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小娇媳-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回到周家村的时候,也的确是耽误了些时间,已经是傍晚的时候,阿杨一早就和壮壮两人在门口等着周琳琅,见周琳琅从马车上下来以后,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婶婶,师父爷爷说,你要是没被事情耽误,下午就能到家,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阿杨老气横秋的问着,小眼睛里,满是责备,“我很担心你,你知道吗?”
“这孩子。”老猎户从厨房里出来无奈一笑的摇摇头。
“我去军营见到了你叔叔,所以就耽误了点时间。”周琳琅摸了摸阿杨的脸,“以后婶婶一定会早点回来不让我们家的小大人担心。”
第171章收稻谷
“婶婶去军营了?见到叔叔了?叔叔还好吗?”阿杨眼睛一亮,心里一阵嘀咕,早知道能见到叔叔,他今天就跟着去了,好些时间没有看到叔叔,他很是想念。
“军营里能进去人?”老猎户问道。
“我没有进去军营,就是站在军营外随便看看的时候,正好遇上赵继康,赵继康就让人喊了夫君,我们两就隔着栅栏说了两句话。”周琳琅说完顿了顿,道,“其实,今天看赵继康,他好像也没有很坏的样子。今天要不是他帮忙,我铁定没这个运气见到夫君人。”
“原来如此,赵小将军能帮着你们两见面,想来心眼也不是很坏的人,不过,军营毕竟是军事重地,以后若无事,你还是少去那里为妙,不然,怕是以后会落人口舌,让杨承郎在军营里难做,他如今,毕竟是杨百夫长。”老猎户提醒了一句。
周琳琅点点头,这个道理她也知道,只不过今天没忍住罢了,“师父,我知道,以后不会这样了,我也知道,夫君是百夫长,管着很多人,现在很多人对他未必心服口服,说不定,会找机会抓他的把柄将他从百夫长的位置上拉下来取而代之,他身为百夫长,很多事情,本来就应该以身作则。”
周琳琅的聪慧让老猎户很是满意,他一早就看出来了,杨承郎娶的这个媳妇,不会是个拖累。
“说起来,我这个当师父的还真是有点不服气啊,想当初我进入军营,那可是好就以后才当了伍长,然后升了百夫长,杨承郎年纪轻轻,倒是一下子升到了百夫长。”老猎户说完以后,又自己笑了起来,“还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是名师出高徒。”阿杨辩解了一句,顿时把老猎户给逗笑了。
“对对对,阿杨说的对。”老猎户拍了片他自己的胸口,“是我这个名师出的高徒。”
周琳琅不禁忍俊不禁,还真是老小孩和真小孩,家里一个大宝一个小宝,果然是天天都有乐子了。
晚饭后,周琳琅就将从县城买来的东西送到了村长家去,又是一番推托来推托去,村长和村长媳妇都是客套人,怎么都不愿意收,周琳琅和老猎户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口舌才让村长一家将并不贵重的东西都收了。
“承郎媳妇啊,眼见地里头的庄稼长得好,我们现在都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全部都跟着你种,要不了多久,看着就能收成了,按照现在的长势下去,这第一回收成,肯定不比正常种植的少。”村长媳妇拍了拍周琳琅的手背,“你可真是我们家的福星啊。”
“不过,我们也知足了,至少有一半的地能多收成一次,也比去年多了许多,这多收成的一次,交了税都还有余下的,今年我们家就不怕没口粮了。”村长别提多高兴了,想起地里头庄稼长得好,他脸上就收不住笑,一张褶子脸,看着也很是和蔼。
“爹和娘说,等收成了,今年我们家要吃一餐白米饭,还要去割两条肉来庆祝庆祝。”村长儿媳妇跟着接了句嘴,忍不住就把家里的高兴事给说了出来,说完了以后,才觉得自己像个孩子似得,便有些不好意思的低笑了两声,改说别的了,“我们家地少,承郎媳妇,到时候收成的时候,我们都去给你帮忙。”
“不用,大热天的,太晒了,我和师父商量着,雇几个人就可以了。”周琳琅摇摇头,“这次你们一家帮我们家收拾庄稼田我们已经很感激了,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你们。”
“这算什么麻烦事?我们一家也没有哪个是精贵的不能晒太阳不能干活的,你雇人也要钱啊?我们家收成结束以后,闲着也是闲着,上你家去帮你,我们也高兴,就当做是谢谢你,要不是你教我们这样种,我们今年也没有这样的喜事。”村长媳妇这会儿还真不是和周琳琅客套,“虽说你们家不缺钱,但是,我们去帮你,你能省点工钱,那钱放你口袋,又不咬你,都是一个村子的,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助,再说了,我们地里的辣椒苗,还不是经常麻烦你帮我们看吗?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就别去雇人了。”
村长媳妇都说到这份上了,周琳琅也不好再推说不用了。
乡下的习俗,都是你家有事我家帮,这帮来帮去,也从来不提工钱的事。
青桐县的天气,一如既往的好,在庄稼收成前,就已经风和日丽了好长的时间。
转眼就是七月下旬,稻田里的水稻金黄色的一片,饱满的稻穗都将水稻压弯了腰,看着别提多喜人了。
村长一家人多,他们也就种了一半的田,收完自家的以后,就去帮着周琳琅。
稻田边上,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一个个站在那,有的还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饱满的稻穗站在一边连连称奇。
“我说承郎家的,你当初怎么就想能这般种?这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你说改就该,还真就给你折腾出成就来了!”
这会儿,围在一边的人,谁不眼红啊?谁不羡慕啊?
当初取笑的最大声的,这会儿连开口问个话都不好意思了,就怕会被打脸。
“很多时候,咱们人做事,不能一成不变,老天爷给了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去利用,人也不能墨守成规,你没有接受过的新事物,不代表不存在,也不代表不可以存在,得有勇于尝试的心。”
周琳琅笑呵呵的给一群人灌了一碗心灵鸡汤,也不管他们是不是有听懂了,反正她自己是高兴的很。
“不愧是承郎媳妇,识字的人,说出的话就不一样,一听就是特别对的大道理。”有人奉承了一句,一边问道,“承郎媳妇,你说,这个时候,我把我家田里的庄稼给拔了,再跟着你来,我能多收一次吗?”
“你这不是问废话吗?时光能倒流吗?你田里的庄稼都长那么高了,你和你家粮食过不去啊?要去拔了它?你们一家今年准备饿肚子啊?”村长大老远的吼了一句,可见也是被那人一句话问的吓到了,好端端的,都这个时候了,田里的庄稼都多高了,竟然还想拔了庄稼再种一次?那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吗?
当初他们是说着风凉话,没少在背后笑话他们,村长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阵子,他们一家人都不爱出门,出门就被人追问田里的庄稼长出稻谷了没有,不傻的人都听得出来那是故意在讥讽。
如今,他们家的稻谷都收了晒着了,人家看着眼红了,羡慕了,这回也是轮到他们家挺着腰杆做人的时候了,也是时候可以大声说话了。
“嗤,话说的那么敞亮,说不定,你这法子就是你家夫君从哪本书上看来的?就怕我们跟着你来,所以不敢和我们说实话,就故意说你们自己想出来的主意,然后就巴结着村长,和村长家好,才告诉村长实情,村长一家才敢跟着你们杨家来。”
眼红到嫉妒的人,也终于忍不住说酸话了,话里话外,都是在争对杨家,争对周琳琅的,就说杨家小气自私自利,有好事藏着掖着不敢拿出来让整个村的人一起享福。
这人话一说完,周琳琅就翻了脸,“你说是我夫君从书上看来的就是从书上看来的?你倒是聪明啊?神算子?这么能猜,这么能算?怎么不去镇上摆个摊子给人算命赚钱?怎么不算算你这辈子能赚多少钱能活多少日子?”
周琳琅人话一说完,一圈的人都被都逗的哈哈大笑。
“这做人哪,真的有良心,说话,要摸摸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心,当初杨家说的时候,没少被你们笑话,他们家说的时候,你们有人听?有人信吗?如今,倒是反过来怪杨家自私小气了?”村长媳妇叉着腰就走到周琳琅身边,大声道,“你们怎么不想想,你们地里的辣椒苗是谁给你们的?”
“还不是明爷?”有人呛声。
“你也知道是明爷?可要不是杨家,明爷能来咱们这周家村?还不是杨家想着我们周家村好,才把明爷的辣椒带到了村里来,让你们大家种辣椒赚点钱,可人家杨家自己都没地种辣椒,都不眼红我们种辣椒的,还大方的告诉我们要怎么种,耐心的教我们,你们一个个,良心被狗吃了?我可告诉你们一个个啊,将来我们种的辣椒苗让我们赚钱了,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了,你们不仅仅要记得明爷,更要记得杨家的恩情,将来,我们日子好过了,杨家就是我们的恩人!”
村长说完,也不再搭理边上围着的人,拿着镰刀就继续弯腰忙碌去了,对他来说,继续和边上的人争辩就在浪费时间了,也太对不起时间了,有这时间,多割点水稻岂不是更好?
“都散了散了,这里反正也没有你们啥事,要看的,你们就看着,但是,看归看,再多话,看你们以后辣椒地里有事情承郎媳妇还理不理你们!”村长媳妇说完便转头和周琳琅道,“走,我们继续忙活去,别搭理这些人。”
一想到辣椒苗的事情,众人才收了嘴,又看了好一会儿,最后都带着羡慕嫉妒离开,各回各家了。
杨家的十亩水稻过了好几天才割完,收完之后就全部晒到了村子里的稻谷场,那里地方大,如今也只有村长一家在晒,也不用怕有人趁着晒稻谷的时候偷拿别人家的。
“这里让我们家几个大孙子看着就可以,我们这个时候收稻谷也好,不用争夺空地晒稻谷,这么大的地方,平铺过去,多方便,也不用频繁的来翻一翻,多省事。”村长媳妇喜上眉梢的看着宽宽的空地心里就喜滋滋的,“趁着还有时间回去好好休息,过两日,又要继续忙碌起来。”
“好嘞,那我就先回家去了。”周琳琅也没和村长媳妇客气,稻谷晒在这里有几个已经懂事的孩子看着她也放心。
稻子收完以后,确实没有几天休息的时间,如今已经是七月底了,在立秋之前,就要再次播种,又是一翻忙活。
回到家以后,老猎户已经做好饭了。
“辛苦了吧?”老猎户看周琳琅满头大汗的回来也是一阵叹气,“这次插秧,说什么都要雇人,你别自己上了,看你这几天累的,精神都不好了,要是承郎知道了,可是要心疼坏的。”
这几日周琳琅都在忙着收稻谷,老猎户身体不能下地,便包了家里比较轻松的活,比如做饭,养鸡鸭,顺便带着阿杨呆在家里。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周琳琅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直喊热,“这次收稻子,村长一家帮着,我也不好意思歇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插秧的事,我已经和人说好了,也找好了人,不会再自己去了。”
说完以后,周琳琅朝着阿杨喊了声,“阿杨,你去将你屋子的零嘴都拿出来,等会儿和我一块过去稻谷场。”
“去那做什么?”阿杨问。
“村长家几个孩子在那看着稻谷不让人摸去,太热了,几个孩子呆着也怕无聊,拿点零嘴过去给他们打发时间,我也煮点绿豆汤过去,以免他们中暑。”周琳琅说完便让老猎户吃了饭就去屋里躺着歇息,“师父,你也在家里忙了一个早上了,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我们先吃饭,吃了饭,你就好好休息。”
将饭都装出来以后,周琳琅就抓了些绿豆下锅煮绿豆汤,然后还揉了面,准备做点蛋饼什么的给那些孩子当点心。
坐在饭桌上,阿杨的小腿一晃一晃的,突然道,“婶婶,那天我听有个大叔说,我们家走大运了。”
“走什么大运?”老猎户一愣,平白听到这句话,他下意识的就开始回想最近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大喜事。
“说我们家盖起了新屋子,和县城大将军县太爷都好的和自家人似得,咱们杨家的事情,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帮着,现在,又种了十亩粮食,能和人家二十亩田一样的收成,连老天爷都帮我们家,说,照着这样看,叔叔在军营里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了。”
“如果这些就是走大运,那我就无话可说了。”周琳琅无奈的耸耸肩,他们一家的努力和辛苦,村民好像看不见似得,看见他们家倒霉了,就会说他们家是煞星,看见他们家生活好了,就只会说走大运,那种嘴里口口声声都是命的人,一辈子也只会过着穷苦的生活。
“还有,纳妾是什么意思?”阿杨语出惊人又突然问了一句。
“你这又是哪里听来的话?”周琳琅一惊。
“还是村民说的啊?他们说话的时候,我和壮壮听见的,他们说,婶婶长的又瘦又黑不好看,到现在都还没有生孩子,一看就是生不出孩子的,叔叔在军营里,以后有出息了,一定会纳妾,到时候,等妾生出个儿子,婶婶就会被妾压一头,甚至会被叔叔赶出杨家。”阿杨很认真的说着。
说完以后,阿杨就默默的盯着周琳琅看着,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周琳琅的表情,几秒以后,他又连忙表态道,“婶婶,叔叔不会赶你走的,叔叔可喜欢你了,我也不会让叔叔赶你走。”
“别听那些长嘴妇整天唯恐天下不乱的胡咧咧。”老猎户啪嗒的把筷子给放了下来,“杨承郎要是赶赶你走,老子第一个剁了他!”
老猎户可不是胡说,虽然杨承郎是他的徒弟,但是,杨承郎要是真敢做出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来,他绝对第一个弄死杨承郎。
“我才不信夫君会那么对我。”周琳琅撇撇嘴,“别听那些人的话,什么纳妾,你叔叔不会做这种事情,他不会对不起我,这点,我是绝对坚信的!”
周琳琅甚至相信,哪怕她真的一辈子生不出一个孩子,杨承郎也一定不会赶她走休了她。
这一点上,她是相信杨承郎是绝对爱她的。
“你没信就好,我也觉得承郎不是那种人。”老猎户看了看周琳琅,想着杨承郎和周琳琅也确实成亲很长时间却依然没有孩子,想想周琳琅以前过的苦日子,也担心是不是把身子熬坏了不能生了。
老猎户想,若是周琳琅真的不能生那可怎么办?
两夫妻感情那么好,让杨承郎为了传宗接代纳妾,那怕是很伤感情的事情吧?
虽然说,男子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可老猎户看得出来,周琳琅不是能受那份委屈的人,她可以疼爱阿杨像疼爱自己的儿子一般,但是未必会疼爱杨承郎和别的女人生的儿子。
老猎户摇摇头,叹了口气,周琳琅这般的疼爱阿杨,大不了,等阿杨以后长大成家了,就过继一个到杨承郎和周琳琅的膝下好了。
想到解决办法,老猎户眉头又舒展开来了,反正,他是绝对不会做为了孩子逼杨承郎纳妾的事情,一个家里,女人多了,就没有多少安宁日子可言,谁知道,纳进来的姑娘又是什么心性呢?
反正,他看着周琳琅是哪哪都喜欢,哪哪都顺眼,他是绝对要站在周琳琅这边的。
吃过饭以后周琳琅就催着老猎户去休息了,将煮好的绿豆起锅晾凉了以后,她才摊了蛋饼,然后喊了阿杨出了门。
稻谷场里,一进去就能听到一群孩子的玩闹声,村长家的几个孩子全部都在这里玩疯了,阿杨一进去,立刻就加入了,几个孩子才注意到来了人。
“阿杨婶婶!你来了啊!”
“是啊,你们都吃过饭了吗?”周琳琅笑着招呼着大家都过来凉棚下坐着,“这么热,别在大太阳底下跑和闹,小心晒病了。”
“这都啥时辰了,早就吃过了,跳了好一阵,都要又饿了。”有孩子应。
“饿了呀?婶婶摸摸看肚子是不是扁下去了?”周琳琅打趣了一句,才又道,“饿了也不怕,看我给你们带什么好吃的来了?”
将装着鸡蛋饼的盆子从干净的竹篮里拿出来,顿时,香味四溢,将一群猴孩子给馋的站在那眼睛都直勾勾的盯着,可愣是没有一个孩子敢上前来。
“都是特地做给你们吃的,还有绿豆汤,都过来,人人都有份,不够了,我回去再做,你们这几日可是辛苦了,还是大功臣,得好好犒劳你们!”周琳琅将带来的碗拿了出来,将绿豆汤和蛋饼分了过去。
“谢谢婶婶!”一群孩子齐声的道了谢,这才接了过去大口的吃了起来,“婶婶做的蛋饼特别好吃!”
“看我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吃的!”阿杨献宝的将自己背包的东西一股脑的都倒了出来,里面是什么零嘴都有,镇上买的糖葫芦,糖果,果脯,糕点等等的,都看花了孩子们的眼了。
“哇,这么多啊。”
村长家的孩子都特懂事,就没有会胡闹上前去抢的,虽然都爱吃心里也特别想吃,但是,也就是直勾勾的盯着罢了。
周琳琅笑眯眯的看着一群半大孩子,她特别的喜欢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因为,孩子的心思很单纯,谁对他们真心的好,他们就会尊重和喜欢那个人。
等孩子们吃完绿豆汤以后周琳琅才收了碗准备回去,阿杨来了就不走了,这里孩子多,他有伴,周琳琅就由着他了。
稻谷在稻谷场里暴晒了三天后周琳琅就将稻谷收了起来,立秋前,一番忙碌,田里的活也总算是告了一段落。
如今,是别人家的稻田长的高高的,郁郁葱葱的,而杨家水田里的稻子,才不过是冒了芽。
和那些比邻而居的田比起来,现在杨家的田,看着要萧条一点,可路过的人,就没有一个是不羡慕杨家的。
田的事情忙完以后,周琳琅才算是有了松一口气的时间,又去梨树林走了一趟,见一切都好,她也就放下心了。
如今,杨承郎虽然去了军营家里没人再去打猎,不过,杨家的伙食一直都没有因此改变。
杨俞明是真的一直记着周家村的杨家,隔三差五的就差人送吃的用的来,大多时候又都是啊憨送来的,村里人也都知道啊憨是明爷的人,没多久,整个周家村的人就传开了,说是明爷对杨家照顾有加,甚至有些嘴贱的人说是明爷趁着杨承郎这个男人不在家对周琳琅大献殷勤照顾有加。
第172章认错
也好在,老猎户是一直都在杨家里寸步不挪,那些说难听话的,也说不到哪里去就被人顶了回去,遇到性子烈的,更是被骂的狗血淋头。
一日,周琳琅正在老屋里看着院子里的鸡鸭选着杀哪一只炖了汤给老猎户补身体的时候,春花婆子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大老远的就在喊她。
“承郎媳妇,承郎媳妇,不好了!你二叔一家有麻烦了!”
周琳琅一听全身神经都绷起来了,“我二叔家出事了?”
春花婆子一看周琳琅吓得手里的东西都快拿不稳了,这才又连忙摇头,“你也别吓成这样,不是多大事,就是麻烦事。我今儿不是上我女儿家准备帮她照顾几天孩子吗?就在吴家村,我去了才知道,原来周老婆子和周大根前两天就赖进了吴家不肯走,周老婆子要让周二根孝敬她那个当娘的,要他养她这个老娘和周大根这个大哥!还说,以后那个家她这个老娘管,让周二根赚了钱,都交给她。”
“什么?这个死不要脸皮的!”周琳琅气坏了,“消停了这么长时间,怎么突然去了吴家闹事了?就周老婆子和周大根?周胖虎没在?”
“没,都说没看见周胖虎去吴家村,就看到周老婆子和周大根在!”春花婆子摇摇头,“你赶紧想想办法帮帮你二叔一家,那地方,毕竟不是周家,是你二叔亲家的家,闹不好,到时候可别连亲家都做不成了,毕竟周老婆子真的是个缠人的麻烦,简直像个吸血虫似得粘着你二叔。你二叔应该也是怕你跟着麻烦,所以没让人和你说。”
“春花婆婆,这事我得多谢你,要不是你和我说,我那傻二叔一家真就自己扛着,到时候还真不知道他们要怎么被周大根这种不要脸的人怎么欺负了。”周琳琅道了谢也没多少心思继续和春花婆子寒暄了,直接去回了新宅。
“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老猎户撞见了,看她那神色,还以为她哪里不舒服呢。
“我二叔家有麻烦了,我现在要去我二叔家一趟。”周琳琅语速飞快的和老猎户说了下周二根家里现在的麻烦。
“就你一个人去啊?你一个人去顶啥用?”老猎户一听周琳琅要一个人自己去连忙拉住转身要走的周琳琅。“你去客栈,让掌柜给你安排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跟着你一起去吴家村,不管怎么样,先把你二叔一家接到我们家来,周老婆子和周二根他们是不准许进周家村的,等把人接回来了,再从长计议。”
“还是师父想得周到!”周琳琅拍拍脑门,“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一旦不要脸起来,说不定什么事情都能做,找些帮手,总是好的!”
“哎,快去快去,遇事小心点,别伤了你自己。”老猎户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
“放心吧师父,那我去了,接了我二叔一家就马上回来。”周琳琅一边往外跑一边应着,到了赶牛大叔家里就喊了人,说要包车去镇上。
镇上客栈的掌柜很早以前就得了杨俞明的交代,只要是周琳琅的要求,不管任何事都有求必应。
周琳琅说要找几个年轻力壮的人一起坐马车去吴家村,掌柜不到一刻钟就把人都安排好了,安排了三辆马车跟着周琳琅去了吴家村。
马车的行驶速度很快,从镇上到吴家村,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进了吴家村。
周琳琅一到吴家门口就看到周老婆子和周大根大咧咧的坐在吴家院子的椅子上,身边站着的就是脸色不好的周二根一家,几人正在争执,而吴老爹吴老娘更是气的脸都黑了。
也是,任谁家里住进两个老赖,一住就是好几天,赶都赶不走,谁也会气得半死。
而且,周老婆子和周大根还特别不好伺候,赖着就要住最好的房间,吃个饭还挑三拣四,说周二根如今赚了钱了,也不知道买点肉吃,蒸一锅白米饭招待招待,就只会虐待老娘和亲大哥。
“你们进去,把坐在椅子上那个老太婆和那个男的给我拎起来丢出这个大门口!”周琳琅阔步的走了进去直接发了话。
她声音一出,里头的人才发现她来了。
周老婆子和周大根一看到周琳琅,下意识的就觉得怕,“你……你怎么来了?”
“不来?就让你们一直欺负我二叔是吧?什么老娘?什么大哥?你们两是当人傻子吗?全镇上,谁不知道你们早就和我们都没有关系了,我周琳琅是有娘没爹,我二叔是有爹没娘,你们两个地痞流氓,哪里冒出来乱认亲戚的?”
周琳琅话一说完,周老婆子和周大根就被周琳琅带来的人直接从椅子上拖了起来,一路拖出去,然后啪的重重的丢出门去,然后,那几个人就堵在门口不让周老婆子和周大根闯进去。
“琳琅你咋来了?”周二根有些难为情,“二叔又给你惹麻烦了。”说完,他朝着门口的人看去,重重的叹了口气。
“我不来,二叔你们要怎么办?出了事也不知道知会我一声,就知道自己扛,还拿不拿我当自家人了?”周琳琅责备了两句,“你们先去收拾东西,跟我先去周家村去,避开他们,别的事情再做打算。”
“堂姐,你可算是来了,我们家这几天过的可艰难了。”周来旺一通抱怨将周老婆子和周大根这两天做的事情通通说了出来,“他们一来就要住我的屋子,把我赶到了别的旧屋子去,还成天在爹娘和大哥大嫂的房间里翻啊翻,就想翻走我们家的钱。”
“被他们翻走了多少?”周琳琅问。
“钱他们倒是一个子儿都没翻到,我们藏的严实。”罗氏拍拍胸口,“可他们霸道的很,将我们屋子翻得乱七八糟,去厨房里,看见什么就弄什么吃,一天要吃好几餐,餐餐白米饭,油像是不要钱似得,炒个青菜都放一大勺,孩子的零嘴也抢着吃,他们身上的衣裳都是我们屋里翻去穿的。”
周家一家都是很节俭的,包括吴氏的娘家,贫苦大半辈子,也是节俭大半辈子。
周老婆子和周大根一进来,住就住了,还偏偏做了这么些过分的事情,好像,他们家这些柴米油盐都不用钱买来似得。
“老娘生你养你这么大,吃你点用你点穿你点还不行啊?老天爷啊?还有没有天理了啊!”门外,被拦着的周老婆子一个劲儿的哭喊着骂着,“瞧瞧我生的是什么儿子啊!这是要活活饿死亲娘啊!”
“你的儿子就是无情无义自私自利的冷酷之人,你有什么好哭的?你儿子不是就在你边上寸步不离的陪着你?你周老婆子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有别的儿子吗?”周琳琅讥讽的看着那边一脸凶的周大根,他也就是这样装一装,但是,却也不见得他真的和外面守着门口的人动手,他不傻,他知道,他打不过。
“别搭理门口的两个疯子,你们快去把东西收拾了和我去周家村,先住在杨家再说,反正,地里的事情都忙活的差不多了。”周琳琅见几个人没动又催了一声。
周来旺一听,应了一句好,立刻拔腿就跑。
“只是,我们走了,亲家一家怎么办?”周二根担心的是这个,“我们怎么好自己走了,把烂摊子留给他们?”
“二叔,你尽管跟着我走。”周琳琅拍拍周二根的肩膀,然后朝着吴老爹走了过去,道,“待我二叔一家都不住在这里以后,门口两个疯子要是还敢闯进你们家,你们就去报官抓他们,就说,有抢匪进你们家抢东西,又翻钱,又抢东西,还赖着你们家不走了,让衙差去将他们抓起来。”
“这?能行?”吴老爹自然不是下不了手,主要是,门外的人是周二根这个亲家的骨肉亲人所以他才有些犹豫。
“周老婆子和周大根又不是你们吴家的人,也不是吴家村的乡亲,他们先闯你们家,搅合你们生活不得安宁,你们说他们是什么,那他们便是什么,我想,衙差不会不管的,要是他们不管,你们就差人去周家村和我说一声,若是衙差不管,我便去找县太爷,县太爷若是不管,那也不怕,我就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