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有追求的清穿(子一)-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好了,李真跺了跺脚。打算撒腿跑了,塔离镇并不近,得加快速度才能在天变成漆黑一片前赶回来。
在开跑前。李真又不死心的再度四下望了望。没任何人,只能抬腿了,不想却突然听到一孩子的笑声。
李真顿了顿,这回不用四下打量,就在树丛后发现了一小孩,小孩正在走出树丛。
李真急忙跑过去,“你是这附近村子的?是不是有人请你帮着转交口信?俺,俺是京城来的。俺姓李…”
钻出树丛的小孩看着大概五、六岁的模样,好奇的上下打量着李真,然后笑了笑:“啥叫口信啊?”
李真楞了一下。“有没有人叫你给一个叫李真的人传话?”
“什么人?”
“一个女的,或者男的…”李真忙道。
“你说了不是当没说嘛。”小孩鄙视的看了李真一眼。
“你们村子最近有外人来不?”李真换了个问话方式。
“没有。”小孩答得很是斩钉截铁。
李真想了想。决定来个利诱,于是,从怀里拿出几个铜板,“你告诉俺实话,俺就将钱给你,你可以拿去买糖吃。”
“原来俺就是你啊…”小孩了然道,眼睛盯着几个铜板,很向往,“够买半斤糕点不?”
李真忙又拿出几个铜板,“这下够了。”得童叟无欺不是。
小孩笑了,摇摇头,“没外人来。”说完就将手伸了出去。
李真楞了一下,“真没外人?”
“真没。”小孩道,“这是实话,你说了,说实话就给铜板的。”
李真只好将铜板给了小孩,“那你在这干嘛?”
“玩啊。”
“天快黑了,你还在这玩什么,回家去吧。”李真很郁闷,“真没人叫你捎信?”
小孩笑道:“说实话是不是还有钱拿?”
李真按捺住激动,忙道,“对,对。”
“和刚才的铜板一样多嘛?”
“对,对,”李真生怕小孩不相信他,急忙又拿出了几个铜板,“你告诉俺实话,这铜板又归你。”
小孩很高兴,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没人叫我给你捎信。”一边说一边伸手。
幸好李真嘴里没塞东西,否则一准给哽到气管里去。
给完小孩铜板,李真有些不甘心,遂又问道,“你们村子在哪个方向?离这有多远?”
“说实话是不是还有钱拿?”小孩又问道。
李真很想教训一下这小屁孩别钻到钱眼里,但无奈始作俑者正是自己,只好作罢,用蚊子般大小的声音道:“嗯。”
也不等小孩伸手了,直接将铜板塞到小孩手上,“说吧。”
小孩指了指北方,“我们村子在那边,不远,到这儿很快的。”
李真朝小孩指的方向望去,没炊烟啊,“看不到屋子呢?”
“还是要走一阵的嘛。”小孩觉得李真问得很没营养,“反正不远,很近的,比到镇上近。”
李真快晕了,苦笑着冲小孩点点头,不打算和小孩再交流了,再交流下去非得内伤不可,还是走吧。
谁知小孩却拉住李真的衣角,问道:“京城好玩嘛?”
“还行。”李真敷衍着,“俺要回镇上了,不和你多说了。”说到这,李真想起来了,可以让小孩传话啊,“对了,你这两天要是在这遇见有人找一个叫李真的,你就,你就…”李真一时没想好这信该怎么带,只好道:“你明天早上再来一趟吧,俺到时再给你说。”明天应该能定下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你别走啊,再想想还有啥要问俺的不。”小孩还是不松手。
李真皱了皱鼻子,自己看来和小孩犯冲,不管是小小孩还是大小孩,“没了。”
“再想想吧。也许还有呢。”小孩很执着。
李真最后只好将小孩的手给掰开,“俺真有事。”说完便准备走了。
小孩一见,小跑两步,跟了上去,又拉住李真的衣襟。
李真只好停下。“俺回镇上,和你村子不在一个方向,你快回家吧。免得你爹妈着急。”
“我爹妈死了。”小孩道。
李真楞了一下,“你爷爷奶奶也会着急的。”
“爷爷奶奶会叫哥哥来找我的。”小孩笑道。
“你哥哥不知道你去镇上了,怎么找你?”李真道。
“那你别走啊。哥哥知道我在这呢。”小孩笑得很天真。
“俺有事。你在这等你哥吧。”李真道。
“我一个人怕。”小孩皱了皱眉头。
李真郁闷了,想了想,“你家有多的被子没?”
小孩摇摇头,“不知道。”
“这样,你带我去你家,我从你家借床被子。”李真心眼还是很好的。
小孩摇摇头,“哥哥说了,不要生人去我们家。你陪我在这等等吧,哥哥来了,问问哥哥。”说完便巴巴的望着李真。李真实在狠不下心来,算了。等等吧,这户人家没多的被子,总会有厚棉衣借借吧?这里的夜晚还是很冷的,得注意保暖。
等了一会儿,看着渐渐黑下的天空,李真突然没由来的感到一丝凉意,“你哥哥是干嘛的?”不会是土匪吧?
小孩眼睛扑闪扑闪的,表示不懂李真的问题。
李真只好再度问道:“你哥哥是做什么营生的?种田的,打渔的,狩猎的,还是…”
“打猎的,我爷爷是好猎手,哥哥也是,我以后也会是。”小孩说得很骄傲。
打猎的,李真头皮有点发麻,种田的貌似才是最安全的吧?打猎,那手上可是有武器的呢,一犯糊涂,变成土匪那可是分分钟的事,自己身上还带着银票呢…
安全第一,好人第二,李真不管了,撒腿就跑。
小孩大概是没想到李真怎么说着说着就开溜,急了,“等等我啊,哥,哥,他跑了,哥,哥,他跑了,我跟不跟啊,怎么办啊,哥,哥,你快来啊…”
李真一听,脚下更是如飞,自己肯定是落入陷阱了,衙役头没准就是土匪头子…
李真此时此刻是求神拜佛希望有探子跟着自己,这样小命才能得保啊…
李真没头没脑的一顿快跑,跑了好长一段路后,实在跑不动了,才不得不停下大大的喘了几口气,大意了,太大意了…
“李真,没想到,没想到,你小子跑得这么快!”李真一惊,须臾后才意识到,这声音,怎么有些耳熟?
“跑什么跑?”声音虽然很小,但是真的很耳熟,李真慢慢转过头,身后大口大口喘气的不是四爷是谁,“四爷?”李真惊喜道。
弘历双手叉腰,没好气道:“小声点,你跑什么?”
“俺,俺…”李真不好意思说自己误会了,只好含糊带过,然后马上问道:“叶子在村里?”
弘历摇摇头,“他们还没到,别待在这,边走边说。”
“叶子没到?”李真这才反应过来,是了,五爷说过,四爷和叶子她们走散了的,“约好在这等的吧?是不是不见不散?”
“边走边说吧,约好的是在朝鲜,爷才到没两天,算了算他们的行程,估摸着他们应该没到,所以便等等,”弘历解释着。
“在朝鲜约好地方的吧,不见不散了吧?”李真问道。
“废话。”弘历白了李真一眼。
走到塔子处,小孩还在那,身边还有一高个子少年,大概十五六岁,应该是小孩的哥哥。
一见他们,小孩就跑到弘历跟前,“表哥,你不是说叫李真的肯定会陪我等哥哥的嘛,他怎么跑了,他说他叫李真,不叫雅朗,也不叫其他名字,真的…”
弘历再度白了李真一眼,指着小孩介绍道:“这是尼满,”然后又指了指少年,“这是安巴。”
原来为了保密起见,弘历派尼满和安巴躲在塔子周围等人,如果发现疑似李真或雅朗或弘历侍卫的人等,安巴便回村子给弘历报信,尼满则留下盯梢,一旦疑似人物要走,尼满便出来,和他们胡诌,务必拖住他们,弘历给的政策是,“你一出现,他们肯定会问你,你记着,如果来人说是李真,你什么都别说,就拉着他叫他陪你等哥哥就行了,他肯定会陪你等的,如果是雅朗或其他人,你就说前些天有人叫你哥哥捎口信,叫他等在这等你哥哥…”
没想到,弘历却判断错误,“你怎么跑了?”弘历不怎么想得通。
李真不好说自己的心路历程,只好道:“干嘛不都叫尼满说有人叫他哥哥捎口信呢?”
“不是担心你摆不掉探子嘛…”弘历道。
“没探子,”李真急忙表白,“俺今天特意在镇子外转了好多圈,没发现有人跟俺。”
“所以你这么晚才来?”弘历道。
李真红了红脸,“俺没听清楚地名,只记得有个塔字,所以在镇里拐弯抹角的打听了许久…”
弘历无语,“走吧,走吧,回村子,你这样怎么知道来珲春的?”
“二爷说的,说热河若等不到人,就到珲春。”李真解释着。
“猜都是,”弘历道:“幸好爷这个猜对了,否则你就空等吧。”
李真尴尬的笑了两声,“对了,四爷,五爷也来。”
“啊?他怎么来了?”弘历停下脚,“他人呢?”
“明天该到珲春了,”李真道:“为了不被盯梢,一天前我们分的手,他和班纳扮乞丐,我赶马车先来…”
“乞丐?”弘历楞了一下,“能装得像嘛?…”
李真无语,这四爷是什么思维啊,竟然首先关心的是装不装得像…
“你不是说没外人去你们村子嘛?”路上,李真问尼满道:“小孩子撒谎不好。”
“我没撒谎,表哥不是外人,是亲戚。”尼满很认真的回答道,“他也没口信带给你。”
李真被哽得不知该做何表达。
安巴道:“尼满有些淘气,你别往心上去。”
李真忙摆手,“没,尼满很可爱。”
走了大概三刻钟,才来到尼满所在的村子,家家户户都开始吃晚饭了。
尼满的家院子很小,房子也很一般,土墙茅草顶,貌似只有三间屋,不包括厨房。
尼满的爷爷奶奶已经将饭做好了,但是,他们说的话,李真是一句也听不懂。
安巴笑道:“我们村子有个老先生是汉人,我经常去镇上一家汉人店铺卖皮毛,所以便找他学了些汉语好讨价还价,尼满没事经常到他屋里玩,所以,也会说汉语。”
“喔,”李真不好意思笑道:“京里旗人都说汉语,所以,呵呵,俺以为你们都说汉语的…”
“他们是锡伯部的,都说蒙古语和满语…”弘历解释道。
“喔,”李真点点头,然后问了个很蠢的问题,“你和他们真是亲戚?”
不想,弘历却点点头,“远亲…”
是了,皇帝也是有草鞋亲的…
小声求月票,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亲戚很多
“表哥?”德儿一边擦脸一边好笑的问着弘历,“四哥,哪来的表弟啊,我怎么不知道呢?”
乞丐德儿还没进珲春就被李真和安巴给堵住了,然后换了个道,溜进小村庄和弘历汇合。
感慨还没过完乞丐瘾的德儿只能换装,村庄虽然不富庶,但突然有谁来了两乞丐亲戚还是很打眼的,按说都能自食其力啊,没事当什么乞丐?肯定是发生什么事了…得,上门打探的人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
因此,弘历一见德儿,啥都没说,先就叫德儿和班纳换衣裳。
尼满很活跃,问弘历“表哥,这也是我表哥嘛?”
弘历点点头,“叫小表哥。”
“小表哥,”尼满很开心,“你去不去镇上买衣裳啊?我带你去。”
“行了,不就想买点心嘛,别打主意了,过几天就带你去镇上。”安巴拍了拍尼满的脑袋,很不好意思的冲德儿笑了笑。
大家都知道了李真拿铜板贿赂尼满的事,安巴和尼满的爷爷奶奶都叫尼满将钱还给李真,这也算不义之财了,李真自然不会要,弘历也站在尼满一边,“他又没撒谎,也没巧取豪夺,还什么还,留着,想买啥就买啥去!”
尼满遂高高兴兴的上缴了三分之二的铜板给奶奶,揣下三分之一,盼着去镇上买半斤点心。
安巴和李真去接德儿没带上他,尼满很是失望,但因他们不经过场镇,便也没闹腾。见德儿要脱下破破烂烂的衣裳,尼满立马高兴了,家里没小表哥能穿的衣裳呢,哈哈,不就必须得去镇上买了嘛。于是主动请缨了…
安巴只好将尼满拉走。
德儿等尼满走后,便开始打趣了,咳。主要是不想让弘历想起来还没训弟呢。
“大嫂那边的。”没想到弘历竟然还不是乱认的亲戚。
德儿脸也不擦了,“大嫂家的?谁啊?她们家怎么会有这样的亲戚?她们家的日子不会难过成这样了吧?”
喜塔腊家虽然不得势,这几年也没子侄出仕。大家还是安静的待在关外。但是,毕竟是太子妃的娘家,就算没权,贵还是在的,关外的封疆大吏谁也不会去找喜塔腊家的麻烦,当地人更是以仰望的姿势和喜塔腊家打交道,………太子的岳家呢,再不得势。也是皇亲啊,关外是有很多王府,但是那都在盛京。喜塔腊家原籍地处偏远,所以。喜塔腊家的日子其实过得很逍遥,在边远地方当着大爷,自在着呢,因此,象尼满这样的人家想去和喜塔腊家攀亲戚,也许能成功,但是却绝对不可能让弘历都知道这门亲的存在,喜塔腊家还没混到如此地步。
而紫禁城和喜塔腊家都没有什么接触,所以,弘历应该不会找到喜塔腊家请求帮助,委实是其中牵扯太多了些。
因此,弘历是万万不可能和尼满一家通过喜塔腊家联系上,德儿自然觉得很奇怪。
“大嫂妹夫弟媳家的一远亲。”弘历道。
“啊?”德儿很纳闷,“扯这么远?”说完就坏坏的笑了,“大嫂的妹妹,是不是传说中的芳菲啊?”
弘历白了德儿一眼。
“你见到她丈夫了?”德儿很八卦,主要是太好奇了。
芳菲这个名字自打三胞胎迟迟没成婚后,就频繁的出现在德儿耳朵边,连康熙都提过好几回,所以,德儿很快就将整个故事给东拼西凑起来了,然后对弘历很是嗤之以鼻,“大哥那么多好的,你不学,怎么偏偏学他没出息的一面啊?”
弘历很想给德儿解释清楚,他和芳菲与弘暄和娜仁吉娜的性质完全不同,两码事,奈何德儿太小,不大理解。
因此,德儿此时一听和芳菲扯上关系了,立马眼睛睁大了,激动了,天啊,四哥竟然去找芳菲了,那么肯定是见过芳菲丈夫的了,尴尬不?人家丈夫察觉到不对没?四哥肠子悔青了没…
弘历干脆取下帽子,果然,成功的转移了德儿的注意力,“你的头发怎么了?!”
德儿毕竟太小,离中枢圈子虽然很近,但有些信息并不是那么的灵通,因此,德儿炸了,“你头发去哪儿了?”
“废话,剃了。”弘历跷起二郎腿。
“为什么?”德儿打破沙锅问到底。
“需要。”弘历言简意赅,“赶紧将脸洗干净。”然后转身出屋叫来已经洗好脸的班纳,“到屋子里来,爷的衣服你应该能穿。”
班纳便进了房间,德儿飞快的将脸擦干净,“四哥,那我出去了?”
班纳很壮,弘历的衣裳压根穿不小,因此,德儿听见弘历如此说,便知道弘历找班纳有事。
“你待在这,我有话问。”弘历道。
而屋子外的尼满也正奇怪的问李真,“真哥,表哥的衣裳那个叔叔能穿啊?”
“挤挤也许行。”李真道。
尼满歪着脖子,认真的想着挤挤的效果…
弘历,德儿和班纳关在屋子里大概交流了两刻钟,然后,弘历便告诉李真,赶紧带上必需品,马上潜入朝鲜。
“那叶子呢?”李真问道。
“他们自然知道在朝鲜汇合。”弘历道:“赶紧收拾东西,对了,你带了多少银子?”
“有一百两,还有几两碎银子。”李真道。
“一百两是银子还是银票?”弘历问道。
“银票。”李真脸红了一下,“俺本想在珲春兑的。”李真其实想的是如果在珲春等到了叶子,句不会兑换银票了嘛。
弘历郁闷了,“算了,现在兑银子也来不及了,记住了。下次换成金子带在身上!”
“俺记住了!”李真点点头,“出了什么事?为什么马上走?”
“情况不大对头,你们一路行来竟然没被逮回去,真以为我阿玛手下都是吃白饭的?”弘历道,“你的文书带好。到了朝鲜那边用得上。”
于是,德儿和班纳便穿着破烂衣衫连夜在安巴的带领下偷渡到了朝鲜境内。
安巴没返回自家的小村庄,弘历的说辞是“你回去了。只会让盘问的人多获得些情报资料,让尼满对付他们吧。”
因此,安巴便跟着弘历一行人朝会宁赶去。会宁是弘历和雅朗约定的汇合地点。
一路上倒没受到什么阻碍。也就一天功夫,大家便在会宁的一家客栈住了下来,然后,李真便被派去会宁的南城门等候,介于雅朗和弘历都不清楚会宁的情况,便约定在位于南方的城门碰头,如果没南城门,那就去会宁最大的官府衙门附近等。
还好。会宁不仅有城门,还有南城门。
更让人惊喜的是,李真刚到南城门。就遇到了熟人,雅朗的侍卫。“李真!”
“你们来了?俺媳妇也跟来了吧?”李真本以为还要等上好几天呢,没想到自己一行人竟然是晚到的。
“都来了,都在客栈里等着呢,要不我将地址给你,你先去,我还要在这等四爷。”
“四爷和俺一起来的,现在去给五爷买衣裳去了,”李真急忙道,“咱们快去见,见王爷,呵呵…”
侍卫也很高兴,“你和四爷碰上了啊,这可太好,哎呀,我们都到会宁两天了,真担心四爷来不了呢,主子都急了。”
雅朗他们住的地方离南门有些远,因为人太多了,一般的客栈住不下,雅朗好容易才在一偏僻的角落找到一家客栈,将整个客栈给包了下来,就这样,兵丁们都还是六人挤一间,客栈规模太小了。
李真很急切的想见到叶子,和侍卫又要急着先去见弘历,因此两人便各自问清了路径,分头奔赴目的地。
会宁是朝鲜和大清进行边贸的沿岸小镇,因此,有部分服务业人员会说汉语,所以,李真刚找到客栈,刚踏进去,就被拦下了,“客官,你找谁?”
“将你们客栈包了的客官…”李真忘了问侍卫雅朗是以什么身份入住的,只好道,“我找将你们客栈包了的客官,我和他们是一起的,路上走散了。”
“你等一会儿。”小二打量了一下李真,最终还是进去报告。
雅朗很快就冲了出来,见是李真,脚步便慢了下来,“原来是你到了啊…”然后对身后的一蒙古装扮的少年道:“表错情了。”当然,说的是蒙古语,李真听不懂。
“王爷。”李真急忙束手,规矩的行礼。
“多久到的?”雅朗问道,情绪貌似不怎么好。
“今天刚到,四爷和五爷也到了,四爷应该在…”
李真还没汇报完,就被雅朗打断了,“四爷也到了,你和他一路来的?太好了,太好了,他现在在哪儿?喔,五爷也来了?他怎么来了,四爷现在在哪儿…”
李着委实不知道该先回答雅朗哪个问题,只好按自己对轻重缓急的划分,一一简要作答,然后便问道:“叶子在里面吧?”
“嗯,你到院子里去大声喊吧,别进错了房间。”雅朗不是故意不告诉李真房间号,还是实在不知道房间号。
“哎!”李真乐呵呵的点点头,很快,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叶子,叶子”的叫声。
然后后院便是一阵吵杂,“李真,你来了,李真,”“姐夫,姐夫…”
“额尔德木图,我们就在这等四阿哥和五阿哥吧,免得走岔了…”雅朗对蒙古少年道,“你四表弟肯定没想到我遇到你了,哈哈。”
雅朗和额尔德木图等了一阵,没等来弘历和德儿,却等来了二等侍卫颜达礼和一个小孩。
“王爷…”
雅朗楞了楞,“颜达礼,你来干什么?”
雅朗有点心慌,不会吧,都到朝鲜了,还要给逮回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不明白
德儿大概觉得穿着破烂衣衫见雅朗不大好,硬是等到弘历带回新衣裳,换了装后,和同样觉得不可思议的弘历一起去找雅朗。
两兄弟刚和雅朗会面,还没来得及打招呼,都惊讶的异口同声道:“尼满?你怎么在这里?”
“颜达礼带来的…”被忽视了的雅朗介绍道。
安巴一脸紧张,“尼满,出了什么事?玛法和玛姆呢?”
尼满笑呵呵道:“你们刚走,官府就来人了,是苏纳带来的,听说你们走了,就带我来找你们,说在大街上我能认出哥哥来,这样就会多些机会找到表哥,还说,他们是给表哥捎信的,玛法和玛姆就同意了。”
“我们刚走,官府就来人了?”德儿问道,“苏纳是谁?”
“是我们那的捕头,很厉害的,他和我阿玛是结伴兄弟。”尼满解说着。
“嗯,”雅朗叽歪着,“你们说,这是不是太巧了啊?”
雅朗非常怀疑,其中有黑幕,敦庆帝在放水,过分,太过分了,自己一行人可是在蒙古辛苦的吃了好多沙子呢,要放水你早说啊…
所以,雅朗的声音透着几分阴阳怪气。
“小表哥,你怎么穿朝鲜人的衣服,挺好看的呢,哈哈。”尼满才不管雅朗话里有话里,冲着德儿上下打量,然后又对班纳品头论足:“班大叔穿朝鲜衣服不好看,帽子太怪了。”
“额尔德木图?”弘历惊喜的声音打断了尼满对朝鲜服的评论,安巴忙将尼满拉到一旁,示意他禁声。
“四阿哥。”额尔德木图憨厚的笑道。“五阿哥,没想到咱们在这里见面。”
“我说雅朗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朝鲜呢,原来他找上你了啊,哈哈,他是特意去找你的?三舅知道不?”弘历上前和额尔德木图来了个拥抱礼。
额尔德木图朗朗笑道:“当然得瞒着了。哈哈。”
“三舅这回得头疼了。”弘历幸灾乐祸道。
“四表哥。”因年纪关系,德儿和额尔德木图只是点头之交,在热河倒和大舅的小儿子阿纳呼占成了好朋友。“阿纳呼占还好吧?”
“我也大半年没见着他了,不过,听说还好。大舅准备来年让他进京给皇后贺寿呢。” 额尔德木图道。
“太好了。届时我一定带他好好逛逛京城。”德儿道。
“小表哥,”尼满一听,急忙凑上前,对德儿讨好的笑着,提醒德儿,自己也是表亲呢。
“你来京,我也带你好好逛。”德儿笑呵呵的拍了拍尼满。
尼满甜甜的应了,“嗯。”马上扭头对安巴道:“哥,我们从朝鲜回去就进京,进京给小表哥祝寿吧。”
安巴再度将尼满拉走。抱歉的冲大家笑了笑,将尼满拖到了院子里。
“真将这门亲认下了?”尼满两兄弟走后。雅朗努努嘴,“你怕不能乱认亲戚吧?干系重大喔…”
“真的沾了亲呢,”德儿一脸的高深。
“哄谁呢,你小子。”雅朗先是楞了一下,旋即就笑了,自己有那么好骗嘛。
德儿晃了晃脑袋,打算卖个关子。
“颜达礼呢?”弘历打断了雅朗和德儿的互动,转入了正题。
“走了。”雅朗道。
“啊?走了?”弘历很是摸不清状况。
“嗯,留下一句话。”雅朗道:“说想想先头太祖十四子。”
太祖十四子即睿亲王多尔衮,是带领大清入关的关键人物,最高职务做到了皇父摄政王,死后被顺治削爵,敦庆帝到目前为止还没给其平反,因此,不好说其爵位。
多尔衮娶了个朝鲜福晋,十六岁的锦林君恺胤之女,为朝鲜宗室之女,被朝鲜国王孝宗收为养女,封“义顺公主”嫁给了多尔衮。
那么,敦庆帝的意思是要让方氏成为朝鲜公主?
“阿玛同意了?”德儿年纪小,第一反应是想朝最简单的想。
雅朗看向弘历,“你认为呢?”
“不可能这么容易,”弘历道:“这事总不能越过玛法去。”
“嗯,玛法肯定不会同意的,”德儿马上也醒悟了,道,“那阿玛是什么意思?睿亲王可是打下朝鲜的呢,难道阿玛是要我们将朝鲜再打一遍?”德儿皱着眉头,觉得这事分析起来难度很高啊。
“你在理藩院办过差,知不知道朝鲜出了什么事?”弘历问着雅朗。
雅朗摇摇头,“不外乎就是叫苦,想减少进贡,和朝鲜的纠纷也大多都是边民越境采参,边贸商人欠钱,没其他没什么大事。”
“边贸商人欠钱?谁欠谁的?”德儿好奇的问道。
“都有,但朝鲜欠得多些。”雅朗道。
“那越境采参是咱们了?”德儿又问道。
“不是,是朝鲜人越境采参,有次还伤了咱们官员,朝鲜就不准卖进行人参贸易了。”雅朗道。
“嗯,也没进贡给咱们人参了。”弘历对这个情况还是了解些的。
弘历和雅朗对视一眼,但是却不大确定,关外也有人参的,大清不至于为了几根人参找事啊,关键是,此时收拾朝鲜没什么益处啊…
“朝鲜国王如今是…是李什么呢?”弘历想了一下,问道。
“李昑,好像是这个名字,前几年以王太弟的身份继位的,”雅朗道:“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见弘历看他,雅朗忙道:“我在理藩院也没待多久,知道这些就不错了…”
“身上还有多少银子?”弘历顿了顿,突然问道。
“二十多两。”雅朗道。
“傅清给备的货都还在吧?”
“在呢,这个你放心。”
额尔德木图插话道:“我身上带了40多两金子,走得急,仓促中只带了这么多出来。”
“李真呢?”弘历突然想起了李真。
“和他媳妇在后面话家常呢。”雅朗瘪瘪嘴。
“叫他出来,他身上有张一百两的银票。”弘历道:“找个大清商人,便宜些兑换了,还有,傅清备的那些货物,叫厚脸狐狸规整一下,去集市上看看,将价格都摸清了,有些东西在咱大清便宜,没准在朝鲜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