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小娇媳-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来啦?”周琳琅是第一个看到杨承郎的,见他手上还拎着宰杀好的猎物,她一愣,然后才走了过去伸手接了过来。

    “下山的早,就先去河边把这两只山鸡给杀了,回来以后,你也省事,你直接拿厨房进去炖了。”杨承郎道,“这只羊是来不及杀了,只好放着了。”

    周琳琅还是第一次见到杨承郎猎了一头羊,也是觉得稀奇。

    “山里还有羊?”周琳琅笑着问,“以往怎么没有看见你抓到过?”

    “我们这一带一般是找不到野山羊的,我在山里行走这么多年,也没有见过野山羊,这只应该是附近村里谁家养的不小心走丢了,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山里去,而且,看着样子,应该是走丢了好长时间了,都已经是一身的野性难训,跑起来,也比一般家里养着的羊要快,爬起陡峭的山峰,那也是不在话下。”

    说到这,杨承郎一乐,“倒是便宜了我,今天上了山,正好就给撞见了。”

    “看来是咱们阿杨这个小寿星有口福了。”周琳琅笑眯眯连连点头,若不是这院子太小,她都想养两只母羊可以挤羊奶喝。

    晚餐,这应该是周琳琅来到这里以后最丰盛的一餐。

    吃的是白米饭,配的菜有鱼有肉,满满的一大桌,乐的阿杨笑的眼睛都快找不见了,阿杨的小伙伴一个个更是直瞪眼,对阿杨那是满满的羡慕。

    村里的孩子,谁家过生日,都是一碗面加两个荷包蛋,这样的生辰已经很叫他们期待和高兴了,起初,阿杨喊他们一起来杨家吃饭过生辰的时候,他们以为最多和阿杨一样吃上一碗面,没想到,竟然是这一大桌丰盛的饭菜。

    “阿杨的婶婶真好。”壮壮一边鼓着腮帮子吃着饭一边说着,“我都没有吃过白米饭呢!我娘还说,来了这,最多就是吃几块肉,回去以后我要和我娘说,我今晚吃了好多好多肉和白米饭。”

    周琳琅淡淡的笑着,没有接话,而是细心的给几个孩子挑着鱼刺,然后叮嘱大家吃鱼的时候小心些,别卡着了。

    一个晚餐,吃了好长的时间,用了饭,一群孩子又在院子里玩了一小会儿,等他们说要回家的时候,周琳琅便喊了杨承郎去将一个个孩子送到他们家门口,而阿杨则蹦蹦跳跳的跑到周琳琅的身边,一把抱住周琳琅的腿,将脸埋在周琳琅的腿上。

    “婶婶,我今天特别高兴!”阿杨声音微微哽咽,然后一抬头,就没有半点撒娇的意思,“婶婶,我帮你收碗!”

    说完,他就转身往桌子边上去,全程都是咧着嘴笑着在帮周琳琅干活。

    三岁的小孩子哪里会干什么活?说实话,一直都在帮倒忙,只是,周琳琅看阿杨那副特别高兴的模样,又不忍心泼他凉水也就任他去了,大不了,多忙活一下便是。

    从小缺少长辈疼爱的周琳琅特别愿意宠孩子,她小时候没有享受到过的疼爱,总希望阿杨能享受到。

    所以,晚上阿杨撒着娇要同她和杨承郎一块睡的时候,周琳琅二话不说就直接答应了,一点也没有顾忌那边黑着脸不是太乐意的杨承郎。

    只不过,以往会怕叔叔不高兴的阿杨,自从有了婶婶以后就一点都不担心了,因为,他知道,叔叔都听婶婶的,只要婶婶答应了叔叔就不会赶他走。

    小孩子的身体总是要比大人的更暖和,周琳琅抱着阿杨就像抱着个小暖炉一样,一晚上都没有撒手,阿杨一晚上连睡着了都挂着笑,倒是杨承郎,看了一晚上自家媳妇的后脑上,那是哪哪都觉得不爽快。

    翌日,难得的好天气,早早的,便有太阳照在了院子里。

    用过早饭以后,杨承郎拎着东西便出了门,惦记着昨天和周琳琅商量的事情,准备去找村里的老先生算算什么日子适合给阿杨的爹迁坟。

    杨承郎出去以后,周琳琅就在家里忙活了起来,周琳琅是勤快的,院子里的鸡鸭经过一阵子的饲养,个个都大了很多,就连那一窝小兔子,也是精神抖擞的透过木缝朝着外边看着。

    忙完了院子里的活,周琳琅便将豆芽泡了下去,距离过年也没有多长时间了,年前,她可就期盼用豆芽好好的赚上一笔。

    因为天气已经很冷了,地里也几乎没有什么菜,这和有钱没钱都没有关系。

    镇上那些有钱人,现在也早已经吃不上新鲜的菜,所以,周琳琅就想着,泡些豆芽出来,先去郭掌柜那问问,郭掌柜若是要,那就卖给郭掌柜,郭掌柜若是不要,在镇上摆个摊子应该多多少少也能赚上一点。

    周琳琅正想着这事,屋外,阿杨忽然拎着一尾很大的鱼走了进去,朝着她道,“婶婶,我刚才准备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咱们的大门口挂着一条鱼,好大只呀!”

    “门口上挂着的?”周琳琅擦了手上的水朝着阿杨手里的鱼看了过去,的确是很大,看着至少有五六斤的样子,是一条大肥草鱼。

    阿杨冲周琳琅点点头,然后将鱼放在了灶台上。

    鱼被人从鱼唇的地方打了个洞串了一根草绳,看着鱼皮的颜色,还是很新鲜的样子。

 第82章周二根的鱼

    周琳琅挠挠头,也很是不明白,好端端的,门口怎么多出了一条鱼?

    杨承郎刚才出门的时候还没有看见,那就是杨承郎出门以后,她和阿杨在院子里的那一段时间被人挂上去的。

    周琳琅想不出来,谁会那么好,将一条大肥鱼挂在杨家的门口送给杨承郎还不带说一声的,送人情还是偷偷的来。

    要知道,这年头,鱼那也是肉,也是要钱买的,昨天阿杨生辰,她就提前在镇上买了鱼,一条足足要了一百文钱。

    “不知道是谁的,我们先不动,走,去外头问问看,有没有人看见是谁挂的。”周琳琅朝着阿杨勾了勾手,待阿杨上前牵住以后,她便关了厨房的门往外走,就是巧了,在大门口遇见了正好回来的杨承郎。

    “这是要去哪里?”看见两人要出门的样子杨承郎连忙问了句,“大冷天的,路滑着呢。”

    周琳琅指了指外面,然后将门口发现一条鱼的事情和杨承郎说了一下,听完以后,杨承郎露出了和周琳琅一样的表情,疑惑,真的是满满的疑惑。

    他是知道的,鱼的价钱和季节有关系,夏天便宜,冬天却要比猪肉贵了好多,因为,冬天的水冷的刺骨,鱼不好抓,价格就贵,夏天就没有这些问题了,鱼的价格就更便宜,抓的人也多。

    如今的天气,鱼是贵的东西,谁能悄无声息的往他家门口挂一条鱼呢?

    杨家在村子里又没有什么亲戚长辈会来走动送礼什么的,而且,今天也不是什么节日,就算是送礼,也没有道理挂在门口一声招呼不打就走了的事。

    三人出了门先是往壮壮家去,两人家挨着,杨家门口要是有什么动静,壮壮家说不定有人看见。

    也是巧了,这一问,不用别人,壮壮自己就知道。

    听了杨承郎的问题,壮壮就连忙抢下话应道,“我看见了!是二根叔!是周胖虎的二叔!我刚才在门口玩的时候看见了,他手上拿着三条鱼,一大两小,他把大只的往你们那家门口挂了就走了。”

    “周二根?”周琳琅和杨承郎两人直接傻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鱼会是村里了出了名的铁公鸡周二根留下的。

    知道答案以后,杨承郎就带着周琳琅回去了,阿杨则不肯走要和壮壮一块玩。

    进门家门,周琳琅那眉头都快皱成了麻花了,“承郎,你说周二根这是什么意思啊?”

    杨承郎倒是想通了,笑了笑,“村里人都说周二根抠门,一毛不拔,就连对周大根一家都如此,不过,周二根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绝对不占便宜。周二根本就是那种,别想我分什么东西给你,但是我也绝不会贪你家任何东西的人。这些日子,咱们不是断断续续的往你婶婶家送了些吃的过去吗?我猜,周二根今天去抓鱼了,就顺道拐了过来,把最大只的鱼给了我们,当做是还我们一个人情。”

    听完杨承郎的分析,周琳琅很无奈的笑了下,“这周二根也真是太……”

    太什么,周琳琅一时间就找不出词语来形容了,总觉得有点欲哭无泪,让人觉得是热脸贴在冷屁股上。

    这种人,耿直的太容易让人下不来台,这送鱼也不进门,挂在门口就走,明知道家里有人也不打招呼一声,显然是不太愿意和周琳琅接触,所以,这还人情的事情就做的有点像我还了你一条鱼以后咱们还是老样子打死不相往来的意思。

    “算了,不说他的事情了,你问的如何了?”周琳琅摇摇头不准备继续关心周二根的事情,反正,周二根这德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好在周二根的长子周来财是个正常的。

    “最快的一个日子是在七天以后,所以我想等会儿就去赵家镇先通知下赵家的人,回来后,找个时间去爹娘的坟前和爹娘他们说一声,然后七天后去赵家将弟弟接回爹娘的身边,然后让阿杨去弟弟坟前磕头上香,将阿杨的身世和村里的人说下。”杨承郎满脸是喜,这件事,没有提起,他就没有这个念头,但是,一旦念头起来,他就迫不及待的去完成他。

    周琳琅也挺高兴的,早一天完成,让村里人早一天知道阿杨的身世,阿杨就能被人少一天的议论。

    “媳妇,你去给我煮几个红薯,我带着在路上吃。”杨承郎伸手去牵周琳琅的手,“这件事还要多谢你,如果不是你提议,我或许一辈子都想不到,我这脑袋,总以为还算好用,但是和媳妇一比起来,有总是差一些。”

    “这不是脑子好不好用,是女人和男人天生的差别,女人的心思总是比较细一些,你嘛,聪明都是用在大事上。”周琳琅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在她看来,杨承郎绝对是一个聪明人,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杨承郎的脑子有多好用,她是知道的。

    但是,一个聪明人不代表他会拥有和女人一样细腻的情感,女人,天生就是情感动物,所以,听了阿杨爹娘的事情以后,周琳琅会想到阿杨爹的苦,想到将阿杨爹带回周家村,但是杨承郎却只想到将阿杨好好抚养长大,让弟弟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血脉能继续传承下去。

    至于杨承郎说的去煮红薯让他路上带着吃,周琳琅却直接拒绝了。

    “这么冷的天气,又吃干粮?省也不是这样个省法,你多带点银子,路上吃碗热汤面,身子才会暖和,不够饱那就多吃两个馒头,该花的银子,得花,不能省。”自家夫君自家疼,周琳琅可不舍得让杨承郎大冷天的吃冷红薯充饥。

    杨家虽然不是太富有,但是,现在也不是穷到出门一趟连镇上的十几二十文钱的一餐饭都吃不起。

    周琳琅的话一说完,杨承郎就忍不住将她拉进了怀里紧紧的抱着,“媳妇,你真好。”

    这一句,很是动情。

    他的媳妇和别人家的媳妇不一样,别人家的男人出门,他们媳妇只会一个劲儿的在耳边唠叨少花钱,能省就省,镇上的东西贵,不能乱买。

    而他的媳妇,只会想着,出了门,外面冷,他会辛苦,也累,她不在乎花钱,就在乎他的身体。

    可到了她身上,她却一样的省。

    她去镇上,从来不买那些胭脂水粉更不会花钱买打扮的东西,她会想着给阿杨买玩具,买吃的,给他买些用的,穿的。

 第83章媳妇你真好

    杨承郎一直都是感情内敛的人,他不会说好听话,也不会在外人面前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这大白天的,忽然被他抱着,周琳琅一时间还有点不习惯。

    可是,她又偏偏不舍得推开杨承郎。

    周琳琅从决定要和杨承郎生活的时候,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从杨承郎的口里听到多么动听的情话,但是,从他这一句,媳妇,你真好,她却仿佛品尝到了丝丝的甜味。

    两人相处,或许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甜言蜜语,只要,他知道她对他好,心疼他,他也知道她的好,就足够了。

    两人抱了一小会儿以后杨承郎才松开,低头看着周琳琅的黑眸里,只有他的脸,“我会尽早回来,天气冷,你尽量呆在屋子里。”

    嘱咐了周琳琅几句,杨承郎才出了家门。

    自从家里多了一个媳妇以后,杨承郎每次出门,心里都多了一份牵挂,才刚出门,就想着要早点回来。

    当初是因为杨父杨母答应赵家会远离杨承保这个孩子,所以,当初离开赵家镇以后,杨父杨母选择了距离赵家镇相隔好几个镇子距离远的周家村。

    半路上,杨承郎在一个小镇上和赶车的一块应付了午饭以后,等到了赵家镇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未时,恰逢赵家镇赶圩,这个时候,镇上依旧热闹。

    付了车钱,和赶车的说好回去的时间以后杨承郎就直接找上了赵家镇数得上号的富户。

    因为杨承郎不久前就来过,所以赵家的门童一眼就认出了杨承郎,听杨承郎说有事情要见赵家老爷和夫人相谈那门童很是不乐意帮忙传话,不得已,杨承郎只能塞了二十文钱给那门童,这才得了门童去传话的机会。

    说起这赵家,二十年前,这赵家是整个赵家镇最有钱的富户,赵家镇上可以说有一半的街铺是属于这个赵家的,附近村落,赵家也握有数目相当庞大的田产。

    那时候,赵老爷和赵夫人一直求子不成,赵老爷连续娶了数位妻妾,依旧没有得一儿半女,那时候,为了求子,赵家人一直行善,在赵家镇的风评算是很好的,就是下乡下去走一圈,问问他们的地主老爷人如何,大家也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回答你无数个好。

    不欺压下人,与人和善,助人为乐,热心肠,这些都是赵家老爷和赵夫人经常被夸的词语。

    当初,杨父和杨母将杨承保交给这样一双慈善的夫妻养,虽然是有舍不得,但是,其实心里是放心的。

    可没有想到,这才二十年的时间,竟然已经是物是人非。

    杨承保到了赵家没多久,赵家老爷和赵夫人便相继得了两子一女,那便是杨承保好日子的终结,也是赵家辉煌的终结。

    时隔二十年,如今的赵家已经不再是赵家镇最有钱的富人,赵家不少街铺早已经转卖易主,赵家宅子虽然依旧是高墙大院戒备森严,但是,已经不复往昔的庄严和华丽。

    杨承郎上次来赵家镇的时候就听说了,赵家这一双宝贝儿子可以说是整个赵家镇出了名的恶霸,欺压百姓,强抢良家女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赵家的娇小姐也没有比上头两位哥哥好到哪里去,善妒凶悍,已经是十五岁,可至今无人敢问娶。

    过了好长时间,那门童才出来将杨承郎请进了赵家,但是却一路将杨承郎带到了赵家的偏厅等着,又是等了好长时间,那赵老爷和赵夫人才衣着华丽的款款而来。

    赵老爷和赵夫人一到偏厅就斜眼瞧了眼杨承郎,高高在上的往正位上一坐,也不招呼杨承郎坐,更别提让人给杨承郎看茶,而是直接用特别不耐烦的神情直接开口道,“杨承郎,你这大老远的来赵家找我们有什么事赶紧说,我这没多少时间听你太多废话,所以你就长话短说。”

    而那赵夫人,更是摸着胸前戴着的金饰挑着眉看着几步之外站着的杨承郎,动动嘴皮子,嘀咕道,“就一个死了多少年的赵诚,还真的就以为和我们赵家攀上亲戚了?三天两头上门来,真是烦都烦死了。”

    赵诚就是杨承保在赵家的名字,起初,是改为赵家保,沿袭了赵家这一辈的家子辈分,留下杨承保三个字中的保字,但后来,赵夫人自己生下了长子,便取名为赵家宝,觉得杨承保的名字和他们的心头肉撞名了,于是将杨承保的名字改成了赵诚,让杨承保失去保这个名字的时候,也失去了赵家这一辈孩子的辈分。

    赵诚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和赵家家生子的名字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赵诚是赵家的一个下人。

    “放心,不会占用赵老爷太长时间。”杨承郎没有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的习惯,所以,说话的语气也是冷冷淡淡的,“我此次前来是为了告知赵老爷和赵夫人一声,七日后,我会将弟弟杨承保的坟迁移到周家村,和我的爹娘葬在一起。我弟弟杨承保虽然当年被我爹娘留在了赵家成为了赵老爷和赵夫人的儿子,但是,这么多年,我弟弟过世了,也没能葬入赵家的祖坟,更是连赵家这个家字的辈分都上不了,所以,想必,赵老爷和赵夫人也没有将我弟弟当做是你们的亲子看待。”

    杨承郎一开口,难掩怨言,如果,杨承保死了,抚恤金被夺,妻儿被赶之后,他能以赵家保的这个名字以赵家孩子的身份葬入赵家的祖坟也就罢了,他也就不会这么心寒,偏偏,却连这个待遇都没有。

    赵诚,就像孤魂野鬼一样被埋在赵家祖坟的不远处,像给赵家祖坟看坟的下人一样孤零零的躺在那。

    那赵老爷和赵夫人一听,相互对视了一眼,直接就不高兴了。

    “当初赵诚是你爹娘同意送入赵家的,赵诚也是我们赵家一手养大帮他娶妻,怎么?现在你说要认回去就认回去?天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赵老爷嗤的一声,“赵诚是我赵家的人,我爱让他埋哪里就让他埋哪里,哪里有你杨家的事情!”

    “当初我爹娘是和你们签了协议的,我弟弟杨承保是进了你们赵家,给你和赵夫人当儿子,你们也承诺会将我弟弟视为己出一般疼爱,让我弟弟改名为赵家保,沿袭赵家小一辈的辈分,成为你赵家的少爷,但却不是让我弟弟成为你赵家的下人!若是按照协议,我弟弟是赵家的少爷,死后就应当进入你们赵家的祖坟!”

 第84章贪婪赵家

    杨承郎怒红了眼,“我弟弟在世,你们对他究竟如何,是否有像协议上所言视为己出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整个赵家镇的百姓都知道!我且不和你言论这个!我弟弟成亲以后,便被你们以分家的借口赶出赵府,在郑家镇自立门户,他未分得你们赵家半亩田地,靠着他的双手支撑着他的家。”

    杨承郎控诉着:“他出门在外突然意外而亡,你们赵家狠心夺了他身后赔偿金将他怀有身孕的妻子赶回娘家,这就是你们赵家恶毒贪婪,我弟弟承保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血脉险些就留不住了!如今,我不和你们计较这些种种,只说要将承保接回爹娘身边,赵老爷,赵夫人,还希望你们莫要太为难人,我弟弟对于你们赵家而言,那是连一个下人都不如的东西,但是,对于杨家而言,却是至亲,我接回弟弟,对你们赵家并无损失。”

    赵老爷和赵夫人被杨承郎的指责说的脸色一阵黑青,“并无损失?杨承郎,你这话说的倒是轻巧!杨承保刚到赵家的时候那身子骨多弱你能不知道?要不是赵家花钱请郎中日日在府里照料,他能不能好好的长大还是一个问题呢,我赵家花的那些银子不是银子?养着他长大吃喝拉撒不是银子?你想带回杨承保也行,五十两,给我们赵家五十两银子补偿你就尽管把你弟弟带回去!”

    那赵夫人也跟着符合着,“赵家不能白养赵诚,你想要赵诚认祖归宗,就给我们五十两银子。”

    说完,赵老爷就让人送客,直接和赵夫人离开了偏厅。

    杨承郎一路几乎是忍着动手的冲动离开了赵家,他怎么也没明白,为什么,人能因为短短二十年变得面目全非。

    想想,二十年前初见赵老爷和赵夫人那一副慈爱的模样,那疼爱和稀罕杨承保的模样,二十年后,那一副贪婪小人的嘴脸,判若两人。

    赵家如今就算不负往昔荣华,但是,也不至于会缺这小小的五十两银子,但是,赵老爷竟然有脸提出要拿五十两银子换赵诚的认祖归宗。

    就像当初一样,偌大了一个赵家,就为了贪杨承保那不足百两的赔偿金将怀有身孕的阿杨娘逼回娘家。

    一百两对于普通人家,那是大钱,是至关紧要关乎一辈子的大钱。

    可对于赵家而言呢?那不过是赵夫人出门去一趟金楼买一件首饰的钱罢了,可赵家却能为这么一点小钱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杨承郎想,或许,不是赵家老爷和赵夫人在这二十年来变了,或许,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只是当初苦于没有孩子,不得不死马当活马医到处积德行善求子而已,后来,如愿了,便原形毕露了。

    离开赵家以后,杨承郎买了些祭拜的东西去了一趟杨承保的坟,看着那一坐简陋的长满杂草的坟茔,上面写着赵诚之墓再无其他杨承郎就一阵自责和难过。

    他点上香,烧了纸钱,亲自动手将坟上的杂草清理了,然后对着赵诚的坟发誓,道,“承保,哥一定会把你接回家的。”

    只要能将他接回去,不得已之下,哪怕是花五十两,他也要将他带回爹娘的身边,让他在底下能和爹娘相聚,让他认祖归宗,重回杨家。

    离开赵家镇以后,杨承郎心情沉重的直接回到了赵家村,心里有些憋,不知道该怎么和周琳琅说着五十两的事情。

    他知道周琳琅不会舍不得拿出这五十两银子来,只是,要拿出这五十两那就等于动了所有的家底,花了这五十两,他就没法让她过一个好年,也没法在明年春的时候买上几亩山地。

    杨承郎是在太阳下山后才回到了周家村,还没有到家,半路上就遇到村长媳妇和他说他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听到来了客人杨承郎就匆匆的往会赶,一边疑惑,家里这个时候能来什么客人。

    等回到杨家的小院子以后,走进去一看,吓了一跳,好家伙,这来的人还真是不少,院子里包括壮壮和阿杨一共有六个孩子,除了一个十岁左右大的孩子直直的站在那不屑和小的一块玩,另外五个早已经闹成了一片。

    院子榕树下支着一张桌子,此时,杨承郎师傅,崂山山匪那人称张先生的儒雅小生和一个有点面生的男人正围在那吃着饭菜喝着酒,而周琳琅则是正好从厨房里端了一盘饺子出来。

    “咦,承郎老弟回来了!”儒雅小生张先生是第一个发现杨承郎回来了,那张俊俏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意。

    杨承郎远远的对着众人点了点头,等走过去以后,这才认出那个有点面生的男人竟然是剃了乱糟糟的胡子的二当家。

    这换了衣裳,改头换面一下,杨承郎还真是一时间没有把人给认出来,二当家这收拾收拾了以后,看着倒是没有那么扎眼,穿着普通的粗布衣裳,倒是和普通的村民没什么区别。

    “承郎老弟不介意我们招呼不打一声上你家来做客吧?别说,弟妹的手艺就是好,比咱们家嫂子的手艺不知道好多少倍。”二当家笑咧咧的讨好着周琳琅,“特别是这个饺子,吃的够味!你家隔壁老婶子酿的酒也够带劲儿!”

    杨承郎看了一桌子上的菜便知道,这来做客的一定是自己带着吃食来的,不然,家里没有那么多东西,临时过来,也无处能买得到。

    桌上上满满一桌子菜,大概也只有那一条鱼是今天早上周二根送来的,其余的,都是二当家他们带来的,只是,看着一桌子的菜,杨承郎便朝着周琳琅看去。

    果然,就在自家媳妇的额头上看到了细汗,当下他就心疼了,直接走了过去,当着所有人的面就帮周琳琅擦汗,柔声问道,“累坏了吧?你吃了吗?没吃的话去吃点,吃过了就回屋去歇着,剩下的事情我来就好了。”

    “哎呦,承郎老弟比我们大哥还心疼媳妇呢!”二当家取笑着,“这会儿莫不是在心里怨恨我们来了让弟妹受累了?”

    杨承郎心里是真这么想的,但是,却没有那么直白的说出来。

    很虚伪的摇摇头呵了一声,道,“我媳妇身子骨不是太好,现在天气凉了,我几乎不让她碰凉水。”

 第85章家里来客

    “哎呀,这话说的太有水平了!”二当家哈哈的笑着,“我听出来了,这还是在怨我们了,行行行,这回哥哥们错了,下回我们来,绝对不让弟妹洗菜,我们把菜洗好了切好了送来,到时候弟妹只要下锅给我们炒一炒就成。”

    杨承郎摸摸鼻尖没说什么,听周琳琅说吃过了,就非要将周琳琅推回屋子去休息。

    “我不累,就是做点饭,能累哪里去?你这一路赶回来,还没有吃吧?我去厨房给你拿碗筷,你赶紧坐着。”说吧,周琳琅就赶紧转身去厨房拿了一副碗筷出来给了杨承郎,一边招呼那边玩疯了的几个孩子过来吃几个饺子。

    听到有饺子吃,那边几个孩子迅速的就围了过来,周琳琅一看那几个黑乎乎的爪子就哭笑不得的将几个皮猴子赶去洗手。

    那张先生一看,说了句,“弟妹是个讲究的人,难怪能把阿杨那孩子教养的乖巧懂事还白白净净的,一看就讨人喜欢。”

    张先生这话真不是随便夸一夸的,平常的农妇,就是吃的东西掉地上了,捡起来将表面上的脏东西吹了就继续往孩子的嘴里塞,孩子用手抓东西吃,哪里管孩子手脏不脏,脸干净不干净?只觉得,孩子饿不死就算是教养孩子了。

    但是,张先生刚才却听到了周琳琅教养阿杨,掉在地上的东西,哪怕是燕窝鱼翅也不能捡起来再吃,这会儿孩子们玩闹以后,她还会注意让孩子去洗了手再干干净净的上桌吃饭。

    所以,张先生总觉得,周琳琅一点都不像手下人调查出来的那样,是一个普通寒门农户出来的农妇。

    老猎户对周琳琅是一百个喜欢,“我这徒弟媳妇我也觉得好,聪明,孝顺,嘴巴巧,会说话,又做的一手好饭菜。”

    “可不是,那一身新衣新鞋把你给乐的。”张先生直打趣周行水,“怕是你今晚要抱着那一身睡觉做梦都会笑醒了。”

    “老子乐意!”老猎户声音一抬,哼了声,“我这一生无妻儿,张先生你怕是也要步入我的后尘,我老了,还有个徒弟一个徒弟媳妇惦记我穿衣吃饭,就怕你过个十年,啧啧啧,那就不知道啥模样了。”

    别看张先生那是一副儒雅俊俏小生的长相,看着好像也就二十出头不足三十岁的模样,可实际,张先生已经是是四十岁的年纪了。

    用周琳琅的话而言就是,老妖精一个,不知道用了什么妖术保住了那一张青春永驻满是胶原蛋白的脸。

    初知道张先生年纪的时候,周琳琅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张先生被老猎户堵的那是哑口无言,喝了口酒,就不和老猎户比了。

    倒是一蹦一跳过来的阿杨听到桌子上的大人在夸周琳琅,小孩子的心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