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厅上的气氛已经热烈了起来,还是吴通判有本事,将话题扯到庐州的几大红牌歌女身上,顿时便引起在座的共鸣;朱世庸当然也不能老是板着脸,自己儿子出丑只能怪管教不严,这些人也都是好意巴结,岂能因此责怪别人。

正说的热乎间,刚才通报的那仆役又进来了,朱世庸骂道:“不是说了不见他么?打发个人都打发不走?”

那仆役赶紧道:“他说有要事禀报,还说此事十万火急,关系到大人您的什么事儿。”

朱世庸一愣道:“关系到本官?”

那仆役道:“他是这么说的,还说若是不及时禀报,生怕日后大人怪罪于他。”

朱世庸皱眉想了想道:“带他去书房。”说罢起身拱手对众人道:“各位先聊着,我去前面见个客人,稍后便来,失礼了。”

众人纷纷拱手道:“府尊大人请便,莫要管我等,我等宾至如归,自在的很。”

朱世庸呵呵一笑拱手出门,眼睛扫过商会三巨头,唐纪元立刻会意,带朱世庸出了厅门之后,拉着黄副会长和刘副会长谎称如厕,告罪跟着出来了。

黄副会长正听大伙儿讨论谁家歌女身段最好、歌声最美,听得正带劲的时候被唐纪元拉出来,一肚子不愿意,嚷道:“如厕也要拉上我作甚?我可没有那想法。”

唐纪元斥道:“还说,今日你蠢得可以,凑趣也不该请衙内公子作诗,那样子像是能作诗的么?没来由的让朱知府不高兴,真是说话不过大脑。”

黄副会长挠头道:“我哪里知道他读书读了这么长时间,连诗都不会作?当真失策。”

唐纪元怒道:“那么大声,还怕没人听见怎么着?”

黄副会长不情愿的闭上了嘴,刘副会长道:“唐翁拉我们出来是不是有事要说。”

唐纪元道:“刚才朱知府用眼神示意我等跟出来,看来是有事要商量,没准是出了什么乱子。”

刘副会长皱眉道:“会出什么乱子?”

唐纪元摊手道:“老朽岂能知道,咱们往前去寻朱知府问问便知。”

三人沿着石板路绕过屏风,刚要往大门口走,就见一名仆役匆匆走来,施礼道:“三位是商会唐会长刘会长黄会长么?”

三人回礼道:“正是。”

“府尊大人请三位书房叙话,请跟我来。”

三人对视一眼,唐纪元对仆役笑道:“有劳带路。”

三人跟着那仆役一路往左,过了两道门进了一个幽静的小院子,那仆役站在院子口伸手道:“小的不能进入,三位会长自行进去,东首第一间便是府尊大人的书房。”

三人拱手道谢,迈步进了院子,直奔东首第一间房舍,就听里边传来两人说话的声音,唐纪元高声道:“府尊大人,我等前来拜见。”

朱世庸的声音传来:“进来吧。”

三人掀帘进屋,一眼便看见郎少东家垂手站在下首,而朱世庸则是满脸怒容的来回踱步,显得极为慌张。

郎永平拱手施礼道:“三位会长大人也来了,我还正打算去你们府上拜见。”

唐纪元道:“你来作甚?”

郎永平笑道:“有些事来禀报府尊大人罢了,也没什么大事,顺便给府尊大人拜个年。”

唐纪元满腹狐疑地看向朱世庸,朱世庸停下脚步对郎永平道:“郎东家,你说的事本府已经知道了,不过都是些流言蜚语,当不得真,你出去后莫要乱传。”

郎少东垂首道:“岂敢,小人也是怕真有什么事儿,这才急着来见府尊大人,若是无事,小的告退了。”

朱世庸微笑道:“去吧,你对本府一片心本府会记住的。”

郎永平谦卑的躬身行礼,刚要出门,忽然转身回来道:“府尊大人,若是用的上小人,但请吩咐便是,小人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朱世庸呵呵一笑点头道:“本府记下了。”

郎永平诡异一笑,昂首出门,心里快意无比,看来苏锦所说的话全是真的,看朱世庸的慌张模样,这狗官怕是要大难临头了。

“府尊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他来作甚?”唐纪元急忙问道。

朱世庸无声的指指凳子,当先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挥手命两名小婢退下,这才道:“三位,出大事了……”

三人一惊,齐声道:“怎么了?”

朱世庸低声道:“这郎少东家跑来求见我,跟我说他家管家前几日和苏家的伴当吃酒,酒酣耳热之际听到那伴当说起八公山劫粮之事……”

唐纪元惊道:“那和你我有甚关系?”

朱世庸鄙夷地看了他一眼道:“你们还记得我们安排送信去的陈老根么?”

唐纪元讶异道:“怎么?他没死么?”

朱世庸骂道:“这家伙当真命大,居然被土匪捉住还没被杀,郎少东家刚才就是来告诉我,说苏记的伴当醉酒之后透出口风,说是在八公山剿匪之时释放出了一名庐州衙役,自称叫做陈老根。”

唐纪元等三人倒抽一口凉气,惊道:“那还了得?此人……此人可是最大的祸害啊。”

朱世庸皱眉道:“本府岂有不知,初始我还抱着希望,陈老根应当不知道信的内容,只要那封信没落入他人之手,便高枕无忧;可是姓郎的说,苏锦抄出了一封什么信件,高兴的如获至宝,本府怀疑这就是那一封我们送出去的信……”

三人头皮发麻,脸色惨白,若是人和信都在苏锦手中,自己几人的命运便算是彻底了解了。

“大人,既然信件和陈老根都在苏锦手中,为何他却不发动?难道以此来要挟我等不成?”还是小诸葛刘副会长脑子清醒,立刻发出了疑问。

朱世庸叹道:“麻烦的是信和人都不在苏锦手中,郎永平说,钦差大臣欧阳修在寿州公干,苏锦将信和人都交给欧阳修了。”

唐纪元道:“欧阳修?您不是说那欧阳修是朝廷派下来查出苏锦八公山矫诏一案的么?怎地跟苏锦搅到一起了?”

朱世庸道:“本府如何得知?这欧阳修在朝中名声不佳,吕相和夏大人都和他没什么交情,但此人深得圣意眷顾,轻易也动不了他;这些倒也罢了,可恨的是此人的身份。”

刘副会长道:“他是什么身份?”

朱世庸道:“他是御史中丞,专门咬人的狗;御史台无事尚且生出三分事,何况这么重要的证据落入他的手中,真真急煞我也。”

刘副会长沉思了一会,忽然问道:“府尊大人,这郎少东家如何知道此事与你有关?巴巴的跑来告诉你,我记得送信之事好像只有我们四人知晓,他是凭什么断定此事与府尊大人很重要的呢?”

朱世庸摇头道:“他本不是来说信件的事情的,他只是听说抓了一名庐州送信的衙役,他以为州府失踪了一名衙役定然是急于寻找,所以他是来告知陈老根的下落的。”

刘副会长道:“那为何又说到信件了呢?”

朱世庸道:“这是我旁敲侧击问出来的,我问他是否知道那封信是送达之后衙役被抓,还是没送到便被抓了,我谎称那封公文很重要,耽误不得时间;他想了半天才说,好像是提到了什么信,还说是苏锦得了去,高兴的很。”

刘副会长不死心地问道:“那苏记的贴身伴当为何要跟他的管家提及此事呢?”

朱世庸咽了口吐沫道:“这我侧面问了,据说是郎家的管家跟苏记的伴当喝酒之时说话有些对苏锦不敬,讥笑苏锦混了个粮务专使却无品无级,惹人笑话;那苏记的伴当一急之下就说了此事,还说他家公子马上就要立大功,他们发现了有人通匪的铁证,一旦立下此功,朝廷定然给予高官厚赏云云,总之是被激将说出来的,不像是拿来试探我们。”

刘副会长颓然叹了口气道:“这事儿怕是真的麻烦了,不管郎少东家是否有意来试探,有一点是肯定的,信件以及陈老根定然是落入苏锦或者是那欧阳修之手了,否则他们如何能知道有陈老根这个人和这封信?陈老根若是被土匪抓住便被杀死,苏锦即便后来攻陷山寨,也决计不会知道有个陈老根来送过信,只有人和信都在,才会有这样的消息流出来。”

众人纷纷点头,此事败露已经是肯定的了,这个消息不啻于惊天霹雳,房中四人个个垂头丧气如丧考妣,可以想见,一场暴风骤雨即将到来,这场灾难足以毁了在座四人和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第521章 黑云压城

两匹快马疾驰在官道上,马上之人挥鞭如雨,两匹马儿口中喷着热气全速狂奔。

下午申时初,寿州城巍峨的城墙遥遥在望,筋疲力尽的两骑这才减慢速度,在离城五里外的水塘边,两人下马休息,给马儿饮水喂料,稍作休整。

一名精壮大汉取下马背上的清水咕咚咕咚狂饮数口,递给另外一名身材瘦长的汉子,喘了几口粗气道:“小四哥,寿州城你来过么?”

那瘦高汉子抿了几口水,塞好水囊挂上马鞍,笑道:“熟的很,我有个姨娘便是远嫁寿州,几年前我还在寿州做过营生。”

那精壮汉子笑道:“难怪公子爷派你跟我一起来送信,咱们稍后进城我便跟着你走啦。”

瘦高汉子道:“无妨,咱们从南门进城,进入城中大道之后便往西,官驿在西城校场左近,若是欧阳大人住在官驿,便肯定能找到他;除非他不住在官驿,那恐怕便要花些功夫打听了。”

精壮汉子道:“那也没关系,欧阳大人带着七十多名随从护卫,这些人定然驻扎在军营之中,实在不行去军营查访到这些人,请他们通报便是。”

瘦高汉子道:“正是,王朝兄弟,大东家这么急着派我们来寿州送信,而且要我们一刻不能耽误,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王朝笑道:“小四哥,你还真是机灵,虽然我也不知道除了什么事,但很显然出大事了,公子爷今日上午神秘失踪,回来之后便立刻丢下满堂的客人不管,回书房写了此信,显然事情刻不容缓;这事儿不会小。”

瘦高汉子杨小四道:“无论何事,咱们将事情尽快办妥才是正经,其他的有大东家在,听他安排便是。”

王朝哈哈一笑道:“正该如此,咱们快些动身,日头掉的很快,送完了信咱们还要往回赶,耽搁不得。”

杨小四点点头,探身看了看马儿面前的精料,起身道:“马儿饿的狠了,一块豆饼都啃光了,咱们动身吧。”

两人起身,整理好物品翻身上马,轻轻催动马匹往寿州南城门而去。

……

庐州城中,暮色中,数辆大车悄悄从苏宅出发左弯右绕前往北城,在一所宅院门口,大车停下了。

车门开处,苏锦搀着王夫人下了车,缓步朝宅院中走去。

宅院里亮着灯火,晏碧云站在门口万福相迎,王夫人停步问道:“儿啊,你硬是要为娘来着宅院中居住作甚?家里住的好好的作甚要搬家?”

苏锦笑道:“娘亲,这也是我苏记的产业,是儿子专门为您准备的清净宅院,我看你这几天被家中来客弄得心烦意乱,所以特地想请您来这里清净几天;从现在到元宵节家里来客定然不断,连吵您十几天,这可如何是好,若是惹得你偏头痛发作,儿子可就罪过了。”

王夫人道:“可是大过年的一家子分两处住这成何体统?”

苏锦笑道:“晏小姐在这里陪您,里边有个很大的佛堂,家中婢女厨娘也都是原班之人,您不会不自在;我晚间也回来睡的;过了这个年您若想回去住也随便您,只是此时须得依我。”

晏碧云上来扶着王夫人的左臂笑道:“是啊,伯母便容碧云尽几天孝心,老宅子里吵闹的很,别说是您,便是奴家也吃不消呢。”

王夫人叹了口气,轻声道:“你们也莫要瞒我,定是有什么事要发生,娘老了,也没什么能帮上你们的,只能每日求菩萨保佑我儿;但你需答应为娘,万事须得三思而为,若你有不测,娘也活不成了。”

苏锦无语,只得频频点头安慰,一挥手,身后婢女伙计从大车中卸下物事纷纷搬了进去;一会功夫之后,宅院恢复平静。

苏锦陪王夫人说了会话,见王夫人困意上来,便告辞出来来到院中;晏碧云和小娴儿提着灯笼披着大氅站在后进的门口静静等待;苏锦忙上前道:“天这么冷,你们两站在外边受冻作甚?”

说罢伸手拉着两人冰冷的小手往晏碧云的房中走去,进了屋子苏锦将炭火加旺,小娴儿沏了热茶来放在小几上,三人围着火盆而坐,默不作声。

晏碧云轻叹一声开口道:“没想到奴家置办的宅院倒还派上了用场。”

苏锦道:“是啊,这地方确实够隐秘,左右不靠人家,滨肥水而居,是个好居处;院子怎地这般的大,倒像是个演武场一般。”

晏碧云噗嗤笑道:“什么演武场啊,原本是个作坊,我是看这院子地皮大,很适合在此地另起一座高楼来,原打算开个分号的;这里原来也很喧闹繁华的,前边街口原本有一座青楼,现在那座青楼好像已经闲置了,所以倒显得清净的很;也正因如此,奴家便没有将之改为分号,市口不太好。”

苏锦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次又要借你的光了,不然我还要瞒天过海将娘亲想办法避开城门的厢兵送出城去,这可就难了。”

晏碧云叹息道:“苏锦,不是奴家多嘴,你行的这是一步险棋呢,你去说服郎少东家奴家倒没什么意见,正好郎少东家被朱知府惩戒,而商会众人又不为他撑腰,显然这个时机须得利用上;可是你要他将陈老根和信件的消息透露出去,这可是很危险的。”

苏锦道:“我知道,当我准备实行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就已经预见到隐藏的危险了,但其实那正是我想要达到的目的。”

晏碧云蹙眉道:“你的目的?”

苏锦点头道:“正是,我其实对于朱世庸篡改粜粮记录之事并不感兴趣,不管怎样,朱世庸是将庐州粮务办的毫无纰漏的,即便是他混淆日期,给予屯粮之商以期限之前的价格,但是毕竟粮务并未崩坏,这件事即便是查出来上报上去,对朱世庸来说并非致命打击;最多是小小责罚一番,甚至在京中有人帮着说话的情况下会功过相抵平安无事,那岂是我所能容忍的。”

晏碧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朱世庸的致命之处便是故意派人送信泄露运粮机密的事了;可是你将这么重要的证据透露给朱世庸,你想过他该如何反应么?”

苏锦道:“自然考虑过,最坏的结果便是他不信,若他打定主意什么都不做,静观其变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陈老根的口供因为没有那封信的佐证也将会被视为攀诬;别看欧阳修信誓旦旦,此人可不会蠢到没有十足的证据便对朱世庸开火;原本我以为他为我隐瞒放粮之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怕得罪三司大人,二是我给他的筹码对他升官有利;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晏碧云道:“此话怎讲?”

苏锦道:“其实朱世庸的案子和扬州府那些已经调任外地的和冯敬尧有勾结的名单对他都没吸引力;他唯一顾忌的便是三司大人;若非你当日以死相逼,他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是绝对不会放过我的。”

苏锦伸手握住晏碧云的手,轻轻揉捏,看着她道:“谢谢你,你确实救了我一命。”

晏碧云见小娴儿在旁边,有些脸红,想抽出双手,但忽然又不想抽出来,任由苏锦握着,轻声道:“救你便是救奴家自己,还是那句话,你死了,奴家不能独活。”

苏锦笑道:“我明白,但没有你那天的话,欧阳修不会轻易地便答应,我给他的筹码根本就不够,他之所以接受,只是锦上添花罢了;他想的很清楚,惹得三司大人动怒,他的前程也就完了,在吕夷简和三司大人之间,伴随着相位争夺的白热化,已经没有中间的道路可走,他想当墙头草亦绝无前途;无论是谁得了相位,他这个中间派的地位都很尴尬,所以他迫切期望找个靠山来依靠;他押宝到我的身上,便是因为他明白你我之间的关系,他保全了我,只要三司大人登上相位,他的好日子也就来了;这才是他真正保全我的原因,其他的一切都是烟雾。”

晏碧云细细思索了一番,轻声道:“你是担心他压根不会在朱世庸这件事上出全力?以免证据不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苏锦点头道:“这是肯定的,若有十足的证据他会立刻发动,但问题是他只有人证,而且陈老根实际上根本就没看过那封信,很容易便露出破绽来;他本该跟我一起来庐州搜集证据,可是我力邀之下他却选择去了寿州,说什么勘察王启年参奏我矫诏之事;看起来是在为我解困,实际上他只是想和稀泥,他知道我回到庐州跟朱世庸之间必有一番争斗,所以他选择了置身事外,我岂能让他如愿。”

晏碧云微微点头,她不得不承认苏锦的分析在情在理,欧阳修坐看虎斗,苏锦落败跟他无干,晏殊也不会怪罪到他的头上;朱世庸若是露出破绽,他会立刻将陈老根推出来,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分一杯羹;若欧阳修真的是这么想的,那这个人便太过阴险了。

“朱世庸跟我已经势成水火,黑七等人被掉包,之后被灭口,秦大郎一案死了仵作等数人,定然都是他所为。且不论这些我们没有证据的罪行,便是对我个人而言,我父之仇,以及秦大郎一案对我的陷害,再到阻碍运粮之事,以至于粮食被抢都和他有直接的关系;若不是他从中作梗,我岂能在扬州城惹上一身的麻烦,现在我身上被套了数宗大罪,矫诏放军粮乃至杀人灭口,这些帐要是算起来都要拜朱世庸所赐,我岂能容他。”

晏碧云见苏锦咬牙切齿脸上肌肉纠结,忙轻声安慰道:“莫要生气,莫要生气。”

苏锦道:“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将自己做的错事也怪罪于朱世庸,但朱世庸乃是起因,就像一挂鞭炮,朱世庸点燃了第一个,后面的不得不连环爆炸,若无拖延运粮之事,便无我开仓放粮之举,若无土匪劫粮之事,便无矫诏招安之罪,这一切都是连环相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身上的这些罪责每一件都能置我于死地,所以我岂能对他仁慈。”

晏碧云伸手轻抚苏锦的面孔,轻声道:“奴家明白,奴家明白的。”

苏锦轻声道:“所以我要逼着朱世庸动手,逼着欧阳修行动,这就是我这次计划的精髓所在。”

第522章 各有算计

晏碧云明白苏锦的计划了,之所以苏锦要将陈老根和那封信的消息放出去,便是要朱世庸慌不择路。

人证物证都在被人手中捏着,朱世庸将会彻夜难眠,预感到末日临头的他很可能会做出匪夷所思的行为,甚至会铤而走险,而苏锦放出的消息是说人证物证均在欧阳修手中,显然是祸水东移之计。

若是计策得逞,本来是欧阳修袖手旁观,现在换成苏锦坐收渔翁之利了。

“你的心思真是细密,奴家……奴家都不得不为你的计划所震惊。”

晏碧云不知该是赞叹还是该担心,半年之后的苏锦已经跟半年之前的苏锦判若两人,晏碧云说不清是好还是坏,她会无条件的站在苏锦这一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唯一让晏碧云担心的是,苏锦照这样下去会不会走火入魔上了邪路。

苏锦似乎没注意到晏碧云的语气,伸手拿了几块木炭添在火盆里,看着暗淡下去的火光重新变得炙热,轻声道:“身处这个世间,我真是心力交瘁,我本是个简单的人,却不得不在阴谋和罪责之间周旋腾挪,实在是非我所愿,但愿这一切早些过去,我只盼能和你们一起过些简单快乐的日子。”

晏碧云心有所感,柔声道:“奴家也不知道事情会发展的如此复杂,但无论你作何决定,奴家都会支持你,跟在你身边,哪怕是地狱火海。”

苏锦点头道:“我知道,你不说我也知道,此事如果能按照我的计划完成之后,我回复差事之后便什么官也不当了,求的圣上准婚之后便一门心思的做生意,将银庄开起来,做个团团大富翁再不涉足官场。”

晏碧云眼睛一亮,旋即暗淡下来,道:“怕是没那么轻松,若有人再寻你麻烦,你又当如何?”

苏锦语塞,自己当初想入仕,不就是受不了当官的欺压自己么?这种事永远在发生,难保以后便不会在发生在自己头上,到那时又该如何呢?

一直坐在旁边不说话的小娴儿见苏锦纠结的模样,心疼得很,插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想那些有些为时过早呢。”

苏锦一拍脑袋道:“对,还是娴儿说的对,杞人忧天是愚蠢的,以后的事必有解决之道,先顾眼前,哪里管得了那么长远。”

晏碧云噗嗤一笑,道:“你跟娴儿倒是蛮投机的。”

小娴儿红了脸不敢开口,苏锦侧目看着小娴儿娇俏的面容,心头一热,想到除夕之夜自己把这长腿美女弄得死去活来的情形,不由的舔了舔嘴唇。

“你将伯母安排到这处宅院,是怕计划有纰漏是么?”晏碧云看惯了苏锦跟小娴儿之间的暧昧,倒也不以为意,重拾旧提。

苏锦道:“这是以防万一,朱世庸得到消息之后定然会作两种分析,陈老根和那封信不在欧阳修的手中便在我的手中,一旦他认准人证物证均在我手,那我的麻烦就来了;我不能让母亲受到惊吓,所以提前将她安顿在你这里以免祸事一起,吓坏了她老人家。”

晏碧云道:“那你呢?”

苏锦道:“我也会小心应对,朱世庸不至于一下子便疯狂起来,他要做的便是试探或者是暗算,若以上手段都不行,他才会铤而走险。”

晏碧云皱眉道:“这件事甚是有风险,若他认定在你手里,那将如何是好。”

苏锦拍拍她的手道:“放心吧,说了是祸水东移之计,招你这么说岂非是引火烧身么?这只是假设,我只需设好防范以防万一便可,有大麻烦的恐怕是欧阳修了。”

晏碧云静静地看着苏锦道:“你是否想借朱世庸之手除了欧阳修呢?毕竟他已经知道了你屯粮的秘密。”

苏锦一惊道:“晏姐姐,你怎会如此揣度我?照你这么说,你也知道,娴儿柔娘浣娘王朝马汉他们都知道,那我岂非要杀了身边所有的人?”

晏碧云忙道歉道:“对不住,是奴家想岔了,奴家向你道歉。”

苏锦心头不悦,起身道:“夜了,我该回南城了,我母亲便烦请你多照顾,家丁护院要安排在左近巡逻,一旦有风吹草动便要立刻离开此地,切记切记。”

晏碧云默然无语,起身相送,苏锦摆摆手昂首出了宅院,带着马汉没入夜色之中。

晏碧云悄立门口,怔怔发呆,小娴儿拿了大氅给她披在肩上,拉着她回到屋内。

晏碧云忽然问道:“娴儿,苏公子生气了么?”

小娴儿叹道:“小姐,你说话怕是伤着他了。”

晏碧云道:“我是怕他会走上邪路。”

小娴儿道:“小姐的心思小婢明白,可是你看,苏公子何曾害过一条无辜之人的性命?他为了自保确实做了许多不应该的事,也杀了不少人,可是那些人哪个不该死?我那天曾听他跟王朝马汉几位大哥说话,他说‘对待恶人根本无需妇人之仁,中山之狼农夫救蛇的故事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因为可笑的仁恕之心,很多人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晏碧云点点头轻声问道:“他还说什么?”

小娴儿道:“他还说对待恶人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痛打落水狗,绝不可讲究可笑的君子之风;二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他狠毒你比他更加的狠毒,这样才能震慑他们;越是凶恶之人其实便越是懦弱,剥去他们凶恶的外表,剩下的便是一摊软答答的走肉,根本不用畏惧了。”

晏碧云长叹一声道:“看来奴家对他的了解都没有你们深了,难怪他会生气……”

小娴儿道:“小姐也不用担心,你这是为他好,爱之深责之切嘛。”

晏碧云噗嗤一笑道:“娴儿最近长进的很,这种话都会说了,难怪你家公子爷那么喜欢你。”

小娴儿跺脚道:“小姐尊重些,哪有跟下人说这些的。”

晏碧云微笑不语,心道:那夜你们在我外间床上颠鸾倒凤,当我睡着了么?我咬着被角听了一夜,害的我第二天头重脚轻,我再不奚落两句,心中如何平衡?

想到那天晚上的情形,晏碧云双颊火热,那晚上听了一夜的异响,春心泛滥的连两条亵裤都湿透了,第二天只好偷偷的自己洗了,这个混蛋害人不浅,好好的一个自己,被这小子腌臜的不成人样了,真是恨得人牙根痒痒。

……

时间回溯到上午巳时末,朱世庸和商会三位会长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书房中经受煎熬。

大家都想不出好的办法来,本以为万无一失的妙计,到最后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要害的证据都握在他人手中,这可大大的不妙。

这些都是能致人死命的证据,当初为了求得土匪信任,一切都按正式的公文样式写就,盖了知府大印不说,朱世庸还签了名字,这下倒好,全部成了死症了。

关键是辩无可辩,别人只需问他一句:“运粮往扬州,你写信去宿州作甚?”只需这一句话便无可回答了;难道说自己忽然间得了失心疯,搞错了运粮的方向?这话说出去就是找抽;更何况,运粮是禁卫马军的事儿,什么时候要你庐州知府来多管闲事了?

朱世庸看着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三位会长,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跟苏锦之间的瓜葛全因这三人而起,否则自己怎会跟此人有了仇隙;即便是苏锦揍了自己的儿子,那也不过是件小事而已,正因自己顺应商会之意硬是将苏锦往逼死秦大郎的罪名上靠,这才让两者之间的仇隙升级,渐至如今势成水火之事。

而事到如今,这三人又一筹莫展了,朱世庸恨不得大骂自己是头蠢驴,为什么便会跟这三个家伙搭上了干系,每年拿他们几万贯确实很爽,可是这代价便是人头落地,这是何其的不值。

“你们倒是说句话,此事该当如何处理?”朱世庸强压怒气,冷冷地道。

商会三人相互对视,最后唐纪元和黄会长的眼光落在在刘副会长的脸上,‘小诸葛’刘副会长或许有些对策。

刘副会长耸耸眉头,无奈地道:“老朽确实有个计策,不过……这个计策甚是凶险,老朽怕不太合用。”

朱世庸怒道:“什么时候了,你还卖关子,说与本府听听。”

第523章 一不做二不休

刘副会长起身朝朱世庸和唐、黄两位会长团团作了个揖,低沉着声音道:“府尊大人,两位会长,老朽非是卖关子,只是眼下情势极为险恶,一切皆在云雾之中,看的不清不楚;老朽怕说出一些话来,引得诸位不安。”

朱世庸道:“你是担心这消息的来源的真假?”

刘副会长道:“不得不担心,郎永平可不一定靠得住,他口中说出的话老朽十成只能信一成。”

唐纪元不满地道:“老刘你何必如此,眼下大事迫在眉睫,你岂能因郎永平平日与你交恶颇多便怀疑他;再者来说,这等事咱们能赌博么?难道我们拿身家性命来赌上一赌此事的真假?那岂非成了听天由命了。”

朱世庸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