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晏殊愕然道:“那又为何?家中房舍空闲的还有,再说在宅中居住说话也方便些。”

苏锦看了看低头不语的晏碧云,坚定地道:“还是不叨扰了,我在左近租下一间院落便是,大人有吩咐随叫随到。”

晏殊还待再说,晏碧云上前道:“既然苏公子有此意,伯父大人何必强求,只是这汴梁城中房舍怕是不好租呢,这左近也不知有没有合住的院子。”

苏锦转头对四大吃货道:“你们午后去左近找找,够我们几个住就行,只要不是太过破烂,价钱好商量。”

小穗儿道:“下午我和浣娘姐姐也去找。”

晏殊皱眉了,他不明白苏锦为什么要这么做,显得有些不快;苏锦可不理他那个茬儿,寄人篱下的事苏锦可不干,吃你的住你的,你要是提什么要求我还能反驳么?再说了,虽然在晏家跟晏碧云住在一个屋檐下,其实反倒更加的不自在,难道在众目睽睽之下没事便溜达进晏碧云的闺房么?还不如在外边落得轻松自在,和晏碧云幽会也更加方便些;再说有个清雅的院子居住也可以温书学习,不至于将所学丢到九霄云外。

午后苏家众人齐齐出动,连晏碧云和小娴儿都带着仆役使女四下打听,终于在甜水井胡同北头的榆林巷找到一处院子,比之应天府的宅子小了一半还多,但是租金却高了两倍有余。

小穗儿嫌贵,跟那东家讨价还价差点吵起来,赶过来看院子的晏碧云倒是爽快,直接便拍板交了一年的租金,这才让面红脖子粗的东家婆子喜笑颜开,定了房契之后,千恩万谢的去了。

苏锦翻翻白眼,这算什么,哪有让女人跟在自己屁股后面付钱的,这要是让晏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晏府中那番抓钱不数的做派岂不是成了笑谈;不过苏锦很快给自己找了个心安理得的理由,她的钱不就是我的钱么?用她的就是用我的,省下来我的就是替她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按照晏殊的安排,苏锦先安顿下来等候皇上的召见,晏殊和富弼下午会进宫复命,同时告诉皇上苏锦已经随同来京,不过皇上的事情多,具体是什么时间见苏锦,倒是每个准谱,只有等消息了。

苏锦可不在乎这个,是你要见我,你不急我急什么,大不了我回应天书院读书去;这件事很快就在苏锦的心里落到了第二位,来到这繁华的大都市,不去见识见识人情风物,领略一下这里的佳肴小吃,岂不是白来一趟。

逛街购物虽不是苏锦的最爱,但后世在系花女友调教下,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对于此事也不像后世大多数男人一样当成是个苦差,计划很快便得到了几大吃货和小穗儿浣娘等人的全票支持,众人决定先休息半日,明日一早便去逛逛这东京汴梁城。

第262章 如梦汴梁城(下)

次日一早,苏锦还没起床,便听到外边一阵嘈杂声,侧耳细听,外边的院中隐隐传来呼喝之声,不一会又传来哄笑之声。

苏锦眉头大皱,看看天光似乎刚刚天亮,心道:定是王朝马汉他们早起在练功,院子狭小,所以吵闹的很。

被吵醒之后也睡不着了,于是穿衣起床,招呼小穗儿打水洗漱;喊了半天却没见小穗儿进来;苏锦有些纳闷,提了嗓子叫了数声,才见浣娘匆匆进房来道:“公子爷,奴家来伺候你洗漱,晏小姐来了,穗儿在外边招呼她呢。”

苏锦道:“哦?来的这么早,是有什么事么?”

浣娘边帮苏锦梳着长发,边掩口娇笑,也不回答。

苏锦奇怪道:“你笑什么?”

浣娘轻声道:“等下你出去就知道了。”

洗漱已毕,苏锦满腹狐疑的出了门,穿过前面的小厅来到院子里,四下寻找晏碧云,却见院子一角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正踢腿打拳练得浑身是劲,小穗儿正站在院子里跟一位青年公子说话,哪里有晏碧云的影子。

苏锦心道:汴梁人如此好客?一大早就有邻居来访,倒是新奇。

于是咳嗽一声上前道:“这位兄台,清早来访可有什么见教么?”

那公子本是对这苏锦站立,闻言身子一抖,呼啦一声将手中折扇张开,遮住脸庞转过身来道:“兄台请了,在下无事,只是来随便看看。”

苏锦看着有些不对劲,再看看身边的浣娘和对面的小穗儿都捂着嘴笑的打跌,心里一下子明白过来,一把拉开折扇,可不是晏碧云是何人?眉毛画粗了,脸上不着粉黛,小嘴上也没有唇彩,但即便如此,依旧是个星眸闪烁唇红齿白的风流俏公子。

苏锦哈哈大笑道:“玩得什么?倒也有趣!你也学别人女扮男装么?”

晏碧云一把夺过折扇,迈着方步粗着嗓子道:“兄台说的什么话,在下可听不懂,在下乃汴梁晏公子,叨扰兄台了……”一句话没说完,自己先绷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苏锦还从未见过晏碧云有这般风趣活泼的时候,顿时大乐,趁机上前,挽住晏碧云的胳膊故作惊讶道:“哦,原来是晏公子,失敬失敬,晏公子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来来来,房中叙话!”

晏碧云红了脸一甩胳膊,将苏锦的手甩开轻声啐道:“当着这么多人,干什么。”

苏锦哈哈大笑,忙道:“穗儿弄些点心泡些茶来吃吃,肚子饿得咕咕叫,晏公子要不要用点?”

晏碧云白了他一眼道:“快吃你的吧,车马都在外边等着,不是要逛京城么?奴家就是来给你们当带路的。”

苏锦这才明白她女扮男装的用意,晏碧云心思细密,在外地尚且避嫌,在汴梁自然更加的不能随意在一起了,于是便想出来个男扮女装的法子,这样别人也就认不出她了。

苏锦一挑大指道:“好聪明的法子,不过这演技还需精进一些才是。”

晏碧云捂嘴笑道:“谁耐烦学你们那做派,不过掩人耳目罢了。”

苏锦点头称是,探头朝后面看看道:“怎地就你一人,小娴儿呢?她不去?”

晏碧云皱眉道:“娴儿说她身上不舒服,懒得动;这几日也不知怎么了,娴儿好像有心思的样子,话语也少多了,是不是你得罪她了?”

苏锦忙摆手道:“我……我哪敢得罪他,不舒服便让她歇着吧,等下回来多带些好吃的给她便是。”

晏碧云轻笑道:“你倒是会拍马屁。”

苏锦不敢多说什么,勉强一笑,伸手招呼几大吃货进来吃东西,对苏锦而言,那个什么减餐令简直就是笑话,这几大吃货养在家里,一日三餐都一餐等不及一餐,更别提少掉一餐了,若真是减餐,几个家伙还不吵翻天才怪。

苏锦随便填吧填吧几块糕点,便擦嘴起身,对着还在大口大口嚼食的王朝等人道:“莫怪爷没提醒你们,你们若不留着肚子,等下外边好吃的可吃不了多少。”

赵虎嘿嘿笑道:“公子爷您还不知道咱们么?便是来山大一堆的吃食也吃个干干净净。”

苏锦翻翻白眼,当先出了门,众人紧随其后出了门,四大吃货一人叉了一大把糕点在小穗儿杀人的眼光下赶紧奔到前面开路。

一行人沿着小巷来到榆林巷外,整个街上已经人流如织,汴梁城的一天早早的便开始了。

晏碧云伸手用扇子朝停在路边三辆马车一指道:“苏兄,请。”

苏锦一挥手,众人分成三拨上了马车,苏锦跟晏碧云坐在第一辆,浣娘和小穗儿还有晏碧云带来的一名使女坐在第二辆,四大吃货和小柱子挤在第三辆车上,车夫吆喝一声,马车开动,直往内城而去。

出了榆林巷往南拐上保康门大街,行走了足足小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汴河边上,汴梁城最繁华的地带便由此地开始。

马车停在一处市口,晏碧云招呼众人下了车,道:“从这里开始,咱们便一路步行吧,坐在车里也没什么好玩的,边走边玩才有趣。”

苏锦笑道:“但凭晏兄吩咐,但不知咱们这第一站去哪儿呀?”

晏碧云一笑道:“咱们先去大相国寺去玩玩,彼处今日开放,定有很多好玩的。”

苏锦道:“大相国寺?都去烧香么?”

晏碧云笑道:“你以为寺庙都是烧香的所在么?这大相国寺寺前场地每月开放五次,这五天里,万民在此买卖售货,各色货物应有尽有,且雨雪不辍,寒暑不息,从早到晚,早市白市夜市相连,人烟浩闹,无有尽时;总之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都有,我一时也说不清。”

小穗儿挥着小拳头吼道:“管他那么多,去了不就全知道了?出发……”

苏锦哈哈大笑,众人沿着河边大道左顾右盼,看着万民入市、百姓如织的情景,苏锦大为赞叹,这便是历史上的繁华之都,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啊,自己居然行走其中,目睹活着的清明上河图,此情此景,恍若一梦。

行不多时,河岸右侧的商铺忽然全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广场,苏锦看着汴河下的石阶码头上,一艘艘的船只汇聚在阶下码头卸人卸货,而下来的人和货都一直往广场内涌去,便知道这必是到了地方了。

一问晏碧云,果然是如此,众人跟随人流进入广场,爬上广场的石阶顶端,放眼一看,顿时满目目不暇给。

迎面是一个方圆足足十个足球场大小的场地,场地上人流攒动,叫卖吆喝声,丝竹声,唱曲声,鸡鸣狗吠声,茶馆里开水的嗞嗞声,面馆中老汤的咕咚声,喊人的,骂人的,笑的,哭的……各种各样的声响宛如一股洪流一股脑儿扑向众人。

再看眼前,布幔招展,彩旗飘飘,红灯笼,绿旗子,白幔子,黑牌匾,黄栏杆,满目彩色,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鼻端香味、臭味、酸味、怪味,什么味儿都有,鼻子也忙不过来了。

苏锦精神振奋,一把拉着晏碧云的手,一头扎进这令人感觉不真实的繁华之中。

第263章 瓦舍

众人在人堆里钻来钻去,几乎见到没吃过的没玩过的都要去买,要说这汴梁人的日子过得可真不赖,那些新奇的玩意苏锦见都没见过。

比如说吃的玩意,苏锦生活过的庐州和应天府两地的花样已经够多了,和这汴梁相国寺的门前小吃摊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什么灌汤小笼包、五香风干黑兔肉、江米白丝蜜枣桂花糕、熬糖花生糕、三鲜莲花酥、桂花大卷酥、红薯桂花蜜糖玫瑰泥;这些玩意光是听名字都叫人垂涎三尺,更别提闻着那香味儿,还有点心铺子里伙计们带着诱惑的吆喝声,实在是难挡诱惑。

众人只恨爹妈没给自己生了个大肚子,不能一口气将这些好吃的尝个遍,走了小半圈大家肚子几乎全饱了;几大吃货这才后悔干嘛在家里吃了那么多的糕点,现在肚子里的食物都堵到嗓子眼了,不能弯腰,一弯腰就要往外漾,偏偏手里还领着大包小包的好吃的,想吃又吃不下,这种痛苦简直言语不能形容。

苏锦第一次暴饮暴食,以前出门总是吃的不多,有时候是心绪不好,有时候确实是好吃的不多,但这回不同,连矜持的浣娘也一不小心就‘咯’的一声打个娇嫩的饱嗝来,羞得她面红耳赤。

晏碧云对这些好吃的司空见惯,每样只浅尝点点便不吃了,这回见众人这幅模样,于是笑道:“苏兄,莫如寻个地方歇息一会如何?你看大家路都走不动了,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呢。”

苏锦呵呵笑道:“咱们是乡下人进城,没见过好的,没吃过好的,这可撑坏了,晏兄见笑了。”

晏碧云笑道:“能吃是福嘛,出来玩就是要吃好喝好玩好,否则出来作甚?”

苏锦道:“晏兄说的在理,那咱们去哪坐坐呢?”

晏碧云小手一招道:“随我来,里边有瓦子,咱们便看戏听曲儿边歇息如何?”

苏锦道:“那敢情好,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进瓦子听曲子,见识见识去。”

一行人随着晏碧云往里逶迤而行,穿过小吃遍布的店铺摊点,走不几步,一道巨大的门楼横亘在左手边,门楼上红底烫金大字的匾额上写着《中瓦舍》三个大字,门口有头扎红丝绦身着翠绿袄的两名清秀的小厮一左一右地招呼着客人,客人们络绎不绝的往瓦子门里进,看上去很是热闹。

苏锦问道:“此地叫中瓦子,不用说京城东南西北各有瓦子喽?”

晏碧云道:“汴梁城瓦舍颇多,在下也不知道有多少家,不过最有名的却只有十几家;这里是城中繁华之地,这些瓦子按照地域起名字,此地的叫中瓦舍,东南西北的自然也照此取名,不过还有诸如桑家瓦舍、枣园瓦舍、新门瓦舍、角门瓦舍等等,都是根据所在地点起名,跟方位到无干系。”

苏锦咋舌道:“几十家瓦舍么?有那么多人看戏听曲?能赚到钱么?”

晏碧云笑道:“不赚钱人家白忙活么?这可是暴利之业,只凭技艺和卖相便可赚的盆满钵满,前期一次性置办房舍招募艺姬要花上一笔,后来的便是赚头了。”

苏锦咂着嘴道:“这倒是个赚钱的行业,可惜我苏记财力微薄,开不起。”

晏碧云白了他一眼道:“世间商机万千,赚钱的来路也多的很,你见一个赚钱便想插一杠子,哪里那么容易?快别瞎想了,咱们进去吧,我去买票。”

苏锦傻眼道:“这大门口还要买票?”

晏碧云奇道:“你这话问的奇怪,不凭瓦舍票据你如何能进去?然则人家白白让你去饱耳福眼福?”

苏锦笑道:“不是那意思,不是听说瓦舍里边分各色勾栏,有杂耍、唱曲、唱戏、说书等等的么?咱们门口买票到里边不是还要买么?这不是奸商所为么?多收一次票钱啊。”

晏碧云微笑道:“就你小心眼,人家瓦舍经营者就没脑子?我这是去买通票,一票而通,尽情游玩,除非人家关门,否则随便你玩到什么时候;若是不买这通票也可进去游玩,但勾栏却是进不去了,要看时需的一个个的重新购票,而通票其实最划算,一票可以将里边十几处勾栏统统玩个遍,而在里边买票一个个的看,所费费用将是通票的两倍,这可是优惠呢。”

苏锦暗暗点头,心道:原来古代就有了一票通的概念,这便是利用人们爱占便宜的心理,譬如通票三百文,而里边的票价是每场五十文,十六座勾栏全看完便是八百文,凭空省五百文,何乐不为;虽然他们一天逛下来也不过看个四五场的样子,所费不过两百文左右,买通票其实花的更多;但这种情况,却被他们的贪小便宜的心理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了。

众人买了通票进门,里边用布幔隔起一道一道单独的空间,前面也有空地供人休息,露天下摆起一张张桌子,游玩之人确可以呆在茶桌边什么都不做,光看热闹。

但是两侧布幔内人声鼎沸,丝竹悦耳之声,喝彩叫好之声,哄笑插科打诨之声盈耳,谁又能坐的住?到最后还不是忍不住买张票钻进布幔之后的世界中逍遥去。

由于主要的目的是歇脚休息,众人选择了能听曲儿的莲花棚,出示票据之后,看棚小厮掀起帘幕躬身以请,众人鱼贯入了棚中,只一眼扫过去,苏锦便大为赞叹。

眼前布幔中的地方着实不小,大大小小竟有三十个桌子摆在其中,正前方一座彩台,四周雕栏围绕,彩幔松挽,正是一座戏台。

苏锦游目两旁,原本以为侧边也是布幔围着的,却没料到两边全是用丈许高的木制围栏隔开,在外边用土布蒙住,起的却是隔音的效果。

“勾栏,勾栏,为何叫这个名字?”苏锦道。

“何为勾栏,看看那戏台便知道了。”晏碧云笑道。

苏锦这才明白,原来勾栏的称呼是这么来的,戏台和演出场所都是用栏杆隔开,故而得名。

场上满满当当的坐了六七十位听客,有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也有挽袖卷脚的短打扮的百姓,大家似乎对于在这种场合聚集到一起毫不在意,也丝毫没有相互嫌弃的感觉。

来这里的人都是来听曲儿寻开心的,只要听得爽,身份如何倒不是最重要的。

台上一名身着湖绿色长裙的歌女正浓妆端坐在台上,怀抱琵琶唱着曲儿,苏锦等人寻了个角落上的空位坐下,早有伙计上前来轻声问道:“客人可要吃些东西么?”

晏碧云道:“外边吃得多了,来两壶杏仁茶吧。”

那伙计点头哈腰笑道:“客官是行家,便知我中瓦舍杏仁茶泡的最好。”

晏碧云一笑,挥挥小手,让他去沏茶,苏锦好奇道:“杏仁茶也有说道?”

晏碧云以扇遮口轻声道:“就是个名气而已,其实原料都一样,都是杏仁、芝麻、蜂蜜、干玫瑰、葡萄籽、樱桃等原料炮制,不过倒是有些健胃消食的功效,此刻吃倒是正合适。”

苏锦傻眼了,泡个茶都这么多讲究,枉自己还自己为见识广,到汴梁城里来,自己一下子便成了啥也不懂的刘姥姥了。

正想间,却听前面台上曲音方歇,一干人等噼噼啪啪的鼓掌,更有人抛上银钱打赏,台侧的一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一边登记打赏数额一边高声唱喏:“张公子打赏大钱五十文……白牡丹拜谢!”

“李公子打赏大钱三十文……白牡丹拜谢!”

随着他的唱喏,台上女子频频万福,弯腰拾捡着台上的铜钱,脸上的脂粉堆里都透着笑意,口中娇声致谢,台上台下哄笑喧闹,热闹非凡。

苏锦看着这一切,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第264章 我是你爷爷

苏锦眼神一瞄,看到身边的浣娘神情落寞,不由的心中一动,脑子里转了转,忽然明白浣娘为何这般的落寞无语了。

浣娘出身歌女,虽未进过这样的勾栏中表演,但此情此景定然是勾起了她心中的不愉快的回忆,当年她和柔娘流落街头卖唱,恐怕也经常碰到别人丢铜钱在地上,然后看着姐妹二人在地上捡钱狂笑的情形,此番再次见到,当然是唤起回忆,心中不免自卑了。

苏锦暗骂自己粗心,难怪刚在大家都要进来的时候,浣娘磨磨蹭蹭的挨在最后边不愿意进来,此刻想起来,定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苏锦探手过去,轻轻握住浣娘的小手,探头过去在她耳边道:“是我不好,你别伤心,那一切都已经过去很久了,老是记着那些苦难的日子徒增烦恼,咱们现在不是挺好么?”

浣娘感激地看着苏锦微微点头,轻轻将小手抽回,看了一眼晏碧云,却见晏碧云恍若未觉,嘴角含笑看着台上,这才舒了口气,脸上浮现出笑意来。

苏锦放了心,原来女子其实要的也并不多,像柔娘浣娘这一对解语花,其实自己只要一个眼神,一句安慰,便足以让她们开心半天,自己付出的其实很少,但是她们两人却能够因为这一丁点的付出而感到满足,也不知是自己的幸运还是她们的不幸。

台上女子捡完铜钱福了一福进了台后,台边那书生又大声道:“下一位出场的小娘子乃京师名角徐冬冬姑娘,有客官愿意点曲儿的便招呼在下一声,您不用动,在下拿着曲本去您座上让您点曲儿;徐冬冬姑娘一首曲子的润资乃铜钱八百文……”

话音刚落,一名青衣女子抱着琵琶上了台,垂首道了个万福静静站在台上。

台下先是一静,忽然爆发一片嗡然之声,有人兴高采烈,有人却摇头乱骂,更有的人却是嫌八百文的润喉之资过于贵了,闹腾了半天却无人点曲儿。

那书生有些尴尬道:“诸位,徐姑娘乃我汴梁城名角,早年间跟那陈师师亦是齐名,同为桑家巷绿柳庄的头牌,平日间请也请不到她,今日能来我中瓦舍莲花棚献艺乃是极为难得的,诸位难道不想听听她的仙音么?”

一名衣着华贵的公子模样的人起身道:“八百文钱爷倒是花得起,只是这徐冬冬年老珠黄有甚看头?”

台上女子身子一颤,头垂的更低了。

那中年书生赔笑道:“公子爷是来听曲儿的,却不是来看人的,再说徐冬冬姑娘今年不过三十出头,风采依旧,人老珠黄之说何来?”

华贵公子指着那女子道:“你这老儿恁般扯不清,三十多岁还不老,你看看她脸上的鸡皮,掉下来都能称上二两了,你怎么不去请个白发老妪来上场子?本公子知道这徐冬冬生活困顿,又被那柳七赖上,赚了钱来全部换了黄汤灌进那柳七的肚子里,爷可不当这冤大头,有钱也不给她倒贴,若是她真的缺钱花,爷倒是可以收留她,莫如你去撮合撮合如何?”

众人轰然大笑起来,有人叫道:“柳公子,你倒是打得好主意,一会说人家人老珠黄,一会又要收留人家,你倒是活泛,心眼比那冻豆腐还多。”

柳公子瞪眼道:“你们懂什么?爷我就是不忿那柳七,五六十岁的老东西一个,干嘛这些人对他死心塌地?偏偏他又没本事,吃着别人的软饭,这些女子也死心眼,说什么‘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这可笑死人了;既如此还出来唱什么曲儿,‘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既有了柳七的爱护,千两黄金都不换,干嘛要为这区区几百文来哀求。”

众人目瞪口呆,均感觉此人有些奇怪,但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此人家中有些背景,平日里到处闲逛出言不逊,虽不知家中势力如何,但从他的行为做派来看,怕是官宦衙内,可惹不起。

台上的女子身子颤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珠泪滚滚落下,众人看得真切,却无人敢出头。

静寂中,远远的角落里有人清清楚楚地说道:“徐冬冬自爱柳七文采风流,干你这厮甚事?却来羡慕嫉妒恨,你若有柳三变之才,还怕没有花魁倾心么?只是你虽也姓柳,怕是腹中无半点星墨,徒作酸葡萄之语罢了。”

柳公子大怒,转头四顾道:“谁?是谁?”

西南角一张桌子边慢慢站起一个青衫少年来,朝四处乱看的柳公子招手道:“是小爷,在这儿呢,在这儿呢。”

那柳公子愤然起身道:“你是何人,胆敢羞辱本公子,你也不打听打听我是何人?”

青衫少年皱眉道:“怎么到处都是这路货,本来今日想好好逛逛汴梁城,却又遇到这样的腌臜玩意儿。”

那身后一名双鬟小婢嘻嘻笑道:“是有些奇怪,公子爷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遇到这种嗡嗡叫的苍蝇。”

青衫少年佯怒道:“怎么说话呢,你是说爷我是招苍蝇的大粪么?”

那桌上男男女女顿时轰然大笑,边上一名粉嘟嘟的公子爷用折扇掩口笑的直咳嗽。

那小婢红着脸道:“公子爷莫恼,小婢比喻错了,公子爷岂是大粪,这么说吧,公子爷是那招蜂的野花,你到哪那些讨厌的野蜂便到哪。”

青衫少年皱眉道:“你是在讽刺爷水性杨花么?”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桌子后面站着四五位矮墩墩的家伙笑的一抽一抽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那小婢脸红耳赤,抓起桌上的扇子照着五个家伙一顿乱打,道:“叫你们取笑我,打死你们,打死你们。”

五头吃货赶紧抱头求饶,苏锦静静地道:“学着点,公子给你打个比方,公子爷是那天上的白天鹅,不管到哪儿都能遇到一帮癞蛤蟆。因为,癞蛤蟆总是想跟白天鹅较劲。”

小柱子带头鼓掌道:“公子爷好比喻。”

五头吃货赶紧跟上,鼓掌道:“有才,真有才。”

那柳公子被这帮人旁若无人的奚落,火冒三丈,咬牙喝道:“还不上前给老子撕了这帮土包子的嘴巴,看着爷受人愚弄不成?”

和他同桌的数名大汉闻言同时起身,一言不发抄起板凳便朝后走,那中年书生吓得脸色发白,忙上前劝阻道:“柳公子,柳公子,给在下一个薄面,此事就此作罢便是,在下给您赔不是。”

“给你面子,你还有面子?滚一边去。”柳公子伸手一推,那中年书生仰面摔出去老远。

七八个大汉气势汹汹的将苏锦等人的桌子围了起来,柳公子从两名大汉的缝隙挤进去,指着青衫少年的鼻子道:“哪里来的土包子,敢对爷爷出言不逊,今儿个要你好看。”

青衫少年双手报臂冷笑道:“小爷好怕,小爷要被你吓死了。”

青衫少年的谦逊让柳公子更加的恼怒,怒喝道:“死到临头还嘴硬,跪下叫三声爷爷,便饶了你。”

青衫少年哈哈大笑,挑眉道:“当真?”

柳公子得意地道:“爷爷言而有信,我柳宾华从不跟土包子计较。”

青衫少年笑道:“那你可听好了,我可要叫了。”

“叫吧,大声点。”

“我真的叫了哈,你可要答应,不答应不算数。”

“废话恁多,你叫我爷爷我能不答应么?快叫。”

青衫少年嘿嘿一乐,开口大声叫道:“孙子哎……快答应。”

柳宾华下意识答应道:“哎……”

忽然意识到上当,但为时已晚,对面那少年乐的直拍桌子,指着柳宾华笑的打跌道:“答应的还蛮脆,可是我哪来你这么大个的孙子啊,在娘肚子里成婚也来不及呀。”

柳宾华气的脸色铁青,挥手大喝道:“你这惫懒小子,你们还不给老子打,往死里打,出了人命,爷给你们兜着。”

第265章 人民艺术家

一众打手蜂拥而上,勾栏内人群纷纷避开不及,那中年书生在地上爬起来一迭声的恳求,台上的徐冬冬睁着还满是泪花的大眼睛也吓呆了。

那边厢,两帮人也交上手了,苏锦将晏碧云往后一拉,张开手臂拦在三女身前,王朝、马汉等人早已经冲上前去,砂钵大的拳头此起波落,只听‘噼里啪啦、祈求咔嚓’一顿乱响,打斗在几息之内便见分晓,那帮大汉虽然也有些手段,但怎敌得过几大吃货的老拳,不一会儿八个人被放倒了四对半。

当然多出来的那位就是苏锦新认的孙子柳宾华了,这家伙见机的挺快,一看到形势不妙便往后逃,被苏锦抓起桌上放着杏仁茶茶壶便丢过去;铝制的茶壶倒是没什么打击力,不过那里边新沏的热茶可不闹着玩的,尽数倾倒在他的背上,顿时烫的他杀猪般的在地上乱滚。

几大吃货还没罢手,人倒在地上了,他们还是乱踢乱踹,地上的几人哀号翻滚,求饶不迭。

晏碧云拉拉苏锦的衣袖道:“行了,打坏了可怎么好。”

苏锦这才叫他们住手,那帮人哼哼唧唧的在地上呻吟,没有一个敢站起来,生怕被察觉自己的伤势不重,又被几个凶神给补上几拳。

苏锦负手来到兀自烫的乱叫的柳公子面前道:“孙子,怪不得爷爷手狠,你们先动手打爷爷,爷爷岂能不教训你这不肖子孙。”

柳宾华咬牙骂道:“直娘贼,你且张狂,有你好看的。”

苏锦嘿嘿笑道:“嘴还挺硬,不过爷对你没兴趣了,今儿出来是散心的,可不想被你坏了兴致,快滚!十息之后若是还在这里,便给你来个杏仁茶洗头,把你烫成猪头。”

柳宾华嘴上狠,心里确实害怕,刚才幸亏自己背对苏锦,若是这一壶茶全部浇到自己脸上,这张雪白粉嫩的俊脸便是废了,日后变个丑八怪,自己的那几个相好的粉头怕是不愿待见自己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柳宾华见机的颇快,还没等苏锦开始数数,爬起来便跑,口中大骂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