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小娇媳-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家的事情过去后,杨家安宁了好长的时间。
转眼,便到了四月初了,开了春的天气,周家村暖和了很多,大家也都开始忙活了起来,菜什么的,该种的,也都得种下去了。
周琳琅一早醒来,推开窗户大大的呼吸了口气,便喊了在院子里打拳的杨承郎,问道,“不是让你帮我找手艺特别巧的木匠师傅吗?有人选了吗?”
“有个人选媳妇你觉得怎么样?就是李长命,还记得他吗?他也是木匠!”杨承郎打了水洗了脸上的汗水,一边道,“我看过李长命的手艺,挺巧的,平时没活,他会自己在家里用下脚料雕刻一些玩偶给铁树,或者做了拿去卖了贴补家用。”
周琳琅拍拍脑门,太久没有和李家的人接触了,还真是忘记了李长命这个人也是木匠,他是阿杨亲娘现在的夫君,为人很好,铁树是他和阿杨亲娘的孩子,也就是阿杨的亲弟弟。
“那我们有空带阿杨去李家湾一趟吧!哦对了,我还要去吴家村找二根叔一趟,有点事要交代他一下。”周琳琅歪着脑袋伸着手指数了数,“到了四月中旬就应该要将水稻播种了,拖久了,会耽误事。”
“水稻播种?”杨承郎动作一停,“媳妇,你是不是日子过傻了?这才四月就播种太早了吧?往常村里都是五月底左右才开始播种的啊!”
“你懂个……”屁字周琳琅没有发出声音,而是做出了一个口型,然后得意的叉腰站在窗口直笑。
杨承郎恶作剧的,一挥手朝着里面泼了把水,周琳琅始料未及,躲避不过,脸上直接遭了浇。
“别站在里面了,快出来洗漱吃早饭了。”杨承郎一个劲儿得意的笑着看着就像是挑衅似的,“真是越大越懒,阿杨都比你醒得早,早和我在院子里打了一会儿拳了。”
“你们叔侄两的互动时间,我掺合什么?”周琳琅撇撇嘴绕了圈出了屋子,继续刚才的话题,“夫君,我没和你开玩笑,四月中就要播种,五月初插秧,以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季节,大概七月下旬就能收割第一次,接着在立秋之前第二次插秧结束,十一月就可以收第二次水稻了!”
杨承郎这才正视这个问题,“一年种两次,收两次?这?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啊,种的好了,收获的粮食是往年的两倍,种不好,可是全部打水漂了!你是想和二根叔一家说跟着你来这样种?二根叔怕是不会肯吧?”
最近周二根一家都在发豆芽,陶然酒楼分号开了两家,生意好,需要的白玉芽也多,周二根一家倒是最近一直都在忙,也赚了不少。
只不过,郭掌柜在和周二根做交易以后,压了一点点价格,所以,周二根现在卖的价格也没能当初冬天价格那么高,毕竟,新鲜劲是过了,且这个季节能吃的也多了,山里的野味也更多了。
“肯不肯,等劝说了再说吧,我很有信心的,所以,一定会劝服二根叔试一试的。”周琳琅是正想让周二根跟着她来,这样的话,周二根租下的五亩田地,也不用担心会饿了他们家里的人。
“也好。”杨承郎不明白周琳琅为何会突发奇想,但是,别说是周二根了,就是他,种了一辈子地,都是靠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种着,想要让人突然改变方式,怕是难。
杨承郎想了想,既然自家媳妇想折腾,那就由着她去好了,大不了,家里这一年的米粮再花钱去买就是了,只要她高兴就成。
今年要是没出粮食,她明年铁定就不会再折腾了。
索性,董大人赔来的三百两,还是够周琳琅好好折腾一段时间的。
“对了媳妇,要不,今天就去吴家村好了,明天再去李家湾。”杨承郎道。
“行,你喊下阿杨准备下,我去洗漱,等吃了饭就出发。”周琳琅点点头然后就去了水池边,一边也在心里犯嘀咕着,明天去李家湾,带不带阿杨去。
三人从周家村坐着牛车到了镇上,然后从镇上直接走路去了吴家村,他们到的时候,周二根不在家,罗氏和吴老娘在院子里忙着。
看见进门来的三人,罗氏可高兴了,连忙就站了起来给三人倒水,一边笑,“今天怎么有空来了?”
“我们家就一片菜园子,自然时间多了。”周琳琅应,“二叔是下地干活了去吧?”
吴老娘接了话,提起这个亲家,她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不好意思了。
“亲家下地去了,帮着我们家种地,他啊,太勤快了,一刻钟都闲不住,比我家老头子和儿子合起来干的活都要多。”
周琳琅抿唇轻笑,“二叔就是勤快人,以前在村里忙活习惯了,让他突然闲下来,他肯定闲不住,没事,让他忙,二叔这人,只有越忙,他才觉得日子过的越舒坦,是吧婶婶?”
“可不,你算是了解你二叔那人。”罗氏应,“发白玉芽也不忙,泡下了也没事,家里也有我们女人家盯着,你二叔坐不住就想去找活干,但是现在也没有活,然后就整日扛着锄头去山里了!”
说到山里,周琳琅才想了起来,“对了婶婶,小竹笋能吃的事情你们知道了吗?现在整个周家村都会去山里挖笋吃,你们无事也别闲着,让叔叔他们在山里有看见,也记得挖回来,吃不完,就晒干了留着冬天吃。”
“哎,听说了,不过,咱们吴家村的人一直半信半疑,也没人去试过。”吴氏从里头牵着康康走了出来,“还是周家村的人会吃。”
“那是我婶婶会吃,是婶婶告诉他们笋能吃的,可好吃了!”阿杨邀功一样的抬着声音脆生生的说着,然后朝着康康跑了过去,一把抱住康康转着,“康康,康康,好久没有看见你了!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了!”
说完,阿杨就去翻他的小背包,里头都是装着给康康的玩具和零食,这小双肩包还是周琳琅给阿杨缝的呢,用的是最便宜的棉布,上面绣着一直漫画版本的小猪,别提多萌了,阿杨爱死了这个背包。
康康被阿杨转懵了,一双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阿杨的背包,里面写满的好奇和新奇。
“这包好看!一看就是琳琅的手艺,琳琅的绣活好!”罗氏称赞了一句,然后问周琳琅这次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听周琳琅说想找周二根商量点事,罗氏就喊了周来旺去山里叫周二根。
周来旺也是有趣的,听周琳琅说山里的笋好吃,直接就扛着锄头出去了,说是喊了爹回来以后,他要在山里挖笋!
“这个小吃货。”周琳琅是忍不住直笑,以前吧,觉得周来旺不懂事,好吃的很,但是,周来旺懂事以后,这个好吃的性子,倒是觉得万分的可爱,一听到阿杨说笋好吃,自己动手扛着锄头就要去山里,再加上他那一脸贼兮兮的笑和迫不及待的表情,真是万分的有趣。
“这个好吃的毛病,也不知道是随了谁。”罗氏无奈的直摇头,她和周二根是没这毛病,周来财也没有,一家里,就周来旺会管不住嘴。
周琳琅想,这八成是随了他奶奶周老婆子吧,周老婆子那张嘴就是特别好吃。
不过,这话,周琳琅是没有说出来,本来,周来旺这点好吃的小毛病也不算什么,只是没想到,那边,正在和阿杨一起吃东西的康康突然口齿不清的嘀咕了句,“叔叔随我!”
这下好了,可把一大家子给笑惨了。
康康也没觉得他的话哪里好笑,就傻乎乎的看着一院子的大人也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扁扁嘴就低头问阿杨,“我可不可以把你分给我的留一点给表哥和叔叔?表哥出去玩了,叔叔去山上挖笋吃了!”
阿杨想了想,点点头,又将自己的那一份挪出了一半给康康,“那我多给你一点,你也能多吃一点,我家里还有,我现在少吃点。”
“阿杨真乖!”周琳琅夸了阿杨一句,心里很是满意,她喜欢这样的阿杨。
吴老娘笑了笑,倒是觉得,也就周琳琅和杨家如今这样不差钱的能惯着孩子,这样教孩子。
倒也不是她小气,像普通人家,家里几乎常年都不会有零嘴,难得拿出点钱给孩子买零嘴,谁也不会舍得让孩子这样到处分。
周二根是两刻钟左右才进家门的,回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两三个笋,进门后就将东西递给了罗氏,“这是来旺那臭小子半路上挖的,让你煮了中午当菜。”
“这速度可真是够快的。”杨承郎取笑了一句,“吴家村现在还没有人挖,到处可以看见笋,等大家都开始挖起来的时候,怕是山里也难找了。”
周琳琅在一边柔声的教罗氏怎么做这笋,边上的吴老娘听,笋真吃,便说也去山里一块挖,早点挖,就能多挖点,晚了后,不用去山里和人抢,然后就扛着锄头也出门去了。
“琳琅,来旺说你找我?”周二根洗了手以后才折回了院子来和周琳琅杨承郎说话。
“有事想和二叔你说下。”周琳琅拍了拍边上刚才吴老娘坐的椅子让周二根坐下说,“过十天我就准备播种了,五月初就插秧,想和二叔你说一声,让你跟着我的步子来。”
“这么早?”周二根吓了一跳,“琳琅,你是不是记错时间了?往常我们可是五月底这样才开始播种插秧的,这足足早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啊!”
“没记错,就是这个时候,二叔,我是准备一年种两次水稻,也收两次,一次是在七月底收,还有一次在十一月的时候收,二叔,你信我,我能给你保证,不会出错的,我很有信心,一点都不是胡闹的,你就相信我。”周琳琅是下足了劲儿的劝说,“二叔,我也二十几岁了,又不是三岁孩子,肯定不会拿粮食这样的事情开玩笑和瞎闹的,我会这么安排,定然是胸有成竹,你看我,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的事情?所以,你就放下你的心跟着我来吧!四月中就开始播种,五月初就插秧。”
周二根是很久都没有反应过来,心里想着,几百年了,老祖宗都是这样种的,怎么周琳琅就突然想换了方式了?
本来,他是真的很怀疑的,可是,听周琳琅说也是觉得有道理,周琳琅又不是三岁孩子会瞎胡闹,而且,周琳琅对他这个二叔有多好,他心里明白,如果不是真的很自信,周琳琅不会特地来劝说他跟着她的方法来种的。
想了想,周二根觉得,他还是要再信周琳琅。
于是,周二根便点了头,“行,听你的,二叔信你!”
周琳琅大喜,没想到才说了几句周二根就被她说服了,看来,她说的话,在周二根的心里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周琳琅当下是兴奋了!
就连杨承郎都觉得稀奇了,周二根会这么轻易就被说服了,周二根那倔性子可是当初整个周家村出了名的,遇上了周琳琅,这才想了一小会儿直接就答应了。
“二叔,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亏的!我一早和你说了,遇到我,你那地主一年只要五百斤的粮食,是我们赚了!”周琳琅得意的冲着杨承郎直笑,“那就这么说好了,到了这个月中你就要记得播种,到时候,别管村里人怎么说你笑话你,你就尽管照着我说的做!”
“我周二根要是怕人说怕人笑话还能活到这岁数?”周二根摆摆手,“你二叔我皮厚着呢,这回,就信你的。”
第128章带阿杨去李家湾
“常言道,人脸皮都不要了,就可以天下无敌了,哈哈!”周琳琅开了句玩笑,才正色道,“到时候,肯定会挨不少的人嘲笑的,所以,二叔有心理准备就好。”
至于周琳琅自己,她是不怕了,反正,她从穿越来到现在,就没少挨嘲笑和白眼过,习惯成自然了。
说来,也是有些让人囧了,周琳琅和杨承郎来吴家的事,吴家村的村长不知道为何就特别的关注了,还不到午饭的时候,吴家村村长就赶了过来,一进门,也没顾上和别人打招呼,直接朝着杨承郎走了过去。
“呀,来了啊?”吴家村的老吴村长用一种特别熟的语气和杨承郎打了招呼,一边自我介绍,道,“我是吴家村的村长,也是吴老爹吴老娘的亲家。”
杨承郎这才想起来,吴氏最小的妹妹前不久刚嫁到吴家村村长家去,嫁的是村长最小的孙子,那时候杨家正在盖屋子,因为这喜事,周二根还抽空回吴家村了两天。
“老吴村长,我二叔一家在村子里,多谢你们照顾了!”杨承郎无比客气的道了谢,不管和老吴村长熟不熟,毕竟,周二根现在住在这个吴家村里,他这个当侄女婿的,客气点,总是好的。
“别说客气话了,这是应该的!周二根也是咱们吴家村的女婿嘛,摊上那样的事,吴家村可不得帮着点吗?”老吴村长老脸上堆满了笑,仔细一品尝,好像里头还有一点讨好的味道。
正当杨承郎和周琳琅疑惑不解老吴村长这过分热情的态度所为何事的时候,老吴村长就提起了前几天传的整个镇都沸沸扬扬的事情了。
“不久前听说咱们青桐县的县太爷亲自带着他家姑娘上你家登门道歉去了?这事,是真的吗?”老吴村长忽然问道。
这事周二根也听说了,其中的细节也传的七七八八,比如县太爷赔了东西还赔了三百两银票,还请了师傅上门修整杨家的院子,所有人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都是用一种特别酸的语气,嫉妒杨家得了便宜,都说,就杨家的新宅子,如今拿了三百两,再盖了四五座一模一样的宅子都能够了!
今天杨承郎和周琳琅过来,周二根是没准备问这件事的,因为事情既然过去了,也解决了,杨家没吃亏,周二根就放心了,问多了,也没必要,杨家不吃亏,赚多少钱,周二根都不会去眼红说什么酸话。
各人过什么日子,凭着自己的本事去过就好了。
“这事是董小姐无礼在前,董大人是清正廉明的好官,他女儿犯了错,他这个当爹的很重视,所以亲自带着董小姐来杨家赔礼道歉,这是事实,咱们青桐县有董大人这样的好官,着实是一种运气,不像以前的县太爷,就会仗势欺人。”杨承郎这一番话别提回的多有水准了,就算是董大人也在场,听了这番话心里也是会无比的舒坦。
杨家在这件事上的确是占了上风,但是,做人留一线这是必须的,这个时候如果杨家拿这件事到处炫耀和得意,让董家一而再再而三的丢面子,肯定会被董家记恨上的。
但是,杨承郎这话里话外都是在夸董大人是个好官,传出去了,也会对董大人的官声好,董大人是个特别在意名声的人,所以,也不会因此失了名声。
但是,对于董小姐杨承郎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一个大家闺秀,被人用无礼来形容,那可不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
这回答,董大人听到,也挑不出刺来,因为,事情的确是董小姐引起的,是董小姐蛮横无理,杨承郎只用一个无礼而不是详细的描述当日杨家的惨状已经算是很给董大人面子了。
“听说林公子留个什么令牌给你?董大人听到以后,当场就吓坏了?”老吴村长知道的可清楚了,说给他听的人,就是周家村当日在杨家小院里亲眼目睹所有过程的人。
老吴村长显然是对那个林公子留下的令牌感兴趣,也是想知道杨承郎和林公子的关系。
“普通的手令而已,没什么作用的。”杨承郎解释的时候,微微的蹙着眉,心里已然是觉得村长问的有点多了。
那老吴村长好像没感觉到杨承郎的反感似得,自顾的兴奋的说着林家的事情,然后就提到林家下人的待遇,“我听县城里的人说,林宅里的下人穿戴可好了,能到林家做事的家里都富起来了,听说里头的下人一个月就有二两银子的月银,还管吃穿住,杨承郎啊,你看,我家小孙子才成了亲,整天在家里也闲着无事,你看能不能和林宅的管家说说,让我小孙子两口子去林宅当差?我那孙女婿,也是你家来财媳妇的亲妹妹。”
得了,说了这么久,大家伙儿算是听明白了老吴村长今天过来的目的了,原来是惦记上林宅的好处了,林宅的下人月银高,整个青铜县的人都羡慕呢,要是把两口子弄进去当差,一个月能有四五两的收入,一整年下来,就有五六十两,这可是不用种田种地就比别人好几年赚的多,况且去林家当差,林家还管吃管住管穿,等于说,这每个月的月银是能全部省下来的。
想想这算盘打的啊,还真是够彻底的。
杨承郎也不傻,他和周琳琅对视了一眼,又朝着吴家的人看了过去,见她们均是一脸错愕,显然是不知情,是老吴村长自己突然过来说了这事的。
“老吴村长,这忙我还真帮不了,人家林宅要用什么人,我一个外人是没法插手的,况且,像林家那样的世家,是从来不雇佣短工的,他们家用的下人,都是签了卖身契,在官府户籍那都是奴籍的,往后,他们生出来的孩子,也都只会是奴籍,大户人家的事情弯弯绕绕多,他们那样的人家,也只放心用卖身契捏在他们手里的下人,要是老吴村长不介意自家小孙子两口卖身为奴,那我便厚着脸去帮着问问林家还要不要人,毕竟,老吴村长照顾我二叔一家也是辛苦事,我心里也感激的。”
周琳琅就歪着脑袋在一旁逗着阿杨和康康当做没在意这件事,本来嘛,老吴村长来找的就是杨承郎,没有她这个女儿家什么事。
杨承郎应付这类的事情游刃有余,她也无需关心。
只是看着老吴村长一听要卖身为奴脸色一变,周琳琅心里忍不住冷笑。
老吴村长消息来源这么灵通,连人家下人一个月多少工资有什么福利都摸得一清二楚,还能不知道里面的下人都是签了卖身契的?还不是想讨了杨承郎一个情走个后门罢了。
“要不老吴村长你还是回去问问他们两口子的意思吧?毕竟,事关未来孩子的前途。”杨承郎一脸关心道,“去了林家自然是不用愁吃穿,每个月有银子拿,有吃有住有穿,逢年过节,或者遇上主子家有什么喜事开心事主子还有打赏,像林家这样不缺钱的人家,打赏起来可大方了,去林家当下人赚的钱,别人家种田种地一辈子都不一定攒的到,不过,这毕竟是奴籍,要是惹了主人家不快,任由主人家打杀或者卖掉,将来生的孩子,也永远都只是奴籍。”
“这……杨承郎啊,你看,你不是和董大人关系很好吗?董大人是青桐县的县太爷,他管着户籍的事情,或者,你和林宅的管家说说?”老吴村长道,“这哪能让两孩子变成奴籍啊?那可是低人一等啊!”
“老吴村长,你这话说的就为难人了,谁不知道董大人清正廉明,能是这种乱来的人吗?况且,我又不是董大人的什么人,和林宅的关系更是交情浅了,你说让我去说说?你来教教我,这事晚辈要怎么和人家说?万一要是出了事,这责任是问你还是问我?”杨承郎直摇头,“他们两口子要是愿意沦为奴籍,那我便厚着脸皮去林宅,怎么也让两口子进林宅领个差事,至于能领到什么差事,那就要看他们两口子自己的造化了。”
杨承郎说完,耸耸肩,叹了口气,“我不过是个穷打猎的,能做的,也就这些。”
老吴村长呆了半响,才拉怂着脸走了。
因为这是,吴家里的人心里有气,连送都没送。
老吴村长走了以后,吴氏便道,“他若是敢答应让我家小妹沦为奴籍去伺候别人,我就敢让我小妹和他家孙子和离!以前没看出老吴村长是这样的人,没想到,这会儿是看清楚他的真面目了!”
吴氏自然是生气的,谁愿意放着好好日子不过要去卖身为奴啊?又不是家里没田地养不活自己和家人不得已才卖身为奴。
“应该不会,就算不心疼你小妹,他也不会舍得他家小孙子,听说这个老村长是很偏疼最小的孙子的。”周琳琅安抚着吴氏,“他就是想占个好处罢了,占不到,他就会打消这个念头。”
“那倒是。”吴氏一听就放心下来了,“刚才那会儿,真是吓死我了,亏他开得了这个口。”
“没事,我和夫君不会放在心上的。”周琳琅应了句安抚了下大家。
午饭的时候,大家都回来了,就连在山里干活的也都回来了,周来旺还真是挖了一大筐的笋回来,那孩子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很有成就感的笑。
“堂姐,你们村要是没笋了,等会儿你们带点回去,下午吃了饭,我再去山里!”周来旺踢了踢脚边的竹筐,“我们村里的山里可多了。”
“那行啊,堂姐可要谢谢你了!”周琳琅想,家里还真是没有新鲜的了,这几天她和杨承郎也没有去山里了,所以,只有剩下当初摘多了然后晒干的还没晒透还不能吃的笋干。
被周琳琅道了谢,周来旺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好像第一回遇到这样的事,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就有些尴尬的嘿嘿的干笑着,然后自顾打圆场的喊了康康来说话。
“叔叔,厨房里煮着爷爷带回来的笋,味道可香了!哦,我给你和表哥留了好吃的,都是阿杨分给我的!”康康的小胖手从衣兜里抖了半天才把里头的零食拿了出来递给周来旺,“叔叔你吃!”
一听有吃的,周来旺哪里还会和康康客气。
看着两叔侄好的像个一对同龄小朋友一样,一院子的人都抿着唇轻笑着。
吴家的午饭都是家常菜,开春的野菜特别的新鲜,再加上一盆笋,大家是吃的津津有味,都说了,下午,山里的活先缓一缓,大家都去山里挖笋。
饭后,周琳琅和杨承郎就离开了吴家村,在镇上逛了逛便回了村子里,进了门,阿杨就被壮壮叫去玩了,周琳琅将从吴家村带回来的笋收拾了,便喊了杨承郎商量事情。
“明天我们去李家湾带不带阿杨去?不是说李长命有个强势的老娘吗?我们要是把阿杨带去,她会不会不让我们进门啊?”周琳琅是担心这个,“万一李长命的娘以为我们要将阿杨送到他娘身边去,我就怕她会连李家的大门都不给进。”
“我们敲门的时候不说别的,就说找李长命做活,进了门以后再说,到时候,李老娘就算看在我们找李长命做活也不会赶我们走,况且,只要我们说清楚,不会丢下阿杨在李家就可以了。”杨承郎的意思是,“把阿杨带去吧,难得有名正言顺去李家的时候,阿杨也很久没有看见他娘了,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想了。”
顿了顿,杨承郎又道,“晚上先别告诉他,省的他晚上又要激动的睡不好觉。”
“行。”周琳琅觉得杨承郎说的也是,阿杨这么好的宝贝,她还不舍得给别人呢,去了李家,李老娘就算看在钱的份上,应该也不会赶人。
有了决定,周琳琅就不操心这事了,便想着,怎么说也是第一次登门,好歹得准备点什么东西,想了想,还是决定明天去镇上买点小孩喜欢的零嘴就行了,太贵重的,没必要,李长命收了会有心理负担。
第二日一早周琳琅就起来了,和杨承郎说了声早餐的事情就去了阿杨的屋子。
往常,阿杨一般都是这个时候醒来,周琳琅敲门的时候,阿杨正在揉着眼睛站在窗户那瞅着院子里有人起来没有,听见敲门声,便光着脚去开门了。
周琳琅一看,便责备了句,“婶婶是不是和你说过开春的地上还很凉,怎么老是不长记性光着脚踩在地上?”
新宅子所有用于居住的房间里都铺上了上好的木板,干净,也不怕返潮,不过,也让阿杨养成了坏习惯,赤着脚就踩在了地上都改不掉。
“婶婶,我下回会长记性。”阿杨连忙认错然后转身跑回去穿鞋,一边嘀咕着,“婶婶,等会儿我要去壮壮家,壮壮家的狗昨晚生了小狗,可小了,就巴掌大。”
一边说着,阿杨一边拿起衣服笨手笨脚的穿着。
“小狗晚上回来再看,叔叔婶婶今天带你去李家湾找你娘和你弟弟。”周琳琅语气轻柔含笑的说着,然后就看着阿杨捏着衣服的手直接停在那,衣服啪嗒掉回了床上,他那张小脸,写满了惊愕。
“找……娘和弟弟?”阿杨惊讶的都口吃了。
“对啊,快点把你最喜欢的衣服穿上,吃了饭我们就出发,我先去洗漱,外头等你。”周琳琅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知道你肯定高兴,但是,可别高兴傻了,回头我家聪明可爱的阿杨几变成小傻子了。”
“才不会呢!”阿杨扁着嘴应了句,但是,那手舞足蹈的模样,还是看着像个小傻子一样。
等周琳琅出去以后,阿杨立刻打开他的衣柜,一股脑的将所有的春裳全部抱了出来,如今,阿杨的衣柜里可不缺衣裳穿,周琳琅做的,崂山送下来的,一个季节的衣裳能塞满一整个柜子,什么颜色的都有。
阿杨就像要去约会的小姑娘一样,一件件衣裳在自己跟前比划着,怎么也下不了决定要穿哪一件,便扯着嗓子喊着周琳琅进来帮他一块选。
周琳琅才洗漱完,听到声音回到阿杨的屋子,看着阿杨那纠结的小眉毛,笑的都快顺不过气来了。
“湖蓝的那件吧,我觉得湖蓝的那件你穿的最好看。”那件衣裳是崂山送来的乔迁贺礼之一,送来以后,阿杨都还没有来得及穿一次,不过,这个颜色很适合阿杨,而且,衣裳的料子质地非常的好,摸上去很细滑,还有用颜色很特别的绣线绣着云朵这样的图案。
阿杨听从了周琳琅的意见快速的就穿上了,然后还在周琳琳的跟前转了一圈,“婶婶,好不好看?”
“好看!像不知道谁家的小公子!”周琳琅特别诚实的夸了句。
“真的啊?”阿杨咧着嘴直接合不上了,一蹦一跳的出了屋子,周琳琅则无奈的帮他将衣柜收拾起来,这也还好阿杨不是天天都这么臭美,不然就这习惯,她非得天天给他整理衣柜不可了。
李家湾距离吴家村很远,到了镇上,三人坐了马车去了李家湾,因为上次见面的时候,李长命留下过地址,所以,倒是很顺利的找到了李长命家。
李家湾是一个镇,李长命的家就在镇上,不过是距离镇中心有些远的地方,这一带房屋倒是盖得很密集,且,房子都要比周家村那样村里的稍微好一些。
大门是关着的,杨承郎便抬手去敲了两声,里头的人听到敲门声,大老远的嚷了句,“谁啊?门没锁,直接推进来就是了!”
听声音,是个老婆子,周琳琅想,应该就是李长命的娘了。
推门进去,周琳琅就看到一个两鬓生白发的妇人正拿着扫帚打扫着院子,院子不大,堆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