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呼唤声的萧墨停了一下,抬眼看向声音来源处,眨了眨黑亮亮的眼睛,眼神从陌生到疑惑,接着眼睛一亮,嘴角一咧,迈开小胖腿朝她跑过来。
显然是认出了她是谁。
“哎,墨哥儿慢些,别碰到你珍珠姐姐了。”
后面跟着的陶氏急忙嚷了一声。
“夫人,没事的。”珍珠笑眯眯回了一句,然后俯身接住了奔跑过来的萧墨,“哎呦,我们墨哥儿好能干呀,都可以跑这么远了。”
“……解……解。”萧墨咧着大大的笑容喊了一声。
“哎!”珍珠笑着应道,感觉心都快被他萌化了。
隔了两个多月,萧墨居然还记得她,记性实在太好了。
“哎呦呦,也就是你能让他这么惦记着了。”陶氏走过来,有些吃味地瞪着自家胖儿子。
“哈哈,我们墨哥儿从小记性就好。”珍珠被她逗得大笑。
萧墨看着她们笑,不明所以也跟着笑,肉乎乎的脸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十分的可爱。
韩馨月站在一旁看她们说话,看着墨哥儿的眼神里,都是喜爱和羡慕。
她何时才能拥有像墨哥儿这么可爱的孩子。
珍珠刚想牵着萧墨的手走进院子,陶氏已经伸手把萧墨抱了起来,“你怀着身孕呢,墨哥儿淘气,力气还不小,你别牵他。”
“不会,墨哥儿不淘。”珍珠笑着捏捏萧墨的胖脸,“是不是呀?咱们墨哥儿淘不淘呀?”
“……不……淘。”萧墨立刻跟着她学舌,认真的小模样甭提多逗了。
顿时惹来陶氏一番大笑,“这臭小子,真是个小滑头。”
珍珠把她们迎进了院子里,外面日光正好,珍珠请她们坐到了榕树下的藤椅上。
米香端上热茶点心,立在不远处随时候着。
“你这一去快三个月,回来就一个变两个。”陶氏看着她鼓起的腹部,笑得一脸羡慕。
“这也不是我能预料到的。”珍珠耸耸肩,对她的调侃坦然接受。
陶氏对她大大方方的态度很是欣赏,在她身上似乎从未见过扭捏羞怯的小女人姿态。
韩馨月安静地坐在一旁喝茶,她和陶氏不算太熟悉,多数时候碰见,都是在各种宴会的场合,私下的她们并没有交集,她最近对陶氏比较关注,也是因为陶氏和珍珠私交甚好的关系。
萧墨坐在陶氏怀里不住扭动,想来是想下地玩耍,不愿这么干坐着。
珍珠想了想,让王嬷嬷从自己房间里拿了两个巴掌大的葫芦过来。
果然,萧墨一看到两个精致圆润的葫芦,眼睛立即亮了起来,抱在手里舍不得撒手。
“哎呦,你这对葫芦也太好看了吧,颜色漂亮,形状也好看。”陶氏想拿过一个葫芦看看,萧墨却抱在怀里不让她拿,“这臭小子,还霸占起来。”
珍珠笑了起来,“就是给他玩的。”
“这么精巧的葫芦,给他拿来玩,浪费了。”陶氏伸手摸了摸,光滑细润,手感也很好,萧墨是小娃儿,出手不知轻重,玩几天估计就要弄坏了。
“有啥浪费的,我那还有大把多呢,你要的话,送你两个?”珍珠发现,这葫芦拿来送人,还挺受欢迎,这不,她又在空间里种了一株,过阵子,又该结出一串大大小小的葫芦了。
“好啊,好啊。”陶氏忙点头。
“你要大的,还是小的,大的我请人做成了酒葫芦,小的,就像墨哥儿手里的差不多。”珍珠比划了一下。
陶氏眼睛亮了起来,“大的,可以给墨哥儿他爹装酒喝。”
珍珠哈哈一笑,“国公爷为什么要拿葫芦装酒喝?”
“他经常在营地训练和巡视,可以带着酒葫芦一起。”
“……营地可以喝酒么?”
“晚上喝两口而已,他酒量大着呢,几乎是千杯不醉,喝两口酒冬日可以暖暖身体。”
珍珠挑眉,让王嬷嬷去她房里拿两个酒葫芦过来。
等大个的酒葫芦拿过来时,萧墨一咕噜从陶氏怀里坐直,伸手就要抢大葫芦。
“哎,这是你爹的,你不能抢,弄坏了,回去你爹收拾你。”陶氏忙把酒葫芦推远了一些,“你是小孩,要玩小葫芦,呐,你手上的葫芦才是你的。”
陶氏和萧墨讲道理。
萧墨似懂非懂,眼睛看看桌子上大大的酒葫芦,又看看自己手里略小的葫芦,这样上下一阵观望,半响才噘着嘴,摸回自己的小葫芦。
众人看在眼里,皆是一乐。
第九百一十五章 赞同
珍珠留了她们吃午饭,于是去了小厨房定菜单。
韩馨月和陶氏坐着闲聊,萧墨由月英看着,在一旁荡秋千,小黑躺在屋檐上晒太阳。
庭院里回荡着萧墨“咯咯”笑的声音。
气氛悠闲平和,陶氏喝了口茶,她看了眼韩馨月,开始找话题,“郡主最近气色不错呀。”
韩馨月闻言,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她摸了摸脸,高兴地说道:“真的么?”
陶氏笑着点头,“真的,气色好,眼睛也有神。”
相比三四年前惨白少女的样子,现在已经好很多,陶氏记得韩馨月从前的模样,又瘦又小,脸色特别不好,她当时还私下和萧擎悄悄议论,这么羸弱的郡主,以后的亲事也许会很困难。
结果,却是自己瞎操心了,韩馨月不仅嫁了人,还嫁给了年轻有为的罗大将军,成为了珍珠的妯娌,看起来一副幸福的小模样,现在只差给罗家开枝散叶了。
陶氏扫了眼韩馨月略显单薄的身板,心里暗自嘀咕,看起来有些难度。
要论气色精神,韩馨月比珍珠差太多了,珍珠成亲半年就能怀上,与小两口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韩馨月这小身板,想要顺利怀上,估计没那么容易。
看着韩馨月,陶氏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媳妇张秋岚,相比起来,张秋岚的身体状况可好多了,不过,萧珺从前身体不大行,现在虽然好多了,可是应该还会有些影响。
陶氏抿抿嘴,说起来,她并不想那么早成为奶奶辈,摸摸自己的肚皮,她还想拼一个小闺女呢,就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了。
她们这边高兴的聚会着,另一边的贤王府,气氛却很是压抑。
“殿下,殿试结束,回封地的时间,皇上是不是已经定好了?”钱茂天半弯着腰立在贤王韩轶身旁。
韩轶阴沉着一张脸,这趟回京,损兵折将不说,自己还被禁足半年,不但一点好处没捞到,反而让父皇起了厌倦之心。
原本的计划一推再推,如果就此灰溜溜回领地,下次回京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呢。
“镇国公夫人去了韩馨月那里?”
韩轶没有理会钱茂天,而是确定刚才听到的消息。
“是,早上巳时过半去的,现在还没有离开。”另一边的闫先生回话道。
韩轶黑着一张脸,萧擎这是什么意思?突然与韩馨月走近起来,老三如今的声势一日大过一日,萧擎难道也要站老三那边了么?
韩轶烦躁地走来走去,在议事厅中间走了一圈又一圈。
钱茂天和闫先生互看了一眼,又彼此撇开。
“殿下,现在的形势对殿下很不利呀。”钱茂天跟在韩轶身后,自从贤王上次被禁足,朝堂原本还算平衡的局势,慢慢向睿王倾斜。
虽然睿王看起来依旧很低调,可是,很多原本摇曳不定的官员开始向他那边靠拢,贤王以后的形势不容乐观。
韩轶转身朝钱茂天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知道。
钱茂天被瞪得畏缩了一下,随即换上一副讨好的面孔,“殿下,要是镇国公站在睿王一边,咱们哪里还能有胜算呀,还得早日做好打算才是。”
韩轶脸色更为阴沉,上次进宫,父皇脸色红润,精神十足,哪有一分从前病弱的模样,看那精气神,说他能活到七十岁,大家都会相信。
等到他七十,自己的胡子都白了,韩轶攥紧了拳头。
一旁的闫先生瞥了钱茂天一眼,“镇国公夫人去罗府拜访,应该与站队无关,镇国公的地位超然,不会轻易打破默认的规定的,只是,国公夫人与馨月郡主交好,对殿下来说,也是个不好的信号,这意味着她们私下的关系不错。”
女眷私交不错,同样会影响男人的决策,枕边风的威力从来不容小觑。
特别是,萧擎还是出了名的心疼妻子。
韩轶继续在议事厅里绕圈,几圈过后,他眼神闪过一道冷芒。
不能就这么夹着尾巴回领地,要不然,那大夏国最高的位置,估计以后就没有他的份了。
……
“奶,他们都去哪了?”
珍珠去贡院附近看王氏他们,进屋后发现,平安、平顺、阿青、赵奎、凌希他们都不在家里。
“去逛北大门了。”王氏笑呵呵的。
“你和二姐咋不一起去呢?”珍珠笑道。
“年轻的孩子们去逛街,我们跟着去干嘛。”王氏笑眯了眼,她到京城这几日,平安和赵柏铭他们带着她和翠珠把京城的名胜古迹都跑了一遍,她已经很高兴了。
“都是一群臭小子,你看着他们才会老实点呀。”珍珠揶揄道。
王氏哈哈大笑起来,“孩子们都懂事,不用我看着。”
翠珠抱着梅玲走进来,她一脸明媚的笑意,看得出这几日的心情很是不错。
“他们都十七八了,算是大人啦,见识和本事可比我们强多了。”
“可不是么,阿青、赵奎和平顺差不多大,都十七了,再过两年他们都要当爹了。”王氏数了数,三个男孩子的年龄都差不多一样。
说起这事,珍珠眼珠转了一圈,“奶,平顺的婚事,可别定太早了,等他参加完下次的乡试再说。”
听了这话,王氏愣住,“要参加下次的乡试,还得两年多以后,那时平顺可都十九岁了,是不是太晚了点?”
“不晚不晚,他要参加乡试,就得静心学习,你们要是给他定了亲,不是扰乱他学习的定力嘛,原本他就好玩,心也不够静了,再弄这些有的没的,那考乡试还能有把握么?”
珍珠说道,她不想让平顺平安他们两兄弟太早定亲成亲,只好拐着弯的劝说。
王氏听完若有所思。
“珍珠说得有道理,奶,要是平顺考过了乡试,他就是举人身份,那样的话,未来亲家选择的余地也多,平顺不愁娶不上媳妇。”翠珠点头赞同。
王氏也想到了这点,而且,就算平顺没考过,以他秀才的身份,要寻一门合适的亲家,也不是难事。
看见两人皆赞同,珍珠露出了笑容。
第九百一十六章 再好不过
珍珠走出堂屋的时候,就见凌显负手立在枣树下,神色怅然地抬头看天。
“先生,因何惆怅?”
她慢慢走近凌显身旁。
凌显穿着石青色长袍,风轻轻吹动他的衣摆,清癯高瘦的身材带出几分仙风道骨的气息。
他转头看向珍珠,朝她笑了笑,“只是有些感慨,并非惆怅。”
这次回京,趁着空闲的时间,凌显寻访了几户当年一同被流放的同僚家属,发现被流放到各地的同僚没有几个能活着回到京城。
好些人家都已败落,有些甚至变成了绝户,没了声息。
相对而言,他们凌家和潘家算是很幸运的,总算熬到了大赦天下。
他们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结了善缘,遇了善人。
“先生无需感慨,人生的境遇不外乎喜乐悲苦,迈过去了,就是新的篇章,放下过去,放眼未来,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珍珠知道,凌显在感怀过去,他回到京城后,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
凌显看着眼前笑容安宁恬静的女子,心中百感交集。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一个女子,聪慧、从容、心善、明智、美丽……几乎集齐了所有女子美好的品质。
凌显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是她,望林村如今绝对不会是现在这副模样。
她很少在明面上出头,可多数提议都是她开的头,她从不往自己身上揽功,只会静静站在一旁关注着。
她大方而通透,谁家有困难都不会吝啬伸出援手。
胡家被人冠上积善之家,也都是她的功劳。
他们在望林村一住就是七年,七年的时间内,就住在隔壁的他们,见证了太多她的事迹。
她虽然总是小心躲在胡家背后,可是,凌显活了大半辈子,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有些事情他都看在眼里,只是不说而已。
“先生,在京城,可有什么事情未了?”珍珠见他久久不语,不由问道。
凌显摇摇头,“办妥户籍的事情,已经没有别的事情了。”
前段时间清明节的时候,他带着两个孩子回了一趟家乡,光明正大地给祖宗磕头上香,族人虽知他们已然被大赦,可看他们的眼光还是带了几分嫌恶,仿佛他们曾被流放的罪名,给族人丢了多大脸面似的。
即使凌显早已看透了世事炎凉,还是被这些所谓族人的态度,浇了个透心凉。
一户素未蒙面的陌生人都能给与他们无私的帮助,一群有着血缘的族人却嫌恶万分,惟恐避之不及。
凌显原本还在考虑,要不要把一家人的坟迁回家乡,见过他们的态度后,他立即掐断了这个念头。
他甚至决定,等他死后,就埋葬在望林村的山头上了。
“过几天可能就要返程回乡了,先生,你们考虑好了么?一道回鄂州么?”珍珠问道。
凌显点头,“考虑好了,一道回鄂州,孩子们还在等着我呢。”
说着,凌显脸上露出了笑容。
珍珠就跟着笑了,很好,不用另外再找先生来教导平顺他们了,好先生难找啊,有知识渊博,满腹经纶的凌显在,再好不过了。
三月末的京城,雪花般的柳絮飘飘扬扬。
马车驶出城门外,春风吹拂着柳絮飘进了半开的车窗内。
珍珠接过,白色的绒毛像撕开的棉花似的,一朵又一朵飘进了车窗。
她还是第一次在这边过春天,春日的京城又是另一番景象。
出入城门的百姓,已经换上了轻薄的衣裳,道路两旁春意浓浓的景色,让人看着心旷神怡。
城外的十里亭,有不少车马人群在送行。
他们的车队停在了一边。
珍珠在罗璟的搀扶下,慢慢下了马车。
“奶,我和平安都不在家,爹娘那里你可得多顾着点了。”
“奶,保重身体,以后还要来京城看我哦。”
“平顺,以后你是老胡家的顶梁柱,要有担待有责任心,啥事都得心里有数。”
“大哥,你好好跟着先生学习,下次过了乡试,就可以到京城和我一起了。”
珍珠和平安围着王氏他们说话。
这一离别就是一两年的时间,大家都有些舍不得。
翠珠抱着梅玲,眼眶已经红了。
“哎呦,哭啥,你和柏铭好好的,别担心家里,来,我再抱抱梅玲。”王氏伸手抱过梅玲,下次再见,孩子都会跑会说话了,“柏铭啊,你们以后自己留在京城,要互相扶持,互相照顾,有事的话,给家里写信。”
尽管这些话已经交代过了,她还是忍不住再次说一遍。
赵柏铭忙点头,“奶,你放心吧,我们会好好的。”
这边在絮絮叨叨,那边,罗璟和阿青他们也说着话。
“顾祺在圳安县做县令,你们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找他出面帮忙。”
顾祺是县令,管着圳安县附近大大小小的事务,在地方上来说,权利是很大的,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们离得远,不一定来得及帮忙,这种时候,找顾祺帮忙,是最好的方法。
阿青当然也认识顾祺,他点头,“我知道,珍珍姐已经跟我说过了,她还说,让我考虑一下,要不要建一个镖局,专走鄂州和京城的线路。”
事实上,珍珠觉着方晟教了不少武术底子不错的男娃出来,结果却没有把他们的专长利用起来,太浪费了。
所以,珍珠让阿青考虑,要不要开一家专门运镖运货的镖局。
阿青听到的时候,很是意动,如果开了镖局,那他也可以经常到京城来玩了,不过,他还要回村里和方晟商量过后,才能决定。
珍珠也不着急,只是说,他们要是想开镖局,先期的投入,都由她出资,至于别的,她就不管了,她只是提个建议。
方晟从前是混江湖的,镖局这类的行当应该不陌生,让他自己操心去吧。
罗璟对于这个提议倒也赞同,只是镖局算是危险行当,运镖运货都有门道,他们要做这一行的话,没有熟行的人领着,是很难办好的。
他提醒阿青。
阿青点头,“我知道,我回去和师父商量了再说。”
第九百一十七章 心神不宁
送走了王氏一行人,珍珠开始悠闲的养胎日子。
每日睡到自然醒,优哉游哉地吃了早饭,在院子里溜达几圈,然后开始琢磨午饭该吃点啥。
巳时过半,韩馨月会准时跑到轩皓居来,两人随意闲聊,定好中午的菜单,然后等着吃午饭,吃完午饭,各自午休,下午起床后,晒晒太阳,抱抱小黑,准备晚饭的菜式,等候罗璟归家。
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没几天她就感觉自己肚皮鼓起的弧度大了一圈。
晚上,罗璟摸着她的肚皮,就觉得很是神奇。
“是不是长得有点太快了?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
他去接她的时候,肚子才一点点大,现在都长了一大圈了。
“四个月了,肚子当然会越来越大。”珍珠把他的手抓在手上,他摸着自己的肚皮,她总觉着痒麻麻的,“王嬷嬷说,这个月份,我这肚子还算小的。”
罗璟反握住她的手,在她脸颊上亲了亲,“等回了嘉晋城,咱们就把稳婆和奶娘找好。”
珍珠闻言,立即摇头,“不用找奶娘,我自己带孩子。”
她的孩子她要自己哺乳,有王嬷嬷和米香她们帮忙,不需要再添别的人手了。
罗璟微微一愣,沉吟了一会儿,“我是怕你太累了。”
他知道,像秀珠和平彰,他们都是李氏自己带大的,村里的妇人也习惯自己带孩子,不过,大户人家的规矩不同,大多会请合适的奶娘帮着哺乳喂养。
“不会,满屋能帮忙的人,哪里会累着。”珍珠很坚持。
罗璟点头,她既然坚持,那就随她高兴,“那好,你决定就好。”
到时候累了,再找人也行。
珍珠就笑了起来,“准备回西北了么?”
“嗯,等齐贵妃过了寿辰差不多可以启程了。”罗璟摩挲着她的手指头。
“齐贵妃寿辰是后日么?”
“是后日,明天我们会提前出发去屿寿山,等齐贵妃过完寿辰才回来,你一个人在家里好好待着,别随便出门,知道吗?”
罗璟慎重叮嘱着,他和大哥大嫂都要跟着睿王去屿寿山为齐贵妃贺寿,珍珠怀着身子,不宜出行。
屿寿山作为皇族的避暑圣地,离京城有点距离,皇族出行的仪驾盛大又繁复,一来一回,耗在路程上的时间就不短,到了屿寿山,有庆典,有宴席,又要拜寿,还有各种唱戏和杂耍班子表演,一天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去贺寿的官员女眷大多会提前去屿寿山歇息一晚。
这次的行程,皇后没有一同前往,鲁郡王也找了借口避开。
齐贵妃当年救驾有功,又常伴皇上左右,一身荣宠,在皇宫内无人出其右。
往年只在宫里,小范围的庆祝,这次,趁着睿王一家还在京城内,皇上韩襄就为了她隆重办一次大寿。
姜皇后所处的位置当然就尴尬了,作为皇后,她肯定不会屈驾去参加一个贵妃的寿辰,而且,就算拼着让皇上不喜,也不让鲁郡王去参加寿宴。
罗璟担心,姜皇后一派会不会在背后耍什么花样,当然,可能性并不大,毕竟京城的城防可牢牢抓在皇上手里。
“知道啦,我哪也不去,就在家里等你们回来。”珍珠在他怀里蹭了蹭,“贤王他们一家也过去吗?”
“嗯,去的。”
珍珠怀孕后,身子圆润了不少,身上的软肉越发绵软有弹力,罗璟被她蹭得有些心不在焉起来,手掌不由从她的衣襟下钻了进去,抚摸着她鼓起的肚皮,却再不敢往上半分,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禁锢着的欲望。
“那你得小心些,韩玉华她惹是生非的本事可不小。”珍珠不担心别的,就怕韩玉华犯事,连累到他们。
罗璟笑笑,“她最近老实了很多,上次的教训太惨痛,她脑子再笨,也该知道教训了。”
珍珠被他逗笑了。
二日,珍珠去前院给韩馨月他们送行。
韩馨月穿着一身金银丝丹凤朝阳朝服,华丽夺目的朝服把她雪白的小脸衬得多了一丝艳色,发髻上整套的点翠首饰,更添几分矜贵。
立在一旁的罗睿,视线就不时落在她的身上。
“大嫂,今天这身打扮真好看。”珍珠不吝夸赞。
韩馨月抿嘴轻笑,她悄悄瞥了眼不远处的罗睿,脸颊微微发红,忙回夸一句,“弟妹今天这身也好看。”
珍珠莞尔,她今天穿的是腰身宽大的长袍,月白色的料子,没有多余的点缀,素雅又简单,她穿得很舒服,不过,要论有多好看,那就不好说了。
“真的啦,弟妹长得好,穿着宽松的长袍,也一样好看。”韩馨月见珍珠笑而不语,定然是不相信她说的话,她忙拉着她的手肘不依地摇了摇,“小叔,你说是不是?”
她把一旁等候的罗璟拉入了话题。
罗璟笑着点头,“当然。”
罗睿站在他们身后,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珍珠哂然一笑,摆摆手,“好啦,好啦,快出发吧,听说现在的屿寿山鸟语花香,百花争放,正是风景最美的时候,大嫂,去那边多看多玩,高高兴兴地去,开开心心地回。”
韩馨月却嘟起了嘴,“可惜你不能一起去,要不然,就更开心了。”
“没事,大嫂帮我多看几眼,回来告诉我,也一样的。”珍珠把她推向罗睿的方向。
罗睿忙扶住了韩馨月。
韩馨月朝她挥挥手,这才跟着罗睿往大门方向走去。
罗璟走近珍珠,低声嘱咐,“今天起早了,回去再睡会儿。”
往日她总能睡到辰时过半,今日为了给他们送行,起太早了。
“嗯,我知道了,困了会去睡的,你们自己小心些。”
珍珠的眼睛带了几分忧虑,虽然只去短短两日,她的心里也有些不安,怀孕后,她似乎变得有些敏感多虑,心神不宁起来。
罗璟心里仿佛有股暖流涌出来,包围着他的心,让他整颗心都柔柔的,他牵起她的手,用力握住,“放心吧。”
四周围着不少下人,罗璟的举动甚为惹眼,珍珠往私下瞥了几眼,果然,众人都视线都落在两人握着的手掌上。
珍珠脸颊微红,她嗔了眼罗璟,从他的大手掌中拉出了自己的手。
“快去吧,别让大哥大嫂等久了。”
罗璟看了她好几眼,才转身走向大门外。
珍珠目送他的身影走出门外,这才转身想要走回自己的院子。
却被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得头皮一麻。
吴嬷嬷站在厅堂的屋檐下,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鼓起的肚子。
艾玛,这老人家,眼神也太不含蓄了。
第九百一十八章 屿寿山
吴嬷嬷看着那显怀的肚子,眼中是止不住的笑意。
再过几个月,他们罗府就要迎来新的小主人了,实在让她老怀大慰。
只是……
吴嬷嬷看着渐行渐远的身影,表情有些凝重起来。
听闻,再过几天,大爷二爷将要随着睿王去西北了,到时候,馨月郡主和二夫人也要跟着一起去。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二夫人刚从鄂州回来不久,又要启程回西北,千里奔波车马劳顿的,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可怎生得了?
让二夫人留在京城内生产肯定比冒着风险回西北好,吴嬷嬷紧抿着嘴。
可是,二爷和二夫人感情深厚如胶似漆,刚才的情形,她看在眼里。
二爷哪里会舍得让二夫人独自留在京城内。
吴嬷嬷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珍珠没有理会吴嬷嬷,老人家在想些什么她大概知道,但她不想做评论,作为罗府辈分最大的老人,敬着远着就成了,反正吴嬷嬷一开始就不喜欢她,她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
别来烦自己就成了,管她怎么想呢,珍珠慢慢朝自己院子走去,路过花园时,满院的春色惹得她流连了一阵。
逛了一圈,才回了轩皓居。
小黑这两日似乎跑京城郊外去玩了,经常看不见它的踪影,多数时间,到了饭点,才会见到它的影子。
珍珠打了个哈气,坐上了一旁的秋千。
春日正好,阳光明媚,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甭提多舒服了。
王嬷嬷拿着针线篓子坐在有阳光的地方,给她缝中衣中裤,珍珠肚子渐渐大了,很多旧衣裳就不能穿了。
荡了会儿秋千,珍珠干脆让人把躺椅搬到了屋檐下,那里有阳光照射到,她就躺在上面舒舒服服睡了个回笼觉。
“嬷嬷,你去过屿寿山吗?”
一觉睡醒的珍珠,揉着眼睛醒来,她做了个不大好的梦,让她突然有些担心。
“跟着旧主去过一次。”王嬷嬷笑着给她普及屿寿山,“屿寿山靠近湖边,坐车坐船过去都很方便,皇上出行多数会乘船过去,屿寿山上的殿堂修建得很大很气派,假山奇石,宫殿楼阁,水榭戏台应有尽有,是历年皇家的避暑圣地。”
珍珠边听边点头,“皇上每年都会去避暑吗?”
“不一定是去避暑,那里春秋的风景都很好,冬日赏雪也是好去处。”王嬷嬷说着话,手里的动作也没停下。
“……那,他们那里的防卫呢?”珍珠迟疑地问了一声。
王嬷嬷抬头朝她笑笑,“皇上出行,有专门的军队护着屿寿山附近,夫人不用担心那里的安全,那边离镇国公驻扎在京城外的营地不远,国公爷随时可以调动几万人的军队过去护驾,无论是谁,即使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屿寿山动歪心思的。”
珍珠挑眉,是这样的么?
“前些年,因为皇上身体不适,屿寿山就显得有些没落了,后来皇上身体好了以后,前后去过两次屿寿山,这下面的人呀,知道皇上对屿寿山感兴趣,就开始把屿寿山从新修缮了一遍,又移植了各种名贵花草,稀罕树种,这不,皇上对屿寿山还真挺喜欢的,这次齐贵妃的寿宴,也选择在那里举办了。”
王嬷嬷絮絮叨叨地说着她听到的各种消息。
“京城大多数官员和女眷都会去吗?”珍珠摸摸肚子问道。
“应该是吧,一般四品以上的官员会带着女眷一道随同。”王嬷嬷也不大清楚,只是按着惯例,应该如此。
珍珠点点头,如果不是她怀了身孕,此时,她也应该出现在屿寿山的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