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小娇媳-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我爹大十五岁和十三岁,但是都在我爹出生的那一年再也见不着了,我爹说,爷爷死前,心里念着的便是那两位兄长。”杨承郎自己都不知道那所谓的再也见不着是什么意思,不过他猜想,应该是死了的意思。
只是,细细一想,他又觉得有点不能理解,如果是死了,那病重的爷爷死前为何会心心念念着他们,似乎总有些死不瞑目惦记着再见他们一面,就好像,他心中笃定那两人并未死一般。
这一点,杨承郎和他爹一样,一直都想不明白。
“那你家还有别的亲戚吗?你爷爷兄弟姐妹呢?你奶奶和娘的兄弟姐妹呢?”周琳琅追问道。
“这我倒是半点不知情,就知道我娘是被我爷爷收养的孤女,在北方老家,似乎我家也没有任何亲戚,逢年过节,也没有什么亲戚走动,就和我现在在周家村一样。”
说到这杨承郎伸手挠了挠脑袋嘿嘿一笑,“我打小就没什么朋友,在北方老家也是,没什么人要和我玩,好像我们家在那村子也是外来户,村里人甚至还有人传我家是犯了事躲在那村子里的,所以村里的人都挺怕我家的。后来北方战乱,我跟随爹娘一路南下,最后在周家村落脚,就真的算是地地道道的外来户了,那时候又穷,所以……”
第52章我才三岁
周琳琅点点头明白了为何杨承郎一开始会让她感觉是一个话少的人,但是,实际相处了之后,熟悉之后却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健谈很聪明的人。
说白了是因为他想说话,但是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小时候在北方老家,没有同龄伙伴,只有一个身子骨不是太好的弟弟能说说话,到了周家村,父母双亡,弟弟成为别人家的,他就一个人,更没有说话的对象了。
久而久之,杨承郎就成了不怎么主动说话的性格,一个被动的闷葫芦,后来虽然多了一个阿杨,但是,阿杨一个小孩子,能和杨承郎说什么话?更何况在前面的两年,阿杨还在牙牙学语呢。
但是,周琳琅嫁进来以后,不主动说话的杨承郎就一天天的开始变化,因为,周琳琅是个小话唠,她只要心情好,可以说一天的话,而他是个不会冷落媳妇的人,周琳琅说什么话,他必然会应答,然后就成了两人现在相处的状态,像个永远都有说不完话的话唠两口子,当然,大多时候都是周琳琅起的话头。
一个下午的时光在两人坐在院子里一块说话中飞速而过,看看日头,周琳琅便将手里的活先放边上去,然后转身进了厨房。
几天前泡的豆芽到今天已经长成了一根根的白胖子,周琳琅喊了杨承郎进厨房帮忙一起把绿豆壳洗去,又开始沾沾自喜了,“绿豆芽,怎么样,看着可爱吧?洗好以后,去了须根,直接清炒,或者放点肉炒,可香了!”
杨承郎无不是惊讶和好奇,这几天他一直在外面忙,还真不知道周琳琅到底是怎么弄的,虽然还没有吃上,但看周琳琅那眉飞色舞的样子,再想想她的厨艺,杨承郎心想,这豆芽八成是可口的。
今晚的豆芽周琳琅并没有炒肉,但是放了足够的油炒了好大一盘。晚饭完成,菜上桌,阿杨屁颠屁颠的从外头回来,一进门就闻见香味直接扑了过来。
“婶婶又做什么好吃的?”阿杨被那一大盘豆芽吸引的连手都不舍得去洗了。
“去把手洗了回来吃上一口就知道了。”周琳琅催了声,饭前洗手这是她下的规矩,在这个不讲究的农家,杨承郎和阿杨倒也乖乖的遵守了这个规矩。
洗了手阿杨就迅速的坐到了小木墩上,别看他才三岁,使筷子那是叫一个利索的,自己的动手夹了一筷子,一入口,吃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好吃,婶婶,这是你说的豆芽菜?好像脆脆的,但是又和萝卜的脆不太一样。”
“很好吃吧?”周琳琅最喜欢阿杨这个捧场王了,看他吃的那香喷喷的样子,她这个掌勺的也觉得特别有干劲,再抬眸去看杨承郎,无需多问,就看杨承郎的表情就知道,这道菜杨承郎也是喜欢的。
所以,周琳琅就直接拍板了,“明天就去多买点绿豆存着,冬天我们就做这个生意,我就不信在那么冷的天气什么菜都没有的情况下,这豆芽能不比如意糕卖的火。”
“婶婶真厉害!”阿杨是当之无愧的捧场王,对着周琳琅就竖起两个大拇指,眯着眼睛笑,“我今天带着果脯出去可多人羡慕我了,一个个都跟在我身后眼巴巴的看着我手里的果脯,但是我就分给壮壮和我玩的好的朋友!后来还来了好多我不熟悉的大叔子老婶子来找我,问我婶婶和叔叔是怎么做如意糕的,还问我做如意糕赚了多少银子。”
“你怎么说的?”周琳琅笑问。
“我才三岁。”阿杨拿着筷子的小手竖起了三个手指,手指头一怂,筷子就抖了,他呀了一声又迅速的收了回去,一边应,“我还小,管吃不管做,我就知道婶婶做的如意糕好吃,我才不关心婶婶怎么做的呢,至于叔叔和婶婶做了如意糕赚了多少钱我更不关心了,反正不管叔叔和婶婶赚多赚少都不会让我挨饿受冻,我才三岁,关心那么多干什么?”
哎呦喂!周琳琅直接笑疯了。
阿杨这话堵的人再问不出别的话来了,是嘛,一个三岁孩子,管吃谁管做?三岁孩子,谁还管家里有多少钱?问阿杨,阿杨就告诉他们不知道,他们再追问也没用啊。
“聪明!”周琳琅给了阿杨一个大大的赞赏,抱着阿杨的脑袋就兴奋的嚒了一口。
杨承郎的目光就直勾勾的看着周琳琅抱着阿杨亲了一下,嘴皮子动了动,想阻止,但是又觉得太刻意了,可又心里闷闷的,媳妇的吻是他一个人的,现在却分给了阿杨。
所以,到了最后,杨承郎心塞塞的,只能用催吃饭让周琳琅松开抱着阿杨的手。
三人刚吃了饭在收碗,这个时候院子的大门就有人来敲了。
来的人是壮壮娘,平时几乎不屑往这破院子里来的人,今天破天荒的拿着个罐子过来了。
“这都还没有睡呢怎么这么早就把院子给锁上了,呦,你们这么早就吃了晚饭啊?”
开门的是杨承郎,周琳琅继续收碗,所以,壮壮娘一进门就能看到还在桌上的剩菜,眼睛一瞄,扫了眼,问道,“这一碗是啥菜?怎没有见过?”
见周琳琅呵呵笑着没理她,她也没有继续追问,心想着,桌上的不就是什么菜,哪里能有什么稀奇的,也不见有半块肉,就是看着油放了不少,一盘菜亮蹭蹭的,当然,最主要的是,她今天过来的目的也不是看杨家晚餐吃了什么。
壮壮娘等周琳琅将碗收进厨房以后就自来熟的跟了进去,一进厨房,那眼睛就像装了雷达似得四处的开始搜寻着什么,和周琳琅说话的时候,眼睛都没有舍得往周琳琅身上放一放。
“这不,家里盐吃完了,锅里等着放呢所以来你这里借一点,等后天赶圩去镇上买了再来还。”壮壮娘说完话就直接将罐子递给了周琳琅,这才舍得收回了眼睛,忍不住,又用试探的口吻问道,“你们家这厨房可真空啊,就一个柜子,也没啥东西啊。”
等周琳琅打开柜子去拿盐巴的时候,她的眼神又跟了过去,见柜子里就放着锅碗瓢盆和一些米油盐什么的眼里的失望不禁流露了出来。
整个周家村的人都知道杨家的院子就这么点大,杨家也只有一个厨房,壮壮娘想着,要借盐巴,总能光明正大的进杨家的厨房,进了杨家的厨房,没准能看到周琳琅正在做或者做了一半的如意糕,又没准能看到做如意糕的材料。
第53章面对面争方子
没想到,这厨房是顺利进来了,但是,别说如意糕的影子了,就是什么别的不一样的东西都没有,杨家的厨房要比她自家的小多了,一眼看去,厨房啥样也就看了个精光,能做糕点的玩意儿那是一点没找见,就是连细白粉都没有看到。
“厨房就是做饭的地方,放些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还能放什么?怎么,你还以为有如意糕啊?”周琳琅直接就拆穿了壮壮娘,她又不傻,壮壮娘一进厨房那眼神飘的,她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借盐巴是假,想来偷师是真,可惜了,今天厨房还真就没有一片如意糕,就连酸枣也找不到一个。
整个杨家,如意糕就只有阿杨的屋子里有半斤,至于酸枣,全部都在地窖里堆着呢。
“我说承郎媳妇,这乡里乡亲的,至于藏得那么严实吗?”壮壮娘被揭穿了也不觉得臊的荒。
“那可是手艺活,能不藏严实吗?”周琳琅笑眯眯的回了嘴,然后将陶瓷罐子还给了壮壮娘,“盐巴给你拿好了,后天记得还回来,我家盐巴也剩不多了,要是不还,我家可就没盐巴吃了。”
“嗤,瞧你那小气吧啦的样,不过是一点盐巴。还以为做了如意糕的生意你们家算是赚大钱了,不过,依我看,真赚大钱了,谁会在乎这点盐巴钱,那些说你们家赚钱了的人,都是眼睛瞎了!”壮壮娘没好气的接了罐子就大步的离开了杨家的院子,那走路速度快的,好像生怕多呆一秒就会脏了她的脚似得。
周琳琅对着壮壮娘的背影猛翻白眼,这年头盐巴也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好吗?多少人家里为了省盐巴,做饭做菜都是数着粒下锅的,这村子里可还有穷到吃不起盐巴的人家呢!
再说了,就算她杨家赚大钱了,能把盐巴买来当泥巴玩,那也不白给壮壮娘这种人。
因为当初果脯店的东家说要给两天的时间考虑,所以,杨承郎后来去了镇上也给郭掌柜说了两天时间的期限,杨承郎和周琳琅都没有想到,店东家和郭掌柜会第二天就赶来了。
也是因为没有想到,所以,杨承郎一早就去村里有种绿豆的人家大量的买绿豆,知道杨承郎菜园子小没有什么烂菜叶,又养了鸡鸭和一窝野兔,所以,杨承郎一下子要买那么多绿豆,村里人也没有多问的,倒是听杨承郎说要很多,一个个家里有的,都巴不得杨承郎找他们买,为了能把绿豆卖出去,还不少人把价格又压低了许多,所以,杨承郎这走了一圈,收了满满一车的绿豆回来。
只不过,他出去的时候,院子里只有周琳琅和阿杨两人,回来的时候,多了郭掌柜,不过,两人是正好在门口遇见,郭掌柜刚下马车,杨承郎刚推着独轮车进院子。
“杨老弟,这一车是什么?”郭掌柜主动的打了声招呼随口问了句。
“绿豆呢。”杨承郎没瞒着,反正,这个时候郭掌柜也不会知道绿豆是做什么用的。
也果不其然,郭掌柜一听是绿豆就没有在意了,看着院子里的鸡鸭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养鸡鸭的,便没再过问,等杨承郎推着车子进了院子放好了以后,他才喊了杨承郎说要谈谈如意糕方子的事情。
“杨老弟,那天你说要卖如意糕方子的事情,今天能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个卖法吗?”郭掌柜拉着杨承郎就往周琳琅和阿杨搬来的椅子在榕树下坐着,“比如说,我出了钱买了这个方子,然后呢?”
“怪我那天没有和郭掌柜说清楚,是这样的。”杨承郎一笑,细细的解说了起来,“方子我们只会卖一个人,并且,卖了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做如意糕的生意,只会做了自家吃,或者做一点点送给亲朋好友当礼物,但是,也仅仅是当礼物,绝对不会再用来赚钱,如果说郭掌柜你买了这方子,我就能给你保证,只要你郭掌柜一天还在做这个如意糕的生意,我和我媳妇就不会做这生意,哪怕我和我媳妇去了天南地北,那里只要有郭掌柜你的生意在,我们两夫妻就绝对不插手,也绝对不会和别人透露方子里的半个字,能保证郭掌柜你一家独有,当然,如果是从你郭掌柜这里流出去的,那我和媳妇也就没法了。”
郭掌柜一听,满意了,心想,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方子倒是值得买。
一家独大,且杨承郎一家也不会和他抢生意,这是很吸引人的条件。
想了想,郭掌柜便道,“我给一百一十两买下你们的方子,然后我们再签订一个协议如何?协议的内容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些。”到底是生意人,郭掌柜想的总是比较周全,这要是没有协议,他说实在的,也总还不太放心。
郭掌柜话才落,就这么巧的,果脯店的店东家就走了进来,也正好将郭掌柜的话听的一清二楚。
店东家一听,不乐意了,他今天来就是为的买下杨承郎手里的方子,也打算给一百一十两,没想到,一进门,倒是先听到郭掌柜说要买下方子,为了签下什么协议,还自己抬高了十两银子的价钱。
郭掌柜就蒙了,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在这里和果脯店东家遇上,还让他碰见他出价。
当下,郭掌柜心里一喊,这怕是要坏事了,他和果脯店东家直接在杨承郎这里遇上,两人直接面对面开始争方子,这一百一十两恐怕是拿不下那方子了。
“老弟,你那方子,我出一百三十两。”果脯店东家一咬牙就多出了二十两,见杨承郎露出一脸为难来,他便和郭掌柜道,“咱们也别为难杨老弟,这种生意,历来就是价高者得,所以,杨老弟你也别觉得为难不知道该卖给谁好,又要担心会得罪谁,都是做生意的,我相信郭掌柜的心胸也没有那么狭窄。”
郭掌柜嘴角微不可见的抽了抽扫了眼胸有成竹的果脯店东家,一百三十两的银子是出乎了他的心里价位,而且,再仔细一算,他是做酒楼的,如果要做如意糕的生意,还得再找很多的人手来,一时间,未必划算,这一开始就要花这么大的价钱去做,他就有些犹豫了。
一百三十两,如果他要和果脯店东家抢,至少得在加五两到十两银子,也就是一百四十里两,这成本加上其他的成本对于郭掌柜而言就太高了。
第54章一百五十五两两
但是,一看果脯店老板那副德行,他心里也不爽了。
就算他不买,那也不便宜了果脯东家这个老东西。
“一百五十两!”郭掌柜一副我钱多不差钱的样子学着果脯店东家一开口就加了二十两上去,然后翘着二郎腿坐在那高高的挑着眉毛看着果脯店东家。
周琳琅在心里都快笑疯了,连忙就又去搬了张椅子,心里想着,唉呀妈呀,这可是财神爷啊,怎么着也得给把椅子好好坐着,坐着不累了,才可以好好的继续喊价。
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拍卖会啊,一张如意糕的方子,底价是一百两,两位款爷竞相出价。
果脯店东家咬咬牙,“一百五十五两银子。”
还不等杨承郎说什么,那郭掌柜直接就乐开了,“成,那我就干脆做一个顺水人情,不和你抢了。”
心里虽然遗憾这意味着今后会失去很多冲着如意糕来酒楼吃饭的客人,但是,坑了对手一把,郭掌柜心里很是爽快。
“杨老弟,价高者得,这方子就给果脯店东家,你们谈事,我就不在这里凑热闹了,以后要是还有什么好东西,可得记得我老郭啊,我先走了。”郭掌柜没得到方子,但是却一点没恼怒,笑眯眯的就朝着杨承郎道别。
“那是自然的。”杨承郎先是送郭掌柜到了门口,心里也想着,他媳妇的豆芽菜可不就在冬天天气冷的时候等着郭掌柜吗?
送走了郭掌柜以后,杨承郎才折回了院子,心里是一阵的喜,看来是老天爷都帮着他,愣是让这两人碰到一块进这院子里,这郭掌柜也是个趣人,坑了果脯店东家一把,在他这里做了一个好人,送了一个大人情给他,而郭掌柜自己又解了气。
果脯店东家虽然觉得郭掌柜这走的太痛快有点匪夷所思,又想想,本来准备一百一十两拿下的方子愣是出了一百五十五两拿下,肉疼是自然的,但是,说出去的话,肯定是不能收回的。
方子是周琳琅一早就让杨承郎写好的,果脯店东家给了银子,杨承郎就直接将方子交给了店东家,连带着说好的协议也一起签了,这让店东家开心了不少。
看了看方子,店东家对那野生南酸枣惊讶了下,要不是看了方子,他这辈子就是想破了脑子也想不到那如意糕竟然是用山里长着的南酸枣和红薯白糖做出来的。
“老大哥,那酸枣的季节也没有多长时间了,如今,会做如意糕的人也只有你一家,这价格就是随你定的,只要不是贵的离谱,自然会有人要,所以,为了你今年能有足够多的酸枣做这个如意糕,我建议你还是花钱在整个镇上乃至整个县城收野生酸枣。”
周琳琅赚了人家的钱,也还是厚道的给出了意见,“酸枣山里就有,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也都没有什么农活,大家都有空闲,只要往山里转一趟就能有钱赚,大家都会去做的,一斤酸枣,你找村民收个三文钱都成,对你而言,不过是多点成本,但是却能保证你自己的货源充足。”
“是是是!”店东家一听也觉得是这个理便连连附言,他做的就是果脯生意,老字号的,他店里的果子也是找人收来的,所以也知道直接找村民收是最便捷的事情,早说了,三文钱一斤的本钱,那也真的是便宜。
“还有就是,为了不让人将红薯和这如意糕联想到一块,你可以以果脯店出面收购红薯,然后找个你信得过的人以别的名义不和你果脯店相联系的方式私下收购野生酸枣。”周琳琅浅笑,“这方子交给了你,你也是花了大价钱买的,我也希望你能保存好这方子,最好就是记下了之后直接烧毁,中途要是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随时来问我,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毫不吝啬的再给你详细的说一遍。”
“言之有理。”原本还觉得这一百五十五两花的肉疼,可现在听着周琳琅说的头头是道,处处为他着想,店东家又觉得好像一点都不亏了。
心里也想着,这杨承郎两夫妻就是厚道,卖了方子都收了银子,还不忘多唠叨几句嘱咐他,让他保护好方子,还保证可以随时来问他们。
“还有一点,我是给个建议,至于行与不行,店东家你可以自己考察和考虑下。”周琳琅弯了弯眉眼浅浅一笑,“今年酸枣的时节也没有多久了,店东家今年从村民手里收够了以后,可以租片山自己种南酸枣,南酸枣也好打理,费不了太多的精力,,忙时候雇几个短工就成,头一年可能不会有多少产量,但是长远来看,你手里自己握着货源,也就不怕将来会有什么万一。”
说完以后周琳琅就站在杨承郎的身边没再说话,至于这里面的万一是些什么,她也没有深入去说,店东家做了几十年的生意,若是自己不懂得体会这其中的万一,那这生意也没什么好做的,迟早要被人坑。
毕竟,事事难料,开一片山特地种南酸枣,一是可以以防万一将来没有货源可以自给自足,就算有货源,他有足够的南酸枣,就可以做更多的如意糕,如意糕充足了,只要有本事,完全可以将如意糕的生意做到半个国家去。
虽然一开始听上去似乎特别麻烦,也要比直接从村民手上收来的开销投入大,但是,凡事都是要往长远的利益去看的。
店东家听的是认认真真,“我就再次谢过两位的好意,承郎媳妇的话,回头我一定会好好考虑,我这还要回去安排收南酸枣的事情,就不多留了,告辞!”
杨承郎领着周琳琅目送店东家离开,待人一走,两人迅速锁上院子的门折了回去。
好在因为知道谈方子的事情重大,所以郭掌柜和店东家都是带着人守在门口谈事,没让任何人靠近院子,所以,也不会有人知道杨家突降巨款,整整一百五十五两的银子。
回到屋里,周琳琅看着白花花的银子,那是两眼放光芒啊。
“媳妇这都是你赚的。”杨承郎是真觉得周琳琅就是块宝贝,还是一个能生财的宝贝。
“不都是我的功劳,我只出了方子,还是夫君厉害,竟然能让他们把价格抬到一百五十五两!”周琳琅不是好功之人,也是实话实说,杨承郎询问她心里的价格时候,她觉得五十两都已经很多了,是杨承郎胆大有计谋直接喊了一百两的底价,也是有运气的成分在,让郭掌柜和店东家在今天一起遇上,这才有了喊价这样的好事,让她和杨承郎白白多得了好几十两银子。
第55章撒娇讨吻
周琳琅也很有自知之明,如果不是杨承郎的口才和计谋,不是杨承郎的人脉,就以她周琳琅一个人,这方子能买五十两真的就是顶破天的事情了。
“夫君,你可真棒!”思此,周琳琅就像表扬阿杨一样夸了杨承郎一句,而杨承郎一听,便咧着嘴站在那呵呵的笑,将手往身后一背,等着周琳琅这个小媳妇的夸奖之吻,就像她吻阿杨一样的吻他。
可等了好半响却没有等到预想中的香吻,杨承郎扫了眼周琳琅,“媳妇,你是不是忘了做什么事?”
周琳琅将银子装回布袋,狐疑的抬头朝着杨承郎看去,就见杨承郎这都奔三的男人了,伸着手指在他的额头上轻轻的点着,然后就将他的脑袋朝着她凑了过来。
“啥?”周琳琅一脸懵,“我忘记什么了?”
“你每次夸了阿杨都会亲阿杨一下,我是你夫君,怎么就没有这待遇?”杨承郎撇撇嘴愣是表现出了不甘心的样子来。
一秒。
两秒。
三秒。
周琳琅都毫无反应。
良久,她爆笑的声音才突然响了起来,“杨承郎,哈哈哈,你幼稚不幼稚,阿杨才三岁,你是快三十岁的人了,竟然连这种亲亲你都要讨!”
笑完以后,发现杨承郎面露尴尬和一点点委屈,周琳琅才抱着杨承郎的脑袋在他的唇上蜻蜓一吻,“满足你。”
周琳琅是爱死了杨承郎这别扭的可爱样,年近三十岁的大男人,却和三岁孩子争风吃醋,如果不是今晚杨承郎自己提出来要表扬的吻,她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看上去那么成熟的杨承郎会做的事情。
也顿时,周琳琅觉得,生活如此多娇,有杨承郎这样一位夫君,今后的生活,真是叫人期待啊。
被取笑的杨承郎却半点不悦也没有,被自家媳妇亲香以后的心情那是什么事情都没法破坏的,再说了,媳妇高兴,让媳妇取笑两句他也乐意。
“阿杨已经三岁大了,又是个男孩,以后你别动不动亲他。”想了想,杨承郎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下自家的媳妇对于亲阿杨这件事的不可行之处。
“三岁是小孩子,亲一亲,抱一抱他,他才会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疼爱,这一点你别管,我自有分寸。”周琳琅心里暗想,这要不是杨承郎心里那点占有欲作祟,她周琳琅三个字倒过来写。
不过,偶尔吃醋的男人也是挺可爱的。
一如往常,一百五十五两没有意外的交给了周琳琅保管,周琳琅藏钱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式,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有的家当,要分开来藏,这年头没有银行,只能分散的藏在家里各个不起眼的地方了。
藏好钱,周琳琅才和杨承郎回到院子去,想了想,周琳琅不无可惜的道,“如果我最后够贪心和黑心,完全可以先把这十里八村的南酸枣低价收购,然后等店东家买走方子以后要酸枣的时候再高价转手卖给他,哈哈。”
“若是这样,怕是赚了钱,还会结一个仇家。”杨承郎失笑,这想法,周琳琅也就只会嘴上说说而已,实际却不会做,他知道,周琳琅是善良的,就冲着她买了方子还不忘给店东家那么多意见就能知道了。
周琳琅应该是很怕店东家花了一百五十五两银子买了方子回去稍微不注意就会损失惨重,所以方子一交,就急巴巴的和店东家交代这交代那。
手里有了钱,周琳琅和杨承郎商量了下就准备去村长家走一趟。
这次去,两人拎了一带果脯店东家上回送来的果脯,礼多人不怪嘛,虽然是侵占了阿杨的零食之一。
而且,这果脯店是镇上百年老字号,店里的果脯比别人家的好吃,自然比别人家的贵,一般的村民是不太舍得花这个钱去这家店买的,拎着这果脯去村长家,村长也能感受到他们真诚满满嘛。
进门,村长媳妇先看到两人,招呼着让两人进屋子去喝茶就让大孙子去喊村长过来。
坐下喝了碗茶以后杨承郎就没有再东扯西扯别的话,直接道明了来意。
“村长,我想买几块良田,不知道现在是大概是什么价,也想请村长帮忙打听村里有谁要卖田的。”
“现在约莫要十两到十一两一亩田地,你们打算买多少?我也好去打听打听,不过也巧了,前些天有听说左拐子家要卖田地。”村长看了看杨承郎,道,“左拐子家的不错,没记错的话,他家有十亩良田,还是挨在一块的。”
“那就是巧了,我也就打算要十亩。”杨承郎道。
村长和村长媳妇一听,有点吓到,一亩地就算十两银子十亩地就得一百两,杨承郎竟然要一下子花一百两买十亩地?
看来,杨承郎手里头是真有钱。
惊愕之余,村长也是替杨承郎高兴,“我就知道你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行,你们先回去,我这就去给你们打听打听。”
说完,村长又忍不住唠叨了一句,“往后你们两口子来,尽管来,以后可别再带什么东西来了,再拎着东西来,我可不给你们两口子开门了。”
“零嘴是果脯店东家来时候带来的,不花钱买的,我们大人不爱吃,阿杨小孩子一个人吃多了也不好,也吃不完。”周琳琅解释了句,便又道,“地的事情就拜托村长了。”
周琳琅也不用多解释,她相信村长的为人,在知道她和杨承郎手里有一百两的情况下,村长除了惊讶一下,却没有半点多问的意思,也没有露出羡慕眼红的表情来,可见村长绝对是一个正道的人,也是一个聪明人。
打听买地,不用杨承郎和周琳琅特地交代,在事情钉锤之前,村长肯定不会对外宣扬杨承郎要花一百两买地的事。
从村长那回了家之后周琳琅就问了杨承郎左拐子家的事情,这年头,农民的地就是农民的,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人会愿意卖地,所以,一有钱,两人才着急的去找村长,让村长帮忙留意和打听,想着或许运气好就能在明年春买到。
没想到,两人似乎运气爆棚,村长这就给了个苗头提了左拐子家的田。
“咱们村有两个拐子你应该知道吧?”杨承郎问。
“知道,一个拐了左脚,一个拐了右脚。”这个周琳琅是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