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卫国大军阀-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洋的谈判代表并没有取得效果,相反,在北京政府抛出安徽督军张勋的求援电报之后,北洋只能灰溜溜的撤了回去。毕竟相比于那些已经被国防军占据的地盘,那些没有占据的更加重要些。如果国防军插手安徽,那北洋面临的局势将更加危险。

接下来的事情就心照不寻了。北京政府不回应张勋的求援电报。北洋也不在追着河南的事情不放,双方极有默契的瓜分胜利果实。为了减弱东北对河南省的影响,河南的首府从洛阳迁往郑州。主张开战的吴佩孚虽然无奈,但是却也没有好办法。

有了北京政府的默许,张孝准对盘踞的皖北的张勋部发动了总攻。期间张勋虽然发动了多次反击,都被张孝准粉碎。公元1917年4月17日,北洋军将张勋残部驱赶出安徽,彻底将安徽纳入统治范围。

而被北洋赶入山东境内的张勋残部也被东北军缴械。张勋这个在原本民国历史上书写了复辟这样一场闹剧的人物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彻底在民国的舞台上消失。

在东北以强势手段吞并山西并河南一部的同时,西南的局势越发也发生了变化。唐继尧凭借手中火力强大的西南第一师,一口将西南商盟的部队赶入贵州。在所有人都认为唐继尧将挥师入贵州的时候,唐继尧却出人意料的出兵进了云南。一时间,云南内部风声鹤唳,不管是西南商盟控制的半个云南还是龙云控制的半个西南,都紧张起来。两方面对生死大地,快速的联合起来,准备共同对抗唐继尧的攻击。

双方在云南的群山间展开激战。唐继尧凭借兵力雄厚,连下龙云和西南商盟联军的三道防线,击溃商盟部队组织的两次反击,战果辉煌。

就在西南新军士气如虹的时候,龙云的部队灵活的利用地形,将西南第一师困入山谷。一时间,落石滚木,西南第一师就算装备再先进也无力应对这种灾难。唐继尧面对这种近乎必死局面,壮士断腕,留下精锐的第一团和炮兵团,其他部队轻装突围。凭借殿后部队的拼死反击,唐继尧的第一师终于狼狈的逃了出去。只是三万人的第一师已经不到一半人了。尤其是大量轻重武器的丧失,让西南第一师丧失了其原本的战斗力。

随后。龙云率军发起了反击,不得不说,这个唐继尧一眼看中的文质彬彬的青年,在战阵上确实相当狠辣,就算是面对原本的恩主也丝毫不手软。面对咄咄逼人的龙云,唐继尧只能狼狈的撤出云南。

这次入云南作战,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唐继尧进去的快,出来的也快,原本可以横扫西南的新军第一师被打残,武器弹药损耗严重。再加上贵州西南商盟,唐继尧已经无力再进行攻击。

狼狈的撤回重庆地区,唐继尧调集部队防守重庆,防止云南和贵州方面的攻击。同时联系西康的的三万新军精锐。要求他们撤离西康,回归四川,加入新军评判。

对于唐继尧的命令,西康守将谢汝翼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服从。西康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地处青藏高原,当地民众基本上是以藏民为主。在加上东北军张小山率领三万精锐占据了西藏,对西藏内部分裂国家的势力进行了狠辣的打击,使得西藏一些叛乱分子逃到了西康,想要鼓动西康的藏民反攻西藏。这就导致本就不是很安定的西康愈加动乱,不得已,蔡锷在拿下西康统治权之后,派遣心腹大将谢汝翼率领三万新军精锐坐镇西康。以保证这里的安定。

在谢汝翼的大军撤离之后,驻扎在西藏和西康边界上的东北军第二师启程东进。极为轻松的接管了整个西康的治安。原本想要趁机有所行动的藏独势力遭到了国防军的血腥清洗。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西康在国防军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等到各方势力有所察觉的时候,东北军的地盘又扩大了一个省份。尽管西康只是苦寒之地,当地也没有多少汉人,但一个省份的易主也让北京政府的势力有所提升。

这段时间国内局势变化让人实在眼花缭乱,全国各方势力打生打死未曾取得大的战果,北京政府未动用一兵一卒战占据了两个多点的省份,一时间,国防军威胁论再次提上各方势力首脑的脑海中。

北京政府对此倒没有发表太多的评论。只是政务院派遣了一批官员前往西康,而西康这个省份也被北京政府和西藏合并,再次成为西藏。这样现在的西藏省面积就和后世记忆中差不多了。

有了谢汝翼三万新军精锐的加入,唐继尧的底气提升了很多。凭借在西康问题上和国防军的配合,冯庸亲自示意加送一批武器的弹药。在冯庸心中,也是希望唐继尧能够在西南地区取得更大的成果。毕竟唐继尧背后还有蔡锷,而冯庸对于蔡二哥的人品可是非常信任的。

上海仁济医院。蔡锷将军的特护病房中。经过近两个月的修正,蔡锷身体终于恢复了很多。他的体质本就不好。这次遇刺,子弹距离心脏很近,在加上长途运输,造成伤口有些感染,要不是东北医院送来了最新抗的生素,蔡二哥的这条命恐怕就交代在这里了。

而且在蔡锷修养的这段时间,他也偶尔看看全国风云变幻,但却没有插手进去了。就连西南的局势也没有丝毫插手。作为一名名将,蔡锷深知,不了解战场的情况瞎指挥只会误事。毕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人只存在于历史上。

第五百零四章 段祺瑞的决断

东北军的扩张让北洋压力愈加沉重。冯国璋再次来到段祺瑞的府中。两人依然是屏蔽众人。

在段祺瑞的书房中。北洋两大巨头相对而坐。

“启瑞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冯国璋沉声说道。他的眉宇间有着一抹焦急之色。

“大总统,你认为北洋能够胜利吗?”段祺瑞抬起头,眉宇间有着一抹伤感,一抹忐忑,一抹期待。

“能!一定能!”冯国璋坚定的说道。说完不自觉的紧了紧拳头,不知道他这话是说给他自己还是说给段祺瑞听的。

“我听说北京政府又得到两个省份,其中还是我们想得而得不到的山西。甚至河南都有部分落入北京国防军的手中。凭借现在的北京政府,我们北洋恐怕也不是对手。”段祺瑞条理清晰的说道。虽然在北洋政府时期,他是北洋政府的陆军总长,现在的北洋总督府中他的名分是仅次于冯国璋的副总督,但是段祺瑞知道,他自己只是个摆设。在北洋政府时期,是冯国璋笼络北洋军中除了直系以外其他派系的傀儡。在现在北洋政府中,他是北京政府用来分裂北洋内部的棋子,同样是被利用的傀儡。段祺瑞毕竟不是常人,经历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和各种各样突发事件磨砺,更是曾经在幕后统治整个国家,气魄不是普通人能够相比的。他明白,现在的民国,已经没有他段祺瑞可以施展抱负的舞台了。不是他段祺瑞对自己的能力没信心,而是现在中国的大势已经养成。北京政府不用说了。中华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北洋内部的统一已经近乎完成,就算北洋成不了北京政府那样的巨无霸,但也绝对会成为中国一流的大势力。而西南自从蔡锷出事之后,已经是一片散沙。两广新崛起的势力倒是有些意思,奈何他们生不逢时,就算他们在两广取得些成就,也难以在中国其他地方有所作为。毕竟在北洋这个巨无霸的战争压力下,北洋政府已经不是原本安逸的北洋。现在的北洋,内部虽然还有很多腐朽的东西,但是主政之人已经开始开始知道为北洋发展而努力了。这对北洋来说就是一个巨大进步。毕竟北洋底蕴依然深厚。

“是不是对手我不知道。但是北洋是不会不战而降的。北洋是我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地方,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放弃的。”冯国璋坚定的说道。他们这一代人从当年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就应经成为北洋人,这些年随着北洋的繁荣而名动天下,北洋的一切已经融入到骨子中,冯国璋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就算明知不敌,也要为北洋争取一线生机。这就是冯国璋如此坚持的原因。

“华甫兄!请受我一礼,北洋就拜托给你了。”段祺瑞站起来,非常真诚的拜了一礼。

“启瑞兄,你……”冯国璋愣了一下,接着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

“我虽然没有看破这一切,但是有你华甫兄在,北洋还有一搏的机会!只是可惜了我们皖系。”段祺瑞叹了口气说道。

“启瑞兄请放心,我一定会善待皖系将领的!”冯国璋无比郑重的保证道。

“不必了。皖系虽然也是为了北洋而走了另外一条出路,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我们不应该将希望寄托在外国,而忽视了本身的实力。上次和东北开战一败涂地,还失去了京城就证明了我们皖系的理念是错误的。还好我们北洋除了皖系还有直系。我不知道你走的道路对不对,但是从皖系的经验,我算是明白,北洋能不能长存下去,最重要的是北洋本身的实力,外国人可以利用,但是不可以依赖。”段祺瑞沉声说道。

对于段祺瑞的话,冯国璋神色变的严肃起来,他知道段祺瑞已经认可了他北洋领袖的地位,那接下来整合北洋的力量就会顺利的多。他和段祺瑞虽然一直在为了北洋的最高权力争斗不休,但是彼此的还是知根知底,正是因为了解,相互之间还是有些佩服的。

“启瑞兄请放心,我们之所以接手日本人的援助,只是互相利用罢了,我们北洋核心军队是绝对不会让日军染指指挥权的。”冯国璋坚定的说动。他本人对于日本并没有好感,毕竟北洋的历史不只是袁世凯编练新军。李鸿章的时代也是北洋极为辉煌的时代,可以说满清之所以能够将统治延续到二十世纪,都是北洋的功劳。而李鸿章的辉煌正是终结在日本人的手中。在北洋中,很多人对于日本并没有恶感,那是因为他内心并不重视袁世凯之前的北洋。但是冯国璋重视,因此,他始终不愿意和日本接洽。如果不是北京政府给他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妥协。毕竟国防军的强大关乎北洋的生死存亡。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冯国璋最终同意了和日本接洽。

“华甫兄,我了解你的心思,但是小日本的援助可不是那么好用的。希望你在这方面多加注意。至于树铮将军那边,我会处理的。”段祺瑞沉声说道。

冯国璋点点头,段祺瑞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当然不能在说什么。

在赵倜被打的重伤,阎锡山投靠北京政府,张勋被彻底消灭后,徐树铮终于感受到了压力,他的部队很快的拜托湖北当地驻军的纠缠,绕过曹锟的围追堵截,返回湖南境内,然后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从这一点上看,徐树铮已经服软了。现在就看北洋总督府如何抉择了。如果选择战,徐树铮就会誓死抵抗,凭借他手中几万精锐大军,就算最终失败,也会让北洋损失惨重。如果北洋不战,那更好,他们可以在湖南休整。如果将来他们的势力强大了。或许还会有这种动乱。而且有徐树铮的牵制,北洋还需要分出一股不弱的力量在防备湖南,自然变相的削弱了北洋的实力。

对于北洋的决策,不但北京在关注,外国势力也在关注。只是各自的目的不同罢了。无论北洋打不打,对东北来说都有利。但是关注北洋形式的日本却希望北洋打,一战平定湖南,不但多了一处人口大省,可以为北洋军提供更多的兵员和更大的战争潜力。还可以解决隐患,让北洋的力量最大可能的集中起来。

在各方等待结果的时候,北洋直系大军放弃了进攻。让日本一方大为失望,日本派驻南京的大使紧急约见冯国璋,鼓动北洋出兵湖南,趁机解决内部隐患。

对于日本大使的要求,冯国璋并未太过理会。仅仅是敷衍了一下,就交给外交部的官员处理。而他本人则将目光看向段府。期待着段祺瑞的决断。

日本大使耗费唇舌,未曾改变冯国璋的决议,这让日本大使大为震怒,立刻将这一事件传达国内。希望帝国总部做出进一步的决断。

当天,东京传来急电,要求驻南京大使鼓动北洋对北京开战,至于湖南这样不成器的小势力可以不必理会。日本高层可不糊涂,他们的目的是看到中国乱起来,而最本质的目的却是消耗北京政府的实力。和冯庸来自历史的准确答案不同,日本高层根据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认为中国和日本将来还会有一战,而这一战极大可能是要应在北京政府的手中。北京政府恐怖的膨胀速度不但让国内势力人心惶惶,日本高层同样不省心。同时对于北洋政府的发展海军的计划大为忌惮,尤其是现在的北京政府主动联系袁世凯政府时期定制的却因为财政艰难而没有交付的四艘巡洋舰。以及中国商人频繁接洽美国和西班牙。展现出一幅大力发展海军的架势。这就让日本对中国的忌惮更加大。

当然,目前中国行动也只是让日本忌惮罢了。毕竟海军建设和陆军不同,陆军建设只要有人,有钱,建设起来相对容易,但是海军不同,海军是技术兵种,就算有钱买船,没有合格的海军士兵也休想驰骋桀骜不驯的大海。因此,日本对于中国大规模购买舰船也只是忌惮。说道恐惧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几天后,全国再次被震惊。北洋皖系将领徐树铮在皖系领袖段祺瑞的召见下,秘密潜入南京,被北洋总督府扣下,软禁在南京城中府院中。然后段祺瑞亲自出面,要求皖系将领放弃对湖南统治权,接受直系总督府的领导。

这一系列动作直接让看戏的傻眼了。不过震惊过后,北京政府是极度郁闷,他们刚刚兵不血刃的拿下两个省份,北洋随后就毫不费力的拿下了最为难缠的湖南,解决了内部隐患。而日本大使在狂喜的同时也感到迷惑,尽管他对北洋的高层和中国的文化做过很深的了解,但是他现在不了解段祺瑞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

第五百零五章 贫穷的沙皇

世界大战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原本应该是发生转折的一年,因为沙俄的提前退出而继续陷入胶着状态。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宠臣拉斯普廷和皇后玛丽的鼓动下,终于宣布俄国退出一战,并从协约国退出,转而保持中立。然后俄国前线的两百多万大军转而开进国内,准备镇压国内革命者的叛乱。

德国展开了他们一贯的高效率,在俄国宣布中立没多久,德国就和俄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除了在东线战场保留了足够的警戒部队之后,德军主力也从东线转移到西线。德国这一战略部署的转移,让英法一片手忙脚乱,本来西线战场双方就处于胶着状态,英法也只是略占上风而已。现在德国从两线战场变为一面战场,战场的强度立刻加强。原本德军花费七个月都没有取得效果的凡尔登会战在德国兵力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再次展开。协约国一方最然拼命将部队投入到战场上,奈何德军攻击太过犀利,协约国的大量士兵冲上战场只是成为活靶子。在极端的时间内,凡尔登第二次会战成为两大军事集团最大的碰撞,几百万人在凡尔登这片土地上进行着殊死搏斗。协约国的战线岌岌可危。武器装备也稍显不足。但是英法毕竟是老牌子的资本主义帝国,底蕴深厚,他们从殖民地调拨物资,不惜士兵的生命,勉强将战线维持住。然后双方再次陷入胶着,整个凡尔登第二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绞肉机。

与此同时,英法等协约国也终于得到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经过不断的运作,美国终于宣布参战了。因为沙俄国内的突变,让美国议会对一战的前景产生了怀疑,因此,原本定于四月初期宣布的对德国宣战被推迟了。美国虽然和德国有仇,但是这种仇恨是商业上的,不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毕竟美国的本土在北美洲,远离欧洲大陆,德国等同盟国又不是以海军实力见长,因此,美国本土的安定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美国和德国结怨,说起来很简单,美国作为中立国,借助一战大发战争财,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商船遍布欧洲各地。德国水面舰艇势力不强,不是英法这两个老牌海军强国的对手,因此德国海军在建设上更加偏重于潜艇。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沉,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的意欲,如果不是俄国突然退出协约国,让协约国的前景变坏,恐怕现在美国已经向德国宣战,并加入一战了。

因为沙俄退出使得德国得以集中兵力进攻西部战场,发动了这旷日持久的凡尔登会展,战场虽然胶着,每天的损失大的惊人,但战线去也从风雨飘摇渐渐稳固下来,这就让美国看到了协约国的实力,最终下定了参战的决心。

1917年4月17日。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一批原本在大西洋上徘徊的军事物资以最短的时间抵达英国。这些军事物资的到来,让协约国一方的士气大胜。一时间,反攻的声音喧嚣尘上。奈何德国参谋部战术奇才实在太多,那边协约国刚刚想要反攻,这边同盟国已经发动了愈加强大的攻势。双方除了加剧伤亡之外,再也难以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

相比于世界战场上的胶着。沙俄境内的战争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前线两百多万大军撤回国内,其中绝大部分支持沙皇,让沙皇的力量一时间膨胀到巅峰。沙皇立刻发布命令,命令部队向着圣彼得堡前进,以雷霆之势消灭那里的叛军,让沙俄帝国重新恢复生机。

但是前线各军将领在接到沙皇命令之后,回复相当的迅速。要武器,要弹药,要军饷……。直到这个时候,沙皇尼古拉二世陛下才发现,他不但武器弹药匮乏,连钱财都不多。毕竟莫斯科虽然贵为沙俄第二大城市,但是这个城市中的宫殿原本只是沙皇的行宫,自然和圣彼得堡的皇宫无法相比。但是这一切沙皇又不能说出来。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于战争所知不多,但是对革命者的排斥却是发自骨子里的。因此,他可以让士兵军官们知道罗曼诺夫王朝财政紧张,战争中的国家,哪个财政又不紧张?但是绝对不能让人知道,莫斯科的行宫内的财富根本就不足以养活几百万大军。因此,用有限的财力筹集军事物资就是摆在沙皇面前最大的难题。

“拉斯普廷,对于各部队要求的武器弹药,你可有好的办法解决?”沙皇这段时间发愁了。两百万大军看似威风,单是养活他们就耗费惊人,更别说还要武器装备,弹药物资。沙皇从圣彼得堡仓皇出逃,罗曼诺夫王朝的宝藏压根就不可能带出来。而莫斯科行宫,沙皇又不经常来,本身又不是什么军事重镇,自然没有太过充足的物资。当然,除了枪支弹药之外,粮食物资方面倒好解决,毕竟俄国拥有广遨的土地面积,又有蜜蜂般的农奴辛苦劳作。这就保证了沙俄上层物资的充盈。

“沙皇陛下,我们必须尽快弄来新的武器来源。我看可以像中立国购买武器用来镇压叛乱。”拉斯普廷想了想说道。

“当今世界,军火武器以美国质量最好,但是他的价格太过昂贵,凭借帝国薄弱的财力根本就难以购买。你可有其他的武器购买途径?”沙荒尼古拉二世满脸郁闷的说道。罗曼诺夫王朝自从成立后,什么时候发生过如此窘迫的情况。一想到这里,沙皇就对那些革命者恨之入骨。

“沙皇陛下,日本怎么样?他们虽然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他们毕竟是个工业国。武器生产规模不小。价格也比美国货便宜!”拉斯普廷说道。

“日本?日本的武器杀伤性不大,相比于其他势力,日本也算是一个选择。不过现在日本加入了协约国,武器装备肯定会优先供应协约国军队,我们未必能够拿到低价的订单。还有其他门路吗?”沙皇对于这件事情上倒不糊涂,毕竟现在他们手中财力真的有限的多。还要支撑数百万大军的平叛,不精打细算根本就难以实现。

“这个……”拉斯普廷搜刮脑门,想要找到一些线索。突然,他想到远东,想到了那个将日本打败的国家。拉斯普廷能够在沙皇的朝堂上混的风生水起,也不只是凭借他那不入流的骗术,作为一个以骗人为生的人,拉斯普廷极为重视情报的收集。而且他本人也培植了一些人为心腹,为其传递各处的消息。杰夫家族投靠他之后,拉斯普廷对远东也就上心了。自然也知道了远东军的猫腻。同时也知道了中国武器以低廉的价格流入远东,悄悄填满了远东军武器的缺口。

“沙皇陛下,我听说远东的中国打败了日本。本身生产的步枪性能虽然不能和美国货相比,但是7。92毫米的子弹口径,也大大超过日本三八式步枪的杀伤力。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武器便宜。”拉斯普廷说道。

“中国?那个腐朽的国度?”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于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袁世凯软弱政府时期。虽然听到了中国在和日本的交战中占据了上风,但沙皇本人并不如何相信。再加上他当时的精力主要放在世界大战上,远东的事情自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陛下,远东中国的实力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他们的武器却是不错。我们可以通过远东总督府,大量采购。只要评定国内的叛乱,帝国军工产业就会慢慢恢复。到时候也就不用依赖任何一方势力了。”拉斯普廷笑眯眯的说道。他知道中国的实力其实是非常强的,帝国远东军竟然无声无息就被当时的东北军打残了。更何况现在的中国实力更加强大,连日本皇军都在中国军队手中吃亏了。但是沙皇对于中国军队极为不屑,拉斯普廷当然也会顺着沙皇的心思说,这就是一个合格的宠臣应该做的事情。

果然,沙皇听着拉斯普廷的说法,心中也就出现了意动。

“拉斯普廷,你让人和中国接洽,大批量采购武器弹药。”沙皇下了决定。如果沙皇政府的财政没有被破坏的话,他肯定会向美国采购军火物资。但是现在,却只能向名不见经传的中国采购了。这种作为伤了沙皇的一颗帝国雄心,他的心情自然不会好。

第五百零六章 拒绝

北洋徐树铮被软禁,又有段祺瑞亲自出面,盘踞在湖南的皖系势力轰然崩溃。直系干将曹锟率领北洋精锐进驻湖南,短短几天时间就稳定了湖南的局势。北洋统一内部的不安之后,开始整编部队,积极备战。

北洋将目光对准了北京,自然让北京多有警觉。冯庸也频繁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国防军的作战目的。东北军将领大多数都希望可以近期挥师南下。经过两个多月的恢复,北京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尤其是国防军百万大军编练完成,国防军规模一下子从五十多万人扩充到一百五十多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常备军只是作为地方守备部队实在是太过浪费。在加上这段时间的,北京政府的有条不紊的进行统治区的体制改革。已经初步取得一些成效。虽然不能说北京消化了那些占领区,但是最起码,这些地区的反抗势力已经遭到了震慑。预备役兵制的推行,让东北军从无根之萍变为一支有源头的部队。

北京政府通过这一些列的动作,让国防军的作战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可以说,这些动作让国防军的战力更大的集中起来。这也是各部将领纷纷建议国防军出兵统一中国的原因。

冯庸的内心很纠结。俄国二月革命的变化已经让他的战略构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冯庸也知道自己不能依赖原本世界的历史。世界已经有了新的形式变化,自己也必须随着世界的变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冯庸的决定已经有些松动。在冯庸想来,俄国的问题应该是比统一国家更加重要的事情,毕竟对于短时间内横扫中国各地的势力,东北虽然有胜算,但是把握并不大。再加上有日本帝国主义插手其中。英法美等西方列强也肯定会有所干涉。当然,力度肯定不如日本。但这些都是变数,是中国统一战争陷入胶着的变数。冯庸不得不顾忌。

看到冯庸频繁的召开军事会议,同时不断加强和各军区将领的电文往来,蒋百里和李俊了解到冯庸现在的想法有些变化。这引发了两个军事战略家的深思。

最终,蒋百里上门。

在冯庸书房中,蒋百里将手中的建议书递给冯庸。

冯庸打开一看,脸上有着一抹惊讶。

“大哥,你这是?”冯庸没想到蒋百里也支持战争,而且连作战计划都已经拟定好了。

“少帅,我想在和日本签订停战协定之后,你选择停止战争,除了我们本身的消耗严重,财政紧张之外,俄国国内的局势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少帅你是要在沙俄动乱的时候对沙俄用兵?以谋求被沙俄吞并的领土回归祖国,这点我佩服少帅的眼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沙俄内部的动乱却因为一个宠臣的动作出现了变化,沙皇逃脱成为最大的变数,沙皇鼓动沙俄内部的势力对叛乱展开绞杀,以现在双方的实力差距,无论是那什么苏维埃还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不是沙皇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目光看向沙俄实在不是个明智的决定。因此,我建议立刻对北洋动兵。现在北洋刚刚平定内乱,正是元气大伤的时候,我们国防军则是养精蓄锐,只要计划严密绝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南方各方势力,统一全国。”蒋百里自信的说道。经历了和日本这样世界级的部队作战,蒋百里的眼光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对于战争也愈加自信。

“大哥,你的想法我何尝不理解,只是对于沙俄的问题,你们只看到了其一,没看到其二。在沙俄内部,沙皇势力虽然占据绝对的上风,两百万大军不是资产阶级十几万人,苏维埃几万人的部队能够抗衡的。但是这一战沙皇未必一定会胜利。大哥,以你的眼光,沙俄内部这三个势力中,哪个势力的潜力最大?”冯庸沉声问道。在冯庸心中总有对北方出现的那个红色政权有着心理压力,毕竟那是个疯狂国度,是一个创作奇迹的国度,更是个影响中国几十年的国度,是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无论如何也无法忽视的国家。

“沙皇实力最强,但是统治腐朽,就算这次能够镇压叛乱,沙俄内部也无法真正安定下来,因为他们动乱的根源就是沙皇的严酷剥削。因此,沙皇的势力只是最强,却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潜力可言。剩下的所谓苏维埃和资产阶级政府,我还是比较看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毕竟他们成功领导了俄国革命,在俄国内部的影响力很大,只要打退沙皇的几次攻击,再登高一呼,将来未必没有机会。那个苏维埃,只是些工人组织的机构,顶多成为资产阶级的补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