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蜜宠:山里汉的小青梅-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鲜花板着脸看鲜肉:“离谱!”
第43章 不想应付穷亲戚
咋越说越离谱了呢?她这些年忙,也没见过板儿多少回好吗?再说那板儿回回见着她就发愣,似乎结巴的那个人是他,两人根本就没说过几回话啊。
姚鲜肉向来尊敬这个姐姐,见姐姐板着脸,这下竟是不敢再开口了。
王牡丹就叹了一口气道:“板儿虽然也不错,但是赵二婶未必会让他娶花儿,赵二婶家里这些年来越过越好了,前几天听赵二婶说,现在邻村不少人都过来找赵二叔杀猪,应该赚了不少钱的,我好像还问过她关于板儿的事,她说到时候应该找一个家里过得去的,找穷的怕将来把板儿拖累了,她们不想应付一堆穷亲戚。”
赵二叔是屠夫,以前只杀猪兼干农活,现在不但杀猪还养猪,养大了拿镇上去卖,一头猪也能赚二两银子,他们家早两年还把院子翻新了一下,住上了青砖的瓦房。
姚铁树听王牡丹这么说,心底竟又暗自失落起来,他叹了口气:“也都怪我,没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你看你又来了,当初你上山也是为了这个家,”王牡丹道。
而姚鲜花实在听不下去了,她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一气便拍了桌子,“呯”一声响后,爹娘和弟弟吓了一跳,大家齐齐看着她。
姚鲜花的小脸憋得通红,她看着他们,一字一顿地说:“会、好、的!”
她始终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总能把日子过好的。
……
再说大伯母家,自从姚大富从战场上回来后,这几年腿也好了,在衙门那边也站稳脚跟了,在乡下人的眼里,能在衙门里面谋个差已经很厉害了,跟现在的公务猿一样。
姚大富在县城站稳脚跟后,又在衙门里面给姚二富谋了一份伙夫的差事,每半年可以领几两银子,大大改善了家里的条件,所以大伯母这几年去哪里都神采飞扬的,特别神气。
自然地,大伯母在姚铁树和王牡丹面前更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仿佛她现在的身份比姚铁树一家高贵了很多一样。
这几年,大伯母还是没有甘心放下东边那块地,一有机会就想那块地抢到手,要不是姚鲜花和王牡丹辛苦顶着,不停地在那块地里种东西,不然那块地早就被大伯母要回去了。
日子很快就到姚金婆六十岁寿辰那天。
在乡下,六十大寿对老人来说很重要,就算不大操办,族里的人聚在一块吃顿饭总是要的。
为了给奶奶祝寿,大伯母家里三个儿子都回来了。
姚大富刚从战场回来那年就娶了同村的一个女子为妻,他们现在都有两个儿子了,二儿子姚二富是两年前成亲的,去年刚生了一个儿子,现在妻子肚子里又有了,正挺着大肚子呢。三儿子现在在家里干农活,早几年就订了亲事,可未婚妻的娘去世,说是要守丧三年,年底才能嫁过来。
姚金婆现在儿孙满堂,别提多高兴了,他们在院子里面摆了两桌,鸡鸭鱼猪样样都有,吃饭前还烧了一小节鞭炮,比过年还热闹。
结果酒足饭饱,大伯母又在饭桌上提起了东坡那块地来了。
第44章 姚金婆过寿
大概是因为喝点米酒,大伯母这次说话说得十分直白:“铁树,二婶,我现在跟你们说件事,希望你们不要怪我。你看,我现在三个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家里人口这么多,地不够种,我不想多说什么,你们就把东边那块地让我种东西,怎么样?”
王牡丹脸色一变:“大嫂,这事咱们一开始不是说得好好的吗?只要我们家里能种东西,那块地就由我们来种。”
大伯母哼了一下:“我知道你们能种东西,可是你瞧瞧你们都累成什么样了?铁树肩不能挑手不能扛,你呢,种种菜还可以,平时又要做饭又要照顾铁树,家里就一个花儿顶着,花儿今年都十四了,明年应该要出嫁了吧?到时候你一个人怎么顶?再说,你们家撑死了也就四张嘴,要那么多地干嘛?我家三富一娶妻,十几张嘴呢。”
“这……”面对大伯母的咄咄攻势,王牡丹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的确,这些年来姚鲜花撑得辛苦,可是如果她不撑的话,家里的余粮从哪里来?
大伯母白了王牡丹一眼,接着又看向姚铁树:“铁树,你自己想想这些年你们为姚家付出过什么,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这一次娘过寿,你们家出过一铜板吗?白酒,猪肉,鸭,还有鱼,全是我们家出的钱,你们家就出了两只鸡。再说人手方面,你看咱们刚刚吃的这一桌,扣肉是我家金树炸的,鸡鸭鱼是我们家大富三富杀的,菜是二富炒的,你们家做了什么?不过是来添添柴火洗洗菜,不管怎么说,我们家都比你们付出的多,凭什么你们占那么多地?”
大伯母接着看着姚金婆:“娘,您说是不是这样的理?现在大富二富都生了娃,二媳妇肚子里面还挺着一个呢,家里十多张嘴要吃饭,大富二富虽然有工钱,但是五谷杂粮总是要吃的呀,您跟二婶说说,让她把那块地给我们种吧。”
姚金婆今天过大寿心里特别高兴,而且这一次过寿她可是收了大伯家不少礼的,比如大富从城里买回来的布料,二富买的新布鞋,连三富都给了她两吊钱孝敬她。
姚铁树一家呢,除了那两只鸡就真的没有了,因此她的心里面多少是偏向大伯家的。
姚金婆得了这么多好处,没理由再一次次护着姚铁树,便转向姚铁树道:“你们上面的花生不是要收了吗?等收完花生你就把那块地给大嫂家种了吧,你大嫂家确实一家子十多张嘴吃饭,能多一块地就能多存一些粮食,你也别跟她争了。”
姚铁树没说什么,只看着王牡丹,他担心王牡丹伤心。自从他的腿伤了之后,家里的事情都是王牡丹和姚鲜花做主。
王牡丹也没有什么话说,或者说,她完全没有底气。
是啊,家里要啥没啥,用两只鸡跟别人的十斤猪肉还有鸭鱼比,比得过吗?终究是人穷气短。
而姚鲜花则腾地一下站起来,并且揪着小拳头,小脸蛋也憋得通红。
第45章 把鲜花嫁了吧
大伯母见状,不由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不服气?你要是不服气的话,好,那今天的这一桌咱们两家平摊,猪肉的钱,鸭钱鱼钱,你折成银子给我,就一两,你拿得出来那地就继续你们种,拿不出来就给我种,总不能啥好处都让你们占着吧?”
姚鲜花动了动嘴,终究是啥都说不出来。
……
那块地最后还是被大伯母要去了,姚鲜花知道,那些龙眼树也是保不住的了。
她仔细想了想,这些年因为疏于护理,那些龙眼树根本没有结过果,失去了就失去了。再说,这些年来,为了守住那块地,她和王牡丹都付出了太多,既然种地没有出路,那唯有找别的路子了。
那晚,一家四口正在屋里面吃饭,中途姚金婆来了。
姚金婆端着一个碗,碗里盛着炒香了的兰豆炒肉,是她端来给姚铁树一家人吃的,大概是为了弥补她心里面的内疚。
“娘,您怎么还给我们送菜来了,平时我们没有东西孝敬您也就罢了,还要您端菜过来给我们,”王牡丹连忙去给姚金婆端了张板凳过来。
姚金婆坐下来之后就说:“也没有什么,你们现在困难,我应该帮衬你们一下的,想必你们一家也好久没有吃上肉了,这碗肉虽然不多,但解解馋也好,鲜肉正在长身体,别把他饿坏了。我主要是担心鲜肉,鲜花都这么大了,少吃几块也没事。”
姚鲜花正准备夹一块肉尝尝呢,筷子才刚落下她就僵住了。
算了,夹块兰豆吧。
姚鲜肉见状,赶紧替姚鲜肉夹了一块:“姐姐你吃吧,我不爱吃肉,再说这肉一人三块管够。”
姚鲜花冲姚鲜肉笑笑。
姚金婆又道:“还有一件事,是你们大嫂给我提的,你们家现在不是困难吗?要不把鲜花早一点嫁出去拿点礼金,也好减轻你们这一家子的困难。”
一听姚金婆这话,姚铁树一家顿时惊呆了片刻。
姚金婆又开口道:“隔壁村有一户家里开果园的,家境不错的,就是生了一个害肺痨的儿子,我听说他们打算找一个女娃过去冲喜,给的钱还不少,这钱呀,足够支持鲜肉上完学堂的,你们要不要考虑一下把鲜花嫁过去。如果可以,我赶明就让人去说说。”
姚鲜花听到这里,她顿时腾地站起来,再冲姚金婆喊:“不嫁!”
这跟卖身有什么区别?
“你喊什么喊,这里由不得你说话,你爹都还没有说话呢,你倒是先说不嫁了,”姚金婆对姚鲜花的行为感到很生气。
“总之,就不嫁!”姚鲜花难得在紧要关头说了句完整的句子。
“你……你凶我这老太婆干什么?我好歹是你奶奶”姚金婆怒道。
“娘,”姚铁树也开口:“花儿还得、得在家种地,她嫁了,家里谁干活?”
姚铁树是从利益的角度说的,如果他从爱护姚鲜花的角度上说的话,恐怕姚金婆会听不进去。
什么嫁过去就是毁了一生的话,在姚金婆眼里那都不是事。
第46章 得给钱
王牡丹先把姚鲜花轻轻按下来,随后也赔着笑着说:“是啊娘,虽然说把花儿嫁过去可以得到一笔钱,可是花儿这些年在咱们家干的活算上来都不止那笔钱了。眼下又快到秋收的季节了,花儿这一走,到时候谁在家里种地做饭呢,再说鲜肉也需要人照顾人不是?”
王牡丹一边说一边压着姚鲜花的腿,以防她再次冲动。
姚鲜花不作声,她知道爹娘只有这么说才能劝下姚金婆,姚金婆最疼的就是姚鲜肉,把姚鲜肉搬出来才是最有效的。
“说得也是,”姚金婆想了想,便也道:“那你们再好好想想吧,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万一那病痨突然不在了,想嫁都嫁不成了。”
“……”
送走姚金婆后,全家人都开始安慰起姚鲜花来,姚铁树说:“放,放心吧花儿,爹……不会让你嫁什么……病痨子的。”
王牡丹也说:“是啊,前些天我们不是还说了吗?要嫁也要嫁一个能疼你的,那种嫁出去给别人家当牛做马的,不嫁也罢。”
姚鲜肉则一边往姚鲜花晚里面夹肉,一边小心翼翼地安慰道:“姐姐,你多吃点肉,吃肉才能更水灵。”
“……”
……
转眼又到了秋收。
农村里面每年都要交公粮的,而且随着北边的战事,中部地区的罕灾,朝廷征收的赋税越来越多,百姓们都说“苛政猛如虎”,有些人口多的人家甚至一交就交了一半。
但眼下的形势总体上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些人家就不在乎那点公粮,只要有银子就可以买粮食,像赵二婶家虽然也交不少公粮,但是他们还可以买米面,不担心饿肚子。
而姚铁树家里面交了公粮后粮食就所剩无几了。
除了种地,石华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种棉花,棉花可以换取一些收入,可那点收入只够供姚鲜肉上学的。
东边那块地被大伯母要去了之后,姚鲜花就每天都有半天时间闲着了,她想,一定要想法子赚钱才行,一家四张嘴,怎么也要吃饱穿暖,过年过节也得添件新衣吧。
她想,单靠种地也种不出几个钱,去镇上做木工?那家里怎么办?
就在姚鲜花坐在黄皮树下冥思苦想的时候,对屋姚大富的媳妇拉着他大儿子来了。
姚大富的媳妇叫阿桃,阿桃这些年也不太看得上姚铁树一家,对姚鲜花这个说话结巴的堂妹更是瞧不上眼,但是阿桃的儿子喜欢小鲜肉那辆木头车,好几次都想过来要。
那辆小车子是参考现代的玩具汽车做出来的,可以坐下一个六岁以下的小孩子,阿桃的大儿子阿豹喜欢得不行,回回见着都想玩。阿桃之前问王牡丹要,王牡丹说这是鲜花做的,想要就找鲜花。
“小花,你们家姚鲜肉都这么大了,那小车也用不上,不如给我们家阿豹玩呗,”阿桃问。
姚鲜花抬头瞥了阿桃一眼,她心里面是真不喜欢这个阿桃,于是便回了她一声:“得给钱!”
第47章 去集市(1)
“给钱?不必了吧?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块木头,”阿桃很不高兴。
木头?放在现代,她做出来的东西可是很抢手的,她上一世做的最值钱的一个东西是木制黑天鹅,那黑天鹅都拍到五万块了。
见阿桃说自己的东西不值钱,姚鲜花便没好气地道:“不给……拉倒!”
爱玩不玩!
“阿豹,咱们还是算了,你这个堂小姑太小气,咱们不要她的东西,”阿桃把阿豹拉起来,结果阿豹不愿意走,得不到就滚院子里面大哭,性子野得真跟一头小豹似的。
姚鲜花看却一点都不心软。她想,绝不能随便把家里的东西让他们拿去,否则都以为她是好欺负的。
“小花,你说你怎么就这么狠心呢?阿豹也是你侄儿啊,咱们是一家人啊,”阿桃责备起姚鲜花来了。
姚鲜花不屑地笑了笑,哼,这个时候就是侄儿了,以前欺负人的时候怎么不说是一家人。
她继续托着下巴,再四十度角看着天空,只想着要怎么赚钱。
结果,那阿桃最后实在拗不过自己的儿子,便凶巴巴地问姚鲜花:“好吧,那你说,你要多少钱?”
姚鲜花懒洋洋地伸出两根手指,再比了一个十:“二十……文钱。”
“二十?你还不如去抢!”阿桃气道,正要拉上阿豹走人。阿豹本来已经不哭了,以为车子很快就能到手了,结果一听娘说不买了,他瞬间又滚到地上了,滚了满头满脸灰,哭声高得刺耳。
阿桃最终拗不过阿豹,只得冲阿豹骂了一句:“好啦好啦,给你买,败家的玩意儿,二十文钱玩死你!”
……
姚鲜花拿着阿桃送上来的二十文钱,心里面突然就有了主意。
说到底,木工才是自己的拿手好活,她早些年就想过靠木工来养家,可姚铁树出事后,她这些年就一直在忙农活,她还没来得及好好规划如何赚钱。如今阿桃给了这二十文钱,她竟是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娘,我想……去……镇上,”姚鲜花拉着王牡丹的手,示意她跟自己一起去。
“去镇上?你需要买啥吗?”王牡丹好奇地问,鲜花一向在家安分地干农活,怎么突然想去镇上了?
“逛逛,”姚鲜花说完,又伸出手比划:“半天。”
姚鲜花长这么大也去过好多回镇上了,通常是卖了棉花后跟娘去采购一些日用物资回来,那镇子虽不大,却极是热闹繁华,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商贩和果农。而且这里是南方,镇集临靠河边,却是有点类似清明上河图里面的场景。
再说,这个时代虽然男尊女卑,但是对女子却不禁足。这一点得益于大祈朝有过一个女皇帝,女皇上位那些年就开设了女子学堂和女子为官晋升的渠道。虽然女皇帝逝世后,女子学堂和女官渐渐废除,但民间女子的行为并不受太大的束缚,尤其是乡野女子。
……
石华镇今日恰巧是赶集的日子,特别热闹,沿途叫卖的小吃、首饰比比皆是,姚鲜花就这样陪着娘一路走着。
第48章 使不完的劲儿
王牡丹不懂姚鲜花葫芦里面装的什么药,以为她只是嘴馋了,或者真的想买什么东西,便跟她说道:
“花儿,可是看上那冰糖葫芦了?”
“花儿,你好些年没穿布鞋了,要不娘买些料子回去给你纳一双?”
“花儿,你可是想添身新衣服?要不咱扯些布料回去,娘给你做一身,你确实好些年没有穿新衣服了,瞧你现在这一身,每年都是加点料子往大里改,娘看着也心疼,想当初你刚出生时,娘就想着,就算不能把你养成千金小姐,但至少不缺衣少食。”
王牡丹满满的都是内疚,觉得这几年亏待了姚鲜花。姚鲜花身上穿的这一身衣服布料是东一块西一块的,纵使王牡丹的针线活干得再好,也不难看出来这是一件穿了好几年的衣服。
但姚鲜花却跟王牡丹笑笑,再用双手捧着娘的脸,然后撒娇地蹭蹭,表示自己什么都不需要。
王牡丹见姚鲜花这么懂事的样子,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便只陪着她逛着。再说,母女俩这些年也没有好好地逛过集市了。
姚鲜花说好了逛半天就只逛半天,临走时,她在一处卖杂货的铺子里面买了些曲尺锯条和做木工的削刀刨刀,买了这些后,阿桃给的二十文钱就只剩下两文了,她又用剩下的两文钱买了两把咸菜干。
王牡丹有些疑惑,却也没有多问。
……
姚鲜花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她想,自己前几年一头扎在农活里面而忽略了木工活,这算是走了歪路,毕竟干农活再卖力也只能将肚子填个半饱。
当然,这也跟自己以前年纪小有关系,以前年纪小力气小,很多东西做不出来。可现在不一样了,山上地下干了几年活,她现在已经有使不完的劲儿了。
这次去镇上就当是考察市场,这时代的木匠很受欢迎,尤其是盖房子和做家什的木匠,但她目前还做不了这些,所以她打算先从小饰品小玩具方面着手。
镇上也有两摊档子也是卖小工艺的,可是做工粗糙,而且缺乏创意,只要她稍加改良,那肯定能卖得更好。
……
翌日。
姚鲜花天刚蒙蒙亮就起来了,一起来就坐下来梳了几条小辫子,再将这几个小辫子盘到一块,这样就方便干活了。
应该是遗传了爹娘的优点,她头发特别多,又黑又亮又柔顺,所以这头发怎么弄都好看。这村子里的女孩子无非就是那几样发型,爱美的话就在头上插几朵珠花,或者插一根木钗,条件好的插根银钗。
姚鲜花正值十四岁的豆蔻年华,自然也是爱美的,只是这几年来太忙了,也没有什么手饰,但是她偶尔会在山上及路边采一两朵野花别在头发上,再对着水中一照,那也是明艳动人。
“姐,你起来了?”
姚鲜花刚出房门便看到坐在院子的石板上做功课的姚鲜肉了,姚鲜肉昨晚在家帮忙做饭了,为了节约灯油钱,他便起了个大早,等天亮了再做功课。
“姐,灶房里已经炖好粥了,您饿的话就先吃吧。”
第49章 砍黄杨木
姚鲜肉最近每天晚上回来都会帮忙煮晚饭,没想到他今天早上还帮忙做早饭了。
看着姚鲜花眼里面的惊讶,十岁的姚鲜肉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姐,我毕竟我也长大了,能帮家里多干一点活就多干一些,不能什么都不干。”
王牡丹这时也出来了,她向来浅眠,姐弟俩又在外面说话,所以她也醒了,而姚鲜肉刚刚说的话也被她听了去。
王牡丹对儿子的懂事表示欣慰,但同时也担忧,她问:“鲜肉,你又要做功课又要干活,会不会太辛苦了?”
姚鲜肉懂事地摇摇头:“不会啊,我们先生说了,大丈夫不应以追求名闻利养为职志,而应在读书之余,更多地担当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如果我们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那将来顶多就是一个书呆子,我们不能做什么都不会的书呆子。”
“……”王牡丹还想说什么,但是被姚鲜花拦住了。
姚鲜花看着姚鲜肉,对他竖了个大拇指,表示赞同。
古往今来,很多家庭为了培养一个成绩好的读书人,都把那孩子当成家庭的中心,可很多孩子长大后就真的只知道读书而不知道怎么做人,姚鲜肉这么做是对的。
……
大山里。
王牡丹看着姚鲜花正在砍一棵碗口松的黄杨木。
她至今不知道姚鲜花的计划,见她昨天在镇上买了一些做木工的工具,以为她心血来潮要做一些小玩艺出来玩。
只是不知道姚鲜花为什么一定要挑这棵黄杨木。
以前听人家说,城里的大老爷们喜欢在院子里面种黄杨木来当盆景,但是在乡下人这里,这种木头一般是用来当柴的。
王牡丹又想,花儿也好久没有玩她的木头了,都是这几年干活闹的。想到这,王牡丹突然没有那么心疼那块被大伯母抢去的地了。
或许没有了那块地,姚鲜花反而能过得快乐一些。
“花儿,换我来吧,”王牡丹担心姚鲜花累。
但姚鲜花摇摇头。
从七岁那年一个人种了一块花生地开始,她便一直上山下地,挑挑抬抬的,她人虽瘦小,可体力却比村里同龄的女孩要好很多,那棵碗口粗的树不用多久就被她砍断了。
她擦了把汗,由于出了不少力气,那张小脸此刻热得红彤彤的,但看着倒在荒草丛的那棵黄杨木,她显得很高兴。
这才回头招呼娘过来帮忙,母女俩便抬着这棵树下山了。
……
回到家后,姚鲜花便在院子里面忙碌起来,家里其他的活儿她竟是不管了。
姚铁树听到外面有敲敲打打的声音,便拄着拐出来,看到姚鲜花正专注地做着木工,他喊了一声“花儿”,可姚鲜花却是没有听见。
姚鲜花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特别专注,包括小时候学纳鞋底学针线,包括种地种田,还有现在做木工活。
她在院子里面搭了一个木台,双脚跨在上面,刨,削,钉,小脸上冒起小汗珠子,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手里的活儿。
正好王牡丹经过,姚鲜树便问了一句:“她娘,花儿这是……又做、做起木工来了?她打、打算做什么玩意呀?”
第50章 摆摊
王牡丹刚从菜地里面回来,手里面一篮子刚摘的兰豆,她把那篮兰豆塞到姚铁树怀里:“我也不知道她打算做什么,但是花儿是懂事的孩子,她做什么一定有她的道理,咱们别管,你替我撕一下这豆丝,我先去熬粥。”
“哦,好的,”姚铁树接过豆子,又疑惑地看了姚鲜花一眼,接着便坐在屋檐下剥了起来。
而姚鲜花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处理着手底这棵黄杨木。
木材分为软木和硬木,而黄杨木便属于硬木,硬木木质均匀、纹理笔直,做出来的东西显档次,这就是为什么她在山里寻觅许久后,最终选择了这棵黄杨木的原因。
在现代,木头砍回来后一般要躁干一段时间,但是姚鲜花做的是小工件就没有这个必要了,直接取材直接用,她也庆幸后山上有这么多高级木材,真是应了那句:靠山吃山。
第一天,姚鲜花做出来五根钗子,五根钗子各有不同,一根是牡丹花,另外四根分别是桃花,荷花,勺药,梅花。
姚鲜花先把那根牡丹花的插在娘的发髻上,本来看上去很素净的王牡丹有了这根钗子的点缀,竟增添了几丝雅致,看上去更有韵味了。王牡丹惊讶于姚鲜花的手艺,这回更是支持她做木艺了。
第二天,姚鲜花做出来三辆小马车,这三辆小马车只有巴掌大小,花纹和细节上有区别,令王牡丹和姚铁树吃惊的是,这三辆小马车的车轱辘居然会动,竟跟真的一样。
“花儿她娘,你记得……几年前咱们、咱们讨论过的隔壁村那个……画画的哑巴吗?咱们花儿……”姚铁树想说姚鲜花真是天赋异禀。
王牡丹也高兴地说道:“我现在知道花儿想干嘛了,花儿想把这些东西拿到集市上卖,是不是呀花儿?”
姚鲜花看着爹娘一惊一乍的样子,心里面窃喜,她心道,其实这些东西对她来说就是小儿科,要做出来一点都不难,要是做得粗糙一点,她一天可以做五六辆。
忙活到第五天,姚鲜花做出来的东西就更多了,女子的发饰,小孩子们的玩具,读书人的搁笔架,一根黄杨木被她利用得非常充分,连边角边料都用完了。
到了第六天,姚鲜花又拉着王牡丹一起去集市上,王牡丹已经知道姚鲜花是要将这些小玩意拿到集市上卖的,所以自然要跟着去。
王牡丹担心花儿平时跟自家人讲话都结结巴巴的,去了镇上面对陌生人怕是要被欺负。
……
镇上,姚鲜花和王牡丹在一处街角摆起摊来了。
那个位置是姚鲜花早几天来的时候看中的,人、流量虽然不多,也不算热闹,但是很符合姚鲜花的市场定位。
她卖的木制品定价高,一般的人肯定不会舍得出钱买,而这条街的富宅比较多,人虽然少,可来往的人比较有钱,应该会舍得买她的东西。
姚鲜花的摊位很简单,两只小板凳,一块深蓝色的粗棉布,粗棉布上放着刚制出来的木制品。
她的木制品都是新鲜原木制出来的,在蓝色粗布的映衬下,更显得白净鲜活,惹人注目。
第51章 完全不像小农女呢
“花儿,会有人买吗?”王牡丹心里没底,她从来没有出来卖过东西,现在坐在街边摆摊有些忐忑紧张,总觉得过路的人都在看她。
姚鲜花笑笑,很是淡定的样子:“会的。”
她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
王牡丹见女儿这么自信,便也没有这么紧张了。
只是她有些疑惑,女儿这些年在家里一直没出来,怎么现在到了镇上也这么淡定大方,竟完全不像一个小农女呢。
这一条街附近都是一些茶馆酒馆,旁边也有一摊卖水果的,她们母女俩摆好摊后,那个水果摊贩好奇地过来瞧了瞧。
“哟,这些小玩意儿还挺有趣的,”水果摊贩拿起一辆小马车拨了一下轱辘:“哈哈,这还会动呢,竟跟真的似的。”
“嘿嘿是啊,这是我闺女做的,”王牡丹热情地道:“这位大哥要买一个吗?”
“多少钱啊?”水果摊贩问。
“呃……二十文钱一辆,”王牡丹说的时候心里没有底气,可是来的时候姚鲜花交待过她的,一口价,不得讲价。
水果贩子一听就赶紧放下来:“这么贵?我不要,留着你们慢慢卖去吧。”
王牡丹大大受挫,于是就看着姚鲜花,可姚鲜花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二十文钱算是便宜的,要不是这里是小地方,她还要卖到三十文呢,怎么说她上一世也是“南三省小鲁班”。
就这样又坐了一个时辰,姚鲜花的东西还是没有卖出去一样东西,问的人倒是有,有些人嫌贵,有些人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些小玩艺好玩,并不打算买。
王牡丹又有些坐不住了:“花儿,要不咱们降降价?便宜一点也好,薄利多销。”
姚鲜花笑着摇了摇头:“娘,等等。”
王牡丹担心说太多会打击到姚鲜花,毕竟这些东西也是姚鲜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她肯定也希望早一点卖完的。
一直等到晌午,这条街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因为附近饭馆和茶馆比较多,来吃茶的、吃饭的都往这边涌过来了。
这边的饭馆茶庄不像街边的烧饼粉档,这边的价位高,所以往来的人看衣着打扮就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