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小娇媳-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杏婶子没想到杨家的日子可以翻的这么快,一时间哑口无言,总觉得心里堵得慌。也没有想到,邻里邻居的,杨承郎可以把话说的这么死。
再看看一脸浅浅含笑牵着阿杨坐在杨承郎身边不说话的周琳琅,这周琳琅嫁给杨承郎大半年的时间了,现在看看,和以前比起来,简直像是换了个人似得,以前像是瘦嘎嘎的身上没半两肉,现在整个人都丰盈了起来,看上去气色很好,也似乎长高了一点点。
褪去黝黑的皮肤,虽然还称不上白皙,但是,那一张脸,五官已经能看出一点点林宝珠当年的印子了,想来,等周琳琅再养个两三年,足够白了,到时候,怕是也是和她娘一样,是个美人胚。
阿杏婶子就住在杨家边上不远,杨家日子过的如何,她是再清楚不过。
三两天能闻见院子里飘出来的肉香,还能时不时看到杨承郎从山里猎回野味,但是不见他上镇上去卖,都放着自家吃了,杨家的生活,怕是整个周家村都找不出第二家来了。
再说,这杨承郎有多疼媳妇?
天气冷了,阿杏婶子就再没有见过周琳琅去河边洗衣服过,倒是时常能看到杨承郎在洗一家三口的衣服,在院子里饲养鸡鸭,周琳琅在周家,就只要做做饭,做做衣服,那日子,过的简直和富户人家的夫人小姐没什么区别了。
想到这,阿杏婶子看了看自家身边到现在还没有定亲的小闺女,呵呵的干笑着,道,“周琳琅真是好福气,能嫁给杨承郎这么能干的,现在是享福了,成天在家里,啥事也不用做,衣服不用洗,鸡鸭不用喂,和富贵老太似得。不像我这闺女啊,她啊劳碌命呢,在家里一刻钟都停不住,啥活都抢着干,人老实,又不乱花银子浪费吃食,持家呢!”
杨承郎和周琳琅都没在搭理阿杏婶子,两人都知道,阿杏婶子这是见不得人过的好,索性,两家也没有继续来往,所以,便不应答阿杏婶子了。
再说,阿杏婶子那番话到底想说什么,不傻的人都听得出来,踩着周琳琅使劲儿夸她的闺女有多好呢?难不成还想着杨承郎听完了以后能休了周琳琅娶她那个闺女?
只不过,杨承郎和周琳琅不搭理阿杏婶子,可不见得她这个恨不得多一事的老婆子能消停。
安静了几分钟,见杨承郎和周琳琅一家三口和和睦睦在自说自笑,又听边上人说三个月前出嫁的女儿有身子了,今天是准备去看看嫁到隔壁镇上的女儿,那阿杏婶子眼珠子一转,视线又落在了周琳琅的身上。
然后大声的和身边的人道,“呦呵,她娘,你好福气啊,才出嫁三个月就有身子了,这福气好,保准能生一个大胖小子啊!这女人啊,就是得花一样的年纪出嫁,这才能赶上最好的时候,身子骨好,才能早点给夫家开枝散叶传宗接代啊!”
然后,那阿杏婶子呵呵的怪笑着,喊了声周琳琅,“你和杨承郎都成亲了大半年了吧?这肚子还没有半点消息啊?不是我爱说你们啊?你这翻了年也二十一了,杨承郎也要二十九了,别人家在你们这年纪,孩子都多大,多少个了?我说琳琅啊,半年了没动静,如今你们杨家也有钱了,怎么不去镇上找个郎中看看?”
话到此,阿杏婶子猛的拍大腿,“当初琳琅一嫁给杨承郎的时候就大病一场,该不会是那个时候落下了病根吧?琳琅在娘家的时候,那可是一直干粗活累活,身子骨一直不是很好,该不会就不能生了吧?”
周琳琅这会儿真是火了,刚才她懒得搭理她,她还当她自己是根人见人怕的葱了?
“我说阿杏婶子,我怀不怀轮你关心了?你是我们杨家什么人?杨家早就说不和你们家来往了,我们杨家的事情,啥时候要你管了?还有,全村的人都知道我周琳琅没有娘家,莫不是,你这头发还没有全白了,你这记性是全白了?都白长了?被狗吃了?”
泥人还有三分烈性,更何况,周琳琅本来就不是泥人。
“阿杏婶子,孩子的事,我和我媳妇都不着急呢,杨家屋子小,这个时候要了孩子,自然是委屈了孩子,等房子盖起来了,日子好起来了,再要孩子也不迟。”杨承郎捏了捏周琳琅的手安抚了下,也不怪周琳琅生气,这大年末的,咒人家生不出孩子,赚钱用来看病的,阿杏婶子这话可不就是欠骂?
看着两边好像要吵起来了似得,那赶牛的大叔连忙开口劝了阿杏婶子两句,心里也暗怪阿杏婶子没事找事,人家两口子的事情,她一个外人插什么嘴?大年末的,说话也不知道挑拣好听的,难怪人家两口子要发火了。
而后的一路上,周琳琅是憋住了气不再多看一眼阿杏婶子,但是,想想也觉得有一件事确实被她忽略了。
别人家姑娘出嫁三月就有身子了,她都和杨承郎成亲半年多了,肚子还没有动静。
而且,她和杨承郎感情好,杨承郎年轻气盛的,一周就没有几天是消停不折腾的时候,她又没有做什么避孕的措施,这么久时间了没怀孕,该不会是真的得了什么不孕之症吧?
想想周琳琅本身在周家过的生活,从小被人欺压,营养不良,干着重活累活,心情压抑,身体不好,无论四季一直都在干活,沾着冷水,身上寒气重,要是不孕,这也是常理的事。
牛车到了镇上,杨承郎带着周琳琅和阿杨就下了车直接进了集市。
一路上,周琳琅太过沉默,终于是引起了杨承郎的注意,见她一路上一直绷着脸,杨承郎还以为周琳琅还在因为阿杏婶子的话不高兴。
“媳妇,阿杏婶子一向狗嘴说不出好听话,你要是和她生气,那是白白气坏了你自己,再说了,孩子的事情,我都不着急,你着急啥?等咱们日子好了,再要个孩子也不迟,我年纪是大,但是你还小呢,怕啥?”
“我是怕……”周琳琅指了指自己的肚子,“你说要是我真得生不了孩子怎么办?要不然我们先去找郎中给我看看身体?”
第101章堂弟杨俞明
“你有啥不舒服的地方?”杨承郎一听周琳琅要去看郎中立刻就紧张了,“要是为了看生不生得了孩子咱们就别去,要是身体别的地方不舒服,那咱们就去。”
“啊?”周琳琅被杨承郎这话绕懵了,“你看我们都成亲半年有余,我这回也纳闷了,怎么就没怀上?”
“孩子这事得随缘,急不得,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你就别瞎想了。”杨承郎这才松了口气,“媳妇,我虽然也想要孩子,但是,真没有那么着急,啥时候有,就啥时候生,现在不说这个了,今天有很多东西要买呢,你记着了吗?回头我要是漏了什么,你和阿杨记得提醒我。”
说完,杨承郎很快的就将话题转移开了,拉着周琳琅进了果脯店,让周琳琅帮着阿杨挑选下,买些果脯瓜子等等的过年好招待人,就算没客人,自家也能吃。
两人进的是熟人的店,一进去店东家就看到两人,亲自就来招待了,说起话来,周琳琅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瞎想了,看杨承郎也的确半点不担心的样子,她就专心和店东家说起话来了。
店里的生意很好,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店里几乎是人挤人,店东家就赶忙将三人带到了后堂去。
“老大哥,生意不错啊?”杨承郎道,“今儿来是想买几样小孩爱吃的果脯和瓜子什么的。”
“快过年了,这些时候生意正是最好的呢,你们今天也是来的巧了,我这几天正巧在镇上这个铺子里,你们坐着等下,我让伙计包几包进来给你们,省的你们三去外面挤。”
店东家是爽快人,如意糕这个生意让他这两月忙成了陀螺人了,他的店铺一下子开了三家分号,顿时就忙了起来,但是,又正好赶上了这个旺季,进账也颇为惊人。
这会儿看见两人,店东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招财猫一样,他是记着呢,是杨承郎两夫妻卖给了他这方子,教会了他这方式,才让他生意越做越大。
买到了东西,看店家忙,杨承郎便没有不识相的继续留在那影响人家,只是给钱的时候,两人是好一番推来给去的。
店东家说什么都不收,杨承郎说什么都非要给,最后还是周琳琅一句话,才让店东家勉勉强强把钱给收去了。
周琳琅就说了,店东家要是不收钱的话,以后她就算想吃到晚上做梦流口水的地步都不敢再进来买了,就怕她来一次,店东家要贴她一回钱。
过年前的镇上是真的非常的热闹,逛了一早上,买了不少的东西,等要找地方吃饭的时候才发现,就算是街边摊子也都坐的人满满,等了好久,才算是等到了一张空桌。
一坐下,周琳琅就看到对面布告栏上的消息,当真是惊诧至极。
“承郎,你快看布告栏上!上面说崂山没有什么山匪,几月前林家的货物也没有被什么崂山山匪劫走,这?这?”这也太震撼了吧?这可是官府的布告啊,竟然说没有什么崂山山匪?
周琳琅和杨承郎自从上次从镇上回去以后,就再也没有来镇上了,因为天冷,村里人也不怎么出门,所以,这消息,闭塞的厉害。
边上一桌的一大叔看周琳琅那一脸惊讶的表情就扑哧一笑,道,“我说大妹子,你们这一家是好久没有来镇上了吧?不过,这布告也才刚贴上去不久,所以,你们不知道也不奇怪,这事情,说来也是有趣的紧。”
“说来听听。”杨承郎给周琳琅使了个眼色,两人干脆就抱着阿杨坐到了那大叔一桌过去。
那大叔也是个热情的,分毫没有因为多了一家三口和他同桌而感到不高兴,喝了口热汤,便道,“这事得从一个多月前剿匪大军到达咱们县城说起了!那剿匪大军到了我们这,好长一段时间人心惶惶的,县城附近的镇上很多人都不敢出门,那剿匪大军到达县城就修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攻上崂山,没想到还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那领军的将军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直接被那崂山的人杀于马背上,崂山那群不是山匪的山匪,占着崂山地势,易守难攻,又占着天气的便宜,天冷路滑,大雾浓厚看不清楚前路,愣是让剿匪大军去多回少,损失了将领,灰溜溜的退回县城寻求朝廷支援。”
“然后呢?”听到了这里,就连才三岁大的阿杨都听的入迷了,瞪大了眼睛看着那说话的大叔,见大叔低头喝热茶,他就急性子的一个劲儿的追问着。
“这都大冬天了,多少地方下了大雪,封了路,朝廷要救援,也没有这般的快,就在这等候的时间里,林家传来了消息,说是经过林家少爷对这边下属的彻查,发现那被劫走的货物与崂山众人压根就没有关系,那货物根本就是送货的人监守自盗,见财起意,就听说数十年前崂山有那么一群山匪,才对外编出了这么一出货物被崂山山匪劫走的故事,然后栽赃给了人家,他们自己把那一批货物给吞了。”
大叔放下茶杯,大大的叹了口气,继续道,“说来,崂山那些人也的确是冤枉,那些贪心的林家属下,倒是也实属运气不佳,小兄弟,你说吧,对于咱们而言那几万两的银子,那是钱,可对于林家那么大一个富商,那点钱算个啥?那些人估摸着一开始是觉得,林家对着区区几万两的货不会放在心上,没曾想,林家的事情会惊动朝廷,朝廷竟然为了几万两的东西派了剿匪大军来,这么一来,好了,他们算是惹事了!崂山的人也个个是好汉,将剿匪大军打退不说,人家还说了,这黑锅不背,死不承认劫了钱财,只说他们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不过是迫于早些年的生计隐居深山靠打猎为生,林家少爷一看人家这么坚持,便暗地里私下彻查,这么一查,就把真相查了出来。”
“崂山上那些人,他们说他们是庄稼人,朝廷的人便也信了?”周琳琅就觉得奇怪了,那崂山的人都把剿匪大军首领都给弄死了,这么威猛,他们说是庄稼人,那些人既然还能信?
“有啥好不信的?你们是没听说吧?那天两方打起来的时候,崂山的人,拿的都是锄头,菜刀,斧头,弓箭这类咱们自己家里就能找得到的东西当武器,这能不是和我们一样的庄稼人吗?这真要是匪,谁能拿这些笑死人的玩意儿出来和人打?我听说了,后来是林家的少爷也亲自去崂山走了一趟,在山上呆了两个多时辰以后就回来了,回头以后就和大家说了,他看了山上大家的生活,是信他们是本本分分的老实人,朝廷不信别人,还能不信林家少爷的话?”
说完,那大叔拍了拍杨承郎的肩膀,起身就找了老板说要结账。
“大哥,你的这份算我们的吧,吃完了,你只管走就成。”杨承郎想着,怎么也是听了对方说了那么久的话,一碗面的钱,他就是付出去了,也是付的值得。
那大叔也不客套,一听,就可开了,“小兄弟,上道,那成,我可就谢过了你这碗面了,告辞。”
说完,那大叔的手貌似无意的往杨承郎身上一拂,而后快速的收回,转身就离开了。
周琳琅因为一直注意着那大叔,所以他的这一个动作,周琳琅看的是清清楚楚,看着那大叔离开之前,将一个纸条丢在了杨承郎的身上,然后给了杨承郎一个隐晦的眼神才离开,而杨承郎则快速的将纸条收了回去。
面很快就上来了,三个人围着,在这冷冷的天,算是吃的浑身都舒服。
“婶婶,是不是几个哥哥都没事了?那他们以后还能下来找我玩吗?”阿杨打听到那大叔说崂山住的不是山匪以后,便心心念着这事,虽然第一眼见到一二三四,他是半点喜欢不起来,但是,上次在杨家相处了一天,他和几个人也有了一点交情。
按照辈分来说,阿杨还得喊他们几个一声堂哥堂弟,所以,血溶于水,三岁的阿杨也知道担心他们了。
只是,对于阿杨说的下山来找他玩的问题,周琳琅是觉得,难了,特别是现在,即便大家都知道崂山住着不是山匪,但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他们也由暗,转向了明处,这个世界,知道他们的人,已经不再少数。
杨承郎的心思此时并不在阿杨的话上,他手心紧紧的握着那一张纸条,对纸条上的内容好奇的半死,可因为四周都是人,所以,心有警惕的他还是忍住没有当场打开。
但也因此,杨承郎对于刚才那个大叔的身份有了好奇,显然,那位大叔和他们遇上,不是偶遇,更不是巧合,根本就是那大叔一路跟着过来,然后见他们到了这里以后,才跟着在这张桌子坐下,后听见他和媳妇在说布告上的事情,他便顺理成章的用这件事当话题将他们几个引到了这张桌子过来。
等吃完了以后,杨承郎便将阿杨直接抱在了怀里离开了这镇上最热闹了一条街,只是,这马上要过年的日子,镇上每个角落几乎都是人,周琳琅见杨承郎着急,便伸手将扬接到了自己的怀里过来,借故意逗阿杨,给杨承郎遮挡了前方,给他腾出了空间去看纸条上的信息。
杨承郎算是和周琳琅很有默契,她一个眼神,他就知道她的想法了,等周琳琅背过身挡住了他的身子,他便迅速的展开掌心里的纸条,看完以后,迅速的将纸条撕碎就地用脚跑了个坑将纸条埋了。
“好了媳妇。”等将地面恢复原状以后,杨承郎才轻声喊了声周琳琅,道,“纸条上写着镇上一家客栈的房间号,那纸条似乎是大当家那个我们无未谋面的大公子留给我们的。”
“会不会有诈?”周琳琅一听和崂山扯上了关系就不禁多考虑了下。
杨承郎扑哧笑了出来,摇摇头,“放心吧,应该不会有,纸条上对方既然敢明说他的身份,那就说明是对崂山有所了解的,况且,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我们有什么能让人诈的?”
周琳琅挑挑眉,想了想,也觉得是,看杨承郎半点不担心,她也就将她那一点点思虑放回了肚子里。
杨承郎对镇上很是熟悉,带着周琳琅和阿杨就往纸条上的那个小客栈去,三人,也走了好长时间才算是找到了那家客栈,等到了客栈门口,周琳琅一看,也是呆了下,没想到,镇上还能有这么偏又这么萧条的客栈,几乎可以说是门可罗雀。
三人一进门,柜台前面正低头扒拉着算盘的掌柜抬头朝着他们看了一眼过来,然后,直接又低了眼眸当做没看见一样,也不打招呼,低头继续忙他的。
“这家客栈的掌柜好奇怪。”周琳琅和杨承郎嘀咕了一句,然后跟着杨承郎,径直上了二楼,到了天字二号房间,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虽说这房间是天字号房,但是,这还不如别的客栈的普通房间要来的好,进门,看到的房间就是空荡荡的,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几张椅子,而桌边上,刚才和他们在街上大谈崂山事件的大叔就正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惬意的喝着热茶,眼眸含笑的看着进来的人。
“堂兄,堂嫂,还有小侄子,坐吧。”那大叔朝着门口方向举着杯子便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
就是这一声堂兄和堂嫂,看着那大叔,周琳琅愣是没敢答应一声。
“别那副表情看着我,你们也知道,现在崂山的人出行不方便,易容装扮一下,总是需要的。”杨俞明摸了摸自己的脸,笑,“我这副样子,怕是站在我爹跟前,我爹都不一定能把我给认出来,不过,要的也就是要这样的效果。”
周琳琅嘴角抽了抽,心想,这还真是够为难这个崂山大公子了,二十岁的少年儿郎,愣是装扮成一个大叔模样出现在人前。
不过,这也不怪她和杨承郎对他的身份有所怀疑,不仅仅是他的装扮上,而且,对于杨俞明,他们也只是听说过,没见过,乍一见,对着这么一张和心里想象有所出入的脸,一时间,接受不了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杨承郎和周琳琅都不是失态之人,两人对视了一眼以后便关门走了进去,然后在杨俞明的身边坐下,“你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着我们的?”
“猜想到快过年了,你们应该会来镇上,所以,这几天一直安排人在村口看着,知道你到了镇上以后就传了消息回来,然后我就去找你了,只不过,人多嘴杂,所以才以那种方式接近你,以这种方式见面。”杨俞明正经不过几分钟,说完话以后,立刻就换了笑脸,还是那种嬉皮笑脸特别欠扁的笑,他举着茶杯轻轻的在半空中划了半圈,笑问,“看看这家客栈怎么样?这是山里在镇上的一个据点,最近才刚安排的,客栈里所有的人都是山里的人。”
杨承郎一听,顿时了然,“难怪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底下的掌柜觉得有点奇怪,见我们进来,也不打招呼,抬头看了我们一眼又继续低头做事,想来是你已经吩咐了看见我们不理会吧?”
“正是。”杨俞明点点头。
“这家客栈在镇上处于地里位置偏僻的地方,人流少,且从外面看上去,很不起眼,看着就像是一家濒临倒闭生意不好的客栈,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走进来以后,客栈表面上的落败,也不会叫人起疑,我猜这个据点是不准备用来赚银子的吧?”周琳琅接下话,一边抬头看着这房间,不难看出,这间客栈被接手以后是没有进行过半点的改变,是刻意的营造出一种落败的感觉来。
“聪明!”杨俞明点头,又耸耸肩解释,“客栈开在这个位置,客流不好,本来就是关门大吉的命,再者,山里也找不到善于经营的能人,所以就干脆不用于赚钱了,越不起眼越好。”
周琳琅撇撇嘴,心里接了句,未必。
客栈虽然位置偏僻,但是,却也有偏僻的好处,她若是有足够的钱能买下这样一家客栈,绝对也有办法赚钱。
在二十一世纪,不知道多少人做梦能开一家安静的古香古色的客栈,可谁都不知道那是一件多奢侈的事情。
“对了,你找我们来有何事?”杨承郎对客栈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好奇和想法,山里的事情,他也不便于多问,只是,据点这件事,杨俞明说了,他听着就是了。
“这不是快要过年了吗?爹娘惦记着给你们家送年礼,这不,就让我下来找你们,又说不好明着和你们接触,所以我就乔装打扮了一番,让人去你们村口守着了,你们等会儿回去的时候,直接让客栈里的老马车送你们回去,年礼都在马车里放着,都放了好几天了。”
说完,杨俞明就自顾低头喝茶,一边拿着桌上的点心去逗阿杨。
相比他的怡然自得,杨承郎和周琳琅要显得无奈了许多。
这装扮成大叔接近他们,又是塞纸条的,搞得他们一阵紧张,没想到,竟然是送年礼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之前还听大当家说,杨一喜欢学老大装深沉不爱说话,所以,周琳琅和杨承郎下意识的就认为杨俞明应该是那种沉稳的人,没想到,却是这副样子。
三人是从客栈的后门离开的,杨俞明说的老马车,那真真是一匹跑不快的老马拉的简陋马车,马车里装着不少的东西,赶车的是杨俞明,非要亲自赶车,说是要认认堂哥堂嫂家的门,顺便去杨家隔壁家打几壶好酒带回山里去。
周琳琅坐在马车里,看着前头正在说话的杨承郎和杨俞明,心里一阵暖,杨承郎这会儿心里应该也是高兴的。
认亲没多久,和杨大当家几乎没有什么感情,但是,血溶于水,过年时节,杨大当家却记着他这个侄儿,为了送年礼,竟然半点不怕麻烦的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杨家,多了相互牵引的亲人。
到了杨家,杨俞明果然就直接去了隔壁壮壮家打酒,二十岁的小伙子,装扮成大叔和壮壮爷爷称兄道弟的一阵侃,半点也没有接不上话的时候,那一张巧嘴,也把壮壮奶奶给哄的别提多高兴了,一壶酒,不计较的添到溢出来。
马车里的东西不少,杨承郎和周琳琅两人上上下下搬了好一会儿,大多是山货,熏干的肉类,还有一些是才打没几天新鲜的,给冻住了,基本都是吃食。
卸了货,周琳琅想了想,便将厨房角落里堆积的满满的豆芽全部都搬到了马车上,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唯一的稀罕物,也就这豆芽了,所以,她也就只能给她有的了。
杨俞明打好酒回来的时候两人已经忙活好了就站在马车边上等他,他走过去,晃了晃手里几壶酒,忽然想起来,喊了周琳琅一声,“有个木匣子是我娘放进去说是给你用的,好像都是一些姑娘家用的东西,记得别一直和肉放在一块。”
“好!替我单独谢谢你娘。”周琳琅点了头,想了想,刚才好像似乎有搬到一个小木匣,等会儿要记得拿回屋里去。
杨俞明挑挑眉,撩开马车帘子将手里的酒放了进去,这才注意到里面的东西,打开一看,吓了一跳,“白玉芽?五两三鲜的其中一鲜?这是从你家出来的?”
“五两三鲜你知道?”杨承郎有些得意,“可不,白玉芽是我媳妇想出来的法子,她弄出来的。哦对了,家里还有一些晒干的蘑菇,一忙起来就忘记了。”
听到这,周琳琅都不用杨承郎催,拍拍脑袋就往屋里跑,将原本就备好的一布包拿了出来,直接递给杨俞明,道,“这是三鲜其中一鲜的奥秘,你拿回去以后,用温水泡发,然后直接和鸡鸭或者和猪筒骨排骨炖着,味道可鲜了。”
“周叔一直说你聪明,没想到,你还真是聪明的超乎人意料,那我就不推辞,收了,不瞒你们,五两三鲜,我尝过,这大冬天的,吃上一次,还真是回味无穷,正想着怎么样才能让一二三四都尝尝呢。”
杨俞明这高兴不是装出来的,他是长兄,底下几个一二三四都是小他很多的弟弟,他疼弟弟,那是真心的疼,自己出来吃上好吃的,首先想着就是怎么样才能带回去让家里的弟弟和爹娘也吃上。
第102章偷听
这会儿看到白玉芽,他是又惊又喜,心里也想着,他爹还说,杨家没人有钻营的天赋,在他看来,眼前这个堂哥堂嫂就有这个能耐。
杨俞明是吊儿郎当的来,兴高采烈的回,一高兴,鞭子挥重了,就连老马都走的快了一些。
两人在门口目送杨俞明,等杨俞明离开以后,周琳琅便喊了站在不远处的阿杨,“这么冷的天,怎么了?赶紧回屋里去,站在那做什么?”
说着,周琳琅便推了推杨承郎,让他过去将阿杨抱过来,怕路上冰霜厚重阿杨人小走路会打滑。
杨承郎心里是觉得没必要,男孩子,不怕摔不怕打的,但是,媳妇发了话,他就没有反驳,依言走了过去,等走到阿杨的身边以后才看到,阿杨正目不转睛的盯着三米外的一颗树下看着。
他便问,“在看什么?婶婶喊你都没听见?”
阿杨这才回过神来,哦了一声,伸手指了指,“树后面有人,好像是周胖虎和周燕,他们两站在那好久了。”
然后,阿杨立刻回头喊了周琳琅,“婶婶,婶婶你快来,周胖虎和周燕在树后面躲着!”
周琳琅咦了声,抬步朝着那边走了过去,那周胖虎大概是因为半年前被周琳琅打了一巴掌打畏惧了,一看周琳琅靠近树,他立刻跳了出来,警觉的蹬着周琳琅。
“贱蹄子,你,你别过来!”周胖虎连忙就把还在躲着的周燕拉了出来推出去挡在了他的身前,“这回你要是再打我,我娘肯定不会放过你!”
“嗤,你娘能怎么不放过我?年纪小小,嘴巴那么臭,就你这样,你娘还要给你说亲?这说了也快有大半年了吧?怎么还没有听说你和谁家姑娘定亲了?就你这熊样,没人敢嫁吧?说吧,鬼鬼祟祟的躲在这里偷看,准备干什么?”周琳琅对周家是半点好感都没有,特别是周胖虎这个被宠坏的孩子,那更是一点喜欢都没有。
“姐,我们没准备干什么。”周燕都快哭了,赶忙解释,“我们就是正好经过,看你家门口停着马车,好奇的就看看,村里说你们家最近总有马车进进出出,说你家日子过的好,整天都能闻见肉香,我们就好奇的过来看看。”
周燕才十岁,姑娘家,胆子又小,被周胖虎一推出来,吓坏了,心里想什么,就全部都说了出来。
周琳琅哦了一声,看了眼周燕。
她是不喜欢周胖虎,因为周胖虎年纪小心思还歹毒,明知道有毒蘑菇还不让周燕提醒她,但是周燕不一样,周燕就是一个骄纵的十岁孩子,心眼坏,但是心思倒不是很毒。
对周燕,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