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追求的清穿(子一)-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大人都很了悟的点点头,唐高林还拍了拍李真,道:“没事,没事,做不出来也没什么…”

    宋子墨则对唐高林道:“唐老弟,你这女婿找得好,是个稳重的…”

    李真给窘得脖子都全红了。

    回家后,唐王氏知道了,便叫李真从明日起不用去写字摊了,专心倒腾蘑菇就好。

    唐烨急忙道:“娘,李真都说了,他不怎么记得他娘当时是怎么做的,不见得能弄成,你那么心急干嘛,你那么急切,李真没准晚上都会给愁得睡不着觉了。”

    唐王氏一听,忙做了个自我检讨,“瞧我,还没叶子想得周到呢,真娃子,你别想多了哈,蘑菇能种成当然好,种不成也没什么,咱们家又不是没入息。”

    唐高林也附和了两句,然后又问道:“真娃子,那玩意儿是不是很不好做啊?大概得花多少银子?”

    李真支吾着不知该怎么回答,见李真那手脚无措的模样,唐高林忙道:“我就问问,我的意思是如果花费不大,我们家还是可以想法子凑凑的,赔了也没关系。”

    李真还是低着头不说话,一直忍着没吭声的唐蜜见如今没了外人,就开始揭发了:“李哥那天说他不会种的…”说完还看向唐叶,“姐姐,那天李哥明明说他不会种啊…”

    李真的头低得更低了,不停的搓着双手。

    唐高林两口子对视一眼,然后便不准唐烨说话,叫唐蜜详细的说说到底是怎么个情况,等唐蜜说完,唐高林两口子就开始训唐烨了,“你瞎倒腾就算了,怎么将什么东西都推到真娃子身上?瞧将真娃子窘的。”

    唐烨心跳一点也没加快,非常镇定的、面不改色的说,“爹,娘,李真没说假话,他是真的不会种。不过,他亲爹的确是种蘑菇的,你们会想出盖茅草屋种蔬菜的主意嘛?李真这么说,是因为他以前见过啊,这是我后来悄悄问出来的,问了很久才问出来的。”

    唐高林两口子一想,是啊,正常人谁会说将菜种在见不着阳光的屋里啊,于是,又都开始拿探究的眼神瞅李真了…

    李真的头更是低得不能再低了,唐烨见状,很怕李真顶不住压力说大实话,于是,急忙道:“爹娘,这事你们就别管了,瞧将李真给逼的,他可怕让爹娘失望呢…”

    唐高林两口子一听,忙安慰李真,表示千万不要有压力,他们都会以寻常心来对待的…当然,是否真的能保持一颗寻常心,那就只有他们两口子才知道了。

    直到第二日,唐烨才找到了个机会悄悄的给李真道歉,“李真,对不起,我怕不这么说,爹娘不会同意我们搭茅草棚的,所以只好拉你出来了,你放心,如果最后没种出蘑菇来,我会给爹娘说实话的,你现在先帮我瞒着好不好?”

    李真低声道:“我主要是觉得骗爹娘不好…”

    唐烨急忙循循善诱,“我也不想撒谎,可我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对不对?有时候,一些善意的欺骗其实是必要的…”

    李真想了想,“可爹娘如今都对种蘑菇抱了好大的希望,到时候他们失望怎么办?”

    的确,虽然唐烨再三强调,李真不会种蘑菇,脑子里只隐约有点点印象而已,虽然唐高林两口子都说种不种得成都没关系,可是,是人都知道,唐高林两口子有多希望蘑菇能种出来,家里需要新的进项啊…

    唐烨叹了口气道,“如果到时没种出来,不光爹娘会失望,我和你,甚至妹妹也都会失望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只能好好做,这样就算日后没做成,至少我们也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李真很没信心的问道:“怎么好好做啊?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弄呢。”

    唐烨想了想,问道:“你能识多少字了?”

    李真略微思考了一下,道:“应该有一百多个字了。”说这话的时候,李真的脸又红了一下。

    唐烨在肥肠摊子没什么生意的时候,也会凑到唐高林的写字摊前跟着认字,虽然认繁体字有些困难,但比起李真来,唐烨真的可以当起“神童”两字了,害得唐高林越发的遗憾,为什么唐烨不是儿子呢,所以,李真一听唐烨问这话,就觉得有些惭愧。

    而唐烨压根就没注意到李真的情绪波动,而是自顾自的问道:“你会认的字里包括了蘑菇两字吧?”

    见李真点点头,就交代道:“那你挤出时间去书摊逛逛,试着找找农书,看有没有和种蘑菇相关的…”

    唐烨不知道蘑菇人工种植技术源于何时,但是却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很有信心。

    李真真的在繁忙的春节前去书摊逛了两次,第二次回来犹犹豫豫的说,他发现了两本书,里面写了关于种菌的方法,然后问唐烨,“俺觉得这个菌就是蘑菇。”

    唐烨没嘲笑李真,而是给了一番表扬,“对,你肯定是对的,这菌绝对就是蘑菇。”

    李真咧嘴笑了,“有写字我不认得,不过没关系,我明天再去看看,将那模样给记下来,回头问叔。”

    唐烨自然是给了一个赞许的笑容。

    结果,李真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才将两本书的种植方法给背了下来,唐烨以为内容肯定很多,所以李真才会花这么多天的功夫强行记忆,可等李真用树枝给唐烨在坡地上默写完后,唐烨实在没法由衷的夸赞他,因为,李真所写的总共还不到150个字。

    它们分别是唐代《四时纂要》里记载的“三月种菌子,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又法,“畦中下烂粪,取构木可长六、七尺,截断磓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布,土盖。水浇长令润。如初有小菌子,仰杷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以及元代《王祯农书》里的“以蕈碎剉,均布坑内”。

    虽然李真已经就不认识的字请教了唐高林,但唐烨最终还是没赞李真聪明,实在赞不出口,于是就直接和李真讨论起这文言文了,文言文可不是每个字都认识就能弄对意思的。

    不过,经过连蒙带猜,唐烨和李真还是明白了个大概,唐烨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代有农书,但是有些技术也没流传的原因了,这也记录的太简陋了,看来更多的还得靠自己摸索啊。

    而且,唐烨记得以前在家转电视台的时候,曾瞄到过某个频道正在说蘑菇种植,依稀记得好像没种在地里的啊,而且好像全是长在一根一根的木头里的。

    因此,唐烨便决定了,反正都是摸索,那就地里也种,地面上也放,双管齐下,来个双保险。

    对于李真提出的时间问题—农书里可说种植时间的--,唐烨也没在意,“咱们不是要用茅草来保暖嘛…”

    于是,大年初一刚一过,李真就在坡地上开始搭建茅草棚了,茅草棚建的不大,只占了很小很小的一块地,这样即使等到种玉米和土豆的时候还没产出,也不用全给拆了。

    唐高林没去帮忙,大概是怕给李真压力,所以让茅草棚的建成耽搁了些时日。

    唐烨和李真都没明白,是不是需要找些菌种将其弄碎了和烂树木混在一起,唐烨本想让唐蜜在山上找找有没有蘑菇之类的,反正都可以试试不是,但是,又担心找到的蘑菇有毒,便作罢,准备从头培养蘑菇来,反正这种菌类应该是环境温度条件合适了就会自然长出来的…

    于是,唐蜜的工作便只有一样,四处找朽木枝,也不管树种了,只要是朽木就朝家搬,宋慈惠天天都跟在唐蜜身后帮忙,连去姥姥家走亲戚都要拒绝,说忙,气得他娘宋张氏拎着他的耳朵死命揪了好几下。

    宋慈惠在姥姥家也就待了一天,--过年走亲戚嘛,大家都不会多待的,---在回来的半道上还顺手捡了两根烂木头,要死要活的非要放在他们走亲戚的驴车上…

    总之,在唐蜜和宋慈惠小朋友的帮助下,唐烨和李真赶在正月十五前完成了种蘑菇的铺种工作,将大部分木头埋在了地理,只留了很小的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当然不论这些烂木头是否裸露在外,唐烨都让李真施肥了呢,就是浇了一遍粪的。

    为了给茅草屋加温,唐烨还让李真在小茅草屋的中间架了个简易灶台,每天一日三餐以及煮肥肠都在茅草屋里进行,为了致富,唐烨不怕臭。

    当然了,李真每天早晚都得将水缸挑满,蘑菇一般都是长在潮湿的地方,这水可少不了。

    到了晚上,唐烨便在简易灶台里添些柴火,保持火苗不歇,免得屋子里骤然降温,本来蘑菇要发出来的,结果又给冷得缩回去了,自然,也没忘在屋子里放了两个大水桶…

    请大家多多支持,收藏和推荐,呵呵

 第十一章 运气好、运气孬

    在21世纪,唐烨信奉,有付出就有回报。

    可在敦庆朝,唐烨更偏向于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了。

    蘑菇种植已经搞了大半年了,光秃秃的坡地早都种上了玉米和土豆,可蘑菇,蘑菇依旧还是那水中月、镜中花。

    唐烨她们倒不是一点蘑菇也没种出来,茅草棚里好歹还是发了几株蘑菇的,而且大概是因为烂木材种类差别有些大,所以,别看只发了几株蘑菇,可基本上,每一株就是一个品种。

    只是,只是那蘑菇瞧着好像是,好像是残疾菇,反正长得歪瓜裂枣的,杆长得特大,那蘑菇伞吧小得几乎可以忽略。

    面对长得奇形怪状的蘑菇,唐高林两口子有些失望,但还是鼓励了大家两句。

    李真也很兴奋,不管怎样,总算是种出来了,虽然样子有些难看,可再难看,那也是蘑菇啊。

    唐蜜也没受到一丁点儿打击,还颇有斗志的按照姐姐的吩咐将每样蘑菇掰了一小瓣,跟着宋慈惠去喂他家的狗,很好,狗吃了完全没事,这让唐蜜很兴奋,很大方的告诉宋慈惠,下午跟她去城里的摊子上尝肥肠鱼,将宋慈惠乐得眼睛都笑弯了。

    是的,如今肥肠摊子多了一样生意,现场做肥肠鱼。

    因为,唐烨最终还是唆使李真到河边摸鱼了,当然,是背着唐蜜的,生怕唐蜜带着宋慈惠有样学样。

    可是,饭馆里的鱼并不畅销,所以人家自有的进货渠道完全能满足饭馆的需求,压根不在外面买,唐烨也试着拎了两条鱼到市场上去卖,可卖了整个下午,两条鱼一条也没卖出去,又不敢随便降价,真担个扰乱市场的罪名那可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最后,唐烨只好将鱼拿来在摊位前现场做肥肠鱼,倒也吸引了不少人气。

    因肥肠鱼并不是天天有的,---得李真有时间了,而且运气还不差的时候才能有,--所以,虽然卖得比肥肠土豆贵,可却比肥肠土豆受欢迎。

    唐王氏本想在市场上买鱼来做的,被唐烨否决了,唐烨决定搞搞饥饿疗法,学后世的小店,每天就卖那么多的菜,晚到就没了,反正,在后世效果不错,有一次唐烨和一伙损友在下午4点就浩浩荡荡的杀向一家传说中的美味串串,结果,在那个点上,人家的菜竟然还是给卖完了…

    当然,唐烨给唐王氏的说辞是,买鱼成本太贵了,一不小心就会亏本,于是,唐王氏便没再坚持。

    别说,还真有点效果,只要那天卖肥肠鱼,销售量一般都要多出50%来。

    唐烨对此是很高兴的,原本以为蘑菇再来添个彩头就更完美了,结果没想到,福无双至啊。

    唐烨看着那几株蘑菇,心里那郁闷劲儿就别提了,照这个发展趋势,等自己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蘑菇种植技术来,也许十多、二十年都过去了…

    唐烨不由将中国写农书的一帮人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写详细点会累死你啊!

    唐烨一想到未来十多二十年都要过如今这苦哈哈的穷日子,想死的心都有了,怎么就没有一个能让人短期内发家致富的法子呢?

    杂交水稻,不懂,何况自家还种的是小麦;

    养蜂蜜,家里不会,还是得从头摸索起;

    种药材,算了吧,没准结果和种蘑菇一样;

    唐烨左思右想,火了,恨恨的对老天爷发飙,“你惹我是吧,惹急了我,我开动物园去!”

    当然,发完飚后,唐烨就泄了气,不说野生动物好不好逮,光养就是个麻烦事啊,自己家一个月前刚草草建了个猪圈,买了只小猪来喂,没喂两天,小猪就病了,请了个兽医,花了500文,不光唐王氏心疼,唐烨的心都在滴血,还好,小猪挺了过来,否则唐家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副业不好搞啊,没专业技术人才的副业更不好搞啊…

    所以,这段时间,唐烨情绪很低落,就是听到兰州义务官学挂牌招生了,唐烨也没一丁点儿激动…

    因为这也不是短期能获利的事,可唐烨如今需要快速发家致富,否则,自己的双手可就只能一辈子粗糙了,就算二十年后天天抹兰蔻还是一双劳动人民的辛苦手…

    不过,虽然唐烨不怎么激动,但还是在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建议送李真去。

    唐王氏有些发愣,唐高林也没立即表态,李真则第一个发言,说跟着唐高林学认字挺好的,还不耽搁地里的活,一举两得,说完还对唐烨道:“叶子,你瞧,俺都会用一举两得了呢,所以啊,跟着叔认字挺好的。”

    唐烨道:“这是朝廷给咱们的福利,咱们不去,多对不起朝廷啊。”唐烨不好说知识改变命运,只好胡诌。

    唐高林思索了一会儿,在大家睡觉前发话了,“让真娃子去读读吧。”

    晚上,唐王氏悄悄问唐高林,为什么做这么个决定。

    唐高林道:“免得日后落埋怨,而且,去学堂也能多认些人,日后路子总要宽些。”

    可象唐高林这么想的人并不多,整个宋家村加上李真,总共就两人入学,另一家他祖上曾出过秀才,如今虽然家道中落了,可好歹也算是有读书的风气,父母一咬牙,就将满7岁的老幺给送了去,其他几个大儿子继续在家帮忙做农活。

    因此,李真便很打眼,连宋子墨都在笑唐高林,说女婿不是这么惯的。

    等李真报完名后,唐烨才知道,不光宋家村去读书的人不多,就是整个兰州也没多少人,整个学堂还没收到100人,要知道,这可是包括了整个兰州和兰州近郊的村庄啊…

    唐烨经过细问,从李真口中才获悉,因为,朝廷早就明言了,这是给穷人家的孩子办的学堂,虽然没说拒绝接收富人家的孩子,可这年头,富人都还挺有羞耻心的,没人去占这等便宜,至少绝大多数富人没想去占朝廷这便宜,这让听惯了申请到廉租房的人却开着宝马逍遥的唐烨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本唐烨以为会有许多公子哥儿涌进学堂的,还特意告诉李真,别去招惹他们,是的,不是说别怕他们,而是别去招惹,因为招惹不起啊…想学人一身傲骨,那也得等骨头长硬再说。

    而穷人家一个六岁的孩子已经能帮家里做很多事了,许多家长并不乐意将孩子送去读书,读两年书,地里的手艺多半会落下,要知道想考中秀才那可得是祖坟埋得好的人家才行啊…加之学校又不管饭,所以学校生源并不怎么样。由此,李真的年龄完全没有成为问题,先生只是稍微诧异了一下下,就将人给收下了,完全不用去四处找关系。

    李真倒不算是他们班年纪最大的,他很幸运,比人晚生了20天,只算第二年长,但他却是唯一一个有点识字功底的人,所以啊,别看唐烨运气不怎么的,李真的运气还真不错,和他同年级的同窗中竟然没有一个是落魄文人的子弟…

    所以,李真竟然成了先生比较喜欢的学生之一。

    等李真入学后,唐烨才断断续续的了解到,原来官学虽然是免费的,但是也有规矩,两年后会有大考,由一省的学政出题,没过关的就回家该干嘛干嘛去,过关的才能继续在学堂免费读书…

    也就是说,敦庆帝认为,两年时间足够扫盲了,第三年就该有天赋的人继续读了。

    唐烨对此很不感冒,因为李真的资质实在是差了些,又没洪七公给他当师傅,两年后很有可能会被淘汰。

    所以唐烨又郁闷了,而李真每天放学后,不是帮着收摊、就是先回去帮着干地里的活,连早上上学都要先去地里转一圈,一点都没压力…

    唐烨和他说了许多次,叫他不要以为现在跟得上功课就可以麻痹大意了,书是越念越难的,李真每次都是将头点的象鸡啄米,可是一转身,照旧将读书当作副业…

    气得唐烨准备一掌握话语权就悔婚,太可气了,这叫什么人啊!

    那么眼下没有话语权怎么办呢,唐烨便开始搞冷战了,好些天不搭理李真,李真虽然有些讪讪的,但也没去主动讨好唐烨,让唐烨更生气了…

    不想,这日李真放学后到摊子处来帮忙时,竟然一直偷偷打量唐烨,次数多的唐蜜都奇怪了,“李哥,你老看我姐干嘛?”

    李真尴尬的笑笑,忙道:“没,没…”

    唐烨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装没听见。

    李真也没再做出其他任何示好的举动。

    晚上,李真如往常一样,吃饭前在蘑菇种植棚里浇完水、又将家里各种水缸、水桶挑满水,然后,来到既是厨房又是自己房间还是一家人饭厅的那半间屋里,唐蜜正在烧火,唐烨正在切菜叶,唐高林正在修板凳,唐王氏正坐在炕上纳鞋底,显衬出刚刚进屋的李真好似最闲。

    李真在屋子里转了个圈,方道:“叔,西北大捷了呢…”

    说起西北大捷,唐烨心里又多一丝郁闷,本来知道西北还在打仗,唐烨还以为可以发点战争财的,可想了一整天,才发现没那能耐,只得作罢。

    听李真此时提起,唐烨没好气的心想,西北大捷关你什么事,难道朝廷还给家家户户发奖金?!

    唐高林则道:“嗯,我也听说了。”

    李真忙笑道:“先生说,大军班师回朝会途径兰州,我们要去城门外欢迎大将军。”

    唐高林和唐王氏都有些激动了,连唐蜜都来了劲儿,“李哥,那你会看到大将军不?”

    唐烨则瘪了瘪嘴,心想,学生当免费群众演员的历史还真够悠久的啊…

    李真笑了笑,道:“应该能吧,学堂选了六个人给大军道贺词,俺被选上了。”说完,李真特意冲唐烨笑了笑…

    “真的啊,这可是荣耀的事啊…”唐家除了唐烨,其余三人的血均直往上涌…

    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十二章 培训

    唐高林放下手中的活,激动道:“真娃子,你真的被选上了?”

    唐王氏也下了炕,“你要对大将军念贺词?面对面的念?是不是对着那个最大的大将军啊?”

    唐蜜也不给灶里添柴火了,“李哥,你好威风啊…”

    李真高兴的搓着双手,道:“先生今天才通知的,听他的意思好像是给十四王爷念贺词呢,具体怎么念,俺还不知道,嘿嘿…”

    唐烨有些无语,心想,这有什么好激动的啊,不就献个花,给人说两句欢迎词嘛,仪式一过,难道那个十四王爷还能记着你啊?!

    唐烨的确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会这么激动,在21世纪,要是政要跑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视察,唐烨一般是骂娘,因为会影响到自己出行。

    但在这个娱乐生活极度贫乏的时代,在这个上位者高高在上而信息又极度闭塞的时代,京城以外的小老百姓,许多人家可是好几代人都没见过王爷这种身份的贵人呢,何况还要近距离接触,天啊,真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因唐烨体会不到大家的感受,----当然,真不能怪唐烨,唐烨已经很努力了,都将打了胜仗的大将军途径兰州想象成张学友来兰州开演唱会了,但唐烨还是高兴不起来,反而更气愤了,自己穿前还买了张学友演唱会的门票的,而且还是最贵的那种,得,现在早过期了…所以,唐烨的面部表情和整体气氛是特别的格格不入,更让李真认为,唐烨的火气还没消,唉,瞧这脾气大的…

    于是,李真只好走到唐烨身边,笑道:“叶子,俺想找你帮忙…”

    唐烨还没说话,就听唐高林道:“叶子能帮什么忙?是不是想给先生送点肥肠鱼去啊?”说完不等李真回答,就直接吩咐道:“叶子,明儿好好的做几份肥肠鱼,咱们是该好好感谢一下先生,对了,今天真娃子没去捞鱼,娃儿娘,明儿进城买点鱼…”

    李真忙摆手,“不是,不是,叔,不是给先生送东西,俺是想请叶子帮俺看看,到时俺该怎么举手抬足才不给学堂丢人…”

    唐王氏道:“她懂什么啊,娃儿爹,要不请宋三哥来指点指点?”

    李真忙道:“叶子行,她行的。”

    唐蜜也道:“姐姐上回就演了一回呢,叫那啥,啥热情来着,演得可好了…”

    唐王氏还待开口,就听唐高林道:“叶子天天卖肥肠,倒是练出了大方劲儿来,也行,就先让叶子给真娃子说说…真娃子脸皮浅,请宋三哥来,真娃子反倒拘谨。”

    唐烨听得直皱眉,喔,自己天天卖肥肠,李真以前还天天在写字摊前站着呢,他怎么没练出大方劲儿来啊,当下便抿紧了嘴唇,没做声。

    李真忙小声问道:“叶子,你会帮俺的吧?”

    唐烨将切好的菜放进煮稀饭的锅里,想了想,道:“依我说,大家还是别高兴得太早了,学堂目前是这么定了,可谁知道后面会生什么变故,如果这是件特荣耀的事,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没准会给学堂施压,让他们的孩子去呢…”

    李真忙道:“俺们学堂没有钱有势的…”

    唐烨没好气道:“知道作假不?”

    唐高林和唐王氏一听,都道:“这么大的事,谁敢作假,那大将军一发怒,谁受得了?”

    唐烨觉得这一家人还真是天真啊,当下摇摇头,道:“大将军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去查给他念贺词的学子的底细?就算他猜出来了,他也不会做声的,那可是他的欢迎仪式,搞咂了,丢脸的可是朝廷!”

    李真嘀咕道:“干嘛将人想得那么坏啊…”

    唐烨声音高了一度,道:“我将人想得坏?你继父干嘛卖你不卖他亲生骨肉啊?”

    李真一下涨红了脸,唐王氏眼疾手快的朝唐烨背上打一巴掌,“你会不会说话啊?”

    唐高林也很生气的看着唐烨。

    李真忙道:“叔,婶,俺没事,你们别怪叶子,她的确,的确也没说错。”说到最后李真的声音低的像蚊子叫。

    虽然唐高林和唐王氏都没再训唐烨,但家里的气氛还是给彻底破坏了,直到晚饭摆上了桌子,气氛都还怪怪的,连唐蜜都刻意小声说着话。

    吃着菜叶子稀饭,唐烨也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火了,再怎么着,也不该说李真的痛处,而且还惹得全家人都不高兴,于是,想了想,便主动开口缓和气氛了,“爹,娘,我也是随口那么一说,主要是怕你们太高兴了,万一李真被人给挤了下来,那你们还不得失望死啊…”

    唐王氏没好气道:“你咋就不想点好的呢?”

    李真忙道:“叶子提醒得对,俺是高兴的早了些…”

    唐高林则道:“我明儿打探一下,也是,寒门学子都见大将军去了,不可能绕过那些富户啊…”

    晚上,当唐高林两口子歇下后,---此时已经不用烧炕了,所以,唐高林两口子搬回了自己的屋--,李真正在铺炕,却听唐烨在身后道:“李真,对不起…”

    李真一楞,转身就见一黑影站在自己背后不远处,---天色已晚了,又没点灯,只能瞅着一团黑影---,但李真没一惊一乍的叫起来,那虽然是黑影,但也是叶子的黑影啊,李真认得出来。

    李真笑道:“没事,是俺太高兴了,有点得意忘形了,嘿嘿,你说的对,没准真会有变数呢。”

    唐烨道:“不是,我不是说这事,我是说,我不该那么说你,就是,你,你继父…”

    李真楞了楞,笑道:“没事,你又没瞎编。”

    唐烨顿了顿,道:“总之对不起,以后不会了。”

    李真呆了一会儿才道:“俺不怨他,他要不是想卖俺,俺也就遇不到俺叔了…”

    唐烨失笑道:“你倒真是想得开…”

    李真笑着摸了摸脑袋,嘿嘿笑了两声,然后才道:“叶子,你也想开些…”

    唐烨道:“我哪有想不开…”

    李真道:“自打蘑菇没种成,俺听你叹气的次数比往常多了许多呢…”李真顿了顿,又道:“虽然蘑菇没收成,但俺家日子过得挺好的,你真不用懊恼…”

    唐烨想了想,道:“李真,我给你讲个故事。”唐烨这段时间心里的确憋得慌,早想找个人吐吐苦水了,如今正好想到一个故事,可以就此引申开去,便也不管李真是不是心理医生了。

    李真忙道:“好啊。”

    唐烨道:“从前有个穷小子去拜访一个富翁,这个富翁年轻时候也很穷,但如今却置办下了庞大的家产,穷小子就问了,说,‘老先生,你是怎么发家的啊,有什么诀窍呢?’”

    李真很认真的接话道:“老先生说他是靠种蘑菇?”

    唐烨本来满腹心事的,听李真这么一说,不由笑出了声,“你有才,太有才了…”

    李真讪讪道:“咱们刚在说蘑菇,所以,俺以为你这故事和蘑菇有关,原来没关系啊,那老先生说什么了?”

    唐烨道:“算了,这故事不说也罢,怪扫兴的,你睡吧…”

    李真忙道:“别啊,将故事讲完啊…”

    唐烨想了想,还是选择了继续,“老先生就说,他每天都努力的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失败了也不气馁,跌倒了又在爬起来,这样每年都能积攒点银子…”

    李真道:“喔,这样长年累月的慢慢积攒下这家产的…俺明白了,叶子,俺会脚踏实地的干的…”

    唐烨想了想,最终还是将故事的后半截给咽回了肚子里:“嗯,对,这回你说对了,早些睡吧,从明天开始,你就得好生练谈吐了呢。”

    李真笑了笑,点点头,“好。”

    而第二日,唐高林打探来的是好消息,富户子弟也选了代表的,于是,李真的第一堂家庭培训课便在唐王氏的催促下开始了。

    因李真如今还不知道到时他们要歌颂什么或喊什么口号,所以,唐烨便叫李真当着自己和唐蜜的面背文章,然后就他的语气、语调、停顿和神情进行指导。----唐烨好歹大会小会上发了不少言,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多经验的。

    等李真在自己两姐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