五个行业的商人根据规矩已经不能再买店铺了。二是一些财力不足的或是觉得不值这个价的商人对这商铺的价格已经有了谱,不再愿意来赶这趟浑水,而剩下还在竞价的这四五家,都是势在必得。
价格在缓慢而又坚定的向上爬升着,过了许久,突破了一万两大关,再过了半晌,突破了一万五千两大关。
有人在下面吸着凉气低声说着:“难道还要涨?”
似乎是应对这质疑的话,价格继续坚定的慢慢走着。
几人扛不住败下阵来,只有两家仍在争夺,一人是天方商人,也是船村港的老熟人了,什么货物都做,只要赚钱新奇的玩意他都会买上一批回去贩卖。另一人则是大明商人,主要也是卖些瓷器茶叶丝绸,不过每次都带着不同的东西往回卖。
“两位,要知道瓷器茶叶丝绸都有店铺占了,你们可不再能开这店了。”刘世寻好心的提醒道。
“没问题,我是要开个大杂货铺,第一大的杂货铺。”“我也是准备开个杂货铺,什么赚钱我就卖什么,想买什么我这都有。”
这个店铺倒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要说起来它与前面的五家店铺那都有瓜葛了,准他开还是不准呢。
拿不住注意的刘世寻匆匆告罪一声,跑去向朱明请示了。
朱明此时也在雅间内失笑不已,自己还想借用后世里超市的创意开个大杂货铺呢,这下就有两个人来抢了,也罢也罢,国家都是自己的,这杂货铺就让他们去折腾吧。
得到朱明肯定答复后,刘世寻出来继续主持着拍卖进行。
“两万两了,两万两!”
价格在两人嘴里一千两一千两的加着,似乎还有了斗气的意味在里面,最终到了两万九千两时,那天方商人似乎鼓不起勇气将价格抬到三万两以上了,咕哝两下,再也没有言语。
“恭喜十二号,两万九千两拿下第六间店铺!”
雅间内,朱明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不错不错,虽然还没达到预期,但也小小的发了一笔,晚上请你们喝酒。”说完不顾仍目瞪口呆在原地的卢米朱大成两人,向门外走去……
第一卷 东南风乍起 第一百零六章 筹备钱庄
(预祝大家国庆节哈皮!哈皮!)
一场拍卖会,让朱明赚的盆满钵满,六个店铺卖出了八万六千多两白银的高价,对于南洋这等地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